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醒茶、洗茶、发茶?

发布时间 : 2019-12-04
何为洗茶 普洱茶醒茶 绿茶醒茶

【www.cy316.com - 何为洗茶】

在我们日常泡茶的时候,醒茶、洗茶、发茶都是经常谈到的几个词语。泡茶的前1-2道水倒掉不喝到底是为了把茶洗干净还是为了唤醒茶叶?发茶又是怎么一回事?这些词语到底该如何区分?人们对这些问题都各执己见,说法也就五花八门,导致许多茶友不知该如何判断哪一种说法才是正确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何为醒茶、洗茶、发茶?

醒茶

醒茶是指让沉睡或尘封的茶叶通过与空气和水分的接触苏醒过来,吸收天地人气,重新焕发出茶叶的本质以便于冲泡饮用的过程。不同的茶类有着不同的醒茶方式,就拿普洱茶来说,为了给普洱茶营造适宜的醇化环境,通常都会把普洱茶存放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时间久了,茶叶便会“沉睡”,就类似于我们常说的“冬眠”。

长期的堆压会使得普洱茶产生闷陈味或者其他异味,若想要品尝到一口滋味上乘的茶汤,那么醒茶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普洱茶的醒茶主要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冲泡前的干醒,另一种是冲泡时的湿醒。

干醒,是指为了达到唤醒茶质、凝聚茶香的目的而改变普洱茶的存储方式。在日常生活中,普洱茶的干醒通常是将紧压茶解散,并放置在通风、清洁、无异味的阴凉处,或者放进干燥、无杂味的醒茶罐中,让茶叶与空气充分接触,使其自然苏醒,并散去茶叶中的杂味。

湿醒,通常也被称之为润茶,是指在干醒的基础上,通过热水提高茶叶的温度,帮助叶片缓缓舒展,让茶叶充分苏醒,以便冲泡时能够更好的释放出茶味。

洗茶

泡茶时的第一道水常被称之为“洗茶”,相信茶友们对这个词并不陌生,“洗茶水”不喝,似乎已经成了一种茶饮常识。从字面意思来理解,许多人都认为洗茶是为了洗去茶叶中的灰尘杂质或是农残,使茶叶变得干净,然而实事真是这样的吗?

首先,普洱茶的卫生问题一直为喝茶人诟病,关于普洱茶是否干净的话题至今仍在争论不休。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时代,制茶全由手工完成,由人工来挑选茶叶往往不能达到完美,茶叶中有灰尘杂质也无可厚非,因此洗茶一词也实至名归。然而普洱茶经过多年的发展以后,在技术上已经基本成熟,机械化程度也大有提高,静电除尘和风选除尘机器已被广泛应用。经过一系列的加工,茶叶也变得较为干净,如果还继续用陈旧的观念来评判现在的普洱茶,那未免有些故步自封了。因此,洗茶似乎已经不再是为了祛除茶叶中的灰尘杂质而存在的了。

其次,用热水洗去茶叶中的农残更是无稽之谈,可为什么现在还有人坚持这一说法,笔者也不甚了解。且不说农药大部分是溶于有机溶剂的,并不溶于热水,单凭一道热水就想去农残吗?当然不可以!再说现如今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对食品卫生安全更加注重,关于普洱茶的生产加工也有相应的国家标准,变得更加规范化,对茶叶卫生状况的检测与监管也在不断加强,所以茶友们在正规厂商购买的普洱茶是不用担心农残问题的。

由此看来,洗茶这一程序其实跟醒茶(湿醒)或润茶的作用差不多,都是为了让茶叶能够达到最佳冲泡状态,因此现在洗茶、醒茶、润茶这三个词也常被人们混用。笔者认为,其实大可不必咬文嚼字的纠结这三个词语该如何区分,毕竟我们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普洱茶的口感更好而已。

发茶

有人将冲泡普洱茶时的第二道水称为发茶,也不喝,目的是使茶叶在水中舒展开来。但是这么说来,发茶跟醒茶、洗茶、润茶又有什么区别呢?显然这一说法还比较少见。

我们通常理解的发茶,就是茶叶加水,让茶叶中的内含物质溶入热水中变成茶汤的一个过程。我们在泡茶的过程中,经常会说到闷泡几秒再出汤,这个“闷”的过程,也可以叫做发茶。茶汤口感上的差异,就是它内含物质、混合度、协调性等特征的差异,这些差异就是在发茶的过程中所形成的。

总之,不管是醒茶、洗茶还是发茶,都只不过是为了能够喝到一口滋味上乘的茶汤罢了。

小编推荐

何为“洗茶”? “洗茶”一词的由来及洗茶方法详解


一、“洗茶”一词由来

“洗茶”一词始用于北宋。宋子安撰《东溪试茶录》,提出了要制成品质优异的茶,必须严格要求技术操作的四道工序:“择之必精,濯之必洁,蒸之必香,火之必良,一失其度,俱为茶病。”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说:“饮而有少沙者,涤濯之不精也。”他提倡“涤芽惟洁,濯器宜静。”南宋赵汝砺在《北苑别录》中又提出“茶既熟谓茶黄,须淋洗数次,小榨以去其水,又入大榨去其膏”的主张。这时候的“洗茶”,是属于采茶制茶过程的范畴,而不是现在我们所说的泡茶中的程序。

最早将“洗茶”单独列为饮茶的范畴,是在明代,见于《茶谱·煎茶四要》(明):“一、择水……二、洗茶:凡烹茶先以热汤洗茶叶,去其污垢、冷气,烹之则美。三、候汤……四、择品……”但这里提到的“洗茶”仍然只是“煎茶”的一个步骤,不是用于泡茶。这一时期,泡茶开始流行,以加工制作的叶茶用沸水冲泡。但在泡茶中加入“洗茶”程序的做法,估计是从煎茶中的“洗茶”移植过去的。屠隆著《茶说》载:“凡烹茶,先以热汤洗,去尘垢冷气,烹之则美。”许次纾《茶疏》曰:茶叶摘自山麓,“山多浮沙,随风辄下,即着于叶中。烹时不洗去沙土,最能败茶。”罗廪《茶解》认为:茶要“用热汤洗过挤干……不洗则味色过浓,香亦不发耳。”冯可宾《岕茶笺》中“论烹茶”:“先以上品泉水涤烹器,务鲜务洁。次以热水涤茶叶,水不可太滚,滚则一涤无余味矣。以竹箸夹茶于涤器中,反复涤荡,去尘土、黄叶、老梗净,以手搦干,置涤器内盖定,少刻开视,色青香烈,急取沸水泼之。”

二、何为“洗茶”?

从词义上理解,是用水将茶叶“清洗”和“湿润”的意思。《中国茶叶大辞典》中解释“洗茶”为:洗去了散茶表面杂质,且可诱发茶香、茶味。在茶艺和茶叶审评的语境中,这里所说的“洗茶”,其实质“润茶”或“温润泡”或“醒茶”一样,作用是浸润茶叶叶片,便于滋味物质溶解,便于茶叶香气物质在适宜的温度呈现香气。

三、常见的洗茶方法

1、浸润洗茶法:浸润洗茶法就是在喝茶之前,先将适量茶叶放进杯中,然后倒入少许的开水,迅速将水分倒掉,这样我们不妨心里告诉自己“我已经把茶洗干净了”(洗净心态),这也与专业上所讲的温润泡相吻合,而且如此操作还非常适合我们嗅闻干茶被热水浸润后所散发的鲜灵的“温润香”,尤其是在品饮高档名优茶时,“温润香”是非常高雅清幽的一种香气,其亦是茶叶价值的一项重要构成部分。待享受完“温润香”,再进入正常的冲泡程序。浸润洗茶法既能温润了茶叶,使茶叶能够充分的发挥优良茶性品质,又起到“洗净心态”之功,可谓一举两得!

2、刮沫洗茶法:刮沫洗茶法就是在冲泡茶叶时,先将适量茶叶放进杯中,注水时采用悬壶高冲的手法,一次性将开水注满杯子,这时茶汤会有丰富的泡沫产生并漂浮在茶汤表面,我们习惯上往往认为泡沫就是茶叶中的脏东西(其实茶汤中的泡沫并非全是因为茶叶中有脏东西而产生的,恰恰相反,茶汤中的泡沫主要是因茶叶中所含有的一种叫茶皂素的物质而产生),然后只需把浮沫刮掉(一般会认为脏东西已经被洗去了)就可以放心的饮用了。这样既可以洗净心态,又不会流失多少茶叶的营养。

四、小贴士

1、绿茶不建议洗茶,易损失茶叶中的氨基酸。

2、原料细嫩的茶叶,其各种内质在水中浸出相对较快,不建议洗茶。

3、诸如祁门红茶那样的原料相对细嫩、体型相对较小的发酵茶,不建议洗茶。

4、发酵茶必须洗以普洱茶、六堡茶、茯砖茶为代表的“陈”茶且内质丰富,因加工、保存时间很长,茶叶中难免藏有灰尘甚至细菌。此类茶冲泡时可适当洗茶,以清除粉尘和杂味。

5、半发酵茶由于加工时间较长,在制作过程中难免会混入灰尘和污垢,冲泡时可适当洗茶。

6、洗茶时,水温不宜过高,可略低于泡茶温度。

7、洗茶时,出水要快,浸润时间要尽量短,2~3秒即可。否则,在此过程中还是会损失营养物质和风味物质,从而影响茶汤质量。

洗茶、醒茶、润茶,区别在哪里?


在泡茶时,很多人会把第一泡茶汤弃去不饮。这是为了洗茶,还是把茶唤醒,亦或是把茶浸润呢?

这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其实从古时候开始就已经有人在研究了,让人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洗茶”

对于“洗茶”,今人常误以为是茶叶不洁净。其实,它是中国五千年饮食文化在茶文化中的一个体现,蕴含着中国茶道的精神内涵。

中国自古以来的饮食文化思想和审美情趣,其主要内涵有两层:

一是饮食要讲卫生;

二是应讲究选料和烹调方法。

“洗茶”之程序,正是这种饮食文化在茶饮上的一种表现形式。

“醒茶”

洗去茶叶的冷气,便是“醒茶”之意。茶叶如何会有冷气?茶叶制成后,一般不会马上饮用,刚加工完的茶叶火气较大,一般都要将茶叶储存一段时间后再饮用。一段时间后,火气虽褪,却添冷气,如果存放时间较长,还会有陈气。而近代以来,常将茶叶存贮在冰箱中,更增添了茶叶的生冷之气。

此时如果将茶叶直接冲泡饮用,滋味和香气就不那么好。所以,茶叶在存放一段时间后,需要“醒一醒”,去除冷气,再进行冲泡,其香、味会更佳。

“润茶”

泡茶时,先让茶叶浸润舒展开来,才能比较容易泡出味道。润茶这一过程有利于茶汁的浸出,因此,经过润茶后再冲泡的茶汤,其香和味能更快的达到较佳效果。

如今,第一泡茶汤弃去不饮,很多人理解为洗去茶叶上的脏污。其实不然,“洗茶”自古有之,除“去尘”之义外,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展现茶的香气和滋味,称为“润茶”或“醒茶”更为恰当。

洗茶、醒茶、润茶,到底有啥区别?


新熟茶三重体验:

第一重,顛覆传统熟茶的体验,更胜老生茶的口感,香韵奇特持久、生津回甘迅速、滋味醇正;

第二重,显著保健养生功效,降三高、瘦身、健脾胃等;

第三重,身心愉悅、安和调适,清净无余。

在泡茶时,很多人会把第一泡茶汤弃去不饮。这是为了洗茶,还是把茶唤醒,亦或是把茶浸润呢?

这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其实从古时候开始就已经有人在研究了,让人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洗茶

对于“洗茶”,今人常误以为是茶叶不洁净。其实,它是中国五千年饮食文化在茶文化中的一个体现,蕴含着中国茶道的精神内涵。

中国自古以来的饮食文化思想和审美情趣,其主要内涵有两层:

一是饮食要讲卫生;

二是应讲究选料和烹调方法。

“洗茶”之程序,正是这种饮食文化在茶饮上的一种表现形式。

醒茶

洗去茶叶的冷气,便是“醒茶”之意。茶叶如何会有冷气?茶叶制成后,一般不会马上饮用,刚加工完的茶叶火气较大,一般都要将茶叶储存一段时间后再饮用。一段时间后,火气虽褪,却添冷气,如果存放时间较长,还会有陈气。而近代以来,常将茶叶存贮在冰箱中,更增添了茶叶的生冷之气。

此时如果将茶叶直接冲泡饮用,滋味和香气就不那么好。所以,茶叶在存放一段时间后,需要“醒一醒”,去除冷气,再进行冲泡,其香、味会更佳。

润茶

泡茶时,先让茶叶浸润舒展开来,才能比较容易泡出味道。润茶这一过程有利于茶汁的浸出,因此,经过润茶后再冲泡的茶汤,其香和味能更快的达到较佳效果。

如今,第一泡茶汤弃去不饮,很多人理解为洗去茶叶上的脏污。其实不然,“洗茶”自古有之,除“去尘”之义外,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展现茶的香气和滋味,称为“润茶”或“醒茶”更为恰当。

普洱茶洗茶和醒茶有何区别?泡茶都需要洗茶吗?


导读:在普洱茶界,冲泡普洱茶时,无论生茶还是熟茶,第一杯茶水,称为“洗茶水”,洗茶水不能喝,且很多茶友都知道这个步骤是“洗茶”,而有茶友笼统地认为这就是醒茶。可真是这样的吗?

事实上,洗茶≠醒茶,那到底何为洗茶,何为醒茶?

1、洗茶:

洗茶,顾名思义,就是清洗茶叶。普洱茶要洗茶,原因有二。

其一是因为普洱茶在晒青、渥堆发酵(熟茶特有工艺)等这些制作过程中很容易沾染灰尘和杂质,茶叶在生长过程中(特别是台地茶)会有农药残留,所以,洗茶意在去除茶叶中的灰尘和农残。

其二是因为普洱茶大部分为紧压茶,紧压的干茶不容易泡开,所以洗茶可以促进茶块变松散,利于茶叶的充分冲泡。洗茶时利用水温促进茶叶松散,这一定程度上也属于醒茶的范畴。

2、醒茶

具体谈到醒茶,文艺点的说法就是唤醒茶叶,而实际上就是因为普洱茶饼(茶坨)在存储过程中,内部茶叶与空气的接触不充分,陈化效果不显著,所以通过醒茶存储,使得茶叶内含物质能充分转化。

再者,入仓茶在存储3年以后,茶叶会产生一些陈味和仓味,这些仓味会被封存在茶饼或茶坨里,所以直接冲泡时茶汤呈现有明显的仓味,从而影响口感和滋味。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洗茶时利用水温促进茶叶松散是醒茶的下下策。

那何为醒茶的上上策呢?下期作者将分享醒茶最好的方法,请持续关注。

洗茶、醒茶、润茶、到底有什么区别?


在泡第一道茶时,很多人会把茶汤弃去不饮。这个动作到底是为了把茶洗干净,还把茶唤醒,亦或是是把茶浸润呢?

如今争论不休的问题,其实从古时候开始就已经有人在研究了,让人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一说“洗茶”

对于“洗茶”,今人常误以为由于茶叶不洁净。其实,它是中国五千年饮食文化在茶文化中的一个体现,蕴含着中国茶道的精神内涵。

孔子《论语·乡党》篇中提到:“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大意是:饭不因为精致而饱食,肉类菜肴不因为烹调得细致味美就吃得很多。凡是饭因久放,味道变了,鱼烂了,肉腐败了,都不要吃。颜色变坏了不吃,味道变臭了不吃。煮的不熟或过熟都不要吃。不是吃饭的时间不吃,不照正规方法割肉不吃,放的调味品不适合不吃。

此段文字反映了中国自古以来的饮食文化思想和审美情趣,其主要内涵有两层:一是饮食要讲卫生,;二是应讲究选料和烹调方法。“洗茶”之程序,正是这种饮食文化在茶饮上的一种表现形式。

二说“醒茶”

明代《茶谱·煎茶四要》载:“一、择水……。二、洗茶:凡烹茶先以热汤洗茶叶,去其污垢、冷气,烹之则美。三、候汤……。四、择品……。”

洗去茶叶的冷气,便是“醒茶”之意。

茶叶如何会有冷气呢?茶叶制成后,一般不会马上饮用,刚加工完的茶叶火气较大,一般都要将茶叶储存一段时间后再饮用。而一段时间后,火气虽褪,却添冷气,如果存放时间较长,还会有陈气。而近代以来,常将茶叶存贮在冰箱中,更增添了茶叶的生冷之气。

此时如果将茶叶直接冲泡饮用,滋味和香气就会不好。就如人一样,清晨刚起来时没有精神,这时如果伸伸懒腰,活动一下,精神就提起来了。茶叶也一样,在存放一段时间后,也需要“醒一醒”,去除冷气,再进行冲泡,其香、味会更佳。

三说“润茶”

明代以后,茶叶加工和饮用方法发生重大变化,由原先的蒸青团茶到散茶,从煮茶、点茶变成泡茶。泡茶时必须先让茶叶浸润舒展开来,才能比较容易泡出味道。

尤其是颗粒比较紧结的球形乌龙茶和紧压的饼茶、砖茶等,第一道润茶让紧结的茶叶充分舒展,散去一些陈气,也让茶叶的温度提升上来。润茶这一过程的加入有利于茶汁的浸出。因此,经过润茶后再冲泡的茶汤,茶汤的香和味能更快达到最佳效果。

在现在,第一道茶弃去不饮,很多人理解为洗去茶叶上的脏污。其实不然,第一道茶可以喝,只不过一般都未能展现出茶的最佳水平。

笔者认为称为“润茶”或“醒茶”更为恰当,第一道茶泡得好,可以为接下去的几泡茶奠定基础,相反,会影响到后面的品质的呈现。

洗茶、醒茶、润茶,有什么不一样


在泡茶时,很多人会把第一泡茶汤弃去不饮。这是为了洗茶,还是把茶唤醒,亦或是把茶浸润呢?这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其实从古时候开始就已经有人在研究了,让人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洗茶

对于“洗茶”,令人常误以为是茶叶不洁净。其实,它是中国五千年饮食文化在茶文化中的一个体现,蕴含着中国茶道的精神内涵。

中国自古以来的饮食文化思想和审美情趣,其主要内涵有两层:一是饮食要讲卫生;二是应讲究选料和烹调方法。“洗茶”之程序,正是这种饮食文化在茶饮上的一种表现形式。

醒茶

洗去茶叶的冷气,便是“醒茶”之意。茶叶如何会有冷气?茶叶制成后,一般不会马上饮用,刚加工完的茶叶火气较大,一般都要将茶叶储存一段时间后再饮用。一段时间后,火气虽褪,却添冷气,如果存放时间较长,还会有陈气。而近代以来,常将茶叶存贮在冰箱中,更增添了茶叶的生冷之气。

此时如果将茶叶直接冲泡饮用,滋味和香气就不那么好。所以,茶叶在存放一段时间后,需要“醒一醒”,去除冷气,再进行冲泡,其香、味会更佳。

润茶

泡茶时,先让茶叶浸润舒展开来,才能比较容易泡出味道。润茶这一过程有利于茶汁的浸出,因此,经过润茶后再冲泡的茶汤,其香和味能更快的达到较佳效果。

如今,第一泡茶汤弃去不饮,很多人理解为洗去茶叶上的脏污。其实不然,“洗茶”自古有之,除“去尘”之外,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展现茶的香气和滋味,称为“润茶”或“醒茶”更为恰当。

何为茶膏


产生

茶膏始于南唐,成于宋,兴于清,盛于当代,经过了漫长的演变过程,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清朝的时候更是成为皇室养生的专享品进贡皇室。南唐时的《十国春秋》、宋徽宗《大观茶论》、清朝医学家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等文献上均有茶膏的相关记载。普洱茶膏是中国独有的养生文化,有上千年的制作历史。从茶膏的诞生伊始,它就成为皇家独享的养生御品,是中国古人发明的世界第一款“速溶茶”,也是中国古老而庞大的茶产业中的一朵奇葩。

1、茶膏的雏形始于唐朝

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唐代是我国茶业和茶叶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代,史称“茶兴于唐”。陆羽作《茶经》、建立茶政收税、茶马贸易、民贡与官贡茶品的出现,都标志着茶业在唐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这期间,茶膏也做为贡品悄然出现,所不同的只是以民贡方式出现。

唐代的贡茶分为民贡与官焙两种;所谓民贡是由地方官吏将上等的好茶主动向朝廷进献,属于土贡性质,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庐江郡(今安徽合肥、六安一带)在武德三年(公元620年),也是唐王朝建立后的第三年,向朝廷进贡茶叶,这在唐代尚属首次;而官焙是朝廷直接设立贡茶院,官营督造,专业制作贡茶。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唐朝在湖州长兴与常州宜兴交界的顾渚山建立顾渚贡茶院。

茶膏则是沿着民贡这条线浮上水面的。据吴任臣《十国春秋》记载,早在南唐闽康宗通文二年(公元937年),就有贡品茶膏进献,即“贡建州茶膏,制以异味,胶以金缕,名曰耐重儿,凡八枚”。从这段文字中,我们不难发现:第一,“茶膏”字样正式出现;第二,外部用金丝芽装扮,显示贵重;第三,数量极少,只有八枚,而不像其它贡茶以多少担计算。凸显珍贵。

因此,茶膏一亮相,就具备一种显赫的身份,是其它贡茶所不能比拟的。我们也可以这样认为,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尊贵,使它在贡茶中处于上品,被纳入史书的记载之中。

那么,唐代的茶膏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

我们在仔细研究陆羽的《茶经》及唐代的制茶工艺后,可以做一个初步判断:茶膏的出现与唐代作饼制茶工艺有直接的关系。

蒸青作饼的制茶工艺在唐代已经逐渐完善,这种陈茶制作方法是唐代乃至以后的宋代茶叶加工的主流。陆羽在《茶经》中对这种制茶工艺归纳为十四个字,即“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这里的“蒸、捣、拍”三个工序极易将茶叶中的部分茶汁与纤维物质分离,在空气氧化作用下,出现膏化现象。陆羽老先生在他所处的年代已经发现这一现象,并在《茶经》中多次提到“膏”字,如“畏流其膏”、“出膏者光”、“含膏者皱”等文字。

而且陆羽认为,真正的好茶一定是“含膏者皱”的外形,这里指的“皱”,是含膏的表现,即外形褶皱,茶汁流失少、茶味浓。《茶经》中列为第一位的好茶——“胡靴”,就是“含膏者皱”的代表。

但是,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虽然陆羽从制作饼茶中发现了茶汁溢出后出现“膏化”现象,并认为这个“膏”是茶叶中的好东西,但他没有将茶汁与茶叶中的纤维物质彻底分离,而只是让“膏”仍然保持在茶饼的表面,与真正意义上的“茶膏”还有一定的距离。即使后来出现民贡的“茶膏”,都没有脱离茶叶的原始形态,都属于“含膏”的性质。唐代《国史补》记载唐代官贡茶品有十几亇品目,其中“岳州邕湖含膏”就列其中。

2、茶膏真正形成是在宋代

宋代是中国茶业发展史上一个有较大改革和建设的时代。很多学者认为,茶业兴于唐、盛于宋。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宋代饮茶风俗已相当普及,朝野“茶会”、“茶宴”、“斗茶”之风盛行。帝王嗜茶也数宋代最甚,宋徽宗赵佶更是爱茶痴迷,亲自撰写了《大观茶论》。或许正是因为这种举国上下对茶品的热衷,自然形成了制茶业在宋代的空前繁荣,从茶叶的采摘、焙制、造形、包装、递运、进贡等诸方面相比唐代制茶更上一层楼,且规定更加细致,命名也十分考究。

与唐代不同,宋代的制茶者对茶叶的膏化现象比较重视。他们认为茶叶中出现的“膏”,是茶中珍品。他们采用榨取的工艺,先将茶蒸熟,再“须淋洗数过。方入小榨,以去其水,又入大榨出其膏”,成功地将茶膏从茶叶中分离,使其成为独立的产品。

宋代将此方法获得的茶膏,用于两个方面:一是做为独立的茶品纳入宋代的茶品名录。如北宋第一位茶著者陶谷(公元907——960年)在撰写《茗荈录》时,就将两款茶膏纳入其中:一种是“玉蝉膏”,另一种是“缕金耐重儿”。虽然《茗荈录》主要记述茶事的十八个趣闻,但我们从这些描述中看到这两款茶膏的名称,标志茶膏做为独立产品的存在。二是在饼茶制作过程中,有意识将饼茶表面用茶膏涂层,以增加饼茶表面的光亮度及色泽。这与唐代制茶中“含膏”工艺有明显不同。或者说相比唐代而言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宋朝的蔡襄(公元1012——1067年)曾做过宋仁宗的贡茶使(负责造茶进贡的官吏),在他著述的《茶录》中对此有专门的描述:“饼茶多以珍膏油其面,故有青黄紫黑之异”。这里的“珍膏”就是茶膏。

当到了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公元1082——1135年)时,对“珍膏油其面”则显得更为重视,甚至把“膏”的质量好坏做为鉴茶标准。他在其撰写的著名的《大观茶论》一书中,就如何从外观鉴别饼茶时指出:“茶之范度不同,如人之有面首也。膏稀者,其肤蹙以文;膏稠者,其理敛以实”。意思是说:看茶的表面,就如看人的脸面,膏稀者,饼茶表面多皱纹;膏稠者,饼茶表面纹理不明显,光亮凝聚,质地坚实。显然,膏稠者,是宋代好茶的代表。

但是,不幸的是,这种制茶工艺却在明代戛然而止。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下诏罢造龙团凤饼,全部改为“散形茶”。我们姑且不对这种变革妄加评论——无论是进步还是倒退。但有一点确是不争的事实,那就是这种变革使延续近千年的唐宋制茶工艺就此消失,包括茶膏在内,从此不见踪迹。

3、普洱茶膏形成在清代

虽然明朝废止龙团凤饼,但处在边疆地带的云南,或许由于远离京城的原因,借助“茶马古道”的交易继续着团茶与饼茶的生产。云南的团茶与饼茶尽管没有宋代茶品精致,也可说是唐宋茶品的简单模仿,但这一保留却为后来清朝普洱茶的繁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到了清代,伴随着云南普洱茶的繁荣,茶膏的制作再次悄然出现。它最初是由云南土司采取大锅熬制方法,初创另一种制膏工艺。这种方法显然是借鉴唐宋制作饼茶工艺,只是将“蒸”干脆改成了“煮”。而且这种用大锅熬膏的方法很快通过茶马古道传播到西藏,并迅速被西藏上层人物所接受。

藏族地区的饮茶与汉族不同,他们更喜欢熬茶或煮茶的方法,因此对大锅熬膏情有独钟。很多大的寺院甚至自建熬茶间,其熬制出的茶膏专供活佛级以上的人饮用。这一方法,实际一直保留到现在。我们从现在西藏很多大的寺院中仍能看到这种熬茶间及自制的茶膏,证明大锅熬制茶膏的方法一直在延续。

这里,我们也有一个疑问,那就是云南茶人为什么不直接采用宋代的制膏工艺,而是采取并不科学的大锅

熬制方法?——是宋代制膏工艺保密性太强,不被云南茶人了解?还是大锅熬制工序简单,相比宋代制膏工艺来得更快、更直接?这已成为我们始终不解的谜。

因为,从科学的角度看,大锅熬制茶膏确实存在诸多问题:一是茶叶在反复高温的熬制中,其诸多的生物酶消失,使茶膏后续的转化缺乏“动能”,只能向霉变转化。不可能长期存放;二是茶叶在高温的状态下,大量营养物质会随水蒸汽一并挥发。必然造成产品的某种缺失。或许是当时科技的落后,人们并不了解这些,甚至误认为此种工艺简便可行,

而忽视内在品质。因此,直到现在,很多人也误认为普洱茶膏就是大锅熬制而成,因为毕竟在清朝初年,雍正皇帝也将这种茶膏调入皇宫做为贡品。因此,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大锅熬膏属于普洱茶膏发展的第一阶段,只能定性为土制(土方法),与后来皇宫“御制”的茶膏有很大的差别。

清乾隆年间,由于大锅熬制茶膏存在的品质问题,加上皇室从饮用安全性的角度考虑(因那时云南一直不稳定,害怕投毒),因此把茶膏的制作,直接迁入到清朝皇宫内的御茶房(原址在乾清宫东庑)。并且在制作工艺上做了非常大的改进。

清宫御茶房的制茶工匠们在借鉴了宋代“小榨去水,大榨出膏”的工艺基础上,采取了一套近似我们现在低温提取、低温干燥的工艺,使其生产出的“普洱茶膏”跃上了新的台阶,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普洱茶膏”也由此正式定名。

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才使得当时的药学家赵学敏(公元1719——1805年)在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5年)所著的《本草纲目拾遗》中,将“普洱茶膏”纳入其中。这是从官方的文献中看到的第一个正式称谓:普洱茶膏。

这里指的“普洱茶膏”就是指清朝皇宫御茶房制作出的茶膏,而非民间大锅熬制茶膏。因为《本草纲目拾遗》是一部非常严谨的著作,它是继《本草纲目》之后另一部集大成之作。其作者赵学敏又是一位治学严谨的药物学家,从他对普洱茶膏的描述中,我们不难发现,他对普洱茶膏乃至普洱茶有着非常深刻的了解。他不可能将大锅熬制的茶膏——这么简单、且又丧失药效的物品纳入药学名单中。

1792年(乾隆57年),普洱茶膏首次做为国家礼品向到访的英国使团马嗄尔尼馈赠,并就此流入海外。

1925年,清朝皇室解体,普洱茶膏的制作也随之终止。

建国后五十年代,中茶公司接受国家任务,要求勐海、下关等几个企业赶制一批茶膏,供给援藏干部,大约三千斤左右,但这几亇企业仅生产了一千多公斤后,就停产了。原因是这种质量较差的茶膏不被援藏干部接受,自然也就没有了下文。初步分析,是因为仍然沿用大锅熬制方法所致。

茶膏自此又一次销声匿迹。

4、茶膏盛于当代

茶膏制作工艺在中国一脉相承,虽然经历了明代和民国的数百年断代,但最终还是留下了重要的制作工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现代茶膏制作工艺也得到了极大的改进,当代的每一种主要制作工艺,实质上都可以看作是古代不同制作工艺的传承。

在清代宫廷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发展出常温仿生浸提工艺这一现代科学茶膏制作工艺。

这种工艺模仿了清代茶膏制作的气候、温度、环境,在更加繁复、细致的工序下,根据清代以花梨木为炭的思路,把茶汤的提取和浓缩,控制在常温35~42摄氏度之间。这里所说的常温与宋代工艺中的常温是有所区别的,宋代工艺的常温是指日常温度,而清代工艺的常温是指相对恒定的温度。

这一工艺利用了芳香物质和活性成分必须在一定温度下挥发和析出的特性,最大限度的将这些茶叶的原有物质有效的溶解到茶汤再收敛成膏。中间避免了过高的温度造成芳香物质挥发和活性成分被破坏和过低温度的析出不足,所以制作的茶膏香味十足,陈化后的口感滋味也更好。

茶膏是普洱茶有益物质高度浓缩的精华,所以制作普洱茶膏的目的就在于如何更好的保存和提炼普洱茶的香气、色泽、口感,如果制作的茶膏反而不如普洱茶本身,那么这样的茶膏在品饮价值上就不如普洱茶本身了。现代茶膏制作的三种主要工艺,在符合品饮价值这一要求上,与普洱茶原始价值贴合的应该说是常温仿生浸提工艺。

洗茶?醒茶?温润泡?有什么不一样


通常来说,温润泡就是洗茶的一种标准称呼。除此之外,关于洗茶的称呼还有“醒茶”一词,不过,这里面还是有不同含义的。今天,我们就来讲关于洗茶方面的知识点吧。

一、洗茶

洗茶,在日常泡茶中就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去尘”;二是“醒茶、润茶”。

前者是从清洁卫生的角度而进行的礼仪,跟给客人喝茶前要先烫杯是同一个道理。

后者则是为更好地品味茶叶的香气和滋味,以唤醒茶质,便于茶叶的舒展和茶汁的浸出。

一般来说,在冲泡乌龙茶、黑茶、红茶等时,往往习惯把第一泡茶水倒掉,称之为“洗茶”。

不过,对于“洗茶”,人们也常常把它误以为是茶叶不干净,因此要洗茶,甚至一些人也如此解释洗茶的作用。

其实并不是。

“洗茶”可以说是茶饮时的一道礼仪的程序,是中国饮食文化和文明礼仪的一个体现。

二、醒茶

明代《茶谱·煎茶四要》载:“一、择水;二、洗茶:凡烹茶先以热汤洗茶叶,去其污垢、冷气,烹之则美;三、候汤;四、择品。”

这是洗茶被称为“醒茶”的另一个根据之一。洗去茶叶的冷气,便是“醒茶”之意。那么,茶叶如何会有冷气呢?

事实就是因为茶叶制成后,一般不会马上饮用,刚加工完的茶叶火气较大,一般都要将茶叶储存一段时间后再饮用。

而经过这一段时间后,火气虽褪,却添冷气。通常来说,像铁观音、绿茶这些茶做出来之后都会放入冷藏,或者是存放在干冷的瓮中,这也就是冷气的

洗茶还是醒茶,关键是你喝了什么样的茶?


每个喜欢喝茶的人都知道,用盖碗或紫砂壶冲泡时,先将撬好的干茶,置入器皿中,注水浸泡后,将第一泡茶水倒掉,称之为“洗茶”,犹如“净茶”一般,除去灰尘污垢、温茶发香,同时,也遵循了古人的智慧。

这样的习惯就像一个烙印一直传承了下来,成为喝茶时必做的过程。在一些茶艺冲泡的培训过程中,也将“洗茶”列为冲泡技巧和茶艺表演的礼仪之一。

按《中国茶叶大辞典》,对于“洗茶”的解释:“洗茶是洗去了散茶表面杂质,且可诱发茶香、茶味,并认为这是一种古人遗风习惯”。

也正因为如此,洗茶的行为,往往被习惯性的认为,茶叶在生产过程、存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接触了一些灰尘或其他微生物,需要通过洗茶的过程,将茶叶净化。

这也让我们,有了一些很现实的质疑:既然茶叶不干净,为什么还要喝它?洗茶能洗干净吗?

不干净、有异味的茶,无品质可谈

以现代农业、工业科技的发展状况,食品生产过程中,我们对于卫生、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干净的标准是现代食品生产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指标,茶叶的生产也自然不例外,这就对每一片茶叶的品质有了一个基本的要求。

也就是说,茶叶不干净显然是一个不合格的产品,当你喝到的茶,有灰尘、杂质、甚至农残等的,一道洗茶水也未必能洗干净,又何必花功夫洗它,直接倒了,反而更省事。

所以,大拙认为,不干净的茶无品质可谈,一个有态度的茶人,从一开始就应该以:茶叶的干净为第一准则,不管是生产过程中,还是封装成型时,又或者是在仓储过程里,在保证茶叶封装未被破坏的前提下,应当保证茶叶的干净。这是对于我们喝茶应该有的一个基本态度。

如果茶叶达到干净的品质要求,那么,“洗茶”到底为哪般?

喝茶前,需要将茶叶唤醒

我们习惯了用现代思维去思考时,总是对需要洗的东西,有种不干净的感觉,而当我们不以字面意思去理解,重新思考古人的智慧时,我们会发现。

洗茶的行为,大拙认为,实际上是在“醒茶”的过程,在普洱茶紧压成饼后,是为了更好的存放和后期陈化,当我们要打开一饼茶,撬好干茶,准备冲泡时,需要将茶叶唤醒,这恰恰是紧压茶和散型茶不同的地方,也是很多人习惯想喝一饼普洱茶时,将其撬散,置入储茶罐中,也是唤醒干茶的过程一样。

醒茶是冲泡茶叶非常重要的技巧

冲泡时的“醒茶”,实际上,是让茶叶通过与空气和水份的充分融入苏醒过来,焕发出茶叶的本质以保证每一道茶汤的汤质,有经验的茶艺师都知道,醒茶醒不好,后面怎么冲泡都会有点格格不入的感觉存在,比如,醒茶时间不够,茶汤滋味出不来,醒茶的温度不够,茶水分离,融入不到一起,茶是茶,水是水。

醒茶的技巧是考验茶艺师水平非常重要的一环,干茶紧压的程度,撬茶时碎末的多少,注水的节奏等等细节,是茶艺师判断醒茶程度的依据,特别是普洱老茶,醒茶的技巧,更为考究,特别注重醒茶的水温和时间,也是很多资深茶友喜欢用紫砂壶冲泡老茶的原因,能保持水温。所以,大拙认为,好的茶叶是需要醒的,坏的茶叶才是需要洗的。

何为“老茶头”?


普洱茶在渥堆发酵时,结块的茶相对条索状的茶,内含物更加丰富,茶汤更浓厚,更加耐泡,但泡到最后也仍然有大部份茶头不会散开,还是粘连在一起。

究其原因,普洱茶发酵过程中经过反复不断地翻堆,使茶叶会分泌出一些比较粘稠的果胶来,将一些茶叶就粘连在一起。等茶叶发酵完毕后,人们会把这些一团一团的茶叶疙瘩拣出来,用手把它解开,然后放回到茶叶堆里,而有的实在粘的太牢了,如果要强行解开的话会将茶叶弄碎了,只好另外放成一堆,变成了“疙瘩茶”。

能形成“疙瘩茶”的原料,一般嫩度高、体型小、条索紧结。因为在潮水后,茶叶柔软、茶体之间透气性差,就容易结成团块,加上发酵翻堆时不充分,则团块茶更多、更大。

2005年以前,这些团块茶都是作为付茶,累到一定量再来切碎,拼入低档产品使用的。李文华老师在生产审评中,感到这种团块茶,内质比较特殊,特别是嫩度高的团块茶,切碎了做副茶十分可惜,就有了开发一款产品的想法。

之前提到的团块茶,作为一款独立产品有着诸多缺点:首先形状不规则,体形也不支持与其他条茶拼配;其次,大团块里可能有杂质,这是要通过工艺去除的;还有的问题是,团块茶内部厌氧发酵过程长,如果不经过蒸压不透,其微生物超标是可能的。

产品的开发思路就从解决这三个问题开始:首先通过精制工艺,切块、筛分、拣剔工序,将团块茶制成干净、体形大小匀齐的原料;其次,将团块茶经过稍长的蒸压,体形小的揉制压成饼茶(这就是“老茶头”饼茶),而颗粒大的,则压制成砖茶。(颗粒饱满,特点突出,就成了250克砖茶)

在技术上的难题解决了,那产品叫什么名字呢?李文华老师也是费尽了心思,最早的产品,起的名字叫“粒粒香”,因为是颗粒状的,滋味香气独特。(“粒粒香”饼茶这个产品,由此而来)

早期产品面世之后,有老一辈茶人提出意见,说在乌龙茶里有“粒粒香”这种产品,普洱茶也叫这个名字容易混淆,于是就有了由“粒粒香”到“老茶头”的转变。

普洱茶要不要洗茶(醒茶)?茶叶是不是越鲜越好?


普洱茶由哪些花色品种?

普洱茶在历史上又有所谓毛尖、芽茶、女儿茶之称。清张泓在《滇南新语》记载:“普茶珍品,则有毛尖、芽茶、女儿之号。毛尖即雨前所采者,不作团,味淡香如荷,新色嫩绿可爱。芽茶较毛尖稍壮,采治成团,以二两四两为率,滇人重之。女儿茶亦芽茶之类,取于谷雨后,以一斤至十斤为一团。皆夷女采治,货银以积为奁资,故名。”

19世纪上半叶,普洱贡茶的花色有八种。清阮福《普洱茶记》记载:“每年备贡者,五斤重团茶、三斤重团茶、一斤重团茶、四两种团茶、一两五钱重团茶,又瓶盛芽茶、蕊茶、匣装茶膏共八色。”贡茶数量66666斤,取意为六六大顺之意。

历史上的传统普洱茶,是指以“六大茶山”为主产区生产的大叶种茶为原料制成的青毛茶,以及青毛茶压制成各种形状规格的紧压茶,到了20世纪初,普洱茶是蒸制后以竹箬成团裹的竹篓装大宗茶,主要是指晒青茶及其蒸压成型的各种紧压茶。如普洱方茶、沱茶、七子饼茶、藏销紧压茶、砖茶、竹筒茶、拼装散茶等。

清代除贡品团茶外,民间生产销售的普洱茶还有普洱散茶、七子饼茶、沱茶、紧茶等。因此可以认为,清代的普洱茶形态以多样化,除部分芽茶,毛尖等晒青散茶外,多数是以晒青茶为原料进行蒸压成形的紧压茶。

目前生产的普洱茶有普洱散茶和普洱紧压茶两种。普洱散茶按品质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六级、七级、八级、九级、十级共十一个等级。普洱紧压茶外形有圆饼形、沱形、砖形、树筒形、屏风形等多种形状和规格。在长期的生产制作和销售过程中,普洱茶的花色品种不断更新,形成自己特有的产品系列。

什么是绿色食品茶和天然有机茶?

按照国家卫生标准规定,绿色食品茶中的六六六、滴滴涕残留量不得高于15毫克/公斤。生产绿色食品茶的生产单位,必须经申报,获得国家绿色食品管理机构批准,在生产全过程中进行严格的环境控制,制订相应的标准,按标准进行生产和控制,保证最终的上市产品符合绿色食品的要求,并在产品包装上标识出“绿色食品”标志的茶叶。天然有机茶是指在无任何污染的茶叶产地,按有机农业生产体系和方法生产出鲜叶原料,在加工、包装、储运过程中不受任何化学物品污染,并经认证机构审查颁证的茶叶。

茶叶是不是越鲜越好?

从营养学角度来讲,喝茶需要注意的事情不少,如果饮茶不当一样会影响身体健康。快到了春茶上市的时候,人们在品茶时往往追求品新茶,许多人喜欢买新炒的茶叶,其实不然。

所谓新茶就是当年春季从茶树上采摘的投几批鲜叶加工后而成的茶叶。为求其鲜嫩,一些茶农在清明节前就开始采茶,这样的茶被称为明前茶;雨水这个节气前采的茶,被称为雨前茶。有些消费者以品新茶为乐,争相购买明前茶、雨前茶。其实,认为茶叶越新鲜就越好的观点是一种误解。因为新茶中的咖啡因、活性生物碱以及多种芳香物含量较高,易使人的神经系统兴奋,对神经衰弱、心脑血管病患者有不良影响。另外,新茶中不经氧化的多酚类物质和醛类物质含量较多,对肠胃黏膜有很强烈的刺激作用,胃肠功能较差的人特别是慢性胃肠道炎症患者,喝新茶易引起胃脘疼痛、胀满、便秘、口干等症状。

要不要洗茶(醒茶)?

“洗茶”这一概念出现于明代。《茶谱》载:“凡烹茶,先以热汤洗茶叶,去其尘垢、冷气,烹之则美。”对于普洱茶,“洗茶”这一过程必不可少。这是因为,大多数普洱茶都是隔年甚至数年后饮用的,储藏越久,越容易沉积脱落的茶粉和尘埃,通过“洗茶”达到“涤尘润茶”的目的。对于品质比较好的普洱茶,“洗茶”时注意掌握节奏,杜绝多次“洗茶”或高温长时间“洗茶”,减少茶味流失。另,洗茶也称醒茶,让尘封已久的普洱茶从沉睡中醒来,让整个茶体浸润到水,才能将茶质释放出原汁原香。(参考文献:蒋文中教授《普洱茶文化百科》,

普洱茶醒茶:“干醒”和“湿醒”区别


普洱茶就像美丽的公主,她有自己的语言,需要我们用心去体悟,要让普洱茶展现她完美的一生,我们对待她的每个细节都不容忽视,醒茶便是这无数细节中的一点。选择最适合她的方式,温柔地将她唤醒。当我们唤醒了她的内在气质,在与茶交流的时候,她也带给我们清心雅致的氛围,让我们有机会去醒一醒心、醒一醒脑。

什么是醒茶?

醒茶是使沉睡或尘封的茶叶通过与空气、水分的接触苏醒过来,令叶片自然的呼吸,重新焕发出茶叶的本质。因普洱茶独特的气质与内涵,通常所说的普洱醒茶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冲泡前的唤醒,称为干醒普洱茶;另一个是冲泡时的唤醒,称为湿醒普洱茶。

普洱茶为什么要干醒?

干醒茶是通过改变普洱茶的存储方式,达到唤醒茶质、凝聚茶香的目的。刚打开包装的普洱茶,冲泡时无法完美的展现出深沉饱满的韵味,通过醒茶这道细致的工序,可令普洱茶的滋味更加醇厚与纯正。每个茶人都有自己对干醒普洱茶的理解,所以干醒茶的方法与程序也是多种多样的,下面推荐一些茶友常用的干醒茶方式。

第一步首先是去掉包装,解散紧压的普洱茶。

新压制的普洱茶结构比较紧,解茶时可用茶针或茶刀来解散普洱茶,解茶时需控制好角度与力度。对于茶饼,可以从中间凹槽处向外入刀解茶;茶砖则可以从侧面入刀,比较容易将茶剖成两片,而后再分成小块;沱茶通常压制得比较紧,可从边沿或侧面入刀解茶。解茶时尽量保持叶片的完整性,顺着叶片的规律去开解。解茶也可使用蒸汽的方法,将茶饼放在开盖煮水的壶口。利用蒸汽使茶饼松软,这样解茶可以保持叶片的完整。在解老茶时则称为“拨茶”,因为年代久远的老茶,往往茶体已经比较松散,用手指轻轻的拨动或触碰,叶片很轻松地就会散落下来,在拨茶时需注意不要将茶叶拆得太碎。

第二步通风透气,使叶片自然呼吸,散去茶叶中的多余杂味。

将解散的普洱茶摊臵于清洁、蔽荫处,使其与空气充分接触。在这期间可在茶叶上覆盖一层宣纸或棉纸,避免落入尘土。并且摊放的环境不能有异味,以免吸收杂昧影响茶叶品质,同时还要避免日光灯长时间照射。摊放空间的湿度不能太大,以免茶叶受潮变质。通风的时间视茶叶状况而定,对于陈年老茶与洁净度较高的茶,两到三天即可;而新出堆的茶与带有仓味的茶,则需要一到两周的时间,以便更好的散去茶叶中的杂味。

第三步经过数日通风透气后,将普洱茶收纳于具有通风性能、无杂味且干燥的醒茶罐中,使普洱茶自然苏醒回气。

一般使用有盖的紫砂罐进行储存,因为紫砂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并且避光与隔热性也非常的好,可以保持罐内的温度与湿度相对稳定,令茶质和香气快速凝聚。收入紫砂罐后,醒茶时间大致为一至三个月。

新的紫砂罐内可能含有土气与火气,用它来存储茶叶会影响品质。可以使用开壶的方法处理一下,先用开水浇灌、侵泡,每日可重复操作一至两次,经过数目后将紫砂罐充分晾干就可以盛放茶叶了。侵泡后的紫砂罐务必晾晒至完全干透,否则罐内残存的湿气会令茶叶受潮变质。检验紫砂罐是否干透的方法,是将一些生茶投入罐中,盖上盖子存放一天,如茶叶没有吸潮变软,便证明紫砂罐内部已完全干透,可以放入待醒的茶叶了。醒茶罐除了紫砂材质外,还可以选择竹制的、藤编制的、陶制的等等,还有茶友使用没有杂味的纸盒或者自制纸袋,都可以起到醒茶的作用,但最重要的还是要看茶来决定。

经过醒茶这一细致的过程,茶叶会因茶质凝集而产生饱满、厚重的香气与口感。

上面的干醒普洱茶,是通过解散茶叶使之通风透气,让茶叶自然呼吸,散去本不应当属于茶叶的,闷、杂、堆、沉等味道,令茶叶恢复本质,存于紫砂罐中集结自身的韵味。而湿醒普洱茶是在干醒茶的基础上,用水及温度帮助茶叶唤醒本质,有助于在正式冲泡时释放出最佳的品质。

什么是湿醒普洱茶?

湿醒普洱茶通常也称润茶或温润泡,通过叶片与热水的接触,可以提高茶叶自身的温度,帮助叶片缓缓舒展,令茶叶充分地苏醒过来,而且可以带去茶叶在各个环节中附着的浮尘,在润茶之后冲泡能更好的释放出茶味。

湿醒茶的方法:

先用热水充分温热茶具,投入茶叶注入热水,数秒左右立即倒出。一般情况下,普洱生茶润茶一次。普洱熟茶润茶两次。润茶程度的掌握,在整个冲泡过程中,决定着茶叶内在品质的表现,对之后的冲泡有直接的影响。

所以润茶时需注意几个方面:

首先是看干茶来决定水温。生茶、新茶与嫩茶需降低水温,熟茶与老茶则需要提高水温。

时间的控制也很关键,浸泡的时间不能过长,如果润茶时间过长,茶叶中浸出物释放过多,将会影响正式品饮的茶汤口感,所以要快速倒出润茶水;在润茶时,可以观察润茶水的汤色,可以帮助判断正式泡茶时所需的水温与浸泡时间。

对于陈年老茶的醒茶方式,资深茶人对此非常地讲究。

首先将老茶放入干燥的紫砂壶内盖上壶盖,用铸铁壶将水煮沸浇淋紫砂壶外部,而后轻轻摇动紫砂壶,反复高温淋壶、摇壶两至三次,大约用时五至十分钟,相当与为老茶做了一次干蒸桑浴。壶内聚集的温度唤醒了沉睡多年的老茶,此时开盖便可闻到老茶的沉香,这时再向壶内注水润茶。使用这样的方式润茶一次便可,老茶珍贵实在不忍浪费。然后再依据这款老茶的特性,掌握好浸泡与出汤的时间。

普洱茶通过这两次不同方式的醒茶。帮助茶叶更好地展现内在气质,提高了茶汤的香气与口感。当然,醒茶的万法

不仅限于此,茶友只要对普洱茶的特性有所了解,也可以创造出更多醒茶的方式,帮助茶叶更好地展现她的特质。

《何为醒茶、洗茶、发茶?》一文由茶经网CY316.com普洱茶栏目提供,我们力求提供优质的2022普洱茶相关知识点,以及准备大量关于普洱茶相关的专题,如:何为洗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