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宋古树茶地理位置介绍

发布时间 : 2019-12-19
普洱茶古树茶 古树茶普洱茶 普洱茶古树

普洱茶古树茶。

勐宋古树茶地理位置

勐宋古树茶共有古茶园共5170亩,年产干毛茶150吨左右。历史上,由于古茶山地处澜沧江以南,交通不便,虽有部分茶商马帮来收茶驮茶,但茶叶知名度不高,在史籍中没有记载。从当地居民世系及古茶树生长状况来加以推算,古茶园种植历史在200-300年间。勐宋茶叶品质优良,清代民国时期就已是普洱茶的原料产地,民国时期经常有茶商马帮到勐宋收购茶叶。

勐龙勐宋是哈尼族为主聚居的边境村寨,其他为僵尼人和阿克人。据哈尼族"寨老"说,他们的先民是从勐海南糯山迁徙来的,最早的已有15代。海拔在1500-l800米之间,森林覆盖率达70%,土壤以红壤为主,表土肥沃,气候温和,降雨适中。古茶园相互交织、连片,总面积3670亩,古茶树大部分基部围粗50-185厘米之间,主干胸围30-95厘米,树高在2-6米,树冠直径在1.5-6.5米,年产干毛茶在100吨以上。

小编推荐

勐宋普洱茶的介绍!


位于云南省勐海县勐宋的那卡茶,其历史悠久,早在古代时候就已经是进贡皇家朝廷的贡品,名气和品质都是非常大的,很受关注。下面给大家介绍下,关于一些勐宋那卡普洱茶的知识。

1、大小勐宋

云南行西双版纳州有两个同名同姓的勐宋,两个都是古老的茶山,都生产好茶。

大勐宋:勐海的勐宋是个乡名,当地人都叫大勐宋;该地方的古茶山是勐海最古老的茶区之一,拥有古茶树面积3800多亩,而其中又以那卡寨子的茶最有出名。

2、西双版纳之巅

所谓的“好山好物产好好茶”,茶园环境海拔高,茶树享受的日照时间长,叶片就厚实,质地嫩,所以叶片饱满,甜度高。

勐海勐宋乡滑竹梁子的海拔在2500米左右,是境内海拔最高的一个山峰,是西双版纳旅游景点最高之山,被誉为“西双版纳屋脊”和“西双版纳之颠”

滑竹梁子茶,也是勐海知名的普洱古树茶之一,在当地的名气很大,仅次于那卡茶。

3、那卡名茶

那卡古树茶,是勐宋茶区最具有代表性的茶叶,而当地所产的古树茶品质上好,受到很多人的肯定。

那卡是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勐宋茶区大曼吕村委会的一个拉祜族寨子。位于勐海县勐宋乡境内的勐宋古茶山,可以说是勐海县最老的古茶区之一,东与景洪相接,南连格朗和乡,并与南糯古茶山隔河相望。

勐宋地区的古树茶以那卡的最为有明,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茶,位于滑竹梁子山的东面,全寨有600多亩成片古树茶园,其茶树龄在300-500年之间,历史悠久。

4、中小叶种

勐宋那卡古茶园中的茶树,是大小叶种混生;而在以大叶种著称的勐海茶区来说,是非常罕见的。

5、勐海贡茶

勐宋那卡茶的历史悠久,根据史书的记载,称那卡茶在清代时期就已经是非常有名气的,用竹筒制成的那卡茶,在那个时候就已经是贡茶,并且还进贡给缅甸国家,供国王食用。

6、那卡岩茶

那卡古树茶的茶叶环境,都是在高海拔的深山里,乱石成群,可以说是石缝中生产的茶;独特的生长环境下,导致所产的那卡茶为上上品。

7、那卡竹筒茶

在云南地区,虽然有很多少数民族都有制作竹筒茶的传统,但可以把竹筒茶做成是贡茶的,那么唯有是那卡的拉祜族!拉祜族世代都居住在那卡,在很久以前就有做竹筒茶的习惯,清代时期所做的竹筒茶就已经是贡品。

8、小班章

那卡茶被号称为是“小班章”,这个赞誉,是它的香味、香气、口感为一体的结合,并且拥有一定的稳定性,细细品尝下,即可品味到那一些骄甜,而且隐约的到有几分霸气,这就是“小班章”名称的由来。

你也想体会一把“苦尽甘来”的滋味,那么一定要尝尝这来自于深山里的那卡普洱茶,独特的口感、回甘味持久,适合大众口味;细细品尝下,回味无穷。

易武古树茶介绍


古树茶很纯、茶劲十足(这当然要归功于高超的杀青技术和揉捻晾晒环节),如果制作不好,再好的古茶喝起来也很差劲。而且香气挂杯且持久。 2.苦涩弱,回甘生津快、长且持久。 3.耐泡,叶底鲜嫩,汤色金黄通透,看上去没有什么内涵,喝起来却使人大吃一惊,忘记不了。 4.重闷下,苦味明显,涩弱,苦味化得极快,生津回甘强,无明显不适表现。 5.假以时日,易武古树茶必定是佳品,喜爱易武茶的朋友必选此茶。 如能达到上诉,茶乃为上品。

武茶是最好的普洱茶.以温润柔雅蜜香回甘著称,是清朝贡茶中最昂贵的顶级茶叶,价等黄金而名重天下.清朝早期,清政府云贵总督鄂尔泰在云南设立普洱府下设茶叶局,通过考察比较,认为易武百里正山的海拔,空气,温度,湿度,土壤等地质环境是种植茶叶最合适的.于是,在把易武原有的数百年的古乔木茶树保护起来, 列为贡茶,仅供皇宫品茗外,还召集顶级茶农和茶叶专家到易武种植普洱茶树.形成"十万茶农进易武的壮举"(引自云南小学选读教材:云南历史名镇).

当时,易武茶年年岁贡, 进贡之余,由于山高路远,比贡茶稍微劣等茶叶全部拉到当时的"普洱"这个地方交易 ,故而老百姓称之为:普洱茶.当时的普洱茶既稀少珍贵,养生功效卓著,也是贵族身份的象征,在民间茶馆茶店的售价高昂,价等黄金.甚至有一段时间出现各地提前预订,提前到普洱等待,客商互相竟价的局面.每年产茶时节,普洱茶交易火暴到方圆五百里无客栈不满的兴盛局面.

由于普洱茶价值高昂,清政府还严格控制易武茶,列其为对三品以上的,立功官员的奖励,以及与外国邦交的最高级别国礼之一.造成"后宫限供,大臣难得,明间价等黄金"的局面.

云南以及外地客商看到普洱茶的高额利润空间,纷纷来到云南西双版纳,在易武周围的山上开始种植普洱茶获利.

清朝后期,国家分裂,国力衰弱,政府动荡,普洱茶停贡,普洱茶和当地茶山茶商从此走向没落.

一直到近几年,台湾,香港,日本等外商不断挖掘历史,多次到云南寻访,普洱茶才重现生机.

2006年,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指导和组织易武乡的茶农,成立了云南易武正山茶叶有限公司,把普洱茶的传统制作工艺保护起来,并在政府的带领和支持下,代表云南参加奥运会,世博会,不断把普洱茶发扬光大.

易武古镇是茶马古道的源头。"茶马古道"是云南、四川与西藏之间的古代贸易通道,由于是用川、滇的茶叶与西藏的马匹、药材交易,以马帮运输,故称"茶马古道"。易武是历史上有名的六大茶山之一,生产的普洱茶远销中国西藏、东南亚等地。为运送贡茶及大宗茶叶、货物、人员来往方便,在道光年间由地方集资投劳,从易武起修筑2-3米宽,240余公里长的青石板茶马古道。每逢产茶旺季,外来购茶、运茶人数达万人,真可谓是商贾云集、骡马塞途。明清时期,这里商贾云集、热闹非凡,如今依然保持着种茶、采茶、制茶的传统。

易武茶山位于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东部,距西双版纳州州府景洪市110公里,历史上因出产清朝皇帝饮用贡茶,而闻名于世。其出产弘普号易武普洱茶茶味醇厚甘甜、回味悠久、水性细腻。

宋茶基本介绍


一、宋茶概述

茶,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兴于唐,盛于宋。

宋朝经济繁荣,茶风炽热,饮茶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事情。茶是民间百姓开门七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也是文人雅士修身养性“棋琴书画诗曲茶”之—。茶与宋朝整个社会都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和重大的影响。

宋代榷茶制度(政府茶叶专卖)对茶叶经济的管理与控制,使茶利成为宋代财政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茶叶经济占到了全国经济总量的5%。这种制度从宋代正式确立,直到清代才逐渐消失。同时由于北方少数民族“不可一日无茶以生”,所以通过茶马互市,茶叶也成为了宋王朝与北方敌对政权对抗的重要手段。

茶已融入宋代文化长河之中,又独具一格地自成一溪。宋茶文化盛如中天之日,知名茶人灿若银河之辰:“古今第一茶皇帝”的宋徽宗,亲著茶书《大观茶论》;“从来佳茗似佳人”的苏轼,笔造奇文《叶嘉传》;“众人之浊我可清”的范仲淹,口诵民俗《斗茶歌》;“听琴煮茗送残春”的陆游,高产茶诗三百余首等等。而宋代保存下来的茶书多达30余本,吟茶咏茗的诗词近千首,皆为历代之最。其他以茶为主题的绘画、书法、文赋、故事等作品更是数不胜数。

宋代饮茶之风气昌盛尤甚,点茶之技艺高超独特。宫廷民间各有“斗茶”喜好,文士高人别具“分茶”手段。茶于宋,承上启下犹堪述;宋之茶,冠古绝今不可攀。

二、宋茶与政治

自唐代茶叶传入吐蕃以后,至宋朝时 “夷人不可一日无茶以生” ,与唐朝相比,宋朝的疆域大为缩小,其控制区主要是农耕地带,而且在北方相继出现了辽、金、夏等政权。他们长期与宋对立,使得宋朝马匹来源极其匮乏。于是宋朝采用榷茶制度加强了对茶马互市的控制,以便一方面从茶叶等生活必需品的输出上制约对方; 另一方面,借以取得足够数量的马匹以加强抗击对方的军事实力。

三、宋茶与经济

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两宋三百年居于重要地位。茶业经济的异军突起,则是该时期商品经济空前发展的一个标志性现象。这个时期,在秦岭淮河以南广袤的土地上,成片的茶园联袂相望,在汴京等喧嚣繁华的都会城镇,茶店茶肆鳞次栉比。茶叶远播日本、高丽以及周边游牧民族地区,同时茶叶也日益成为了海上丝绸之路。

四、宋茶产区

宋茶和唐茶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就是国家的茶叶主产区开始向东南转移。在北宋时期,茶叶主产区开始向东南福建和两广等低纬度地区延展 。宋朝继唐朝开江南广袤土地之后,继续向岭南开发. 茶农在广东、广西的山区开垦梯田广种茶树。全国范围内已达到112个州产区,共中:四川14、江西13、湖南12、湖北 11、浙江10、安徽9、广西8、福建7、广东6、江苏5、重庆5、贵州3、河南3、陕西3、山东3。

五、宋茶产量

川陕茶区的产量约3000万宋斤,而川陕以外地区的统计极不完整,按北宋神宗时人吕陶所言:“川陕四路所出茶,比东南十不及一”,按1宋斤折合现在1.19市斤,北宋时的茶叶总产量最高当超过2亿斤。而北宋户口最高统计为两千多万户,约有六千万至一亿人口。

其中北宋政府每年购买的茶叶总额将近3000万余斤,其余社会上流通的还有折税茶、贡茶、耗茶以及无法禁止的私茶。

黄草坝古树茶的介绍


黄草坝位于北纬23度30 分,东经1 00度 59 分,海拔1 795米。黄草坝隶属景谷县正兴镇黄草坝村委会。

黄草坝古茶园主要分布在黄草坝村委会下辖的黄草坝村,村子位于东西两座大山之间,东面大山当地人称牛肩包山,因其形似公黄牛肩头上的肩包而得名。

黄草坝村距正兴镇有50多公里,大部分是陡峭的山路,遇河无桥需涉水,越野车需三个多小时才能到达,是目前普洱茶区古茶园中交通最为艰难的一个古茶园。也正因如此外界对黄草坝古茶知之甚少,黄草坝古茶成为目前市场上性价比最好的古茶之一。同时也因为交通不便的原因,黄草坝已有多户人家外迁,目前只有1 2户人家,而且1 2户人家中只有中老年人和小孩,青壮年都外出打工,由于古茶树多,每年春天还需从外面请人帮助采茶。

黄草坝茶树可以分成四类:第一类是生长于村旁地边的大茶树,是黄草坝古茶园中最粗大的茶树,成乔木状生长,高大而粗状。第二类是生长于村子周围山坡的老茶树,树高多在2米左右,干径1 0厘米上下,因水、肥、光照原因虽树龄较长久但长得不显很高大。第三类是长于村西山坡的荒野茶,是当地村民用群体种茶籽在山坡断断续续种植的,有几十年,全部放荒于山坡上,与林木伴生,乔木状生长,不修剪,不施肥,也不清理林木,虽树龄不长但品质较好,当地人将其列为“小树茶”,不与老树茶相混。第四类是在距村一公里多的山上有新植茶园。

土壤主要是夹有风化石的黄沙土。

黄草坝的前三类茶园中都是大叶种与小叶种混生,村旁地边的大叶种和小叶种茶树的高大粗壮程度相似于困鹿山古茶园,口感滋味也相似于困鹿山茶,比困鹿山茶稍显淡薄,可能是因为古茶园两侧山高大导致每天光照少了两个多小时的原因。黄草坝的小叶种古树茶的粗大程度明显超过倚邦小叶种,黄草坝小叶种与倚邦小叶种古茶;中泡对比.口感滋味、茶气、香味相似,但耐泡度上黄草坝的还更强。近些年来黄草坝茶有不少被收去充困鹿山茶,因为二者的口感滋味、茶气茶香相似,而价差很大。困鹿山茶价在古树茶中排在前三名中。

黄草坝茶特征:条索紧结较黑亮,汤色金黄明亮,叶底黄绿匀齐,山野气较强,杯底留香,苦显于涩,但苦亦不重,汤中带甜,涩短,回甘快且较好,汤质饱满滑顺。苦涩弱甜滑感好是其一大特点。

千家寨古树茶介绍


据史书记载,在太平天国的影响和鼓舞下,(清咸丰同治年间)哀牢山彝族农民领袖李文学联合各族农民五千余人,聚集于天生营誓师起义,在哀牢山安营扎寨反抗清军,因而得名“千家寨”。

千家寨野生古茶树,地处北纬24°7′东经101°14′,海拔2100—2500米高度范围。千家寨古茶树群落总面积达28747.5亩,分布在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原始森林中、哀牢山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目前保护面积最大、植被最完整的中亚热带中山湿性阔叶林,野生古茶树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千家寨野生古茶树群落是全世界目前所发现面积最大、最原始、最完整、以茶树为优势树种的植物群落。在这个群落中,有第三纪遗传演化而来的亲缘、近缘植物如壳斗科、木兰科、山茶科等植物群。主要分布在千家寨范围的上坝、古炮台、大空树、大吊水(瀑布)头、小吊水、大明山等处。专家们对千家寨1号、2号大茶树进行了植物学形态的特征分析:千家寨大茶树1号所在地海拔2450米,乔木树型,树姿直立,分枝较稀;树高25.6米,树幅22×20米,基部干径1.12米,胸径0.89米,生长正常。叶片平均大小14×5.8厘米,椭圆形,叶色深绿,有光泽。花冠大,平均直径5.7×5.6厘米,花瓣白色,每朵茶14瓣(12—15)瓣。抗逆性强,未见冻害,现场未见病虫罹生。

千家寨大茶树2号所在地海拔2280米,乔木型,树枝直立,分枝较稀;树高19.5米,树幅16.5米×18米;最低分枝10米,基部干径1.02米。千家寨茶树2700年树龄,也就是说,在公元前七世纪,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春秋五霸”在中原叱咤风云的时候,这株茶树就已经破土而出,在莽莽大森林里默默生长。中国茶圣陆羽在谈到大茶树时说:“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两人合抱的大茶树,其径围至少在3.2米以上,直经至少1米左右,以此推算,当时树龄也仅千年左右,比起千家寨1号,还是孙子辈份。

千家寨的密林中,所有的树干上都有厚厚的一层苔藓植物,所以所有的树干看上去都是一样的,根本分不出来哪棵是古茶树。最好的标识,是树干上的这些红色的标号,凡是有这个数字的都是登记在册、树龄在千年以上、受到严格保护的古茶树。千家寨古树茶香气浓郁,茶汤吞咽较为顺畅,苦味明显,轻微涩感。整体呈现苦涩适中,非常好的滋味协调性,另外茶汤于口中所感觉到的茶水之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