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茶叶品牌完整产业链 防止茶贱伤农的情况

发布时间 : 2019-11-30
茶叶的茶语 茶叶的散茶

各类烟、酒、茶是许多人眼中的暴利产业,不同的品种、不同的产地、不同的商家等等条件都会直接影响销售价格。而茶叶按制茶商的不同,又可分为农家茶和厂茶。农家茶的价格多数都是低于厂茶的,这样的境况下茶农该怎么做呢?

农家自制的茶叫农家茶,由于农家的条件和温度等控制没有厂家的生产条件(特别是温度湿度调控方面和农药残留控制方面),所制作的茶也是顺自然的,但也有好的茶,会有偏生茶制作,也由于路途的原因,所以不认为农家茶就一定是好茶。

厂茶工艺控制有优势,品质有保证,也是很多商客选择的原因。

茶叶品种参差不齐,茶叶品质良莠不齐。现在喝茶的朋友越来越多,但在买茶的过程中总容易被忽悠而不自知,仔细看看下面卖家常说的话,主要是大家对茶叶的品质不是很了解,再加上多数茶农的制作工艺水平达不到要求,制作出来的茶口感不好。

现在不少人都觉得,茶行业是个暴利行业,做茶叶很赚钱,这话到了茶农的耳朵里,茶农就该生气了,自己辛苦种茶,结果钱都进了渠道商的口袋里去了,茶行业的暴利自己是一点都没捞到。

茶农是茶叶质量好坏的源头,可以说是茶行业的龙头,但在我国的茶产业链中,这龙头却一直没怎么赚钱。那茶行业的钱都被谁赚去了呢?以一斤的普通绿茶为例,假如经销商从茶农手里收购鲜叶是5元,茶厂需要6斤原茶才能加工成1斤市场茶,那说一斤茶叶的原材料是30元,后面加上机器、人工及物流费用以及10元左右的利润,茶厂卖给茶商的价格一般是每斤80元。到茶商手里,茶叶价格还存在一个批发价和零售价,批发价一般在100元左右,而零售价即茶商卖给消费者的价格则可提高到150甚至300左右。从这样一系列的流程下来,我们可以看出,茶叶从产出到消费者手中的价格翻了将近60倍。而在这过程中,茶农赚得最少,经销商赚得最多。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这种现象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中国的茶产业链与其他国家不同,我国的茶产业链分为种植端(茶农)、生产端(茶厂)、渠道端(茶商),除了大的茶叶品牌有完整的产业链外,对于其他品牌来说,这三个端口是各自为政的,渠道商不参与种植,他们只负责从茶厂手里购买茶叶。这就导致茶产业链条中断,无法产生集聚效应。茶贱伤农,茶叶的质量好坏对茶农的收益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因此,这就会影响茶农的积极性,茶叶的质量也难以有可靠的保证,影响到茶叶品牌的建设。

精选阅读

江西龙南:种植有机茶做长产业链 巧打生态牌开发茶旅项目


江西龙南,茶农们依托当地的自然资源,种植有机茶建设茶园,还在竹林里养鸡,将产业链做长,茶农脱贫成效显著。由于当地生态环境优美,便开始逐步开发茶旅项目,经过几年的精心打造,原本安安静静的大山成了游客们追捧的休闲胜地。

江西龙南

盛夏,走进江西省龙南县临塘乡虔心小镇,连绵的青山上竹海涌波,竹林环绕的山坡上,一垄一垄茶树从山窝延伸至山腰。小镇干出大产业,去年生产有机成品茶5万公斤,销售收入达1亿元。依靠有机茶,企业抱上了“金娃娃”,贫困户端上了“金饭碗”。

巧打生态牌,青山成“金山”

临塘乡东坑村交通不便,耕地少,全村有贫困户152户、贫困人口461人。山村靠什么脱贫?

重新审视资源,东坑村穷是穷,但生态环境好。能不能让青山换“金山”?政府引导,江西恒泰林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开发虔心小镇,打造林下经济、旅游扶贫一体化示范项目。“这里有原生态森林,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富含有机质,特别适合种植有机茶。”虔心小镇项目负责人谢晓明说。

龙头企业进村,流转10万亩林地,利用残次林、火烧地种植有机茶。几年精心管理,小镇茶基地形成1万亩有机茶场,配套建设了茶叶加工车间。

谢晓明介绍,茶场每年可提供茶叶采摘、加工、林业管护等600个就业岗位,采茶季节还要聘请2500多个采茶工人。茶场优先吸纳当地贫困户务工,东坑村的300多个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工资加租金,现在的日子松快多了。”贫困户谢万长,经过培训当上了制茶工,月工资3000元左右,他的妻子与女儿在茶场采茶,采茶季日平均工资有100多元。

依托6万亩竹林,龙头企业在生态种养上做起大文章。他们在竹林里放养土鸡,这种吃虫草、喝竹根水长大的“竹林鸡”,肉质鲜嫩,一进入市场就供不应求。企业因势利导,采用“公司+贫困户”方式,让贫困户一起养殖“竹林鸡”。公司与贫困户签订代养合同,统一提供鸡苗饲料、技术支持,鸡出栏后统一回收。

贫困户许桂华养了5000只鸡,夫妻俩吃住在山上,虽然辛苦,但收入有保障。他算了笔账,每只鸡每月1元代养费,每月可收入5000元,年收入可达6万元。“农民一不用出本钱,二不担什么风险,只要把鸡养好,达到80%的成活率,就能稳稳拿到这笔钱。”许桂华说。

去年虔心小镇“竹林鸡”销售收入达4500万元,数十户贫困户通过代养脱了贫。今年,虔心小镇又规划了万亩油茶基地和万亩脐橙基地,开发“赣南茶油”和“赣南脐橙”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生态发展模式,带动更多贫困户脱贫致富。

江西龙南

茶园“私家定制”,村民吃上生态饭

“种养产业只是虔心小镇的第一步,生态旅游更是‘潜力股’。”谢晓明说,东坑村处于赣粤和大广高速的交汇点上,位于广州和深圳“三小时旅游圈”内,打造好休闲农业,能吸引珠三角游客进入赣南。

“茶发芽喽,茶发芽喽……”每到茶叶飘香时节,这个茶旅小镇里,几百名身着客家服饰的采茶女唱起古老的采茶谣。

经过几年精心策划、稳步发展,虔心小镇建成了森林温泉、跑马场、手工造纸坊、手工榨油坊等休闲度假设施,开发了休闲度假、生态农业体验、茶园游览、文艺表演等旅游项目。徜徉于绿意葱茏的小镇,客家榨茶油、做腐竹、酿米酒、打糍粑等传统体验活动热火朝天,花间栈道上游人如织,原本寂静的大山成了游客追捧的休闲胜地。

“我在这里定制了一分茶园,开园了带着家人来采摘,吃生态农产品、住山顶小木屋,能在这样有创意的小镇休闲,一家人好高兴。”来自广东的王先生如是说。

生态旅游带动贫困户发展。目前,小镇旅游项目吸纳了80多名当地贫困劳动力,一批农民服务员、农民导游、农民厨师经过培训上岗就业。

离开虔心小镇的路上,山窝里一排排漂亮的新民宅映入眼帘。龙南县扶贫办主任张淑芳说,那是正在建设中的乡村土坯房改造点,一批东坑村的脱贫户将在春节前搬进新建的楼房。

依靠茶叶资源,做长产业链;依托茶产业,做出文旅新业态。虔心小镇让贫困户与生态旅游产业紧密联结,走出了稳定脱贫的新路。

云南茶博会:全方位展示茶产业链 千名采购商直面展商


2017第十二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交易会,主办方采用市场化运作展会,组织千名采购商到云南与展商进行合作和交流,让商家更好地与市场接轨。此外,茶博会还将茶原料从开始到包装出产及衍生品等茶产业链进行一一展示,通过一系列活动传播茶文化。

第十二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交易会

市场化运作,展商与千名采购商亲密接触

茶博会项目中心总监方得顺介绍,今年的展会跟往年最大的不同在于,采用市场化运作展会,把好的展会运营模式、有亮点的活动和组织方式带到了昆明。比如,利用遍布全国的采购商资源,在前期的合作和交流中了解他们的采购需求,在布置展会时,直接运用到展会招商当中,让展商知道市场需求是什么,与市场接轨。

方总监说,希望通过市场化运作能够给云南本土茶农、茶企直接贸易交易平台,帮助他们解决销售的问题,“我们从全国各地组织了1000多个专业的买家,买家来到云南也觉得物超所值,直接与茶农接触,让企业能够获得实际效益,让展会可持续发展,变成有地域代表性的展示活动。”

第十二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交易会

茶产业链一条龙展示,多样活动深入了解茶文化

“我们要做茶的专业展,通过茶博会向大众展示茶的产业链到底有哪些东西,从茶原料开始到包装出产及衍生品,包括茶家具,全都息息相关,缺一不可。”方总监介绍,在参展时,大会对展商品牌的价格有所干预,展会价格不能超过市场价格,让参观的顾客真正得到福利,给他们提供好的体验。现在很多茶企的产品从配料、包装上都有了革新,如加入陈皮,玫瑰花,吸引年轻人,还出了袋泡茶,茶膏等新式饮茶方式,包装时尚,让茶能够真正普及开来,做到“茶为国饮”。

同时,茶博会通过一些活动,例如“大美彩云南世界茶之源”摄影精品展、精品普洱茶公益拍卖会、“茶阅世界·人文普洱”名家讲坛、“滇藏茶缘·和为使者”活动启动及招募仪式、“云茶之夜·千人雅集”茶会、普洱茶生活美学与大健康主题茶会等,此外还有各茶叶主产州市及企业推介会、地方特色民族茶文化展演、建水紫陶、华宁陶、香道、花道展示等让老百姓能够接触到当地优质的茶品,深入了解茶文化。

守土有方,茶企责任重大

云南华宁陶秘书长戴云明介绍说,他们是第一次参加云南国际茶博会,带来华宁传统的釉陶等,主要是普洱茶茶具展示,“普洱茶是云南的一张名片,我们希望让华宁陶与普洱茶一起走出去,让人看到普洱茶的时候也能看到华宁陶的茶具”。他说,这几日,展位除了前来体验茶文化的顾客,还有一些来自全国各地的采购商,与华宁陶谈成批量合作意向。

云南龙园茶业副董事长李朝康作为从第一届云南国际茶博会就积极报名的本土茶企人,他深切的感受到每一届茶博会的变化,他说,今年的展会更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不仅有云南普洱茶,还邀请了六大茶类参展和国外十多个国家的茶企参加,“守土有方,责任重大,我们使命感强烈,在我们茶叶的转型时期,大家都应积极报名参展传播正能量”,在他看来,盛世兴茶,是一种国力强大的表现,普洱茶是大众时尚健康饮品,且具有独特性,云南企业抱团参展积极参与是一种责任,“我们要多做茶,做好茶,做老百姓喝得起的健康好茶。”

据了解,经过十数年的努力,龙园浩已经生成了生茶、熟茶、积压茶、散茶、老茶等上百种快消品,这次茶博会精选了10款左右的产品,其中老树柑普茶就是一种新的尝试,将茶叶和养生食品融合在一起,抓住近年普洱茶发展的新机遇,适应当前消费的需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