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限量版带红书的古树茶品鉴报告

发布时间 : 2019-12-09
十年黑茶 十年的普洱茶 十年普洱茶

十年黑茶。

要给大家带来一款广西茶友寄来的,标明为限量版带红书的古树普洱茶。该茶友描述,此茶在他手上已经保存十年。和大家简单聊一下,在十年前普洱茶市场上确实有许多限量版且带红书的普洱茶。当时收藏热,因此产商也就顺应市场推出了大量的这类茶。那么这些茶的品质究竟如何呢?我看来是良莠不齐,有好的,但大多数不怎么样。那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款茶的表现如何?

第一泡

汤色很亮,呈金红色。茶汤无味、无香。不着急,我们看下面它的表现。

第二泡

茶味稍显,比较淡。香气也不算明显,无杂味,有一点点陈茶味。

第三泡

汤色呈浅酒红色,很漂亮。茶汤的润滑度比较明显,无苦无涩,能感觉到有回甘。

第四泡

茶味仍然偏薄,茶气基本上体验不到,回甘有所加强。

第五泡

加重手法,闷了一分钟,茶味倒是有些出了,但依旧较为稀薄。香气仍然很弱,韵味上有些许生茶的感觉,有点让人感觉怪怪的。

观叶底

此茶叶底有拼配,重点是生熟拼。在熟茶中拼配有少量的生茶。叶底弹性较差,比较腐,轻揉即碎。

结论

此茶保存得还不错,没有仓味等异味。可惜的是此茶购买时它先天就有很大的缺陷,生熟拼,并且此茶的发酵有些过了。顺便给大家提个醒,2008年以前市场上有许多所谓老茶都用生熟拼这个套路。在生茶中拼少许熟茶作为老茶,在熟茶中拼少许生茶以提升茶的香气、韵味。

cy316.Com精选阅读

品鉴报告|500年古树2018早春单株生茶怎么样?


要给各位奉上的是南京茶友寄来的,标明为2018年早春、500年古树的单株生普的品鉴报告。没有具体区位,只说了是临沧产区的。初看该茶,颜色为青黑色,茶梗长,较细,疑似野生或过渡型品种。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款500年树龄的单株茶究竟怎样。

第一泡

茶汤呈浅黄色,微带一点绿,比较的透亮。茶汤香比较的淡,挂杯香稍明显一点,香型呈花蜜香,冷杯香。

第二泡

茶味很淡,水味较重。后感上有轻微的发酸,基本上无苦涩味。

第三泡

茶汤的质感不好,太过稀寡,比直接喝白开水稍好一点,微微有一点回甘。

第四泡

茶气很弱,腹部微微有一点发胀的感觉,其余部分无感。

第五泡

焖一分钟再试,焖后涩感有加强一些,其余指标无任何改善。

观叶底

叶底的一致性好,基本无杂茶。茶梗发硬、细、长,叶片完整,树龄也确实不小,是古树茶。

结论

此茶确为古树茶,但应该不够500年之久。不是早春茶,应该是雨水茶。它是野生茶类,产地应该靠近中缅边境线一带。

品鉴报告|2018巴达古树怎么样?


给大家带来的是一款广东东莞茶友寄来的,标明为2018巴达古树的茶样。巴达山位于勐海县,与缅甸隔江相望。巴达最有名的是小黑山,据称那里有一棵1700年树龄的古茶树。整个巴达产区的茶,个人认为品质中等,主要的缺点就是汤的质感较为稀薄,水路较为粗糙,味与布朗有些接近,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这款巴达古树茶。

第一泡

茶汤呈淡黄色,茶汤香很弱,挂杯香有,呈蜜香中带有一点果香。茶汤入口后无苦、无涩。

第二泡

茶味出,稍感淡了一点。有苦味,但化得开。微感涩,但不明显。

第三泡

涩感加重明显,同时苦味也在加重,都能化得开,只是涩化得慢一些。茶汤的质感稍显寡了一些,不是很好,水路也稍显粗糙。

第四泡

茶气有,但不明显,比较弱。有回甘,主要集中在口腔的前半部。涩有加重的迹象,嗓子发干,挂喉。

第五泡

茶味及苦味都明显下降,回甘、生津比之前更加明显,只是汤水更加薄寡。

观叶底

此茶叶底一致性不错,采摘规范,多数为一芽二叶,弹性不是很好。

结论:

此茶确为巴达产区的茶,与描述一致,但为台地茶,不是古树茶。

老徐鉴茶:临沧古树普洱茶品鉴报告


前几天收到云南临沧茶友寄来的古树茶样,希望能给提些意见。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品鉴心得。

外形:此茶条形有些松紧不一,颜色稍黑,芽头不算多,干茶较香。香气上看,此茶应该是产自于雨水偏多的地方。当然,这只是初步判断,不一定准确。

开汤:取茶8克置于盖碗中,冲入沸水,出汤。汤色清亮,呈淡黄色,挂杯香不算浓,蜜香型。

第一泡:茶汤颜色变化不算大,入口后微苦,不涩;汤香不明显。

第二泡:茶味较淡,稍涩,化得较快;苦加重但不叮口,回甘显,稍稍有一点火烟味。

第三泡:茶气显,较足;茶味有改善;回甘较好;苦化的很快的;涩几乎感觉不出来,很淡;但汤的质感比较薄,有水位。

第四泡:回甘强度上升,同时苦味加重;茶气展现得更加充分,腹部有发胀打嗝的表现。不足之处是依旧有水味,汤质有些稀寡。

第五泡:稍有不同喉韵,涩又显现,但不明显,化得也很快。茶味的饱满度开始下降,不过茶气依然足。

观叶底:此茶叶底一致性不够好,有拼配,为混采。有人工种植,树龄较小的茶混在其中,大约占30~40%,其余为古树茶。

结论:此茶应是二春茶,古树拼配料,品质还好。缺点就是水位稍重,压饼后存放两三年应会有所改善。

刮风寨茶王树的品鉴报告


此次要品鉴的是广东深圳茶友寄来的,标明为刮风寨茶王树的茶样。刮风寨是易武茶中比较有名的茶,与弯弓、落水洞、麻黑等齐名,价格不菲。大家要知道的是茶王树不是一棵树,它是一个古树茶的小产区,隶属于刮风寨,古树比较集中,是近些年来炒作比较凶猛的一个小区域茶。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这个茶王树究竟怎样。

第一泡

茶汤香及挂杯香尚可,有易武茶的味道,但远不能确认此茶的产地,还要继续喝。

第二泡

茶味出,但有些薄,饱满度不够。稍有水味,稍涩,无苦。

第三泡

涩加重,微苦,喉部有发干,舌面及上颚有发麻的感觉。汤的质感不是很好,水路粗糙。

第四泡

茶气无法体验到,回甘有,但不强,主要集中在口腔的前1/3处,不向后延伸。

第五泡

已经有点汤薄水寡的感觉,但茶汤香还是比较明显的。

观叶底

叶底的一致性还好,叶底也有一点弹性,不算腐。树龄大约在30~40年左右。

结论

此茶肯定不是刮风寨的茶,也不是易武核心产区产的,应该是易武周边的,比如像是勐伦的茶。

茶王树普洱生茶的品鉴报告


此次给各位带来的是深圳茶友寄来的,标明为茶王树的普洱生茶的品鉴报告。这可是一款很著名的茶,产于易武茶区的刮风寨,是古树茶比较集中的区域。近些年来,随着古树茶的走俏,它的身价也是暴涨。但因为这个茶区的茶产量非常有限,各种鱼龙混杂的“茶王树”也是满天飞。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款茶王树茶究竟如何。

第一泡

茶汤呈淡黄色,微带绿色。入口后香气很弱,同时挂杯香也不明显,无苦无涩。

第二泡

香气变得比较明显,蜜香中带有些许的果香味。茶味的饱满度一般,无苦。涩比较明显,主要集中在口腔的前2/3区域。

第三泡

茶汤入口后有一种寡的感觉,苦显,但能化得开。茶汤的质感不是太好,有些薄了,水路也有些粗糙。

第四泡

苦味变得比较重,感觉是寡苦,有些像苦瓜的那种苦。涩底加重,难于化开。回甘弱,茶气难以感受到。

第五泡

喉部开始有些发麻,整个舌面同样发麻明显。回甘依旧不强,舌下倒是有生津。

观叶底

叶底的一致性尚可,应是春尾夏初之间的茶,树龄不大,应该是台地茶。

结论

此茶与易武茶王树产区的茶不相关,与描述完全不符。

品鉴报告|2018景迈头春古树茶怎么样?


今天要给大家推荐一款我们自己的2018年的景迈古树茶。景迈茶大家一定不陌生,它产自于普洱市澜沧县惠民乡,有万亩古茶园。它出名比较早,是普洱产区出名最早、名气最大的山头。个人认为景迈茶中品质比较好的是大寨和芒景两个寨子。这次给大家推荐的是产自于大寨的古树茶,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这款茶。

第一泡

茶汤呈淡黄绿色,有悬浮物,稍有混浊,这很正常,悬浮物是茶叶本身绒毛脱落产生的。茶汤入口后,汤香好,挂杯香也不错,香型呈蜜香带有花香。

第二泡

茶味较为饱满,无任何水味,杂味。基本无苦味,有涩感,主要集中在舌面,但能化开,不叮口。回甘比较快,且明显。

第三泡

茶汤质感不错,水路较细、软,也比较润,能感觉到茶汤的压舌感。唯一的缺点就是层次感不够丰富,这也是景迈茶的一个遗憾之处。

第四泡

茶气显,双肩有微热,脑门轻微出汗。此时回甘已是比较强了,主要体现在整个口腔及舌下。喉韵也有,但深度有限,也不是很明显。

第五泡

茶味的饱满度几乎没有衰减,香气有衰减,但依旧可以感觉到。只是涩有加重的迹象,还好能化开,就是稍慢了一些。

观叶底

此茶叶底一致性好,几乎无杂茶。采摘标准,一芽二叶到一芽三叶之间,一芽二叶占大多数。弹性也比较好,树龄应在100年左右。

结论:

此茶符合景迈茶的特点,是景迈茶无疑,树龄应该在100年左右。经多个样本对比,品质不错,值得推荐给大家。

品鉴报告|2018忙肺头春古树茶怎么样?


给各位推荐的是2018忙肺头春古树茶。忙肺茶出产于临沧永德县,它的名气在近些年有比较大的提升,尤其在广东地区,比较受欢迎。我个人认为忙肺古树茶的品质确实比较好,只有一个问题,它的古树茶产量很少,并不多见,并且涩底比较明显,比较适合长期存放。喝新茶的话可能有部分茶友会不太喜欢。

第一泡

茶汤呈淡黄色,茶汤香及挂杯香都比较浓郁,香型呈蜜香中带有果香,这种果香似乎是有点梅子的香。

第二泡

茶味的饱满度较好,无任何薄寡之感。这一泡苦、涩有,但不太重,且化得比较快。回甘显,但不是很强。

第三泡

茶汤的质感还是不错的,比较浓稠,但水路的细腻度不够,有些粗糙。涩感加重,主要集中在舌面及上颚,但不叮口,能化得开。

第四泡

茶气倒是比较的足,腹部明显有发胀,背部、肩部及头部有些发热的感觉,手心也微有出汗。回甘有所加强,口腔的大部分都有甘甜感。

第五泡

茶味几乎无衰减,茶香有减弱,但不是特别明显。持续性还好,微有喉韵的感觉,口腔中的凉感也比较明显。

观叶底

叶底的一致性很好,几乎无杂茶。采摘标准,大部分为一叶二叶,少部分为一芽三叶,茶叶的净度不错。

结论

此茶确为忙肺古树头春茶,品质不错。但要再次提醒大家,这茶的涩底比较明显,需要时间转化。

十年普洱和五年普洱哪个更好喝?存放十年的普洱茶好喝吗?


你好,对于普洱茶来说,十年和五年的口感相差还是挺大的。刚做出来两三个月的新茶,水汽初褪,茶性重茶气强,滋味有青涩也有饱满,优缺点一目了然,香气高亢四溢,这个时候的茶,适合于浅尝辄止,品新茶更像“尝鲜”,茶性太烈,伤胃,体质偏弱的茶友不宜多饮,更适合于收藏一些,待岁月打磨几年后再品。

五至七年的时候,茶中水味褪尽,经过高温蒸压打乱的内质逐渐沉淀,口感趋于稳定,厚重感增强,缺陷慢慢隐去,寒性稍褪,此时品,可品出一款茶的真性情,这个时期的茶,胃不好的人也不适宜多饮,可每周饮一两次,饭后一小时饮较好,有降火助消化的功效。

接近十年后,普洱茶的陈味会慢慢出现,香气在岁月中转化出无限种可能,原本的花香转化为果蜜香,或者原本香气较弱,现在有了馥郁花香,都有可能,存茶的乐趣就在于它会不定时给你惊喜,七年以上的茶,茶性转温,养胃健胃功效明显,。

如果是接近二十年的茶,香气淳厚,可能有珍贵的药香、樟香、参香等等,滋味醇浓顺滑,尤其保健功效无可比拟,具有一定药用价值,对于降三高和养胃健胃等有较好功效,这样的老茶,能喝到就赶紧多喝点,这喝的都是岁月和时光啊,且喝且珍惜。学茶的人,茶的每个转化阶段都应该去尝试,感受其中的变化,自己存的茶,最好每隔一两年就品饮一次,观察茶的转化方向以及是否存储得当,并及时做出调整。

十年普洱和五年普洱哪个更好喝?还要看个人喜欢哪个阶段的味道,有人喜欢新茶的锋利,有人喜欢陈茶的温润,没有绝对的答案,多喝,问问自己的嘴巴和心,到底喜欢什么样的普洱味道。

品鉴报告|2007年临沧熟茶怎么样?


给各位带来的是广东茶友寄来的一款所谓老茶新做的熟茶,用的是2007年发酵的老茶。临沧发酵的熟茶通常在香气上会比较好,但在韵味上与勐海堆相比会差一点点。尤其是2010年之前的,许多都会在后感上有一点点的发酸,但不是全部,也有非常好的,品质一点不输勐海熟茶。我们下面就来品一品这款临沧熟茶究竟如何。

第一泡

茶汤颜色还是比较正的,呈酒红色,透亮度稍差,有一点混,新压制的茶属正常。香气还不错,有一点中药香。

第二泡

茶味饱满,有厚重感。稍有一点苦底,也能化开,涩倒是没有感觉到,回甘有,比较弱。

第三泡

茶汤的质感不错,比较润,有一定的滑感,水路比较细,不挂喉。

第四泡

茶气不明显,几乎无体感。回甘有所加强,当然这只是相对而言,之前的苦味有所减弱。

第五泡

茶味的饱满度有所降低,并且比较明显,中药香也不是很明显了。

观叶底

此茶的熟度约为75%,发得比较熟。茶级约为3—5级,净度好。

结论

此茶的品质还好,可能喜欢那一点中药香的茶友会很喜欢,年份上应该符合描述。

品鉴古树茶前的功课:怎么正确品鉴普洱茶古树茶?


普洱茶作为一种对身体有益的饮品,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文化上,都被赋予了很多的意义,如今,除却意义,越来越多的茶友趋向于回归普洱茶的本质,也就是关注普洱茶本身的品饮价值和收藏价值,希望通过品鉴,去体会普洱茶带来的美妙滋味和愉悦感受。不过,普洱茶,尤其是古树茶的滋味千变万化,很难有统一的品鉴标准,关于这一点,每一位用心的茶人,都有着自己的品鉴心得。

品鉴一款古树茶,需要注意它的外形、光泽度、洁净度、匀整度、香气五个方面,由于古树茶比一般的生态茶、台地茶稀有珍贵,在品鉴时还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全面了解古树茶的特点。

1、了解古树茶的分布与产量情况

市场上古树茶产品一般都标明产自何山,如果没有产地而只是抽象地称为古树茶的茶品,其真伪度和纯度就值得质疑,茶品标明了产地,收藏者就可以通过对各产地古树茶的情况的了解来判断其真伪。

2、古树茶拥有独特的茶气和韵味

在普洱茶中,古树茶因其独特的茶气、韵味成为普洱茶中的珍品,茶气、韵味是鉴别古树茶的重要依据,在品饮时表现为醇和、滑顺、香显而久、心旷神怡,在吞咽茶汤时在喉部和鼻腔中会有特殊香气和多层次的醇和气韵。

3、了解各地古树茶的特征

由于受气候、水土和生长环境的影响,各地古树茶的品质和色香味有一定差异,掌握这些特征是品赏、鉴别的一个重要依据。比如易武老树茶苦涩味不重,甜味较显而且醇厚度较好,与易武处于同河谷、气流走向的江城茶也具有相似的特征,但在茶的醇厚度方面则有差距。墨江、镇沅、景谷、景东的古树茶基本特征是苦底,多数苦味显而涩味不显。由于受纬度、气候、土壤等条件的影响,茶气茶味最足的茶几乎都在澜沧江以西的勐海、澜沧,例如老班章、贺开、巴达、景迈、邦崴等,这些茶山的茶气茶味浓郁,茶的醇厚度高,耐冲泡,香气怡人,回甘持久。

4、开汤品赏古树茶

香韵是鉴别古树茶的关键之一,古树茶的香韵通常浓郁而下沉,不同山头的茶在香韵上也千差万别,如易武蜜香,南糯山果香等,古树茶有甜度,一般表现为高雅清甜,口感醇厚,层次感强,茶汤通透明亮,多数古树茶苦涩不显,回甘生津都体现得比较快,且通常会在喉部形成清凉舒适感,即喉韵。此外就是茶的持续性,台地茶由于树龄和速生的原因耐泡度较差,一般四至五泡就淡了,而古树茶由于树龄和生态关系,一般都可冲泡十余泡,有的可冲泡二十余泡。品茶汤时还可以简单判断是否符合各茶山特征,如景迈茶涩显苦弱,汤中带甜,有兰香,汤质醇厚。

喝了十年普洱茶,真的不懂!


夜深人静,家人都睡了,独个喝茶看帖,深有感概!

回想这些年喝茶的点滴,百般滋味。借清心论坛胡言乱语,望多包涵。

记得刚接触普洱,还是背着书包上高中。一年春节到一茶叶店闲逛,喝了老板几杯普洱,缘来如此。

记得那个年代很少人喝普洱。大行其道的是铁观音、绿茶、红茶、单枞等。应为那时候很多人对普洱的概念是老人茶,老人才喝的。也很单纯地觉得普洱就是那种黑黑的,有种霉味的茶。那个年代,买几百块的铁观音送1饼7572,呵呵,经典吧。当时新的7542和7572就卖十来块,批发可能就是八块左右。

从十来块一饼的7572,到几十块一沱的92、93下关甲沱,到125一饼的92小方砖,两百多的02班章熟......

这些年,茶买了不少,喝了不少,认识的朋友也不少。也有幸喝过些经典的茶,好像八十年代的竹筒茶、八十年代末再生产的文革砖、88青饼、几款广云贡、八十年代中的下关沱、九十年代初的银毫沱、花园沱、吉幸沱......那时候这些好东西喝了不少,都是厂里面送的样板,让我们一帮茶友学习的教材,没卖的。

时到今天,这个晚上,喝着自己早年收下的几饼烂茶,每一口都是一个年月的片断,每一口都是美好的回忆。还记得那时候有个宏愿,就是把6大茶山的样品都收齐,能遇到的“好茶”都买一点留样。哈哈,什么6座山、金芽、野生、乔木、宫廷、生的熟的、干的湿的、砖的饼的沱的散的,加起来就十来二十种了。好了,能买都买了,没钱买也喝过了。好样的,气还没喘过来,钱包扁扁的,又来什么荷香、青樟香、野樟香、兰香、蜜香、木香......不够吗?还有紫芽、紫鹃......还不够?老树、栽培种几号......够了!轻发酵、重发酵、半生熟熟......真的够了?多给你看看几个山几个寨。消化不了了吧?还有纯料、拼配、销台、销法、老字号、东南亚的......崩溃了吧?茶力、茶气、水路、回甘、回甜、回涩......想学?想试?想拥有?乖乖把钱包里所有的都奉献吧。不过有一点可是真实的:别妄想弄懂!

喝了十年,今天问问自己:你懂普洱吗?

老老实实地告诉自己:我不懂!

我读园艺学,到今天我真的怀疑自己的毕业证是真的还是假的。因为我分不清什么叫乔木什么叫灌木,因为我分不清什么叫野生什么叫栽培,因为我分不清什么叫老树什么叫新苗。

喝一口茶,我告诉自己,不用想。因为我不是植物学家,所以我不懂;因为我不是农艺师,所以我不懂;因为我不是评茶师,所以我不懂;因为我不是茶艺师,所以我不懂;因为我不是地理学家,所以我不懂。因为我不是......

在喝一口茶,我告诉自己:我还是有味觉的。

又喝一口,我告诉自己:我的记忆还在,这是7542,这是甲沱,这是大勐海厂,这是大下关厂,这是大昆明厂。

迷糊之中,我告诉自己:我要相信传统,我要相信老厂,我要相信我是个普通人。

最后,我终于懂了:我要休息了,天亮了。

品鉴报告|2015年老曼峨口味如何?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广东珠海茶友寄来的,标明为2015年的老曼峨。提到老曼峨,相信入门的茶友都知道,它最大的特点就是苦,很苦。但它的苦是非常有特点,不是类似于苦丁茶或苦瓜的那种寡苦,它苦得有饱满度,有层次感。苦化开后,整个人都很舒服通透。老曼峨分苦茶和甜茶,所谓甜茶其实也苦,只不过苦味稍淡而已。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位茶友的老曼峨究竟如何。

第一泡

茶汤呈黄色,香气较弱,无论是挂杯香或者茶汤香均不明显,也许是保存的湿度较大的原因吧。茶汤入口后,苦比较明显,无涩,后感上有酸味。

第二泡

茶味显,比较饱满。苦味加重,能化开。涩少,感觉不明显,回甘难以察觉。

第三泡

茶汤的质感稍显稀寡,水路有些粗糙。回甘弱,生津一般,舌面及喉部有些挂。

第四泡

涩感逐渐加重,化得慢,舌面有些发麻,挂喉的感觉更加明显。茶气有,但较弱,体感不强,只是在腹部微有发胀的感觉。

第五泡

茶味衰减得较快,苦味也有所下降。回甘比之前稍好,但舌面发麻的感觉更明显,生津尚可。

观叶底

此茶叶底一致性不错,采摘也标准,但比较没有韧性,有些发粘,判断树龄较小,应该是近些年来种植的。

结论

此茶确为老曼峨产区的茶,不是古树茶,应该是所谓的“甜茶”,品质还算不错。

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看了本文《十年限量版带红书的古树茶品鉴报告》的内容不知道对你是否有所帮助,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点击茶经网cy316.com的“十年黑茶”专题进行查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