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收藏:壶说八道养壶经

发布时间 : 2020-09-19
茶壶紫砂怎么养壶 红茶养壶 绿茶养壶

茶壶紫砂怎么养壶。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紫砂收藏:壶说八道养壶经”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常言道:一把壶,光润感理应由内慢慢沁润壶表,如白玉之润,如水坑印石之透,如一个人的学识经验修养从内而外感染身边的人,令人感觉舒心,故有之所谓“壶,人用久,涤拭日加,自发黯然之光”。

那么,深谙此道的河南壶友们是如何养壶的呢?且同我来瞧一瞧。

壶友香香:

一把壶只泡一种茶是有道理的,养好后有利于茶汤滋味的释放,且色泽更加匀致;淋茶汤个人认为也是有道理的,可以防止壶盖和壶身的色差,掩盖一些跳砂和明针的小缺点,但切记淋完茶汤后需用净水再淋一遍,不然容易养花。

壶友畅畅:

这次领养蚣蝮壶后发现,养花货准备一把小刷子还是必要的。如果外养最好用热水,不要淋茶汤;养壶准备两条毛巾是有必要的,湿的用来清洁,干的用来抹去茶渍避免留痕。最好用纹理细密、软糯质厚,吸水强、易干燥的茶巾,可能会贵点,但是这钱不能省,养壶茶巾很关键。

壶友兰天:

本届养壶比赛的参赛壶型中,风卷葵、高潘壶等都为老朱泥所制,朱泥色泽艳丽、纹理细腻,为不少紫砂迷们所挚爱。但唯有一点不好,朱泥壶在冬天用的时候要注意温差,尤其在北方,寒冷的室外与暖气的室内交替,更不可贸然浇沸水,必须先温壶,因为朱泥收缩比极大,热胀冷缩容易“惊裂”,所以虽为老生常谈,但还是在此提醒各位壶友小心小心再小心。

cy316.com延伸阅读

紫砂壶之养壶有道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一篇《紫砂壶之养壶有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对于爱茶人来说,紫砂壶是必不可少的伙伴。很多人都喜欢养壶,倘若养出一把好壶会特别有自豪感。那么具体应该如何养壶,养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在养壶之前,首先一点需要将紫砂壶里里外外都彻底清洗干净,不能有任何的茶垢、油污、蜡等杂质。想要完美无瑕,就要从一开始就将细节做到极致。

养壶过程中一定要小心提防油污,如果紫砂壶沾染到油污,土胎便吸收不到茶汁,会留下难看的疤痕,所以一旦不小心沾染到要马上清洗干净,要将紫砂壶当做自己的脸一样爱护。

见过很多朋友因为太过急切,采用一些速成的法门养壶,得不偿失。养壶需要实实在在泡茶,一点一点的让土胎吸收茶汁,这样时间久了,紫砂壶表面自然会显出晶莹如玉的色泽来,自然养壶是王道,切忌心浮气躁。

在擦洗的时候,要注意控制好力度,用软毛小刷子轻轻刷,将茶汁刷过之后用开水冲干净,然后用干净茶巾擦干,不要刷起来没完没了,适度最重要。

喝完茶之后,有些人会将茶渣留在茶壶中,为的是提升养壶的进度,这种做法不可取,要知道紫砂壶吸附茶味的功能十分强大,茶渣放在壶中,时间稍久会变味,那种味道是对壶的极大伤害。

养壶是对个人耐心的考验,要按部就班,一步步慢慢来,正如我们生活一样,生活中要经历种种才能获得成长,养壶也是这样,一点点耐心养下去,终会成就无价之物。

关于本文《紫砂壶之养壶有道》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爱壶需用心 养壶要尽心


自古古人做痴人,不乏情痴,路痴,当然茶界当中也有茶痴,壶痴。壶中最受欢迎的便是紫砂,紫砂壶自古就有”泡茶不走味,储茶不变色,盛暑不易馊,常用会包浆“的特点,广受茶友的喜爱。

拥有一把自己喜欢的紫砂壶,亦是一种缘分,一份珍惜。爱壶需用心,养壶要尽心。紫砂壶喝茶的“铁律”也一定要谨记:

(1)不要为养壶而喝茶,得了胃病不值当的,顺其自然,慢慢来,急不得。

(2)茶壶是用来喝茶的,壶是为茶服务的,要根据茶来选壶,利茶的壶才是好壶,从实用意义上讲,一把用了多年养的很棒的半手工壶用来泡茶要比一把一万块的新壶强很多。

(3)壶形对茶的冲泡影响最大,泥料的区别没什么大影响,一般来说少用方器。

(4)喝茶养壶都是修身养性的雅事,心境平和才好,别一喝茶就抱着茶壶死命擦,拿个小刷子不停刷,茶水猛往壶上淋,口里还不停念着:人勤壶不懒,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实在有伤大雅。

(5)开壶的时候一定要认真,要尽量把壶里外一些小砂料、杂质、灰尘去掉,等你养到一定程度再想起来就晚了。

(6)泥料不好的壶不等于一定就是加了化料了,有的壶可能是料里的砂不纯,里面有铁、碳酸钙,或者甲泥太多,或者陈腐时间不够或者烧制温度不够等等。需要在开壶的时候反复的煮、泡,让壶在热胀冷缩的过程中把杂质、泥吐出来。

(7)把茶都喝到肚子里,喝完了把壶内外认真的清净,擦干水迹,敞开壶盖,倒置阴干,完全干透应该在48小时以上。

(8)如果不是为了收藏,只是为了实用喝茶,全手工和半手工区别不大,半手工的性价比更高。全手工大师拍泥片一般是十来下,烧成后泥的双透性好,半手工的泥片靠模具挡胚成型,应该紧一些,从理论上讲可能透气性要些一点,不过这点差别偶目前还没感觉出来。

(9)内养是正途,但是很慢滴,急性子的兄弟就别试了。

(10)外养会很亮,养好了很漂亮,但很快养成的往往是虚光,一刷就掉。同时外养会降低紫砂壶的双透性,不利茶而且容易养花,有的泥料不适用外养。

(11)内外双修是个折中的好办法,一般都用这个。

(12)杂泡其实是个养壶的好办法,就像吃饭不挑食的人一般都很健康。

(13)普耳养壶会很油,铁观音养壶很亮,两种茶都比较快;绿茶养壶很好的说,但是时间长点。

(14)用养壶托不如垫个毛巾。

(15)一把壶只泡一种茶是有道理的,不会变味。

(16)经常喝茶的人要多准备几把壶轮着用,好让壶能歇歇干透了,一般一把壶连用三天就要停三天,这样壶才不会不受茶。

(17)淋茶其实也是有道理的,可以防止壶盖和壶身的色差,掩盖一些跳砂和明针的小缺点。

(18)泥好的壶养起来见效快,泥差的见效慢,选一把好泥料的壶养起来事倍功半。

(19)每次喝完茶最好不要在壶里留茶汤,用热水洗净,就像我们吃完饭会刷碗一样。

(20)养茶壶准备一把小刷子还是必要的,如果外养最好用热水,不要淋茶汤。

(21)养壶准备两条毛巾是有必要的,湿的用来清洁,干的用来抛光。最好用纹理细一点的,软一些的,吸水好,容易干的,必竟不是当砂纸用,有一种女人化妆用的专用毛巾很好,就是贵了点。

(22)壶还是用小一点的比较好,毕竟喝茶不光是为了解渴,太大了喝不过来,你喝的总是冷茶,伤胃。养起来也费事。

(23)粗砂的壶最好不要外养,很容易花。

(24)你手里的壶千万不要超过二十把,非常累人的说。

(25)水质的不同对养壶有影响,现在一般所用的桶装或瓶装矿泉水里面的矿物质很多,用来泡茶要随时清洁壶表面留下的水迹,时间长了不清洁会留下水垢痕迹,很难去掉。

(26)不要用有油的手去抓壶,更不要把壶放在有油烟的地方,不用的时候要放在干燥,不落灰尘的地方。

(27)最后一条,切记:把壶放在离老婆和小孩尽量远的地方,不然你会后悔的。切忌最后一条。坐禅看佛家,品茶知天下,花室尽芬芳,袅袅余烟香。

阿珠编辑

人间紫砂:壶在手汤长流


紫砂壶之为壶,必有壶嘴,也称为紫砂壶的“流”。茶汤的全部灵魂和思想,都会从这里流进茶杯之中,在现实的空间淡定出一个惬意的温度,去润人心脾。

壶嘴是壶身以外的一个显著部分,可以细分为唇、额、嘴、嗉(嗉,鸟嗉子也)。这种细分,让壶嘴生动开来。一般来说,壶嘴,把整体叫做“流”,把流顶部的出水口叫做“嘴”。

对壶嘴的功能性要求,有句行话:“七寸注水不泛花”。说的是,好的紫砂壶流,出水通畅、爽利,水柱七寸高不会散开,茶汤倒出直泻杯底而无潺潺流水之声。这与大家熟悉的另一个画面有视觉上的相似处:高台跳水,压水花的功夫,是选手得分的一个关键。好的壶嘴,出水,类似也。

紫砂大家季益顺就当面对我不无得意地说过:“大家喜欢我的壶,特别是我的壶嘴,出水流畅,一顺水。”

如果壶嘴出水时有“喷”的现象,有“漫”的样子,收水时再有流涎,这样涣散的壶嘴或者是太过童年,或者是太过老年。

好在紫砂的能工巧匠早早就意识到壶嘴“压水花”功夫乃出水之关键。目前,固定下的壶流形制为一弯流、二弯流、三弯流、直流和鸭嘴流。各位看到“直流”了,会想到一个词,交流。放心吧,一把壶的壶嘴,绝非电源模式,绝无“交流”。

一弯流,形似鸟喙,喙者,鸟兽之嘴也。俗称“一喙嘴”。较短,安装位置也较高。常见的是向上和向外的两种形制。向上的,如小鸟在无心地晒着太阳;向外的,似小鸟在有心地躲着小雨。

二弯流,下方就有了个嗉囊,这样做,在技术上加大根部截面面积,就会增加出水的冲压力量。二弯流就有成鸟的气质了:望着前方或者前上方,定定地想着自己的心事。

三弯流,特点是嗉囊更为显著,在靠近壶的身桶处多有一道弧线。这样子的壶流基本像似个老谋深算的鸟了:有四处逡巡之态,无半点冒进之容。

直流,这种壶流非常明快。分为上细下粗的“剑流”和上下等粗的“筒流”,比较常见在石瓢等简洁壶体之上。有昂首挺拔,倔强不屈之色。

还有一种叫鸭嘴流,畅口,常见于壶口较大,几无壶肩的壶式上,实际等同于在壶口一侧附加一个半漏斗状的装置。这么说吧,就是家用不锈钢电热水壶壶口的样子。

壶流端部的嘴,大致分为平嘴、包嘴、舌嘴三种。都是和上面的“流”默契配合使用。

壶流与壶身相通处的孔眼,是壶身和壶流间的直接通道,叫水孔或者出水孔。明代的壶,基本为独孔,清代中后期方有三、五、七、九孔等。现在的壶,也有蜂窝形的球形孔,类似半个高尔夫球,也有人将这种孔叫“高尔夫球”,这是从日本茶壶那里借鉴而来。

有意思的是,壶流和壶身的连接处理:一种是明接,一种为暗接。明接,就是流和壶身连接有明显的界限,暗接就是无明显的界限。明接若壶嘴单独粘上去的,暗接如壶嘴从壶身上慢慢长出来的。明接的壶嘴,有拙朴之工;暗接的壶嘴,多秀美之气。

目前,我国有纪年可考的最早的紫砂壶,就是一把流与壶身明接的壶,为南京博物馆所藏明嘉靖吴经墓葬提梁壶(见图)。此壶至迟产于明嘉靖十二年(1533)以前,与史籍记载的初创期紫砂制法相一致,出土于南京中华门外马家山油坊桥明代司礼太监吴经墓。这把17.7厘米高的紫砂提梁壶,壶流和壶身的明接特色鲜明,分外出众:壶流的下部有四瓣柿形泥片贴花和壶身相接,贴花是装饰,还具有加固流与壶身的黏合作用。

据考,吴经是司礼监官职四品的太监,为提督太监。这把壶没有款识,但可以推测为当时名家所制,为吴经生前宝爱之物。

水尽茶干,物是人非。有茶汤流出的紫砂壶,壶才和它的主人一起,命定地活着。——所以,壶要在手,汤要长流。

【微茶百科】养壶


壶-是茶事过程中的雅趣之举,其目的虽在于「壶」,但真正的主角仍是「人」。「养壶即养性」,壶之为物,虽无情无感,但透过泡养摩娑的过程,茶壶以其器面的日渐温润来回报主人对它的恩泽,亦未尝不是一种人与器的情感互动!「养壶」之所以曰「养」,而不称「灌壶」、「喂壶」、「浇壶」,正是因其「怡情养性」的特质也!茶之道旨在怡情养性,所以养壶的方式亦应符合此一精神,循序渐进,戒骄戒躁,如此养成的壶才可温润可亲。一壶不泡二茶 养壶的目的在于使其更能涵香纳味,并使紫砂壶焕发出本身浑朴的光泽。新壶显现的光泽往往都较为暗沉,然而紫砂天生具有吸水性,倘若任其吮吸壶内的茶水,时间久了,便能使壶色光泽古润。如果养壶的方式得当,就能养出其晶莹剔透、珠圆玉润的效果。 内修外养,才能养出好壶。外养要勤泡茶、勤擦拭。泡茶时,壶的温度较高,壶壁上的细孔会略微扩张,此时要用细纱布擦拭氤氲的水汽,让茶锈顺热吸附于壶壁之中,久而久之,壶壁就逐渐润滑了。内养的关键是一壶不泡二茶,因为紫砂壶有特殊的气孔结构,善于吸收茶汤,一把不泡二茶的茶壶冲泡出来的茶汤才能保持原汁原味。 紫砂壶经久使用,壶壁积聚茶锈,沸水注入空壶,也会茶香氤氲,这也能看出紫砂壶的品质来

注意事项:

(一)用完后的紫砂壶必须保持壶内干爽,勿积存湿气。

(二)放空气流通的地方,不宜放在闷热处,更不可以为珍贵,用后包裹或密封。

(三)勿放近多油烟或多尘埃的地方。

(四)最好用完后把壶盖侧放,勿常将壶盖盖紧。

(五)壶内勿常常浸着水,应到要泡茶时才冲水。

(六)最好多备几个好的紫砂壶,喝某一种茶叶时只用指定的一个壶,不可喝什么茶叶都用同一个茶壶,应加识别,以免混乱。

(七)切勿用洗洁精或任何化学物剂浸洗紫砂壶,否则会把茶味洗擦掉,并使外表失去光泽。

(八)每次用完后用布吸干壶外面的水份,接着倒出壶内三分之二的茶叶,留下约三分之一,冲进沸水,两三次,冲过的水留用,然后清理干净。

总而言之,想要养好一把紫砂壶其实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困难,各位紫砂新朋友们不妨参照上述的步骤及注意事项,细心地如法炮制,即可养成一把人见人爱的好壶。养好的壶摆置架上,温润的光泽便像是自已的心血结晶,那份成就感可不是局外人所能体会的。

紫砂壶经典壶型:西施


紫砂经典西施壶

说起西施,大家并不陌生,作为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之一,其丰姿婀娜,貌美倾城,令人赞叹。但在紫砂壶界,也有一壶称之为“西施”。顾名思义,此壶应和西施一样美,或者说这种壶的灵感来源于西施。

西施壶原名也称“文旦壶”,据吴梅鼎《阳羡茗壶赋》说“文旦壶”中的格调高雅者,原先名叫“西施乳”,言壶之形若美女西施之丰乳。事实上此壶式也确实像极美少女丰满的乳房,壶纽像乳头,壶流短而略粗,壶自近底处内收,一捺底。后来也许觉得“西施乳”之名不雅,便以壶把为倒耳之形为名,改称“倒把西施壶”。

西施壶是紫砂壶器众多款式中最经典、最传统、最受人喜爱的壶型之一。壶身圆润,截盖,短嘴,到把,憨态可掬,实为品茗把玩的佳品。

此壶型壶盖与壶身结合为圆球体,壶盖上有圆球形壶钮衬托,再加上特殊的倒把与小短的壶嘴,就形成了世人喜爱的西施壶,西施壶看似简约,实为严谨,好似浑然天成。西施壶一般都会用细腻泥料来制作的,如用粗砂就不伦不类了,此壶是紫砂爱好者必收的壶型。

这个壶型在紫砂壶的史料中是有明文记载的,最早做这个壶型的,当属徐友泉大师,其为时大彬的弟子。同时,明末清初的吴梅鼎给了徐友泉极高的评价,称“若夫综古今而合度,极变化以从心,技而近乎道者,其友泉徐子乎。”

怎样鉴定紫砂老壶的年代


明代的紫砂壶造型多以方形、圆形、筋囊式为主,线条简约,壶体偏大,平实质朴。清代初期的紫砂壶造型与瓷器一样,出现了专供宫廷皇家使用的精雕细琢的宫廷壶,多以自然形与几何形为主。另有一些民间实用型壶类,壶形小,流短,小耳柄,形制小巧玲珑。清末及民国初期的紫砂壶造型款式增多,附加装饰也增多,以仿古代名家为主,在形制上没有多少创新。

紫砂器的胎质具体的说就是砂料。不同时期的砂料有着不同的砂质,而不同的砂质呈色肌理都是不尽相同的。明代紫砂使用的砂料内含颗粒状粗砂,给人的感觉是粗糙的,这是当时的炼砂淘洗技术相对落后而造成的。

据有关资料表明,明代紫砂泥料的目数为20—30目,清中期为50—60目,近现代为100—120目。目数低,颗粒粗,孔隙度大,用手指弹击,声音沙哑、发闷。明代的砂壶由于多是墓葬出土物,胎体吸收了地下的水气,表面失光。清代砂料细腻润泽,也显示出古朴的意趣。由于经常把玩摩擦,久而久之,会有一层光亮面,如同古代硬木家具,年代久远自然而然地产生光亮面一样。

创制砂壶的成型工艺,各个阶段都有不同之处。这些外在的因素也就成为我们今天断代的凭据之一。

明代创始期的壶是以手捏制为主,壶内胎往往有掏空时捏按的指纹。晚明时时大彬创制了木模制壶方法,壶内壁不见指纹,而略留用竹刀刮削的痕迹。在柄与壶身、流与壶身相接处往往比较粗糙,有时为美化接痕而贴上柿蒂形泥片而成为最早的附加装饰。盖与钮的相接处有时也会这样处理。

由于明代不单独烧壶,仅将壶放在窑中套烧,常有缸瓮飞洒的釉泪沾在壶体表面。有的砂壶还因受火的原因凸起气泡,使表面凸凹不平,内壁薄厚不一。很多情况下由于温度不够,砂壶不能完全烧结,故胎质较为疏松。清代的紫砂壶一般采用打泥片,再捋泥片镶接而成,所以壶胎厚薄均匀,制作精细。也有制壶大家仍然坚持以手捏制为主,技艺炉火纯青,一般匠人不能望其项背。近现代采用注浆成型,壶身略加修饰就极为光润,细如膏泥,干脆而不润泽,里外极规整,手感极轻。注浆成型的紫砂壶需用较多的黏性土掺和砂泥,实际上紫砂的比例已经很小了,从严格意义上讲,它不具有任何艺术性,充其量是黏土与砂泥的混合物。

紫砂壶为什么一定要开壶?开壶的目的是什么?


紫砂壶为什么一定要开壶?开壶的目的是什么?

(一)祛除异味

紫砂壶经高温烧制,发生物理变化气孔扩张,降温出窑后难免会被一些粉尘堵塞气孔;工艺师在后期对于细节的打磨,也会在壶内留下些砂料碎屑。

另外,有些茶壶里面仍留存着白色的铝粉(此为隔离用的耐火物,入窑烧坯前先撒布于壶盖内沿,可避免壶盖与壶身烧结在一起分不开);同时,经过若干道环节到你手中时,其间也会有许多粉尘类杂质粘附于壶壁内外。以上这些异物均应予以清除后才能泡茗饮用。

(二)清除火气和燥气

泥料在千度以上高温中炼烧时,其特殊属性与显微结构虽未被破坏,然其间却已无甚水分,产生了一种“燥气”,并不可避免的有泥料的土味,需要进行退火。有经验的朋友都知道,新出窑的壶立即用来泡茶,不管你塞多少茶叶,冲出来的茶汤都很“淡”且含“土味”。因此,必须让壶先吃足“水分”,消除“火气”和“土气”,为以后的养护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清除可能有的油污

一些无良业者常会在一些低档的砂壶表面打上—层蜡油,以增加光泽,美化卖相。这层油性异物不但堵塞了壶表面的毛细孔,更形成一层保护膜,不受茶水,如未予去除,则养壶势必徒劳无功!

(四)开壶误区

有些朋友想将茶叶与壶同煮的时间延长,使壶以最快的速度吸附茶汁,以期取得更佳“上色”养护效果。其实,这是错误的。

因为:泥料的吸收并没有选择性与辨识性,而茶叶在100℃的沸水中十分钟后其大多有益物质已游离于茶汤中,时间过长,已渗出的茶多酚、嘌呤碱、花青素等导致苦涩的物质,以及尚未完全渗出的那一部分会使茶汤越发苦涩难当,而泥料却会照单全收,经过这么“制作“的壶儿泡茶时,又将这部分“加料”味道吐出,其滋味可想而知了。

(五)建议

个人经验,新壶买回后,若不着急使用,先泡清水5~7天,让其吐吐泥味降降火再煮,效果更佳。如果当地水质较硬的话,容易起水渍,建议用纯净水泡。茶壶用过一段时间后,气孔开始堵塞,或则长期放置,重新使用,也建议用清水煮煮,使其容光焕发神清气爽。

不为人知的紫砂选壶需知


紫砂壶因其泥料特殊,有双气孔结构,不但泡出来的茶色香味具全,而长久使用壶身表现会呈现一层包浆效果,特别温润可人,慢慢的使出现了一批批玩壶之人,当然玩紫砂壶很重要的一步就是选壶,如何选择一款好的紫砂壶当中也是很有学问的,紫砂之家合作艺人称选择一把好壶需要懂得七要领,分别是:质地、美感、出水、壶味、重心、精密、合用。

(一)质地

泡茶用的壶,一般是以砂为主,由于砂用具吸水性且不透光,形状较瓷器纯朴亲和,如在上面题款也较有韵格,所以大致在泡茶上,砂壶比瓷壶受欢迎。

茶壶的质地,主要是看胎骨及光彩,胎骨坚、光彩润为佳,在程度上愈接近这种质地愈好,善于胎骨坚硬性的验别,可将壶置于手掌上,轻拨壶盖,听其壶声,以铿锵轻扬为佳;音响痴钝,劲道不足,导热效果稍逊;但若音高尖利,则逼热过甚,泡茶时又须特别留意各项因素的调整,总之壶音以听来动听为佳,不外测验时壶须干净。这是指在选用新壶时而言,面临一把古壶时,您每拨敲一下,原主的心也必定会忐忑一下,此为不可不知。

(二)美感

每个人对于美感的赏识角度各有不同,这里所说的美感,最主要的是指个人的感慨感染,对于壶的造型与外观,依个人喜好,只要自己看得惬意满足就好了,那就代表了个人的美感,究竟那是自己要使用的,又何必一定要去符合流行的样子容貌呢!

(三)出水

壶的出水效果如何?跟(流)的设计最有关系。倾壶倒水,能使壶里滴水不存为佳。至于出水态势,是刚直或柔和曲美,随个人喜好而定。但不管刚或柔,出水无劲不顺老是缺点。有时再看出水束的(集束段)是非亦可比较,长者为佳。

(四)壶味

在选购新壶时,应留意闻闻壶中味,新壶有些也许会略带瓦味,这倒还可选用,但若带火烧味或其他杂味,如油味或人工着色味则不足取。

(五)重心

一把壶提起来是否顺手?除了与壶把设计的弯度及粗细有关外,壶把的力点是否位于(或接近于)壶身受水时的重心也是应留意到的,测定方法是灌水入壶约四分之三,然后水平提起再慢慢倾壶倒水,若觉顺手则佳,反之若须用力紧握,甚或持壶不稳则不佳。亦有受小半升之法去品鉴的,即干壶轻放水面,如能受水半升,谓之(水平)。

(六)精密

壶的精密度是指壶盖与壶身的紧密程度,密合度愈高愈好,否则茗香散漫。测定方法是灌水入壶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正面手压气孔再倾壶倒水,丝绝不出则表明有间不容发的精密度,或手压流口再反倒壶身,若壶盖不落也表明精密度高。

(七)合用

壶的特性如再与茶的特性相配合则更佳,一般是壶音频率较高,相宜配泡重香气的茶叶,如清茶,由于香由热蕴。反之壶音稍低者较宜配泡重滋味的茶,如乌龙、铁观音,由于逼热过烈味反而骓以醇滑,也较难控制,以上所做比较乃皆属(隐微之辨),并非相称详细可察,但如明察秋毫应可得知之。

作为泡茶的最佳利器,对紫砂壶的选择方面也越来越重要,一壶事一茶的观念也越来越深刻,学会以上几招便让你在选壶时不再烦恼,让你喝茶的乐趣延伸,直至心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