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兴山头茶、黄草坝山头茶、通达山头茶其生长环境与口感特点介绍如何位置

发布时间 : 2019-12-04
普洱茶的山头 黄草坝普洱茶 黄茶与绿茶

普洱茶的山头。

正兴山头茶

正兴镇位于景谷最东边,东邻宁洱德安乡,南接宁洱,西连景谷的威远镇、益智乡,北靠风山乡,无量山东支脉贯穿全境。镇政府所在地距县城62千米,土地面积883平方千米,平均海拔1905米,年平均气温20.1℃,年平均降雨量1251毫米。

黄草坝山头茶

从景谷县城向东沿323国道行驶40千米,在暖里河二道桥左转进入J85县道,行驶46千米后左转,向北沿黄草坝公路行驶40千米即达黄草坝村村委会,黄草坝公路全强为水泥路面。由于黄草坝的茶地名气已较大,价格也在不断紫升,原来从村子迁的农户已陆陆续续迁回村里,黄草坝较大的乔不型茶树都生长在村民房屋周围和坡地的田砍边上,这些树一般都未修剪过,比较高大粗壮,都是自然状态生长不,而生长在山坡上连片的老茶树干径略小,生长的不太高大,却是村里数量最多的古茶树类型,另外,有一片生长在干凅的水库堤围边上的古茶树,茶地名为“小沙滩”这里的茶树两三人高,千径约10厘米,生长茂盛。村里最大的古茶树在困中小组二台坡的茶地上,这片古茶园是黄草坝中生态最好,海拔最高的。

通达山头茶

进入通达村的道路全为水泥路,除了弯多,还算平坦。村委会位于海拔约1245米处。该村共有12个小组,民族有彝族和汉族,其中8个小组有古茶园,分别是回萨、新寨、团山、七丘田、田坝、毛家箐吕家寨、回板箐。从村委会到这些小组,道路泥泞崎岖,山高路容,行车必须十分小心。通达村茶园生态环境优良,茶树多为野放型,甚少人工管理。茶汤口感细腻平和,入口甜滑不苦略涩,山野韵较强,回甘绵长。回板箐小组的古茶树主要生长在村后名为“金铺厂”的山坡上、与杂木林伴生,生态环境较好;团山小组的茶树较大;新寨小组牛山箐的茶园生态环境最优。茶园海拔在1500-1800米之间,全年茶时产量约3吨。

小编推荐

张家湾山头茶、高山山头茶口感特点介绍如何位置


张家湾山头茶

张家湾古茶园属曼腊茶山,“曼腊”是傣语,“曼”意为村,“腊”意为茶。从易武古镇开车前往,行程约50千米,全寸农户79户,人口327人,包括丁家寨、高家冲、徐家梁子、张家湾四个寨。四个寨子的古茶园几乎连片生长,清朝时期有五六千亩之多,现存约一千亩,现在这里的茶山名字渐渐被人淡忘,人们已将其列入易武正山茶。其实这里的茶品还是比较有自己的特性的,茶味醇厚甘甜、相对易武茶略涩、回味悠长、汤水细腻。以丁家寨古茶树为例,有大叶种、小叶种和紫芽茶,属于品种较多的古茶园之一。民国初年的陈云号,当年在张家湾是最大的茶号,在易武老茶号中也是大名鼎鼎的。

高山山头茶

高山村离易武古镇约8千米,驾车从古镇向西北行驶,经大丫口向象明方向沿218省道北行,到高山村路口左拐,行驶约2千米弹石路即可到达。村子背靠大坟山,坐西向东,地形似一把圆椅,左右两边的山如椅子扶手,大坟山如椅子的靠背。有的古茶树就散落生长在村庄周边的山坡上,全村木约有400亩连片的古茶园,大部分为放养乔木型,基本上没有被矮化。芭蕉林、水薄荷塘两个古茶园在高山村的西南山头上,骑摩托车30分钟,再步行20分钟方可到达。懒队坊古茶园在村后大坟山脊背后的坡地上,可徒步前往。这三个古茶园的茶树都比较大生长于国有林的森林中,伴生林木繁多,生态环境良好。村民对茶树疏于管理,全为自然放养型,茶园海拔1150~1680米。喜爱易武茶的茶人对高山茶情有独钟,追求者日盛。因居高山之巅,故名高山寨,有独特的小气候环境,四季云雾缭绕,植被丰富茂盛,生态环境优良,茶树与伴生树木、鲜花、野草共生,树形一般较高大,要爬树攀枝方可采摘。高山山头茶茶叶品质好,颇受茶客追捧,因而茶价居高不下。现今高山村的村民,基本家家建新房、买汽车。高山村属于易武镇易武村村委会管辖,村民为彝族的分支—香堂人,其服饰有别于常见的彝族服饰,妇女服饰之色调以大红、深蓝与黑色搭配,款式较为简洁。

解读威远山头茶、联合龙塘山头茶、云海山头茶生长特点以及茶树口感特点如何位置


威远山头茶

威远镇为景谷县政府所在地,位于景谷中部,土地面积42平方千米,年平均气温20.8℃,年均降雨量1554.9毫米,平均海拔1320米。威远江由北向南从县城东边流过。1978年,中科院北京植物研究所和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发现的距今约3540万年的宽叶木兰化石的地址就在县城东南方向芒线傣族村后的山坡上。

联合龙塘山头茶

历经风雨见彩虹。联合龙塘酸枣村,苦竹民乐大白茶。纪老天庭问茶事,景谷茶农笑逐颜。威远镇联合村与龙塘村茶地部分相连,酸枣树茶地是联合村最有特色的茶品,龙塘村茶和酸枣树茶的茶气相似度颇高。与苦竹山茶不同的是,这两个村的茶树大都生长在森林中,有多种不同的伴生林,茶气山野韵更强,苦轻涩弱,喉韵幽长,其蜜香略似易武茶。此外,邦良河小组的古茶树也比较大,生态环境较好。从县城沿222省道北行8千米,过芒冷大桥后左转直行进入J31县道再行驶8.7千米过芒玉大峡谷后,左转进入通村公路,即可到达联合村。

云海山头茶

云海山头茶可以说是城边上的山头茶,从景谷县城沿323国道西行约13千米即可到达云海古茶园。茶园在公路右边的山坡上,茶树以藤条茶为主,乔木型的比较少,部分被矮化过,大的茶树树围约80厘米,茶园海拔1680~1800米,茶园面积不大,茶树植株较密。周边伴生林木繁多,茶园生态环境良好。

阿卡洛垛山头茶村寨茶园生长环境特点介绍如何位置


阿卡洛垛山头茶

从江城县城向北沿214省道行驶1.2千米,再转入通村公路行驶约6千米即可到达阿卡洛垛村口。哈尼族人一般居住在高山1上,族中有个支系自称为“阿卡”,居住地附近有一泉眼,水流清澈,终年不干,就是遇到大旱之年仍然是流水淙淙。阿卡人在步行到这里的旧时候都会坐在泉边休憩,饮水解渴,后来由于人越来越多,便在泉眼边挖了口井,这口井便被当地人称为“阿卡洛垛”,“洛垛”是水井的意思。而后彝族人在此聚居建村,并以“阿卡洛垛”作为村名。

现在因村里通了自来水,这口井已不常被使用,村民便在井头建起纪念碑,刻上“幸福泉”三个字。由于田房寨、富贵村距这里很近,我便把这两村的古树茶也归入阿卡洛垛山头茶。阿卡洛垛的古茶园主要集中在村后右侧山坡上,茶园生态良好茶树基本没被矮化过,树龄约200年。田房寨的古茶树数量比较多,除了较为集中的古茶园,茶树还生长在村子周围的山坡林间。较为集中的古茶园在村子坡下的苦竹箐,这里空气比较湿润,周边森林茂密,土质为红棕壤,非常适合种植茶树,白文学家的古茶树是村里最大的一株,茶树直径约20厘米,高8米左右,春茶可以采2.5公斤左石富贵村现存的古茶树并不多,村民说这里原先也是成片的古茶园,但后来开山造田种粮食,茶树几乎全被砍伐,现只残留零星的大茶树生长在道路边和房屋周围。

永胜山头茶、困鹿山头茶村寨知识特点介绍如何位置


永胜山头茶

永胜村隶属于梅子乡,梅子乡位于宁洱北部、无量山东支脉东坡东隔把边江(川河流入普洱后叫把边江)与墨江的景星乡相望,南接德安乡,西邻景谷,北靠镇沅,全乡总面积309.6平方千米。从摆尾箐向西翻过干坝子大山就是景谷正兴镇的黄草坝茶园水胜村的古茶园主要在摆尾箐小组,从梅子乡到摆尾箐小组约20千米,山高坡陡道弯,一半是硬化路面,半是泥泞山道。摆尾箐小组的茶园是宁洱新发现的茶区,茶树生长在房前屋后及小组对面纸厂坡的原始森林里,较大的植株生长在坎边,由于当地的茶未出名,村民甚少采摘,对茶树疏于管理,任其自由散漫地生长,而且砍伐严重。近年来,在政府的宣传引导下,村民才开始对茶树进行保护管理。全组只有农户5户,全为彝族。

困鹿山山头茶

困鹿山茶园位于宁洱境内的困鹿山小组,属无量山东支余脉,为澜沧江水系与红河水系的分水岭。山中峰峦叠嶂,古木参天,最高峰海拔2271米,是宁洱境内较高的山峰之一。困鹿为傣语,“困”为凹地鹿”为雀、鸟,“困鹿山”意为雀鸟多的山凹。困鹿山小组属宁洱镇宽宏村村委会管辖,从宁洱县城向北沿J85县道行驶约21千米,右转进入通村十公路,再驱车约12千米即可到达茶园。

这里生长着万亩野生古茶树,属较完好的原始茶树林群落,总面积达10122亩,是目前为止宁洱发现的最大的茶林群落。困鹿山历史上为皇家专用贡茶园,贡茶的采摘和制作均由官府派兵监制,秘而不宣鲜为人知。听老辈人说,清朝年间,在每年的大茶林(即困鹿山万亩古茶园)春茶采摘时节,官府就要派官兵进宽宏村监制茶叶生产制作,并把制好的人头茶、七子茶饼、沱茶运往北京,进贡至皇宫中近年来,随着普洱茶及普洱茶文化开发与研究的不断深入,终使深山的困鹿山皇家古茶园在世人面前揭开了其神秘的面纱。经专家考证,该地域内散落着千年以!的野生型、过渡型、栽培型的占茶树,树龄久远,可谓“茶叶白然博物馆”。时鹿山皇家古茶园是该县发现的最大的古茶园到达宽宏村后,村支书李明付先生带领我进入困鹿山小组。过去这里是皇家贡茶园,茶树非常茂密,但由于早年砍树种粮,现存古茶树较少,约410株,大部分在村子南面的玻地上,其余分布于村中的房前屋后。树龄多在400年左右,树于粗壮,树高4~8米,大、中、小叶种混生,茶园海拔1900米左右。有农户21户,彝汉杂居。该地的茶香气较特殊,入甜,回甘快,生津好、苦涩味非常轻。

解读龙扯塘山头茶、南板箐山头茶茶树生长环境如何位置


龙扯塘山头茶

龙扯塘小组属景谷乡的景谷村,茶园主要在看马箐,属西半山茶从景谷乡沿J32县道向西南驱车约5千米,在龙扯塘左转,驶入泥巴路,行驶约3千米便到看马箐茶园。看马箐茶园四面环山,山坡种满针叶松,茶地里没有伴生树木生长,茶树大部分被矮化过,基本呈藤条状。

南板箐山头茶

南板箐小组归云盘村管辖,南板箐山头茶为西半山茶的代表。从景谷乡到南板箐约2千米,有便道通行。由南板箐到大瓦房茶园需步行前往,沿着山谷边的溪流向上走,茶地就在森林里,森林里生态环境优良,常年有野生猴群出没。茶园所在地唐房梁子,海拔最高点2100米,古茶园海拔在1500~2000米之间。据考证,古茶园的茶树树龄为180多年,是景谷乡最大、生态最好的古茶园。这里以前是小景谷前往民乐镇的必经之路,翻过山就是民乐镇。原先这里有株大茶树,树围为1.1米,树高5米,树幅4米,后来被人砍伐,遗留的树根已长出新的枝条。村民先前对大瓦房茶园的茶树疏于管理,故茶树老化较为严重,近两年茶园被重新开发,没有过多采摘,茶质尚可。从茶地往东眺望,可以看到景谷乡全景,远处的景谷河水库犹如一颗绿色的明珠镶嵌在大山之中。此外,九台坡山头茶已经名声在外,不管是茶园的环境,还是茶品都可圈可点。西半山还有丫口、柏木箐、昔挡河茶地,茶树也多为藤条茶,树龄均在百年以上。

岔河山头茶、回寺山头茶村寨及特点介绍如何位置


岔河山头茶

从景福乡沿XJ29南行至小门坎左拐,向东北方向行驶约2千米即可到达岔河村村委会,岔河村村委会周围只有少量的古茶树,大部分茶树都生长在凤冠山、王家村、叶家坝、乌龟坝、羊山等寨子里。从村委会到这些小组的路全为土石路,且极其崎岖曲折。

从景福乡岔河村去风冠山村民小组时途径乌龟坝,乌龟坝位于大囤子山脚下,原先也有成片的古茶园,但在20世纪80年代为种粮食而砍光,只剩下几十株3000年左右的古茶树生长在田坎边及村民房前屋后,年产古树干毛茶150公斤。此处只有两户农户。生态环境极好,后山是无量山自然保护区,常有猴子和黑冠长臂猿出没,高高的崖壁上有瀑布倾泻而下,清澈的小溪从两家农舍之间流过,宁静的环境令人陶进入风冠山小组,我眼前一亮,只见房子都用当地的山石垒成村民就地取材,将不规则的页岩石块稍加敲打,便可作为建房的材料村里干净整洁,环境宜人。这个海拔1900米的小村子,有农户39户人口167人。占茶树1500株左有、树龄大多在300年左右,大部分为中、小叶种,全部生长在村子周田的坡地粮出边,年产干毛茶约5000公斤。

在攻府的策划和推动下、风冠山以石头民居建筑、大面积种撞的核桃园以及黑冠长臂装观测点为特色,大力发限旅游业。村民用山石建成了系列观光景点,小桥流水、清泉泻潺、屋舍俨然,站在忌边上的石房子顶1,真有“览众山小““风景这边独好”的感觉。从岔河往东南方向走,经过对门村便到达风景秀丽的羊山。

羊山因有成群的岩羊出没而得名,这里山清水秀,风光箭,古茶树生长在如此清新灵秀的环境中,吸纳阳光雨露与数自年的大地灵气,所以茶品比较优秀。向村子东北的无量山主峰攀登,山腰有个羊山瀑布,瀑布高七八十米,水流如缎幕珠帘,喷涌而下,气势磅礴,在巨大水帘的撞击下,形成一个石窝深潭,有数|米宽阔,水色深蓝,清澈见底,可能这就是《天龙八部》所捕与的“无量山剑湖”;潭四周树木繁茂,苍翠葱郁,潭前的中部有一块完整光滑的巨石,可立一十余人在其上观瀑听流,也可在石闻风舞,兴许这就是“无量玉壁”。我想,金庸老先生未曾沙足此地,其笔下描绘的无量山景色却惟妙惟肖,如身临其境。神了!

回寺山头茶

回寺村下辖14个村民小组,古茶树主要以零散状分布于各小组的农田田坎边和村民房屋周边。回寺村最大的一片古茶园位于大平掌小组背后的山坡上,茶树成排地生长在粮田田坎边,粮茶间作,有植株约600株,这片大茶园附近还有几片较小的古茶树茶园。该地茶树多为大叶种,树龄在100~200年之间,树径多在10~30厘米,土壤为黄棕壤和红壤。该村的茶叶初制较为粗糙随性,采摘方式为一次性“剃光头”,条索参差不齐,色泽偏黑。由于茶树都分配到各家农户,有的农户采了鲜叶就卖,有的制成毛茶出售,因此产量无法统计。

【曼迁山头茶、曼庄山头茶、曼林山头茶】茶树特点知识介绍如何位置


曼迁山头茶

从易武镇往象明乡走,进入蛮砖茶山的第一个茶园曼迁古茶园,曼迁古茶园在象仑公路左侧的山坡下,茶树与杂木林伴生,有部分被矮化过。茶树有部分为中叶种,茶的苦涩味略重,但转化比较快,冷杯香较强、回甘较为强劲、汤色偏青黄、较耐冲泡。为了保护古茶园,曼迁村已迁至茶园前方约3千米右侧的山坡上,古茶园周边已无人居住。

曼庄山头茶

从曼迁古茶园沿象仑公路继续前行约10千米;左侧便可见曼庄小组。小组有农户32户。该寨的山洼里有一茶园,当地人称为荔枝园,分属于4户人家,面积约100亩,年产毛茶约2吨。茶园伴生林木茂盛,茶树粗壮,茶地里长满不知名的野花和青草。茶园里有一株巨大的荔枝树,树围4.8米,高约20米,据丰林伟说此树属于丰家,过去每年收成的时候整个寨子都会来帮忙采摘,然后各户平均分享。该茶园的茶条索比较肥壮,茶气较强,苦涩味重于曼迁山头茶,但转化后口腔的甜度及喉韵更深,比较适合喜欢茶汤“有力”的茶客。其他农户的茶园分散在周边的山坡上。

曼林山头茶

曼林村有10个小组,分别是高山、曼赛1组、曼赛2组、曼底、保甸、曼配、臭水河、小曼乃、长林冈、曼林。10个小组中只有曼林小组有成片的古茶园,茶园位于村小组篮球场后垭口两边的山坡上,茶园海拔1300~1400米。曼林高山小组三叉箐的国有林中有很多自然生长的野放型古茶树,生态环境非常好。曼林古茶园的茶树是目前为止我考察过的古六大茶山中保存得最好的,大约有上千亩,茶树密度较高,株距1~4米,树龄多数在300年左右,树围大多在100厘米以上,高3~4米。伴生林非常茂盛,而且大部分未被矮化,自然生长着。

中山山头茶,保甸山头茶,文冒山头茶,昔掌山头茶村寨基本介绍如何位置


中山山头茶

中山山头茶主要集中在漫湾村,漫湾村下辖14个村民小组,靠近无量山主峰西坡的中山、岔河、棉花林、丫口4个小组有古茶树。中山小组有农户53户,人口226人;岔河小组有农户47户,人口183人;棉花林小组有农户31户,人口109人;丫口小组有农户27户,人口114人。村民有汉族、彝族、布朗族、白族等。中山小组及岔河小组位于无量山自然保护区边缘,茶树多生长在坡地的田坎边和村民房屋周围。最大一株茶树树围187厘米,树高约10米,位于中山小组。岔河小组背靠北左山,坐东北向西南,村民李树平家屋后坡地上生长着三株特大的古茶树,最大的一株树围156厘米,树高约8米,树冠覆盖面的直径约6米,这里的村民一般只采收春茶4个村小组茶树树龄在100~1200年之间,品种均为小叶种,土壤为黄棕壤夹带白沙砾土。无量山国家森林保护区国有的树林里常可以听到黑冠长臂猿的啼叫声,黑冠长臂猿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此外,还有马鹿、黑熊、岩羊、獐子、金丝猴、金钱豹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

保甸山头茶

保甸村只有龙潭小组和王家箐小组有古茶树,两个小组位于无量山西坡保甸河边的坡地上,汉彝混居,彝族已被汉化,不穿民族服装,年轻人基本上不会讲彝族话,只有年长的老人会讲彝族语言。两个小组共有古茶树1000多株,主要散落在村民房屋周围坡地粮田的田坎上,品种多为大叶种。村子东南面的大陆山上有成片的古茶园,树龄约100年,全部被矮化改造过。茶园海拔1600~1800米,土壤为黄棕壤夹带白沙砾土。另外,村子东北方向的大湾箐有300年以「上的栽培型古茶树约4000株,处于无量山家自然保护区内,茶树与其他树木混合生长生态环境优良,海拔约2200米。

昔掌山头茶

昔掌村的古茶园主要在地隔界小、组,从村委会沿XJ29公路北行约4千米,向右转入地隔界路,行程12千米,全部为土石路,山道蜿蜒曲折,山高谷深,开车约需60分钟,沿途可观赏山川美景,感受其略带苍凉的壮美。进入村庄后,看到灰色石棉瓦和土砖建造的泥坯房子,感觉村里的经济境况较差,略显贫寒,后来了解到村民唯一的经济收入

文龙山头茶、邦崴山头茶、义昌山头茶村寨路线介绍如何位置


邦崴山头茶

邦崴村下辖二无量、三家村、上村、新村、平掌、刘家、芹菜塘下村、汪家、杨家、何家、芹上、芹下等小组,有农户339户,人口1307人,全为彝族。村中有古茶园3029亩,年产毛茶约10吨。刘家二无量、新村、平掌、三家村的古茶树比较集中。大茶树普遍生长于坡地的田坎边和村民房屋周围。二无量小组的茶品质较为优秀,茶气较强,山野韵足。最大的一株在刘家村小组前的坡地梯田田坎边,这株大树从根部分出多株生长,两人合抱抱不住,产毛茶最多的一次是45公斤。

义昌山头茶

从文龙到义昌需要出文龙街沿S222省道南行,行至龙街村村委会右转,沿义昌河岸边进入,途中道路泥泞崎岖,山高谷深,路窄弯多。义昌村约有农户400户,全为彝族。义昌村下辖的中村、迤村、迤河边、外河边、老五队等几个小组均有古茶树,其中迤河边小组是古茶树比较集中的一个自然村f,茶树一般生长在坡地的田坎边。在实行承包责任制时期,每户村民都分配到十多株古茶树。20世纪80年代茶园改造时大部分古茶树都被矮化了,因此远远看去,山坡上的古茶树都不太大,走近才能看到茶树是从被砍的树桩边长出的新枝叶,茶树桩头基本上和成人的腿一般粗,全村年产古树毛茶2吨左右。

保平山头茶、安定山头茶、景东无量山东坡山头茶介绍位置路程介绍


保平山头茶

从樱花谷大门出来往右转,沿G214国道往南涧方向行驶6千米便到达保平村的黄草坝自然村。保平村下辖6个自然村,大部分为彝族彝汉混居。6个自然村里都有古茶树,连片集中生长的古茶树主要在黄草坝村后的坡地上,此处海拔2000米,古茶树主要生长在坡地粮田的田坎边,总数约3000株,没有被矮化过的约有1000株,其余茶树均被矮化过。当地人称这片坡地为“营盘山”,属无量山系的一个小山头。还有一些古茶树零散地生长在其他自然村的田坎边。

景东无量山主脉东坡山头茶主要分布于景东的安定乡、文龙乡锦屏镇、文井镇。川河贯穿上述四个乡镇,将其分成无量山东坡片区与哀牢山西坡片区。

安定山头茶

安定山头茶属于景东名气最大的老仓福德茶范畴,“老仓茶”崛起于民国年间,当时外货大量输入国内,为抵制外货,景东爱国人士罗俊卿“竭力提倡奋发兴起,多创实业,振兴实业以塞漏危而救国家”,以老仓福德茶区的原料创制了“老仓茶”。民国十一年(1922年),老仓茶经云南省勤业会审评为优等奖,时任省长唐继尧签署并颁发奖章以鼓励。老仓福德茶产区包括安定乡的古德、外仓、中仓、迤仓、河底民福和文龙乡的邦崴、邦迈等村。安定乡位于景东北部,东邻大理弥渡县与楚雄彝族自治州(简称“楚雄”)南华县,南连景东文龙乡,西靠景东漫湾镇,北接南涧。安定山头茶主要由大叶种组成,大部分茶区与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连,海拔1600~2300米。“仓”在彝族语言中有“物产丰盛之地”的含义,“迤”在彝族语言中是“最里面”的意思。外仓、中仓、迤仓按地理位置排列,迤仓是山的最深处的一个村庄。远眺“三仓”,可见坡地平缓,梯田众多。

在景东被无量山和哀牢山占据了全境,而且纵向切割严重、山高谷深的地理状况下,有如此平缓而大面积的梯田可种植谷物粮食,无疑是上天的恩赐。据景东老仓福德茶厂吴永胜先生介绍,老仓茶在历史上几度辉煌。新中国成立以后,大概于1958年,景东的第一个县办茶厂就选址河底村绕马路小组的芭蕉河山谷里。因为交通不便、地段荒凉,再加上当时没有电力输送,揉茶机也只能用木头手工制造,以水力推动揉茶最终茶厂办了两年就关闭了,现在还遗留着当年厂房的断壁残垣。

易武弯弓山头茶—古茶园茶树特点生长环境及历史介绍如何位置


弯弓山头茶

谈到弯弓茶,不得不提慢撒茶山,喜爱普洱茶的人都或多或少了解古六大茶山,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以前古六大茶山中有慢撒而无易武。从詹英佩写的《中国普洱茶古六大茶山》一书中记载的资料可知,清咸丰帝以前,慢撒茶山最大的寨子是弯弓大寨,有400多户人家,分为汉族寨、回族寨两个寨子。现汉族寨还存留关帝庙的遗址,而回族寨盖有清真寺。当年的关帝庙占地6000多平方米,为木质结构,是当时古六大茶山中最精美的建筑。而今我们来到此地,见到的只是建庙时留下的地基及断壁残垣,遗址上有一块功德碑可见,上有建庙时各村寨及个人的捐银数目。慢撒老街与弯弓大寨相隔2500米,在弯弓大寨的西面,属于慢撒茶山的中心地,这里生长的古茶王树是弯弓山头茶中最大的茶树。将慢撒茶归为弯弓山头茶,是因为近年来普洱茶爱好者进入易武,往往重视弯弓茶多于慢撒茶。

弯弓山头茶故事

弯弓古荼园是易武茶区中较优秀的山头茶茶园之一,弯弓大寨在清咸丰帝以前也是慢撒茶山的中心,同治十三年(1874年)、光绪十三年(1887年)和光绪二十年(1894年)的三次大火灾,令热闹喧嚣多年的慢撒茶山从此一蹶不振,到1895年,原人口过万的慢撒茶山只剩下50多户人家。可以说慢撒茶山的衰败成就了易武茶山的崛起。由1于以上原因,弯弓大寨的茶树被丢荒,现今只剩30多株古茶树,其中树龄800~1000年的有19株。此外,黄竹蓬和一扇磨有目前为止发现的最大的一片人工栽培型古茶树。

弯弓口感特点及生长环境

一扇磨位于普桑河上游,此地长有几十亩树龄令800年以上的古茶树,有些茶树树围已超过140厘米,茶树形态已显古拙,茶树老化严重。弯弓茶条索长而黑、芽头银毫显现,茶汤汤色透亮,除了具有易武茶的蜜香口感外,更突出香气馥郁、汤感滑而醇厚、涩味较落水洞茶重、口舌生津、喉韵悠长、山野气韵足之特点。近年来,广大普洱茶爱好者以执着的精神在弯弓茶区不断探索寻找,发现了一些深藏在原始深山密林中的被遗弃的古茶园及茶树。如薄荷塘发现的古茶树,树龄老,植株大,而且参差不齐,大部分树高5~8米,最大的一株高约11米。这些茶树鲜叶采摘异常困难,整个茶园算下来,毛茶也就200多公斤。薄荷塘茶是易武茶中的顶尖代表之一,口感清新细腻,香甜润滑,几乎没有苦涩感,山野韵极强。因为生态环境的不可复制性以及茶叶具备的优良品质,这种茶被普洱茶玩家热捧,由于数量极少,度被炒出天价,甚至超过冰岛茶的价格,不愧为茶中逸品。坊间有人将薄荷塘的古树茶形容成“天上有地下无”,还望文生义,说“仿佛喉间有淡淡薄荷凉”,足见其神奇的魅力,其吸引力已快超越曼松贡茶。

锦屏山头茶、龙树山头茶、菜户河山头茶路线及村寨介绍如何位置


锦屏山头茶

锦屏镇位于景东中部,为景东彝族自治县政府所在地,东邻龙街乡与太忠乡,南连文井镇,西靠景福乡与林街乡,北接文龙乡。锦屏山头茶主要集中在龙树、利月和山冲村。

龙树山头茶

从锦屏镇到龙树村行程约29千米。龙树村下辖15个小组,有农户497户,人口1646人,全为彝族。其中丫口、小房子、曼状的古茶树较多。龙树河从无量山深处经曼状小组自西向东流入川河,龙树村村委会在河流南边的山坡上,小房子和丫口在村委会对面的山坡上,由丫口小组向北翻过山梁的垭口可达文龙乡的义昌村。曼状小组在村委会的西面、龙树河上游,离村委会最远,地理位置已接近无量山主峰国家自然保护区东坡的边缘,生态环境优良,翻越主峰西坡就是漫湾镇皆掌村的地隔小组。龙树村的古茶树主要生长在坡地的田坎上及村民房屋周围,树龄在100~200年之间,树围40~90厘米,年产古树毛茶4吨。曼状的古茶树基本上以分散的独株状态生长在田坎边,树围30~80厘米,树龄在90~180年之间。村民只采摘鲜叶,不制作干毛茶,有茶商进村收购鲜叶。

菜户河山头茶

从龙树村向南翻过一个山梁,可以直达菜户河。菜户河村下辖12个村民小组,有农户418户,人口1533人,民族为彝族,其中上大坡下大坡、迤菜户、外菜户4个小组的古茶树比较多,植株比较大,年产毛茶约10吨。村委会在南茵河南面的山坡上。南茵河发源于无量山主脉罗锅山,自西南向东北流入川河。迤菜户小组在南茵河北岸的山坡上,与上、下大坡小组隔河对望。

普洱茶友,感谢您花费宝贵的时间阅读《正兴山头茶、黄草坝山头茶、通达山头茶其生长环境与口感特点介绍如何位置》一文,我们精心撰写的《正兴山头茶、黄草坝山头茶、通达山头茶其生长环境与口感特点介绍如何位置》内容希望能帮助您增长普洱茶的知识,如想了解更多cy316.com的普洱茶内容,请访问我们为您准备的专题:普洱茶的山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