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静汤清

发布时间 : 2020-09-18
绿茶出汤 花茶入汤 花茶养生汤

绿茶出汤。

心静汤清

真正的静下来,心手闲适,不起波澜,泡茶者所泡之茶清洁,出汤清净、简亮,口感清爽,饮者清透,品后清明,茶意清幽,身心清适,进而生活工作清闲、清快从容。

形神俱清

此之“清”,即是茶清,汤清,口感清,身心清,饮后清。

既有清净、清亮、清洁、清澈、清透之清,又有清明、清幽、清静、清闲、清快、清雅、清寂之清。前者是物质的功用观感,后者是心灵感悟精神功用。

清,是秉自然灵秀之气,形神俱清。

欲使汤清

1.心静

“心清以茶”。心不静,汤不清,心静汤清,茶味自来。许次纾《茶疏》讲“心手闲适”,是在讲泡茶品茶时的“宜”和要求。境优美、禁忙冗,是要专注于心在茶里。

庄子说:“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伏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茶道“欲达茶道通玄境,除却静字无妙法”。

2.仪式感

泡茶,日日是好日,给自己以仪式、规矩要求,依照每一个步骤,一丝不苟的遵循,不增不减,熟记于心,做到娴熟,动作不拖泥带水。

3.慢半拍

泡茶,善于觉察,观照,跟随品饮每一道茶汤,当感觉不“清”时,把每一个程式过程慢一秒或慢半拍,给自己一个简短的身心舒缓。

4.注重细节

茶百科贾留华一直言:“茶汤的韵感在细节里。”

茶清,从泡茶者所选之茶已经开始了,而不是从泡茶的当下开始的。

茶清,首先是茶本身的清净卫生,然后才是泡着清、品着清、饮后清。

取茶。最是那一刀的温柔。撬茶取茶,尽可能的匀整,条索清晰,少短碎,是泡茶清的又一个先决条件。

此刻,所能做的全部心思,就是以最温柔的方式找准缝隙入刀,稍有阻滞,再抽刀,再入刀,如此,心静茶整。

秤茶。茶量的多寡,茶水比,心中有数,不多不少,恰到好处,一为好茶不易,二为事茶之人的严谨,三为下次改善泡茶口感的参照,四为茶水比恰当,茶汤清明宜人,滋味调和,是为清雅之清。

投茶入瓯或壶。慢半拍,而不是一蹴而就、一倾而入,注重茶叶排列的层次,所泡茶汤更加的清爽。

润茶洗茶。是为唤醒茶叶。冲茶泡茶,除特殊追香之茶,和第一遍润洗唤醒茶叶之外,基本每道水,茶百科都不建议如上三图一般高冲翻滚茶底。

如此冲茶,茶汤苦涩,茶渣易出,茶底断层,有一种汤感的浮漂躁动,饮之少清静。

刮沫。第一遍润茶,激荡而起的茶沫,轻风拂面般,旋转瓯盖或壶盖使之去除,再以清水冲净瓯盖壶盖或淋漓壶身,汤无沫少杂。

注水心静。泡茶时汤清一大因由,就在于注水熟练把握。有注水方式、高低、力度等不同。

方式有定点注水,旋转注水。定点注水又分是单边定点注水和瓯心壶心正中定点注水。

注水高低,有高吊水,高冲水,低吊水,低冲水之分。所谓“吊”,就是注水力度小,水柱细长,注水缓慢。而“冲”,就是比较暴力,水柱粗,力度大。

这些注水方式、高低、力度的变换,都会影响到茶汤的清浊、滋味改变和品饮感觉。

单边定点低冲。水柱粗直有力。要汤清,一样可见注水把握的好,茶底几乎无激荡燥动之感。

单边低吊注水。水柱柔缓,有一种水流的波动。可见得泡茶女士执铁壶较吃力,所以才造成瓯中有注水泡而起。

壶泡单边定点低吊注水。水柱柔软圆润,壶中茶底无激荡,泡茶之人心静使然。

盖瓯中心定点低吊注水。水柱柔缓,中心定点注水,一般用于泡茶泡至最后,茶底舒展,茶味平和之时,中心注水,以使较多较大面积的茶底尽快接触到水的浸泡。

出汤前的准备。上图心静和缓,轻启盖瓯,只留出一丝出汤缝隙,瓯盖罩住全部茶底,避免茶底哪怕细小碎片都不易跑出来。如此出汤,无需滤网(茶百科一直建议泡茶者尽早扔掉滤网,不然泡茶很难有进步),一样汤清无渣。

出汤前的准备。如果如上图这样留出较大出汤缝隙空间,出汤是快了、盖碗不烫手了,但麻烦接踵而来,一大堆的茶底茶渣跑出来,汤怎么可能清?只好借助滤网,茶汤增加一种被粉身碎骨、撕裂的疼痛感。如此,汤无清韵感。

出汤。在前面“出汤前的准备”环节,心静缓和,盖瓯留出细致的出汤余地缝隙,无需滤网过滤茶汤,一样清亮无杂,泡者心静,茶汤以清,观者心怡,品者清雅。

心不静,急出汤。茶汤燥动,残水入杯,自然无汤清之意了。

出净茶汤。每一泡茶汤出净,不留根,一是避免下一道汤重苦涩;二是瓯或壶中最后一点精华倾出,因为最后出的茶汤,相对先出的茶汤,滋味稍重,内含析出物质多;三是使泡茶者慢下来,静待茶汤一点一滴的出尽,同时,这样能使匀杯中虑出的茶汤也静下来,即使不留神虑出了茶渣或小叶片,影响了观感,此刻慢下来,静一会,它们也会沉入匀杯底部,再在接下来的分杯环节里,就不至于让茶渣或小叶底带入品饮者的品杯中,影响品茶心情,是入口了吐出来,还是让咀嚼咽下去?

浅斟低酌。经过前面一整个心静泡茶环节,再加上匀杯稍静置,即可分杯。

分杯,讲究“浅斟低酌”。低酌,是为避免茶香涣散,浅斟,是为品杯留出余地,不满杯,讲个“茶斟七分满,留下三分是情谊”,浅茶满酒,是为敬!

请用茶!心静汤清,成就一盏好茶。

精选阅读

茶性如水心静好品茶


品茶要心静,这是品茶人极为重要的心态。茶的性格如水,清幽、儒雅、隽永,如高山之雾,七月巧云,清池碧波。

心烦意乱之时,我是决不喝茶的,即使口渴,宁肯干渴着。每与茶相伴,我总要平心静气,一小口一小口地抿,让茶香润泽口齿之间,再缓缓咽下,于是两颊舌间顿觉溢溢生津,回味悠长。在新安江之畔、太平湖之滨,在黄山老谢家茶场,太平茶楼,屯溪茶社,我都曾独酌、对品或群品过,伴随着耳畔若有若无的安徽黄梅小调,品味着阵阵茶香,绵思遐想、文情诗韵、娓娓情怀、款款心曲,似涟漪般慢慢荡漾开来……即便是独自一个人在家中书房读书,那案头的一杯茶也会让我排烦解忧,心静如水,进入悠然神往,心灵纯净,畅游书海的忘我境界。

苏轼诗中有一名联:“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这副对联在我的玻璃板下,我天天读它,越读越喜欢。我不适宜喝花茶,受不了那种人工加进去的香味,脂粉气过浓,不纯不正,茶色也因花而改变,叶子也因花而别扭。至于层出不穷的养生茶,饮料茶,一些饭店推出的“早茶”、“晚茶”,只不过是借茶而炒作,简直是对茶的一种不敬。

耳畔之丝竹,杯中之余馨,使我万分感慨。我忽然想到,人居草木之中故称“茶”。茶,是一种心情,喝茶是一种心境,呼唤着人亲近草木,回归自然。现代人忙碌的生活中难得有一刻闲暇去享受闲适如“茶”的心情。但有空时坐下来,放松身心,沉静心情,喝一杯好茶,聆听自我的心声。

茶与佛结缘“心静止如水”


茶与佛结缘

根据史料记载以及民间传说,我国古今众多的名茶中,有不少最初是由寺院种植、焙制的。四川雅安出产的“蒙山茶”,亦作“仙茶”,相传是汉代甘露寺普慧禅师亲手所植,因其品质优异,被列为贡品向皇帝纳贡;而福建武夷山出产的“武夷岩茶”,前身叫“乌龙茶”,该茶以寺院采制的最为正宗,僧侣按不同时节采摘茶叶,分别制成“寿星眉”、“莲子心”和“凤尾龙须”三种名茶;北宋时,江苏洞庭山水月院的山僧采制的“水月茶”,即现今有名的“碧螺春茶”;明朝隆庆年间,僧徒大方制茶精妙,其茶名扬海内,人称“大方茶”,是现在皖南茶区所产的“屯绿茶”的前身;浙江云和县惠明寺的“惠明茶”,有色泽绿润,久饮香气不绝的特点。此外,产于普陀山的“佛茶”、黄山的“云雾茶”、云南大理感通寺的“感通茶”、浙江天台山万年寺的“罗汉供茶”、杭州法镜寺的“香林茶”等等,都是最初产于寺院中的名茶。

在中国众多的寺院中,在崇尚饮茶、种茶的同时,还将佛家清规、饮茶读经与佛学哲理、人生观念融为一体,因此就有了“茶佛不分家”、“茶禅一体”、“茶禅一位”的说法。茶与佛相通,均有主体感受,非深味而不可。饮茶需心平气静,在这种环境里才能品出茶的清香、茶的悠远。饮茶更讲究一种井然有序的啜饮,以求环境宁静和心灵清净、安逸,以求在茶中品味佛的真谛。这一切的根源在于茶道与佛教在文化性格上属于同一色调:静寂,清旷、安祥而又端肃,追求清雅、向往和谐是二者之间要共同达到的目的。法喜禅悦并非出家人的专利,亦为茶人之一大精神享受。自古中国佛教就有品茶是参禅的前奏,参禅是品茶的目的之说,二位一体,水乳交融。

茶与佛有如此深奥的关系,以至于武夷山的和尚就有了斗茶的习俗。有记载说,“吴晋之际,佛教从中原传入闽中,于是佛寺相继兴建。建州山水奇秀,岩壑幽胜,士人多创佛刹、落落相望”。此时,武夷山“寺观庙宇僧人相继种茶”,“天下名山僧占遍,自古高僧爱斗茶”。佛门寺庙的茶事活动,对提高茗饮技法,传播茗饮习俗,都与茶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宋林逋《西湖春日诗》:“春烟寺院敲茶鼓,夕照楼台卓酒旗”以及《宋诗钞》陈造的“茶鼓适敲灵鹫院,夕阳欲压锗斫城”,都生动地描写出茶鼓声下寺院的幽雅意境和茶在佛中的位置。我国不少佛门圣地高龄僧人数不胜数,究其长寿原因,除心静止如水、不与世事争外,还因与长期饮茶有密切关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