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洋工夫红茶的制作工艺!

发布时间 : 2019-12-16
顶级红茶制作工艺 红茶绿茶的制作工艺 红茶岩茶制作工艺区别

【www.cy316.com - 顶级红茶制作工艺】

关于坦洋工夫红茶,想必大家都很想知道它相关的制作方法介绍吧。坦洋工夫红茶是福建省三大红茶之首,是闻名已久的茶叶,拥有非常高的品质特征:形条索紧细匀直,叶色润泽,净度良好,毫尖金黄,香气高锐持久,滋味浓醇鲜爽,醇甜、有桂圆香气,汤色红亮,叶亮红明。

坦洋工夫红茶是采用福建省国家级优质茶树树种鲜叶,再经过传统加工方法制作的,主要工艺包括了有鲜叶采摘、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精制等工序。

1、鲜叶采摘

雨天不摘,晴天现在采摘一芽一叶、一压二叶,要求芽叶肥壮,不带鱼叶、鳞片;无病虫害、无损伤、严格进行分批、分品质、及时付制,保存鲜叶的新鲜度。

2、萎凋

萎凋室,要求保持通风良好,槽内温度一般控制在30-35度作用,萎凋的摊叶厚度为10-15CM,每隔20-30分种翻叶一次,以获得茶叶萎凋均匀一致。一般萎凋时间4-6小时,萎凋叶叶质柔软,手捏成团,松手不易弹散,嫩梗折之不断,叶面失去光泽,色暗绿,青草气大部分消失,略有清香,减重率达30-40%,则萎凋适率。

3、揉捻

采用揉捻机,揉捻室避免阳光直射,室内温度要低,温度要高;采用轻压长糅的方法,时间掌握好在60分钟,让茶叶的成体率达到85%以上,细胞破损率达80%,茶汁溢出而不滴流,使之条形紧结,初步形成其成品外形特征。

4、解块

目的是解散茶团,降低叶温,使叶内某些有效成份不致因受热剧变,干燥后可减少团块。但使用解块机会影响到高档茶的条索外形,因此“坦洋工夫红茶”实际制作中以手工解块效果为佳。

5、发酵

发酵是工夫红茶加工的独特阶段,它使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充分氧化,形成红茶色香味的品质特征。红茶的发酵实际上从揉捻时就开始,因此揉捻时室温宜低。发酵温度控制在22-24℃,空气湿度一般要求80%以上,空气流通,使氧化供给充足,发酵充分均匀,整个发酵过程一般维持2-3个小时,待发酵叶青草气消失,出现桂花香、果香,叶色大部呈鲜明的铜红色为适度。

6、干燥

目的是制止继续发酵,蒸发水份,达到毛茶成品要求。采用焙笼烘焙或烘干机干燥,掌握“高温初烘,低温复火”的原则。初烘温度掌握在90-100℃,时间为l5-20分钟,摊叶厚度2-3cm,每隔5分钟翻拌一次,至八成干左右,中间摊凉1-2小时。复火温度掌握在50-60℃为宜,时间为20-30分钟,摊叶厚度3-4cm,每l0分钟翻拌一次,足火后成品水分控制在7%以下。

7、精制

毛茶通过抖筛、平圆筛、手拣等精制工序,分精茶条粗细、长短,去除影响成品茶净度和色泽的杂物及片茶、碎茶、末茶等,形成条索紧细、外形匀齐美观、净度良好的上等“坦洋工夫红茶”外形特征。

以上就是关于坦洋工夫红茶的制作工艺相关介绍了,大家看完以后,都了解清楚我们平时喝的坦洋工夫红茶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吗?

精选阅读

坦洋工夫红茶


坦洋工夫红茶分布较广,主产福建省福安、拓荣、寿宁、周宁、霞浦及屏南北部等地。坦洋工夫源于福安境内白云山麓的坦洋村,相传清咸丰、同治年间(公元1851--1874年),坦洋村有胡福四(又名胡进四)者,试制红茶成功,经广州运销西欧.很受欢迎,此后茶商纷纷入山求市,接踵而来并设洋行,周围各县茶叶亦渐云集坦洋.坦洋工夫名声也就不胫而走,自光绪六年至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881─1936年)的50余年,埕洋工夫红茶每年出口均上万担,其中1898年出口3万余组。坦洋街长一公里,设茶行达36家,雇工3000余人,产量2万余担。收条范围上至政和县的新村,下至霞浦县的赤岭,方圆数百里,境跨七、八个县,成为福安的主要红茶产区。

运销荷兰、英国、日本、东南亚等二十余个国家与地区,每年收外汇茶银百余万元。当时民谚云:「国家大兴,茶换黄金,船泊龙凤桥,白银用斗量。」后因抗日战争爆发,销路受阻,生产亦遭严重破坏,坦洋工夫产量锐减。50年代中期,为了恢复和提高坦洋工夫红茶的产量和品质,先后建立了国营坦洋、水门红茶初制厂和福安茶厂,实行机械化制茶,引进并繁殖福鼎大白茶、福安大白茶、福云等优良茶树品种,1960年产量增加到5万担,创历史最高水平。后因茶类布局的变更,由「红」改「绿」,坦洋工夫尚存无几。近年来,经有关部门的努力,坦洋工夫又有所恢复和发展,1988年产量达8000余担。

坦洋工夫红茶外形细长匀整,带白毫,色泽乌黑有光,内质香味清鲜甜和,汤鲜艳呈金黄色,叶底红匀光滑。其中坦洋、寿宁、周宁山区所产工夫茶,香味醇厚,条索较为肥壮,东南临海的霞浦一带所产工夫茶色鲜亮,条形秀丽。

坦洋工夫红茶初制工艺初探


“坦洋工夫”红茶是闽红三大工夫红茶之特种名茶之一,具有150多年悠久的历史,是我国特有的传统产品,在国内外有着独特市场和销费群体。它以其优美的外形、酵厚的滋味而驰名。

工夫红茶初制工艺分为“萎凋一揉捻一发酵一干燥四个工序。现就各工艺作下列论述。

1、萎凋

采收下来的鲜叶经过一段时间的摊放,使之丧失一部分水分,呈现萎蔫状态,萎凋是红茶制造的一个关键过程,只有经过适度萎凋,才能获得优良的产品。

1.1萎凋的目的

蒸发一部分水分,减少细胞涨力,使叶质柔软,增强柔性,便于揉捻;散发部分青草气;伴随水分散发,叶细胞汁逐趋浓缩,酶活性加强,因而引起内含物在一定程度上的变化。

1.2萎凋的条件

萎凋必需具备一定的环境条件。以完成其理化变化。

1.2.1 湿度:萎凋是蒸发水分,一切物质变化是伴随水分的变化而转化,而鲜叶水分蒸发速度是以空气中相对湿度的高低为转移的,萎凋最适的空气相对湿度为70%左右。

1.2.2温度:它与相对温度密切相关,一般说,当温度上升时,空气中相对湿度就降低,反之温度下降时,相对湿度又上升。因此温度与湿度这二个条件不能分割开来看,而是应联系起来。

自然萎凋最适应温度20---24℃,约需18~24小时完成。加温萎凋为35--40℃,7-8小时即可完成;

1.2.3 空气:萎凋时叶子呼吸作用需要氧气,因此室内空气要流通。在萎凋过程中,一般要求微风最适宜。

1.3萎凋方法

萎凋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自然萎凋(包括日光萎凋、 室内自然萎凋);另一种是人工萎凋(包括加温萎凋、萎凋槽萎凋)。

1.3.1 日光萎凋:是把鲜叶摊放在竹帘(竹垫)上。直接晒在日光下借太阳光的热能,促使鲜叶水分蒸发及叶内的化学变化,达到萎凋目的。

日光萎凋气温在25℃左右较为理想。在春茶季节。阳光较弱,气候较温和,萎凋程度容易掌握;夏秋茶季节,气温高。温度低萎凋较难掌据(一般春茶季节在上午11时前。下午1时半后进行,夏秋茶季节上午10时前,下午3时后进行。中午日光强烈容易灼伤鲜叶,不宜进行。

日光萎凋操作及注意点:最好在早晚微弱阳光下进行,并勤翻拌越近中午翻拌越经常,使萎凋均匀;日光萎凋后,萎凋叶必须及时进行摊凉,以叶片变柔软为度;摊凉中,配合勤翻拌。

1.3.2室内自然萎凋:是把鲜叶摊放在专门萎凋室内的萎凋帘进行萎凋。萎凋室要求四面通风,门窗多容易开闭。使空气流通,便于控制温湿度和空气,鲜叶摊放在萎凋架的萎凋帘上(一般8—12层。层距15N20厘米。底层离地小于20厘米,最高层距天花板50厘米)。每平方米摊叶1-1.5公斤左右。在正常情况下一般需18~24小时即可完成萎凋,在温度较高。相对湿度低的条件下,萎凋时间可缩短到10~12小时;在阴雨低温时萎凋时间有的长达至36--40小时。

室内自然萎凋操作及注意事项:地面和萎凋帘要保持清洁每次下叶要打扫干净,不得残留叶片;不同等级的鲜叶要分批萎凋。上下叶动作要轻,以免鲜叶损伤红变;摊叶厚度要均匀,一般2厘米,根据天气的晴雨,尤其温湿度的变化,注意启闭窗户;萎调叶要及时揉捻,不能及时揉捻的,堆积厚度不超过15—20厘米。

1.3.3 萎凋槽:在采用自然萎凋时,常因气候条件限制鲜叶萎凋很慢。一般采用加温萎凋。在萎凋室内四周分放火盆,提高室内温度,加快鲜叶萎凋,但常因室温不均匀而影响萎凋叶质量,近年来萎凋槽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成茶品质和生产效率。

萎凋槽由炉灶、通风机、槽体、盛叶框四部分组成。

萎凋槽体一般长1000厘米,宽150厘米,高60厘米,上装木架, 安放盛叶框,盛叶框四周木制,框底用每寸12孔铝丝编成。宽为9 0-100厘米,长度视槽体宽度而定,一般为150厘米,高度为20厘米。 一边装在活门,以便下茶。槽底呈缓坡。一般在进口50厘米内呈18度斜坡,随后做了2.5---3度的斜坡。萎凋时将鲜叶均匀摊放在盛叶框中,摊叶厚度20厘米,每框约摊叶45-50斤。上好叶后,再开动鼓风机,每分钟1440转。将炉灶产生的热空气,打入萎凋槽内,温度控制在35-38℃为宜。最高勿超过40℃,以防叶子红变。萎凋所需时间3--4小时。中间进行3--5次的翻拌。

1.3.4萎凋程度的的鉴定:达适度的萎凋叶折梗不断、手捏成团、松手不易弹散,具有一定的清香为宜。

由于鲜叶的老嫩及含水量不同。在萎凋中必须掌握“老叶嫩萎凋”“嫩叶老萎凋”。一般萎凋叶的含水量在60%--64%为宜,萎凋适度的叶子减重率27-40%之间, 一般嫩叶为30-40%;老叶为20-30%。

2、揉 捻

揉捻适当与否,对毛茶外形的好坏起着决定作同时对内质也有着重要影响。

2.1 揉捻的目的

叶卷成条,使毛茶外形紧结美观;破坏叶细胞,细皮破碎率达90%以岷上,便于发酵;便于冲泡时可溶物溶于茶汤,增加茶汤浓度。

2.2 揉捻的环境

揉捻室的温度要求在20-24℃,相对湿度85-95%,并避免阳光直射,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夏秋茶季节气温高。湿度低可在揉捻室地面洒冷水或喷雾;以降低室温,提高相对湿度,保证产品质量。

2.3 揉捻方法

工夫红茶揉捻机型除920型外, 其他机型与烘青绿茶相同均可通用。但揉捻程度较绿茶充分,揉捻时间较绿茶长。一般细嫩叶分1-2次揉,较粗老鲜叶分2~3次揉,每次揉时4.5分钟左右。根据国营福安坦洋茶场生产经验,各型揉捻机的装叶量(以鲜叶计)920型揉捻机为400斤左右,SS型揉捻机70斤左右,方法:

不加压(15分钟)→轻压(10分钟)→轻压(15分钟)→重压(10分钟)→松压(5分钟)→解块发酵。

较粗老鲜叶或嫩度不匀的鲜叶,可分二次揉捻。其加压方法为:

第一次揉捻(40分钟):不加压(10分钟)→轻压(15分钟)→重压(10分钟)→松压(5分钟)→解块分筛[筛下(单独发酵),筛上(第二次揉捻25--30分钟)]→轻压(5分钟)→重压(20分钟)→松压(5分钟)→解块发酵。

萎凋叶要分级揉捻。分别放置,萎凋不足的或芽毫多的原料要适当轻压,以减少断碎;萎凋稍过度的,应适当重压,以利发酵。

解块分筛操作与烘青绿茶相同。分筛机筛网配置一号筛(4孔/时),

筛下的一号和二号茶即单独进行发酵,筛面的三号茶。视情况进行复揉。然后单独发酵。

2.4 揉捻适度鉴定

揉捻适度以条索紧结。成条率达80,-90%。细胞汁大量流出,局部揉捻叶泛红。并发出较浓烈的上,如能保持叶片完整。细胞破碎率愈高愈好。

3、发 酵

发酵是红茶品质优劣的关键工序。

3.1 发酵的目的

增强酶的活性,促进多酚类氧化。形成红茶特有的颜色和滋味;散发青气。形成浓郁的香气。

3.2 发酵的条件

3.2.1温度:是影响发酵作用的首要条件,发酵室温度应控制在2 2-24℃为适宜,最高不超过28℃,在控制发酵室温度的同时,亦应考虑到发酵叶氧化过程的进行。发酵叶的温度通常比室温高,一般较室温高2-6℃。

3.2.2湿度:发酵室相对湿度应保持95--98%为宜,愈高愈好。 为保持高温度,发酵室内可装置热水喷雾(夏天用冷水喷雾)或通入热蒸气以提高发酵室的温湿度。近来也有采用塑料薄膜搭设简便发酵室。保持温度亦甚理想。可在发酵盘中盖湿布,也可达到保湿目的。

3.2.3发酵室的通气: 为了使发酵顺利进行,发酵室必须有良好的通气。同时还应注意发酵室避免日光直射。

3.3 发酵方法

发酵是在发酵室进行,先将发酵匾或框洗净,然后将揉好的一、二、三号茶分批分别摊在框内进行发酵。摊叶厚度4~1O厘米(一号茶4厘米,二号茶6-8厘米,三号茶8-10厘米),一般掌握细嫩茶宜薄。粗老茶宜厚,春茶宜厚,夏秋茶宜薄。摊凉时不必加压,发酵中不需翻拌,保持疏松通气,一般发酵时间春茶3至5个小时,夏秋茶l至2个小时。

3.4 发酵适度的鉴定

正确而适时地掌握发酵的程度,是形成红茶品质的重要关键。

感官鉴定:发酵适度的特征是叶色基本上变为铜红色,青气消失,发出浓厚的苹果香气,叶脉及汁液泛红。颜色深浅随季节和鲜叶老嫩而略有差异,春茶及嫩叶一般红中透黄,呈新铜红色,夏秋茶及老叶呈紫铜色。

春茶气温低,发酵必须充分,夏秋气温高。发酵叶有70%泛红即可上烘,因在干燥的前一阶段发酵仍继续进行,如果待发酵充足时才干燥,则往往造成发酵过度。

4、干 燥

干燥是红茶初制的最后一道工序。干燥技术适当。可以巩固和发展前几个工序的优点。提高成茶品质。若技术不当将使前功尽弃。

4.1 干燥目的

制止酶的活性,停止酶促氧化;蒸发水分,使毛茶充分干燥,紧缩茶条,防止霉变,便于贮藏与运输;散发青草气,发展茶香。

4.2 干燥方法

工夫红茶采用二次干燥,中间摊凉一次。目前红茶干燥的机具类型与烘青绿茶相同,不再赘述。

一般采用“高温毛茶、低温足火”。发酵叶含水约为50—60%,所以要求毛火温度要高,在烘干开始时叶温从发酵叶20—30℃上升至70—80℃以上,需要一个过程,而发酵继续进行。因此,对发酵适度和发酵过度的叶子,一定采用高温薄摊,使酶性氧化立即停止。对发酵不足的叶子,温度可适当低一些。以促进其发酵适中后停止发酵。烘干时毛火比足火温度高,摊叶薄。也是这个道理。足火主要是继续蒸发水分,使叶达到应有的干燥程度。

4.3 干燥适度鉴定

红茶干燥适度鉴定方法与烘青绿茶相同。因分毛火与足火干燥程度掌握有不同,毛火后适宜程度的叶子用手捏稍感刺手,但叶子尚软、折而不断。紧握茶叶放手即能松散,这时叶子含水量约20%。足火后、充分干燥的茶叶用手一揉成粉末。可以闻到茶香,条索紧结。色泽乌润或红褐(老叶),含水量约4-6%。

坦洋工夫红茶如何储存?坦洋工夫红茶的储存方法!


坦洋工夫红茶是一种品质非常高的工夫茶,其外形紧结圆直均整,带白毫,色泽乌黑有光,内质香气清鲜高爽,汤色金黄蜜,滋味醇厚,叶底红匀光亮,品质高,是茶友们都钟情的红茶种类。很多人在购买坦洋工夫红茶回来后,不知道如何去存放它。其实,存放坦洋工夫红茶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步骤,这关系着它的品质,最后直接影响口感。下面小茶姐姐分享几种坦洋工夫红茶存放方法给大家,希望可以受用哦。

1、罐装储存法

很多时候,购买茶叶的包装都是铁罐装的,因为取泡方法,所以用罐子去储存罐装储存法是非常实用的一个方法,把茶叶放入罐子里面去之前,建议先用少许的茶叶擦洗掉上面的异味,然后放入茶叶后,把罐子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色,就可以防止茶叶氧化,还有茶叶的变质了。

2、瓦坛储存法

为了很好的保证茶叶的香气,选择用瓦坛的方法来存放,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做法很简单,把坦洋工夫红茶用牛皮纸包好,放在干燥、无异味、无裂缝的瓦坛中,在瓦坛中放置一小点石灰粉,能够有效防止茶叶受潮,然后再用棉花团将坛口封住。建议每隔两个月换一次石灰,有利于保持茶叶干燥与香气。

3、冰箱储存法

低温的环境下存放坦洋工夫红茶,可以减缓坦洋工夫红茶的氧化、陈化过程;但是八坦洋工夫红茶存放进入冰箱之前,保证方面一定要密封,选择用高密度的食品包装袋子,然后尽量的多包几层,挤压出里面的空气,再放入冰箱的冷柜中;这样的存放方法,几乎可以存放个一年时间都不是问题。

以上就是关于坦洋工夫红茶的基本存放方法介绍了。其实,这几种方法都是非常简单的,也都是很常见的,大家都学会了吗?如果大家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去保存茶叶的话,那么相信是很容易让你品尝到最真、最纯茶叶的原汁原味哦。

坦洋工夫属于什么茶?坦洋工夫属于红茶!


对于刚刚入门的茶友来说,往往不知道这坦洋工夫属于什么茶,其实这坦洋工夫属于是红茶种类,是我国独特的红茶品种之一,也是福建省的三大红茶之首。其实,所谓的“工夫茶”,有两层意义,一种指的是工夫红茶的制作工艺是非常精湛的,而是指在工夫红茶的冲泡方面需要下很大的工夫。而坦洋工夫红茶的由来,迄今为止已有100多年的工艺了,产地分布范围是较为广泛的,主要分布在福建省坦洋村,以及福安、柘荣、寿宁、周宁、霞浦及屏南北部等地。

坦洋工夫的品质特征

以福建省当地有性群体种为原料,通过传统工艺加工制作完全的,成品茶外形紧结圆直匀整,带白毫,色泽乌黑有光,内质香气清鲜高爽,汤鲜艳呈金黄色,滋味醇厚,叶底红匀光亮。

坦洋工夫的加工工艺

坦洋工夫属于是红茶种类,它的加工方式都是按照红茶的加工方式制作而成的,是一种全发酵茶。采用的是优质的菜茶茶树鲜叶为原料,经过传统的加工方式制作而成的。加工的过程步骤如下:

1、鲜叶采摘

采用福建省当地的菜茶茶树鲜叶制作,采用标志为肥壮的一芽一叶、二叶;采摘要求无鳞片、无病虫害、无损伤、严格进行分批、分品质、及时付制,保存鲜叶的新鲜度。

2、萎凋

萎凋时制红茶的一个关键步骤,要求萎凋室通风良好,槽内温度空气在30度作用,茶叶摊放的厚度为10-15cm,萎凋时间一般在4-6小时,等到茶叶叶质柔软,手捏成团,不容易松散,不容易折断,叶片无光泽,色泽暗绿,青草气没有,略带清香的时候,就可以开始下一步的制作了。

3、揉捻

以前都是手工揉捻,但现在采用的都是机械化,揉捻室内环境不可以阳光直射,室内温度要求低,温度要高,采用轻压长糅的方法,时间掌握好在60分钟,让茶叶的成体率达到85%以上,细胞破损率达80%,茶汁溢出而不滴流,使之条形紧结,初步形成其成品外形特征。

4、解块

目的是解散茶团,降低叶温,使叶内某些有效成份不致因受热剧变,干燥后可减少团块。但使用解块机会影响到高档茶的条索外形,因此“坦洋工夫红茶”实际制作中以手工解块效果为佳。

5、发酵

发酵是工夫红茶加工的独特阶段,它使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充分氧化,形成红茶色香味的品质特征。红茶的发酵实际上从揉捻时就开始,因此揉捻时室温宜低。发酵温度控制在22-24℃,空气湿度一般要求80%以上,空气流通,使氧化供给充足,发酵充分均匀,整个发酵过程一般维持2-3个小时,待发酵叶青草气消失,出现桂花香、果香,叶色大部呈鲜明的铜红色为适度。

6、干燥

目的是制止继续发酵,蒸发水份,达到毛茶成品要求。采用焙笼烘焙或烘干机干燥,掌握“高温初烘,低温复火”的原则。初烘温度掌握在90-100℃,时间为l5-20分钟,摊叶厚度2-3cm,每隔5分钟翻拌一次,至八成干左右,中间摊凉1-2小时。复火温度掌握在50-60℃为宜,时间为20-30分钟,摊叶厚度3-4cm,每l0分钟翻拌一次,足火后成品水分控制在7%以下。

7、精制

毛茶通过抖筛、平圆筛、手拣等精制工序,分精茶条粗细、长短,去除影响成品茶净度和色泽的杂物及片茶、碎茶、末茶等,形成条索紧细、外形匀齐美观、净度良好的上等“坦洋工夫红茶”外形特征。

总结:从上面的文章中,我们可以清楚的得知,事实上这坦洋工夫属于是红茶种类,是按照红茶的加工标准去加工制作所得的,所以品质方面具有红茶的特殊品质特征哦。感谢大家的阅读。

怎么冲泡坦洋工夫红茶?坦洋工夫红茶泡法


坦洋工夫红茶是红茶中的极品,同时也是福建省三大功夫红茶之一。坦洋工夫红茶外形匀整,冲泡出来汤色鲜艳呈金黄色,茶叶质地以及香气都很清香,滋味醇厚,因其独特的口感以及茶气深受人们的喜爱。想要喝到一杯风味极佳的坦洋工夫红茶,是与它的冲泡方法分不开的。那么怎么冲泡坦洋工夫红茶呢?接下去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

坦洋工夫红茶的泡法:

1、简单泡法

将水烧沸,茶具最宜景瓷,装上大约占壶容量十分之五的茶叶,冲入沸水,冲泡后香气高锐持久,隔45秒左右倒入小杯,先闻香,再品味,满口生香,回味甘美。

2、功夫泡法

采用功夫泡法泡出的红茶可叫作功夫茶。而坦洋工夫红茶泡法即功夫泡法。坦洋工夫红茶采用清饮最能品味其隽永香气,冲泡工夫红茶时一般要选用紫砂茶具、白瓷茶具和白底红花瓷茶具。茶和水的比例在1:50左右,泡茶的水温在90—95℃。冲泡工夫红茶一般采用壶泡法,首先将茶叶按比例放入茶壶中,加水冲泡,冲泡时间在1左右分钟,然后按循环倒茶法将茶汤注入茶杯中并使茶汤浓度均匀一致。品饮时要细品慢饮,好的工夫红茶一般可以冲泡2—3次。

具体步骤:

1、备具:壶、公道杯、品茗杯、闻香杯放在茶盘上,茶道、茶样罐放在茶盘左侧,烧水壶放在茶盘右侧。

2、赏茶:打开茶样罐,让来客欣赏茶叶的色和形。

3、烫杯热罐:将开水倒入水壶中,然后将水倒入公道杯,接着倒入品茗杯中。

4、投茶:按1:50的比例把茶放入壶中。

5、洗茶:右手提壶加水,用左手拿盖刮去泡沫,左手将盖盖好,将茶水倒入闻香杯中。

6、第一泡:将开水加入壶中,泡一分钟,趁机洗杯,将水倒掉,右手拿壶将茶水倒入公道杯中,再从公道杯斟入闻香杯,只斟七分满。

以上就是有关坦洋工夫红茶的泡法知识介绍。坦洋工夫红茶是一款运用比较广泛的茶叶,它的饮用冲泡方法也有很多种,比较常见的就是选用茶杯冲(调)饮,只有少数用茶壶来冲泡。小编提醒,有神经衰弱、心脑血管病的患者应适量饮用茶,而且不宜在睡前或空腹时饮用。

坦洋工夫红茶奖赏


坦洋工夫红茶是我省三大工夫红茶之一,曾以产地分布最广,产量、出口量最多而名列“闽红”之首。坦洋工夫红茶相传于清咸丰、同治年间(1851一1874),由福安市坦洋村人试制成功,迄今已有100多年。产区分布很广,以福安市坦洋村为中心遍及福安、柘荣、寿宁、周宁、霞浦及屏南北部等地。

坦洋工夫以当地有性群体种为原料,外形紧结圆直匀整,带白毫,色泽乌黑有光,内质香气清鲜高爽,汤鲜艳呈金黄色,滋味醇厚,叶底红匀光亮。

历史上坦洋工夫在初制过程中,要着重掌握好萎凋工艺,在高山茶区则十分重视加温发酵的技术处理。坦洋工夫的精制一般采用多级付制,主产品回收的办法,由于其产区辽阔,科学地拼配高山、平地,春夏秋季原料,取长补短,相得益彰,使坦洋工夫红茶保持稳定的规格要求和质量标准乃是精制的关键。

坦洋工夫红茶试制成功后,经广州远销西欧,很受欢迎。此后名声就不胫而走,大批茶商接踵而至,入山求市。自光绪六年至民国二十五年(1881一1936)的50余年,坦洋工夫红茶每年出口都在500吨左右,其中以1898年为最盛,出口量达1500吨。坦洋街长一公里,设茶行达36家,成为福安市的主要红茶产区和周围七八个县的集散地,产品远销荷兰、英国、日本、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当前随着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和国际市场上,尤其是东欧、英、俄等国对茶叶需求量的增长,发展坦洋工夫红茶的生产,扩大出口创汇,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