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茶的香气从何而来?

发布时间 : 2019-12-02
乌龙茶香气 乌龙茶的香气 乌龙茶

乌龙茶香气。

在福建方言中,“乌龙”的意思是“糊里糊涂”。所以,足球比赛中,把球踢进自家球门也叫“乌龙球”。为什么把一种很好喝的茶,称为“糊里糊涂”的茶?这源于当地一个传说。

传说,当年有一位茶农在山上采完茶青后,将茶青鲜叶放在竹篓里,然后背下山。山路崎岖,在下山的过程中,竹篓里的鲜叶随着人体上下颠簸、左右摇晃,茶青鲜叶经过碰撞后,产生了花一样的清香。茶农将这个偶然的发现,用于茶叶加工,竟然形成了后来的一种特殊的“摇青”工艺。当时,自然科学不发达,茶农无法解释这种神秘现象,于是,将这种茶称为“乌龙茶”,就是“糊里糊涂的茶”,乌龙茶也就成了这类茶的通俗名称。

古时茶农觉得糊里糊涂的“摇青”工艺,现代科学给出了清晰的解释。一般,茶农制茶时,将晒青(就是晾鲜叶)与摇青交替进行,多为三晾三摇,也有六晾六摇。摇青是使茶青叶缘相互碰撞,导致叶缘破碎,叶子中的茶多酚少量发生氧化,转化为茶红素,这就形成了“绿叶红镶边”这个乌龙茶最显著的特征。另外,摇青也是茶的香气形成的关键工序。经过摇青,茶青叶中内含的物质成分,由50多种增加到300多种,从而产生了花香、果香等类型的香气。

小编推荐

茶究竟从何而来?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世界上最早种植和利用茶的国家,茶叶伴随着古老的中华民族走过了漫长的岁月。打开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发展书卷,几乎从每一页中都可以嗅到茶的清香。茶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博大精深的文化;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中国饮茶始于西汉有史可据,但在西汉时期,中国只有四川一带饮茶,西汉对茶作过记录的司马相如、王褒、杨雄均是四川人。两汉时期,茶作为四川的特产,通过进贡的渠道,首先传到京都长安,并逐渐向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陕西、河南等北方地区传播;另一方面,四川的饮茶风尚沿水路顺长江而传播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从西汉直到三国时期,在巴蜀之外,茶是供上层社会享用的珍稀之品,饮茶限于王公朝士,民间可能很少饮茶。

南朝宋何法盛《晋中兴书》记:陆纳为吴兴太首时,卫将军谢安常欲诣纳,……安既至,所设唯茶果而已。西晋刘琨《与兄子南州刺史演书》有:吾体中烦闷,恒假真茶,可信致之。晋左思《娇女诗》有:止为茶荈剧,吹嘘对鼎砺。南朝宋刘义庆《世语新说·轻诋第二十六》记:褚太傅初渡江。……刺左右多与茗汁。又《纰漏第三十四》载:任问人云,此为茶为茗。两晋时期,江南一带,做席竟下饮,文人士大夫间流行饮茶,民间亦有饮茶。

南朝梁萧子显《南方书·武帝本纪》:我灵慎勿的牲为祭。唯设饼、茶饮、干饭、酒脯而已。《释道该说续名僧传》:宋释法瑶,姓杨氏,河东人。……年垂悬车,饭所饮茶。《宋录》:新安王子鸾,豫章王子尚诣昙济道人于八公山,道人设茶茗。子尚味之曰:此甘露也,何言茶茗。后魏杨衡之《洛阳伽蓝记》卷三城南报德寺:(王)肃初入国,不食羊肉及酪浆等物。常饭鲫鱼羹,渴饮茗汁。……时给事刘镐,慕肃之风,专习茗饮。南朝宋山谦之《吴兴记》有乌程温度,出御荈,长兴啄木岑,每岁吴兴、昆陵二郡太守才茶宴会于此,有境会亭。南北朝时期,帝王公卿、文人道流,茶风较晋更浓。吴兴有御茶园,采茶时节二郡太守宴集,大概是督造茶叶,上贡朝廷

至于“茶”的名字的

铁观音从何而来?


铁观音受到了较多茶友们的喜爱,对于铁观音,它有着一段渊源,下面小编将详细的为您介绍铁观音的来源。

铁观音属于乌龙茶类,是乌龙茶的代表。它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属于半发酵茶类,是我国绿茶、红茶、青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六大茶类之一。其创制年代,据全国高等农业院校统编教材《制茶学》载:“青茶(即乌龙茶)起源:福建安溪劳动人民在清雍正三年至十三年(1725-1735年)创制发明了青茶,首先传入闽北后传入台湾省。”铁观音因品质优异,香味独特,各地相互仿制,先后传遍闽南、闽北、广东、台湾等乌龙茶区。

20世纪70年代,日本刮起“乌龙茶热”,乌龙茶风靡全球。江西、浙江、安徽、湖南、湖北、广西等部分绿茶区纷纷引进乌龙茶制作技术,进行“绿改乌”(即绿茶改制乌龙茶)。目前我国乌龙茶有闽南、闽北、广东、台湾等四大产区,以福建产制历史最长,产量最多,品质最好,尤以安溪铁观音和武夷岩茶闻名于海内外。

世所公认,安溪县是世界名茶——乌龙茶中之极品铁观音的故乡,所以提起铁观音,人们就会联想到安溪县,提起安溪县,人们就会联想到铁观音,似乎铁观音已成为安溪县的代名词。铁观音因安溪县而茂盛,因安溪县而香飘万里;安溪县也因铁观音而繁荣。由于铁观音的发展,带动了整个安溪经济的腾飞。今日铁观音故里安溪,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到处呈现出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景象。

铁观音故里安溪

安溪既是世界名茶铁观音的故乡,也是全国名茶黄金桂的发源地,又是福建省乌龙茶出口的基地县。安溪产茶历史悠久,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茶叶品质优良,驰名中外。据《安溪县志》记载:安溪产茶始于唐末,兴于明清,盛于当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自古就有“龙凤名区”、“闽南茶都”之美誉。1995年3月,安溪县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2001年,被农业部确定为“第一批全国无公害农产品(茶叶)生产基地县”,并被农业部、外贸部联合认定为“全国园艺产品(茶叶)出口示范区”;2002年,又被农业部确认为“南亚热带作物(乌龙茶)名优基地”。2004年,安溪铁观音被国家列入“原产地域保护产品”。

茶叶里的“味精”从何而来?


喝茶,尤其是绿茶,为的都是入口时的那一股鲜爽,有的人说像放了味精一般。但也许你不知道,茶叶里面真的有“味精”!

什么是鲜爽?

“鲜”字,取“鱼”和“羊”,说明从古时候起人们就认可肉汤带来的美妙口感为“鲜”。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肉食性人类”大批出现,有的甚至到了无肉不欢的地步,即便知道吃素食对身体是大有益处的,但每每吃素,只觉得口里寡淡无味,丝毫没有肉带来的愉悦滋味。

这是因为肉除了扎实的口感之外,还富含一种叫谷氨酸的氨基酸,这种东西会刺激舌部的味蕾,让人感到一种有别于酸甜苦辣咸的另一种味道——鲜味!由于谷氨酸能带来明显的调味作用,所以一碗鸡汤带来的鲜爽感胜过白菜豆腐汤百倍,其实部分植物里面也有谷氨酸,比如海草和海带。

1908年,一个日本人发现了这一点,当他把一种叫做谷氨酸钠的化学物质从海带中提取出来时,至此,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批味精就诞生了。

茶之鲜爽又从何而来?

茶叶里面含有大量的氨基酸,除了上文提到的谷氨酸之外,还有一种茶叶独有的氨基酸叫茶氨酸,它呈白色、带有焦糖香,并且有着类似于谷氨酸的鲜爽味,它不光是让茶叶生津润甜的主要成份,还有舒缓神经、令人愉悦的作用。正因为这些氨基酸们相互作用,才成就了茶叶的鲜爽滋味。

但茶叶中的氨基酸含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一般来说,茶叶在存放之后,氨基酸含量会随着时间逐渐降低,所以想坐拥鲜爽口感的你,请尽快把茶叶喝完,不然时间一长肯定会有影响。

哪些茶叶特别鲜爽?

要体验鲜爽的茶叶,首先推荐的当然是绿茶,绿茶中属安吉白茶的氨基酸含量最高。说到这里插一句,你可千万别以为安吉白茶是白茶,别人可是“正儿八经”的绿茶,只不过由于品种特点,清明前萌发的嫩芽因叶绿素缺失为白色,谷雨前呈玉白色,因而得名。

“白化”时期的安吉白茶嫩芽,氨基酸含量高出其余绿茶好几倍,所以好的安吉白茶喝起来异常鲜爽,让人会有种喝到鸡汤的奇妙感受。

另外,日本玉露也是不错的选择。由于在鲜叶生长过程中,通过人为遮光阻隔了大部分阳光的照射,增加了鲜叶中氨基酸的含量,降低了茶多酚的含量。不过由于茶叶太过柔嫩,冲泡玉露茶的时候要用温水才行,不然会“灼伤”茶叶。玉露茶喝起来有明显的海藻、海苔味,浓郁鲜香,让人“过嘴不忘”,这也是基于茶种品质,结合遮阴工序和蒸青工艺产生出的独特滋味。

除了绿茶,白茶也是十分鲜爽的。像白毫银针,毫毛里的氨基酸含量极高,冲泡时,你能明显看到茶汤比其它茶类显得更加晶莹剔透,并且弥漫着一股醉人鲜香味道,这便是毫毛里的高氨基酸含量给人的感受。

而普洱茶的鲜爽度也很高,特别是新鲜的生茶,完全可以用“沁人心脾”来形容,不过由于品种特性(云南大叶种),人们常常会更注意普洱生茶的独特滋味和香气罢了。

如何泡出茶叶的鲜爽?

那么在泡茶的时候,怎样才能最大化地激发茶叶的鲜爽呢?我们可以参考以下步骤。

第一,水温不可过高。拿安吉白茶举例来说,85℃——90℃的热水就够了,太烫的水会让茶叶的鲜爽感降低;第二,热水不能直接冲击在干茶上面,氨基酸含量较高的茶叶基本都很柔嫩,将热水直接击打在干茶上,会伤害茶叶,也容易让茶汤变浑;第三,冲泡时不要加盖,否则会影响茶叶的味道,变得有闷味、苦涩味;第四,味道鲜爽的茶叶多是外形优美的绿茶,建议用玻璃器皿冲泡,还可以欣赏到茶叶在茶汤中的美丽。

最忌讳的茶叶味道从何而来?


最忌讳的茶叶味道从何而来?最忌讳的茶叶味道包括:青味、苦涩味、闷味、焦味、淡味、烟味、陈味、酸味、异味,火味等,那么,这些味道是从何而来的呢?下面去详细的了解一下。

1、青味

青味是自然界植物具有的原味,茶中带有青味的主要原因是晒青、做青、杀青不足,除外,还有其他的原因:

(1)、栽培管理时,氮肥过多,茶叶呈暗绿色,香气呈暗绿色,香气不足而味道淡薄,突出青味。

(2)、在茶叶制作过程中,日光萎凋或搅拌不当导致发酵不足而造成青味。

(3)、茶青在室内萎凋是室温过低,湿度太高,茶叶中走水不畅,从而使发酵无法正常进行。

(4)、采摘的茶青过于幼嫩或露水重时采摘,同时,在监制过程中搅拌不当造成叶部组织损伤、积水,因此,制作出来的茶叶色泽暗黑且青味重。

2、苦涩味

茶叶出现苦涩味的主要原因是鲜叶幼嫩、晒青不足、做青不当、或者是夏暑茶。茶叶的苦涩味来自生物碱中的咖啡碱,而茶叶中所含的咖啡碱在冲泡茶汤时,约有80%溶解于水中。

涩味是茶叶中所含的多酚类化合物所造成,咖啡碱和多酚类化合物在茶叶制造过程中产生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化学变化能使茶味甘醇爽口,因此,发酵过程适当与否,是茶叶品质差异的最大变数。茶青放置过多或过久,幼嫩茶青会因搅拌不当而发生不良发酵或者不正常发酵;另外,茶叶色泽红变带苦涩,茶叶变青味及苦涩味的产生,关键在于日光萎凋及静置搅拌,所以,不论是在日光萎凋或室内静置阶段,在搅拌时需特别注意,必须要根据茶青的老嫩、日光的强弱、温度的高低以及风速的大小来做适当的搅拌动作,所谓“看青做茶”,就是这个道理,因时因地而制宜,是制造部分发酵茶的重要原则。

3、闷味

茶的闷味,有三个说法:闷黄味、水闷味、红闷味。闷黄味是指鲜叶堆积发热,烘焙出现蒸叶现象,揉捻、包揉时间偏长造成;水闷味是指露水青、雨青、成堆没有摊开,没有及时凉青,或在杀青前,为了提高叶温,促进发酵,闷堆,做青走水不足造成;红闷味是指包揉时茶叶在包袋中闷积时间较长,而产生的味道。部分发酵茶的制作过程中,有一个以布巾包裹加以揉捻的动作,因为在揉捻过程中,叶片互相摩擦产生热量,积高温时必须适时解块散热,这样,茶叶才能香郁幽畅;否则,茶叶滋味将缺乏新鲜感,混浊不清而有闷味且色泽灰黄不具油光。

4、焦味

茶叶的焦味,应该是在杀青和烘焙不当造成。茶叶在杀青过程,温度和时间把握不当,而使温度过高、时间过长,这样制造出来的茶叶就带有焦味。部分发酵茶杀青的目的是让酵素停止作用,水份急速蒸散,组织软化,如果茶青嫩采,水分较多,组织较薄,应以低温和较长的时间杀青;如果是老采茶青,水份较少,组织较厚,所以,杀青的温度要高,时间要短。温度和时间运用不当几无法制造高品质的茶叶来,温度过高、时间过长产生焦味;温度过低、时间不够,茶叶色泽灰黄不具油光,茶汤淡而无味或有腐木质味。

5、淡味

茶叶淡而无味,主要原因是茶青老采,萎凋消水过度或揉捻不当所引起的,根据茶青的老、嫩进行搅拌和静置是制造部分发酵茶很重要的指导原则之一。

6、烟味

茶叶的烟味,主要是在烘焙这一环节产生。烘焙的目的不仅是减少水分的含量以保茶叶的干燥度,同时也烘焙出香高味醇的茶叶品质。烘焙茶叶处理不当,温度过高或时间过久,茶叶掉落于燃料中产生烟火上升,茶叶吸入烧焦的烟味,或是制作环境有其他烟味,都会影响茶叶美好的香味。

7、陈味

茶叶久置或存放不当,吸收空气中的水气,滋生菌类,呈现陈霉味,导致茶叶变质、变味,并失去了独有香味特性。

8、酸味

部分发酵茶在杀青、揉捻、初干后,需要摊凉,让它进行后发酵,第二天进行布球揉捻及再干燥;如果在后发酵阶段,由于初干茶叶的含水量过多,致使微生物活动,茶叶将出现酸味现象。

9、异味

除了茶叶固有的滋味外,其它怪异的味道都称为异味。茶叶吸湿、吸味的功能强,如果存放不当或包装不良,而周围的各种气味就会被茶叶吸收从而使茶叶品质发生变异。

10、火味

茶叶必须保持在含水量5%以下,才不会导致茶叶变质、变味。所以,干燥是保持茶叶品质的重要关键;由于茶叶包含了梗和叶,茶梗水分叫多,组织较厚,水分不易散失,叶部组织则比较薄,水份较少;因此,干燥时,不宜一次进行,温度宜从低至高,缓慢、分次进行;而高温干燥的茶叶就有带火味,且带火味的茶叶生硬不滑,入喉无回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