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茶的三种境界:我在泡茶,泡茶如己,无茶无我

发布时间 : 2019-12-09
泡茶绿茶 泡茶叶茶 怎么泡茶

泡茶绿茶。

第一种,我在泡茶——物我有别

这是最为初步的一种状态,对于技术而言,还处在刚刚有些掌握的阶段,本身对结果的期待也很简单,不难喝就好了。动作基本达到规范,人和茶、和器还没有建立起真正的连接。泡茶只是一件事情,我要把它做好了就好。其他的还未曾想太多,似乎也不需要想得太多。

这时候的状态还处于物是物、我是我的境界中。这个境界的悲喜都是比较表面化的,容易发生也容易消失。泡得好或者泡得坏,通常不是那么纠结。

第二种,泡茶如己——物我相融

此一境界,直白而言,就是“泡茶即是泡自己”,表达的是更强的同理心。在泡茶的时候,专注不是一种被要求才达到的状态,而是自然而然发生的。对茶已经建立起一定的情感的连接。这时候技术不再成为障碍。

在冲泡的过程中,不需要刻意的去关注是否用心的问题。注水方式的大小、方向,完全可以随着茶叶当时的状态即时调整。这种调整已经成为潜意识。

在冲泡过程中,人和茶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生态,或者说是一种完全的融合,这种融合不是被迫,而是自然发生。对于泡茶者来说,茶、水、器不再有物我之别,这一切都和自己紧密相关,甚至是具有同样的触和感,茶叶的每一点变化自己都会有同样的感受。

第三种,无茶无我——物我消失

此一状态,对美、对茶、对自然万物,做彻底的臣服。技术完全不在考虑的范畴之内,也不再有特别的欢喜或者不欢喜。

茶已经回归到完全的茶的本来,没有好坏的分别。

起、落、止,不落痕迹。

小编推荐

水在泡茶中的用法:泡茶用哪种水好?


1

众所周知,水为茶之母。

因为有水,所以茶味得以呈现。如若无水,茶味借何得发?在此可见水对于茶来说有多么重要。

味为茶之用,所以,一款水,是不是能够更好地呈现茶的色、香、味?这个呈现是一定要满足品茶者的审美趣味的。否则的话,论水或者论茶,就都失去了意义。

自古以来,论水必定要提到山泉,更有所谓雪水,梅蕊雪水等无根水之说。当然,对于现代人来说,可选择的余地就更多了。

古人推崇山泉水,对今人而言山泉水的得到也不是那么难,于是很多人对山泉水颇为神往,仿佛窥得了古方秘笈。然而,山泉水泡茶是不是就是百分百的好呢?

这是值得商榷的。

就目前在各大茶类的冲泡中,试用农夫山泉、怡宝纯净水、屈臣氏蒸馏水、依云、巴马活泉等等,试验过后会发现,山泉不是无往不利,虽然在对某些茶的色香味的呈现上有提升,而在某些茶的色香味的呈现上却恰好相反。比如红茶,用山泉水泡出来的红茶很容易出现汤色暗沉、香气不彰的现象。在市售几款矿泉水中,农夫山泉相对好一些。就我们的试验而言,泡茶用水,怡宝纯净水的包容度好,几乎对所有的茶都有不错的表现。

2

泡茶时,茶器是我们身体的延伸,所以选用合适的工具尤其重要。因为要装水,所以,一把壶在泡茶过程中装满水之后的平衡度如何,会严重影响到茶汤滋味的表现(如果有怀疑的,请试过之后才能真正理解)。这把壶泥料再好但不堪使用,那你就把它当个工艺品摆起来吧,泡茶是不行的,其实养起来观赏也不错。

3

水是茶汤滋味的载体,同时也可以清除泡茶过程中的各种障碍。比如在冲泡之前,温度足够高的热水可以清净茶具,同时会提升茶具的温度,而泡茶器具足够高的温度对于初步感受茶的香型、持久度,以及相应的工艺特点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在泡茶过程中,当茶叶的浮沫滞留在盖碗或者紫砂壶口时,很多人会采取刮沫的方式。实际上,处理这个问题,只要用水就可以很好地解决。

第一个就是通过加大水流,让水的满溢使得浮沫自动溢出茶器,沫子随水流走,这一个过程实际也是完成了创作者(泡茶者)本人内心修饰圆满的一个过程。其次是让水满溢起来,用盖子做一个引流的动作,让那么浮沫会按照你设定的路径流出来,从而达到让茶汤清静的目的。

水于茶而言,不仅是滋味的载体,还有更丰富的运用空间,不可不查。

再谈饮普洱茶的三种境界


普洱茶作为一种物态符号的普洱茶,体现了云南民族文化的三个主要特点:包容性、开放性及和容性。由于自身物质特性和人文背景以及当下的文化建构,使普洱茶成为云南民族文化符号象征,下面就喝普洱茶的三种境界做一介绍。

一、世用之境

官场、商场、职场、情场之茶。

普洱茶充当了人际关系的最好的稀释剂、润滑剂或者粘结剂:醉翁之意不在乎酒,普洱之意又何必在茶。

二、诗意之境

月下独酌(不是李白喝酒那种),朋友小聚,花好月圆,春宽梦窄。

普洱茶成了我们生活方式的升华物,本意在茶,升华出来的东西并不离茶:于是,因为普洱茶,我们的生活也许依然平凡,但不那么乏味了。

三、天人之境

这是喝普洱茶的最高境界,不必计较新老生熟,不会在意器皿物件,也不注意什么色气韵味,您在此只感到心灵空明,有人有茶,有歌有酒;火塘光暖,陶罐香沸;编篱为案,截竹为瓯;身在很贫穷的草寨瓦庐,其实您会感到此刻非常奢侈的富有;但您不必感动,一感动您就自己跟自己见外了。

温馨提示:普洱茶都能够很好的缓解作用,如排毒、养胃、消炎、降低胆固醇、美容减肥……保健功能。许多女性更是将喝普洱茶作为减肥养颜的良方。

掌握泡茶三要素,自己泡茶也好喝!


有的茶艺师泡茶很好喝,而自己泡茶却总是苦涩,这是怎么回事呢?

泡出好喝的茶,除了要有好茶、好水、好的茶具,还要有好的泡茶技术。今天,馆长就谈一下泡茶三要素:投茶量、冲泡水温、冲泡时间。

泡茶技术包括三要素:

(1)投茶量:

要泡出好喝的茶,要掌握投茶量。每次用量多少,并无统一标准,主要根据茶叶种类、茶具大小、消费者饮用习惯而定。泡茶用量之多寡,关键掌握,茶与水的比率,茶多水少,味浓;茶少水多,味淡。

(2)冲泡水温:

泡茶烧水,要大火急沸,不要文火慢煮。以刚煮沸起泡为宜,用软水煮沸泡茶,茶汤香味更佳!如水沸腾过久,即古人所称之“水老”。此时,溶于水中的二氧化碳挥发殆尽,茶叶之鲜活味即丧失。

泡茶水温的掌握,主要依泡何种茶而定。绿茶,一般不能用100℃的沸水冲泡,应用80℃~90℃为宜(水要沸点后,再冷却至所要的温度)。茶叶愈嫩绿,冲泡水温愈低,这样茶汤才会,鲜活明亮,滋味爽口,维生素C也较少破坏。在高温下,茶汤颜色较深,维生素C大量破坏,滋味较苦(茶中咖啡碱容易浸出)也就是说把茶叶“烫熟”了。

(3)冲泡时间:

茶叶冲泡时间和次数,差异很大,与茶叶种类、水温、茶叶用量、饮茶习惯等都有关系。据测试,冲泡第一次时,可溶性物质能浸出50%~55%;第二次能浸出30%左右;第三次能浸出10%;第四次则所剩无几。所以,就如我们常讲的“品茶”,三个口,谓之品,一泡好茶,冲三次即可。

水温之高低和茶用量的多寡,也连带影响冲泡时间之长短。水温高,用茶多,冲泡时间要短;反之则冲泡时间要长。但是,最重要的是,以适合饮用者之口味为主。

泡茶三要素,在冲泡之中随意改变,趣味无穷。

冲泡茶叶 泡茶“三投”得法茶香四溢


日常泡茶习惯都为先放茶叶,后冲入沸水,此称为“下投法”;沸水冲入杯中约三分之一容量后再放入茶叶,浸泡一定时间后再冲满水,称“中投法”;在杯中先冲满沸水后再放茶叶,称为“上投法”。

对身骨重实、条索紧结、芽叶细嫩、香味成分高,并对茶汤的香气和茶汤色泽均有要求的各类名茶,可采用“上投”法;茶叶的条形松展、比重轻、不易沉入茶汤中的茶叶,宜用“下投”或“中投”法;对于不同的季节,则可以“秋季中投,夏季上投,冬季下投”的方法参考应用。

细嫩的高级绿茶,以85摄氏度左右的水冲泡为宜。如沏碧螺春、明前龙井、太平猴魁、武夷大红袍、黄山毛峰、君山银针等,切勿用沸水冲泡。而乌龙茶、花茶宜用90至95摄氏度的开水冲泡;红茶如滇红、祁红等可用沸水冲泡;普洱茶用沸水冲泡,才能泡出其香味,且要即冲即饮,沏水后以浸泡2-3分钟为佳,勿超过5分钟,以保持茶香;一般绿茶、红茶、花茶等,也宜用刚沸的水泡茶。

茶叶常识:品味普洱茶的三种境界


一、世用之境

官场、商场、职场、情场之茶;

普洱茶充当了人际关系的最好的稀释剂、润滑剂或者粘结剂:醉翁之意不在乎酒,普洱之意又何必在茶;

二、诗意之境

月下独酌(不是李白喝酒那种),朋友小聚,花好月圆,春宽梦窄。

普洱茶成了我们生活方式的升华物,本意在茶,升华出来的东西并不离茶:于是,因为普洱茶,我们的生活也许依然平凡,但不那么乏味了。

三、天人之境

这是喝普洱茶的最高境界,不必计较新老生熟,不会在意器皿物件,也不注意什么色气韵味,您在此只感到心灵空明,有人有茶,有歌有酒;火塘光暖,陶罐香沸;编篱为案,截竹为瓯;身在很贫穷的草寨瓦庐,其实您会感到此刻非常奢侈的富有;但您不必感动,一感动您就自己跟自己见外了。

这就是和咱们的民族兄弟,当然,还有美丽的女子在旁,喝茶,还喝酒,龙虎斗!听他们的歌,天籁茶歌;喝他们的茶,纯粹的茶;这是普洱茶的天人之境,美丽之饮。

泡茶时,“茶”与“水”的比例泡茶


茶水冲泡比例是指茶叶冲泡时,投茶量与冲泡的水的比例。所以茶水比和泡茶的关系密切重要,关系到你是否能泡出一杯滋味较好的茶。

茶水比,究竟滋味有什么样的表现呢?

温格纳(Wigner,G.W.)研究发现,在投茶量和冲泡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用水量不同,茶汤里的水浸出物(内含物质)就不同。简单从表现上来说,就是茶水比不同,茶汤的香气和滋味就会浓淡不一、汤感厚薄有异。

那么不同的茶水比,究竟滋味有什么样的表现呢?

我们可通过试验(取3g干茶,分别用50、100、150、200毫升的水冲泡。)然后发现,水浸出物随着水量的增多而增多。但是在滋味表现上,有所不同:投茶量相同条件下,最多水量(200ml)冲泡的茶汤,虽然水浸出物最多,但滋味淡薄。而最少水量(50ml)泡出的茶汤滋味最浓,水浸出物却最少。所以,我们需要衡量的是“什么样的茶水比,所带来的茶汤浓度,能让茶的滋味充分展示,并且浓淡适宜”。

依旧可通过实验,测量不同水量对茶叶汤味的影响:最后50ml、100ml用水,水浸出物分别约28%、31%,滋味都很浓;而200ml用水,水浸出物约34%,滋味淡了;只有150ml用水,水浸出物约33%,滋味最适宜。

比较科学的茶水比例

通常情况,我们需要参考使用的器具、冲泡的方法、冲泡的水温等,条件不同,茶水的比例也就会不同。

下面我们就以110ml的盖碗为例,说明不同的茶类冲泡时的投茶量:

①冲泡绿茶、红茶、白茶、黄茶,投茶量为3克。

②冲泡乌龙茶、普洱茶(生、熟普)、黑茶,投茶量为7克。

当然了,泡茶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口感,来控制投茶量,只是注意不要喝过浓的茶就好。

学会不同的泡茶注水方式,泡茶更香泡茶注水技巧


“品质影响也有很大的软性因素”这是因为注水的方式是在泡茶过程中唯一需要人工完全控制的环节,其注水的快慢、水流的急缓、水线的走势、高低、粗细都是人为控制,却对茶叶品质影响很大。

水线的走势主要关系到茶底和水流的动静比例以及茶底接触水的均匀程度。泡多了茶的人,或对泡茶知之甚多的人,可能就会知道水线的走势有以下几种:

1、螺旋形注水

这样的水线令盖碗的边缘部份以及面上的茶底都能直接接触到注入的水,令茶水在注水的第一时间溶合度增加。

这样的注水方式比较适合红茶和绿茶和白茶,或者泡到后期,滋味比较淡了,也可使用这种方式。

2、环圈注水

这样的注水方式,可令茶的边缘部份在第一时间接触到水,而面上中间部份的茶则主要靠水位上涨后才能接触到水,如此一来,茶水在注水的第一时间溶合度就没那么高。

这样的注水方式适合嫩度比较高的绿茶。

3、单边定点注水

这种注水方式适合需要出汤很快的茶,或者碎茶。

4、正中定点注水

正中定点的注水方式是一种较为极端的方式,通常和较细的水线和长时间的缓慢注水搭配使用,令茶底只有中间的一小部份能够和水线直接接触,其它则统统在一种极其缓慢的节奏下溶出,令茶在注水的第一时间的溶合度达到最差,茶汤的层次感也最明显。

很多有发酵现象的茶会因此出现滋味过于凝聚,和茶汤分离的情况。

水流的急缓:主要影响到滋味和香气和汤感之间的协调关系,急的水流令茶叶旋动,茶和水在接触第一时间的相对高温下浸出融合度高,且和空气摩擦程度增加,令香气高扬,茶汤的厚度和软度则会相应下降。而缓慢的水流则令茶保持相对的静止,接触水的茶底缓慢的溶出,在出汤的时候再一次在较低温度下融合,令茶汤的厚度和软度上升,层次感加强,同时令茶汤的香气下降。

水线的高低:水线的高低主要关系到两个问题,一是水在冲泡过程中的降温作用,二是在冲泡过程中水线的高低起伏令注水过程中茶和水的动静得到起伏,水线的高低起伏常常被用来做冲泡时的微调。

水线的粗细:水线的粗细主要关系到注水过程中水的流速,除了跟水的动静有关外,也跟注水的时间和速度相关,同样,水线的粗细也是泡茶者常用的微调手段。

出汤方式:缓慢的出汤主要对前期浸泡相对静态的茶水溶合度差的茶汤有融合调节作用,越缓慢均匀的出汤令茶汤在出汤时候的溶合越有层次,且相对融合温度越低,其汤感也越软。而越快速的出汤则令茶汤的融合度越好,香气越高。相对于注水方式来说,出汤方式的影响要小得多,在冲泡过程中也属于微调作用。

出汤后残留的茶汤:出汤后残留的茶汤令下一次浸泡的时候整体温度降低,导致香气的程度下降,苦涩味较相同浓度的茶汤有所减低,汤感的粘稠度和厚度则会有所提升,并且令相邻两泡之间的感觉更加接近,令茶口感更加稳定。出汤后残留茶汤的做法被称为“留根法”常常被用来泡制那些有异杂味的茶。

各泡之间的间隔时间

各泡之间的间隔时间在以人为主的品茶过程中往往容易被忽略,其实其意义很重大,尤其关系到几个很重要的问题:

1、每一泡茶注水时茶底的温度,茶底的温度除了跟注水后整个容器中的茶水综合温度相关,过冷的茶底令茶汤的溶出温度下降,导致香气变低。

2、注水时茶底和水之间的温差,茶底过冷而水温过高导致温差过大,令茶叶中的溶出物的溶出温度间距加大,各类物质的溶出速度不能够平均化,溶出物质的比例协调性下降,从而导致茶汤中滋味和香气的比例发生变化,而这部份变化和茶本身以及注水的方式密切相关。

3、存留的茶汤在茶底降温后将会被挤出,上一泡出汤后,由于叶底依旧处于湿润状态,所以溶出依旧在继续,且随着温度的下降,茶叶收缩又会令溶出后的茶汤再次挤出,过分间隔会令这部分高浓度茶汤冷却后融入下一次注入的水中,从而增加了茶的苦涩味,对下一泡的品质有着较大的影响。

泡茶新手成长为泡茶老手需要经过三个阶段


导读:学习泡茶的要素我们总结为两点:物性与悟性。物性主要包括各类茶的知识和泡茶手法等;悟性则是指对茶深入的认知和针对每类茶冲泡的领悟。

从一个新手成长为优秀的泡茶者大致要经过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敢泡到不敢泡

无论是对茶一无所知的白丁还是老茶客,第一次坐在茶桌后面亲手泡茶时,多少都会有紧张和不知所措。这时只要做到勇敢、坚定、沉着,以无所畏惧的精神坚持将茶泡完。如果没有因此留下强烈的心理阴影的话(常见是烫到自己,还曾有过某位同学因烫到手后立即把满是滚烫茶汤的盖碗直接向前扔出去的情况,幸亏对面没人,不然后果很严重),那么恭喜,你已经正式踏上了学习泡茶的第一步。

之后学人要做的是大量的冲泡练习和急需的茶相关基础知识的补充。什么是急需的茶相关知识呢?

比如常见茶叶的基础知识(产地、工艺、特点等),茶叶的冲泡手法与要点,相关的茶文化(茶的起源发展、故事传说等)。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多方面积累对茶叶的了解,在内心中建立起一个“茶“——一个你所认知的“茶”。尽管开始时很模糊很单薄,但这就是将来领悟的基础。

另外茶叶的冲泡练习是每日必须的,而且是需要一定量的(每日认真泡三泡茶

泡茶必须掌握的三大常识


泡茶讲究茶具、用水、水温。下面就泡茶的三大常识做一详细介绍。

选茶叶:从营养健身角度来讲,红茶比较适合于身体较虚弱的人,如果在其中加些糖,效果会更好;青年人以绿茶为好;花茶有疏肝解郁、理气调经的功效;红茶、沱茶、乌龙茶有助于减肥;绿茶的解毒效果更佳,对体内毒素较多的人有好处。

选茶具:茶具首推紫砂茶壶加瓷器茶杯,日常喝茶用的最多的可能是玻璃杯了,还有一些不锈钢的、搪瓷的、纸质的等。由于日常工作较忙,所以往往一杯茶要分几次喝,中间往往会盖上盖子防灰尘,这样回头来再喝茶就不是味了。可以考虑用紫砂壶或者紫砂杯,由于透气性好,所以茶不容易变味。

选水:《茶经》中说山泉水最好,江河湖水次之,井水要差一些;现在还有自来水、纯净水和矿泉水等。用上等山泉水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对于普通大众来说,用自来水最常见,不过用自来水沏茶,最好用无污染的容器,先贮存一天,待氯气散发后再煮沸沏茶为好。

盖碗泡茶与茶壶泡茶的区别


从茶汤上来看,用壶泡的铁观音汤色比用盖碗泡的汤色深,饱满。

用盖碗泡的茶可以闻盖香,这也是喝铁观音最享受的一刻。

用紫砂泡的茶也可以闻盖香,可是香味就不一样了,盖碗的香味是兰花香和甜香,盖碗是不会吸收味道的,如有杂味的话,一闻就能闻出来,紫砂壶盖的香味是花果香,紫砂比较容易吸收味道,前者比较容易接受,后者较沉稳持久,当盖碗的香味散了,壶盖还有茶香。

紫砂壶泡出来的茶比盖碗泡出来的茶浓郁,醇厚。甘甜和回甘和盖碗相同,但是杯底香比盖碗持久很多。

将泡了6泡的茶对冲一下,泡了2分钟出汤,出汤后闻盖碗的盖和紫砂壶的盖,盖碗的盖香是花香,当冷却后盖香就跟着消失,壶盖因紫砂保温性强,盖香非常持久.盖碗的茶比紫砂壶的茶茶色来的深,奇怪的是紫砂壶泡的茶茶味却比盖碗的茶浓厚。

结论是:

1.在同样的投茶量,水温,浸泡时间的情况下,紫砂壶比瓷的盖碗更能有效地发挥茶性,使茶的滋味更加好的被体现出来。推断原因应是紫砂保温性强,散热慢,帮助茶叶释放溶出物。盖碗相对散热较快,当水注入盖碗时,冷却了的盖碗和茶叶表面会吸收部分热力,减低水温,降低溶出物的释放,减少醇厚感。

2.盖香来说盖碗略胜一筹,盖碗可以散发部分热气,减少闻觉刺激,使盖香闻起来更加香。紫砂吸香,会吸收部分茶香,闻起来比盖碗逊色。

3.盖碗使用,清理,观看叶底都比紫砂壶方便,估计也是大部分的人喜欢用盖碗泡茶的原因。

4.操作角度看,头几水盖碗比较烫手(但对老茶客,这就可以忽略了)容易摔坏;壶就相对容易上手,但清洗麻烦,在清理时易摔。另外也有一个问题:由于散热原因,盖碗冲泡的温度比壶相对要低,可以说茶叶用盖碗泡会比壶泡要显得耐泡。

盖碗和壶在第7泡对冲时,盖碗泡出来的茶色比壶的深,但是因为壶保温性好,茶味还是比盖碗的浓。

日常泡茶中铁观音和轻.中火岩茶、普洱生茶用盖碗,天寒的时候有的人也选择用壶,壶的保温性比盖碗好些.特别是后几水两者相比较为明显.或者高火,足火陈岩茶、普洱熟茶则用壶。

从清洗角度来考虑,用盖碗比较方便!

泡茶的心态


如果学人对所冲泡的茶有明确而深入的认知,那么在冲泡这类茶时,会将这种认知以一种明确的感受带入冲泡中,而拥有这样明确感受的冲泡直接会导致茶汤更加立体、清晰、饱满。这也就是所说心态在泡茶中的作用。当然,最好的心态,是无心态,或者说是没有刻意的心态。

泡茶修心的目的:

从泡茶学习的完善发展到以泡茶为手段,针对心的锻炼。简单讲即是以清静自心为目的。或者,寻找自我之心。

泡茶练习的要点:

原则:能使自心清静者为善,反之为不善。

定心泡茶训练:

有一定泡茶经验的人,大多会有这样的体验——泡茶前的静心是非常利于泡茶的。如果在泡茶的过程中都能够维持较好的安静状态,那整泡茶都会冲泡得很好。其实这就是无意识的运用到了定心。略通日本茶道的人知道,日本茶道有着严格的规范,而且极为繁复,更要求在整个茶会过程中认真专注。其实这正向我们揭示了定心泡茶训练的要点——在动作中专注而一心不乱。

定心泡茶训练的主旨是心专注于泡茶过程的每一个动作上、不散乱。

1、备具静心。

端正姿态,思考冲泡目的,设计冲泡流程、以及所需手法。如果有品茶人的话,应明确自身希望通过这泡茶带给品茶人什么,同时应尽量兼顾品茶人的喜好。

2、正式冲泡。

泡茶过程细分为每一道茶,即从泡茶者准备拿起热水壶开始,入水、静置、出汤、分茶直至端杯品饮为一个段落,期间泡茶者应专注在每个动作和手法上,且每个动作手法都应按照之前设计做到位。品饮后泡茶者可适当与品茶者交流,但避免内心有大的起伏波动。之后如前进行下一道茶,直到此泡茶冲泡结束。

3、思考总结。

泡茶结束后,泡茶者应一个人安静的回想泡茶的整个过程,思考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同时总结不足之处,在下一次冲泡时改进。

定心泡茶训练尽管从主旨上已经脱离了一般性的泡茶,其实践后的好处唯亲身深入者方能了知。不过单纯从茶叶冲泡技巧方面讲,经过这样训练,不但会使泡茶者的动作自然优雅别具气韵,而且茶汤滋味也与一般冲泡有着极大差别。

泡茶的水温


古人对泡茶水温十分讲究。宋代蔡襄在《茶录》中说:“候汤(即指烧开水煮茶—作者注)最难,未熟则沫浮,过熟则茶沉,前世谓之蟹眼者,过熟汤也。沉瓶中煮之不可辨,故曰候汤最难。”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说得更为具体:“水一入铫,便需急煮,候有松声,即去盖,以消息其老嫩。蟹眼之后,水有微涛,是为当时;大涛鼎沸,旋至无声,是为过时;过则汤老而香散,决不堪用。”

泡茶烧水,要大火急沸,不要文火慢煮。以刚煮沸起泡为宜,用这样的水泡茶,茶汤香味皆佳。

如水沸腾过久,即古人所称的“水老”。此时,溶于水中的二氧化碳挥发殆尽,泡茶鲜爽味便大为逊色。培养沸滚的水,古人称为“水嫩”,也不适宜泡茶,因水温低,茶中有效成份不易泡出,使香味低淡,而且茶浮水面,饮用不便。 

泡茶水温的掌握,主要看泡饮什么茶而定。高级绿茶,特别是各种芽叶细嫩的名茶(绿茶类名茶),不能用100℃的沸水冲泡,一般以80℃左右为宜。茶叶愈嫩、愈绿,冲泡水温要低,这样泡出的茶汤一定嫩绿明亮,滋味鲜爽,茶叶维生素c也较少破坏。而在高温下,茶汤容易变黄,滋味较苦(茶中咖啡碱容易浸出),维生素c大量破坏。正如平时说的,水温高,把茶叶“烫熟”了。泡饮各种花茶、红茶和中、低档绿茶,则要用100℃的沸水冲泡。如水温低,则渗透性差,茶中有效成份浸出较少,茶味淡薄。泡饮乌龙茶、普洱茶和花茶,每次用茶量较多,而且茶叶较极老,必须用100℃的沸滚开水冲泡。有时,为了保持和提高水温,还要在冲泡前用开水烫热茶具,冲泡后在壶外淋开水。少数民族饮用砖茶,则要求水温更高,将砖茶敲碎,放在锅中熬煮。

一般说来,泡茶水温与茶叶中有效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呈正相关,水温愈高,溶解度愈大,茶汤就愈浓;反之,水温愈低,溶解度愈小,茶汤就愈淡,一般60℃温水的浸出量只相当于100℃沸水浸出量的45—65%。

这里必须说明一点,高级绿茶适宜用80℃的水冲泡,这通常是指将水烧开之后(水温达100℃),再冷却至所要求的温度;如果是无茵生水,则只要烧到所需的温度即可。

《泡茶的三种境界:我在泡茶,泡茶如己,无茶无我》一文由茶经网CY316.com普洱茶栏目提供,我们力求提供优质的2023普洱茶相关知识点,以及准备大量关于普洱茶相关的专题,如:泡茶绿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