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熟茶?谈谈自己肤浅的认知

发布时间 : 2019-12-04
普洱茶是熟茶 熟普是黑茶 熟茶是红茶吗

【www.cy316.com - 普洱茶是熟茶】

最近看到茶友尤其是刚接触熟茶的茶友对熟茶有很多疑惑,不知喝熟茶如何入门?不知何为适度发酵熟茶?有感而发讲一下自已对熟茶的认知。熟荼是云南普洱茶重要组成部份,要喝懂云南普洱茶一定不能只懂喝生茶,还必须懂喝熟茶才算喝懂云南普洱茶,而真正全面喝懂云南普洱茶还得要喝懂老生茶和老熟茶,因此喝熟茶是一门不能缺少的学习云南普洱茶的功课。

对熟茶的疑惑本人也曾有过,在学习品饮熟茶过程中学费也交了不少,好在有资深茶友的帮带下少走了许多弯路,同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提升辨别熟茶好坏优劣的能力。茶在不卫生的前提下只能是坏劣茶,而在卫生的前提下是茶只有品质高低之分,喝熟茶一定要喝干净卫生的、正规厂家的熟茶。

熟茶如何入门?

首先要选择正规厂家有质检的熟茶品饮,其二要品饮不同厂家、不同品质、不同年份的熟茶,全方位积累品饮经验,不要长期停留在某一层次上(尤其在低层次),多喝多问多思考,只有喝明白熟茶后才能在五花八门的品牌熟茶中选择到适合自己的熟茶。

适度发酵熟茶书中是这样描述的:汤色一一汤色红浓(红褐)明亮;香气一一熟(陈)香要纯正,不能有霉味杂味等;滋味一一醇(和)厚、爽(绵)滑、回(甜)甘;茶底一一叶质肥嫩、柔软度适中、色泽褐红(深栗)均匀一致、有光泽有弹性;适度发酵的好熟茶能让品饮者口感和肠胃都感觉舒适,心情安稳。

熟茶是为满足港澳、南洋等地区消费者品饮汤红水甜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而研制的,目的是出囗创汇,不为仿老生茶口感,现在坊间传说轻发酵熟茶存放陈化后更接近老生茶的观点有自欺欺人的感觉,熟茶就是熟茶,老了只是老熟茶,与生茶无关,与老生茶更不可比较,轻发酵熟茶与重发酵熟茶是适度发酵熟茶工艺的加减,只有口感的差异。

随着科技的进步,检测水平的提高以及对熟茶的重视,发现熟茶在渥堆过程中微生物酶促发酵的分解和代谢物含有大量对人体有利有益的已知或未知的物质,表明熟茶对人类有明显的保健功能,因此喝熟茶应以保健养生为主,品茗品鉴为辅。

cy316.COM编辑推荐

谈谈普洱熟茶与发酵的关系 熟茶≠发酵


今天谈谈熟茶与发酵的关系,这里的发酵指的是渥堆发酵,长期以来大家在谈论熟茶品质的时候,很多的发烧友甚至一些业内人士都将熟茶和发酵划等号,讨论熟茶品质形成因素的时候也基本只谈发酵,这是一种经久形成的根深蒂固的错误认识,出于纠偏和澄清事实特写此文章,废话不说,直奔主题!

在开始触及和深入本话题前,希望大家明白一点:不要神化和过分抬高发酵,认为发酵可以包办一切,化腐朽为神奇,这是一种奢望和苛求,是非常缺乏客观性的想法,发酵是很重要,是很关键,但不是唯一非常关键的因素,还有两个方面往往被大家所忽略和轻视,那就是发酵所需的原料和发酵茶的拼配,其中原料起基础性的决定作用,拼配则是熟茶品质形成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首先谈谈原料,对于渥堆发酵来说,原料的三个度,内含物的丰富程度、揉捻程度、匀齐度或者均匀度是发酵是否顺利进行和发酵茶品质达标的决定因素。内含物方面,在漫长的发酵渥堆周期中,发酵茶经过了酶促、湿热、微生物的一系列作用,而后经历了转化、分解、缩合,降解等等过程,一些物质衰减,也形成了一些新的物质,但总体上内含物在减少,因此要想达到熟茶品质的浓强鲜爽甜香的目标,尤其是浓强方面,必须保证内含物足够丰富,保证熟茶的足够的水浸出率,否则如果内含物不丰富只能加重发酵成熟度,虽然浓度上去了,但耐泡性也下降了。

揉捻程度方面,在渥堆发酵中,特别是前期,只有破坏茶叶表层释放出内含物发酵才能进行,揉捻程度重的茶叶,挤出了茶汁,内含物被有效析出,减少了前期对茶叶表层破坏所需要的时间,缩短了发酵周期,而且揉捻程度较重,条索紧实,外形匀称美观,另外纠正一个认识,有人认为揉捻程度较重,茶条卷紧,没有展开,茶叶与水热接触面积较小,不利于发酵,殊不知发酵叶在潮水、补水压水后,吸水膨胀,叶张舒展,并不会卷紧,不会对发酵起到阻碍的作用。

在匀齐度方面,这点尤为被人忽视,在渥堆发酵中发酵周期由短到长存在着发酵梯次,老梗、黄片以及朴片和老叶基本处于最先发酵层次,其次是嫩度适中的中高级毛茶,再次是嫩度较高一芽一叶、一芽二叶,最后是最难发酵的芽头,因此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当老梗、黄片等发酵完毕时,芽头和嫩度较高级的毛料却偏生和泛青,待到芽头发酵完毕,梗以及黄朴片却可能已经碳化,所以保证原料的相对均匀一致,防止老嫩过分混杂,避免人为的混搭和匀堆就显得较为迫切了!可是在当下的普洱茶产业界,绝大多数发酵原料的品质是无法保证的,很多的厂家常常以发霉、变质、存在酸馊味的茶叶进行发酵,对熟茶的品质提升是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其次,谈到拼配的影响,那更是应该大力着墨的地方,我们要知道一款熟茶拼配方案的确定和形成,是拼配部门面向市场和客户需求所制定的,而拼配的半成品发酵茶的成熟度,级别,产区也是拼配部门在发酵之前就已经确定的,发酵部门只是在拼配部门的要求下组织生产,改进工艺,以达到拼配部门的品质要求。而且,拼配的对象并不是发酵茶本身,而是其经过筛分,风选,色选以及捡剔后的号头茶,所以熟茶的最终品质的形成还得靠拼配师高超的技艺和拼配水平的,发酵部门只是提供拼配的半成品,并不具有决定作用!

总而言之,希望大家明白,熟茶≠发酵,熟茶=原料+发酵+拼配,发酵不能决定熟茶品质,也期望各位茶友莫要将二者划等号,要全面的看问题,通盘考虑各个环节,这样才有利于加深我们的认识,才能真正的做一个茶人!

什么茶是普洱熟茶?什么茶是普洱熟茶?


熟茶是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渥堆发酵等工艺加工而成的茶称为熟茶。熟茶色泽褐红,滋味纯和,具有独特的陈香。由于普洱熟茶茶性温和,保健功能较好,很受大众喜爱。

正式出现熟茶应该从1973年始,1975年年人工渥堆技术在昆明茶厂正式试制成功,从此揭开了普洱茶生产的新篇章。人工发酵技术研制的原因是为了解决普洱茶自然后发酵时间过长(往往十几数十年)的问题,所以人工模仿自然发酵的过程以达快速陈化普洱茶的目的。

普洱茶有其独特的加工工序,一般都要经过杀青、揉捻、干燥、堆捂等几道工序。鲜采的茶叶,经杀青、揉捻、干燥之后,成为普洱毛青。这时的毛青,韵味浓峻、锐烈而欠章理。毛茶制作后,因其后续工序的不同分为“熟茶”和“生茶”。经过渥堆转熟的,就成为“熟茶”熟茶。再经过一段相当长时间贮放,待其味质稳净,便可货卖。贮放时间一般需要2-3年。干仓陈放5-8年的熟茶已被誉为上品。

由于普洱茶分为普洱熟茶和普洱生茶,两种茶都有许多保健功效,只是每个人的喜好不一样。

熟茶:降脂,降压,养胃,较适合中老年人群。熟茶可以降脂,降压,防治动脉硬化,预防便秘,利尿,养胃,养颜,减肥等较适合中老年人群及胃寒等人群。

选择熟茶对胃有暖胃和保护作用,同时熟茶不会对胃有任何的刺激作用。具有促进睡眠,养生之功效。

普洱熟茶和普洱生茶减肥的原理不同:

熟普洱茶(生茶自然发酵也同)主要的活性作用成分是红茶素(TR)、黄茶素(TF)、茶褐素(TB)、没食子酸和维生素C等。发酵熟制的普洱茶由于加工过程中微生物的作用,大分子多糖类物质的转化形成了大量新的可溶性单糖和寡糖,发酵中,维生素C也成倍增加,这些物质对提高人体免疫系统功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发酵过程使普洱茶中所含的黄酮类物质以黄酮苷形式存在,黄酮苷具有维生素P的作用,是防止人体血管硬化的重要物质。

含有丰富有益菌群的发酵熟普洱茶,在进入人体后不会对胃产生刺激作为,而且能够在胃的表层形成附着膜,对胃产生有益的保护,经常饮用可以起到养胃和护胃的功效。未转化的生茶则和绿茶一样,对胃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谈谈普洱熟茶上的微生物


熟茶是一种发酵茶,亦称“可以喝的古董”。可长期存放,越陈越香品质越好。熟茶对人体健康有许多积极的作用。经发酵后,茶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质、维生素及纤维素和各种有机物,经常饮用熟茶可降血脂、防止动脉硬化,降低血糖,控制血压。

众所周知,熟茶的独特品质主要是在后发酵过程中形成的,熟茶的后发酵,按其所需时间的长短可分为快速后发酵(即“渥堆”后发酵)和缓慢后发酵(即贮存陈化后发酵)。

晒青毛茶经过洒水渥堆,因水分与温度提升有利于微生物生长。在渥堆过程中,参与作用的微生物包括酵母雷、细菌类、黑曲霉、根霉属等等。能够成为发酵食品的发酵茶,首要的是对人体的安全性,渥堆是多种微生物的总和作用,有益的真菌微生物会使茶叶品质提高,有的对有害的细菌等微生物起杀灭、抑制的作用。

“渥堆”过程中,茶叶的湿热作用和微生物作用交替进行,形成了普洱茶特有的汤色红褐、滋味醇厚、陈香四溢的品质风格。这表明微生物在普洱茶的渥堆过程中对其品质的形成有着其他成分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普洱茶渥堆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优势菌群,不同的酶系参与不同优势菌群的活动,从而使茶叶的成分发生了变化,最终形成了不同品质特征的普洱茶。而因气候、环境、水质与制程等等过程中,所产生不同菌类比例,终而产生不同渥堆熟茶的特殊风味。

好的普洱熟茶自己会说话


普洱熟茶滋味纯和,具有独特的陈香;其茶性温和,有暖胃,护胃,降三高、减肥等保健功能,深受茶友的欢迎。普洱茶的知识琐碎,虽然喝茶的人普遍存在,但是不少茶友并不是真的很了解普洱熟茶,今天小编就对于普洱熟茶的知识做了一个汇总,希望能对您有用。

普洱熟茶在业内称“熟茶”,或称“熟普”,是指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经人工加速发酵制成的普洱茶。发酵普洱茶始于20世纪70年代,1973年中国茶叶总公司云南茶叶分公司根据市场发展和消费者需求,最先在昆明茶厂试制,按照普洱茶的品质形成要求,结合加工工艺特点,研制出了具有甘、滑、醇、厚及陈香特点的普洱茶。“熟普”经人工发酵,其茶叶的成分发生了迅速转化,茶性和茶汤口感都已具备了醇化普洱茶的特点,制成后的“熟普”只要贮放上两三年就能品饮。当然,“熟普”的口感和茶性也取决于贮放的时间,年头越久,“熟普”的口感和茶性越优异。值得注意的是,“熟普”虽成于人工加速醇化的发酵工艺,但发酵工艺复杂,时间周期长,生产成本高。一些不法商人为谋暴利,以假乱真,以新充陈,甚至“速造普洱茶”坑害消费者,因此品饮和收藏普洱茶一定要买正规的茶业公司出品的,最好选购有年份专业干仓存储的的品牌熟茶。

普洱熟茶有紧压熟茶和普洱散熟茶之分。散茶一般来说,其品质的高低,外形重点看条索和色泽、条索主要看条形松紧、重实的程度,以条形肥壮紧结、重实的为好;色泽看含芽毫的多少,色泽的深浅是否均匀一致,以色泽褐红、均匀一致、金毫显露为好,色泽发黑或花杂有青张、枯暗为品质差的表现。高品质的普洱茶外形金毫显露,条索紧结、重实,色泽褐红、润泽、调匀一致。若闻之有烟、焦味、杂味、有霉味、馊味说明工艺差或者保存不善,品质劣。

普洱熟茶的汤色要求红浓明亮,深红色为正常,黄、橙黄或深暗的汤色均为劣质茶品,如汤色橙黄或深暗是“发酵”工艺掌握不好,发酵不好或发酵过度均可出现此种情况。如汤色混浊不清,也属品质劣变。

陈香是熟茶最基础的香气;“渥堆味”是普洱熟茶采用渥堆技术是产生的,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纯熟的工艺和严格的生产流程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这种气味,而且在两三年的转化后,渥堆味就会褪去,展现出更为饱满圆润的滋味。

熟茶若存储得当,经过五年以上转化会进一步升华,呈现出更加丰富的香气,例如樟香、参香、药香、枣香、陈香、木香等。不过这是由茶品品质、存放环境和漫长的时间共同决定的,也就是说,如果一饼茶的原料本来就不好,那再怎么转化也不会有惊喜。

熟茶性温和、入口醇厚,更有养胃暖胃、降血脂、助睡眠、减肥瘦身的功效,很是适合饮食不规律、注重养生的中老年人以及爱美时尚的年轻化群体。同时也因其独特的口感,更容易被大多数没接触过普洱茶的人所接受。也有不少熟茶爱好者,通过仓储消除普洱熟茶的渥堆味,提升其品饮价值,经过几年的岁月转化,更易形成熟茶特有的陈韵,使其具备了收藏价值。

好的熟茶自己是会说话的。古董行当里有个词语叫“大开门”,意思是真正的古董的气质一眼看上去就能感受到,根本不需要费尽心力去鉴别。茶品也是如此,好茶喝起来的身心之感是不需要华丽辞藻去描述的,那是一种天人合一、身心和谐的境界。

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普洱熟茶?


基本上只要广大普洱茶消费者从这些方面注意选购,并相对选择一些信誉度高、正规、有一定规模、有QS标志,并且价格是自己能够接受的普洱熟茶饮用,是能够找到合适的普洱熟茶的。

(1)外形上看不能有白霉、黄霉和黑霉,若有则说明发酵没有结束,有霉味。但正常普洱茶会带有灰白色。色泽褐红或乌润有光泽,但整体面上看有油润的感觉。

(2)汤色红艳明亮或红浓明亮,如果是混浊的汤色,或是悬浮物过多的属不正常的普洱茶。建议大家这样的普洱熟茶就不要喝了。

(3)香气陈香浓郁幽长、纯正。有酸味、馊味或其它异、杂味为不正常的普洱茶。

(4)滋味醇厚甘滑(略带收敛性),有暖甜的韵味,入口有扩张力(饱口),回味持久。忌苦味,涩味,酸味、馊味或其它异、杂味。云紫轩普洱茶。

(5)叶底上看,正常普洱茶叶底褐红,柔软。若叶底发硬、发黑,是普洱茶发酵过度,俗称“炭化”,另外,叶底软绵,没有弹性,用手揉成泥,说明发酵过程湿水过重,堆温不够造成“沤堆”,这种茶大多有酸味或闷馊味,汤色发浊。

什么是普洱熟茶?熟茶的前世今生


普洱熟茶

普洱茶按其加工工艺及品质特征分为普洱茶(生茶)和普洱茶(熟茶)两种类型。

普洱茶有其独特的加工工序,鲜采的茶叶,经杀青、揉捻、干燥之后,成为普洱生茶。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普洱生茶)为原料,经过渥堆发酵等工艺加工而成的茶,就是普洱熟茶。

熟茶属于人工发酵的工艺,与生茶存放转化的内在机理是完全不一样的,生茶放久了是绝对不可能变为熟茶的。

外观滋味

熟茶干茶外观色泽偏褐红色,茶汤汤色红浓偏褐,不同品质的熟茶,汤色略微有些不同。

滋味醇和,具有独特的香气,“以陈香为主导,透其他植物特殊香气”。

经过不同时间的陈化,普洱熟茶的香气的可产生陈香、荷香、焦糖香、甜香、参香、枣香、桂圆香、樟香等。

好熟茶的标准

一杯好的熟茶,首先应该喝起来没有“两味一感”,即没有堆味、仓味和燥感。其次,一杯好的熟茶,要达到香、甜、醇、厚、滑的协调感。

熟茶功效

普洱熟茶茶性温和,有养胃,护胃,暖胃,降血脂、减肥、抗衰老、助消化等保健功能。

什么是生茶?什么是熟茶?生茶好喝还是熟茶好喝?


普洱茶按是否经过渥堆发酵的工艺,可分为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

普洱(生)茶是以云南大叶和晒青毛茶未经人工渥堆发酵,直接压制成饼、砖、沱等形式或者直接以散茶形式进行存放——这也是传统意义上的普洱茶。

普洱(熟)茶是指以云南大叶和晒青毛茶为原料,采取1970年代研究成功的人工渥堆技术,通过控制茶叶堆子的发酵温度、发酵湿度和发酵时间,加速普茶的发酵过程的品质转变,再行以散茶或压制成砖、饼、沱等形式存放。

当年或年份较短的普洱(生)茶,汤色黄亮。随着时间的推移,茶饼色泽逐渐显暗直至深褐色(俗称“猪肝色”),其汤色也逐渐趋近红浓,滋味趋近醇厚,陈香日显。但这一自然陈化过程需历时十余年甚至更长时间,相当于“慢熟”。于是,在包括勐海茶厂在内的现代茶人的努力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研究成功了人工渥堆发酵技术,在几十天时间内通过调控温度和湿度因子,加快茶叶内含物质转化过程,相当于“快熟”。

通过人工渥堆发酵而成的熟茶虽然没有经过多年自然陈化的普洱(生)茶独有的香味和口感,但其汤色和对人体具有独特保健功效的物质已基本形成。所以,笼统地讲,我们不妨将熟茶渥堆过程看作是一个加速陈化过程。当年的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在内质和口感上差异较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比如10年或15年后,两者的内质和口感会朝一个方向趋近。

如何去选择一款好的普洱熟茶?谈谈关于熟茶的那些事儿


这两年熟茶也开始追求原料、产区、树龄,甚至也要春茶发酵。但是呢,这些都是在原有熟茶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东西,在购买熟茶的时候,如果盲目去追求这些新概念,很容易就会进入一个误区:那就是花大价钱买到不好的产品。

熟茶发酵技术才是第一位的,同样的原料技术成熟的厂子跟技术不成熟的作坊加工出来的熟茶会是两种不同的产品。前者品质优异,后者很有可能是垃圾。

发酵工艺对熟茶品质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几十元一公斤的台地料如果发酵得当,加工出来的熟茶品质同样优秀。但是如果在发酵过程中,温度湿度达不到要求或是出现烧堆的现象,哪怕是老班章古树纯料,这样的熟茶也是垃圾。贵则贵矣,喝起来全无味道。

选熟茶的时候,一开始先别问原料。如果得知是台地料,有了先入为主的思想再去品茶,潜意识里就会将其当做劣质品。

喝熟茶,醇厚第一,渥堆味越小越好。满足这两点之后,再去追求其他的东西,比如香味,枣香、糯香、樟香还是药香。等很满意了,才可以研究产区、树龄、是不是春茶发酵这些。因为这些因素加进来,就可以去判断一款熟茶能好到什么程度,是否还有提升的余地。

喝熟茶还有一个要点,那就是要博采众家之长。喝熟茶要多试品牌,多试产品。虽说有7572这样的标杆,但是7572所能反映的就是大益的熟茶味道,也是大益最具代表性的熟茶味道。可是在今天熟茶区域多样化的大背景下,只喝7572是不是有点故步自封了呢?

很多人在选购熟茶的时候,经常会对比生茶。但实际上熟茶价格自成一个体系,比如三五百只能买一款很大众化的生茶,但三五百已经能买到很好的熟茶了。至于原因么,熟茶在选料上不会有生茶那么精细,这样成本自然也不会有生茶高了。

总之熟茶与生茶同属普洱茶,但彼此各有特点,决不能混为一谈。至于要诀,那就是工艺大于产地与季节因素。

什么是熟茶?如何入门?


最近看到茶友尤其是刚接触熟茶的茶友对熟茶有很多疑惑,不知喝熟茶如何入门?不知何为适度发酵熟茶?有感而发讲一下自已对熟茶的认知。

熟荼是云南普洱茶重要组成部份,要喝懂云南普洱茶一定不能只懂喝生茶,还必须懂喝熟茶才算喝懂云南普洱茶,而真正全面喝懂云南普洱茶还得要喝懂老生茶和老熟茶,因此喝熟茶是一门不能缺少的学习云南普洱茶的功课。

对熟茶的疑惑本人也曾有过,在学习品饮熟茶过程中学费也交了不少,好在有资深茶友的帮带下少走了许多弯路,同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提升辨别熟茶好坏优劣的能力。

茶在不卫生的前提下只能是坏劣茶,而在卫生的前提下是茶只有品质高低之分,喝熟茶一定要喝干净卫生的、正规厂家的熟茶。

熟茶如何入门?首先要选择正规厂家有质检的熟茶品饮,其二要品饮不同厂家、不同品质、不同年份的熟茶,全方位积累品饮经验,不要长期停留在某一层次上(尤其在低层次),多喝多问多思考,只有喝明白熟茶后才能在五花八门的品牌熟茶中选择到适合自己的熟茶。

适度发酵熟茶书中是这样描述的:汤色一一汤色红浓(红褐)明亮;香气一一熟(陈)香要纯正,不能有霉味杂味等;滋味一一醇(和)厚、爽(绵)滑、回(甜)甘;茶底一一叶质肥嫩、柔软度适中、色泽褐红(深栗)均匀一致、有光泽有弹性;适度发酵的好熟茶能让品饮者口感和肠胃都感觉舒适,心情安稳。

熟茶是为满足港澳、南洋等地区消费者品饮汤红水甜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而研制的,目的是出囗创汇,不为仿老生茶口感,现在坊间传说轻发酵熟茶存放陈化后更接近老生茶的观点有自欺欺人的感觉,熟茶就是熟茶,老了只是老熟茶,与生茶无关,与老生茶更不可比较,轻发酵熟茶与重发酵熟茶是适度发酵熟茶工艺的加减,只有口感的差异。

随着科技的进步,检测水平的提高以及对熟茶的重视,发现熟茶在渥堆过程中微生物酶促发酵的分解和代谢物含有大量对人体有利有益的已知或未知的物质,表明熟茶对人类有明显的保健功能,因此喝熟茶应以保健养生为主,品茗品鉴为附。

什么是回甘?|一个关于茶“回甘”更真切的认知


回甘,算得上是品茶术语中使用最频繁,具象最丰富的词了。

仿佛每个面对好茶的品饮者都会情不自禁地选择它来表达自己的欢喜,尽管他们所言的“回甘”具象不尽相同。

百度百科曰:回甘,即回味甜美。而回味甜美,谓滋味由涩变甜。古人有诗为证:“雅不羡回甘,甘回舌先锁。”显然,这里所指的回甘,是涩感转化的结果。浙大茶学系王岳飞教授在《茶文化与茶健康》一书中认为:茶叶中的茶多酚,跟蛋白质结合,在口腔内质形成一层不透水的膜,使得口腔局部肌肉收缩引发涩感。如果所形成的膜厚薄适中,刚开始口腔里有涩味,稍后膜破裂后口腔局部肌肉开始恢复,收敛性转化,就呈现回甘生津的感觉。

关于回甘的另一种说法则认为,回甘是一种在苦味冲击下的口腔错觉,是对比效应。McBurney和Bartoshuk教授于1979年发表的《不同口感品质与刺激物相互关系》一文中提出:甜味和苦味是一种相对的概念,当品尝蔗糖等甜味剂后你会发现水是有些苦的,而当你品尝了咖啡因和奎宁等苦味物质后你会觉得水是甜的,而这种现象就是一种对比效应。

个人觉得,上述关于“回甘”产生原由的两种说法都难免让我不知所措。在这个问题上,我更愿意跟随我国近代高等茶学教育事业的创始人之一,陈椽老人在《茶业通史》一书中的认知:品茶是一种分明跟人的情绪关联的行为,一定要用纯粹化学分析的方法来解释,其结果往往啼笑皆非且人情淡薄。

我们不妨看看《茶叶感官审评术语》国标(GB/T14487-2008)中,关于回甘的表述:茶汤饮后在舌根和喉部有甜感,并有滋润的感觉。从这个表述来看,回甘应该从口腔深处到喉头返回的甘甜感觉,并非入口即可感知的甘甜。

问题来了。众所周知,口腔中只有舌头可以感知到甜,而且以舌尖最敏感,这就是入口即甜的道理所在。至于口腔深处和喉部,以生理学逻辑而言,是不可能有甜感生发的。那么那些分明存在的,从口腔深处到喉头返回的甘甜感觉,又是如何发生的嘞?

笔者以为,茶之回甘不过是好茶余韵的一种表象,是甜感和滋润感刺激下的一种综合效应:首先,一定是舌之味蕾真切感知到了甘甜,而且这种甘甜转化为一种意识认知后,产生了充盈着整个口腔的甜感;然后,在吞咽动作的协调下,茶汤中甘冽而丰富的内含物赋予了口腔深处和喉部温暖的滋润感。正是这细腻而顺滑的滋润感变化,在口腔甜感的暗示下,使得品饮者产生了喉头返回甘甜的错觉。

正如很多人在描述一款甜韵悠长的茶时,总喜欢说:“这茶真甜,都甜到心窝窝里了。”其实“心窝窝里的甜”,不过是茶汤流经食管时所留下的温暖感,在口腔余韵悠长的甜感暗示下,使得品饮者产生“甜入心”的愉悦错觉。

由此,我们可以为“回甘”的产生框定两个条件:其一,茶汤必须具备让舌尖感知到甜的内含物,无论这些内含物是入口即甜,还是先苦后甜。所以“甜感”是“回甘”存在的基础;其二,茶汤必须拥有余韵悠长的内质,才可以在口腔和食道中留下温暖顺滑的滋润感,这种滋润感越持久,回甘的具象就越真切。所以“滋润感”是“回甘”存在的诱因。

显然,上述分析纯属笔者依据自己品茶感知,随性而为的意象推理。之所以称之为“意象推理”而不是“逻辑推理”,是因为我认为:每个人品茶时所产生的感觉属于意象的范畴,而不应该属于逻辑的范畴。

所以,“回甘”可以千万种,欢喜就好!

熟茶,是怎么“熟”的?熟茶的发酵过程


正如人类饮食历史上最伟大的进步是从生食进入到熟食,普洱茶最有价值的突破,便是从生茶发展到熟茶。熟茶诞生至今不过四十余年,从经历低谷,到逐渐迎来高峰,熟茶,是如何“熟”起来的?

在中医里,有些药材名称里也包含“熟”字,意为制、改性、发酵。熟茶能“熟”,就是微生物发酵在起作用。经过渥堆发酵,茶叶里的刺激性物质转变温和,口感醇厚,达到比生茶更快的转化效果,“熟茶”由此而来。

1.熟茶的雏形:“红汤”

解放前,关于普洱茶的工艺著作里都提到:普洱生茶“汤色是红的。”九十年代初,生茶制作需“筑茶”,即茶叶放在竹筐里洒水压紧,促进了多酚类物质与微生物中的酶发生酶促氧化作用,使得新茶汤色显红。当时茶客习惯新茶放一段时间再饮,茶汤泛红也就不足为奇。

这种红汤普洱正是普洱熟茶的前身。它曾经是普洱茶品饮中一致追求的目标,因为茶客认为只有“红汤”普洱茶才不刺激身体,又醇厚适口。

2.熟茶发酵中内含物质的变化

为了让普洱茶快速达到“红汤”,熟茶诞生了。人工模仿自然发酵的过程让普洱茶陈化的速度大大提高。这是由于经过渥堆发酵,茶叶内部物质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多酚类物质变化

茶多酚是普洱茶含量较高的活性物质,是茶汤苦涩感的主要原因。发酵后,茶多酚比原本原料降低了50%-70%,转化为茶色素及一些非水溶性物质,最终熟茶茶多酚的含量在11%-17%之间,使苦涩度大大降低,刺激性和收敛性变小,茶性变得温和,入口甜润;

茶色素

普洱茶主要色素物质是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渥堆发酵随着时间的推进,茶多酚氧化程度深,茶黄素、茶红素氧化聚合成茶褐素。渥堆过程中,茶红素随翻堆次数增加而减少,茶黄素稍有增加、茶褐素急剧增加,使茶汤呈现红浓的色泽;

果胶质

果胶具有粘稠性,因此,溶于水的果胶质可增加茶汤厚度和粘稠度。在普洱茶渥堆过程中,原果胶呈减少,水溶性果胶呈增加趋势;

糖类物质

水溶性糖是茶汤甜味的主要成分,能缓解茶汤中苦涩味物质茶多酚、咖啡碱的刺激性作用,这部分糖含量越高,茶叶滋味就越甘醇。在普洱茶渥堆加工过程中,茶坯水溶性糖含量随普洱茶的渥堆发酵进程加深而随之减少;

咖啡碱

咖啡碱是茶叶中构成茶汤的重要滋味物质,与普洱茶品质呈正相关,咖啡碱在普洱茶渥堆过程呈增加趋势。

水浸出物

茶叶中水浸出物是茶汤的主要呈味物质,其含量的高低反映了茶叶中可溶性物质的多少,标志着茶汤的厚薄、滋味的浓强程度。熟茶在发酵过程中水浸出物含量是呈减少趋势。

氨基酸

氨基酸是构成茶品质的物质之一,表现在茶汤的鲜爽度。氨基酸在普洱茶发酵的特殊温湿条件下发生氧化、降解和转化,与多酚类起反应生成茶褐素,在普洱茶渥堆发酵过程中氨基酸总体呈减少趋势。

由上面的内含物质增减可见,如果要让熟茶呈现出适口的滋味,把控好渥堆的温湿度和时间非常重要,中度发酵的熟茶口感较好。

3.熟茶进阶:厚、滑、活

近几年,熟茶越来越市场关注,从技术的提升到原料的选择,都在让熟茶滋味不断优化。曾经有一个对熟茶的误解是:用好茶发酵是一种浪费。然而今天,很多茶企更愿意用“云南大叶种”、“乔木”“春茶”这些内含物高的优质原料制作熟茶,达到“厚”、“滑”、“活”的境界,堆味越来越轻微,口感体验更佳。

另外,熟茶发酵的程度靠洒水控制,企业渥堆熟茶通常以“吨”为单位,其风险和难度比制作普洱生茶要大的多,一旦发酵不均匀,则就会造成损失。随着熟茶的重视度提高,一场发酵技术革命也随之而来。

所以,熟茶的品质,也在考验着一个品牌的实力。但市场上“个性化熟茶”的概念层出不穷,如“山头熟茶”等,在熟茶热的阶段,还需有待分析考证。

精品原料辅以精良的技术,是优质熟茶的关键,不仅赋予熟茶极高的品饮收藏价值,也可以作为一些调饮茶的优秀基底。而经过医学界多年临床试验,熟茶被证实了在降血脂、血糖方面功效显著以后,不止口感陈香厚重,对身体健康也大有裨益。

随着消费者的认知升级以及茶企对市场的审视,熟茶重放异彩,大家正在摈弃过去对熟茶的不良印象,乐于重新认识、接触,熟茶品饮时代即将到来。

什么是熟茶的复合感,有什么作用?


普洱茶的特点源自云南特有的地理环境和茶种的特殊性,原料的品质始终是决定茶是否好喝的基础,能被茶友认可的茶,一定是有其独特的品质特征和个性,好喝的茶总是会让人记忆深刻,这是为什么优质的原料能成就优质茶的原因。

好喝的熟茶,代表的不仅是原料品质,也代表着专业的制茶工艺,越陈越香始终是普洱茶的价值基础,经历时间的考验不仅是对原料品质的检验,也是工艺的检验,合格的制茶工艺,一定是以后期陈化的品质提升,作为制茶的依据,这是匠人与商人的区别。

熟茶最容易让人接受,也最容易让人发现不适感,正因为,多了一道发酵的工艺,品质便出现了一些不确定的一因素,茶叶自身的净化能力有时也难以抵挡外界微生物的侵入,这也是为什么,大拙至始至终,强调的是熟茶的干净,不管多好的熟茶,干净是第一准则。

复合感是普洱茶最有个性的品质

普洱茶的内质造就了丰富的汤感表现,也使得我们喝茶时,感受着非常多变的品饮体验,特别是经过时间沉淀的普洱茶,品饮的价值愈加的明显。那么,到底什么是普洱茶丰富的品饮体验,大拙认为,是汤感里的苦、涩、甘、甜、香等滋味融合后,产生的复合感,复合感的出现,是普洱茶属于后发酵茶的非常典型的特征,有口腔里的甜润,醇厚,有喉部的韵味,绵滑,有入口的收敛,生津等等。

如果说,茶汤里各种滋味是普洱茶品质的基本表现,那么,入口后的复合感就是普洱茶品质的个性表现,而复合感的差异也印证着原料、工艺、仓储的差异,复合感的不同展现的是不同地域,不同山头的的风格,复合感的层次展现的是树种的差异,古树茶的复合感与小树茶,生态茶的差别,复合感的协调展现的是工艺和仓储的水平。

复合感的变化,是熟茶的风格也是品质的呈现

熟茶入口的汤感,不如生茶的香气,生津回甘那般明显,却多了甜润感,醇厚感,绵滑感三种主要的独特复合汤感,也就是,熟茶“甜、润、厚、滑、醇”的五个滋味特征的相互融合。

复合感来自于茶叶自身内质的转化

茶叶中的苦、涩、甜,是我们入口后,最容易也是最先感受到的滋味,是水溶性糖类和多酚类等物质存在的因素,但是,我们感知生茶的苦先于熟茶,而感知熟茶的甜却先于生茶,这是因为,熟茶在人为发酵的过程中,酶促作用使得茶叶自身内含物与微生物之间发生紧密的热化反应,促使内含物的降解再融合,使得汤感滋味,也随之变化。

其中,氨基酸、多酚类物质、多糖类物质的变化较为活跃,鉴于质量守恒的定律,次级代谢的产生势必带来初级代谢物的减少,也就是说,并非是熟茶的甜味增加,而是苦涩感的降低,是因为水溶性糖类物质的减少,低于多酚类物质,让甜感的滋味更为明显。氨基酸与多酚类中儿茶素的融合,茶褐素,水溶果胶素的产生,与水溶性糖类物质再融合,给茶汤最直接的变化,就是色泽的通透,润滑感的增强,汤感的细腻与浓酽。

复合感的程度取决于原料品质

复合感变化丰富的茶汤,滋味也必定丰富,当在口腔来回搅动时,会在口腔内形成一种柔软的流动,舌头像被玉石所温润,能明显感受汤质的重量,经过喉咙的滑动,更像是一种触觉,吞咽口水般的顺滑。

所以,熟茶的品质,首先取决于茶叶的内质总量,而茶叶的不同部位内质比例不尽相同,原料的等级搭配极为重要,要保证梗部与嫩叶的比例合适。复合感的呈现,特别是在后期仓储过程中,绵滑和润感的复合感呈现,极为重要,也是老茶友判断熟茶好不好喝,非常重要的条件。

熟茶的香韵,需要时间去沉淀,是高品质熟茶的特征

熟茶在新茶阶段,也就是1年左右的熟茶,香气主要体现的是发酵时的工艺香,工艺香对于感官的感受比较单一,且大多是停留在泡茶的叶底里或公道杯里,无法融入茶汤中,形成香韵,从品鉴的角度来说,这个阶段的熟茶香气体现的更多是醇净度,是否纯正,有无异味、杂味等,以此作为发酵工艺水平的参考依据。

在生茶品饮过程中,我们能很容易分辨出茶汤里香气的融入,而熟茶香气需要时间去沉淀,所呈现的是有别于生茶的药香,参香,经过陈化后的熟茶香气,形成独特的熟茶香韵,在茶汤中的表现,尤为明显,与复合感的溶合,茶汤在口腔里的搅动,喉部的韵感和米汤般的滑感,是典型高品质熟茶的特点。

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看了本文《什么是熟茶?谈谈自己肤浅的认知》的内容不知道对你是否有所帮助,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点击茶经网cy316.com的“普洱茶是熟茶”专题进行查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