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品茶成为顺其自然

发布时间 : 2020-08-27
如何成为绿茶 品茶的方法 如何成为绿茶

如何成为绿茶。

欢迎来到本网站,下面为您提供的是《让品茶成为顺其自然》内容,感谢阅读!

品茶,本应是顺其自然的事。但是,随着人们对品茶的讲究越来越多,品茶就成为一件复杂的事情了。他们说泡茶最好选用泉水,他们说品茶要选用与人的体质相对应的茶叶,他们说茶席的布置要符合品茶的心境,他们说茶具的选择应与冲泡的茶叶相适应……

如此多的“他们说”,让我们觉得品茶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一不小心就会出错,再一不小心就不知不觉地得罪人。因为这样,我们减少了与外人一道品茶的频率,更多的是一个人独饮。Cy316.COm

大多数时候,品茶的环境总是安安静静的,使饮茶的人显得很拘谨。这样的品茶方式不但无法放松身心,反而会让人觉得很是疲劳。他们是这样说的:“品茶时,一些茶人是不愿先说话的。一则说起话来干扰了自己的心神,影响到对茶的感受。二则避免在品茶前说话,也是避免了各种先入为主的故事和说法。三则若先被告知该款茶的种种美妙,就怕有些人把品茶当成了考据,局限了对茶的全面感受。所以品茶时,先不说话,先听茶说话吧。”

食不言,饮茶也不可多话吗?我们品茶就是想通过品的过程来放空自我,但是在如此多的条条框框下,我们还能够随心所欲地品茶吗?长久地端着一个姿态,不是会更累吗?

我喜欢品茶,更希望能够顺其自然地品茶。

关于本文《让品茶成为顺其自然》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精选阅读

学会这5个动作,让你成为品茶高手!


品茶,有人说,品的是其中的禅意,有人说,品的是茶中的韵味,既然是品茶,那就不止“喝”这么简单了。品茶重在品鉴茶水的滋味,讲究的是色香味俱全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品茶吧!01.看一看

看干茶一款茶叶给到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它的外形了。看干茶主要看,色泽、条索、嫩度等是否合乎该品种的特点。不同茶类颜色各异,但品质较好的茶叶干茶都有光泽的。

看汤色茶汤主要是看色度,亮度,清澈度。好茶的汤色通常具备3个特点:一是色度明显、二是亮度明亮,三是清澈度高。但判断的时候要排除茶豪等因素干扰,好茶的茶汤允许有一些茶末沉在杯底,但从上往下看是清澈见底的。

看叶底泡完茶之后的茶渣也会暴露很多信息,好茶的叶底看上去有光泽,摸起来光滑,捏起来有一定厚度和弹性。叶底鲜活至少能说明3个问题,一说明茶叶的原料好,二说明茶的制作工艺好,三说明冲泡得当,茶叶充分泡开,有没有被闷坏。02.听一听

听讲解当别人给我们泡茶前,一般会先讲解一下茶的信息,让我们对茶先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包括茶叶的名称、产地、工艺、特色等,这样在品茶的时候就可以留意与其描述是否一致。

听声音茶叶落入茶壶的声音,可以得知茶叶是紧结还是粗松,是重实还是轻飘。

揉捻不到位的茶条粗松,落入壶中几乎没有声音,紧结成条的茶,放入壶中会有清晰的声音,当然这也与茶壶的材质有关,用白瓷盖碗听声音是最明显的。03.闻一闻

干闻“干”即茶叶还没碰水时,这个时候闻到的茶香,通常是配合观察茶叶外形,对茶叶进行一个基本的判断。

干茶的气味,虽然没有泡出来的那么明显,但也能反映茶的一些信息,在没有调节泡茶的情况下,可以抓一把茶呵一口热气来感受茶的味道。

热闻热闻可以辨别香气是否纯正。

一开始别靠太近,小心蒸汽烫伤。趁热闻最能分辨出茶中的异味,如烟味、霉味、青臭气、馊臭味等等。此外,热闻还可以判断茶香是高扬还是低沉。

温闻等茶叶温度降下来一点之后,这个时候最容易判断茶叶的香型,如豆香、兰花香、焦糖香等等。

冷闻冷闻可以了解茶叶香气持久程度。

品质优的茶叶,茶汤冷后依然散发幽雅香气,持久清爽不混杂。如武夷岩茶,独特的花果香在冷闻中更为明显。04尝一尝

尝滋味尝滋味一般在看完汤色及温嗅后进行,茶汤温度在50℃左右比较适宜。如果温度太高,易使味觉受烫后麻木;而温度太低,味觉的灵敏度会变差。

专业的方法是:用茶匙取适量(约5ml)的茶汤于口中,用舌头让茶汤在口腔中循环打转,使茶汤与舌头的前后左右各个部分充分接触,并感受刺激,全面地辨别茶汤的滋味。然后,吐出茶汤或咽下,体会口中留有的余味。

日常喝茶时,也可以用舌尖抵住上腭,嘴唇微微张开,从齿缝中吸气,使茶汤在口中回转翻滚,咽下后,香气会随着呼气蔓延至鼻腔,这时感受到的茶香会更明显。05.摸一摸

掂:将一小把干茶放入手心,可以判断其茶叶是否重实。

折:将一片干茶叶折一下,一般来说,茶叶含水量仅为3%左右。如果脆断说明茶叶含水率低,足够干燥;如果不能利落折断说明茶叶含水率高,可能受潮,最好不要再饮用。

扯:一只手扯住叶片,一只手扯住茶梗,判断茶叶韧性好不好。柔韧度高的茶不容易被扯开,如果轻易就能撕坏的茶,则柔韧度低。柔韧度低的茶活性低,后期转化价值空间不大。

品茶,一种较为优雅和闲适的艺术享受。品茶的“品”,不仅仅是用嘴巴喝,而是调动五官充分感受茶。一两次品不出感觉,但慢慢积累,相信总会能品出属于自己的味道!

品茶感悟“倾听自然之声”


将硬木事先雕成阴模,按一定法则组装在葫芦幼果上,强迫它长成所需模样,称之为范。“模范”一词当由此来。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葫芦范在模中畸形发展,失败多于成功。一个模一年只有一次显示身手的机会,成功殊为不易。匏器的另一种工艺较之前者经济,绳之以法则。将幼果勒扎成型,受力必须均匀,还不能影响其生长。这对工匠的要求极高,阴阳向背,天灾人祸都可能使之前功尽弃。

蝈蝈为夏虫,鸣声昂越。吴语中官蝈不分,仕途为人向往,这也是蝈蝈受古人喜爱的潜在因素。画家绘夏趣图,也往往少不了蝈蝈,至今在夏秋之季,仍有农民将此虫贩于都市,走街串巷都用不着吆喝,其鸣声之响亮生动,诱惑着远离乡村的城市孩童,还有成人。

每当树叶凋零,北风呼叫之时,再想听见蝈蝈叫声,已算是奢侈之事。这奢侈,在皇帝身上顺理成章。入冬以后,宫廷中有专人分(音奋,即饲养)蝈蝈,七七四十九天,脱壳七层,夜不能寐,将小若黍米的卵培育成成虫,装入葫芦中,揣在怀里,任大雪纷飞,蝈蝈在人为的环境中无忧无虑,振动羽翅,发出悦耳鸣声。

一国之君,想保住江山,思想上一刻不容放松,事必躬亲。君主制国家压在君主肩头的更是一副重担,谁让你一个人说了算呢?!皇帝高高在上,吃穿住行,都有宦官操心,出行时黄沙铺地,鸣锣开道,百姓均须回避,何况虫焉?为防刺客,紫禁城内除御花园等地均不栽树,太和殿前,寸草不生,哪来虫鸣?

而皇上在他一言九鼎的地方仍觉得不甚舒服,满朝文武,唯唯诺诺,变成一个臃肿的大包袱,落在皇帝肩上。在这时,皇帝期望摆脱精神重压,期望倾听自然之声!皇上在蝈蝈的叫声中心理暂时得到安慰,这种追求逐渐演化成一种时髦。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冬养夏虫,以求鸣声,重在听。蝈蝈葫芦亦因之在音而不在形上下功夫,据说工匠能使蝈蝈在不同葫芦中发出宫、商、角、徽、羽五音;到后来,一方面由于工匠取悦于皇帝,另一方面民间得以普及,葫芦演变成重形而不重音了。同时又分出蛐蛐(蟋蟀)葫芦。器口用材上,象牙,玳瑁,虬角,紫檀,唯恐不显其贵;工艺上,蒙心高起,尽雕工之能,穿枝过梗,以能动而不掉为佳,从一动起,多至不等。我见有十八动之多蒙心,弹丸之地,佛八宝,暗八仙,外加两鹤,虫一鸣,随之颤动,叹为观止。葫芦外型,也嫌光素不过瘾,以范,掐,烫,雕,绘等手段,穷极工巧。

整整一个清朝,完整了匏器这种只属于中国,只属于清朝独特的艺术。在外国人眼中,这门艺术不可思议,国人却不以为然,对于5000年的文明古国,这属于雕虫小技中的小技,要不是倚仗年代近,恐怕早就自生自灭了,哪儿会有实物留至今天呢!

最后捎带一句,清宫档案记载,新年伊始,太和殿两侧置蝈蝈葫芦以万计,瑟瑟寒风中,新春盛典,皇帝龙袍加身,28人大轿抬至宫前,届时,蝈蝈吟唱,金鼓齐鸣,一派勃勃生机。此形式庄重而又寓意深刻,曰:万国来朝。寓大清国日益强大,世界各国前来叩拜。古人将生活情趣赋予政治内涵,这是很典型的一例。

茶让自己成为诗


在我们日常琐碎和繁忙的生活里,诗似乎离我们很遥远,它仿佛是上界的语言,云中的天籁,是平凡现实中较为奢侈的东西。似乎只能让人远远地欣赏,静静地聆听。

在感受人类种种升华了的复杂情感之余,总是有着很远的距离。而我近来在美国诗人马克·尼波的一封信中看到了一个颇为新鲜的说法:“你问我关于诗的问题,我只能说,寻找受到内心磨损的小事就是诗的艺术。

而聆听这些小事诉说的讯息,便能成诗。诗是灵魂触动每一天之所在。

诗与文字的关系不大,却与唤醒活着的感受有绝大关系。当我们安静地散步,直到奇迹通过万物发声,这就是诗,无论我们有没有写下来。

我承认我的出发点是想写出最好的诗句,但唯有经历生活的磨损,才会想要发掘真正的诗。如今来到人生的下半场,我想要让自己成为诗,为此我虚心以对,兴奋不已。

”一个人可以热爱诗,欣赏诗,甚至成为诗人,但要让自己的人生成为诗,也许这种想法过分浪漫。但通读这段文字,仔细一想又不无道理。

马克·尼波说,“寻找受到内心磨损的小事就是诗的艺术”也就是说,生活是不完美的,甚至有磨难与痛苦,而不完美的生活正是我们寻找诗意的地方。

他还说,“诗是灵魂触动每一天之所在。诗与文字的关系不大,却与唤醒活着的感受有绝大关系。”

这让我感受到:并不是每人每天都要去写诗,而是要在众多微不足道的生活“小事”里,认真去感受“活着”的诗意,它无须写下来,更重要是每天都感受到,诗就是让我们活出更有意识,更有意味的生命,也是每一天生命里的冥想与顿悟。

这和人与茶,茶与禅的关系多么相像呵!而茶与诗之间仅有最短的距离,常常是一纸之隔。茶也经常是诗的媒介,也是诗的本身。茶是生活的诗。

种茶,采茶是诗,山野、清涧、泥土,我们感受的是风雨寒暑,四季轮回,万物共生的欢乐与挣扎。

制茶,藏茶是诗,白雾、阳光、草木,我们触摸的是嫩叶花香,应时劳作,物美盈丰的遐想与期待。

交流,品饮是诗,市井、风月、雅俗,我们走过的是真假美丑,杯盏瓶壶,智慧通达的从容与大度。

时光轮转,日升月落,花开花谢,云卷云舒,我们在天地间站立,站成了一座山,站成了一道河,也站成了最鲜活的风景。

我们是茶,我们是禅,终于,让自己也成为了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