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中期茶:别有一番韵味在心头

发布时间 : 2019-12-04
普洱茶普洱茶 普洱茶 普洱茶生茶

【www.cy316.com - 普洱茶普洱茶】

在广大普洱茶友心中,中期茶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市场上对于中期茶的说法很多,其中比较普遍的一种说法是指正常仓储条件下,存了8到15年左右的普洱茶。事实上,中期茶是由最初的“陈普”概念转化而来的,对于中期茶的年限,不同的人有着自己的判定标准。8到15年左右的普洱茶之所以被称为中期茶,主要是考虑到普洱茶从初期转化到能体现本身魅力,一般需要沉淀10年左右的时间。

今年上半年,除了尝新一些2018年的春茶外,我主要喝的,还是三款中期茶:2003年的大益7542、2007年的中茶6311和2004年的瑞贡马帮进京普洱茶。已有15年存期的大益7542,我是在2011年购得,在手上放了6年之后,于2017年开喝。

2007年的中茶6311,我是在五年前从某网上商城购得,入手时价格实惠,不到一张。2004年的瑞贡马帮进京普洱茶,则是2013年同学聚会后,一位同样爱喝普洱的老同学赠送给我的。

如今慢慢的品这三款存放10年以上的中期茶,发现有许多相同和不同的感官发现和滋味体验。先来说说相同点,或者更准确的说是相类似的地方。经过十多年时光的洗礼,现如今这三款茶的汤色,基本上都已经转为褐黄,油润透亮。

茶汤的苦涩度非常低,入口的滋味柔和协调,和现喝的2018年春茶相比,变得更为醇厚和内敛,甜味明显,韵味悠长。另外,普洱茶本身的刺激性和寒性降低,对胃部的刺激更小,像我这样胃不太好的人,每天独自喝掉8克茶,也没什么不适。可以说,这个时期的普洱茶,已经进入了适饮期,比较适合直接饮用,品饮价值已经很不错了。

当然了,毕竟是不同茶厂在不同时期出产的普洱茶,这三款茶在口感上还是存在一些很明显的辨识度。因为经常是三饼茶轮流交替着喝,而且自己的泡茶器具和手法都比较固定,经过大半年来的对冲和比较,我也找到了三款中期茶的一些差异性。

先来说大益,虽然已经有15个年头了,但是始终还是有一丝似有若无的烟味,回甘虽然较快,但是不够持久,生津不是很明显,另外耐泡度也不是很好,优点则是茶汤润滑,香气好,感觉有点隐隐约约的果香的味道,再一个就是整体协调性不错,基本上没明显的缺点,当然现在的价格有点小贵了。

2007年的中茶6311,前几泡入口,总有一股挥之不去的淡淡的陈味,之所以说是陈味,是因为这感觉说不清是陈香还是木香,但很明显在新茶上是喝不到的,三五泡之后,香气依然不错,甜味尤为显现,回甘很不错,尾水表现总体上很不俗,一想起当时入手时的价格,这茶喝起来感觉滋味就更好了。(点击购买)

至于2004年的瑞贡马帮进京普洱茶,它的前几泡整体上和中茶6311一样,有股中期茶特有的混杂着陈香和木香的复合香气,但这个茶汤最大的美妙之处,在于每一口茶汤入口时,总带来一股非常清凉的喉韵,恰似淡淡的薄荷滋味,在咽喉之间反复萦绕,久久不散,特别是在炎炎盛夏时,待茶汤稍微冷却一点再喝,那感觉真的特别好。

我知道,对真正的老茶客而言,中期茶的年份还是稍微有点短,滋味也略显不足。但对于一般的入门茶友来说,中期茶因为陈放时间没有老茶那么久,价格就会比老茶更为亲民,在综合比较时,还是有着很高的性价比。

而相对于新茶来说,中期茶的品质则更为稳定,茶性已经逐步变得温和内敛,苦涩味慢慢减弱,香气由上扬到下沉,茶韵圆润,水长耐泡,回味悠长,在香气、滋味、口感等方面均有较好的提升,既能在一定程度上诠释了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理念,也较好的兼顾了性价比,对普通茶友而言,算得上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小编推荐

普洱茶韵味不足的原因


经常喝普洱茶的茶友来说也是有过感受的对于普洱茶的茶韵,那么普洱茶韵味不足的原因是什么呢?

造成茶韵不足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是茶树本身的品质问题。一株茶树如果生长在养分不足的土地上,必须依赖人工的肥料来补充成长所需,那麽茶叶所含的成分就不够多元。采摘这种类型茶树的叶子所制成的茶品,茶质自然也就比较生硬少变化,茶韵也趋於单调。

此外,雨季来临,水分充足,茶树根含水量增加,茶叶成长快速,茶质就稀释薄化了。不够耐泡的茶品,在还没来得及转化丰富的韵味之前,茶汤就已经转趋平淡无味。

有些制茶理念,特别是受台湾乌龙茶制程影响的制茶理念,容易过度追求香气的表现,过度追求嗅觉感官的趣味,就可能丧失茶叶中其它可能的韵味表现,或至少在韵味的表现上出现了失调不平衡的现象。具体的现象例如:耐泡度减低、陈放日久则香气散逸、茶质趋於平淡无味等。

另外,为了要让茶品达到能够立即品饮的目的,也有延长萎凋时间,使得茶品转趋黄茶、红茶的茶性;或是制程中温度过高,转向绿茶的风格了。不同的茶品有不同的韵味,这些适宜立即品饮的茶品,应该要在产品上说明清楚为宜。

老普洱茶的风韵依赖其自身的自然陈化,後续的酵素作用是至要关键。人为的渥堆工序,虽然可以加速发酵,让茶品快速陈化,茶汤浓稠顺口,出厂即可饮用,但有得必有失。一个重要的影响,就是茶汤变得单调少变化,用来止渴补充水分固然是上选,但如果以品赏的角度来看,韵味就是单调了些。

不当的仓储将直接影响茶韵的表现。空间杂物堆积、空气异味浑浊,久之茶叶就感染了这些杂异之气,而降低了品赏时的和谐感受。但更重要的是,收藏的空间如果湿气太重、温度过高,虽然茶叶的陈化速度加快,但是茶质会受到影响。不但一股特殊的仓味,取代了茶叶原本的真性气息,而且冲泡过程中,茶汤偏薄带水味,滋味生硬而少变化,这样自然不是好的茶韵表现。

北越与泰国位於云南之南,这里的茶区虽然与云南相连,但是因为纬度更低,气候温暖,茶叶生长快速,枝条细长,茶叶的成份含量相对较单薄,茶汤不耐泡,因而也就影响了茶韵的表现。

普洱茶韵味不足的原因,此外,从品饮的经验中,我们发现有些北越与泰国的茶品,在制茶的过程中,可能有经过潮湿、高温的程序,导致冲泡的过程,茶韵相对平淡而少趣味了。

什么是普洱茶的韵味?


我们在喝普洱茶的时候,除了喝它的口感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地方就是喝它的韵味。所谓韵味,就是大概是茶叶入口后不“薄”,给人感觉的十分有“底蕴”,想要一尝再尝。

有时候我们在喝一款普洱茶,会发现滋味浓厚,有苦有涩有香甜,却没有继续喝下去的欲望,对这个茶也没有留下深刻的影响,这就是有味无韵。

造成茶韵不足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是茶树本身的品质问题。一株茶树如果生长在养分不足的土地上,必须依赖人工的肥料来补充成长所需,那麽茶叶所含的成分就不够多元。采摘这种类型茶树的叶子所制成的茶品,茶质自然也就比较生硬少变化,茶韵也趋於单调。

茶叶来自树龄小或者是营养不足的土地,要通过人工的肥料来补充成长,这类茶树上的叶子制成的茶品,自然做出来的茶韵就会很单调。

雨季来临,水份自然是非常充足的额,茶树的树根含水量就会增加,茶叶的生长会很快,但是茶质就被稀释了,茶滋味就自然比较“薄”了。这就是为什么“夏茶”都是不受欢迎的原因,没有丰富的韵味,茶滋味非常的平淡无味。

普洱茶要得要迅速得到好的滋味,生茶可以延长萎凋的时间,而熟茶可以通过加重渥堆发酵的程度来得到。这样做出来的茶短期内是非常鲜香的,熟茶也有醇滑的感觉,但是不经存放,过早的释放了茶质的能量,使得茶叶后期的韵味表现丧失。

这样的茶具体会表现为耐泡度差、陈放久香气散去、茶味平淡无奇。

其四,普洱茶的风韵是在岁月的陈化中越来越丰富的,而这段陈化的时间如果仓储不到位就会影响到茶叶的韵味。如果这时期茶叶储存的空间湿气重、有异味、温度过高等等,茶质都会收到影响,不但会有奇怪的仓味,而且茶叶也会茶汤偏薄带水味,滋味呆板而少变化,这样自然不是好的茶韵表现。

另外,为了要让茶品达到能够立即品饮的目的,也有延长萎凋时间,使得茶品转趋黄茶、红茶的茶性;或是制程中温度过高,转向绿茶的风格了。不同的茶品有不同的韵味,这些适宜立即品饮的茶品,应该要在产品上说明清楚为宜。

老普洱茶的风韵依赖其自身的自然陈化,後续的酵素作用是至要关键。人为的渥堆工序,虽然可以加速发酵,让茶品快速陈化,茶汤浓稠顺口,出厂即可饮用,但有得必有失。一个重要的影响,就是茶汤变得单调少变化,用来止渴补充水分固然是上选,但如果以品赏的角度来看,韵味就是单调了些。

普洱茶韵味不足的原因,此外,从品饮的经验中,我们发现有些北越与泰国的茶品,在制茶的过程中,可能有经过潮湿、高温的程序,导致冲泡的过程,茶韵相对平淡而少趣味了。

中期茶的崛起历程_普洱茶


什么样的茶能被称为中期茶,市场有不同的说法,最主流的说法是指,陈期10年左右,具备一定“越陈越香”的品饮价值的茶品。对于10年大家都没有意见,但左右浮动范围就不好说了,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市场的混乱。

但要统一“左右”其实是很难的,因为同一茶品放在不同地域其转化速度是不一样的,也许在广东放个三四年转化就很明显,而在昆明摆个七八年也许变化还不大。转化差异是其中一点,但我们更需要明确的是中期茶其实是一个市场的概念,而不是一个科学的概念,因此我们定义中期茶更多的是从市场需要出发。

因此可以总结出中期茶有两个不同层面的概念,一个是价值的概念,是指介于新茶与老茶之间,陈放10年左右,有一定转化的茶;另一个是特定的市场概念,其指的是2003~2007年间生产的茶。

2003年到2007年生产的茶被重新包装,冠以中期茶的名义,从东莞的大仓库放出,大量投放到市场,以具备一定陈期与品饮价值,加上性价比高的名义,成为了市场最新的热点。

(2003黎明普洱王)

在2003年以前,普洱茶的产量很少,香港人执普洱茶市场之牛耳,云南厂家生产的普洱茶在内地很少销售,都是拉到香港去。当时香港的市场情况是,新茶不值钱,要摆个三四年后卖掉才能赚点钱,于是新茶大都入库,三到四年后再开仓进行大量的销售。

普洱茶兴起之后,在突然释放的巨大需求之下,产品供不应求,于是从2003年开始,普洱茶“仓储几年再卖”的模式被打破,变成直接大量售卖新茶,并且还形成了一个奇特的现象,2003年以前产量非常低的茶品,之后产量才被急剧放大,因此2003年之前的茶品到了现在变成了罕见物,稀罕造成了老茶市场的精品珍贵难求。

(2005老同志小班章)

2003年之后,新茶越做越多,到了2007年便出现了第一次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这些没有饮用消耗的茶,就变成了天量库存,藏在东莞仓和云南的厂家手里,这就是云南中期茶、广东中期茶概念兴起的历史渊源。

2003~2007年,是个非常特殊的时间段,之前生产的茶,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归入老茶的范畴,除了时间长之外,其最大的卖点是稀缺性。

(2007中茶水蓝印)

2008年,普洱茶进入了精益求精、提升茶品质量的阶段,厂家纷纷压缩产量,古树茶等中高端市场也因此被开发出来,加上大益茶变成新时代投资的标志物,由此新茶市场被再次激活,一直到2014年春天茶价冲高回落,市场难以走货为止。

2008年之后生产的茶,许多是高品质的古树茶,但其目前困扰于B货,加上多为陈期不够的生茶,性寒,不适合日常大量频繁饮用,在普洱茶由投资时代再次转向日常饮用消费时代之际,这就给中期茶登场创造了绝佳的条件。

(2008兴海那卡印象)

而2007年前生产的茶,曾经因产量大,产品良莠不齐而广为人诟病,尤其是2006年10月份到2007年上半年的茶,被视为价格虚高但粗制滥造的代名词,非理性普洱茶年代深度套牢的产物。但到了2013年以后,大家逐渐发现,这些陈放10年左右的茶,虽然产品良莠不齐,但还是可以从其中淘出大量的高性价比好茶出来的,也不能用老眼光一概排斥。

(2014大益生肖马饼)

普洱茶作为一个不断在投资收藏与品饮消费之间摇摆的农产品,从2014年起普洱茶由投资时代再次转向日常饮用消费时代,老茶我们喝不起,也缺乏辨别真伪的功力,新出古树茶确实是人间美味,但性寒,喝多了身体受不了,再加上山头茶韵的专业知识尚处于普及的初级阶段,一看高昂的价格很难下单。

而中期茶品饮价值高,常喝身体受得了,口感消费者容易接受,价钱实惠,就充当了消费者的口粮茶与品鉴茶的主力。要实惠,选择性价比高的中期茶作为口粮茶;要品饮价值,可以挑点价格稍微高些的中期茶精品,当做品鉴茶,这也就造成了新出的生茶很难量售,市场上熟茶、桔普与中期茶则成为主流的格局。

中期茶还是绝佳的投资茶,因为其陈期10年左右,买来收藏几年,就是老茶了,到时可以当老茶自己喝,也可以当老茶去卖。数量庞大中期茶的出现,喻示着在未来老茶数量稀少,价格奇高的现象将得到纠正,中期茶的热销也喻示着普洱茶向2003年之前的销售模式回归,即新茶少量卖,大量的茶仓储三五年再投放市场,而且厂家会严格控制仓储品质,并建立仓储流通交易体系,让经销商、茶客都因之受益。

怎样喝出普洱茶膏的韵味


怎样喝出普洱茶膏的韵味?凡是品饮过普洱茶膏的人都知道,在吃完牛羊肉或饱食大鱼大肉之后品饮普洱茶膏,消食的速度极快。那么普洱茶膏怎么喝才有这样的功效呢?如何喝才能喝出普洱茶膏的韵味呢?下面小编将主要的为您介绍一下。

其实普洱茶膏的喝法有很多种,下面就看看纯饮和调饮

一、普洱茶膏纯饮的方法

①1克茶膏能冲泡500毫升的水。

②茶膏的溶解不是一次完成的,与速溶茶粉不同,茶膏在溶解到一定程度后,即我们通称的达到饱和度后(通常为宝石红),其溶解的速度放慢,待将水倒出,重新冲入开水后,又开始新的一轮溶解过程,直至茶膏全部溶解为止。这个过程可能是两次,也可能是5次,以投入茶膏的量为主。因此,我们说一克茶膏可冲泡500毫升的水并不意味一次冲泡完成。

③茶膏中有一款特殊品种“红运当头”,它的冲泡方法与其他茶膏不同,它是先放水,后投入茶膏,茶膏始终漂浮于水上,其红色的颜色呈云雾状向下飘散,极具动感。

二、普洱茶膏调饮的方法

1.精致的奶茶

配料:茶膏1克,鲜牛奶400毫升,蜂蜜3克(约一羹匙)。

步骤:将茶膏用50克开水溶解,并用匙子或筷子搅动,达到基本溶解为止。然后将鲜奶加温至50℃左右,将50克茶汤倒入,反复搅动,待水温降低,再将蜂蜜倒入搅动几下即可。如果夏天为了避暑,可加冰块饮用。

口感:香甜、厚滑。

汤色:浅褐色。

2.迷人的滋补茶

配料:茶膏1克,大枣、桂圆、山楂、枸杞各10克,蜂蜜3克。

步骤:将大枣、桂圆、山楂、枸杞放入锅中,加水500克熬煮20分钟(水开后计时)。然后过滤,将果肉及杂质滤出,放入茶膏继续熬煮5分钟。关掉火源。让茶汤凉置到40℃左右,将蜂蜜倒入,搅拌几下即可饮用。

口感:甜、润、滑。

汤色:红色(葡萄酒色)。

3.浓烈的姜茶

配料:茶膏1克,姜片5克,蜂蜜3克。

步骤:将姜片放入锅中,加水500克熬煮20分钟。将姜片取出,放入茶膏继续熬煮5分钟,关掉火源,让茶汤凉置到40℃左右,将蜂蜜倒入,搅拌几下即可饮用。

口感:滑、润、甜、微辣。

汤色:红色,偏暗。

4.温柔的玫瑰香

配料:茶膏1克,玫瑰花酱6克(约两羹匙),蜂蜜3克。

步骤:将茶膏加水500克熬煮5分钟(水开后计时)。关掉火源,让茶汤凉置40℃左右,将蜂蜜倒入,搅拌几下,然后再将玫瑰花酱倒入,轻轻搅动几下即可饮用。

口感:温润、香甜。

汤色:玫瑰红。

5.酸甜的橙红茶

配料:茶膏1克,鲜榨橙汁100克。

步骤:将茶膏加水400克熬煮5分钟(水开后计时)。关掉火源,让茶汤凉置40℃左右,将鲜榨橙汁倒入,轻轻搅动几下即可饮用。

口感:微酸、滑润。

汤色:浅红。

我所理解的中期普洱茶


普洱茶可喝可存,无论新茶,老茶还是中期茶皆是如此,但情况又有所不同。新茶中的名区纯料古树苦涩度低,青味少,花香浓郁,鲜爽度高,很适合现饮。只是在众多普洱新茶中,如此出类拔萃的名区纯料产的适合现饮的新茶只是凤毛麟角。绝大多数新茶因为工艺和原料原因,青草味重,苦涩度高,不够柔顺,寒性强,当前品饮适口性低,绝大多数都选择存放,通过自然发酵,改善口感,增加适饮性,以求早日进入消耗市场。

老茶历经转化已经完全符合市场品饮需求,可以大量被市场消耗,但因历史原因,数量稀少,价格高企,只能符合高端消费需求,最起码未来十年情况皆如此。而数量比老茶多,口感和陈化效果比新茶好的中期普洱茶恰恰好应对了市场的主要需求,适口性强且价格相对低廉。

由此可以预见,未来十年普洱茶市场交易的活跃度主要体现在中期茶领域,无论从交易金额还是交易品种,中期茶都将占据普洱市场的主要份额。大量性价比高的中期普洱茶对下会挤压成本较高的新茶市场,因为很有可能,存新茶还不如存中期茶。对上年份更老的中期茶也做好准备随时跨进老茶领域竞争,因为这些茶中有些品种已经是准老茶了。

虽然如此,但中期茶领域的涉足却是一门技术活。如何进入,怎么参与,收藏家和机构的玩法完全不一样。

十几年前我刚进入普洱茶领域的时候,常常听到一句经典普洱“名言”:“风水佬骗你三五年,普洱茶却忽悠你一辈子”。虽然形容得有点夸张,但却很形象生动。因为那个时候,大家以为是普洱新茶就能存放,以后定都能“越陈越香”,回报很高,但大家都没考虑到以下几点:1.制程对不对;2.产区和原料对不对;3.成本对不对。制程不对,非普洱产区原料或者虽然在产区内但根本不适合拿来做普洱茶的原料,不管存放多久,依旧出不了市场认同的酽香和口感。同时,即便原料制作对头,但新茶之初购买价格已经被透支了许多年,真正出到市场,依旧不能达到心中理想的回报。上述这些情况普遍发生在新茶领域,主要是因为一般普洱收藏家对普洱茶存放缺乏经验和认识不足。

但到了中期茶时代,情况又有所不同了。俗话说“是牛是马拉出来遛遛”,历经十几年转化后的普洱茶,其庐山真面目基本能呈现出来,转化效果好的品种可喝可继续存放以期达到更好的滋味,而转化不出来的品种,则基本会被判“极刑”,十几年都转不出效果,以后也未必能好到哪里去。打个比喻,如果新茶阶段还貌似雾里看花,摸着石头过河般的风险投资的话,到了中期茶阶段已经水落石出,原形毕露,一切都有章可循了。

可见中期普洱茶的玩法已经是比较清晰,有所选择的了,风险比新茶阶段大大降低。即便如此,中期茶依旧面临许多难点。

第一,相对分散的布局。

和新茶阶段由厂家统一集中销售不同的是,历经多次交易和买卖的中期茶历经十几年已经“打散在民间了”,不太容易集中起来运作。

第二,凌乱的价格和转化口感。

因为经过十几年陈化,中期茶散落各地,因气候的不同,仓储手法的不同,同一批茶转化的口感也会有所不同,是内地市场喜欢的“高香版”,还是港粤地区喜爱的“性暖深汤版”,都会有所差异。同时因为交易环节次数的不同,导致持有人存放成本高低不等,反映出市场价格也参差不齐。这就是中期茶较为凌乱和难以操作的原因。

第三,原品牌背书能力也高低不等。

大品牌一线厂的中期茶价格相对统一和稳定。比较麻烦的是一些小品牌的中期茶,因为厂家实力不够或者业已倒闭等各种缘故,使得原品牌背书能力较弱,产品来龙去脉指示不清,直接影响了中期茶产品的交易与变现。往往中期茶市场会出现这种情况,大品牌的中期茶口感未必优胜但背书能力强,变现容易,所以价格会虚高。小品牌中期茶不乏精品但知名度小往往会被埋没。

通过上面描述的中期茶的一些特点,结合普洱茶发展的特殊时期和阶段,我们发现,虽然中期茶市场充满前景但也有不少技术难点,必须有所开创性和技术性的处理中期普洱茶的承接和经营。

第一,必须进行甄选。

转化效果一般的小品牌的中期茶可以选择放弃。大品牌转化效果一般的中期茶谨慎从事,适合短期投机,不赞成长期投资。大品牌转化效果好的中期茶可以逢高抛出,市场低迷期再补进。重点放在小品牌转化效果佳的中期品种上。这是众多中期茶中的“金矿品种”。一般普洱爱好者如果收藏这类品种的中期茶可以在将来获取性价比极高的老茶,以超低价格喝到转化口感极佳的老茶。

第二,必须对中期普洱茶进行再加工和二次品牌的打造。

普洱茶的价值由转化效果和变现率构成的,而变现率又是由品牌所创建的,所以打造新的二次品牌是完善小品牌对中期茶转化状况背书不足而产生的,二次品牌也是对转换优良的小品牌中期茶最好的打造方式,主要目的就是解决变现率和流通性的问题。

二次品牌下的中期茶除了要具备良好的口感外也需要具备足够的量,才有实施的现实必要性。良好的口感可以由原先表现佳的普洱茶承接下来,也可以把现实中的几款中期茶打散重新组合,重新拼配,目的就是寻找适合市场需求的口感。因为二次品牌处理下的中期茶不仅要具备良好的口感更主要的必须具备一定的量,中期茶的再拼配和组合可以有效地解决质和量的问题,但显然这是个技术活。

如何收藏和投资中期普洱茶一般收藏家可以选择有一定知名度的转化优良的品种,而机构投资者可以在具备一定量的前提下,以中期茶为原料,重新拼配和组合,进行二次加工和二次品牌,重新赋予中期茶新的品牌和新的生命力,以打造利于传播和变现的中期茶品种。

总而言之,在迎接新时代下第一波汹涌而至的中期茶时期,我们必须改变传统僵化思路,以创新思路和符合时代的新手法处理中期茶的投资和交易,为未来打造更多性价比高的老茶。

普洱“中期茶”的概念及解析什么是中期茶


我们都知道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特点,以及老茶价格普遍高于新茶,品质在仓储良好的条件下,在一定的年限内口感会越来越好的特质。

“陈普”与“中期茶”的区别和起源

在普洱茶中,有一部分年限茶被赋予了新的叫法“中期茶”。而要梳理此概念就不得不从它的起源说起。

起初,在普洱茶市场上原本没有“中期茶”这一概念,也没有这一叫法。其概念是由最初“陈普”概念转化而来的。是一个似旧非旧,没衡定标准的茶叶概念,一个存在着年限和内含物质争议的概念茶品。“陈普”与“中期茶”两者的相似度很高,只不过“陈普”概念提出后没有系统化,难以用茶品来界定。因此,大部分时间都很少有人知道“陈普”,而大家通常叫中期茶。如今,在市场的推动下,“中期茶”也逐渐被提上日程来。

“陈普”与“中期茶”认定标准

对于中期茶的年限,行业内不少专家,学者甚至茶企、茶商、茶人有着自己的认定标准。

有人把年限在3-5年,5-10年,10-15年的茶称为中期茶;有人把3-7年的茶也称为中期茶。甚至还有知名学者认为,若从陈普与中期茶概念相似的情况看来,“贮存年限六七年到十五六年的普洱茶”亦可称之为中期茶,因为它由原来的新茶经过多年干仓存放后茶多酚含量下降到28-20%,不管是从仓储,还是从品饮的角度讲,它都陈化得十分好。茶品正处于一个不断转化的过程中,完全符合了普洱茶“越陈越香”的概念,所以称这类茶为中期茶再适合不过了。

大益和下关中期茶

可是对于茶企他们所生产的“中期茶”又有哪些界定标准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大益和下关:

下关中期茶: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2005年前后,在这段时间里生产的下关成品普洱茶,称为下关中期普洱茶。例如:销法沱(100g/盒装)熟茶,2005年以前;T8653铁饼(357g)生茶,2005年以前;下关甲级沱茶(100g/便装)生茶1996年——2005年。

大益中期茶:2004年、2005年、2006年三年的大益普洱茶,称为大益中期茶。此时的熟茶表现出来的茶叶特征是,已无堆味,略有陈韵,茶气更足。而生茶开始有变化,苦涩味转化甘滑,开始清爽。二者无论品饮或者收藏,都是最好的选择。更重要的是,大益中期茶的价位都不高。例如:大益0562金奖熟茶602批次、大益金色韵象200克饼501批次、大益宫廷熟普501批次等属于大益中期茶。

当然以上两个知名企业的界定也不是作为判定中期茶唯一的标准,只是集中突出这个时间段的茶品特征特点而已,若要把中期茶准确定位还需要大量的科学数据来支撑,否者会给市场带来困扰,误导收藏者,损害消费者的利益,更不利于行业的良性发展。

普洱中期茶受欢迎吗?


普洱茶的种类繁多,不同的普洱茶有不同的口味,受欢迎的程度也不同,之前说过关于中期茶的一些东西,那么,今天老骥就来带着大家分析一下,中期茶的市场怎么样?是否受大众欢迎呢?

这正是去年开始中期茶勃兴声音甚嚣尘上的深厚背景。按市场上流行的理论,所谓中期茶,就是藏了15年到10年,或者15年到5年的茶,然而消费者很容易陷入一个误区,即所有的中期茶都是香饽饽。事实上,并非如此。

第一、有的茶商将还不到5年的茶涂脂抹粉,伪装成中期茶甚至老茶的模样;

第二、众所周知,在2006年到2007年普洱茶极度高烧那个时候,台地古树还没清晰分开,就连省外做绿茶的原料都千里运到云南压成普洱茶;

第三、就在2007年前,有无良茶商将根本不是茶叶的树枝树叶也压成普洱茶,一二十块钱的价格流传在市场,估计现在都还没有毁灭和抛弃。

那么,什么样的中期茶将被市场青睐,具有投资的价值呢?我们认为,一饼陈普的的价值主要由三个要素决定:1、源头;2、工艺;3、仓储。

一、源头

有人说台地茶和古树茶没有高下之分,都是大叶种,内含物质都丰富,都耐泡,只是稀缺性的天上地下。但笔者略微怀疑,古树的千年时光是白消磨了?古树的采光、通风以及根部吸收营养面积、扎根深浅都不一样。还有人称即便有台地打化肥农药,但可通过陈化而可以消失殆尽。笔者仍然表示怀疑,这些物质不管怎样分解,最终残留不还都在茶饼里吗?

个人以为,普洱茶的越陈越香,很大程度上是由内含物质决定的,古树茶从千年走来,优胜劣汰,内涵物质必定超多。如同我们都有白酒的储存和泡酒的经验,绝对不会拿38度的酒去存,而是度数越高越好,就因为里面有足够多的内涵物质,而且是纯正无杂的;同样存红酒也不会用餐酒去存,一定要用很浓厚的酒。

这其实是古树茶在今天一茶难求的原因,因为大家都心知肚明。

二、工艺

良好的工艺也是越陈越香的必要条件,一些茶企听起来名头不小,但没有自己的初制所,在山上收的是毛料,而不是鲜叶。因此,在初制环节就有先天缺陷,因为依靠淳朴的茶农“土法炼钢”,小作坊烟熏火燎,有的带有烟味,有的夹杂头发,有的尘土飞扬,在加工的时候,要么萎凋时间不够,要么杀青温度不足,要么揉捻力度不够,要么晒青吸收塑料大棚的气味,更不用说机器杀青的那种连蒸带焖的闷味,诸如此类的工艺缺陷,制约了一片好叶子的后天成就。

三、仓储

这个道理很简单,再好的茶叶,一旦和有异味的物体接触,就明珠暗投,暴殄天物。空气的湿度、干燥度、温度以及通风条件,定期翻放,这都是一个非常专业的活,马来仓、香港仓、台湾仓、北京仓,因为天气气候不同,各个技术层面的仓储程序就不同。

综上所述,随着普洱茶被市场的接受,在消费者心中认可度的提高,受众面的扩大,茶友消费水平的提高,中期茶的消费将获得爆发式的增长,但他们也必然提出更高的要求,而这对于那些这些年来矢志做古树茶、坚持严格工艺标准的茶企将是一种福音。

说到底,中期茶的价值还是靠品质说话,营销再好,品质才是根本。

普洱中期熟茶如何冲泡?


拿到一款好茶时,我们最怕的就是把好茶泡毁了,得不偿失。其实,只要把握好投茶量、水温、冲泡时间,同时注意一些冲泡细节,比如说注水方法等,想要泡出一杯好茶并不难。

1、备具:180ML白瓷盖碗1个、公道杯1个、品茗杯3个,茶滤、随手泡各1个、电子秤以及茶道六君子等。

白瓷盖碗的包容性是很强的,可用于任何茶类的冲泡,而白瓷公道杯和品茗杯不仅看着清爽,更有利于欣赏茶汤的颜色。所以,这次冲泡福禄寿喜方茶,我倾向于选用白瓷茶具冲泡。

2、备茶:用茶针撬7克干茶

3、冲泡

①干茶:冲泡之前可以先赏茶、轻嗅干茶香:其砖形端正饱满,厚薄均匀,松紧适中,金毫凸显;干茶香气纯正,陈香显,无堆味;

②温杯:用沸水将盖碗、品茗杯、公道杯器具润洗一遍,起到清洁和提高杯温的作用,同时保证茶汤的香气和口感;

③洗茶:把撬好的7克普洱熟茶投入盖碗中,注入95℃的热水,即入即出。

④冲泡:1-2泡,水温为95℃,高扬旋转注水,2S出汤;茶汤橙黄明亮,口感醇滑;

3-6泡,水温为95℃,高扬定点注水,茶汤即入即出;此时茶叶完全展开,汤色黏稠,呈琥珀色,滋味甜润;

7-8泡,水温为98℃以上,低冲旋转注水,20S出汤;茶汤饱满,具有油润感;

9-10泡,水温为100℃,低冲定点注水,40S出汤;茶汤清透,赏心悦目,入口清甜;

10泡后,可闷茶60S后出汤。茶汤清澈透亮,滋味甜和。

中期普洱生茶的挑选攻略怎样挑选中期茶?


近三年以来,普洱茶厂家,商家,藏家齐发力,开始大力推出普洱茶中期茶。一方面是因为古树茶、名山茶的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不断被挖掘,源头化趋势非常明显,致使普洱茶原料价格不断上涨;另一方面是普洱茶大量存储的年份已经达到十年期,正好到达了中期茶的起点。

中期茶对于茶友来讲,吸引的点有两个,一是印证自己心中的“越沉越香”的理念是否真实存在;二是号级茶和印级茶量少价高,难辨真假,并不是每个茶友都能有机会一尝究竟,而新生的中期茶则有相当数量,价格也比较亲民,给更多茶友的消费提供了可能。

那如何在大量的中期茶中挑选出一款相对优秀的生茶呢?

挑选攻略:一看二闻三开汤,不被表象蒙住双眼。

一看,包括茶叶条索、颜色以及包装

①茶叶饼形完整密实,条索干净清爽,青绿色基本退净,这是干仓存放的基本外观要求,虽然茶叶条索往往可以看出茶叶品质的一二,但切不可夸大茶叶条索的参考价值,条索肥厚但口感单薄的茶有之,条索单薄但茶韵十足的茶亦有之,后者在易武茶王树身上体现充分。

②颜色的深浅常用来推断陈期,但往往不确切,人为的操作完全可以让茶的颜色在短时间内变化,但普洱茶的口感将会大大受损,如湿仓。

③包装以及年份在混乱的市场流动中更是容易作假。

二闻包装和茶饼有无杂味、异味、霉味

干茶表现出来的味道对于中期茶来说非常重要,如有杂味、异味、霉味,基本上就不用开汤品饮就可以直接放弃了。如果没有上述异味,可以在干茶饼边沿细闻,也可以呵一口热气让茶叶湿热之后再闻味道中有无淡淡的茶叶清香、香中有无果香或者甜香,据此可以初步判断茶叶的陈化表现。

三开汤,判断一款中期茶价值最重要的环节

①茶水相融

想判断一款茶的价值,最重要的指标当然是入口的感受了。茶水相融的对立面是茶水分离,一款中期茶历经十年以上岁月的雕琢,一些物质被分解,另一些物质被转化,茶在遇到水的那一刻,将会更加贴合,从科学角度讲就是水浸出物比率大幅度提升,茶分子被分解的更为细致,从而茶汤会更粘稠,入口也会更加有浸润感。

②滑润、清爽

茶汤入口顺滑,自然地在口腔和身体的内壁附上一层水膜,而后感觉舒爽,或许会有苦涩的刺激,但很快能够化开,口腔没有发干、发紧、发麻的不良感受。

③醇厚、饱满、有张力

茶汤入口不寡淡,有厚度,较纯正,茶汤在口腔内运动时能够感觉到它的力度,即茶汤与口腔内壁相遇时产生圆润的碰撞,这种感觉能够持续六泡以上。

④茶汤清澈

茶汤清澈反映了一款良好的仓储和转化,一款茶只有在到达平稳期后才会表现出清澈怡人。

⑤持续性

茶的持续性最能反映茶的综合指标,一款茶要在以上五条基础上持续六泡以上方能达到好茶的要求。

普洱中期茶的品质优势


中期茶崛起的秘密

什么样的茶算中期茶,市场是有不同的说法的,最主流的说法是指,陈期10年左右,具备一定越陈越香的品饮价值的茶品。对于十年大家都没有意见,但左右浮动范围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转化差异我们要考虑,但我们要明确是中期茶其实是一个市场概念,而不是一个科学的概念,因此我们定义中期茶更多的是从市场需要出发。

为什么会出现中期茶这样的概念,其实是仓储十年左右的茶放量,做流通的需要。在2003年以前,普洱茶的产量很少,当时香港的市场情况是,新茶不值钱,要摆个三四年后卖掉才能赚点钱,于是新茶大都入库,三到四年后再开仓大量销售。普洱茶兴起来之后,在突然释放的巨大需求之下,产品供不应求,于是从2003年开始,普洱茶“仓储几年再卖”的模式被打破,变成直接大量卖新茶。而且还形成了一个奇特的现象,2003年以前产量非常低,之后产量被急剧放大,因此2003年之前的茶物以稀为贵,形成了老茶市场。2003年之后,新茶越做越多,到了2007年第一次面临了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

2008年,普洱茶进入了瘦身提质的阶段,厂家纷纷压缩产量,古树茶等中高端市场也被开发出来了,加上云南映象茶变成新时代投资的标的物,由此新茶市场被再次激活,一直到2014年春天茶价冲高回落,市场难以走货为止。新茶卖不动了,商家要寻找全新的题材股,于是2003年到2007年生产的茶,大量投放市场,以具备一定陈期与品饮价值,性价比高的名义攻城略地,成为了市场最新的最大热点。

关于中期茶,有几点需要深入谈一下:

1、中期茶有两个不同层面的概念,一个是普世价值的概念,是指介于新茶与老茶之间,陈放十年左右,有一定转化的茶;另一个是特定的市场概念,其指的是2003年—2007年间生产的茶,

收藏普洱茶——中期茶与新茶哪个更划算?


新茶客与老茶客之间的区别是什么?最直观的,那就是老茶客手上会有许多老茶。这也就是说,新茶客成为老茶客的过程,就是一个普洱茶收藏的过程。那么当一名茶客对普洱茶有一定了解的时候,就必须研究如何收藏普洱茶的问题。

过去十年里,普洱茶毛茶价格上涨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快到越陈越香的普遍规律都被打破,新茶比老茶贵,毛茶比茶饼贵的情况都出现了。虽然市场早晚会趋于合理,但现在收藏普洱茶则必须要在中期茶与新茶之间做抉择。

现在的收藏市场对新茶的宠爱远远超过中期茶,同样是名山古寨,新茶就是比中期茶有市场。同样是一个品牌,一个系列的产品,新茶就是比中期茶好走货。这无关乎品牌,只是市场关注度不同导致产品受欢迎程度不同。

收藏中期茶花钱少,但是未必能从中期茶上面得到预期的收益。以前老茶数量少价格低,几乎所有的老茶都是赚钱的。但中期茶却未必,现在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一些跌价的中期茶。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库存的不断增高,这样的中期茶会越来越多。从投资的角度来说,买这样的茶一定会是亏本的。但是有一点毋庸置疑,未来的传奇茶一定在中期茶中间诞生,只要老茶的概念不被改变,只有投资中期茶才会赚得钵满瓢溢。

新茶的好处是流动性好,流动性对于普洱茶交易说,意味着单位时间内可以发挥出资金的最大价值。要么怎么说在这个行业里,看茶准的不如看市场准的。很多会玩的茶客通过玩新茶,几年就能搞出一套房子来。

但这样的人是极少数,投资新茶的容错率是非常低的。只有步步走对才会赚大钱,错一步就翻船,要不怎么说刺激呢。

若是喝茶为主,赚钱为辅,我建议投资中期茶。要是对自己有足够的自信,那可以考虑投资新茶。友情提示下,做新茶心脏一定要强大,否则没赚到钱,心态炸了就不好了。

普洱茶新手叶底鉴别有讲究!


说到叶底,喝茶的朋友一定不陌生。叶底是茶叶品评的一种常用术语,其实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茶渣,干茶经过开水冲泡后所展开的叶片。叶底就是将泡过的茶叶倒入叶底盘或杯盖中,观察其嫩度、匀度、色泽。

对茶研究比较深入或者是对茶叶比较熟悉的朋友观叶底可能并不是难事,也能从中看出几分端倪。但对于普洱茶新手来说,很可能就是看了半天,什么都没看出来。今天,笔者就普洱茶中的叶底应该怎么看,给普洱茶新手总结了几点建议。

首先,我们可以从叶片的展开程度来看。

经过无数次的冲泡后,茶叶的叶片会逐渐舒展开。我们可以将倒在叶底盘或者茶盘中的叶底铺开观察,这时我们就可以对叶底的匀整度、活性等做一个大致的判断。

如果一款茶的叶底能够完全展开,看起来比较整齐、活性较好、没有太多的浮片及其它杂质,那么这款茶总的来说应该是不错的。但若是从叶底中可以明显的看出大大小小混杂,有炒糊或者其它迹象,那么这款茶从原料、工艺方面判断,可以说并不是那么理想。

其次,我们可以从叶底的匀整度对一款茶做一个大致的判断。

叶底的匀整度是最直观也是最易观察到的。即便是不懂普洱茶,对叶底没有什么研究的新茶友,也能很直观地看到叶底的匀整度、老嫩这些特点。一般来说,同一山头的纯料普洱,叶底看上去应该是匀整统一的。如果你能很明显的看出颜色不一、匀整度不一,那么多半就有可能是拼配的。虽然一款纯料茶,由于采摘时叶片的老嫩不能做到完全一模一样,在叶底上也会有一定的差异,但总体上来说是一致的。

当然,还有一些叶底非常漂亮,全部看上去几乎一模一样。这种情况的茶叶,要不就是特意挑选采摘,要不就是做好以后经过筛选,而这样成本又会无限制的加大,那么它的市场价格自然就会增高,你觉得市场的平均价位能买到这样的茶吗?挑出来的茶又去了哪里呢?

叶底不可能完完全全是一样的,因为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茶叶,即便是同一棵树上采摘下来的茶叶,也会有梗、有芽、有叶,有的一芽两叶、有的一芽三叶四叶,再加上制作时揉捻、晒青不小心有可能会使部分茶叶变得不像采摘下来时那么完整,这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再次,我们可以从叶底分析一款茶的工艺。

这个茶友们应该深有体会。有些茶冲泡出汤根本不需要使用茶滤茶汤一样很干净,而有些茶很可能出一次汤茶滤上就布满了浮片、碎茶,茶汤也没有那么通透。这两种茶如果你去看叶底,也是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不同的。前者叶底一般比较完整,而后者叶底多半整碎不一。出现这种情况,多半是工艺的问题。所以,一定程度上来说,从叶底我们也是可以分析一款茶工艺好坏的。

然后,我们还可以从叶底对茶叶的季节做一个预测和估计。

茶叶根据采摘制作的季节不同,有春茶、夏茶、秋茶之分,又以春茶、秋茶居多。你可能会听喝茶讲究一些的朋友说:“他只喝春茶……”当然这无可厚非,个人选择而已。毕竟春茶各方面综合下来确实要优于秋茶,虽然秋茶也不赖。但由于市场上充刺着各种各样的茶品,随之而来的春茶与秋茶怎么辨别也是我们所关注的又一大话题。

别的我们姑且不论,今天我们就普洱茶中的叶底来看一下春茶与秋茶的区别。一般来说,春茶的叶底梗偏短,叶片比较厚实,而秋茶的叶底梗较长,叶片较薄。

最后,我们可以通过闻叶底的香气来辨别一款茶的品质。

其实,无论是干茶、茶汤还是叶底,一款品质各方面都优秀的茶,它的香气不一定非常高扬,毕竟每款茶的特点是不一样的。但是总体上它必定会给人一种非常舒服的感觉,散发着淡淡的茶香,而不会有说不出来的异杂味。

虽然叶底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茶品,但这并不是绝对的。我们今天说的这些也只是一个对普洱茶叶底的大致判别方法,如果你单凭叶底就判断一款茶是否为古树茶、是否是好茶也是不客观、不全面的。茶友们应该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来判断。

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看了本文《普洱茶中期茶:别有一番韵味在心头》的内容不知道对你是否有所帮助,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点击茶经网cy316.com的“普洱茶普洱茶”专题进行查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