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 从茶桌上的“泥石流”到茗星茶艺师冠军,他的茶修之路道阻且长

发布时间 : 2019-12-23
三茗黑茶 古茗青茶 陶源茗黑茶

三茗黑茶。

如果把上述画面中的女子换成男子如何?很多人表示:不行不行,那画面太美我不敢想…不少人对男茶艺师或多或少持有偏见,认为男性五大三粗,想必动作也比较粗鲁,和温柔细腻的女茶艺师们比起来,会不会是茶桌上的一股“泥石流”?近日,坦洋工夫杯·茗星茶艺师第五届全国评选大赛年度总决赛圆满落幕,作为本次大赛两名男性选手之一的余梓谦摘得桂冠。赛后,我们小编对余梓谦进行了一个专访,听他讲述了他与茶的故事。用一杯香茗,开启一段时光澳门,近代中国茶文化推广至西方世界的早期门户之一,至今仍是中国向西方出口茶叶重要的转口港。在澳门,茶之饮用和茶文化之推广,已有500年的历史。余梓谦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澳门人,家里人也有喝茶的习惯。小时候的他认为,茶不过是饭后消食的工具,一壶茶可以喝上一整天。真正与茶结缘是在他大学时期,在台北大学学习的5年间,余梓谦接触到很多与茶有关的事物,对茶、茶文化、茶艺逐渐产生兴趣,也开始学习茶艺,对台湾乌龙茶深感兴趣的他还到台湾茶山学习加工工艺。他说:“茶是感恩、包容、分享和传承。这是一位台湾茶人说的,我一直铭记于心。”大学毕业回到澳门后,工作之余的余梓谦跟着澳门茶艺专业人员协会会长陈佩兰学习茶艺和评茶。他说这次比赛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也要感谢陈会长的全力支持和指导。

相遇是生活的一种赏赐,用一段时间,一杯香茗,一种味道,记住一段时光,开启一段时光。余梓谦对「味道」有自己的研究和想法,他对于美味似乎有种独特的感知力,他喜欢烹饪、红酒、咖啡、茶,也尝试过将喜欢的味道相互碰撞,让它们发生令人惊喜(或惊吓)的化学反应。

决赛上,余梓谦的表演以【情系中葡,茶韵濠江】为主题,将西方花茶、咖啡手冲和私人调配茶叶三者相结合,形式新颖,令人眼前一亮。他说,花茶和红茶的比例可是他花了几天时间才调配出来的。“学习茶艺让我内心丰盈,我每天都怀着期待与它相遇,希望通过我小小的创新,让人们更好地感受这份大自然的馈赠,让一片茶叶成为一种载体,更多的印记下每一个与此相关的人和记忆。”茶艺师:讲述茶的故事之人说起茶艺师,不少人觉得茶艺师就是泡茶的人,身着茶服,端坐在古色古香的茶桌前,轻轻端起一盏精致的茶杯,倒水、冲茶。但在余梓谦看来,茶艺师更重要的身份是讲述茶的故事的人,是茶文化的传播者。问:谈谈你对茶艺师这个行业的理解和认识答:“在我学习茶艺之前,我眼里的茶艺师是在茶艺馆、茶室、酒店等场所提供茶饮艺术服务的人员。在我看来,他们和我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泡的茶比我泡的好喝。而且,有的朋友对于我成为一个茶艺师也不理解,他们觉得这是适合女生的职业。通过这几年的学习以及自己的教学经验,我逐渐认识到,茶艺师其实是在向人们演绎茶的故事,不因性别差异而不同。茶艺师应当熟知茶性,明白各大茶类、不同的品种,用怎样的器皿和水温冲泡更合适。茶艺的目的,不仅是让茶更好喝,把茶的本味呈现出来,也要展现我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

以茶养生,以茶悟道。一名优秀的茶艺师,还应该对中国的古典文化有所了解。唐诗宋词、书法绘画,了解一些古代文化,再来理解茶文化,就能够触类旁通。茶艺师身上那种独特的气质离不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完美的艺术造诣。问:茶界有一种“匠心精神”的说法,你对茶叶制作的匠心精神有什么感受?答:一片茶叶,从长出鲜嫩的芽开始,被茶人采摘,经过各种工序,直到成为茶品被茶客品味,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学习茶艺的过程中,我去过西湖龙井村和武夷山桐木村拜访一些老茶人,跟他们学习手工制茶。在追求效率和机械普及化的今天,手工制茶技艺的传承显得更为重要,手工制作出来的茶叶,在汤色、口感上要优于机械茶,很多优质茶叶依然遵循古法采用手工制茶。我记得一个老茶人说过,在制茶过程中,翻、抖、散、揉、捻,每一道工序都有特定的动作,每一份力道都要严格的把控。如果没有高超的制茶技艺,再好的原料也成就不了一杯好茶。手工茶因为每个环节都是纯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时间跨度长,非常考验人的体力。老茶人们因积年累月制茶,手上布满老茧。“匠心精神”,就是像这些老茶人这样,在茶叶制作过程中精雕细琢,追求极致,兼顾每个细节的一种精神吧。茶道修行是一条漫长的道路「一片树叶落入水中,改变了水的味道,从此有了茶。」中国人品茗饮茶不仅是一种习惯,更是历史文化的一种沉淀。茶,是智慧的。一个人一旦开始喝茶,整个人从内而外都会自然而然发生变化。余梓谦说,喝茶、学茶让他学会了静心和专注。喝茶,每一口味道都不一样,最重要的是专注于当下这一口。茶如是,人生亦如是。人生很多事急不得,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的还太远,活在当下才最重要。

“喝茶,是一门静的艺术,”他说,“每次生活中遇到困惑,我就会给自己泡一杯茶,让自己静下来。坐在茶席间,则茶、冲水、洗杯、倒茶、闻香、品茶......沉浸其中,感知每一个动作,感觉自己与茶、与水、与器融为一体。而那些令人困惑的事好像也在这一杯杯茶中逐渐明朗起来。”

最后,对于中国茶艺未来的发展,余梓谦从标准化和创新化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茶艺师作为向社会、向公众传播普及茶叶知识的直接载体,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但是,由于我国目前对茶艺的创作、编排、展演等各个环节并没有客观而全面的评判标准,有的茶艺表演者一味追求唯美的舞台效果,哗众取宠,忽略了茶艺的初衷。所以,建立一套科学的茶艺标准化评判体系、重视茶艺师培训考核工作尤为重要。

此外,茶艺的发展,不但要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还需要吸收年轻的时尚元素进行创新。茶艺需要创新,需要更年轻、更活泼、更时尚的形式来丰富茶艺的文化体系,让更多年轻人爱上茶、传播茶,促进茶艺的发扬壮大。作为年轻一代,我的茶艺修行之路还很长。未来,我还要继续去全国各地茶山走访、学习。我也将以推广中国茶文化为己任,继续把茶的故事演绎好。寻茶路远,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谁说男茶艺师是“泥石流”了?看我们的冠军选手余梓谦,在泡茶时挥斥方遒的潇洒,加上特有的淡定从容,别提多有范儿了!余梓谦选手从澳门过来,进行了紧张的比赛后,还要拍摄冠军风采照等宣传事宜,看得出来有些许疲惫。但谈起茶时,他眼里的光让小编感受到,他是真心热爱茶艺、热爱中国茶文化,也让人有理由相信,在年轻一代优秀茶艺从业人员的努力下,中国茶艺的前景值得期待,中国茶文化也将继往开来,在新时代发展得更好!

Cy316.com延伸阅读

茶桌上的忌讳


茶和酒是很多人的心头好,“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茶和酒一定是招待客人的首选。但是喝茶不同饮酒,酒桌文化多样,茶桌文化也格外讲究,而且与喝酒截然不同,需要注意的事情特别多:

1、茶桌不同酒桌,喝茶切忌“牛饮”

我们喝酒的时候讲究碰杯、豪爽,劝酒时常听到“我干完你随意”的劝酒词,但是到了茶桌上,这样的举动就显的不合时宜。不仅没有仔细品味到茶的滋味,也显得不够文雅。喝茶的时候一杯茶可以分三口慢慢品,细细的感受茶汤的滋味,轻拿轻放,且最后不要擦碰出声响,举止应需轻缓优雅。

2、酒满敬人,茶满欺人

有一首歌里唱到“酒喝干,再斟满”,我们喝酒的时候经常要把人杯子里的酒倒满,但是这样的举动放在喝茶上尤为不行。因为在为客人到茶时,把茶倒的很满就显示在欺客逐客,倒茶是七分满正正好,客人拿起杯子时也不会烫手。所以以后别人给你倒茶没有倒满时可以不要埋怨主人家太小气,茶未满正是人家对你的尊重。

3、尊老后幼、先客后主

喝茶的人较多的情况下,在第一次斟茶的时候,应该遵循先老后卑幼的顺序斟茶,到第二遍时方可按照座位顺序斟茶。在敬茶时,除了论资排辈,尊老后幼,尊长后小之外,还得先敬客人,最后才是自家人。否则会被视为对客人不敬,叫待人不恭。

4、切忌新客换茶、泡茶无茶色

如宾主在喝茶时,中间有新客到来,主人表示欢迎,在给他倒茶时,如果立即换茶,则被认为是“慢客”,而且,换茶叶之后的二冲茶要新客先饮。

主人泡茶,茶水从浓到淡,冲泡几次过后要及时更换茶叶,如果不更换茶叶,茶水就会无茶色,是对客人的冷淡,也表示在对客人下逐客令。

俗话说,站有站姿,坐有坐姿,吃有吃相、睡有睡相,喝茶也是一样。而今,当喝茶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必可不少的习惯,大家在喝茶时一定要注意礼仪,尤其在商务接待上千万不能失了仪态。

茶桌上的“18般武器”


品茶,乐趣不但在其味其香,更在于使人把心放在典雅而带有神韵的茶事当中,将心神与雅物交融,涤荡性灵,保持心境中一点清纯之气。泡茶的器具不仅是一个工艺品,还是一个艺术品。它可以以任何形态出现在茶世界中,彰显着茶对生活的眷顾。茶杯中的生活,盖碗中的艺术,紫砂壶的文化,生活中,对茶的领悟。

净水三千器世界,茶器所承载的,不仅仅是水和茶叶,而是道与用的体现。器容水而不溢,水容茶而更香。赏珍玩而不尽,爱茶器而无价。思生活而不止,享生命而犹盛。茶具共享。

盖碗

说起盖碗,就想起了《还珠格格》里面,乾隆皇帝威风凛凛,喝茶拿着金黄色的盖碗。小时候很羡慕这样喝茶,长大了后看《甄嬛传》,雍正也是如此喝茶,还专门荷叶上的露珠去泡茶,多么奢侈!

现在,我喜欢用美丽的盖碗,去泡自己喜欢喝的茶。它像我们最随心的朋友,随时随地都会泡各种茶类。

紫砂壶

紫砂壶是一位比较有内涵有文化的朋友,茶壶虽小,有容乃大,吸收茶之香,润茶之味。虽不是明珠,我却视如掌上之宝。

下班之后冲一壶沸水,泡上一壶普洱茶,闻茶之芳香,品茶之美味,享受当下便是幸福。

公道杯

把茶叶倒进公道杯的一瞬间,是最公平的时候,不论尊卑,不攀不比,温文尔雅,分到每一个品茗杯中。泡茶一是如此,不论茶的好坏,自己都用心对待,守护那一份公道。

玻璃杯

被称为绿茶的知己,纯洁、自然、天真是玻璃茶杯的特点。它很清澈,让人们看到它的内心世界、它的内心。水进入的一刹那,是心跳最快的时候,茶水就是它的内心,优美、雅致。美丽过后,就是走向成熟,最后沉淀。

煮茶器

它是一位发烧友,遇到知己,总想把自己的热度分享一下。煮饮,原始的煮茶方式,配上历史久远的普洱茶,或者老一点的茶类。太年轻的茶,煮茶器是不欢迎的。因为它比较偏心老年人。

品茗杯

一位不可缺少的朋友,喝绿茶欣赏茶形,玻璃品茗杯最佳,品其他茶类,可以用瓷质的哦。

茶道六君子

六位正义、文艺的朋友。有了它,泡茶更有意境。

茶宠

茶台上的宠物。用茶水滋养,在喝茶时把玩,紫砂或澄泥烧制,也有瓷质或石质。“滋养茶宠,其乐无穷。有些茶宠利用中空结构,淋上茶水后会产生吐泡、喷水现象,给品茗休闲增添了情趣。

滤网

一位很唠叨的好友,泡什么茶,它总想去蹭热度。有些茶友不喜欢它的唠叨,总想把它忘记。但是事实告诉我们不能忘记,它尽管蹭了热度,但是让我们的茶汤更纯净口感更润了。

茶洗

一位勤劳的朋友,帮助我们倒茶叶沸水,或者清洗茶具。

茶巾

辛苦不怕脏的朋友,当我们做了错事,第一时间为我们弥补过失。一不小心茶水洒在桌子上,它就会立马出现。

桌旗

高贵的朋友,它无时无刻都在装饰自己。有了它,茶桌充满了意境。

焚香

佛系的朋友,茶的挚友,焚香让我们喝茶更有道,让我们更静怡。

载道与品茶之中,寄情与雅致之间,净水三千器世界,万种香茗一瞬间。

茶桌上的忌讳有哪些?


茶和酒是很多人的心头好,“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茶和酒一定是招待客人的首选。但是喝茶不同饮酒,酒桌文化多样,茶桌文化也格外讲究,而且与喝酒截然不同,需要注意的事情特别多:

1、茶桌不同酒桌,喝茶切忌“牛饮”

我们喝酒的时候讲究碰杯、豪爽,劝酒时常听到“我干完你随意”的劝酒词,但是到了茶桌上,这样的举动就显的不合时宜。不仅没有仔细品味到茶的滋味,也显得不够文雅。喝茶的时候一杯茶可以分三口慢慢品,细细的感受茶汤的滋味,轻拿轻放,且最后不要擦碰出声响,举止应需轻缓优雅。

2、酒满敬人,茶满欺人

有一首歌里唱到“酒喝干,再斟满”,我们喝酒的时候经常要把人杯子里的酒倒满,但是这样的举动放在喝茶上尤为不行。因为在为客人到茶时,把茶倒的很满就显示在欺客逐客,倒茶是七分满正正好,客人拿起杯子时也不会烫手。所以以后别人给你倒茶没有倒满时可以不要埋怨主人家太小气,茶未满正是人家对你的尊重。

3、尊老后幼、先客后主

喝茶的人较多的情况下,在第一次斟茶的时候,应该遵循先老后卑幼的顺序斟茶,到第二遍时方可按照座位顺序斟茶。在敬茶时,除了论资排辈,尊老后幼,尊长后小之外,还得先敬客人,最后才是自家人。否则会被视为对客人不敬,叫待人不恭。

4、切忌新客换茶、泡茶无茶色

如宾主在喝茶时,中间有新客到来,主人表示欢迎,在给他倒茶时,如果立即换茶,则被认为是“慢客”,而且,换茶叶之后的二冲茶要新客先饮。

主人泡茶,茶水从浓到淡,冲泡几次过后要及时更换茶叶,如果不更换茶叶,茶水就会无茶色,是对客人的冷淡,也表示在对客人下逐客令。

俗话说,站有站姿,坐有坐姿,吃有吃相、睡有睡相,喝茶也是一样。而今,当喝茶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必可不少的习惯,大家在喝茶时一定要注意礼仪,尤其在商务接待上千万不能失了仪态。

从普洱到佛海从柯树勋的改土归流说起


为什么民国时期从中央到地方,从官僚到私人商户都汇集到佛海加工发展茶叶,一是佛海当时拥有云南省面积最大的茶园(至1950年仍有10万亩);二是因为英国人在缅甸修了铁路、公路,使勐海茶叶运往东南亚和西藏缩短了路程;三是因为抗战爆发国家需要外汇,而销往东南亚和西藏的茶都能换取外汇,四是佛海废除了近千年的封建领主统治,建立了与内地一样的政府管理机构,为各种经济成分的进入提供了社会条件。

清朝200多年间,普洱茶的生产加工中心在澜沧江以东的六大茶山,普洱茶的交易中心主要在普洱、思茅。普洱府成立时(1729年)清政府改土归流的计划没有推行到澜沧江西岸,勐海仍在车里宣慰司的自治范围内,汉人进勐海经商有很大的阻碍,直到清朝结束的两年前汉人一直未能在勐海建起茶庄加工经营茶叶。1910年石屏籍汉人张棠阶进勐海建起第一个茶庄——恒春茶庄,张棠阶能第一个在勐海建茶庄是仰仗其岳父大人为缅甸大土司,勐海、勐遮各土司不敢对其任意刁难。

从柯树勋的改土归流说起

民国2年,云南省督府设普思沿边行政总局于车里(今景洪)辖今西双版纳州全境,柯树勋任总局长,负责治理西双版纳,柯公任职十六年直到1926年去世。西双版纳澜沧江以西的改土归流,是从柯树勋开始,1913年澜沧江西岸的六个版纳才开始进行实质性的改土归流,柯树勋乃广西人,带兵驻云南多年,他深知西双版纳与内地的差距,他的改土归流计划推行得稳步而慎重,柯公总结了清代澜沧江以东改土归流的经验教训,对车里宣慰司贵族采取了团结、引导、限制、适当保护其利益的政策与措施,使西双版纳在从清朝进入民国这一重大历史转变时期没有发生动乱,平稳地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柯树勋一边进行政治改革,一边抓紧发展经济,行政总局成立后,首先组织人疏通驿道、修整渡口、清剿劫匪、增加哨汛,使普洱至勐海的道路畅通无阻,为外地人进澜沧江以西经商创造条件。柯树勋在他的治边条例中提到要恢复发展勐海地区茶业,柯公任职期间江东岸六大茶山茶号老板及思茅、元江的茶商常年进勐海购原料。

柯树勋在西双版纳修驿道时,英国人为了争夺西双版纳的茶也在缅甸大修公路、铁路,使缅甸到印度更为方便,也使勐海茶销往西藏路更近,云南各地的商人们也看上了这个商机。

1924年腾冲富商董耀廷携资进勐海建洪记茶庄,1925年玉溪商人周培儒也紧随其后,来勐海建可以兴茶庄,勐海茶叶原料从此以后运往思茅和易武的越来越少。

柯树勋任普思沿边行政总局局长时期乃民国刚建立,柯树勋对西双版纳澜沧江以西的改土归流只能缓慢而稳步地进行,他的许多开发计划都未能实现,1926年5月柯树勋病逝,柯公去世后不久,普思沿边行政总局撤销。1927年西双版纳澜沧江以西6个版纳划分为车里、佛海、南峤三个县,县的成立也就是改土归流的结束,从此以后西双版纳的政权组织与内地完全一致,车里宣慰司对西双版纳已没有掌控权,西双版纳几百年的割据、封闭状况彻底结束,经济文化的交流加快,汉人可以自由地进入车里、佛海、南峤地区。

文章来源 :http://www.cy316.com/c/5020858.html

上一篇 :茶味纯真

下一篇:品茶三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