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普洱茶树种类

发布时间 : 2019-12-10
普洱茶的树种 普洱茶种类 普洱茶古茶树

普洱茶的树种。

一、云南大叶种茶树

云南大叶种茶树是中国著名茶树良种,是中国普洱茶的原生种。云南大叶种茶叶形呈长椭圆形、椭圆或近倒披针形;茶叶面积(叶长*叶宽*0.7)在40至60平方厘米之间;树龄可达数百年以至上千年,树高可达10米以至20多米,树型包括:乔木型、小乔木型、灌木型。

云南大叶种茶树的代表性品种可以分为群体种、无性系品种两个大类。

群体种:主要有:凤庆大叶种、勐库大叶种和勐海大叶种。

无性系品种:是以无性繁殖方式选育出来的云南大叶种的后代,如:云抗系、云选系等,被国家、省审定为良种。

在现行的普洱茶国家标准中,云南大叶种是普洱茶国标内唯一指定可用于生产、制作普洱茶成品茶的原料。

在普洱茶实际制作过程中,用于制作普洱茶的原料,还有云南中、小叶种晒青茶。如:倚邦、攸乐两个茶山就是云南小叶种茶的优质产区。

二、大叶种和小叶种区分

1、形态区别

大叶种:叶大柔软,叶面革质层较薄

小叶种:叶小脆硬,叶面革质层较厚

计算公式:叶面积=叶长×叶宽×0.7

(注:0.7为叶面积系数)

大叶种茶树:叶面积≥40c㎡

小叶种茶树:叶面积≤20c㎡

2、成分差异

茶叶中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是形成茶叶内质主要理化成分之一。

茶多酚性味苦涩,氨基酸性味鲜而带甜,咖啡碱其性味苦,是构成茶汤滋味和鲜爽度的重要物质。

茶多酚含量:大叶>中叶>小叶

氨基酸含量:中叶>小叶>大叶

咖啡碱含量:大叶>小叶>中叶

大叶种茶所含的茶多酚、咖啡碱等有效物质较多,制成的茶味道浓烈。小叶种的栅栏组织较多,胡萝卜素、叶黄素总量高,这些物质可分解芳香物,所以小叶种可以制出高香的茶。

三、古树、大树、小树、台地茶

云南大叶种茶按树冠高度、枝干粗细、树龄、生长情况又分为小树、大树,古树和台地茶。

树龄小的茶树,氮的代谢比较旺盛,生成的氨基酸、蛋白质、茶多酚等较多,茶比较鲜爽,但甘甜度稍差。

树龄大的茶树、碳的代谢更明显,生成的单糖、寡糖、多糖、糖蛋白、蛋白聚糖和糖脂等较多,茶的苦涩度低、甘甜度好、醇厚度好。

普洱生茶的后发酵与茶叶含糖量密切相关,成熟一些的芽叶和树龄大一些的茶树芽叶会陈化得更好。

1、原生型野生古树

普洱茶原产区高山密林中从未经过人工训化(季节性、固定手法的采摘)的乔木野生古茶树。茶叶内可能含有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过于苦、寒,不宜盲目采收。

2、驯化型(过渡型)野生古树

靠近村落、驯化过程中的乔木野生古茶树,经历长期季节性和固定手法的采摘、制茶。其茶叶毒性逐渐弱化,植株形态和茶叶制品依然保留野生茶特征。

3、栽培型古树

各族先民于几百年以至上千年前人工栽培的乔木古茶树,长期抛荒,野放而少有人工干预,生长环境原生态,植株密度不高。既有大叶种,也有不少中、小叶种。

云南的栽培型古茶树,树龄大多数在200年至800年之间,始于汉晋,发展与唐宋,兴盛于明清。

4、栽培型大树、小树

民国期间人工栽培的小型乔木茶树,以及1949年至1976年间人工栽培的小型乔木茶树,在某些历史时期由于有意或无奈而抛荒、野放,植株密度较低、人工管理不多。

近年也有采取有别于台地茶园高密度种植的方式,以实生苗(有性繁殖)来建立接近原生态的低密度野放新茶园。

5、栽培型台地茶

1976年至1985年后大范围、高密度种植的灌木状茶树,树冠矮而密,品种依然是云南大叶种乔木茶树。部分台地茶园也采取接近原生态的方式管理。

cY316.com延伸阅读

云南普洱茶茶树种类详解


普洱茶是云南三宝之一,中国茶中新贵,普洱茶的原料主要有大叶种茶、中叶种茶、小叶种茶。

1、普洱茶树种类——大叶种

勐海大叶种,栽培型古树茶,一般舌底带苦,香气沉着而生津,条索以灰,白,黑三种为主,新茶茶汤偏淡黄,重闷后金黄,以通透发亮为上,叶底深青色,叶背无毛为上。

代表茶品:老曼娥,贺开古树茶。

勐库大叶种,由于相对临沧的海拔普遍比勐海高,其条索一般不及勐海粗大,芽叶粗壮短窄,口感上苦涩强而生津极强,迅速而快,香气偏淡,叶底以如绸段面柔软,光泽度好为上。

代表茶品:大户赛,中山,冰岛古树茶

2、普洱茶树种类——中叶种

栽培型中叶种茶树,以景迈最丰富,而景迈又分芒景和景迈大寨。

芒景:特有的花蜜香,微甜,口感上苦微涩中而生津较快,香气馥郁,叶底偏中等大小,以黄色,青色叶底居多。

景迈大寨:香气不及芒景。微甜,口感上苦涩低微而生津一般,叶底差不多,但是,斑驳性较大,以黄,红,青绿色叶底居多。

中叶型的茶树,一般涩高苦低,生津迅速而香气偏高,头春的辨别主要是看茶叶的条索是否有黄片,香气是否馥郁持久,茶汤是否醇厚等等。

3、普洱茶树种类——小叶种

勐海地区,六大古茶山的莽枝,倚邦均有一些小叶种古茶树;香气偏兰花香,极馥郁,甘甜丝丝,茶汤偏淡白色,入口醇厚度高,苦涩极低而生津绵长舒爽,叶明显偏小,耐泡度不及中叶和大叶种茶。

4、野生和半野生茶辨别

野生茶一般偏墨绿色,有红绿相间,芽头较少,叶梗居多;野生苞芽:像小笋状的样子,白色,有时候会有绿红相间,香气微淡,茶汤白色,入口偏淡甘,寒气重;半野生茶,代表系昔归,藤子茶:墨绿色,梗偏红,芽少,口感上苦而易化,生津迅猛,涩度不高,茶汤醇厚度极好。

详解普洱茶茶树种类分类


以茶种分类:阿萨姆种(普洱茶种)、非阿萨姆种(非普洱茶种)

以茶种分类:阿萨姆种(普洱茶种)、非阿萨姆种(非普洱茶种)

“阿萨姆”是拉丁名“assamica”的中文直译,并不代表该种的原产地在印度阿萨姆。1981年张宏达教授将var.assamica的中文名改为“普洱茶”,被中国学界接受,但在中国大陆以外的地区,该种仍延用“阿萨姆”这个中文名,在学术交流中,则以拉丁文名通用。

也有中国植物学家认为:var.assamica“由于用了“普洱”这一名字,造成了种名(普洱茶种)、地名(普洱县)、茶类名(普洱茶)和品种名(普洱大叶种)的重叠,这就是人们对‘普洱茶’定义不清楚的原因。”

植物学家对阿萨姆种(普洱茶种)的形态描述为:

“生长在热带、南亚热带的乔木、小乔木树型、叶大质软,花小瓣薄,子房多毛,花柱3裂的茶树”。它的主要自然分布区域,在我国的西南部、南部及中南半岛北部。包含了大叶品种与中、小叶品种。

“普洱茶”成品中,以原料茶种划分有:阿萨姆种(普洱茶种)和非阿萨姆种(非普洱茶种)之分。

以茶树进化类型分类:野生型、栽培型、过渡型

野生型:是茶树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后保留下来的茶树类型。

栽培型:是野生型茶树在人工栽培驯化的过程,不断累积基因变化,经过很长时间以后,遗传特征发生明显变化的茶树类型。

过渡型:基因变化处于野生型和向栽培型过渡的程中,遗传特征兼有野生型和栽培型的特点。

以茶树种植管理方式分类:野生茶、茶园茶(野放茶、台地茶)

野生茶:是生长在野外无人工管理,完全自然生长和发展的。

茶园茶:人工种植、有人工管理的。

台地茶:原意是指那些外观整齐、高度相仿的茶园茶。“台地”一词,源于地理学,是指“四周有陡崖的、直立于邻近低地、顶面基本平坦似台状的地貌。”“台地茶”原是用来描述茶园外观的,而形成这种“台地”样外观的必然条件,是人工管理修整。

以市场自然分类:古树茶、野放茶、台地茶(狭义)

古树茶:禁采范围之外,茶树龄在百年以上古茶园或古茶树。无论是否人工种植,都是长期无人工管理。

野放茶:它的形成有其历史原因,茶树龄通常在50年至百年之间。人工种植,无人工管理。

台地茶:通常指狭义台地茶,绝大多数为1985年以后推广种植,茶树龄在二十年左右。多为人工培育无性繁殖灌木型,密植,高度人工管理。

以中国茶的茶树品种划分

依照中国茶的茶树品种划分,首先会依茶树的繁殖方式分为有性系品种和无性系品种两大类。1985年之前,中国国营厂所生产普洱茶成品的主要原料是有性繁殖的群体种。群体种,是阿萨姆种人工种植有性系品种的总称。1985年后渐被淘汰。1985年后推广种植的良种茶,均为无性系品种。

其它一些分类

云南大叶种:不是茶种,也不是茶树品种。将此说法用于界定普洱茶原料,很容易将一直作为普洱茶原料的阿萨姆种中、小叶茶排除在外。老树茶与大树茶:与古树茶一样,是市场上逐渐形成的对于树龄的表述。它们与古树茶之间的区分与古树茶、野放茶的区分相仿。

适宜制青的茶树种类 什么是普洱茶树?


什么是普洱茶树?

包括野生大茶树和栽培大茶树。

适宜制青的茶树种类:

1、野生型乔木茶树:这种树的高一般在3m以上,出于原始森林中,承自然雨露。茶菁嫩叶无毛或少毛,叶缘有稀钝齿,半展未开的三级芽叶长5cm-20cm.因叶片革质肥厚,揉捻不易成条索,毛茶颜色多呈墨绿色。茶性滑柔而质重,香气深沉而特异,口感刺激性很弱,但水甜回甘长且稳定。

许多野生型茶青苦而不化,当地少数民族称之为苦茶,这种茶容易导致腹泻,并不适合饮用。

2、栽培型野生古茶树:这种茶树以灌木或小乔木居多,树枝多开展或半开展,树高1.5-3m.茶菁嫩叶多银毫,叶缘细锐齿,半展未开的三级芽叶长3-5cm,成叶长可达6-15cm.叶身较乔木叶片薄,毛茶颜色多呈深绿或黄绿色,主副叶脉明显。

茶性较野生型强烈而茶质相当,香气高扬,口感较野生型略水薄而刚烈。

浅谈普洱茶的水性


普洱茶汤饮入口腔所引起的各种口感,除了前面在味道部分进行说明,其余的归水性这部分来介绍。水性可以分为滑、化、活、砂、厚、薄、利等七方面,其中滑、化、活、砂、厚是普洱茶正面特色,而薄和利则是负面性特征,其是能影响品茗情境的。

滑是最柔的感觉,比如将最细的纯豆浆或爱玉仙草含在口腔里就有一种至柔感。滑会使人感觉到温和、舒顺和亲切,也会使人心神比较安适稳定。

普洱茶水性的醇滑,随着陈化时间越长,表现得越优秀,最后达到化的境界,这也就是构成普洱茶越陈越香的要素之一。

“入口即化”同样是陈年好茶和好酒的表现。普洱生茶的水性要达到化的境界,通常必须贮放60年以上,而且还要在比较理想的环境中陈化。熟茶要比生茶更容易得到化的水性。

“入口即化,喝了没渴”,是品普洱茶时人们对茶汤水性最高境界的赞叹语。

好茶的茶汤喝到口腔里就像喝好酒一样,立刻化为一股异香。酒会使人感觉到一阵酒香冲向上颚,但是很快就渐渐挥发过去。而普洱茶的化劲,和酒的化劲不同,它柔和而宁静,不会有那股霸气熏脑的逼促。酒气的化劲使人自我膨胀,心神恍惚,醉言失态;普洱茶的化劲则叫人满身轻利,神清智明。

活泼的水性是各种茶品茗者一贯重视的茶汤的漫美表现,它能在口腔中产生一种活泼的感受。水性又称汤感,既然是“感”,便有些主观个人因素,有些难以形容。水性的口感如同陈韵一样,是偏重于较抽象性的,也都是靠个人不断地从实际的品茗当中培养出来的鉴别能力。这种感觉是无法以文字或言语描述其真伪的。

在普洱茶行列里,只有干仓普洱生茶的茶汤才有较强的水性活泼品味。在制造过程中,经过一定程度渥堆发酵的普洱熟茶,以及产生霉变的、湿仓陈化的普洱生茶,都会增加水溶性物质成分,而且越是重发酵或越是重霉变的,越会增多茶汤中的水溶性物质,茶汤颜色也越深浓,甚至成为黑色。水溶性物质的增加,直接影响水性活泼品味。所以只有生茶干仓普洱茶,才可能有最好的活性品味的表现。

砂的口感主要来自普洱熟茶的茶汤,而且是有较长陈化期的茶品。20世纪30年代勐海“鼎兴”茶庄所生产的那批末代紧茶,可能在晒青时延误了时间,促使自然发酵过多,变成了熟茶紧茶;还有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73厚砖茶熟茶,这两批茶叶为比较陈旧的熟茶茶品。凡喝过这两批熟茶的,都能感受到砂的品味。

普洱茶水性的砂感,是透过口腔来感觉,使人有一种粗犷而浓郁的感受。砂感是普洱茶熟茶水性的一大特色,而普洱生茶则不易见到。

浅谈普洱茶的存放


普洱茶分生茶和熟茶,如果你是打算收藏,待品质提升后过几年品饮,可选购熟茶;如果你是打算长期收藏以待升值,最好选购生茶;如果要选购那些用料精良、品质稳定的厂家的茶品来收藏,那么,最好选古茶园所产的茶品。

在各种茶叶中,普洱茶的保存条件是较宽松的。一般家庭储存普洱茶并不困难:如果存放紧压茶,不要拆包装;如果是散茶,建议最好存放在紫砂罐里,只要不受阳光直射,环境清洁卫生、通风透气,湿度不要太大即可,但一定要远离污染源或其它味源如香皂、化妆品等,因为茶叶的吸附性非常强。

如果是以投资为目的大量囤积,这里我们也给出一点小敲门,也可以提高茶友家庭存放时的品质追求:

“陶缸堆陈法”:取一广口陶缸,将老茶、新茶掺杂置入缸内,有包装者最好退除,以利陈化,缸口则以木板、棉布覆盖,使其通风、不落尘、不进异物即可。陶缸堆陈法的概念是模拟一个微形茶仓,安排一个适合茶菌生长的环境,让老茶的茶菌顺利繁衍到新茶上,且让新茶的茶气刺激老茶,达到新旧并新,阴阳互补的效果。

“茶气调和法”:将茶饼整片拆为散茶,置入半斤、一斤装的陶罐中(勿选不透气的金属罐),静置半月后即可取用。这是因为一般的茶饼往往外围松透,中央气强。经过上述“茶气调和法”处置后,即可让内外互补,享受到较高品质的茶汤。

总的来说普洱茶的确具备投资价值,但是对普洱茶的存储需要一定条件:流通的空气、恒定的温度、适合的湿度。若能保证此三点长期稳定,那么能够品尝到自己珍藏多年的普洱茶,一定有一种惬意无比的畅快。

盘点云南茶树种类


1949年,云南茶树种类备受重视,先后被大陆各地茶区引种,因而笼统称呼“云南大叶种”。“种”,为生物学分类上的基础单位,云南茶树资源种类繁多,以“云南大叶种”统称容易造成误解,以“云南大叶茶”来统称云南茶种较为适当。

市场称呼的“大叶种”、“小叶种”,并非以茶叶长短大小,而是以宽幅比例来区别。

1.乔木

木本植物分乔木与灌木。乔木特征在于有高耸直立的枝干、分枝部位高,以及有主根系、分布较深。茶树为山茶科Theacceae山茶属GenuscamelliaLinn.茶组Sect.Thea(L.)Dyer,乔木植物;从群体种记忆野生型野生茶等种生茶树可以明显看出茶树的乔木形态。

云南大叶茶类都属于乔木,没有灌木,目前台地灌木是因为无性生殖、人工阡插而成,并非自然种生(实生)苗。

2.灌木

木本植物分乔木与灌木,灌木特征没有主根系、侧根发达、分布较浅,亦无高大直耸的主干,树冠矮小、分枝靠近地面根颈处。

高度人工管理的茶园,为稳定茶质,以及便于管理与采摘,多为阡插繁殖之无性生殖矮化灌木茶树;1985年之后,新种植之改良品种多数为阡插灌木茶树。

3.群体种

群体种为早期种生苗品种,为多数变异种的总称,并非一个品种,为1985年以前国营茶厂茶品主要原料。

1985年后因良种茶的大量培植而渐被淘汰;主要特征为叶体肥厚,茶菁色泽墨绿,质重、香浓、苦涩度高,属于制作普洱茶之优质茶种。部分茶种一芽一叶呈现紫色,为当地居民称为“紫芽”。

4.良种茶

1951年设立云南省茶叶科研所,现保存云南大叶种茶树资源607份,为中国第一个茶叶数据库,也收集全世界所发现的现有茶种。

另于1985年成立云南省思茅茶树良种厂,作为云南大叶种茶良种繁殖推广中心。精心培育云抗10号、14号为国家级优良品种,长叶白毫、云选、云抗43号等为省级良种,近几年推广至西双版纳、临沧、保山、德宏等主要茶区。

做普洱茶的适合品种,以茶的内含物中作为氧化、聚合反应基质的茶多酚与氨基酸越多,保留的儿茶素、茶黄素、茶红素也越多的较合适。

1985年以后,云南省所种植的现代茶园品种,以良种茶为主,扩及云南四大茶区。

5.紫娟

1985年,云南省茶叶研究所科技人员在该所200多亩栽有60多万株云南大叶种茶树的茶园中发现一株芽、叶、茎都为紫色的茶树,由其鲜叶加工而成的烘青绿茶,茶菁色泽为紫色,汤色亦为紫色,香气纯正,滋味浓强,因该茶树具有紫芽、紫叶、紫茎,并且所制烘青绿茶菁和茶汤皆为紫色,特取名“紫娟”。

紫娟茶树属小乔木型,大叶类中芽种,属于制作绿茶茶种。外形与群体原始种(紫芽)类似,然香气口感差异甚大,晒青制成口感不佳。

6.螃蟹脚

石斛科,多年生寄生草本植物,以茎入药,有滋阴养胃、清热生津和滋肾明目的功效。治热病伤阴、口干烦渴、虚热不退等症。喜阴凉湿润环境,常附生于阴凉湿润的树上。

目前在云南茶区,除澜沧县景迈茶区栽培野生古茶树上有生长,南糯等地也有发现。当地少数民族以此当做清热解毒的草药。

7.勐库种

距今三百多年前由西双版纳引种至勐库,遂有现今勐库大叶种。勐库种栽培古树茶口感香型与易武茶区类似,因气候地理上的诧异,汤质较为刚强、香气较不广。

8.景谷大白茶

勐库茶山的变种茶籽所育种而来,香扬水甜为其特色。

浅谈普洱茶喉韵


茶最原始的用途是作为药用,尔后再用来解渴。解渴的首要条件,就是喉头得以滋润,立即解除紧箍的干涸。喉韵一向都是最受品茗者的青睐,尤其较资深的品茗高手,也多极重视喉韵特色。普洱茶的喉韵可以分为甘、润、燥三方面。

甘:是普洱茶汤带来的喉部回甘的喉韵,是所有品茗者都喜爱的。甘的品味比较含蓄,不像香那么飘逸,往往和苦味相伴,苦尽甘来。许多品茗者所以喜欢苦味的茶汤,就是因为苦后而能回甘。

润:润喉是解渴的第一步,再补充足够的水分,因干渴而产生的郁闷立刻得以消除,胸怀舒畅。有时候天气太干燥,或吃得过于咸腻,口干舌燥,白开水喝得越多,却感觉越渴,此时如果能饮到一两口上好的普洱茶,喉头因此润化,干渴感自然解除消失,舒服且顺畅。一般乔木老树的普洱茶,经过适当陈化后,都能达到“喉吻润,破孤闷”的境界。

燥:是饮茶后喉头不舒服的感觉。茶汤水性如果太利或太过苦涩,会使喉头难受,产生干而燥的感觉,强烈者甚至造成吞咽困难。一些云南以外或边境茶菁制成的普洱茶,因为品质不好,饮后锁喉(即喉感燥刺)。燥感除了喉头极不舒服外,还会让品饮者焦虑不安,影响健康,因此品饮者最好避开这样的普洱茶。

普洱茶的生津效果形成良好喉韵感。生津是口腔中分泌出唾液,在中国传统的养生中,唾液是无上至宝,有“延寿浆”之美誉。口中生津一方面可以解渴舒顺,另一方面可以滋润自己的生命。

品饮茶汤后生津,不但能舒顺喉韵,滋润口腔,营养生命,更能提供品茗的精神意境。普洱茶是大叶茶种,茶叶内涵成分特别丰富,生津功能特别强。

依据一般品茗普洱茶的经验,那些新鲜茶品,或者只陈放了一二十年的茶品,所造成的生津是“两颊生津”;陈放三四十年的普洱茶,茶汤入口后则会有“舌面生津”的现象,即所谓“舌感普洱茶”的美感;而陈放五六十年以上的老普洱茶,茶汤已经转为极柔性,达到了入口即化的境界,不仅能刺激两颊和舌面生津,还能激起“舌底鸣泉”的功效,喉韵和品饮意境都更加美妙。

浅谈普洱茶的回味


回味,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停口之后,回出来的滋味;二是指事后对茶的记忆。很多人饮茶,一杯接一杯,没有停顿,只注意饮的感觉,没有注意饮之后的感觉。饮茶,入口是一刹那,停口之后才是持久的。考验一个茶好不好,停口之后更关键,更重要。

不好的茶,停口会苦、涩,而且不化,咽喉粘连,口腔收敛,打不开。好茶,停口回甘回甜,口腔,咽喉打开,生津开扬。如果再好的茶,更会口齿留香,舒心气顺,怡神静心。感觉美好,令人津津乐道,回味无穷。此是茶令人回味之其一。

人生由无数的事情组成,即便是一天也会发生很多事情,很多事情发生了就发生了,过去就过去了,不会给人留下记忆。能给人留下记忆的都是比较特别的事,能令人经常想起,而且记忆犹新的,就是很特别的事情了。味道是一种感觉,而且一闪而过,能留下记忆,证明就是很特别的。

如果,一个茶能令人经常忆起,并很想再品尝,证明这个茶就是很好的茶,很值得回味的茶。换句简单的话说,就是一个茶,喝完以后,想再喝就是好茶;喝完以后,不想再喝就是不好的茶。

浅谈普洱茶的各种滋味


普洱茶常有甜、苦、涩、酸、水、无味等以上数种的味道,这些味道可能单独存在某一泡普洱茶中,也可能同时有多种味道共同。

甜:甜是普洱茶品茗者所梦寐以求的。经过长期陈化,普洱茶苦和涩的味道因氧化而慢慢减弱,甚至完全没有,而糖份仍然留在茶叶中,经冲泡后,慢慢释放出甜的味道。上好的普洱茶,越冲泡到后面,甜味越明显。茶中的淡然甜意清雅且对健康无害,为纯正清雅,也最能代表普洱茶的真性,淡然而悠然,将普洱茶品茗提升到艺术境界。

苦:苦和涩本来就是茶叶特有的味道,古代称茶为苦茶,苦本是茶的原味,普洱茶之苦,是因为其中含咖啡碱,咖啡碱对人体神经系统引起了兴奋作用的效果。真正健康的普洱茶品茗,并非透过苦味去求得提神醒目,而是从略带苦意的茶汤,达到回甘喉韵功效。

涩:常说不苦不涩不是茶,其实陈化六、七十年以上的陈老普洱茶,已经不见苦涩了。没有了苦涩,而仍然能被称为好茶。普洱茶有口感比较强的阳刚性普洱,有口感比较温顺的阴柔性普洱。以其苦涩的程度区别二者,是最具体辨别方法。

酸、水:酸味和水味都是普洱茶不好的味道,普洱茶应尽量避去酸、水的味道,茶叶制作不良或存放不好,都可能形成酸味。这些带有酸味的普洱茶,每每经过三、五开冲泡后,有的酸味会逐渐减少。酸味代表了茶品的低劣。一般新鲜的茶叶制作,如果在走水的程序处理不好,也会形成茶叶有水味,水味带给人稀弱败坏而不新鲜的感觉。

无味:无味之味有着十足的禅境,大多数的普洱茶品茗高手,都公认无味之味,是普洱茶的最极品。

浅谈普洱茶的拼配


购茶,喝茶,茶友聊天时经常会提及“拼配”一词。这个词往往被大家当作贬义词来用。

一些爱喝茶的人听到“拼配”两个字就心里有点不爽,心想我买高档茶喝的就是风味独特,每一种,每一泡,多少都点不一样。品饮鉴别其中微妙的差别,探索茶叶的神秘,乐趣就在此。而现在一些茶商在售茶时着重介绍他的茶是“无拼配”,给消费者心中留下“拼配茶不是好茶,只有无拼配茶才是最好的茶”这样的印象,真是这样吗?

其实不然,早在200年前(1799年)的〈滇海虞衡志〉里,就提到过“改造茶”,也就是现今的“铺面拼配茶”。浙江大学的茶专家龚淑英女士在“唐韵耕坛。认识绿茶”一节中专门谈到了这个问题。她说,所有的茶都是经过拼配的,因为一锅茶炒出来只有几两,能拿出去卖吗?总要许多锅拼配在一起才能拿出去卖。

老国营厂时代所有常规茶也是拼配而成的。立顿红茶能供应全球,就是靠拼配,品茶师把全世界各地的茶拿来拼配出最标准的茶,在销售到全世界去。

那么什么是“拼配”呢?就是指将两种和两种以上形质不一,具有一定共性的茶叶(比如同一类茶)拼合在一起的作业。

目前就普洱茶来说,拼配概念分三类:茶区拼配,级别拼配和不同年份拼配。

茶区拼配是利用不同茶区的茶叶拼配在一起来产生香气口感的多变性;

级别拼配则应用在铺面,包心以增加其外表美观;

不同年份拼配则在于增加口感滑度及陈味。

总之,茶叶拼配的主要目的是发挥原料的最大经济价值,调整品质单一,避免不同产地,不同季节,不同批次茶叶的质量波动,使全年茶品质量稳定。拼配的好处在于组合各类茶,择其长,避其短,美其形,均其色,提其香,浓其味。

由此可见,茶叶拼配是一门技术,采用拼配技术,研究出好的配方,往往是获得好的茶品保证。

省茶叶协会副秘书长,茶叶高级工程师王星银老师针对出租车上的“无拼配茶”广告说过;“把不懂技术当作自己的优点来宣传,可悲啊!

但一些不法厂商为了牟取暴利,运用拼配技术,在劣质茶表面铺一层好茶,以次充好,蒙骗消费者,却不在我们所推崇的”拼配“之列。还有一些只为发挥原料价值而不顾及品质,乱拼配,粗制滥造,损害消费者利益,这些乱拼配的现象,都不同程度地损害了普洱茶的良好声誉。消费者应注意识别,而相关职能部门也应有所作为,制止无序拼配,维护普洱茶品牌和消费者利益。

关于几个普洱茶树种


关于大叶种

勐海大叶种,栽培型古树茶,一般舌底带苦,香气沉着而生津,条索以灰,白,黑三种为主,新茶茶汤偏淡黄,重闷后金黄,以通透发亮为上,叶底深青色,叶背无毛为上。代表茶品:老曼娥,贺开古树茶。

勐库大叶种,由于相对临沧的海拔普遍比勐海高,其条索一般不及勐海粗大,芽叶粗壮短窄,口感上苦涩强而生津极强,迅速而快,香气偏淡,叶底以如绸段面柔软,光泽度好为上。

代表茶品:大户赛,中山,冰岛古树茶

关于中叶种

栽培型中叶种茶树,以景迈最丰富,而景迈又分芒景和景迈大寨

芒景:特有的花蜜香,微甜,口感上苦微涩中而生津较快,香气馥郁,叶底偏中等大小,以黄色,青色叶底居多。

景迈大寨:香气不及芒景。微甜,口感上苦涩低微而生津一般,叶底差不多,但是,斑驳性较大,以黄,红,青绿色叶底居多。

中叶型的茶树,一般涩高苦低,生津迅速而香气偏高,头春的辨别主要是看茶叶的条索是否有黄片,香气是否馥郁持久,茶汤是否醇厚等等。

关于小叶种

勐海地区,古六大茶山的莽枝,倚邦均有一些小叶种古茶树;

香气偏兰花香,极馥郁,甘甜丝丝,茶汤偏淡白色,入口醇厚度高,苦涩极低而生津绵长舒爽,叶明显偏小,耐泡度不及中叶和大叶种茶。

野生和半野生茶辨别

一般偏墨绿色,有红绿相间,芽头较少,叶梗居多;

野生苞芽:像小笋状的样子,白色,有时候会有绿红相间,香气微淡,茶汤白色,入口偏淡甘,寒气重;

半野生茶,代表系昔归,藤子茶:墨绿色,梗偏红,芽少,口感上苦而易化,生津迅猛,涩度不高,茶汤醇厚度极好。

茶气十足,香气持久度高。

浅谈普洱大白茶


大白茶的制作方法,是在清明前后,采摘一芽二叶,鲜叶采下后,随即手工杀青,然后摊凉揉捻,揉捻一道后,经过充分解块,均匀地摊在蔑笆上,曝晒到半干时,再复揉一道(俗称收二道浆),然后抖散,晒干后就成为普洱毛茶。清朝时将每条茶叶拉直,制成白龙须茶,并以红丝线扎成谷穗状,进贡朝廷,也称为白龙须贡茶。

特点:芽叶满披茸毛,白毫显露,肥硕重实,条索银白,存放后慢慢转变成金黄色。气味清香,茶汤清亮,滋味醇和香甜,蛮耐泡。此茶一芽二叶的春茶干样约含氨基酸3.8%、茶多酚29.9%、儿茶素总量15.3%、咖啡碱5.2%。本人07年时在椒江工人路“茗品茶庄”第一次喝到此茶,认为此茶比较适合那些刚喝生普者,尤其适合女士泡饮。

大白茶产自景谷县,海拔1600米。陈六九去江迤(即澜沧江)边做生意,在茶山坝发现白茶种,便偷偷地摘得数十粒种籽,藏于竹筒扁担中,带回秧塔。

先种在大园子地,经数年培育,成长很快,而后扩种到周围十四块茶地,曾达三、四亩面积,年产三、五担茶。目前,大园子地还存活着大白茶树,其中有株基茎围达88厘米,胸围61厘米,主干分枝六个,树高4.26米,树幅35×360厘米,年产白茶六、七市斤。这株茶树是陈六九第一次所种的母树,距今已有150年左右。

历史上大白茶的制作方法,鲜叶采下后,随即手工杀青,然后摊凉揉捻,揉捻一道后,经充分解块,均匀地摊在蔑笆上,曝晒到半干时,再复揉一道(称为收二道浆),然后抖散,晒干即成。

大白茶成品外形美观,白毫特显,茶味清香,并具有橄榄清香的特点。在封建王朝时曾制成龙须茶,以红丝线扎成谷穗状,进贡朝廷,称为白龙须贡茶。现在的大白茶已改为烘青茶做法。清明前后,采摘一芽二、三叶初展,经杀青、揉捻、烘干而成。大白茶外形条索硕长壮实,银毫闪烁,形状优美。内质香气浓郁清鲜,滋味醇厚回甘,汤色清澈,冲泡在玻璃杯中,恰似片片玉兰茶瓣悬浮水中,令人兴趣盎然。

《浅谈普洱茶树种类》一文由茶经网CY316.com普洱茶栏目提供,我们力求提供优质的2022普洱茶相关知识点,以及准备大量关于普洱茶相关的专题,如:普洱茶的树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