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蕊有哪些特征?如何制作?

发布时间 : 2019-12-02
红茶制作的步骤有哪些 绿茶如何制作 红茶金毫如何制作

红茶制作的步骤有哪些。

茶经网小编为各位喜欢喝茶的朋友提供茶知识,下面为大家提供的是“峨蕊有哪些特征?如何制作?”一文,帮助各位了解更多关于“峨蕊有哪些特征?如何制作?”的绿茶知识,感谢大家的阅读!

命名由来

此茶叶据说是早先相传在峨眉山一处名为“峨蕊崮”的地方,住着一位仙姑,这个仙姑栽有一株仙树,一天一个茶农无意中闯进了这个仙姑居住的地方,惊动的仙姑泄了天机,于是仙姑就化为了一株茶苗,茶农将此茶苗带回去精心培植,就有了后来的峨蕊。其叶子微微卷起,像花瓣,而内中吐露出来浓香,就像被花瓣包裹着的花蕊在吐露芬芳一样。

品质特征

芽叶炒制后,粒粒如蕊,纤绣如眉,茸毛显露,嫩绿油润,香高味爽,品尝之余,甘芳长留,心旷神怡。峨蕊颗粒紧细,宋代诗人苏轼把这类茶叶形容成“春芽大麦粗”,说明其大小像麦粒一般粗细。这是最形象不过了。[1]

工艺特点

峨蕊的工艺特点:以每年清明节前采摘的一芽一叶初展的鲜嫩芽叶为原料,用手工精制,经高温杀青、初揉、二炒、二揉、三炒、三揉、四炒、烘干等工序,严控制火温,由高到低,配以变化多样的炒揉手法,最后经摊晾、包装、贮于防潮容器中。

峨蕊的品质特点:外形紧结纤秀,全毫如眉,似片片绿萼开放,朵朵花蕊吐香;叶底匀嫩,汤色清澈;滋味馥郁清香,饮后回甜。

制作方法

峨蕊采制十分精巧,清明前10天左右,茶芽初伸如谷粒大小时,即开始采摘。采回立即付制。炒制要经过四炒、三揉、一烘焙。手法要灵活,火温要适当。先为杀青过程,锅温先高后低,先抖炒,后闷炒,抖闷结合,使芽叶保持翠绿色。然后取出初揉,用力先轻后重,揉成细条,旋即投入低温锅中复炒,炒至五成干,取出复揉、用力要均匀,注意整形。

经10余分钟后,又入锅低温抖炒,达七八成干时起锅,趁热进行第三次揉,使茶条更为紧细。三揉后进行低温四炒,并在锅中轻轻搓条,使之白毫显露,香气发出,最后出锅,拣掉单片、碎片和杂质,放入焙笼焙干。

芽叶炒制后,粒粒如蕊,纤秀如眉,茸毛显露,嫩绿油润,香高味爽,品尝之余,甘芳长留,心旷神怡。峨蕊颗粒紧细,宋代诗人苏辙把这类茶叶形容成“春芽大麦粗”,说明其大小像麦粒一般粗细。这是最形象不过了。

峨眉山的黑水寺、万年寺一带办起了茶场、茶厂,产制峨蕊名茶。除供内销外,也已部分出口,“峨眉天下秀”更是名扬世界了。

cy316.cOm扩展阅读

峨蕊属于什么茶?有哪些历史记载?


峨蕊,绿茶类,产于四川省峨眉山区,主要栽种在海拔800-1200米的黑水寺、万年寺、龙门洞一带。这里光照适度,雨量充沛,土壤深厚肥沃,茶园处于群山环抱、云雾弥漫之中。茶树生长繁茂,芽叶肥壮,质地柔嫩,内含物质丰富。

峨蕊产于四川省峨眉山。该茶具有条索紧细,白毫显露,形似花蕊的特点,故名峨蕊。峨眉山山腰间的清音阁、白龙洞、万年寺、黑水寺一带是盛产峨蕊之处。这里群山环抱,终年云雾缭绕,气候适宜,土壤肥沃,是茶树生长的理想之地。峨眉山附近的村民早有上山挖茶、采野茶的习惯。

据《峨眉志》记载:“峨眉山多药草,茶尤好,异于天下;今黑水寺后的绝顶处产一种茶,味初苦终甘,不减江南春采”。峨眉名茶,远在1000多年以前,已列为贡品。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诗中充分表达了对四川茶叶的热爱。其诗曰:“故情周匝向交亲,新茗分张及病身。

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汤添勺水煎鱼眼,未下刀圭搅曲尘。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白居易收到李氏用红纸包封的清明前一、二天所采制的火前茶后,十分高兴,旋即烧水,把水煎到鱼眼程度,再用“刀圭”等泡茶用具,试尝四川新茶。白居易对饮茶颇有研究,十分喜爱饮茶,所以他要自称“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了。

2020峨眉峨蕊茶 - 名寺出名茶


我国僧人植茶由来已久。清人笔记《陇蜀余闻》载:蒙山“上清峰,其巅一石,大如数间屋,有茶7株生石上,无缝罅,云是甘露大师手植”。据古书记载,甘露大师确有其人,俗姓吴。僧人居深山古寺,远离商业中心,买茶不易,也无钱买茶,自己要喝茶,山中又宜茶,不种更待何为?加之中国禅宗有别于印度佛教,主张发展寺院经济,种粮种菜,自力更生,茶也在种植之列,谓之“农禅”,农禅是佛教生存的内在保障。如沙门刘彦范所云,“所居有小圃,自植茶”,茶圃被鹿损坏后,颜真卿等名士相助运石以复旧观(《因话录?角部》)。大历五年(770),李栖筠任常州刺史时,顾渚山有僧人献茗,李栖筠约陆羽一起品尝,陆羽认为此茶“非他方可比,宜荐于君上”,刺史于是“进万两贡上”。皇上也觉佛茶不同凡响,下令责成浙江顾渚山设贡茶院,此后岁贡竟达18000斤之多。江西庐山为“净土宗”发源地,相传晋代开始植茶,《庐山志》载:“各寺亦于白云深处劈谷削岩,栽种茶树,焙制茶叶,名云雾茶。”庐山云雾茶成为名茶,一直榜上有名。浙江东阳东白山,为佛教胜地,寺多茶多,所产婺州东白茶《茶经》有载,时为贡茶。《茶经》中还提到杭州天竺、灵隐二寺亦产茶。佛教四大名山皆产优质茶,如浙江普陀山的佛茶,四川峨眉山的峨蕊茶。其它如广西桂平西山寺的西山茶(又称乳香茶),四川蒙顶的甘露茶,等等。可以说,唐代茶叶的生产是以寺庙为基地,向广大农村辐射,从而形成遍布全国的产茶区。

僧人不仅种茶,他们还研究焙制方法,培育新品种,创名牌。茶源于云贵巴蜀,江南茶后来居上,大半功归于僧人。如吕岩《大云寺茶诗》所云:“玉蕊一枪称绝品,僧家造法极功夫。《茶经》出于“半个僧人”之手,便不足为怪了。

隆中茶如何制作?有哪些功效?


采摘时间

关于采茶的时间,陆羽《茶经》说得非常具体,阴雨天不采,只有晴天清晨有露水时采摘。北宋时代的北苑贡茶,也采用《茶经》所说的“凌露采”。如赵汝砺在《北苑别录》中说,“采茶之法,须是侵晨。不可见日。侵晨则夜露未晞,茶芽肥润;见日则为阳气所薄,使茶之膏腴内耗,至受水而不鲜明。……”又如赵佶《大观茶论》说:“撷茶以黎明,见日则止……”。

晴天采茶当然好,但“凌露采”并无多少科学道理,有露水采茶不仅不方便,且露水叶制茶质量并不好。到了明代,有的仍沿用“凌露采”,有的则提出“日出山霁采”了,这是后人认识上的发展。如屠隆《考盘余事》说:“若闽广岭南,多瘴疬之气,必待日出山霁,雾障岚气收净,采之可也。”又如冯要可宾在《岕茶笺》中说:“看风日晴和,月露初收,亲自监采入篮。如烈日之下,又防篮内郁蒸,须伞盖。”

制作工艺

隆中茶现有炒青型和翠峰型两个品种。高档炒青和翠峰,采摘细嫩,制工精细。每年清明后的4月上旬采制。采摘一芽二叶,鲜叶幼嫩匀整,采回后经适度摊放,然后炒制。

加工的第一道工序为杀青,由于芽叶肥壮,杀青程度宜重;杀青完成后,用特制的电扇吹风冷却,以保持叶色明翠,经适度揉捻,转入炒二青,由于芽叶肥嫩,含水量较高,二青时投叶量宜少,出锅后,仍以吹风冷却,防止氧化黄变而降低成茶香味。

炒青型绿茶,经锅炒干燥;翠峰型绿茶二青后,则在特制的整形焙灶上,用手工以“搂、搓、扎”等手法,使茶条形成紧直的外形,然后烘干。

主要功能

由于茶具有防止人体内胆固醇升高,有防治心肌梗塞的作用,茶多酚还能清除机体过量的自由基,抑制和杀来病原菌。此外,茶还有提神、消除疲劳、抗菌等作用。这对中年人来说是需要的。欧共体还可以净化水质,减少放射性物质对人体的伤害。因此,在当前自然环境污染严重的情况下,特别是在城市居住的人们,更应经常喝点茶。

经常使用电脑者可饮用绿茶,补充特异性植物营养素,消除因电脑辐射引起的黑眼圈。绿茶所含有的浓缩茶多酚,能抑制自由基对皮肤支持纤维造成破坏,是目前一致公认最有效的抗自由基因子。

多喝低咖啡因的绿茶不仅能消除黑眼圈,其含有的儿茶素,既能帮助身体脂肪代谢,而且对睡眠也有帮助,不仅可以安定睡眠质量,也让人比较不容易有疲劳感觉。此外,外敷绿茶包也能起到减缓黑眼圈的作用。只需将饮用后的绿茶包放在冰箱里冰镇一会儿,拿出来敷在眼睛上20分钟,黑眼圈现象即可得到一定的缓解。

英山云雾茶春蕊制作工艺


英山云雾茶春蕊:由茶树新梢的一芽一叶初展制作而成的卷曲形名优绿茶。春蕊制作工艺由杀青→揉捻→炒二青→炒三青→烘干→精选组成。

1,杀青:

可选用机械杀青。手工杀青用制茶专用锅杀青,每锅投叶量200g至300g,投叶时锅温为120℃。先闷炒后抖炒,抖闷结合,全程时间约为7min。

2,揉捻:

揉捻在簸箕上或揉捻机上进行。手工揉捻方法是用单把推揉或用双把转揉。单把推揉的方法:一手握住茶叶沿着簸箕向前滚动,另一只手(手势同上)将茶叶沿着簸箕向胸前带回,再向前滚动,如此,两手交替进行;双手转揉手法:两手的四指并拢,拇指分开,再双手握住茶叶呈顺时针方向,来回转动。

3,炒二青:

在制茶专用锅上进行,每锅200g至300g揉捻叶,投叶时锅温为100℃。以抖炒为主,间而用闷炒加快叶温升高,至茶叶无粘手感时锅温保持70℃至80℃,进行紧条,至茶叶略有刺手感时起锅摊凉。全程时间约为8min。

4,炒三青:

在制茶专用锅上进行,每锅投叶量为两锅二青叶。投叶时锅温90℃。先闷炒,后抖炒,至茶叶有刺手感时,锅温保持60至70℃,进行提毫,至白毫显露时起锅摊凉。全程时间约为7min。

5,烘干:

用专用烘笼或烘干机烘干。分初烘、复烘两次完成,烘干后茶叶含水量不得超过6.5%。

6,精选:

进行风选,除去灰、片、末,人工拣去非茶杂物、茶梗。

天柱剑毫如何制作?有哪些工艺要点?


1.采摘

天柱剑毫采摘期一般在4月5日至4月25日,按照1芽1叶的标准进行分期分批采摘。鲜叶分一芽一叶初展、一芽一叶开展、一芽二叶初展3个等级。天柱剑毫于清明后开园采摘,选择阴天或晴天上午11时前、下午3时后采叶,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要求芽头肥壮、匀齐、多毫、节间短,色泽黄绿。

2.制作

制茶分摊青、杀青、炒坯、提毫、初烘、复烘、足烘、拣剔整形、包装等工序。天柱剑毫制造分杀青、做形、提毫、烘焙四道工序。

3.杀青

锅温160~130℃,每锅投叶量250克。先抖炒,当清香透发时开始理条。杀青时间6~8分钟。

4.做形

做形是天柱剑毫成形的关键工序。锅温90~80℃,时间15~20分钟。前期以理条为主,中后期结合翻、抖、理、捺、搭等手法,使茶条形成直、扁、平的剑状。待炒至六成干,茶条基本固定即可提毫。

5.提毫

白毫显露是天柱剑毫主要特征之一。在做形后期,锅温稳定在50℃左右,将茶条理顺置于手中,双手轻轻均匀用力搓揉,而使白毫显露。全程时间约15分钟,待炒至八成干时,起锅摊凉半小时待烘。

6.烘焙

分初烘、复烘、足烘三次。初烘温度80℃左右,两锅杀青叶并一烘,烘5~10分钟。复烘温度70℃左右,将初烘叶两笼并一笼,时间10~15分钟。足火温度50℃左右,叶量为两笼复烘叶,烘60~90分钟,至足干。经拣剔,即可包装。

7.品质特点

天柱剑毫的品质特点是,外形扁平挺直似剑,色泽翠绿显毫,花香清雅持久,滋味鲜醇回甘,汤色碧绿明亮,叶底匀整嫩鲜。天柱剑毫内含丰富的多酚类、氨基酸等多中有益成份,具有消食去腻、止渴生津、益思少卧、利尿解毒等药理功能。

8.社会评价

天拄剑毫系特种名茶,有县内历史悠久的天柱茶加工制作而成,1985年全国名茶展评会上被评定为全国名茶之一。2009年4月,“天柱剑毫”商标,被授予“安徽省著名商标”称号。“天柱剑毫”茶叶正在积极创造条件,准备申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

绿茶的品质特征有哪些


绿茶属不发酵茶类,绿茶再细分主要又可分成两种,一种是炒菁绿茶,如龙井、碧螺春和珠茶等,另一种是蒸菁绿茶,如煎茶和玉露。这两种绿茶是标准不同典型的绿茶,如果您要认识绿茶,至少要记住绿茶主要可分成炒菁绿茶和蒸菁绿茶两种。

绿茶的的加工,不论从加工层次或加工手法及品质特征来论,绿茶是所有茶类当中最接近原始自然又不矫揉做作的一种茶类。绿茶之加工是采新鲜茶菁嫩叶,不经任何发酵处理,进厂后就立即杀菁(杀死酵素活性,使茶菁化学成分不再进行氧化作用)而制成,所以保留了新鲜茶菁最原始之风貌。

一般绿茶皆含丰富的胺基酸和维生素C,胺基酸含量愈高,绿茶的品质愈佳,这已明确被证实,维生素C的含量可做为绿茶品质好坏的间接指针。

绿茶的品质特点是讲究新鲜自然、忠于原味,茶汤务必要甘甜鲜爽,同时带清清淡淡的青草香或熟栗香,由于绿茶含丰富胺基酸,所以茶汤远较其它茶类鲜爽甘甜,又大部分的成分皆保留了原始风貌,未经氧化,所以绿茶呈现出青汤绿叶、新鲜自然的典型特征。

如何形容绿茶的品质特征,只有一句纯真自然,忠于原味,宛若洁净无瑕的“纯真稚子”形容。喝了绿茶有一种令人返璞归真,恬淡自适,天人合一的气息,这也就是为什么日本人特别钟情于煎茶,同时衍生出日本茶道那种“和、敬、清、寂”幽旷深远的意境,如果您有兴趣喝绿茶,应该慢慢去体会那种幽旷清寂又自然原始的意境。

黄竹白毫如何制作?工艺有哪些特点?


制作工序

黄竹白毫是历史最早的茶类。古代人类采集野生茶树芽叶晒于收藏,可以看作是广义上的黄竹白毫加工的开始,距今至少有三千多年。但真正意义上的黄竹白毫加工,是从公元8世纪发明蒸青制法开始,到12世纪又发明炒青制法,黄竹白毫加工技术已比较成熟,一直沿用至今,并不断完善。

黄竹白毫的加工,简单地可以分为杀青、揉捻和干燥三个步骤,其中关键在于初制的第一道工序,即杀青。鲜叶通过杀青,酶的活性钝化,内含的各种化学成分,基本上是在没有酶影响的条件下,由热力作用进行物理化学变化,从而形成了黄竹白毫的品质特征。

1.杀青

杀青对黄竹白毫品质起着决定性作用。通过高温,破坏鲜叶中酶的特性,制止多酚类物质氧化,以防止叶子红变;同时蒸发叶内的部分水份,使叶子变软,为揉捻造形创造条件。随着水分的蒸发,鲜叶中具有青草气的低沸点芳香物质挥发消失,从而是茶叶香气得到改善。除特种茶外,该过程均在杀青机中进行。影响杀青质量的因素有杀青温度、投叶量、杀青机种类、时间、杀青方式等。它们是一个整体,互相牵连制约。

2.揉捻

揉捻是黄竹白毫塑造外形的一道工序。通过利用外力作用,使叶片揉破变轻,卷转成条,体积缩小,且便于冲泡。同时部分茶汁挤溢附着在叶表面,对提高茶滋味浓度也有重要作用。制黄竹白毫的揉捻工序有冷揉与热揉之分。所谓冷揉,即杀青叶经过摊凉后揉捻;热揉则是杀青叶不经摊凉而趁热进行的揉捻。嫩叶宜冷揉以保持黄绿明亮之汤色于嫩绿的叶底,老叶宜热揉以利于条索紧结,减少碎末。除名茶仍用手工操作外,大宗黄竹白毫的揉捻作业已实现机械化。

3.干燥

干燥的目的,蒸发水分,并整理外形,充分发挥茶香。干燥方法,有烘干、炒干和晒干三种形式。黄竹白毫的干燥工序,一般先经过烘干,然后再进行炒干。因揉捻后的茶叶,含水量仍很高,如果直接炒干,会在炒干机的锅内很快结成团块,茶汁易粘结锅壁。故此,茶叶先进行烘干,使含水量降低至符合锅炒的要求。

华顶云雾茶如何制作?有哪些禁忌?


制作

华顶云雾茶属半烘炒绿茶,制作全系手工,要经过摊故、炒青、摊;京、轻揉、初烘、入锅炒制、低温烘干、摊凉入罐等工序,工艺精湛,堪与其他名茶媲美。

高山出好茶,这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传统经验。为什么高山出好茶?据专家们称,决定茶叶品质好坏的因素很多,芳香油的含量多少却是主要因素。山愈高,空气愈稀薄,气压愈低,茶树芽叶的蒸腾作用也就愈快,芽叶本身就会形成一种抵抗累,即芳香油,来抑制水分的过分蒸腾。

山高空气洁净,有利于紫外线和红、黄光线的辐射,又能促使茶叶中芳香油的积聚。山高多雾,阳光被雾中水气吸收和折射后,形成浸射光,叶片光合作用得以循序渐进,芽叶不致突变为粗纤维,能长期保持幼嫩,使其他化学成分如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多酚类等得以充分蕴蓄,含量比一般茶叶丰富。因此,高山茶色香味好,药用价值也高。

饮用禁忌

女性生理期经血中含有较高的血红蛋白、血浆蛋白以及血色素,因此女性在经期会流失到很多铁元素,所以需要及时补铁。茶中的鞣酸会在肠道中与铁离子结合,并产生沉淀,会妨碍百肠粘膜对铁离子的吸收,容易出现焦虑、易怒、情绪不佳以及乳房胀痛的情况,并且还会消耗掉体内的维他命b以及影响碳水化合物的新陈代谢。

妇科专家介绍,茶叶中所含的咖啡因能兴奋神经中枢,使人精神兴奋,它会加重女性痛经、头痛、腰酸等经期反应。而且绿茶属于凉性饮品,中医认为寒凉之品会导致血液凝滞,气血运行不畅,引起小腹疼痛,月经中血块多,或月经量少、闭经、不孕等疾病的发生。

山岩翠绿茶如何采摘?有哪些制作工艺?


山岩翠绿茶属于绿茶类,是不发酵茶外形硕状扁平似竹叶,光滑匀齐,色泽绿中显毫。香气高雅,清香持久,滋味醇厚甘鲜,经久耐泡,汤色黄绿明亮,叶底肥嫩成朵。

产地介绍

产于福建省仙游市的蔡山和大蜚山一带。因历史悠久与品质优异而著名。蔡山山位于东阳之东北,与大济接壤。群山峰峦起伏,崇峻崔巍,山上终年绕雾,峻岭平川时隐时现。

采摘工艺

岩翠绿茶一般是中低山茶园先开采,高山茶园稍后采。采时按一芽一叶至二叶初展的标准采摘,芽叶长度不超过3厘米,要求芽叶长度、大小、色泽均匀一致,保持芽叶新鲜。鲜叶进厂后立即在室内阴凉处进行摊凉,摊叶厚度8厘米左右,经6~12小时的摊放,芽叶失水减重5~8%,叶质转软,青气消失,方行炒制。炒制工艺主要有杀青、摊凉回潮、辉锅三道工序。炒制手法有抖、搭、拖、压、挺、磨等几种手法,炒制时据原料老嫩、含水量高低、各工序的工艺要求,不断变换,灵活应用。

制作工艺

该茶在唐代已负盛名,炒制手法有抖、搭、拖、压、挺、磨等几种手法,炒制时据原料老嫩、含水量高低、各工序的工艺要求,不断变换,灵活应用。

杀青:当锅温120℃,投入摊放叶600~800克,采用抖、搭、拖手法,在破坏酶活性和失水的基础上做形,做形时降低锅温至70~80℃,这样既利于做形又可延缓叶内成份的变化,达到味醇形美的目的。杀青叶干度七、八成,历时12~14分钟。摊凉回潮,目的是使芽叶内的水分重新分布,便于煇锅和足干。摊凉历时40~60分钟。

辉锅:目的是继续做形和干燥。当锅温60~70℃时,投入1.5公斤左右摊凉回潮叶,开始采用抖、搭的手法,当叶质转软,采用压、挺、磨手法,尽量将茶叶压扁磨平。辉锅过程,锅温掌握高、低、高的原则,用力程度由重到轻,这样才能炒出色、香、味、形俱佳的翠华茶。辉锅叶含水量为5%左右,历时约20分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