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刘氏茶的制作工艺全解(三)

发布时间 : 2019-12-02
绿茶制作工艺 普洱茶的制作工艺 绿茶的制作工艺

【www.cy316.com - 绿茶制作工艺】

茶经网小编为各位喜欢喝茶的朋友提供茶知识,下面为大家提供的是“汉家刘氏茶的制作工艺全解(三)”一文,帮助各位了解更多关于“汉家刘氏茶的制作工艺全解(三)”的绿茶知识,感谢大家的阅读!

第三大技艺汉家刘氏贡菊茶的制作工艺(阅读直通车:汉家刘氏茶的制作工艺全解(二))

制作汉家刘氏贡菊工序分采摘、摊放、杀青、二锅、捆扎、做形、初焙与摊凉、足火复焙、分级色选、贮藏等道工序。工具有摊青架、竹匾、铁锅、小棕帚、接料盘、烘笼等。

第一道工序采摘:绿菊采摘要求最高,每年只能在“清明”后十天内采摘,采摘标准为春茶的首轮嫩芽。而且还规定:“雨天不采”、“风伤不采”、“开口不采”、“发紫不采”、“空心不采、“弯曲不采”、“虫伤不采”等九不采。叶片的长短、宽窄、厚薄均是以毫米计算,一斤银针茶,约需十万五千个茶芽。因此,就是采摘能手,一个人一天也只能采摘鲜茶200克.汉家刘氏贡菊芽对鲜叶要求严格,鲜叶标准二级,特级为芽,做成贡菊;二级为1芽1叶,做成绿牡丹。

第二道工序摊放:采回的鲜叶要及时摊放,摊放场地要求阴凉干燥、通风良好;摊放器具要求是洁净的竹匾。摊放要匀、薄,边摊边拣剔。

第三道工序杀青:在20℃的斜锅中进行,锅子在鲜叶杀青前磨光打蜡,火温掌握“先高(100~120℃)后低(80℃)”,每锅投叶量300克左右。茶叶下锅后,两手轻轻捞起,由怀内向前推去,再上抛抖散,让茶芽沿锅下滑。动作要灵活、轻巧,切忌重力摩擦,防止芽头弯曲、脱毫、茶色深暗。约经4~5分钟,芽蒂萎软清气消失,发出茶香,减重率达30%左右,即可出锅。

第四道工序二锅:二锅锅温为80℃~100℃,以手触锅底烫手为宜。二锅的作用是理条、增香。其手法为“拢、带、撒、磨、滚”,直到茶条成形,用棕帚扫出锅面。

第五道工序捆扎:要求年少手巧的姑娘捆扎,色泽统一,长短均匀,一般用棉线或麻线。

第六道工序做形:放在温度50℃左右的锅中压扁。

第七道工序初焙与摊凉:初焙的目的在于进一步蒸发水分,固定已形成的有效物质,减缓在复包过程中某些物质的转化。温度50℃左右,时间约一小时,烘至八成干即可。若初焙变色不足,即焙至七成干为宜。下焙后进行摊凉。

第八道工序足火复焙:足火温度50~55℃,焙量每次约0.5公斤,焙至足干止。

第九道工序是分级和色选:按芽头肥瘦、曲直、色泽亮暗进行分级。以壮实、挺直、亮绿者为上;瘦弱、弯曲、暗黄者次之。

第十道工序贮藏:将石膏烧热捣碎,铺于箱底,上垫两层皮纸,将茶叶用皮纸分装成小包,放在皮纸上面,封好箱盖。只要注意适时更换石膏,汉家刘氏贡菊茶品质经久不变。

cy316.cOm扩展阅读

汉家刘氏茶的制作工艺全解(四)


操作者的经验和感觉对茶叶品质的高低起至关重要的作用(阅读直通车:汉家刘氏茶的制作工艺全解(一);汉家刘氏茶的制作工艺全解(二);汉家刘氏茶的制作工艺全解(三))

汉家刘氏手工制作技艺自研创、定型以来,其产品殊荣不断。1900年获巴黎国际博览会金奖,2007年获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金奖,2009年获“中茶杯”全国名优茶一等奖,同时获全国知名品牌农产品。汉家刘氏茶业公司被认定为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和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湖北绿茶第一方阵品牌企业。2011年3月,汉家刘氏品牌被浙江大学CARD品牌研究中心、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等单位评估为价值4.64亿元,居全国第11位,湖北全省第2位。

茶叶专家、著名评茶师刘显庭对汉家刘氏贡芽有诗曰:“击浪卷起满天云,仙子翩翩下凡尘,云散天青绿视野,碧海深处显翠林”。专家认为汉家刘氏茶品质主要特征:外形扁平匀直显露,色泽翠绿油润,香气高而持久,滋味鲜爽回甘,汤色清澈,叶底嫩绿明亮,为中国名茶中的一只精品。上世纪九十年代,手工汉家刘氏茶叶谷城全境皆产,其制作工艺在民间广为流传。

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和茶叶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汉家刘氏茶业正向规模化方向发展,特别是汉家刘氏茶贡毫光波自动化生产线的新建彻底改变了汉家刘氏茶的生产制作方式,该机为全国独创,世界领先,利用350度光波的瞬间杀青技术,生产的茶叶高香、高绿,无焦边。但是规模化的生产必将带来传统工艺的失传,熟练掌握汉家刘氏手工制作技艺的人越来越少,汉家刘氏茶手工制作技艺,正濒临失传。

谷城县一直高度重视茶业发展和汉家刘氏手工制作技艺的保护与传承。2008年,谷城县商务局认定汉家刘氏公司为谷城县中华老字号企业,将其手工制作技艺传承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予以明确规定。与此同时,还经常到武汉、北京、南京、上海、深圳等地,大力宣传推介。因此,手工制作的汉家刘氏茶知名度日益提高,价格也逐渐攀升。

随着汉家刘氏手工制作技艺作为谷城县中华老字号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的推进和一系列保护、传承措施的落实,汉家刘氏茶手工制作技艺,必将得到有效保护、合理开发,汉家刘氏的传统文化必将进一步弘扬、光大。刘家国董事长也明确表示,就是将来工业化程度再高,也要有一部分师傅做传统工艺,这并作为一项古训保存下来。

汉家刘氏茶的制作工艺全解(一)


第一大技艺汉家刘氏贡芽茶的制作工艺

制作汉家刘氏贡芽工序分采摘、摊放、杀青、二锅、初摊、初焙与摊凉、足火复焙、分级色选、贮藏等道工序。工具有摊青架、竹匾、铁锅、小棕帚、接料盘、烘笼等。

第一道工序采摘:汉家刘氏一直秉承张之洞的批示采摘茶芽。张之洞在汉家刘氏《种茶炙焙法》中批示:“至茶叶至佳,尤以采摘趁早为第一要务,早则嫩,嫩则小,然叶愈小,而价愈贵”。每年只能在“清明”前后七天到十天采摘,采摘标准为春茶的首轮嫩芽。而且还规定:“雨天不采”“风伤不采”“开口不采”“发紫不采”“空心不采”“弯曲不采”“虫伤不采”等九不采。叶片的长短、宽窄、厚薄均是以毫米计算,一斤银针茶,约需十万五千个茶芽。因此,就是采摘能手,一个人一天也只能采摘鲜茶200克.汉家刘氏贡芽对鲜叶要求严格,一般清明前后开采,鲜叶标准二级,特级为芽,一级为1芽1叶。

第二道工序摊放:采回的鲜叶要及时摊放,摊放场地要求阴凉干燥、通风良好;摊放器具要求是洁净的竹匾。摊放要匀、薄,边摊边拣剔。

第三道工序杀青:在20℃的斜锅中进行,锅子在鲜叶杀青前磨光打蜡,火温掌握“先高(100~120℃)后低(80℃)”,每锅投叶量300克左右。茶叶下锅后,两手轻轻捞起,由怀内向前推去,再上抛抖散,让茶芽沿锅下滑。动作要灵活、轻巧,切忌重力摩擦,防止芽头弯曲、脱毫、茶色深暗。约经4~5分钟,芽蒂萎软清气消失,发出茶香,减重率达30%左右,即可出锅。

第四道工序二锅:二锅锅温为80℃~100℃,以手触锅底烫手为宜。二锅的作用是理条、增香。其手法为“拢、带、撒、磨、滚”,直到茶条成形,用棕帚扫出锅面。

第五道工序初摊:初摊是将二锅叶均匀薄摊于皮纸上,散去湿热,使叶内水分均匀分布。杀青叶出锅后,盛于小篾盘中,轻轻杨簸数次,散发热气,清除细末杂片。摊凉4~5分钟,即可初焙。

第六道工序初焙与摊凉:初焙的目的在于进一步蒸发水分,固定已形成的有效物质,减缓在复包过程中某些物质的转化。温度50℃左右,时间约一小时,烘至八成干即可。若初焙变色不足,即焙至七成干为宜。下焙后进行摊凉。

第七道工序足火复焙:足火温度50~55℃,焙量每次约0.5公斤,焙至足干止。

第八道工序是分级和色选:按芽头肥瘦、曲直、色泽亮暗进行分级。以壮实、挺直、亮绿者为上;瘦弱、弯曲、暗黄者次之。

第九道工序贮藏:将石膏烧热捣碎,铺于箱底,上垫两层皮纸,将茶叶用皮纸分装成小包,放在皮纸上面,封好箱盖。只要注意适时更换石膏,汉家刘氏贡芽茶品质经久不变。

汉家刘氏茶简介


中文名:汉家刘氏茶

外形:外形扁平匀直,色泽翠绿油润

色泽:汤色清澈、叶底嫩绿明亮

类型:绿茶

口味:鲜爽回甘

产地:湖北省谷城县

品质特征:外形扁平匀直显露,色泽翠绿油润,香气高而持久,滋味鲜爽回甘,汤色清澈,叶底嫩绿明亮。

产地

汉家刘氏茶属于绿茶类。产于湖北省谷城县。该县位于神农架、武当山交界地带,具有奇、险、美、雅、古五大特色的国家森林公园-中国南避暑山庄大薤山,就坐落在谷城七山三水之中,距襄樊市、十堰市均100公里,是神农架、武当山旅游带的重点景观之一。谷城在历史上是绿贡茶的主产地。宋朝大书画家米芾曾题“汉家刘氏茶坊”匾牌,清光绪十八年湖广总督张之洞曾批示:“至茶叶之佳,尤以采摘趁早为第一要务,早则嫩,嫩则小,然叶愈小而价愈贵。谷城知县瞿元灿所陈汉家刘氏<<种茶炙焙法>>很好,望鄂湘藩司地方多山各县仿照试行。”汉家刘氏茶主要代表人物刘运兴、刘麟郊,被清光绪帝赐封为奉政大夫,刘峻周被清政府和汉家刘氏茶坊派往俄罗斯种茶,所种茶称为“刘茶”,被誉为世界茶圣。

刘氏贡菊茶的制作工艺


汉家刘氏的传统技艺共分三大技艺,27道工序。制作汉家刘氏贡菊工序分采摘、摊放、杀青、二锅、捆扎、做形、初焙与摊凉、足火复焙、分级色选、贮藏等道工序。工具有摊青架、竹匾、铁锅、小棕帚、接料盘、烘笼等。

第一道工序采摘:绿菊采摘要求最高,每年只能在“清明”后十天内采摘,采摘标准为春茶的首轮嫩芽。而且还规定:“雨天不采”“风伤不采”“开口不采”“发紫不采”“空心不采“弯曲不采”“虫伤不采”等九不采。叶片的长短、宽窄、厚薄均是以毫米计算,一斤银针茶,约需十万五千个茶芽。因此,就是采摘能手,一个人一天也只能采摘鲜茶200克.汉家刘氏贡菊芽对鲜叶要求严格,鲜叶标准二级,特级为芽,做成贡菊;二级为1芽1叶,做成绿牡丹。

第二道工序摊放:采回的鲜叶要及时摊放,摊放场地要求阴凉干燥、通风良好;摊放器具要求是洁净的竹匾。摊放要匀、薄,边摊边拣剔。

第三道工序杀青:在20℃的斜锅中进行,锅子在鲜叶杀青前磨光打蜡,火温掌握“先高(100~120℃)后低(80℃)”,每锅投叶量300克左右。茶叶下锅后,两手轻轻捞起,由怀内向前推去,再上抛抖散,让茶芽沿锅下滑。动作要灵活、轻巧,切忌重力摩擦,防止芽头弯曲、脱毫、茶色深暗。约经4~5分钟,芽蒂萎软清气消失,发出茶香,减重率达30%左右,即可出锅。

第四道工序二锅:二锅锅温为80℃~100℃,以手触锅底烫手为宜。二锅的作用是理条、增香。其手法为“拢、带、撒、磨、滚”,直到茶条成形,用棕帚扫出锅面。

第五道工序捆扎:要求年少手巧的姑娘捆扎,色泽统一,长短均匀,一般用棉线或麻线。

第六道工序做形:放在温度50℃左右的锅中压扁。

第七道工序初焙与摊凉:初焙的目的在于进一步蒸发水分,固定已形成的有效物质,减缓在复包过程中某些物质的转化。温度50℃左右,时间约一小时,烘至八成干即可。若初焙变色不足,即焙至七成干为宜。下焙后进行摊凉。

第八道工序足火复焙:足火温度50~55℃,焙量每次约0.5公斤,焙至足干止。

第九道工序是分级和色选:按芽头肥瘦、曲直、色泽亮暗进行分级。以壮实、挺直、亮绿者为上;瘦弱、弯曲、暗黄者次之。

第十道工序贮藏:将石膏烧热捣碎,铺于箱底,上垫两层皮纸,将茶叶用皮纸分装成小包,放在皮纸上面,封好箱盖。只要注意适时更换石膏,汉家刘氏贡菊茶品质经久不变。

其间,操作者的经验和感觉对茶叶品质的高低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刘氏贡毫茶的制作工艺


汉家刘氏的传统技艺共分三大技艺,27道工序。手工制作汉家刘氏贡毫茶(也称云峰)工序有鲜叶采摘、摊放、头锅、二锅、初摊、毛火、复摊、足火等八道,工具有摊青架、竹匾、铁锅、小棕帚、接料盘、烘笼等。

一道工序采摘:汉家刘氏茶对鲜叶要求严格,一般清明前后开采,鲜叶标准分三级,特级为芽,一级为1芽1叶,二级为1芽2叶初展。

二道工序摊放:采回的鲜叶要及时摊放,摊放场地要求阴凉干燥、通风良好;摊放器具要求是洁净的竹

匾。摊放要匀、薄,边摊边拣剔。

三道工序头锅:头锅锅温为120℃~130℃,以叶片投锅后“沙沙”响为宜,头锅的作用是散发青气、形成茶香。每锅投入鲜叶量按茶的等级各不相同。翻炒要求干净利索。炒制分为三个阶段,手法分别是“抓、抖、撒”,“抖、带、甩”和“拢、带、甩”。待叶质变软,青气消失,茶香出现时用小棕帚扫入第二锅。

四道工序二锅:二锅锅温为80℃~100℃,以手触锅底烫手为宜。二锅的作用是理条、增香。其手法为“拢、带、撒、磨、滚”,直到茶条成形,用棕帚扫出锅面。

五道工序初摊:初摊是将二锅叶均匀薄摊于皮纸上,散去湿热,使叶内水分均匀分布。

六道工序毛火:毛火用的工具为烘笼,栗炭火烘焙。烘笼顶部温度80℃~90℃。通过铺皮纸、摊茶叶、提纸等手法,使茶叶滚落到烘笼之上。在毛火中,要定时轻翻,待至七成干时,下烘摊凉。

七道工序复摊:复摊时,下烘茶叶倒入竹匾中,促使芽叶水分均匀分布。

八道工序足火:足火是低温慢烘,发展香气。烘笼顶部温度为50℃~70℃。烘焙中要定时翻动,直至足干后,下烘摊放备装。

刘氏贡芽茶的制作工艺


汉家刘氏的传统技艺共分三大技艺,27道工序。制作汉家刘氏贡芽工序分采摘、摊放、杀青、二锅、初摊、初焙与摊凉、足火复焙、分级色选、贮藏等道工序。工具有摊青架、竹匾、铁锅、小棕帚、接料盘、烘笼等。

第一道工序采摘:汉家刘氏一直秉承张之洞的批示采摘茶芽。张之洞在汉家刘氏《种茶炙焙法》中批示:“至茶叶至佳,尤以采摘趁早为第一要务,早则嫩,嫩则小,然叶愈小,而价愈贵”。每年只能在“清明”前后七天到十天采摘,采摘标准为春茶的首轮嫩芽。而且还规定:“雨天不采”、“风伤不采”、“开口不采”、“发紫不采”、“空心不采”、“弯曲不采”、“虫伤不采”等九不采。叶片的长短、宽窄、厚薄均是以毫米计算,一斤银针茶,约需十万五千个茶芽。因此,就是采摘能手,一个人一天也只能采摘鲜茶200克.汉家刘氏贡芽对鲜叶要求严格,一般清明前后开采,鲜叶标准二级,特级为芽,一级为1芽1叶。

第二道工序摊放:采回的鲜叶要及时摊放,摊放场地要求阴凉干燥、通风良好;摊放器具要求是洁净的竹匾。摊放要匀、薄,边摊边拣剔。

第三道工序杀青:在20℃的斜锅中进行,锅子在鲜叶杀青前磨光打蜡,火温掌握“先高(100~120℃)后低(80℃)”,每锅投叶量300克左右。茶叶下锅后,两手轻轻捞起,由怀内向前推去,再上抛抖散,让茶芽沿锅下滑。动作要灵活、轻巧,切忌重力摩擦,防止芽头弯曲、脱毫、茶色深暗。约经4~5分钟,芽蒂萎软清气消失,发出茶香,减重率达30%左右,即可出锅。

第四道工序二锅:二锅锅温为80℃~100℃,以手触锅底烫手为宜。二锅的作用是理条、增香。其手法为“拢、带、撒、磨、滚”,直到茶条成形,用棕帚扫出锅面。

第五道工序初摊:初摊是将二锅叶均匀薄摊于皮纸上,散去湿热,使叶内水分均匀分布。杀青叶出锅后,盛于小篾盘中,轻轻杨簸数次,散发热气,清除细末杂片。摊凉4~5分钟,即可初焙。

第六道工序初焙与摊凉:初焙的目的在于进一步蒸发水分,固定已形成的有效物质,减缓在复包过程中某些物质的转化。温度50℃左右,时间约一小时,烘至八成干即可。若初焙变色不足,即焙至七成干为宜。下焙后进行摊凉。

第七道工序足火复焙:足火温度50~55℃,焙量每次约0.5公斤,焙至足干止。

第八道工序是分级和色选:按芽头肥瘦、曲直、色泽亮暗进行分级。以壮实、挺直、亮绿者为上;瘦弱、弯曲、暗黄者次之。

第九道工序贮藏:将石膏烧热捣碎,铺于箱底,上垫两层皮纸,将茶叶用皮纸分装成小包,放在皮纸上面,封好箱盖。只要注意适时更换石膏,汉家刘氏贡芽茶品质经久不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