桑茶是什么茶?桑茶的加工制作过程

发布时间 : 2019-11-30
黑茶是什么茶 大茶是什么茶 绿茶的制作过程

黑茶是什么茶。

如今,随着桑茶的功效被认可后,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种植桑树除了养蚕外,也可以采摘桑叶制作桑茶,那么,桑茶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下面小编为您介绍通过在蚕区多年实践,摸索出来的一套桑茶加工工艺:

(一)采摘

春、夏、秋桑树萌芽时,结合打顶(以促分生叶)适时采摘桑树顶部桑芽(亦称打头),要求均匀一致,用于制取精品桑芽茶;也可于春季、晚秋时期采摘桑枝中上部无农药残留、无病虫害污染的嫩桑叶,弃去叶柄。根据桑叶老嫩程度,分别归档处理。沙尘严重的地方,桑叶表面附有尘土等,采前须用清水喷净晾干再采。

(二)切叶、摊青

将采回的桑芽及时薄摊在洁净的竹匾或水泥平地上,室内要求洁净、凉爽、通风。摊放厚度约为10--15cm,50cm宽成一垄,中间隔开便于透气,摊放时间为4--6小时,中间翻动一次,至芽叶自然萎软,光泽渐失转暗时付制。此时鲜芽叶含水量在70%左右。对采回的桑叶,老嫩一致的归一档,先切成1、5x3、0cm长宽的桑条,然后摊放。

(三)烘炒技术

1、杀青、揉捻:用并排两口锅(倾斜度为15--25°,分别作杀青和理条用)或60型滚筒杀青机。杀青温度适宜在120℃--140℃,将经过摊青的鲜桑芽(叶)投放到锅中,每锅投放量为400--500g,滚筒一次投叶量10kg,投叶后听到有轻微的水爆声为温度适度。鲜叶下锅后,即用炒把(用竹茅扎成的圆帚)将桑芽(叶)杀透杀匀,防止产生焦边。约2--3分钟,鲜叶变软(俗称下绵)时,改用起轻揉作用的裹条法,将炒把与锅底垂直,沿锅壁作同一方向的圆周运动,带动鲜叶顺炒把方向滚动。用力先轻后重,转动幅度先大后小,动作先慢后快。一般转15圈左右;需提起炒把将芽叶团抖散,及时散发水分,防止水闷。以后转圈要渐渐加快,转小圈,并且手势稍稍加重,促使芽叶卷曲成条。约经5--6分钟,当鲜叶青气消失,有清香逸出,大约五、六成干时,将芽叶扫入相连的锅中。

2、理条、做形:杀青适度的桑芽叶要及时转入第二口锅内做形,同时也有利于提高香气。锅温宜70℃--80℃,手法以翻炒为主,前期采用龙井茶抓条的手势,手掌心向下,五指伸开,用力拍压数下后,抓起翻转过来,再拍压,抖散,如此反复。后期应理条与抖抛相结合,边炒边做形,约经5分钟,当芽叶失重在45%--50%时出锅。

3、烘焙:工具用竹烘笼,燃料用栗木炭。烘培分毛火和足火两个阶段。初烘用毛火,温度为100℃--110℃,将芽叶薄摊于烘笼上,掌握高温勤翻,防止出现焦边,约七成干时,下烘摊凉1--2小时,然后进行足火烘焙,采用文火慢烘,烘顶温度为50℃--60℃,中间仍需翻叶,以防干湿不匀,烘至足干。如量大也可用现有的烘茧灶烘焙,毛火、足火一体进行,温度控制在70℃--100℃,烘时要勤翻、快翻、匀翻。毛火掌握在七八成干时,摊凉后进行足火烘干。烘至芽叶手搓成粉末,叶脉呈蟹黄色,毫显露,有特殊香味为宜。此时含水量在5%以下,经过摊凉、挑剔、分级、包装、贮存或销售。

(四)蒸制技术

1、切叶、装笼:将采回的干净桑叶老嫩一致归为一档,切成1、5x3、0cm桑叶条。笼下铺纱布层,纱布上铺鲜桑叶条,厚度为5--8cm。

2、蒸青:锅内烧开水,将装有桑叶的笼放沸水锅上,上气后改用小火,约经4--5分钟,桑叶软熟而仍鲜绿,及时出笼,摊凉以去青涩气。

3、揉搓:蒸好放凉的桑叶条,放在干净的木槎板或竹席上反复揉搓,至桑叶呈卷曲状,叶汁渗出时,再行抖散。不能有湿团存在。

4、烘干:烘干方法与炒制烘焙方法相同。但由于蒸煮桑叶的含水量大,初烘时注意薄摊勤翻,以免有水闷气。烘干程度宜偏焦而不偏生。

最后就是包装上市了!

Cy316.com延伸阅读

喝桑茶有什么好处?桑茶的功效与作用


桑茶在古代常被当成中药和菜食,拥有独特的保健功效,如今作为利用桑叶采摘制作而成的一种饮品而被广泛接受,被国际食品卫生组织列入“人类21世纪十大保健品”之一,那么,桑茶到底有哪些功效作用呢?

桑茶功效:降血压,降血脂,降低胆固醇,祛斑美容,清脂减肥,降火安神,提神益思,利尿通便。

桑茶汤色清澈金黄,鲜醇爽口,清香溢人,口感纯正,滋味醇厚,回味浓郁,有利于养生保健,延延益寿,是现代绿色,纯天然,健康饮品。一杯入口,唇齿留香,甘甜润喉,是馈赠亲友佳品。

具体的桑茶功效作用如下:

1、可以消除某些病毒

日本静冈县环境卫生科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于2016年10月6日宣布,他们成功证实桑茶中的茶黄素(Theaflavins)具有抗病毒的效果,它不仅能够对诺如病毒等人类杯状病毒起到消毒作用,还有望被应用在食物中毒的预防领域。具体成果已刊载在国际知名学术杂志上。

该研究所在2011年至2015年期间,与静冈县立大创药品探索中心等机构共同进行诺如病毒消毒药剂的研发。研究发现,在桑叶发酵过程中产生的茶黄素能够大幅降低诺如病毒的传染能力。

茶黄素主要存在于桑茶中,此外在红茶、黄茶等茶类也有少量存在。茶黄素作为茶叶发酵过程中形成的一类天然茶色素,堪称茶中的“软黄金”。

2、提神消疲精力充沛

经由医学实验发现,桑茶中的咖啡碱藉由刺激大脑皮质来兴奋神经中枢,促成提神、思考力集中,进而使思维反应更形敏锐,记忆力增强;它也对血管系统和心脏具兴奋作用,强化心搏,从而加快血液循环以利新陈代谢,同时又促进发汗和利尿,由此双管齐下加速排泄乳酸(使肌肉感觉疲劳的物质)及其它体内老废物质,达到消除疲劳的效果。

3、性情温和驱寒滋养

桑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糖类,属性甘润温和。而在冬天的大多时候,气候处于低湿状态,人体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当中,难免会遭受湿寒入侵体内。甘温的桑茶刚好可以滋养人体的阳气,能够增强人体的御寒能力,生热暖胃作用颇佳。如果再添加一些蜂蜜、生姜等则驱寒效果更好,还能补充各类人体所需的一些营养。

4、利尿

在桑茶中的咖啡碱和芳香物质联合作用下,增加肾脏的血流量,提高肾小球过滤率,扩张肾微血管,并抑制肾小管对水的再吸收,于是促成尿量增加。如此有利于排除体内的乳酸、尿酸(与痛风有关)、过多的盐分(与高血压有关)、有害物等,以及缓和心脏病或肾炎造成的水肿。

5、消炎杀菌

桑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消炎的效果,再经由实验发现,儿茶素类能与单细胞的细菌结合,使蛋白质凝固沉淀,藉此抑制和消灭病原菌。所以细菌性痢疾及食物中毒患者喝桑茶颇有益,民间也常用浓茶汤水治疗香港脚。

6、肝脏解毒

据实验证明,桑茶中的特殊的DNJ成分能吸附重金属和生物碱,并沉淀分解,这对饮水和食品受到工业污染的现代人而言,是一项福音。

7、强壮骨骼

2012年5月13日美国医师协会发表对男性497人、女性540人10年以上调查,指出饮用桑茶的人骨骼强壮,桑茶中的多酚类(绿茶中也有)有抑制破坏骨细胞物质的活力。

季节交替期间,天气变化剧烈,气温变化较大,很容易造成关节疼痛继而引起骨质疏松。桑茶中所含的锰是骨结构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常喝桑茶对骨骼强健大有益处。红茶中的多酚类(包括其氧化产物)还具有抑制破坏骨细胞物质的活力。为了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在这季节交换的阶段,可坚持每天服用一小杯桑茶,还可在桑茶中加上柠檬,强壮骨骼,效果更强。

8、抗氧化延缓衰老

在过去的5年里,日本政府资助了150多项关于桑茶及其化学成分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桑茶中的抗氧化剂可以彻底破坏癌细胞中化学物质的传播路径。波士顿贝斯以色列女执事医疗中心血管流行病学主任墨里.密特尔曼医生说:“桑茶的抗氧化剂对心脏更是有益”。美国杂志报道,桑茶抗衰老效果强于大蒜头、西兰花和胡萝卜等。

9、养胃护胃

桑茶是经过发酵烘制而成的,茶多酚在氧化酶的作用下发生酶促氧化反应,含量减少,对胃部的刺激性就随之减小了。桑茶不仅不会伤胃,反而能够养胃。经常饮用加糖、加牛奶的桑茶,能消炎、保护胃黏膜,对治疗溃疡也有一定效果。

10、消食解腻

春节期间,运动量明显减少,而且食欲增强,进食油腻食品增多。久而久之则积食滞留,脂肪沉积,小肚子涨起。这个时候多饮一点桑茶,可以祛油腻、清肠胃、助养生,帮助我们爱美的女同胞们解决“冬天不减肥,春天徒伤悲”的烦恼。

11、舒张血管

美国医学界研究发现,心脏病患者每天喝4桑红茶,血管舒张度可以从6%增加到10%。常人在受刺激后,则舒张度会增加13%。多种营养成分,比如多种水溶性维生素、丰富的微量元素钾、锰,还含有一种类黄酮化合物。桑茶冲泡后70%的钾可溶于茶水内,钾有增强心脏血液循环的作用。

冬天由于气温等因素,人们心脑血管的活动能力减弱,尤其是老年人,容易诱发心脑疾病。桑茶中含有大量的茶黄素、茶红素等多酚类化合物,这类物质具有很强的抗脂质氧化作用,可抑制血管脂质过氧化和血小板的凝集,从而可预防冠心病或中风,还能有助减少心脏病的发作。因此在冬天,老人们也可以多饮桑茶,抗寒又预防疾病。

12、预防感冒

日本昭和大学医学部教授岛村先生表示,长期喝桑茶可以预防流行性感冒。这是因为茶里含有儿茶酚,这种物质在红茶中含量非常高,它有助抑制人体内氧自由基的活动,帮人体抵抗外界病毒,还能遏制肿瘤生长。

岛村教授说,研究证明,桑茶浓度达到5%就能完全杀死感冒病菌,而我们平时喝的桑茶,其浓度一般在2%~5%之间。岛村教授指出,除桑茶外,红茶绿茶等也有这种效果,越优质的茶叶预防感冒的效果越好,劣质茶叶基本起不到这种作用。

13、让世界上癌症的发病率大大降低

关于茶叶具有抗癌作用的说法很流行,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也对此做过许多的探索,但是一般认为植物叶的抗癌作用主要表现在绿茶方面,但是现在有了新的进展。研究发现,桑茶同绿茶一样,同样有很强的抗癌功效。

武夷岩茶的加工制作过程!


我们大家都知道,武夷岩茶是一款乌龙茶,也是乌龙茶中的精品,品质优异,拥有独特的“岩骨花香”,可以给品饮者带来非常好的口感享受。而促成武夷岩茶如此高品质的因素,除了产地环境以外,自然还有它独特的加工工艺了。武夷岩茶属于是半发酵的青茶,制作方法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下面一起来看看,关于武夷岩茶的相关制作工艺吧。

武夷岩茶的制作方法

制作武夷岩茶,分别需要经过采摘、萎凋、做青、炒青揉捻、烘焙等几道工序加工制作而成。

1、采摘

开采的时间要恰到好处,春茶一般在谷雨后立夏前开采,夏茶在夏至前,秋茶在立秋后。采摘嫩度对岩茶质量影响颇大。采摘过嫩,无法满足焙制技术的要求,成茶香气偏低,味较苦涩;采摘太老则味淡香粗,成茶正品率低。采摘优质品种、名丛如肉桂等,有特殊要求:雨天不采,有露水不采,烈日不采。一天中最佳采摘时间在9~14时之中。采摘后的运送中要保持鲜叶的新鲜,特别是要保持原有鲜叶的完整性,尽量避免折断、破伤、散叶、热变等不利于保持品质的现象发生。

2、萎凋

有日光萎凋和加温萎凋。它是形成岩茶香味的基础。萎凋中变化显著的是水分的丧失,促进鲜叶内部发生理化变化。在日光下萎凋,用特制“水筛”干放在倾斜的以小竿组成的晒青架上,并用开筛的手法,根据日光(斜射)强度、风速、湿度等因素和各品种对萎凋的不同要求掌握。在萎凋过程中并筛结合翻拌。操作要轻,以不损伤梗叶为宜,翻后适当缩小摊叶面积,防止水分过多散发。萎凋原则是“宁轻勿过”,才能有利于恢复一部分弹性,俗称“还阳”。除日光外还可采用加温萎凋等方法。

3、做青

岩茶制作过程中的特有精巧工序,是形成其“三红七绿”即绿叶红镶边的独特风格和色、香、味的重要环节。费时长,要求高,操作细致,变化复杂。从“散水”、“退青”到“青水”、恢复弹性,时而摇动,时而静放,动静结合,反复相互交替的过程,既需摇动发热促进变化,又要静放散热抑制变化。做青的方法是以品种、萎凋程度和当时温湿度变化以及后续工序的要求而采取适当措施,俗称“看青做青”,没有完全相同刻板式的做法,青变即变,气候变即变,需要变则变,以此来塑造岩茶的特有风格和质量要求。

4、炒青、揉捻

岩茶炒青主要是把前阶段萎凋做青过程已形成的品质相对地固定起来。并起纯化香气的作用。高温下完成团炒、吊炒、翻炒三样主要动作,才能达到品质要求。起锅后趁热迅速于特制的十字状阶梯形的揉捻上揉捻,然后复炒。复炒时间极为短促,是补炒青不足。再加热,促进香韵和味韵的形成,复炒后趁热适当复揉,茶索更为美观。

5、烘焙

复揉叶经解散后,于焙笼中摊放在特制的有孔平面焙筛上,明火高温水焙,各焙窑温度从高逐渐到低,在不同温度的条件下完成水焙工序。下焙后过筛,置于筛中薄摊后,放在晾青架上晾索,在透晾并茶转色后,付初拣。剔除梗、片,再经巡茶者拣出成形不够好的茶条。拣完加焙炖火,在炖火后团包。团包后,还要最后复火,俗称坑火,以去纸中水分。这样对提高耐泡程度、醇和度、熟化香气及增进汤色能起很明显的作用。炖火结束后,趁热装箱,对岩茶内含物质能起热处理的催化作用,以达到香气、滋味的提高。炖火过程的细致处理,为岩茶所独有,而为任何其它茶所不及。

《武夷岩茶的品质特征》

成品茶外形弯条型,色泽乌褐或带墨绿、或带沙绿、或带青褐、或带宝色。条索紧结、或细紧或壮结,汤色橙黄至金黄、清澈明亮。香气带花、果香型,瑞则浓长、清则幽远,或似水蜜桃香、兰花香、桂花香、乳香等等。滋味醇厚滑润甘爽,带特有的“岩韵”。叶底软亮、呈绿叶红镶边、或叶缘红点泛现。

就是关于武夷岩茶的相关制作方法,还有品质特点介绍了。希望大家可以通过这篇文章,了解到更多的关于武夷岩茶的知识哦。

茶的制作过程


茶是采摘茶树的嫩芽或新叶当原料,经过一连串的制作过程而制成的。

制茶过程为:采青→萎凋→发酵→杀青→揉捻→干燥→(初制茶) →精制 → 加工→包装→(成品)这些过程对茶起哪些作用:

1、采青:茶只能采摘嫩叶,老叶无法用,这些细嫩的部分,采下来后称为茶青。(如果多采一片叶为一芯一叶;多采两片叶为一芯两叶。)

茶:芽茶类:以嫩芽做原料 茶性比较细致

叶茶类:以叶做原料茶性比较粗犷

2、萎凋

萎凋:茶青采下来后,首先要放在空气中,让它消失一部分的水份,这个过程称为萎凋。

萎凋分:在室外进行的为室外萎凋;在室内进行的为室内萎凋。

萎凋的过程:水份的消失必须透过叶脉有秩序的从叶子边缘或气孔蒸发出来。每部分的细胞都必须消失一部分的水份,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发酵作用 。

萎凋之缺失 失水:叶子晒干晒死造成味薄

  积水:没有搅拌造成苦涩

萎凋就是静置与浪青交替进行。

静置:就是放置不动,让水份补给到边缘的地方,当然也让已经可以发酵的部分慢慢发酵。

浪青:就是搅拌,先是促使水份平均消失,然后借叶子的互相摩摩擦,促进氧化。

3、发酵

发酵:指茶叶的面份与空气起氧化作用,这个过程称发酵。

发酵使茶发生变化:

香变:不怎么发酵的,喝起来是股菜香;让它轻轻发酵就会转化成花香;

发酵变重后会转化成果香;如果让它尽情的发酵就会变成糖香;

香气是发芽、开花、结果的变化。

色变:香气的变化与颜色的转变是同步进行的。

菜香的阶段是绿色;花香的阶段是金黄色;

果香的阶段是桔黄色;糖香的阶段是朱红色。

味变:发酵越小,越接近植物本身的味道。

发酵越多,离自然越远,加工的味道越重。

4、杀青

杀青:是用高温杀死叶细胞,停止发酵,这个过程叫杀青。

杀青 炒青:就是下锅炒,也可是滚筒式,炒的茶比较香。市场上的大部分茶都是炒出的。 

蒸青:用蒸气把茶青蒸熟,蒸的颜色比较翠绿,而且容易保留植物原来的细胞纤维。

5、揉捻

揉捻:杀青过后,要将茶叶像揉面一样的揉捻。

揉捻的功用:

第一、 揉破叶细胞,以利于冲泡。

第二、 成形。

第三、 塑造不同的特性。

揉捻包括:手揉捻、机揉捻、布揉捻

揉捻的次数越多,茶性就会变的越低沉。

揉捻分:轻揉捻,轻揉捻制成的茶成条形状;

中揉捻,中揉捻制成的茶成半球状;

重揉捻,重揉捻制成的茶成全球状。

6、干燥

干燥:揉捻完茶就算初步完成,这时要把水份蒸发掉,这个过程称为干燥。

干燥分:火炉上烘干、手摇式干燥机、自走式干燥机。

7、初制茶

初制茶:干燥过的茶就可以拿来冲泡饮用,可是这种茶外型不好看,品质也还不稳定,一般称为初制茶。

8、精制

销售之前,最好再经过一番精制,它包括:

A、筛分:将茶筛分成粗细不同等位。

B、剪切:需要较细的条形时,可用切碎机将它切碎。

C、拔梗:将部分散离的茶质分离出来。

D、覆火:干燥不够时,再干燥一次,也称补火。

E、风选:将精制过的茶用风来吹,碎末和细片就会分离出来。

经过这些程序完成的茶,就是可以上市的精制茶。

9、加工

为了使茶更加多样化,可以拿它补试各种加工,加工包括:

A、薰花:把新鲜的花和茶拌在一起,经过八小时左右后,茶吸收了花的香,成了花茶,用什么花薰什么茶并没有什么规定,只是要考虑它俩是否合的来,如茉莉茶花与桂花,一个年轻一个成熟。所以茉莉常用在轻揉捻的茶上;桂花常用在中、重揉捻的茶上,如冻顶或铁观音上。

B、焙火:就是把制成的茶用火来烘焙。

焙火分:炭焙、电焙

焙火越重就成越熟,颜色也越深;否则就成越生。

制茶三把火有 焙火:目的在改变成茶的风味。

干燥:将水份蒸发。

杀青:则是停止发醇。

虽然都是同样的三把火,但使用的时间、目的不同,效果也完全不同。

C、掺和:把花和茶掺在一起,也就是所谓的调味茶,如洛神红茶是把洛神和红茶掺在一起。

要分辨调味茶的好坏,就要看它掺和的东西。

10、哪些过程造成了那么些茶,也就是造成不同茶类的主因:

A、发醇:是最重要的一个过程,发酵程度不一样,制成的茶就南辕北辙。

B、揉捻:是第二个重要的过程,揉捻的轻重是塑造茶叶不同的特性。

C、焙火:是另一个重要的过程,焙火的高低,是改变成茶的风味。

D、采摘时茶青的采摘的部位成熟度,是造成茶叶不同风格的第四个原因。

11、茶之命名

A、因产地命名:龙井(杭州)、冻顶(冻顶山)

B、因茶性命名:清茶(由于清雅飘逸)

C、因颜色命名:红茶(茶汤为红色)

D、因品种命名:铁观音、水仙(独特风味)

E、因土壤命名:岩茶

12、茶的分类

A、绿茶:龙井、碧螺春、球茶、煎茶(日本)

B、黄茶:君山银针、霍山黄茶

C、黑茶:普洱、沱茶

D、 白茶: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

E、 红茶:工夫红茶、碎红茶

F、青茶:(乌龙茶类) 轻发酵:清茶、冻顶  (花香)

中发酵:铁观音、水仙、佛手、岩茶 (硬壳果香)

重发酵:白毫乌龙 (肉 果 香)

13、各种类茶

A、不发酵茶:不经过萎凋和发酵,采摘下来的茶直接进行杀青。

B、全发酵茶:让茶青尽情的发酵,达到几乎全部氧化的程度。

C、紧压茶:将茶压制成圆饼、方砖、碗状等形状。

D、加工茶 基本茶:从茶叶直接制成的原形茶

加工茶:粉末茶、速溶茶(茶精)、茶汤罐头

E、高山茶:茶的品质与茶树种植的地理环境有绝对关系,高山茶以长于海拔一千八百火以上茶制作。

F、 新品种:金萱、翠玉

详解桑雀茶历史、冲泡方法及养生功效什么是桑雀茶


桑雀茶生长在湖北省荆州大山之中,平均海拔700-1000米左右高山上。在这种特定的地理、气候环境中生长、繁衍,属落叶葡萄科植物。经18家医学权威机构检测鉴定,该植物含有一种天然植物霜,其有效成分主要是黄酮,含黄酮粗蛋白12.9~15.8,总黄酮平均含量为≥8%,最高检测含量为9.87%,是目前所有被发现的植物中黄酮含量最高,故被称为“黄酮之王”,此茶最早出现在《茶经》中记载“神农尝百草,始有新药”初用名为桑梓喉茶,宋代林洪撰的《山家清供》中改名“桑雀茶”,沿用至今。

桑雀茶生长环境

桑雀茶是生长在湖北省荆州市大山之中,苗族人世代聚居在海拔700-1000米左右高山上。在一种特定的地理、气候环境中生长、繁衍,属落叶葡萄科植物。经16家医学权威机构检测鉴定,该植物含有一种天然植物白霜,其有效成分主要是黄酮,含黄酮粗蛋白12.8~13.8,总黄酮平均含量为≥6%,最高检测含量为9.37%,是目前所有被发现的植物中黄酮含量最高。

桑雀茶营养成分

桑雀茶富含17种氨基酸和和钾、钙、铁、锌、硒等14种微量元素,并具营养性、药理性,在应用研究上前无古人。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桑雀茶主要功效

桑雀茶主要成分是黄酮,其有益作用于人体的不同器官,但人体不能自身合成,所以我们需要自外界经常补充。黄酮在人体内代谢快,不蓄积,多应用于中草药的基础成分,可以促进药效发挥。桑雀茶的黄酮主要成分二氢杨霉素具有杀菌抗炎、清热解毒、镇痛消肿、润喉止咳、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功能;能排出人体的有害酸酞和酮体,特别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咽炎、支气管炎、鼻炎,扁桃体炎等呼吸道问题效果显著。

桑雀茶适用人群

此茶,入口稍苦,回甘清甜,喝后嗓子非常舒畅。男女老少都可以用,特别适合长期用嗓人群,尤其是教师、播音员、演员、演讲人员、歌唱家、身体抵抗力差易疲劳者、抽烟人士、喝酒人士、电脑一族、中老年人士的首选饮品。

桑雀茶冲泡方法

1、用热水壶煮茶冲泡,效果更佳。

2、用400~500毫升开水煮茶,每次8-12克,5分钟后再饮用。

3、每天2~3次。也可以放几颗红枣,枸杞等混煮,效果更佳

4、可反复煮茶2次,喝完再续水。

温馨提示:因水温、水量、茶叶数量、冲泡时间的不同,口感会有所不同,同时影响饮用效果。

桑雀茶加工方法

桑雀茶在苗族乡亲的手中,开发了很多种制作的方法,总体分为以下几种

(1)直接太阳晒干法:民间通常采用茎叶全株砍采,直接切成一寸左右的茶段,利用自然太阳晒干,这样加工生产的桑雀茶,全叶片状,表面无白色结晶体析出,直接用开水泡,色为淡绿色,味淡不醇,无回味,功能效果的较差,需要清煮很长时间才能发挥效果。

(2)水煮杀青晒干法:同样采用茎叶全株砍采,切成一寸长的茶段,用沸水煮捞杀青后,晒干即为成品,这种加工方法生产的桑雀茶,半片状,色淡黄绿,有少许白色结晶析出,味带苦涩,这种方法最为方便,但经过水煮捞后,营养物质被大量流失,功能效果差。

(3)炒青摊晒法:选用桑雀茶的枝叶为原料,用热锅杀炒青,炒至5成干再手工搓揉,然后在太阳底下摊开晒至全干,这种方法加工的桑雀茶,传统工艺掌握的难度较大,炒锅的时间和温度以及手法和晒干方法都决定了茶的品质。好的品质为:黑白相间,白色结晶析出较多,且均匀,入口微苦,回味甘甜。

桑雀茶历史传说

名医李经方查阅古书记载:“元末,太祖皇帝朱元璋征讨陈友谅,敌方伤亡惨重,后经一种‘野藤条’治疗,效果神奇。”经多方打探,方知此物长于大荆州之林,别处无。公元1361年,荆州正逢各大部落之战,李经方首度进入大庸卫,饱受战乱之苦,举步维艰,寻,未果。公元1365年,李经方再入荆州山林,因山林多雨、地势险峻,难以前行,最终弃之。公元1378年,李经方时年花甲,最后深入荆州山林,寻找神草,其足迹遍布山林、风餐露宿。经乡民引导,最终,寻得此物为桑雀茶。

清文宗·桑雀之录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素问·至真要大论》:“虚者补之”,“损者益之”。《神农本草经》云:“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

公元1850年,桑雀茶首次进入清宫,进贡给咸丰皇帝。咸丰帝得桑雀茶,服之效果奇佳。在其所著“病原”中记载:“素号名医,却不如乡间一草尔。”事后,御医们潜心钻研桑雀茶之药性,以医帝之病。清《文帝传信录》记载:“御医得其草,心喜。其色不扬,闻之清香,味苦后甘。入汤,色亮。帝饮后数日,脉不复细弱,宏健有力,是可谓神草也!”

此后,桑雀茶成清宫皇帝专用,以供皇室万代享用。

野史记载,御医存普高曾言:“此草(桑雀茶)效果神奇,可与其他药物通用,无禁忌。性微凉但平和,前所未见。此生得见此物,余生足矣。”

桑雀茶其他功效

1、咽炎:浓茶温服、大口喝、慢慢咽、效果更佳。

2、感冒:加量热服,每天饮茶水2000~3000毫升,会缓解症状。

3、牙痛:浓茶口含,停1分钟以后咽下,反复几次可止痛。或牙咬泡袋。

4、胃寒:茶叶4克、姜丝5克、加水200毫升煎服,每日3次。

5、便秘:清早空腹温服200~300毫升浓茶。

6、风湿:桑雀茶40克,浸泡15天后内服,外擦。有60度以上的高度白酒500毫升。

7、解酒:酒前喝300毫升浓茶,可护肝保胃,酒后饮用有助清肝醒酒。

8、防暑:冷藏茶水,可防暑降温。

9、失眠:睡前1小时喝200~300毫升浓茶,可提高睡眠质量。

10、三高:饭前半小时喝200~300毫升浓茶,有助疏通血管。

11、煮粥:茶水煲粥,清香爽口,营养丰富。

黄茶的制作过程是怎样的?黄茶制作过程介绍


黄茶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茶叶,其主要产于我国安徽地区,作为中国茶叶中的著名品种,黄茶在中国茶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黄茶属于轻发酵茶,其制作工艺跟绿茶有些相似,但是在制作的过程中,会增加一道“闷黄”的工艺。黄茶是炒制后焖一下再干燥,它泡出来的茶汤最明显的特点是黄色,为什么它会泡出来的汤是黄色的呢?

黄茶

这就在于它的制作过程。那么黄茶的制作过程是什么样的呢?

1、杀青杀青就是把茶叶采摘回来后把水分去掉,而黄茶就是通过杀青以此来破坏茶叶里含有的酶活性以此来把水分去掉,这一步对于黄茶香气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焖黄焖黄是黄茶类的制作工艺最大的特点,这也是制作出与其他茶最大的工艺所在,所以说杀青和干燥两个步骤是为茶叶变黄提供湿热的工艺条件,那么焖黄就是让黄茶形 成黄汤特点最为重要的一步,而影响焖黄一般有茶叶的含水量和茶叶的温度,如果是含水量越多,而茶叶的温度越高,那么就越符合湿热的条件,那茶叶变黄的过程也就越来越快。

3、干燥制作黄茶的最后一步就是干燥,一般来说会分几次进行,而且温度要比其他茶类的要低,否则就会对其的味道和香气有所影响。

桑、茶、果秋冬管理


一、冬季桑田管理 搞好桑园冬季管理,是为桑树来年生长打好基础,也是提高桑园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措施。 1、清园:桑树落叶后,将桑园内的残叶、杂草全部收集起来作堆肥或烧掉,以消灭潜藏在桑叶、杂草中的病原菌和越冬害虫。 2、结束:冬翻前,用稻草将桑条束拢起来,既有利于冬翻、施肥,且能引诱害虫潜入束草越冬,以利捕杀。 3、冬翻:翻土深度掌握在20厘米左右,翻后不要打碎土块,让其自然风化,有利于改善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 4、冬肥:施有机肥以家杂肥为好,施入办法沟施或穴施。 5、剪梢:剪梢可提高发芽率,减少花果、病害,提高桑叶产量。剪梢时间在12月下旬-1月上旬进行,方式以水平剪梢为宜,剪去条长的1/4-1/5。 6、整枝:在树液流动前,把桑树由病虫害枝、细弱枝、死拳、枯桩修剪掉,并烧毁处理,防止病虫害潜伏、蔓延。 二、茶树冬季管理 1、用0.4度-0.5波美度石硫合剂喷布茶树全身的封园工作。 2、穴施或条沟腐熟饼肥150kg,或茶叶专用复合肥100kg,要求在11月份结束施基肥工作。 3、结合施肥,清除园内园边杂草,减少害虫越冬栖息场所。 4、拓植茶园要选择好良种,茶园条沟深翻,深施基肥,采取双行单株种植,低穴栽培,低位定剪,立争在今冬明春栽种完毕。 三、果树的秋冬季管理 目前正值桃、梨、葡萄落叶期,果农朋友应加强果园管理工作。 1、对果园进行一次全面清理,清理树干老皮,修补大伤口,对病虫枝、病虫果、不成熟枝条及枯枝进行一次修剪,并带出园地深埋或集中烧毁,主杆涂白及枝干喷一次“必备”等进行杀菌驱虫,以减少翌年果园病虫害基数。对所落树叶可适量集中埋于果园中作肥料。若土壤粘性重的板结园块,9-10月份没有进行改良及施肥的果园,应尽量在封冻前(即11月底前)施好。可用松土物质(砻糠、木屑等)加腐熟有机肥(如利江牌有机肥)翻土施入,注意应尽量减少对果树根系的损伤,施肥后应及时上水。此外,还应加强沟渠清理和改造等工作。 2、对树势旺长、密植的果园应加强间伐。如果是篱架葡萄则可改为水平棚架,以避免修剪过重导致来年果树继续旺长。果农应确立降产求质的思想,确定优质果品的产量,是单位有效叶面积(即能产生光合作用的叶面积)来计算的,而不是以每亩多少棵果树来定产的。 3、果树冬季修剪应遵循果树修剪基本原则:主次分明,主枝、领头枝明确,侧枝、结果枝组合理安排,分布均匀,距离适当。修剪程度依树势而定,旺树应轻剪长放,拉开树型,减轻修剪量,缓和树势。老树、弱树应回缩修剪,复壮树势。其目的是要达到树势与结果平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