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千年野生古树茶“祭茶”盛典引狂欢

发布时间 : 2019-11-30
野生古树红茶 云县古树茶口感 野生古树红茶价钱

【www.cy316.com - 野生古树红茶】

近日,广西百色隆林彝族举办了一场2017年千彝古茶·隆林千年野生古树茶开采祭茶活动,呼吁保护野生古树茶资源,弘扬了彝人爱茶、护茶、喝茶的传统文化,带动当地茶业经济发展与茶农增收。

祭茶仪式

相传一千多年前,为了躲避战乱,彝人首领率部族翻越金钟山脉至斗烘坡,劳苦疲惫间,忽在山林发现一株叶茂芽粗的茶树,众人取芽嚼之顿感精力旺盛,便将这棵神树郑重保护,虔诚相信只要人树相依就能长保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有朋自远方来,这样一场古老的祈福仪式过后,静下心来煮上一壶野生古树茶迎客会友。茶友们聆听着悦耳的古筝乐,探讨野生古树茶的独特茶道。彝族人民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将礼仪之邦的待客之道贯穿其中。千彝古茶的蛋白质、果胶物质、氨基酸均高于普通茶叶,更有高纯度的茶黄素保证了茶汤鲜亮,高含量的茶多酚赋予茶汤久放不坏的卓越品质,经常饮用对保健身心、抗氧化衰老和延年益寿大有益处。

主办方负责人介绍本次活动

在喜庆的日子里,长桌宴是彝族人用来款待远方贵客的一种方式。傍晚,彝族村民们用自家的黑山羊、山猪等原材料制作出一道道特色的家乡美食,为每一位宾客倒上了自家酿制的米酒,全体宾客端起酒杯唱起激昂的祝酒歌,尽显宾主尽欢的欢乐氛围。

火把节/篝火晚会

酒足饭饱过后,便是独具彝族风情的火把节。众人穿上彝族民族服装,携手环绕着熊熊篝火,在广阔的大山脚下载歌载舞一路欢声笑语。最让人措手不及的抹黑脸仪式则是彝族人民对远方宾客的诚挚祝福。

东盟旗袍总会百色分会的曾会长这次带领了十几位协会成员共同参与活动。她认为茶文化与旗袍文化都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今后努力将两种文化进行结合起来让它们更能发挥光彩。

还有来自南宁的陆老师约上十几位茶艺爱好者一同前往,在采访中她提到:第一次接触这种有意义的祭茶民俗活动,感受到了彝族人民的热情好客,通过此活动起到纽带的作用,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本次旅行茶友们收获颇丰不虚此行。

Cy316.com延伸阅读

千年古树红茶——新兴的“贵族”


想了解《千年古树红茶——新兴的“贵族”》知识吗,丰富的《千年古树红茶——新兴的“贵族”》内容等你来看!

遵义市位于贵州省北部,地处云贵高原向湖南丘陵和四川盆地过度的斜坡地带,地理气候特点对茶树的生长发育和提高茶叶品质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而仙源镇位于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东南部,幅员167平方公里,地势高低不平,层峦叠嶂,地形复杂,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属亚热带高原气候,最低海拔630米(在大石村叉口组),最高海拔1883米(在金山村二台子黄沙岩)。仙源镇所在地海拔为1320米左右,年平均降雨量1050毫米,无霜期270天,年平均气温在15摄氏度左右,夏季气候凉爽宜人,是避暑的好地方。全镇远离大型工矿企业,环境污染小,自然生态保护好,植被覆盖率48%左右,山上有野猪、黔北麻羊等野生动物。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仙源镇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华夏中璟集团贵州习水县勤韵茶业有限公司的金枞丝野生红茶茶树恰恰生长在习水丹霞之巅———仙源。海拔1500米,山清水秀,原生态保护极佳。高海拔,低纬度,寡日照是茶树生长的理想王国。据有关资料证明,习水是茶叶发源地之一,是孕育高端茶叶资源的摇篮。远离城市和工业污染,常年以青山鸟兽为伴,吸重峦叠嶂之灵气,漫天大雾之精华,从古至今从未施用过任何化肥和农药,富含氨基酸、茶多酚、茶多糖等营养成分,造就了鲜叶特色的品质,为有机茶金枞丝提供了珍惜的原料。

古树红茶属于发酵茶,制作系采用珍惜的野生古茶树鲜叶,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提香等工序精制而成。将从古茶树上采下的鲜叶摆放在自然通风透气的竹帘上散发水分的过程称为萎凋,当水分散失到一定程度,再放入有棱骨的揉捻机内揉捻,使茶汁揉出,茶叶成条形状。揉好的茶叶放在木制的盘内,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茶叶逐渐变红,并散发出一股独特香味,这时再把茶叶放到烘干机里烘干至可以捏成粉末时,古树红茶就制成了。

干茶条索紧细秀丽,有明显的野生干蘑菇香气,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滋味醇正厚重,入口有明显的花香由上颚通向天庭,回甘快且带有蜜味,满口生津,回味悠长。四冲过后,随着茶多酚、儿茶素等成分的慢慢减少,茶多糖更显突出,越喝越甜,按标准投茶,最少可以连续冲泡十次以上。

资料表明,红茶有助于胃肠消化、促进食欲,并对利尿、消水肿,强壮心脏有辅助作用。红茶中富含的黄酮类化合物能消除自由基,具有抗酸化作用,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在冬天胃容易不舒服,生瓜果吃太多感到不适的人,可以红茶酌加黑糖、生姜片,趁温热慢慢饮用,有养胃功效,身体会比较舒服。

红茶中含有咖啡碱成份,咖啡碱可以兴奋神经中枢,促成提神、思考力集中;它也对血管系统和心脏具兴奋作用,强化心搏,从而加快血液循环以利新陈代谢,同时又促进发汗和利尿,由此双管齐下加速排泄乳酸(使肌肉感觉疲劳的物质)及其它体内老废物质,达到消除疲劳的效果。

夏天饮红茶能止渴消暑,是因为茶中的多酚类、糖类、氨基酸、果胶等与口涎产生化学反应,且刺激唾液分泌,导致口腔觉得滋润,并且产生清凉感;调节体温,维持体内的生理平衡。

经由实验发现,儿茶素类能与单细胞的细菌结合,使蛋白质凝固沉淀,借此抑制和消灭病原菌。所以细菌性痢疾及食物中毒患者喝红茶颇有益,民间也常用浓茶涂伤口、褥疮和香港脚。

2002年5月美国医师协会发表对男性497人、女性540人10年以上调查,指出饮用红茶的人骨骼强壮,红茶中的多酚类(绿茶中也有)有抑制破坏骨细胞物质的活力。如在红茶中加上柠檬,强壮骨骼,效果更强,在红茶中也可加上各种水果,能起协同作用。

红茶的功效极多,一直是国际市场的消费主流。

近年来,遵义市委、市政府多措并举,致力打造备具遵义特色的茶产业品牌。截至2014年底,在遵义市注册的茶叶加工企业已达709家,全市茶园面积达到152万亩,规模居全国地级行政区域第二位,初步形成了大中小并举的加工企业集群。同时,在去年,通过招商引资签订了200亿元的27个茶项目落户遵义,将在未来打造多个茶产业相关的一体化项目。

以前,贵州省茶叶出口企业数量较少,主要是贵阳和铜仁的部分企业有进出口实绩。然而随着贵州省700万亩茶园建设计划的实施,各市州进一步加大对茶叶特别是红茶出口的重视力度,从事茶叶出口的企业进一步增多。长期以来,贵州省红茶出口规模小、增长慢,未形成出口的规模效应。2013年,贵州省红茶出口仅为94万美元,占全年茶叶出口1142万美元的8%。

根据贵州省商务厅发布的消息,2014年以来,贵州省红茶出口增长强劲。去年1-11月,贵州省茶叶出口1085万美元,增速为2.59%。其中红茶是国际市场的消费主流。

自身优质的品质保障再加上贵州省委省政府政策上的大力支持,为华夏中璟贵州习水县勤韵茶业有限公司的金枞丝野生红茶走向国际之路铺平了道路。

以上就是为您提供的《千年古树红茶——新兴的“贵族”》全部内容,在阅读的过程中是不是有所收获呢?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内容更新!

云南新平大帽耳山首次发现千年野生古茶树


近日,云南新平县专家组在哀牢山中部的大帽耳山考察,首次发现了千年野生古茶树。这一发现不仅填补了滇中古茶的空白,也拓展了当地人民对云南野生茶生长区域的认识,学术和科研意义非凡。

2017年5月16日至20日,新平县委县政府邀请虞富莲,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高级工程师苏芳华,云南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王盛平、副研究员蒋会兵组成专家组,对者竜乡峨毛村、水塘镇大帽耳山、邦迈村、平掌乡梭山村的古茶树进行了实地考察。在水塘镇大帽耳山,发现一株古茶树,高约20米(顶部被砍),树幅达5m×4m,干围2.95m,专家初步估算树龄在1000年以上,属野生型乔木古茶树。

大帽耳山地处哀牢山中部,与普洱市镇沅千家寨相邻,同属哀牢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该区域气候、土壤适宜茶树生长。专家组在10m×10m的样方范围内,共发现野生茶7株,已形成野生茶树居群。“之前发现的最古老、树体最大、分布最集中、物种最多的野生茶树几乎都集中在滇西南,滇中还是首次发现。”虞富莲说,“从帽耳山以及平掌乡梭山村中山野生大茶树居群和物种多样性来看,以新平县为中心的滇中一带也是茶树原产地范围,茶树种质资源比较丰富。”

在平掌乡梭村、者竜乡峨毛村、水塘镇邦迈村,专家组还发现了大量的人工栽培型古茶树,树龄估算在100年至600年间。品种有勐库大叶种、凤庆大叶种和属于地方群体品种的峨毛大叶、中叶种。

经过对晒青茶样的审评,专家认为,大帽耳山茶,茶香持久,汤色黄绿透亮,滋味鲜醇回甘,评分达91.35,属优质茶水平。者竜峨毛茶,芽叶肥壮,白毫满披,香气浓郁,氨基酸含量高,滋味醇厚回甘,评分更是高达95.15。

鉴于新平县古茶树数量多、品质好的基础,专家建议,新平县成立滇中古茶树资源开发利用科研组,对已编号的野生古茶树和峨毛茶进行生化成分测定和茶类适制性鉴定,以及多样化茶产品开发试验,保护、开发、利用好优质茶资源。

据县农业局统计显示,目前新平县茶叶种植面积达4.75万亩,主要分布在平掌、者竜、建兴、水塘等四个乡镇,涉及农户6374户,29797人,茶叶收入是这四个山区乡镇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之一。

野生白茶树群考察 千年茶树数不尽


6月9日讯 应四川洪雅县瓦屋山镇党委、政府的邀请,6月6日,中国雅茶文化联盟负责人王仕彬带团考察调研千年野生白茶树群。王仕彬带着专家学者,一行8人在瓦屋山镇党委书记张颂东、长河村支部书记李万芳、村主任王祥的陪同下,走进洪雅县最边远的瓦屋山镇长河村。

在考察调研千年野生白茶树路上

在考察调研千年野生白茶树路上

在考察调研千年野生白茶树路上

瓦屋云端遇长河,尖尖莹露曳婆娑,杯中璞玉瓦之雪,雅兴野白品静和,长河村支部书记李万方介绍到:瓦屋山镇长河村,地处瓦屋山西南方向,东为瓦屋山镇燕远村,南为雅安市汉源县团宝山,距离12千米左右,西为雅安市荥经县,距离4千米左右,北为瓦屋山正面,海拨13OO多,风景优美,环境独特,这里生长一种植物,地方百姓称之为野生白茶,祖祖辈辈一直以来都喝到现在,目前我村村民已把大山里的白茶苗基本上移植在我村房屋附近,1000年多以上野生白茶树有近两千株,500年以上的成片野生白茶树已有两百亩以上面积,年产3吨左右,占眉山市全市总产量的百分之9O,我村全村人囗76人,全村总面积39400多亩,是全市人囗最少,距离场镇最远,出了名的秀珍村,村小树大居全市之首。

瓦屋山镇长河村千年茶树

95岁高龄的抗美援朝退役老军人李本松老先生

该村95岁高龄的抗美援朝退役老军人李本松老先生告诉我们说:小时候听他祖父讲野生白茶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原瓦屋山镇、吴庄乡、张村乡的村民们祖祖辈辈都喝此茶,该茶具有清热解毒、消炎解暑的功效,在民间常用来缓解咽喉肿痛、肠胃不适等症状,常喝野生白茶可以促进免疫细胞抵御外界侵害,提高人体的抗辐射能力,显著改善细胞免疫功能,促进淋巴细胞活性,对改善血液中红细胞生成素的水平,促进红细胞的造血过程有积极作用,野生白茶还可有效降低肝、脑组织中的脂质过氧化物水平、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改善睡眠、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在降脂、减肥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考察调研千年野生白茶树群路过吊桥

在考察调研千年野生白茶树路上

据史料记载:瓦屋山境内,云蒸霞蔚之中,峨眉山,蒙顶山三山相连巍然屹立,这座云中升起的桌山,得天地造化之功,一年四季云雾氤氲,茶香缭绕,一千多年前,茶圣陆羽在《茶经》载:“苍茫忽聚散,仙山缥缈间”云蒸霞蔚之中,那纵横无数的峰谷石肌、洞巢崖谷、水云溪涧,酝酿出野生白茶,曼妙的茶香穿透于千百年时空,芬芳不绝,相传上古尧帝时代,女神在瓦屋修行,以霓裳裙袂捧土,种茶鸿雪洞顶,胼手胝足,悉心呵护,冬去春来,茶树冠盖亭亭,葱茏可爱,女神乃采摘焙制成野生白茶,援此为引,普济生灵,降虚火,解邪毒,退热祛暑,医救百姓病痛危急,女神的传说在民间一直流传下来,她所采摘的茶叶就是现在的野生白茶,这上千株野生白茶树,傲霜雪于百丈,历枯荣于千年,受云雾之呵护,得泉露之滋养,如今依然枝繁叶茂,亭亭玉立于现在的瓦屋山镇长河村,被尊为野生白茶的始祖。

瓦屋山镇长河村千年茶树

野生白茶

古人采取了晒干或阴干这种与制作现代野生白茶相类似的方式对茶叶进行简单加工,保存茶叶以备祭祀、治病、静修、品饮等不时之需,相传尧时有一老母,居瓦屋山种野生白茶,山下麻疹流行,她受南极仙翁梦示,于瓦屋山上寻得一株名叫“瓦之雪”的野生白茶树,用茶叶治病救人,功德圆满,羽化成仙,如今那老茶树乃是野生白茶的母树,已成了旅游的一个小景点了,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茶纵横历史,倾无数文人雅士之心,茶风行艺伎,引无数研究探者之意,故各地之茶独具特色,而瓦屋山野生白茶又另有一番韵味,瓦之雪今呼为白毫,香色俱绝,而尤以长河村产者为最,采野生白茶,领略其深意,意犹未尽也,茶叶香型,基于四类为本色香,制作香品种香和地土香,因素繁多,故其香叶异色,瓦之雪似馥郁兰花,香气极具强力度其感极深,独具穿透力香气,细腻且真实,而野生白茶则似淡雅水仙,叶香隐约,亦真亦幻,遐想蹁跹,拈茶入杯,野生白茶若舞动之精灵,跳跃旋转,稍倾又仿似初醒之婴孩,舒展其嫩肢,茶之香气溢满闲阁,渐渐的茶叶慢慢下沉,怡然不动待汝品尝,独自闲时,对茶当歌顿觉心神静清,凡心无尘,若适时夜后邀明月,以白雪洗尘,以清茶静心人生几何。

野生白茶树群

部分队员在瓦屋山镇复兴村茶山坡上合影

瓦之雪之物,横越史实,如天上恒星陨落难矣,已为众多之人依托之物,喜爱之极其形可见,足已见野生白茶之魅力,更有甚者曰:瓦之雪敢比玉无暇,碧具清香人尽夸,俗话说好山好水出好茶,独特的品种资源,原生态的生长环境,再加上独有的加工工艺,形成瓦之雪毫白似银、汤色杏黄、味道醇远、毫香显露的优良特征,世界白茶在中国,中国千年野生白茶在长河村,秉承山水灵秀和区域特色文化的长河人,以发展的理念,无穷的智慧,辛勤的创造,培育和造就了独具地方特色和韵味的野生白茶茶文化,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瓦之雪也正以其古老的历史,自然的品质,健康的功效,深邃的文化以及和谐的特性,凝结着勤俭朴素和衷共济宁静致远之内涵的中国雅茶文化精髓,承载着瓦屋山野生白茶人传承和弘扬优秀文明成果的民族情感,以及推动茶产业发展繁荣,我们一直都在寻找,那些被遗忘的长河村,他们静匿而美好,今天瓦屋山野生白茶展现在众人的面前,在一次平淡无奇的雅茶调研,在一个在百度上都搜索不到的长河村,在眉山洪雅县瓦屋山镇的长河村找到了喝茶长寿的答案。

围观千年古茶树:树高20米腰围近3米


相信在云南玉溪新平县的朋友都听说了,近日,在哀牢山中部的大帽耳山,又发现了一株千年野生古茶树。据考察团发现,这株古茶树高约20米(顶部被砍),干围2.95米,专家初步估算树龄在1000年以上,属野生型乔木古茶树。

据悉,此前发现的最古老、树体最大、分布最集中、物种最多的野生茶树几乎都集中在滇西南,滇中还是首次发现。“这一发现,既拓展了人们对云南野生茶生长区域的认识,又填补了滇中无古茶树的空白,具有重要的学术和科研价值。”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虞富莲说。

大帽耳山地处哀牢山中部,与普洱市镇沅千家寨相邻,同属哀牢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该区域气候、土壤适宜茶树生长。专家组在10米×10米的样方范围内,共发现野生茶树7株,已形成野生茶树居群。

5月16日至20日,新平县委、县政府邀请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虞富莲、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高级工程师苏芳华、云南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王盛平、副研究员蒋会兵组成专家组,对者竜乡峨毛村、水塘镇大帽耳山、邦迈村、平掌乡梭山村的古茶树进行了实地考察。

在平掌乡梭山村、者竜乡峨毛村、水塘镇邦迈村,专家组还发现了大量的人工栽培型古茶树,树龄估算在100年至600年间。品种有勐库大叶种、凤庆大叶种和属于地方群体品种的峨毛大叶、中叶种。

千年古渡口展示黑茶文化


1800年前,一叶扁舟,武圣关羽只身一人,带着青龙偃月刀,前往吴营会鲁肃。这就是有名的“单刀赴会”。而地点,正是在今天湖南益阳的大渡口。资江徐徐的河风吹动着将军的美髯,为大渡口留下了最深刻的痕迹。

今天,一座名为“黑茶源”的茶馆带着拥有千年历史的黑茶,伫立在了大渡口边。

“千年古渡口和千年黑茶,都是益阳文化中最重要的部分。在千年古渡口,品黑茶,勾起人们对历史的记忆,这本身就是一种品位和情调,符合茶文化的内涵。”“黑茶源”总经理胡斌认为这正是选址于此的最重要原因。然而,作为以进一步推广益阳黑茶品牌、把益阳黑茶推向世界为目标的“黑茶源”,选址的时候也充分考虑了大渡口一带将来的发展规划。随着旧城改造的逐步进行,沿江风光带向三桥延伸,不久的将来,大渡口将成为益阳人民休闲的最佳地点之一。而即将在大渡口动工的碧波豪宅二期工程一旦完工,将吸引更多的市民入住,届时,大渡口将拥有旺盛的人气。

益阳黑茶,在明清时代就作为“贡茶”而名闻世界。但它一直都是以边销为主,名声在外,却并不被本地人所熟知。直到近两年来,在中共益阳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才迅速发展,为益阳人民所喜欢。

为了进一步发展黑茶品牌,提高黑茶的文化品位,丰富黑茶的文化内涵,“黑茶源”应运而生。在“黑茶源”的整个设计和建设过程中,中共益阳市委、市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相关职能部门也积极支持。“这是对我们很大的鼓舞,我们‘黑茶源’的目的,就是要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把黑茶品牌做大做强!”“黑茶源”总经理胡斌对黑茶也有着独特的偏好。

胡斌认为,未来几年,是益阳黑茶发展的一个关键性阶段,“黑茶源”也应该站在益阳黑茶发展的整体高度,为益阳黑茶走向世界贡献力量。

在不起眼的普洱,隐藏着千年古树茶的秘密


即使在普洱茶的故乡,如今想要再寻觅到千年以上的古树茶,也不大容易。

我近年来,也开始品茶,并试着挖掘一些存放了上十年的老茶,找一些故事,谈谈生活的真谛。

不久前,在云南昆明的一年一度的茶博会上,我沿着展馆区,一个一个地参观,第一次看到那么多的茶展示,不由得一阵惊喜,遇到心仪的品牌,便坐下来和老板聊一聊,品品茶。

很意外地,在散茶展示区,我挖到一个宝藏!

这是一处不到五平米见方的空间,夫妻两人的茶展区和其它展区相似,前方陈列着成品和散茶,以及茶台。

茶台设在展区中间,男主人是一个南方汉子,穿着彝族服饰,和客人在茶台聊天品茶,女主人则在一旁招呼前来询问的顾客。

我仔细看了一圈展区,空间不大,但是墙上挂着的几幅画,以及画旁边的解释,一下子引起了我的好奇。

这是一颗枝干粗壮的古茶树,周围搭上架子,由采茶人攀登上去进行采摘。我一下子跟前不久看到的新闻联系了起来。

于是,带着对茶的强烈爱好,以及敏感度,坐到茶台边,跟男主人聊了起来。原来他家正是邦崴古树茶的“娘家”。

也许你还不大了解邦崴古树茶,先介绍一段它的传奇历史。

一直以来,关于世界茶叶的发源地的质疑就没有断过。

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富东乡邦崴村,本来是一个不起眼的村子,但是因村中存活有迄今1700年的古茶树而闻名。

1823年,英国军队在入侵印度时,发现了野生的茶树,于是后来有人就认为茶的发源地在印度。

1961年,中国云南澜沧江中下游地区,一棵树龄超1700年的野生茶树王被发现,较印度早上千年。

它是世界上现存从野生型到栽培型过渡的唯一一棵普洱茶,每年的产量仅8公斤,平时只用作观赏、陈列之用。

这棵1700年的老茶树,证明了云南普洱是世界茶叶的发源地,改变了中国茶的地位,因此而闻名中外,它在1997年还登上了中国邮政发行的邮票。

后续在勐海和澜沧两地,又发现了树龄约900-1000年左右的古茶树,使中国茶叶史从野生到栽培的过渡有了一个完整的呈现。

云南三大茶树王:栽培型代——南糯山茶树王,巴达野生茶树王,邦崴过渡型茶树王。

这三棵古茶树陆续被发现,确定了中国才是茶叶的发源地和最早发掘者,并非印度!

每年清明节前期,只会由政府组织集体采摘一次,受到广泛的关注,常常会有媒体曝光,邦威古茶树每年的产量有限。

据说,取自邦崴老茶树的的普洱茶的茶味十足,汤水橙黄明亮,入喉立马溢满甘香,且回甘持久,满口余香耐人回味。

在2018年第十五届中国普洱茶节上,首次亮相拍卖会的1700年邦崴古树茶,便拍出了天价18万元!

男主人指着墙上的画告诉我,明星邦崴古茶树就发现在他家院子,1992年以2500元收归了政府所有。他家还有一棵老茶树,虽然不及邦崴古茶树,但是也有上千年的历史,目前老二仍归私人所有,他店里展示的茶即产于千年老茶树,平时做一些批发。

男主人从手机中找出当年的纸质收据,纸张因为年久,已经泛黄和破烂,很多字都已经模糊,但仍然可以看到:

今收到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茶树补偿费2500元。

我像从地下挖出了宝藏那般惊喜,想要品到好茶,需亲自去一趟普洱富东乡,深入到当地去品得像个当地人。

千年习俗 周庄阿婆茶


千年古镇周庄茶文化的历史也很悠久,长期以来,周庄方圆数公里都流传着饮茶的习俗。以茶而论,就分“讲茶”、“喜茶”、“春茶”、“满月茶”、“炖茶”等,而其中尤以“阿婆茶” (阿婆指中老年妇女)最为有名。这是本地与别处截然不同的喝茶习俗,也是水镇妇女联络感情、消闲遣兴的传统社交形式。

俗话说:“未吃阿婆茶,不算到周庄。”在周庄,喝过“阿婆茶”的人才能品出水乡古镇的韵味来。周庄人喝“阿婆茶”源远流长,如今深宅大院里珍藏着的青花瓷盖茶碗、玲珑精巧的茶盅、古朴典雅的茶壶以及釉色光亮的茶盘,都足以证明“阿婆茶”的悠久历史。“阿婆茶”虽是民间习俗,但喝茶方式颇为讲究。东道主定于某日请喝“阿婆茶”,数天前就四出邀请,筹备茶点。是日,洗涤茶具,摆设桌椅。宾客从四面八方而来,宾主相互招呼,依次就座,喝茶时,主人先在桌上放上几碟腌菜、酱瓜、酥豆什么的,作为佐茶菜,所以周庄人喝茶不叫“喝茶”而称之为“吃茶”!冲茶时必先点茶酿,后冲满杯子,表示真诚待客。客人喝“阿婆茶”至少要喝“三开”(即冲3次开水)方可离席,以示礼貌。“阿婆茶”的流行,使许多农村中老妇女加入行列,她们围着八仙桌,嗑嗑瓜子,喝喝茶,一边做针线,一边聊家常,其乐也融融!好一派大家庭似的温馨!当然,大家会轮流作东,以表示亲密无隙的姐妹情、街坊谊。

这些年,“阿婆茶”重在周庄盛行。张厅、三毛茶楼等都有“阿婆茶”。尤其是在中市街上的三毛茶楼,因台湾女作家三毛曾来过周庄,留下她许多书信笔墨和动人故事,因而三毛茶楼的茶客源源不断,而茶楼主人又是位乡土作家,曾与三毛有过书信往来,因而在三毛茶楼喝“阿婆茶”,真是有滋有味,别有一番情趣在茶中。

几千年茶史薪火相传品千年茶叶文化


“来,来,来,请坐,喝杯茶。”走进武夷山馆区,正对门口的是天子地生态园开发有限公司的展位,总经理吴强热情地招呼过往观众停一停脚步,尝尝他的茶。谈起茶,吴强有自己的一番见解。他说:“喝茶,喝的是韵味;文茶健康化,才是茶最吸引人的地方。”据《山海经》记载,武夷山远古时期称为天子都山,他就把公司取名“天子地”。三天来,第二届茶博会的展馆里,处处是泡茶的人、喝茶的人、谈茶的人。茶商在展示形象、打好品牌的同时,都大打文化牌,突出自己对茶文化的理解,突出茶在文化中的地位。武夷山的整个展馆以红色为基调,寓意大红袍,宣传“乌龙始祖,国茶巅峰”。“千年白茶,百年工夫”是政和馆,/special/mc/tieguanyin/" target="_blank">铁观音香飘两岸”是莆田馆;“离天最近的茶”是来自雪域高原的藏茶,信阳毛尖着力点是“中国十大名茶”,安溪八马茶业的卖点是“安溪铁观音十三传人”……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的一名工作人员感慨地说:“这不仅是一次茶展,更是一次文化展。”展馆里,每天进行多场茶艺表演,靓丽的茶艺姑娘身着各种精美服饰,用一杯杯香茗招待四方客人。大田县茶业局局长陈昭云说:“为了展出效果,特意到福州为茶艺队订作了服装,到云南定做了绣花鞋。现在喝茶,喝的是文化。”铁观音茶为国饮,闽茶为优。武夷岩茶独特的“岩骨花香”和铁观音独树一帜的色、香、味,酿成了福建茶文化的神韵。茶博会期间,20多位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的现场演示特别引人注目。一位河南女茶商看了还不过瘾,便现学做青。几圈下来,累得够呛,但她很高兴:“卖了十几年大红袍,今天终于自己动手做了一回。”茶文化也深深地吸引了外国客商。来自俄罗斯“茶文化之家”的茶叶采购商巴佳柯洛娃,为茶博会特意制作了一批设计精美、充满诗意的名片,上面印了首印度高僧兼作家thichnhathahn的诗歌:尽饮杯中茶,庄严且悠远/此时我在天地间,万物随我行/慢慢地、缓缓地/无人导引,我心却向未来/留住此刻真情,此刻就是永远。几千年茶史薪火相传,其间有多少风云茶事,如今已隐藏在历史深处,让人无法窥得真相。茶博会上,展出的茶文化也只是其几千年底蕴的一鳞半爪。但是,几千年的茶事证明,心有多远,茶香就飘多远。在世界这个大舞台上,福建茶产业、福建茶文化、福建文化产业必将取得更大作为。www.teaw.org中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