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璞归真,好喝才是硬道理

发布时间 : 2020-08-31
普洱茶太硬 普洱茶硬 什么茶才是发酵茶

普洱茶太硬。

近两年,云南个别区域及山头普洱茶的价格又遭到爆炒,一些所谓的专家站在狭隘的个人或小集团利益之上,又在“编故事”、“讲神话”,神乎其神地宣传唯山头至上的“山头主义”、纯乎又纯的古树“单株纯料普洱”,似乎离开了名山古树纯料,普洱茶就不是茶、就不能喝了!而更让人不能接受的是个别茶商把普通的普洱茶,包装上一个神奇的外衣或讲一段美丽的故事之后,也可把价格爆炒到天上,诚信缺失是最大的悲哀,如果任其发展对整个行业将是致命打击。

不可否认,班章、冰岛、易武、昔归等茶山是出好茶的名山,但它的数量毕竟有限,怎么可能满世界都是冰岛古树、老班章普洱,即便是真正的东西也不应把价格炒得过高,让价格完全背离价值。茶叶不过是一片小小的树叶,尽管中国的文人雅士赋予了它丰厚的文化概念,但它首先是用来喝的,喝着好才是好茶,不是有故事才是好茶,功利主义的茶文化是不会长久的,茶必须回到它的本真上来。

其实,喝茶并没有那么神秘,简单而言,茶叶是按不同工艺、用不同等级的原料制作出来的,不同的茶叶有不同的口感,不同的口感适宜不同的人,按照自己的口感去选择自己喜欢的茶就可以了。无论何种茶,总有三六九等之分,好茶的基本要素必须具备以下几点:

一、汤色清透。好茶茶汤必须清透明亮,一款茶出现混汤,茶再好也有缺陷。

二、气味醇正。不同品类的茶有不一样的气味特性,气味的醇正程度决定其品质高低,有杂味异味肯定不是好茶。

三、茶水柔顺。有回甘,忌苦涩。茶本苦物,苦后回甘,也可称好茶,就像班章、曼娥之茶。满口苦涩,久未回甘,肯定不是好茶。

四、香气高扬、持久。香气的持久程度是判别品质高低的重要因素。当然,如果能找几款茶对比着喝,那肯定是学茶、知茶最好的路径。

即使专业茶叶审评,无非也是根据审评人员视、嗅、味觉器官来审评茶叶,专业审品茶叶有五项因素: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而这五因素也无非是口感、香气与外形,其中口感排第一位,外形其次。

有茶界名人说五十年以内的茶不能算好,最好喝一百年的茶。且不说这种观点是否需要商榷,但一点是肯定的,茶叶不管存放多久,最终还是用来喝的,包括新(生)茶也是能喝的。如果说生茶不能喝,那么绿茶比普洱茶还生,岂不是更不能喝了?普洱生茶经日照晒干,有轻微发酵,绿茶则是不发酵,岂不是更生?

“藏新茶、品老茶”是现代人的说法,“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且将新火试新茶”说的则是新茶的珍贵。并不是说老茶不好,从目前科学试验即人们品饮的感受来看,老茶的特点与好处也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新茶的营养成分含量是最高的。应放下各种争论,还原茶之本真,茶首先是用来喝的,好喝才是硬道理!

Cy316.com延伸阅读

岩茶第岩茶第几泡才是最好喝的?几泡才是最好喝的?


很多人都喜欢喝武夷岩茶,主要是因为武夷岩茶的独特岩韵味,给人一种非常神秘的感觉,可以让品饮者在那茶香中迷失方向。也有的茶友们有这样的疑惑,说这武夷岩茶那么耐泡,那么在第几道的时候才是最好喝的呢?第几泡的口感是最佳的呢?下面一起来看看相关介绍。

岩茶第几泡是最好喝的?

我也经常喝岩茶,也喜欢岩茶那股独特的“岩韵味”,每次喝岩茶的时候,我都经常在想这个问题,岩茶第几泡的口感是最佳的呢?其实,在喜欢喝茶的人圈子里有这样一句话,说“头道水,二道茶,三道四道是精华,五道六道也不差,七泡有余香,八道有余味,九道十道仍回味”。

虽然听起来很顺溜,但事实上这样的说法是很笼统的,因为不是所以的茶叶品种都可以冲泡到10泡以上的,这句话的前提下,那么比如茶叶是比较耐泡的;其次就是不是所有的茶叶都需要洗茶的,也不是所以茶叶第一泡都是淡如水的;比如武夷岩茶发酵重、火功高,那么第一泡的滋味也是非常浓郁的。

武夷岩茶,每一道茶汤,不容错过!

冲泡武夷岩茶,每一泡茶汤的具体滋味如何,那么还需要自己亲自去慢慢体会,如果说非要得个结论的话,那么我在这里可以很肯定的告诉大家,岩茶的每一泡茶汤,都是各自有不同的口感特色的,都是不容错过的,值得细细品尝。

用心去感受,爱茶,那么你可以在每一泡茶汤中感受到那不一样的独特口感、滋味。

1、头两道茶,如少年一般,非常的青春亮丽,很想把自己很好的一面都展现出来,但因为缺乏生活历练,所以欠缺点火候。

2、三四道茶,如同是青壮少年事情,充满年轻张里,鲜活,有劲,可以时候是一生中的“黄金时代”。

3、五六道茶,如中年时期,这是一生中最为平稳过度的阶段,这个时候全面都比较稳定,青春不再,但也还不赖。

4、最后几道茶,如老年时期,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人至暮年,意犹未尽。

用心去感受的话,那么都可以发现每一道茶都有独特的味道,这才是品茗的乐趣所在。

茶,好喝才是关键?怎么判断?


近两年,云南个别区域及山头普洱茶的价格又遭到爆炒,一些所谓的专家站在狭隘的个人或小集团利益之上,又在“编故事”、“讲神话”,神乎其神地宣传唯山头至上的“山头主义”、纯乎又纯的古树“单株纯料普洱”,似乎离开了名山古树纯料,普洱茶就不是茶、就不能喝了!而更让人不能接受的是个别茶商把普通的普洱茶,包装上一个神奇的外衣或讲一段美丽的故事之后,也可把价格爆炒到天上,诚信缺失是最大的悲哀,如果任其发展对整个行业将是致命打击。

不可否认,班章、冰岛、易武、昔归等茶山是出好茶的名山,但它的数量毕竟有限,怎么可能满世界都是冰岛古树、老班章普洱,即便是真正的东西也不应把价格炒得过高,让价格完全背离价值。茶叶不过是一片小小的树叶,尽管中国的文人雅士赋予了它丰厚的文化概念,但它首先是用来喝的,喝着好才是好茶,不是有故事才是好茶,功利主义的茶文化是不会长久的,茶必须回到它的本真上来。

其实,喝茶并没有那么神秘,简单而言,茶叶是按不同工艺、用不同等级的原料制作出来的,不同的茶叶有不同的口感,不同的口感适宜不同的人,按照自己的口感去选择自己喜欢的茶就可以了。无论何种茶,总有三六九等之分,好茶的基本要素必须具备以下几点:

一、汤色清透。好茶茶汤必须清透明亮,一款茶出现混汤,茶再好也有缺陷。

二、气味醇正。不同品类的茶有不一样的气味特性,气味的醇正程度决定其品质高低,有杂味异味肯定不是好茶。

三、茶水柔顺。有回甘,忌苦涩。茶本苦物,苦后回甘,也可称好茶,就像班章、曼娥之茶。满口苦涩,久未回甘,肯定不是好茶。

四、香气高扬、持久。香气的持久程度是判别品质高低的重要因素。当然,如果能找几款茶对比着喝,那肯定是学茶、知茶最好的路径。

即使专业茶叶审评,无非也是根据审评人员视、嗅、味觉器官来审评茶叶,专业审品茶叶有五项因素: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而这五因素也无非是口感、香气与外形,其中口感排第一位,外形其次。

有茶界名人说五十年以内的茶不能算好,最好喝一百年的茶。且不说这种观点是否需要商榷,但一点是肯定的,茶叶不管存放多久,最终还是用来喝的,包括新(生)茶也是能喝的。如果说生茶不能喝,那么绿茶比普洱茶还生,岂不是更不能喝了?普洱生茶经日照晒干,有轻微发酵,绿茶则是不发酵,岂不是更生?

“藏新茶、品老茶”是现代人的说法,“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且将新火试新茶”说的则是新茶的珍贵。并不是说老茶不好,从目前科学试验即人们品饮的感受来看,老茶的特点与好处也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新茶的营养成分含量是最高的。应放下各种争论,还原茶之本真,茶首先是用来喝的,好喝才是硬道理!

全手工的茶才是好喝的茶?


手工制出好茶需要多年经验,机器制茶则方便许多,手工制茶需要耗费人力时间,机器制茶会解放部分人力节约时间,手工制茶更能控制茶的变化,量很少,机器制茶,茶质较统一,量大。这样看来,喝手工制茶与喝机器制茶,并无高低之分,似乎是“鱼与熊掌”的选择,你会怎么选?

常听标榜,我这个是全手工的茶,就是好茶,并以“全手工”作为好茶的判断依据。全手工的茶是好茶,机器制出的茶是不好喝的茶,这是真的吗?

认为全手工的茶是好茶,是基于以下两个原因:

1、现在人工贵,只有好的原料,才会去用全手工来做。比如西湖龙井,好的炒茶工日工资在千元以上,必然不会用差的鲜叶来炒制。

2、对于制茶过程中变化比较微妙的茶,要靠人工凭经验及时调整手法和温度的茶,比如高端绿茶,好的师傅是好茶的一个保证。不同采摘时间,不同的地块,不同的天气,对茶的炒制需要炒茶工凭嗅觉、触觉的感知,随时调整炒制手法、炒锅温度、炒制时间等变量,来炒出一款好茶。

是否只有全手工才能制出好茶?

1、首先,利用工具是人类的进步。要想炒出一锅好茶,好的工具是必不可少的。现在绿茶的炒制,都是用的电锅,如果还用以前的柴锅,温度控制肯定没有现在精准方便,你如果说用柴锅炒才算传统手工工艺,比电锅炒的茶更好,估计没一个制茶师傅会赞同你。既然柴锅可以变电锅,其他工具只要能更好地控制制茶条件,做出更好的茶,为什么不能用,或者说用了就不是全手工,变得不值钱了呢?

2、由于全手工主要凭个人经验,不同的人制出的茶品肯定不同,同一个人也无法保证每一批都是好茶。不可控制的因素太多,全手工做出来的茶变化万千,这也是手工茶的魅力所在。但对于一个商品来说,缺乏稳定性,对制茶人和消费者都是一种伤害,制好茶要靠运气,喝到好茶也要靠运气。

3、个人经验和现代工艺的结合,才是制出好茶的关键。岩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岩茶采摘普遍用机械,这也是岩茶10斤鲜叶做一斤干茶的原因,鲜叶中含大量机械采摘的梗,在精制时要人工剔除。做青、揉捻、烘干基本上用机械完成,但师傅全程观看,随时调整机械的各种参数指标。到烘焙时,电焙还是炭焙(最好用荔枝炭),对岩茶的香气和滋味影响很大,这时候传统工艺的魅力就体现出来了,炭焙明显优于电焙。

现在一款好的岩茶,是传统经验和现代工艺的结合。不然你叫那些老师傅,全手工去摇青,于心何忍。机械可以做到的事,何必费时费力。

要结果还是过程?

茶不是艺术品,说到底只是一种饮品。

有人追求全手工,“我是不喝半手工或全机械的茶的”,以此体现茶人的个性。甚至以此先入为主,以是否全手工来评判一款茶是否好坏。那么,你是要享受全手工带来的心理享受,还是最终喝到嘴里时是一款好茶?

对于一个进步的社会,多元的时代,全手工的传统工艺必须保护和传承。但是如果有更好的工具可以有利于制出更好的茶,而不去使用,是不是得去传承原始社会的制茶方法才最好?

传统也在进步,手工也在改变,泥古而贬今,必然被扔在历史的故纸堆里,独自叹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