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友好型茶区环境

发布时间 : 2019-12-19
普洱青茶型 乌龙茶做型 云南普洱茶区

普洱青茶型。

通过长期的生产实践,茶农已经了解茶树和环境的依存关系,了解到茶树与其他林木共生相克和共生互利截然不同的两种现象。早在明代罗廪(1537~1620)著的《茶解》就阐述,茶园不宜杂以恶木,惟桂、梅、辛夷、玉兰、苍松、翠竹之类,与之间植,亦足以蔽覆霜雪,掩映秋阳。其下可莳芳兰、幽菊及诸清芬之品。最忌与菜畦相逼,不免秽汗渗漉,滓厥清真。由此可见,几百年前的古人就开始探索茶树与林木间作以改善茶园生态环境。

影响茶树生长发育的主要生态因素除了大气、水和土壤等因子外,还有光照、地形以及人类影响等,这些生态因子在自然界里不是孤立地、单独地存在的,而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因此,应当综合地去考虑,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改善整体环境条件,建设友好型茶区环境,为茶树生长、茶叶采制营造良好氛围,建设茶园复合生态体系。

江苏苏州洞庭东西山碧螺春茶区,是我国著名的茶果间作区,茶树和桃、李、杏、梅、橘、枇杷、白果、石榴等果木交错种植。茶树、果树枝丫相连,茶吸果香,花窨茶味,陶冶着碧螺春茶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质。加之一片片浓阴如伞的果树,长年调节着茶园的风霜雨露,日照适度,茶区外围受到巨大的太湖水体的呵护,茶树生长良好,芽叶娇嫩。从而形成了碧螺春茶闻名中外的“一嫩(芽叶)三鲜(色、香、味)”的独特品质。

实践证明,建设复合生态茶园有如下优点:

一是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茶树生长。适度间植林(果、花),有利于提高空气相对湿度,形成漫射光较多的生态环境(图2-10);同时,有林带地段,在其树高25倍范围内的平均风速可降低38%,昼夜温差也小,无霜期可延长等,所有这些都形成了利于茶树健康生长的生态环境。有研究表明,茶园通过林果的适度遮阴,能提高茶树光合效率,一般可增产10%以上,同时还能提高茶叶的质量,遮阴茶树茶叶中的氨基酸总量,有的可以提高34.8%以上。

二是在茶园中适当间植观赏林(果、花)苗林,既改善茶园生态环境,又增强茶园的观赏性,为建立观光生态茶场打下良好基础。同时也美化了茶场环境,为茶场职工创造了舒适的生活和劳动环境。

三是能产生较高的附加经济效益。在茶园中栽行道树,园中栽遮阴树,实行茶林(果、花)间作,既丰富茶园植被,提高对茶树病虫害防控能力,又产生许多林木、果品及观赏树木等,其经济效益显著,如句容市张庙茶场在茶园中间植红枫,买来的苗只需5元/株,经过两年的培育,目前其价格已达100元/株,最高的甚至超过200元/株。仅此一项就可为茶场带来可观的效益。cY316.COm

四是营建茶林(果、花)复合生态体系,物种多样性增加,有利于益鸟、两栖动物等害虫天敌和有益微生物的繁衍和栖息,保持动态生态平衡,抑制茶树有害生物的大量发生。

建立复合生态茶园树种筛选具体操作中,必须掌握几条主要原则:一是选择的树种要尽量避免与茶树病虫害有共性或是中间寄株的树种;二是要乔灌结合,树种间复合必须达到互利共生的目的,特别是树冠和根系要尽量少影响茶树,尤其是尽量避免与茶树争肥争水;三是要兼顾经济效益和景观效果,尽量选择比较名贵的、能美化环境的树种,也可在同一茶园中进行多树种搭配间值;四是要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尽量栽植适生优势乡土树种。茶园复合生态体系建成后,茶区将形成远望大片林,近看是茶园,厂(场)区周围似花园的景观效应。

建设配套水利设施也是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充分利用茶区环境资源,在每个山坳山冲构筑起小水库;在低洼地块开挖池塘,茶园中间形成星罗棋布的小水面。既可以拦蓄雨水,为幼茶抗旱、茶树治虫提供充足水源,还能为周围环境中提供水汽,调节茶区空气相对湿度。水库、山圩均应建有块石护坡,周边建造一些亭台水榭,水体中适度放养经济鱼类,供人们节假余暇之时,来到这山清水秀的茶区休闲度假。

此外,还应构筑便捷通道,茶园既应远离繁忙的交通干线,以减少汽车尾气对茶园的污染,但又离不开便当快速的交通。任何茶叶企业均应保持与外界交通干线的紧密联系,生产资料的采购,人员的来往,特别是茶叶商品的运销,都有赖于方便快捷的交通。因此,茶场与外界交通干线之间的主干道不仅能保持晴雨通车,而且应为硬化路面。在茶区内部,也应构筑起茶厂、场部、各茶园园块之间的交通网络,茶厂、场部之间的道路应该浇筑硬化路面,茶园中间的主干道、支道都能保障路路相通,晴雨通车。

小编推荐

南京计划建设雨花茶文化区


南京是历史名茶雨花茶的发源地,雨花茶的茶文化是南京是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南京市政府为弘扬茶文化,兴建了雨花茶茶叶文化区帮助游客及市民了解茶文化。

南京雨花台景区环境整治范围内1.5万平方米住户将全部迁出。南京雨花台园林管理局基建处张处长表示,今年将景区外围养回红村、荷花营两处“城中村”以及景区内的零星企业进行搬迁拆除后,年底,这些地块将按总体规划实施还绿。

雨花茶文化区建设项目

另外同时开始动工建设雨花茶文化区,占地面积约150亩,与另外5个功能区相得益彰。据悉,今年4月底南京雨花台风景区环境整治工程开始启动。规划将现有的89.27公顷的风景区规划面积增加到129.5公顷,这样雨花台风景区的面积就扩大了近一半。

今年,雨花茶文化区将动工建设,通过挖掘“雨花茶”的自然与人文价值,构造休闲主题。据了解,该文化区占地150亩,主要分为茶园、制茶工艺、艺术坊、表演品茶、茶文化展示等几个专区,目前具体规划正在设计之中。

南京雨花台风景区添新功能

按照总体规划,南京雨花台风景区从原有的四个功能区增加到六个。分别为中心纪念区、名胜古迹区、雨花石文化区、雨花茶文化区、游乐活动区、生态密林区。其中雨花茶文化区、生态密林区为新增加的景区。为了服务周边居民,游乐活动区将有针对性地设置中老年人、青少年和儿童活动区。名胜古迹区内将系统整合历史文化资源,通过步行游线串联各个景点。

重庆南川区:扩产提质加快建设茶产业综合示范区


重庆,地处中国西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直辖市,同时也是西部经济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一直以来,重庆以“山城”、“雾都”而闻名于世,重庆常年气候都比较湿润,而且山地资源丰富,因此,非常适合茶叶的生长。重庆的茶叶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很有名气的。近几年来,当地政府为了促进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的发展政策。

重庆的茶园

一是扩大种植规模。新增茶园面积5000亩,改造低产茶园3000亩,引进梅占等新品种3个,打造茶旅融合田园综合体示范基地4个,茶叶面积8.7万亩,产量3700吨,产值3.5亿元。

二是扩能生产加工。新建标准化茶叶加工生产线6条,长城茶业年产1000吨沱茶生产线、金山湖大树茶现代化与标准化加工厂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

三是提质品牌建设。“金佛玉翠茶”列入重庆市十大名茶,“千年金山红古树红茶”荣获第十届中国茶品牌“金芽奖”,举办第二届“金佛玉翠”采茶节、第一届金佛山禅茶文化节,艾伦茶园成为重庆女子茶学堂、中小学生第二课堂茶文化体验基地。

重庆市南川区着力扩产提质加快茶产业综合示范区建设


重庆市南川区是重庆市茶产业3个综合示范区之一,在2017年,南川区全区的茶产量就达到了3700多吨。为尽快落实关于《重庆市南川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意见》,南川区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进行茶叶产业综合示范区建设。

一是种植规模扩大

2017年茶园面积新增5000亩(南川古树茶基地2000亩,无性系茶树良种3000亩),改造低产茶园3000亩,引进梅占等新品种3个,全区茶叶面积达到8.75万亩。全区茶叶产量达3700吨,茶叶综合产值3.5亿多元。

二是生产加工扩能

新建(提档)标准化茶叶加工生产线6条。长城茶业年产1000吨沱茶生产线开工建设,金山湖大树茶现代化与标准化加工厂开建。

三是品牌建设提质

“金佛玉翠茶”入列重庆市十大名茶;“金佛玉翠茶”、“南川古树茶”在首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上受到好评。

四是茶旅融合发展

试点田园综合体建设,打造5000亩茶旅融合示范基地4个。举办第二届“金佛玉翠”采茶节、第一届金佛山禅茶文化节。艾伦茶园成为重庆女子茶学堂、中小学生第二课堂茶文化体验基地。

华南茶区土质环境与乌龙茶品质


不论在福建或台湾,生产良好乌龙茶与包种茶之地区,多属高山或通常之山地。优美高贵之武夷岩茶,系生产于海拔六百五十公尺高,称为八闽屋脊之武夷山。著名之安溪铁观音,茶以产自晓阳最佳。晓阳亦属安溪之高山。台湾乌龙茶包种茶著名产区,在台北县文山区,新竹县竹东、竹南、苗栗县之老田寮等处,茶树均栽培于山地,山之海拔都在四百公尺以上。足见适当高度的山地,可产优良茶叶。事实生于高山地带之茶叶,制成茶叶香气往往较高。产于山间倾斜地之茶叶,由于气候环境及地理所促成,其质柔软,制成乌龙茶或包种茶色、香、味、形均属优良。生于平地之茶树,制成茶叶,形状稍粗,香气不佳,滋味较薄,品质普通。故地势之影响茶叶品质是属显然之事。 土质与茶鲜叶之品质大有关系,粘土所生长之茶芽带黄色,叶柄较短,叶肉薄,而制成茶叶品质香味良好。瘠地生长茶叶叶小而质硬,制成茶叶品质有苦涩味过强倾向。肥沃地生长之茶叶,叶大而质软,制品滋味浓厚,但如氮肥过多之时,难免会影响制成品之色泽暗黑和香气不扬。大体说,土质属第三纪层,土壤属细红壤砂质粘土,生长茶树,其制成乌龙茶与包种茶品质均较佳。以台湾出产优良之乌龙茶区及包种茶区,如台北县之文山、南港、海山一带,以及接连中央山脉之地方,在新竹县由关西溪对岸经竹东、宝山、峨眉、苗栗、头屋、三义一带山地,皆属第三系第三纪层之土地,皆出产优良乌龙茶包种茶。火山岩系次之,如台湾淡水区基隆区之一部份土地属此,所产乌龙茶及包种茶,品质均较逊。属洪积层赭土,产茶品质鲜叶水分与制茶品质尤逊之,台湾台北县新庄区林口、坪顶高台地土地属之,在这一带地方,难以生长品质优良之乌龙茶。

茶园建设


茶园场地的选择

茶树生长最适温度为20~30℃、适宜雨量为1000~2000毫米、土壤酸碱度为4.5~5.5,并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的沙壤土为最好。因此;在选择种荼场地时,首先选择交通便利、有电源和水源的种茶区,以便于今后建立茶厂,进行机械制茶,及时运送鲜叶、农药、肥料和满足抗早、喷农药的用水需要;然后选择土地相对集中连片、坡度在30度以下的山地或丘陵地,要求是土层深厚蓄、排水良好,生长有映山红、蕨草、杉木、油茶、茅草的酸性沙质壤土。地形完整连片,坡度在25°以下(最好为3~15°),海拔高度不超过1200米(贵州省西部地区可放宽到1400米),背风向阳之地均可选作茶园场地。为方便茶园管理、茶叶采制和商品流通,茶园场地最好选择在公路干线旁边,交通闭塞之地最好不要办茶场,否则会因运输而提高产品成本。

茶园规划

乡或村在计划建立新茶园前,首先将茶园用地绘制成地形图或地形示意图,提供给近期规划及长远规划时使用。茶园规划的原则:满足农业技术和机械化作业的要求(如机械采茶及田间机械耕作),能达到稳产、高产、优质的目的,并能有效保持水土。种茶区域确定后,将土地分区划块。大型茶场可下设分场,茶叶加工厂等。一般中小型茶场,可将土地分成区、片、块,用防护林、隔离沟、主干道作为区的分界线,独立的地形或支道可作为片的分界线,片内可用人行道划分成若干地块,块的大小以3335~6670米2为宜,茶行长度为50米左右,要便于田间管理、采茶和今后的机械化操作,能充分提高土地利用率。同时,结合本地茶叶销售市场及今后市场需求的预测,选择优良茶树品种,最好是2种以上,“早、中、晚”芽种搭配,并适于加工多种茶类的优良茶树品种。种植密度每亩(667米2)需苗数一般为:单行条栽,行距为150厘米,丛距为33厘米,每穴种植3株苗,共用苗4000株;双行条栽,大行距为150厘米,小行距为50厘米,丛距为33厘米,每穴种3株,用苗数约为9000株。

1.茶园道路设计

(1)主干道:以场部为中心联络各区,贯穿全场每个作业区(若原有公路贯穿全场,则不必重建),路宽5~8米,可供拖拉机、汽车行驶。

(2)支道:支道一般与主干道垂直,与人行道连接,贯穿整个茶园,是主干道的辅助道路,支道路宽3米左右,可供手扶拖拉机、手推车行驶。

(3)人行步道;供采茶人员进出茶园和护理茶园时使用,也是茶园分块界限。一般路宽l米左右。坡度在20°以上的茶园,应设“之”字形上山步道,以避免路面被水冲刷及降低送肥上山时的劳动强度。

2.排灌系统的设计

茶树苗期需要足够的水分,否则会大大降低移栽后茶苗的成活率。但是土壤地下水位过高,土壤湿度过大,会导致茶苗根系发育不良、茶苗死亡,使成园后产量大幅度下降。故在新茶园规划中,必须结合本地情况,认真设计排灌统。一般茶园排蓄水系统应包括:

(1)隔离沟:在坡地茶园上方和茶园下方交界处开设等高隔离沟,目的是避免雨季时大量地表水冲入茶园和农田,而在干旱前又能积蓄部分雨水,用于施农药、叶面肥或灌溉。隔离沟要求宽、深各0.5米左右、沟壁呈60度倾斜。在沟的适当部位建一蓄水池,水池容量约5~10吨,隔离沟两端连接纵排水沟,通过纵排水沟排出雨水。

(2)等高截水沟:坡面较长或坡度较陡的茶园需设等高截水沟,一般要求每隔40级梯地设置一条,目的是横阻上方茶园和道路的雨水冲刷。等高截水沟要求宽、深各为0.35米左右,截水沟两端与纵排水沟相连,并在沟内每隔10米左右筑一小坝,坝高约0.25米,以拦蓄雨水和减弱暴雨季节的水土冲刷。

(3)蓄水沟:在每级梯面内侧开一条蓄水沟,沟宽、沟深分别为0.15米、沟的两端不开通,目的是积蓄雨水,供给茶树生长,同时又能保护梯壁和减少雨水冲刷。

(4)纵徘水沟:目的是汇集隔离沟、等高藏水沟和蓄水沟中多余积水,并排出茶园外,一般可利用天然沟修整而成,或在茶园支道和人行步道两侧修筑。纵排水沟应修筑成排蓄并用的梯级形,并在沟内每隔十余米修筑小凹凸横坝,以减缓水土冲刷。

3.防护林的设置

防护林一般种在茶园四周、路旁、沟边、陡坡和山顶迎风处。风害严重的地段应在与风向垂直的方向设置防风林。设置防护林的目的是减少寒灾、早灾、风灾的危害,改善茶园小气候,最终达到高产优质。防护林用高于树种和矮于树种相搭配,且选能适应本地气候条件、生长速度较快且有一定经济价值的常绿树种,如杉树、樟树、八角、油茶、油桐、桉树、棕树等。

园地开垦

土壤选择规划好之后,便可着手垦辟。开茶园前首先是清理场地,然后进行开垦。其主要内容包括平缓地的初垦和复垦,坡地修建梯园,筑路,开沟等项工程。

1.场地清理

主要是清除杂草、刺丛、杂树、树桩、树蔸、树根、草根和乱石等,以利开荒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清场中对集中成片的林地要严加保护,绝不准毁林开荒。若挖除坟地时应尽量将石灰残碴清除园地之外,并施入适量硫磺粉(100~150克/米2)调整酸碱度,以免今后茶树缺行断垄。对原有的沟渠、道路,只要与整体规划无大的矛盾,都应加以保留。发现群居而又可能危害茶树的地下害虫,应及时加以消灭。所有被清除物必须送出茶园以外处理,不能就地烧灰,更不可放火烧坡。

2.平地和缓坡地茶园的开垦坡度在15°以下的缓坡,开垦方法比较简单,只要全面深耕50厘米以上即可。生荒坡地分初垦和复垦两次进行,初垦深度一般需50厘米,全面深翻,深耕后不要马上碎土,以利蓄水和风化。在斜坡边缘,农田水塘交界处,如无包边园路,则应留下2米左右的草带,以防止泥沙冲入农田、水库.初垦完成后即可进行复垦,复垦深度为30厘米左右。复垦时需打碎土块,拣净草根,平整地面,为播种栽苗做好准备。

3.15~20度坡地的开垦

应建设斜坡梯层茶园,即将长坡变为若干短坡,将陡坡变为几层缓坡。这不仅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保持水土,也便于小型机具操作。建设斜坡梯层茶园的步骤是:①测定坡度。②测定等高线(可凭经验进行)。两等高线间的距离,一般控制在20~30米的范围内较适当。划好等高线后即自下而上沿着等高线筑坎,拉坡。拉坡时可以边拉边深耕,一次完成,不仅可以节约用工量,同时也可保证不动乱土层。如果在坡的上方表土拉得太多,可将下方的表土挑填部分上去,使梯层茶园土层均匀,种植后茶苗长势一致。砌坎最好用石料,在取石头困难的地方也可砌草砖梯,只要注意植被保护还是可行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