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杨说茶:从古树茶公证说假茶如何辨别古树茶真假?

发布时间 : 2019-12-04
普洱茶古树茶 古树茶普洱茶 云县古树茶口感

普洱茶古树茶。

笔者近日读到了2007年《中国质量报》的一篇旧闻,题目是《云南西双版纳首次为客商办理普洱茶原产地公证》。读后,笔者感慨良多,回想自己喝普洱茶九年从茶城中听到无数的故事,看到无数的“专家”,深感做一个中国茶友真的不容易。不仅要有黄金舌、千里眼、顺风耳,还要有七窍灵珑心,在茶城的炼丹炉中千锤百炼、吃亏上当,才能练就明辩真假的火眼金睛,喝上一口好茶、真茶、健康茶。

笔者下面把这条新闻和大家分享一下:“拿着公证的法律文书,到哪儿都能说得清这是在古茶山收购的大树乔木茶了。”近日,两位到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勐宋古茶山收购古树乔木茶的广东茶商,到勐海县公证处,办理了首例普洱茶原材料收购的产地证明公证手续。据了解,勐海县勐宋乡蚌冈村百年古乔木茶叶质好价高,吸引了许多外地茶商前来采购。广东茶商黄先生和刘先生也慕名到该村收购茶叶360公斤。为证明自己购买的茶叶系该村出产,他们与茶农一起到勐海县公证处申请办理普洱茶产地证明书公证。经过对申请进行审查后,勐海县公证处认为,茶叶是勐海县的支柱产业,为这一产业发展服务是公证应尽的责任。因此,受理了当事人的申请。据悉,在办理公证过程中,为确保公证事项的真实性,公证员深入到勐宋乡蚌冈村产茶地,对茶农采摘茶叶到茶叶集中包装进行了跟踪监督,并在茶农、茶商、公证员三方在场的情况下,将茶商采购的360公斤茶叶打包、粘贴封条。有了第一次公证经历的茶商说:“鉴于目前很多人冒充古乔木茶原料,今后凡是购买高档茶叶,一定要到产品原产属地的公证处申办公证。”古茶山的茶农也表示,通过产品原产地证明的公证,能使西双版纳州古茶山的优质茶叶声誉不受损害。

这则旧闻反映的是茶友最关心的普洱茶真假好坏问题。07年茶市中古树茶的风潮尚未兴起,假冒产地、树龄、年份的状况已经很盛,时至今日某些商家在普洱茶产品掺杂使假的问题更甚。老杨总结了市面上比较流行的不良手法,供各位茶友参考。

一、原料降档

原料降档就是以次充好,是不良商家在普洱茶产品中掘取暴利最常用的手段之一。在这方面个别标榜要建立标准的大品牌也不能免俗。

原料降档市场上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以生态小树茶、台地茶冒充古树茶消售。市场上同季古树茶、古树与生态小树混采茶、生态小树茶、台地茶价格相差很大。仅以今年的景迈春茶产地干毛茶价格为例,高品质的纯古树茶与生态小树茶的价格可以差十多倍,生态小树茶与台地茶可差三四倍。

原料降档的另一种常用方法是,以秋茶、雨水茶冒充春茶销售。这也是在利用春茶与其它季节茶叶的价差来牟利。

二、产地造假

产地造假是指用名山名寨周边相似口感的茶叶直接或经拼配冒充正山正寨的茶品销售。近些年,老班章、冰岛、昔归等小产量名山古树茶受害颇深。市场出现了真茶难求,假茶横行的状况。

产地与树龄造假对广大茶友造成的伤害不仅是金钱和健康上的,更是身心感受上的。非原产茶、台地茶都不能够让茶友们感受到普洱茶最具魅力的山头特点,无法建立山头茶正确评判标准,遗害无穷。老杨就将真正的老班章古树茶给周边喝过“老班章”茶的朋友品鉴,大多数人的反应是这和我喝过的老班章完全不是一个味。甚至有两个专门销售普洱茶、以“老班章”做为镇店之宝的朋友将老班章茶猜成了勐海以外其他产区的茶。

今年普洱茶界最盛行的侈奢品微产区茶,更是假冒产区茶的重灾区。笔者做了一个调查,今年非常火易武某微区古树茶年的产量不过几百公斤,而市场上某个高端小众品牌推上市场的产品就有几十件,远超产地产量。还有的品牌在某微产区一片茶叶都未收过,也能推出该产区的几十件茶产品。勿须多言,真假立现。

三、年份变造

老茶的美在于时光雕刻后,茶品中独特的香气、滋味与气韵。2000年前,大陆地区藏茶的风气尚未形成,老茶主要存放在香港、台湾、马来西亚等地,数量有限,经近些年的饮用消耗,老茶更显稀少珍贵,价格节节攀升。近百年的稀有号级茶就曾拍出了千万天价。

因此,有些茶商便以不到年份的相似茶品,或经过加工冒充老茶销售。有的茶商甚至会专门制作做旧假的茶叶包装和与老茶相似口感的茶,专门制成外观与口感与真实老茶极为相似的假茶。于是,在广东等地老茶销售的集散地便出现了与A货真老茶相对应的B货老茶。做的好的B货老茶可以以假乱真,茶叶专家也很难辨别。

四、包装假冒

包装造假在茶叶造假中非常普遍。不良商家用私自仿印高价茶叶包装来包同规格低价茶,获得非法暴利。

近年来,在笔者身边假冒大厂名品包装的假茶发现较少,有年份的中期茶与老茶较多。

五、仓储地乱报

随着茶友们对普洱茶干仓、湿仓、仓储地茶品风格的认识加深。昆明干仓等干仓茶开始流行,很多茶友只认干燥地区存储的茶。为了能够更好的销售出产品,有些商家就将广东仓的茶品说成是干燥地区存储的茶品,乱报仓储地。

记得07年刚开始喜欢喝茶时,有一个老茶客和我讲过一话:一入茶行深似海。茶其实很简单,一片树叶而已;把茶搞深、搞乱的正是通过各种故事来张冠李带、浑水摸鱼的不良卖茶人。

cy316.COM编辑推荐

普洱古树茶如何辨别?


如何辨别古树茶?最近这个问题时不时会从我脑海里冒出来,其间我请教了茶界的一些前辈,每一位前辈对于“如何判断古树茶”这一问题所讲解的都不同,他们每个人有自己的看点与识别方法。而后我问了度娘,度娘也告诉了太多各种各样的答案,看完后我更模糊了!反问自己:那到底如何辨别古树茶呢?在昨天的课堂上我又问了黄老师这个问题!然后我有了心中最后的答案。现整理如下,仅供参考!

古茶树因它自有的天性和生长环境,树干有多高,树根就有多深,因此树根可扎扎实实的吸收土里的矿物质,给茶树、叶提供充足的养份,使叶子壮硕,叶面经脉自然就会明显。

所以看是否古树茶?

1、可从叶底来看:“叶面经脉凸出明显,经脉越明显茶树年龄越大”。

2、可从叶子的柔韧性来看:古树茶冲泡后,叶子比较肥大而且柔韧性很好,所以可用这个方法来看,用手揉捏叶子,在揉捏一段时间后,茶叶没烂。但如果不是古树茶或是使用过化肥的茶树,用手轻轻一揉茶叶很容易就烂掉了。

3、古树茶因柔韧性好,所以在把叶子折断时,会出现“藕断丝连”的现象。

4、从气来判断:古树茶香气停留时间长久,闻茶香就有一种生津止渴的感觉。

5、从口感来判断:古树茶的口感会比较丰富,茶汤的厚重感、渗透力都会显得霸气一些,有时候虽苦涩味有些重,但过后可回甘生津。

老杨说茶:古树晒红不等于传统工艺滇红


导读:以云南古树茶青为原料,采用日晒干燥工艺制作的古树晒红茶,成为最近几年云南茶中的时髦茶品。古树晒红茶在市场上多冠以民国工艺红茶或传统工艺滇红的名头出现,让众多茶友迷惑不清。老杨试着从滇红的创制、晒红的由来、滇红与晒红的区别来介绍一下古树晒红茶。

一、滇红的创制

据《中国茶叶》期刊1981年06期《滇红茶史略》中滇红茶创制人冯绍裘记述:“从1938年秋到1941年秋,创制“滇红”经历了调查,创制,建厂成批生产三个阶段。”

冯老1938年秋到达云南时,云南茶叶生产的状况是这样的:“经了解,云南各茶区当时只生产青毛茶,属绿茶一类,高温杀青后,揉捻、晒干而成,然后由茶商到产区高站收购,驮运到茶叶集散市场,设厂压制各种‘紧形茶’以便运销,其中饼茶侨销,‘紧茶’(心形)边销,沱茶内销,从来没有生产过红茶。”

关于滇红的试制成功,冯老是这样记述:“我到顺宁第二天即商请凤山茶园试采“一芽二叶”样品,以观察其品质的优劣,找出问题之所在。一切都很如意,两个茶样,看去一红一绿,宛如一金一银,使人不胜欣喜。红茶样:满盘金色黄毫,汤色红浓明亮,叶底红艳发光(桔红),香味浓郁,为国内其它省小叶种的红茶所未见。”

滇红的命名与滇池相关。冯老的

如何辨别古树茶和大树茶


在茶叶中,古树茶和大树茶是新出的名称,他们出现的时间不超过15年,对于古树茶和大树茶,只要掌握了区别的方法,是很容易进行区别的,下面一起来了解如何辨别古树茶和大树茶的知识吧!

古树主要是强调树龄。关于树龄的问题,别说是叶子,就是到了树跟前,也很成问题。古树树龄的判定至今存在极大的争议,这就是云南多地不断刷新“茶王古树”树龄记录的奥秘。通过叶子来判断更是无稽之谈。

大树主要是强调树状,但从品种的角度出发,大叶种都是乔木树种,一些台地灌木茶是人工矮化产生的。有的茶友打了个非常好的比方:你总不能把盆景中榕树说成是灌木吧!?给你一片榕树的叶子,你如何判断它是大树上长出来的还是盆景树上长出来的?

在我查阅过的所以资料里面,关于树龄较长的茶叶与树龄较短的茶叶最大的不同是较老的茶树的次级衍生物的含量较多,但这种所谓的次级衍生物是以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存在,很难分离提取,所以不能作为鉴别参照。

如何尝出你手上的那一杯是古树茶呢?如何辨别古树茶真假?


古树茶一般生长在海拔较高的茶山之上,树龄一般超过300年,海拔较高,无人为因素,环境原始生态。且植株高大,树干高、根系多,主干及枝干明显,植株稀疏,产量低,不易采摘。

在辨别古树茶方面,很多人都存在着误区,往往根据叶底的大小厚薄来判断,以为叶大叶厚就是古树茶。其实,叶大叶厚跟古树与否是没有必然联系的,而是跟茶种有关。茶树有大叶种和小叶种,有厚叶型和薄叶型。市场常有人用大叶厚叶的台地茶,轻度揉捻,制成松抛条,充当古树茶。说到底,辨别古树茶,还是要通过口腔品饮、身体感受来辨别。

一、香韵

此为鉴别古树茶的重要关键之一。不同的茶树根系深度和土壤环境不同,摄取的养分也不同,香韵更是千差万别,古树茶能获取土壤深层的矿物质成分,能将各山头的独特性体现出来,如易武的蜜香及细腻柔滑之汤,又如南糯山的果蜜香韵,刚柔并济的完美茶性。

一定要选择香气浓郁持久,具有独特香韵,且香韵沉稳者。香韵沉稳就是在泡茶时,第一泡茶汤倒出后可闻其公道杯香韵,是否浓郁而下沉,台地茶是很难将此种香韵在公道杯中完美呈现的,香韵越沉稳就代表内质就越足。

二、甜度

这里的“甜”说的是入口后在舌面上的直接表现,千万不能与回甘混为一谈,古树茶的甜味一般为高雅清甜,往往被回甘所掩盖,当您喝茶有一定年限之后,慢慢就能够将各项滋味分离品味,即可领略。新茶客会很难品出。

三、茶汤

古树茶茶汤多为金黄色,色泽通透明亮,而且这是当年早春茶的表现。汤是鉴别内质丰富度的关键二。茶汤粘稠感强,厚实度显著,回甘生津既快又足,苦涩平和,化开速度快,活性足,持久性均能达20-30分钟持续性:8-12泡后茶性依然稳定,后期陈香转化速度快,收藏价值较高。台地茶如果内质不足,茶汤表现就会淡薄,这个感觉您可以仔细对比尝试。

四、回甘生津

回甘和生津为茶的基本滋味,台地茶回甘和生津体现都比较快,但持久度较差,一般6泡之后就开始减弱,古树茶此项滋味体现比较稳定,快而持久。

五、苦涩

苦涩也是鉴别茶好坏的关键,苦涩是茶的本性,任何茶都有,苦涩较重的茶只有两种原因:一种是茶树龄较小,吸收土壤的养分较少,其他滋味表现较弱,苦涩就体现得尤为突出;另一种则为茶树施肥,特别是尿素能迅速催长,但它会很快改变土壤结构,台地茶仅能吸收的浅层土壤里碱性加强,所以就会造成苦涩增加;根据这两点原因可以告诉大家,苦涩绝对不是茶气,也不是说茶很刺激,放久了就不刺激了;还有人说不苦不涩不成茶这些均为错误观点,苦涩是原性,也可说成是茶的缺点;再教大家一招实用的鉴别方法,喝茶时留出一杯茶汤,冷却之后再来喝,苦涩会加重,但茶香、回甘、生津,甜等都还在,这就是古树茶内质丰富、茶性稳定的表现。

六、喉韵

喉韵是鉴别古树茶的关键之三。喉韵就是在喉部形成的清凉舒适感,此感会使您呼吸都尤为顺畅,舒爽度较高,还有会形成喉部回甘生津,香韵久留的感受,而且在呼吸时这种韵味会随呼吸带入口中,此时您会产生错觉“怎么我的喉部也能尝到甘甜”。喉韵的产生是因为茶品内质丰富,茶汤喝下时滋味会在喉部累加释放,台地茶内质不足所以还没有累加就已经释放,所以不能形成喉韵,古树茶在喝完茶后这种喉韵均能持续20-30分钟之久,喉韵越久就代表内质越足。但如果要收藏,这还不够,还得看茶体现出的两性:持续性,稳定性。

七、持续性

简单来说就是茶的耐泡度。生茶的投茶量一般是8克,精确称重,泡法标准,使用器皿至少是瓷器盖碗,玻璃公道杯,厚胎品茶瓷杯,泡茶时采用矿泉水,水第一次煮沸后保持小沸腾的状态,一般我们采取电磁炉或光波炉烧水,可以保持持续沸腾,每泡开汤时间10秒即可,冲水下去时不直冲,而应顺盖碗边缘均匀环绕慢慢加水,然后10秒左右后出汤,这样的泡法您就能客观能鉴别出每一泡汤水中的持续度。

在品饮时,如果发现上述滋味在任意一泡发生减弱时,证明此茶的持续度到达于此。相比较,普通台地茶的耐泡度会比古树茶略差,6泡后滋味会明显淡化。古树茶一般能持续至8-10泡以上,较好者能持续至12泡以上。持续性决定了茶的稳定性,持续性越久,稳定性越高。通过持续性的鉴别就能得出茶性的稳定度,稳定度越高,就证明此茶的内质丰富,才有存放价值。

老包说茶:茨竹林古茶山_茨竹林古树茶价格?


走进鹦鹉的天堂

多年前就在媒体上知道普洱市思茅区有个“鹦鹉寨”,但一直没有去目睹中国最大鹦鹉群齐飞共鸣的盛景,也对其了解甚少,一次听到唐建国老师介绍:“茨竹林村的忙坝不仅是知名的鹦鹉寨,还是个很古朴的布朗族村寨。”

由于香港新华集团计划在普洱选择“布朗族”作为精准扶贫对象,将在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提高人民素质等方面开展工作,需要在普洱范围内选择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村子作为扶贫试点,为此在五月利用周末两次拜访忙坝。第一次到忙坝已是下午五点多,在李勇社长的带领下,还没有进村就听到“嘎-嘎-嘎”的鸣叫声,不时有一群群鹦鹉从头顶掠过,非常激动的带上相机走进村头,村子周边的大树上到处是鹦鹉的身影,整个山寨笼罩在鹦鹉的世界里。在一棵大树下巧遇四位来自北京的摄影爱好者,用各自的“长枪短炮”摄下一幅幅照片,我们相互问候攀谈起来。

茨竹林村隶属思茅区思茅港镇,距思茅城105公里,离国家大型电站糯扎渡电站大坝15公里,全村拥有国土面积160平方公里,辖15个自然村,有人口2048人,其中这里世代居住着全国较少数民族布朗族358人;平均海拔1500米左右,年平均气温17.6℃,年降水量1230毫米,这里植被茂盛,土壤肥沃,有近300年树龄的古茶树数百亩;已之相邻的糯扎渡省级自然保护区,生存有丰富的珍稀动植物资源,有亚洲野牛约20头,亚洲野象数十头,有野生鸟类240余种,其中栖息着最特别的大紫胸鹦鹉400余只。

忙坝小组距离村委会5公里,海拔1,360米,有农户67户,269人,为传统的布朗族村寨,男女老幼都讲布朗族语言,着布朗族服饰,因受傣族文化的影响,信奉南传佛教,每年都过传统的泼水节,建筑以干栏式建筑为主。忙坝寨子周边有十来棵高大的榕树和菩提树,成为400余只鹦鹉的家,有了“鹦鹉寨”的美名,被摄影界称为“中国的鹦鹉天堂”和“中国一流的观鸟摄鸟基地”。

大紫胸鹦鹉又叫大绯胸鹦鹉,体长35一50厘米,是国内体形最大的一种鹦鹉,羽色艳丽,姿态优美,善于仿效人语;主要以树木果实、种子为食,特别喜食松树球果、浆果;多栖息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地针叶林和混交林中,曾经分布很广泛,随着森林的消失,人为的捕着,近几十年来日渐稀少,目前仅在我国云南、广西、四川、西藏东部等地区少量生存,在国外也仅见于印度北部,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及世界濒危物种之一。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澜沧江两岸栖息的大紫胸鹦鹉随处可见,我的家乡景东县保甸就有很多,但由于鹦鹉外形漂亮又能学舌说话,成为人们争相饲养的宠物,市场价接近一头肥猪的价格,所以人们就上树掏鹦鹉的幼鸟售卖,甚至掏下鸟蛋拿回家用母鸡孵化,渐渐地很多地方的鹦鹉也就绝迹了。

在茨竹林村的忙坝目前能有这么多的鹦鹉,一定有很多未解的秘密,听了陶培新老人的讲述,终于解开了谜团:“在两百年前,一场瘴气瘟疫席卷思茅。有十几户布朗族人隐居在一个叫大山寨的山林里,以种茶、狩猎为生,但瘴气还是关顾了这群苦难的人们,寨子里近一半的人因染病而亡。一天中午,老寨主绝望的躺在一棵茶树下,突然一对鹦鹉从头顶飞过,落下几枝树叶在身上,老寨主顺手把树叶放入口中咀嚼,不知不觉到了下午,感觉发冷发抖的身体好了许多,第二天身体就痊愈了,他就到山里找来哪种树叶熬了让全寨的人喝,几天后全寨的病人奇迹般好了。老寨主带着人去找寻救命恩人,终于在山的对面一棵大树上发现两只鹦鹉,鹦鹉见到这些人后一直在他们的头顶盘旋、欢叫。

老寨主回家召集族人商议,鹦鹉是我们的救命恩人,我们就搬家到对面鹦鹉歇的树下居住,守护神灵吧。全寨人一致同意搬迁,分别居住在山梁上,与鹦鹉朝夕相处。相传这些布朗族人的祖先来自一个叫忙的地方,而这道山梁象一座坝提,就把这个地方叫做忙坝。

由于鹦鹉需要选择高大的树洞为家,忙坝人就在寨子周围种植了很多榕树和菩提树,树越长越大,为鹦鹉提供安全的家园,渐渐的这群鹦鹉越来越多。忙坝的布朗族人也把鹦鹉当作神鸟,把鹦鹉的头像作为族人的图腾,无论在屋檐、服饰上都留下鹦鹉的图腾。

后来,市场上的鹦鹉价格越来越贵,村里有位年轻人挡不住诱惑,悄悄上树掏了一对稚鸟出售,族人知道后备加谴责,年轻人只能去赎回小鸟放回鸟巢。近年来鹦鹉的数量增长很快,忙坝的大树已经满足不了鹦鹉安家繁殖后代,到了繁殖季节,部分鹦鹉就到相离五六公里外的又一个叫忙蹦的地方筑巢产卵,待小鹦鹉出窝飞翔后又回到故土忙坝。忙蹦也是个传统布朗族村寨,是从忙坝分过去的,鹦鹉到忙蹦也是与亲人相处。

正因为山好、水好、人更好,忙坝人绘制了一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画卷。人长寿老人多是这里的一景,实际了解才知,忙坝小组全村269人中,90岁以上有4人,80岁以上5人,70岁以上老人比比皆是,前两年一位102岁的老寿星才去世,是名副其实的”长寿村“。全村”绿树村边舍,青山郭外斜“的古朴意境,让生活在这里的老年人感到格外的幸福,也让来到这里的人衷心的期望茨竹林的鹦鹉家族与布朗族人民一同和谐相处、兴旺发达。

几代人梦想一座佛塔

南传佛教主要流传于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南亚国家,约在13世纪时,南传佛教又由泰国经缅甸传入云南的西双版纳、普洱、德宏等少数民族地区,逐渐为傣族、布朗族、德昂族、佤族、阿昌族等少数民族所接受,并替代他们的原始宗教而成为主要的宗教信仰。

布朗族聚集的寨子一般都会修建一座佛塔、佛寺。现存忙蹦寨子后山的佛塔高6米左右,塔基为四方基座,四面石碑雕刻有龙、凰、麒麟、麓的精美图案,塔的中上部分由五级圆形石塔组成,佛塔前面还有当年佛寺的墙基、柱脚等遗迹,占地面积约3亩有余,能看出有四栋建筑的模样。据区民宗局局长介绍:“这个佛寺曾经很辉煌,在思茅、澜沧、景谷一带的布朗族和尚都要到这里修佛。在民国年间,一个名叫苏三的景谷县土匪,到此抢窃,由于受到当地布朗族人的围攻,恼羞成怒的窃匪并放火焚烧了佛寺,只留下这个佛塔。”

忙坝寨子的佛塔、佛寺遗迹就更加模糊,巧遇放牧归来的钱忠贵,现年74,他给我们介绍:“我们这里曾有三地方建过佛寺,最先佛塔、佛寺建在寨头,现在的村活动房哪里,因失火被毁。后来又建在寨子的右前方的菩提树旁,但因地势陡,最后建在寨子后山的大榕树下。我父亲年轻时到版纳专门学佛归来,解放前是佛寺的住持,寺里有几个长驻的和尚,但在破四旧时佛寺、佛塔被毁,父亲就只能在家务农;改革开放以后,很多佛寺恢复了宗教活动,但我们这里交通闭塞,经济条件差,没有能力重建佛寺。父亲在1987年去世时已是89岁,临终前一直在说,你们有一天有能力了一定要修复佛寺、佛塔,重建一座佛寺、佛塔成了我们几代人的梦想。”

如何让茨竹林古茶香飘世界?

布朗族是古代濮人的后代,总人口9.19万人,是中国极少数民族之一,也是云南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历代称为“濮满”、“蒲蛮”“朴子蛮”、“扑子”等,由于居住的地区各异,昔日的布朗人有不同的自称,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意愿,统称为布朗族;布朗族属南亚语系,无文字,至今仍然保留着鲜明特征的民族语言、服饰、歌舞、风俗、文化等;布朗族兼通傣语,多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

云南是世界茶树的发源地,普洱被誉为“世界茶源”。古代濮人是最早利用和栽培茶叶的民族。

在实际采访过程中了解到,茨竹林村仅有的两个布朗族村寨忙坝、忙蹦,是思茅区布朗族聚集人数最集中,民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地方。相传在300多年前,陶姓、钱姓等姓氏的几户“朴子蛮”从澜沧江对岸迁入茨竹林,以狩猎、游牧为生,后来在大山梁子的半山腰开始刀耕火种,过上的定居的生活,从其他布朗族寨子里引来茶树种植,这个布朗族寨子被称为大山寨。后来大山寨的布朗族搬迁至了忙坝。

思茅在清代是云南普洱茶的集散地,茨竹林茶叶在那时就有一定的知名度,陆续有汉族、彝族人何家、罗家、宗家等到大山上开垦茶园,安家居住,慢慢的人多起来,就形成了大山寨、老安寨等寨子。这里的茶园是由不同的族人开垦种植,种植面积多为数十亩,最大的一片也就近百亩。由于发生瘟疫最初的种茶人离开了哪里。后来进山的人也种植了部分茶园,在包产到户时都把茶树分到户,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移民搬迁,人门都离开了茶山,茶山也就此荒废,至今未通公路。

在普洱市2005—2006年的古茶资源普查中,茨竹林有百年以上的古茶260多亩,这些古茶树大多生长在柏枝树等各种树林杂草之中,属野化型生长,树冠不大,茶叶品种与困麓山古茶园相似,以大、中、小叶种混杂种植,茶叶产量低,但茶叶的品质很好,茶叶香气独特。因面积不大,没有列入普洱市26座古茶山,思茅区也就成为普洱市唯一没有古茶山的区县,成为遗憾。

2006年以来,有几个小初制所建到山上,今年古树春茶的鲜叶价卖到300多元一公斤,成为思茅区茶价之最。但很多茶商把它称做困麓山古茶销售,这也造成茨竹林古茶山目前没有知名度的原因。

茨竹林村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成为思茅区现代茶园发展的主要地区之一,有台地茶近4000余亩,以加工绿茶为主,茶叶品质很好,但大多用群体种实生苗种植,茶叶卖相不好,茶价偏低。如今应该对茨竹林进行重新审视,建议定位为“茨竹林古茶山”,从茶叶、文化、交通、生态、旅游、扶贫等综合进行规划打造。因为茶叶的品质主要决定于土壤、气候、茶叶品种、茶树留养模式、加工工艺等,这里的前三个要素都已具备,只要政府加以重视、引导、支持,对台地茶进行生态稀疏留养,采用景迈山和困麓山的成功模式,同时加大宣传,几年后云南将增加一座知名的茨竹林古茶山。原题《小鹦鹉将带飞思茅茨竹林腾飞》

特此声明:

什么是古树茶?古树茶的品质如何?


从古茶树上采摘的鲜叶,经过初制成毛茶,毛茶再经精制成型,或饼茶、或沱茶、或砖茶等形态不一的茶品,我们称之为:古树茶。

对于古茶树的界定范围,有着不同的见解,比如,对树龄的界定,有的认为古茶树的树龄应达到100年以上,有的认为古茶树的树龄应达到300年以上,实则是茶友们对古树茶的一种认可,也是一种期望。

古茶树顾名思义,就是栽培年代久远有些树龄甚至已经无法考证的茶树,这样的茶树,我们定义,至少具备三个特征,

百年以上的茶树;

属有性繁殖乔木类植物;

具有有明显主干、主根的茶树;

我们认为,这样的古茶树上所采摘的鲜叶所制作的毛茶称作为古树茶。

古树茶的品质不需要树龄来证明

对于多年制茶的大拙茶人,亲眼见证了古树茶品质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里,市场的对于多年制茶的大拙茶人,亲眼见证了古树茶品质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里,需求的刺激和舆论的导向把古树茶的价格越炒越高,从原来山头茶细分到了各个寨子茶,古树茶从原来的小众茶品逐渐走向了大众茶品,原本对古树茶不屑一顾的也开始重视了古树茶“越陈越香”的品质。

“越陈越香”是普洱茶价值的理论基础,古树茶的在贮藏的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陈化品质,从感官上能最直接的体现出来,茶汤入口后汤感的丰富程度,香气与茶汤融为一体后,留在口腔里的韵味,甚至是品茶后的体感,相较于浅薄且单一汤感的生态茶树有着明显的区别。在这近十年的过程里,古树茶的品质得到了最有力的论证,便是时间的检验。刺激和舆论的导向把古树茶的价格越炒越高,从原来山头茶细分到了各个寨子茶,到现在的古树单株,古树茶从原来的小众茶品逐渐走向了大众茶品,原本对古树茶不屑一顾的也开始重视了古树茶“越陈越香”的品质。

过度的追求和价格炒作,带来往往是现实的迷茫

品质被过度追求时,市场往往也变得急功近利,当知名山头,寨子的古树茶被炒作成了天价,便宜到几块钱的古树茶跟风似的出现时,古树茶就变得极其鱼龙混杂了,当不明真相的茶友们,只为了喝到纯正的冰岛,喝到纯正的老班章的时候,无形中也让自己陷入到了迷失中。

虽然这些年上茶山已经变得非常方便,但是,并不能完全解决对古树茶认知的根本问题,常年待在茶山上的茶农可以很快的辨识出哪棵茶树的树龄较大,哪棵茶树被人为破坏过,而走马观花似的茶友们很难做到见一叶知深秋,窥一斑而知全豹。

适口为珍,是以品质为基础的

大拙茶人始终认为,只要是优质的古茶树,它的品质是无法欺骗口腔的,古树茶的品质优越性是生态茶树无法做到的,当然,古茶树的品质,也有高低之分,这也是为什么像老班章、冰岛、易武、倚邦等这些山头和寨子的知名度很高,而在勐海、临沧茶区一些寨子的古茶树知名度并不大,我们做茶的这些年,时常发现很多优质古茶树被埋没在人们的视野中,大拙茶人认为古树茶除了极致的追求,也应该有日常的品饮,好的品质当然有它的品饮价值。让古树茶变成茶友们日常能喝到的茶品,正是大拙所提倡的,也是我们要做的事情。

古树茶品质的基本条件是生态环境

古茶树的资源是有限的,分布也是极其分散的,甚至一些古茶树的生态环境被破坏后已经不具备品饮价值,这都是不争的事实,所以,对于古树茶的认知,我们需要一些共鸣,能被认可和接受的古树茶,至少茶树的生态环境是完整的,茶树是自然的生长且没有人为过度破坏的,把鲜叶放在嘴里嚼的滋味是丰富的,这是具备好喝的基本条件。

你可知道如何辨别古树茶?


古树茶一般生长在海拔较高的茶山之上,树龄一般超过300年,海拔较高,无人为因素,环境原始生态。且植株高大,树干高、根系多,主干及枝干明显,植株稀疏,产量低,不易采摘。在辨别古树茶方面,很多人都存在着误区,往往根据叶底的大小厚薄来判断,以为叶大叶厚就是古树茶。其实,叶大叶厚跟古树与否是没有必然联系的,而是跟茶种有关。茶树有大叶种和小叶种,有厚叶型和薄叶型。市场常有人用大叶厚叶的台地茶,轻度揉捻,制成松抛条,充当古树茶。说到底,辨别古树茶,还是要通过口腔品饮、身体感受来辨别。香韵此为鉴别古树茶的重要关键之一。不同的茶树根系深度和土壤环境不同,摄取的养分也不同,香韵更是千差万别,古树茶能获取土壤深层的矿物质成分,能将各山头的独特性体现出来,如易武的蜜香及细腻柔滑之汤,又如南糯山的果蜜香韵,刚柔并济的完美茶性。一定要选择香气浓郁持久,具有独特香韵,且香韵沉稳者。香韵沉稳就是在泡茶时,第一泡茶汤倒出后可闻其公道杯香韵,是否浓郁而下沉,台地茶是很难将此种香韵在公道杯中完美呈现的,香韵越沉稳就代表内质就越足。甜度这里的“甜”说的是入口后在舌面上的直接表现,千万不能与回甘混为一谈,古树茶的甜味一般为高雅清甜,往往被回甘所掩盖,当您喝茶有一定年限之后,慢慢就能够将各项滋味分离品味,即可领略。新茶客会很难品出。茶汤古树茶茶汤多为金黄色,色泽通透明亮,而且这是当年早春茶的表现。汤是鉴别内质丰富度的关键二。茶汤粘稠感强,厚实度显著,回甘生津既快又足,苦涩平和,化开速度快,活性足,持久性均能达20-30分钟持续性:8-12泡后茶性依然稳定,后期陈香转化速度快,收藏价值较高。台地茶如果内质不足,茶汤表现就会淡薄,这个感觉您可以仔细对比尝试。回甘生津回甘和生津为茶的基本滋味,台地茶回甘和生津体现都比较快,但持久度较差,一般6泡之后就开始减弱,古树茶此项滋味体现比较稳定,快而持久。苦涩苦涩也是鉴别茶好坏的关键,苦涩是茶的本性,任何茶都有,苦涩较重的茶只有两种原因:一种是茶树龄较小,吸收土壤的养分较少,其他滋味表现较弱,苦涩就体现得尤为突出;另一种则为茶树施肥,特别是尿素能迅速催长,但它会很快改变土壤结构,台地茶仅能吸收的浅层土壤里碱性加强,所以就会造成苦涩增加;根据这两点原因可以告诉大家,苦涩绝对不是茶气,也不是说茶很刺激,放久了就不刺激了;还有人说不苦不涩不成茶这些均为错误观点,苦涩是原性,也可说成是茶的缺点;再教大家一招实用的鉴别方法,喝茶时留出一杯茶汤,冷却之后再来喝,苦涩会加重,但茶香、回甘、生津,甜等都还在,这就是古树茶内质丰富、茶性稳定的表现。喉韵喉韵是鉴别古树茶的关键之三。喉韵就是在喉部形成的清凉舒适感,此感会使您呼吸都尤为顺畅,舒爽度较高,还有会形成喉部回甘生津,香韵久留的感受,而且在呼吸时这种韵味会随呼吸带入口中,此时您会产生错觉“怎么我的喉部也能尝到甘甜”。喉韵的产生是因为茶品内质丰富,茶汤喝下时滋味会在喉部累加释放,台地茶内质不足所以还没有累加就已经释放,所以不能形成喉韵,古树茶在喝完茶后这种喉韵均能持续20-30分钟之久,喉韵越久就代表内质越足。但如果要收藏,这还不够,还得看茶体现出的两性:持续性,稳定性。持续性简单来说就是茶的耐泡度。生茶的投茶量一般是8克,精确称重,泡法标准,使用器皿至少是瓷器盖碗,玻璃公道杯,厚胎品茶瓷杯,泡茶时采用矿泉水,水第一次煮沸后保持小沸腾的状态,一般我们采取电磁炉或光波炉烧水,可以保持持续沸腾,每泡开汤时间10秒即可,冲水下去时不直冲,而应顺盖碗边缘均匀环绕慢慢加水,然后10秒左右后出汤,这样的泡法您就能客观能鉴别出每一泡汤水中的持续度。在品饮时,如果发现上述滋味在任意一泡发生减弱时,证明此茶的持续度到达于此。相比较,普通台地茶的耐泡度会比古树茶略差,6泡后滋味会明显淡化。古树茶一般能持续至8-10泡以上,较好者能持续至12泡以上。持续性决定了茶的稳定性,持续性越久,稳定性越高。通过持续性的鉴别就能得出茶性的稳定度,稳定度越高,就证明此茶的内质丰富,才有存放价值。以上方法,是鉴别古树茶的个人经验之谈,不一定全对,欢迎大家一起讨论、分享经验。其实,好的茶是不分古树还是台地茶的,只是目前市场上古树茶和台地茶的价格差别太大,而利益驱动之下,鱼龙混杂者不在少数,作为消费者,必须具备点鉴别能力,方能少交点“学费”。

如何识别古树茶?


山韵、原香、茶气是构成识别古树纯料标志的重要三点。

山韵是古树纯料的个性识别符号。古茶园和谐健康的生态环境、古茶树发达的根系,决定了古树纯料特殊的山韵。这种山韵是密植茶树即台地茶无法赋予我们的。

当我们品饮曼松——纯正的倚邦小叶种、刮风寨——保存最为原始之一的易武古茶园的古树纯料时,既使是刚刚出品才一个月的新茶,虽然水气未退,但它那种汤感的稠厚、似冰糖般的甘爽、滑过喉咙的润泽,就连汤色都是那种浓得化不开的油润,就直接传递出来自远山最为自然、生态和厚重的气息和韵味。古树茶,给口腔带来的绝非是人们印象中的苦涩艰凝。山韵是古树纯料有别于台地茶的重要特征之一。

原香是古树纯料的地域识别符号。

如果说,果香、樟香、参香、药香,更多地体现了普洱茶再生产——仓储状态的话,那么原香就是识别普洱茶初生产——原生态最好的标识。真正的闻香识茶是也。

茶气,是古树纯料的生命识别符号。

茶气,即有形的茶通过无形的气作用到人体相关部位而引起的人体知觉的变化。而古树纯料由于其内因和外因均有别于台地茶,尤其是古树茶由于吸纳天地精华而蕴含比台地茶更为丰富的微量元素。

这些微量元素随茶汤进入人体,让品茗者产生强烈体感。茶汤由口入胃,生气随奇经八脉抵天门、地门、气门、汗门,而使饮者产生打嗝、排气、微汗等明显的人体感受。

5个步骤教你辨识古树茶,不要再被骗了!如何辨别普洱古树茶?


最近,在普洱茶界内掀起了一股“古树潮”,众商家纷纷言说古树茶的滋味、口感是如何胜于台地茶,这也俘获了很多茶友的心。但是,古树茶的鉴别是一个较为困难的问题。

由于不同的品种、山头、海拔、采摘、加工,甚至施肥情况等均会对茶品本身造成直接的影响,所以目前没有谁能提供一种适合大众的100%准确辨识普洱古树茶的方法。但是还是有一些相对可靠的方法。

1、普洱干茶外观

古树茶的条索更粗大,颜色也更深一些。虽然台地茶也可以做出类似效果,但仔细观察,古树茶的芽头及一叶二叶,一般呈现乌润色泽,这点台地茶一般难以体现。

2、普洱茶香气及香韵

一般而言台地茶香气飘扬而短暂,古树茶香气沉稳而持久。古树茶在数泡,甚至10几泡之后,茶水中还是透香的,叶底也还是香的。

另外,古树茶根系较深,能获取土壤深层的矿物质成分,能将各山头的独特性体现出来。如易武的蜜香及细腻柔滑,冰岛的果蜜香冰糖韵,此种香韵越沉稳就代表内质就越足,树龄就越大。台地茶很难出现此种香韵。

3、普洱茶汤滋味

回甘生津:台地茶回甘和生津持久度较差,古树茶则体现比较稳定,快而持久,有时甚至一两个小时后还能体会得到。

苦涩度:台地茶苦涩度较高,且很难划开。同一山头同一树种的普洱茶古树茶相对苦涩度低且化得快。

茶汤粘稠度:台地茶或许会有较强口味(刺激性),但多数口感单薄。古树茶入口较为顺滑,且内质丰富(尤其是果胶质),在口感上会出现温厚稠密感,这种稠密感即是大家所说的“厚”。

耐泡度:在茶叶松紧度、投茶量以及冲泡手法等同的条件下,古树茶普遍更耐泡,一般可以泡10几泡,甚至20几泡。台地茶则底蕴的不足,10泡过后汤质变薄,出现树叶味和水味。

4、普洱茶,茶气及喉韵

茶气:茶气反应是指喝古树普洱之后的体感反应,包括后背发热、发汗,指尖渗汗,身体的通透感、轻松感,气血通畅,面色红润等等。甚至有练过气或体感敏感者还能感到经脉的疏通与气血运行。这并非玄虚,确实存在。另外有性繁殖的台地茶会有较弱茶气,无性繁殖的则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喉韵就是喝完茶后形成喉部回甘生津,香韵久留的感受,而且在呼吸时这种韵味会随呼吸带入口中,此时您会产生错觉,怎么我的喉部也能尝到甘甜,香韵。喉韵的产生是因为茶品内质丰富时,茶汤喝下时滋味会在喉部累加释放。

喝完古树茶后喉韵均能持续10分钟以上;台地茶内质不足,所以还没有累加就已经释放,不能形成喉韵,这种喉韵喉韵越久就代表内质越足。

5、观普洱茶,叶底

同一山头、品种和季节的古树茶,叶底一般颜色更深、叶片更厚实、叶脉更显,叶子弹性和柔韧度更好。

古树熟茶如何发酵?


普洱茶从生茶到熟茶的转变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过程。就像一个烧陶瓷的窑子,什么样的料子,什么样了工艺,什么样的火候,出来什么样的惊喜。

熟茶的发酵就是生茶的一次涅槃。

什么是熟茶渥堆发酵?

熟茶渥堆发酵的实质是微生物的作用和酶的作用,是通过微生物代谢形成的胞外酶和热以及微生物自身的物质代谢等的共同作用,使茶叶的内含物质发生极为复杂的变化,形成熟茶特有的品质和口感。

从生茶发酵为熟茶大约需要三十几天到四十几天的时间,从下堆到起堆中间还需经历大约四次的翻堆,避免茶叶发酵温度太高而使茶叶碳化。

关于竹筐发酵

传统的熟茶发酵方式主要是在地面发酵,根据场地的大小,能一次性发酵几吨甚至几十吨的茶。

但是,由于古树茶的成本较高,一次性发酵几百公斤的话,在地面发酵是很难控制温度的。所以竹筐熟茶孕育而生!将生茶放进竹筐里发酵,不仅解决了少量茶叶可以发酵的问题,还使得整个发酵的过程更加的干净卫生,而且出来的产品,堆味很轻,即使刚出堆,就很适口。

1、下堆

下堆的重点是将晒青毛茶洒水加湿,水质的好坏对发酵茶品质影响很大。一般勐海地区的茶厂都抽取地下水来发酵。由于勐海地区自然条件的优越性,构成了勐海熟茶的优势。

洒水量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一般是每100公斤毛茶需要加30~50kg水。这么大的一个范围,到底是30kg还是40kg,还是50kg,就取决于经验了。所谓看茶做茶,一般嫩茶洒水要少一些,粗老的茶菁洒水较多。洒水均匀以后就盖上发酵布开始发酵了。

2、发酵与翻堆

茶洒水堆进竹筐后用发酵布盖住,让温度上升开始发酵。堆温一般需控制在50~65℃之间。

大约两周的时候翻第一次堆,接下来差不多每周进行一次翻堆,如果温度高的话就要翻得更勤。每次翻堆的过程中还需要解块,为平衡茶堆的温度、湿度,增加透气性,解散“结团”茶条。

如果温度过高,翻堆不及时,就容易引起“烧堆”,致使茶堆碳化而报废。

渥堆初期,渥堆毛茶的含水量很高,而此时的堆温却并不太高,这样的条件为细菌的生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细菌大量繁殖。

随渥堆时间的变化,细菌大量增加的同时,细菌的呼吸强度亦随之增加,堆温迅速增加。

当堆温达到一定程度时,茶叶中的各种物微生物变化达到高潮。

渥堆末期,随渥堆毛茶温度、湿度和酸度的变化,逐渐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发育,数量呈明显的下降趋势。

3、起堆

几次翻堆后,堆高继续下降,在发酵周期的第35天左右,堆子温度降为35℃左右,就可开沟,让茶冷却并干燥。

普洱茶的干燥切忌烘干、炒干和晒干,否则将会影响到普洱茶的品质。

如何冲泡古树生茶?


古树生茶每一款茶品的茶性不同,变化丰富多彩,冲泡方法也多种多样,不可限定。这里仅介绍一种简单实用的冲泡方法。

工具:随手泡220ml厚壁紫砂壶玻璃公道杯小茶杯

用水:天然泉水、矿泉水为佳,用此类水冲泡则茶汤表现大多协调,柔软醇厚甘甜。如果使用纯净水或含有氯气的自来水,茶汤容易变得沉闷苦涩单调。

冲泡步骤:

温杯洁具注入沸水烫洗紫砂壶、公道杯、小茶杯。

投茶7克(浓淡适中,4人左右饮用)。

醒茶发茶快速将沸水注入紫砂壶中,满溢,用壶盖去掉浮沫后盖好,5秒左右出汤到公道杯中并温杯,茶汤不饮用。

第1-2泡快速将沸水注入紫砂壶中,满溢,用壶盖去掉浮沫后盖好,10秒左右出汤到公道杯中并分茶、品饮。

第3-6泡匀速将沸水注入紫砂壶中,将满(盖上壶盖后水不溢出),15秒左右出汤到公道杯中并分茶、品饮。

第7-10泡匀速将沸水注入紫砂壶中,将满(盖上壶盖后水不溢出),20秒左右出汤到公道杯中并分茶、品饮。

第11-14泡匀速将沸水注入紫砂壶中,将满(盖上壶盖后水不溢出),25秒左右出汤到公道杯中并分茶、品饮。

第15-18泡匀速将沸水注入紫砂壶中,将满(盖上壶盖后水不溢出),30秒左右出汤到公道杯中并分茶、品饮。

第19-21泡缓缓将沸水注入紫砂壶中,将满(盖上壶盖后水不溢出),40秒左右出汤到公道杯中并分茶、品饮。

古树生茶一般可泡二、三十泡,二十泡以后进入尾水阶段,若喜欢古树茶尾水的甜韵,可泡至无味后将茶底倒入大壶中加水煮饮。

1、投茶量根据人数和浓淡要求灵活调整。

2、保持每一泡的水温够高,但不要过度沸腾。

3、不考虑茶质、水质等因素影响,高温冲泡时,古树生茶溶出受沸点影响比较大。在低海拔高沸点地区溶出快,在高海拔低沸点地区溶出慢,应根据所在地沸点高低酌情增减出汤时间。

提示:

古树生茶含有大量的葡萄糖、果糖、茶多糖和水溶性果胶质,由于水溶性果胶质在95℃以上才能大量溶解到水中,所以用保温好的厚壁紫砂壶冲泡古树生茶会提高茶汤的润度和厚度。由于含有大量果糖,古树茶茶汤凉后饮用,清爽甘甜可口。

普洱古树茶


一般品质较好的普洱茶都采自古树茶,古茶树就是树龄较大的野生型乔木科古树茶,古树茶一般均生长在海拔较高的古茶山之上,海拔较高,无人为因素,环境可称得上原生原态的自然环境;就像易武刮风寨是易武七寨中海拔最高的,深处原始森林中,而且此地自然风光极其优美,清晨云雾缭绕,日出时,犹如梦境般色彩斑斓,奇幻悠悠;古树茶:均无人为管理,纯属天生天养之物,比如:西双版纳勐腊县的那卡古茶区的800年古茶树,由勐海县茶科所06年鉴定,树高11米左右,根系深入土壤的深度即为11米,此时它能吸收得到的矿物质养分是非常丰富饱满的,所以此种茶树不但喝起来口感饱满,变化丰富,具备较高的养生功效及作用,还能具有独特的地域性风貌特征,也就是常说的山头特点,如:易武密香,细腻,犹如少女般的阴柔之美;景迈山独特的王者之香:密兰香韵,老班章的茶性刚劲有力,独具英雄之气概等等,每个茶山均有各自独特特点,不但带给您极大的养生功效及作用,还具备较高的品饮价值和收藏价值。

《老杨说茶:从古树茶公证说假茶如何辨别古树茶真假?》一文由茶经网CY316.com普洱茶栏目提供,我们力求提供优质的2023普洱茶相关知识点,以及准备大量关于普洱茶相关的专题,如:普洱茶古树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