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左县老爷庙镇紫砂产业迅速崛起

发布时间 : 2020-09-24
左遇花茶 绿茶产业 凤凰庙怎么泡茶喝

左遇花茶。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喀左县老爷庙镇紫砂产业迅速崛起”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提到紫砂,很多人都知道“南有宜兴,北有喀左”之说,可是喀左县的紫砂如何达到宜兴那么高、精、宏、大,人们又都画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近日,我到喀左县老爷庙镇采访,看到这里新建起的4家紫砂制品企业产销十分火爆,在宝玉紫砂制品和富园紫砂制品两个生产广场砖和建材砖企业门前,等待拉货的车辆排出几百米远,隧道窑推出的砖不待落地直接装车拉走。同行的镇党委书记薛大新告诉说:从刚出产品始天天都这个样子,根本供不应求。我与来自葫芦岛市建昌县的一位司机交谈,他说:“这里生产的广场砖不怕水浸,不怕冻,抗踩压能力强,坚硬度远远超过水泥砖。因此,非常受欢迎。”

老爷庙镇位于喀左县东部,总面积131平方公里,辖区人口2.3万人,是一个蒙、汉、回等多个民族聚集的少数民族镇。多年来老爷庙都是喀左县的农业大镇,项目建设一直是短腿。近几年来虽有发展,但仍然不强,仍属弱势。2011年末薛大新走马上任老爷庙镇党委书记,这位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的干部,思维敏捷,虑事缜密。当时省、市、县都高度重视紫砂产业发展。他和一班人经过研究,决心借省、市、县重视的东风,放飞老爷庙的紫砂产业。从此,围绕紫砂产业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2012年春,薛大新通过一个朋友结识了在沈阳做矿山机械营销的杨总,他三次登门,多次聘请,杨总终于同意来老爷庙开发紫砂建材。为了解市场和有关方面的知识,薛大新亲自陪同杨总南下福建晋江、北到吉林桦甸等地考察,掌握建材紫砂的生产、营销等环节。最后杨总投资3000万元、年产紫砂广场砖500万块的项目即宝玉紫砂制品有限公司在老爷庙镇落地。

该项目落地之后,镇党委、政府给予全力支持。从项目征地、办理项目手续、协调水电等给予全程跟踪服务到位。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到2013年10月,这个占地50亩的宝玉紫砂制品有限公司的办公区、厂房、隧道窑等基础设施全部建成。

制造紫砂广场砖最大的难点是对主、辅料的配比和烧结温度等技术的把握。杨总以前未搞过这东西,镇领导也无人经历过。薛大新和镇里其他几位领导分别陪同杨总多次到大连工学院和清华大学寻求技术支持,同时和江苏宜兴紫砂界的专家多次沟通,希望通过他们破解喀左建材紫砂生产本土化的技术难题。最终宜兴专家王维吉和杨总达成了工作协议。他们一次又一次调整配比,反反复复经过上百次生产试验,终于攻破了主辅料配比、烧结温度等技术难题。2014年6月初,宝玉紫砂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广场砖正式点火试生产,两天后喀左县第一批紫砂广场砖顺利下线。这标志着喀左建材紫砂终于完成了破冰历程,使紫砂广场砖本土化生产成为可能,更为老爷庙镇紫砂产业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老爷庙镇党委、政府的诚挚态度,使杨总深受感动,也感动了其他客商,随即海城客商周延富、凌源客商王江相继来到老爷庙镇分别投资建起建材紫砂砖厂。并分别于2014年5月、6月正式点火投产。现在两个砖厂日产量都在10万块以上。年产总量在8000万块以上。

相继有3家企业落户老爷庙镇并投产,薛大新为首的一班人并未满足,他们决心在扩大建材紫砂的同时,把工艺紫砂也立为主角。本着引进技术、培养人才,融扩资金,扶植企业的思路,搞好产业发展的推进工作。2013年春,他们聘请宜兴工艺美术师路志远团队到老爷庙镇办技术人员培训班。第一期培训班经过3个月的培训学习,已有24人顺利出师,达到一天制作一把壶的技术水准。在培训技术工人的同时,他们又经过反复工作,促使朝阳富斯顿酒店老总候文和路志远团队签订了合作协议,成立朝阳彩艺民族陶瓷有限公司。候总负责资金投入,路志远团队负责技术指导和生产管理。第一期毕业的紫砂培训班学员全部纳入新成立的朝阳彩艺民族陶瓷有限公司,和公司签订了用工协议。老爷庙镇政府利用原中学闲置的校址和房舍,按照公司所需的办公区、制作区、展示区的格局进行了基建和装修。朝阳彩艺民族陶瓷有限公司成为第一家入驻老爷庙镇紫砂创业产业园区的企业。眼下喀左县的旅游业发展很快。尤其是邻近的龙凤山朝阳洞风景区、乌苏太草原项目建设都加快了速度,这为老爷庙镇发展工艺紫砂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镇党委、政府决心进一步引进先进工艺培养技术人才,依托工艺紫砂产业推进旅游产品开发,全力打造好老爷庙镇紫砂特色小城镇。根据该镇紫砂产业发展进程,我们相信,工艺紫砂将成为老爷庙镇最靓丽的名片之一。

cy316.com编辑推荐

宜兴紫砂产业谋嬗变升级


宜兴紫砂产业谋嬗变升级

编者按:随着近年来文化产业的兴盛,原先一些小众领域的文化艺术品也日益受到市场追捧,宜兴紫砂壶就是典型之一。“世间茶具称为首”的紫砂茶壶由于其突出的发源地文化特征,不仅是宜兴名片,也成为当地老百姓的生计所依。名家大师的作品价值近年更是成倍增长,一把壶动辄百万元,引起众多投资收藏人士的关注。

但是,整个宜兴的紫砂生产经营市场却呈现出小而散的特点,带来诸多监管问题,也制约了整个紫砂产业价值的进一步发挥。为摸清产业实际情况,证券时报记者实地走访了举世闻名的“陶都”——宜兴丁蜀,了解到在规范和促进紫砂产业的健康发展方面,宜兴当地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紫砂企业曾有过诸多探索。

“青烟白菜炒米饭,氐壶天水菊花茶”,这是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曾写下的著名诗句,“氐壶”说的便是提梁紫砂壶。与7300年的宜兴陶瓷史相比,宜兴紫砂的历史并不太长,从文字记载看,始于北宋,真正存世的紫砂传世器始于明中晚期。

紫砂为茶而生,因茶而起。宜兴很早就是重要茶叶产区,宜兴茶叶唐代就成为贡茶。明代起,人们喝茶方式逐渐改变,开始沸水冲泡茶叶、芽茶,茶壶应运而生。在众多材质的茶壶中,人们又发现用紫砂茶壶泡茶最佳,因此宜兴紫砂茶具倍受推崇。由于茶文化的浸淫,作为陶瓷重要产区的宜兴,派生出紫砂陶茶壶也就不足为怪了。

整合缺乏内生动力

早在明清时期,艺人们制壶便能“取用配合,各有心法,秘不相授,种种变异,妙出心裁。”如今宜兴丁蜀镇手工艺者众多,几乎家家制坯,户户捶泥,门派林立,行业高度分散。市场整合难度较大,但探索之路却未因此止步。

宜兴市文广新局产业科科长张和平向记者表示:“紫砂产业是富民工程,由于小、散、多,艺人们的生产、销售规模难以统计,监管有一定难度。”

据介绍,宜兴目前拥有19位国家级大师、50位省级大师、200位高级工艺师、800位工艺美术师、近1000位助理工艺师、3000位工艺技术人员,以及5000多位小有名气的艺人,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经济体,也是宣传弘扬紫砂文化的平台。

而紫砂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劳动力支出在整个紫砂生产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增值税法定扣除金额在产品生产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小。这就导致紫砂企业增值税中,一般纳税人税负重于小规模纳税人。

张和平介绍,2009年市地税局出台的税收标准延用至今,从普通工艺员到国家级大师,按职称划分为7个等级,每年纳税从1600元到33600元不等。同时,按照现行标准,生产企业年销售额超过50万元、流通企业年销售额超过80万元必须认定为一般纳税人。这使得紫砂界一大批知名艺人不敢兴办企业,进而选择小作坊、工作室形式从业,以临商户形式纳税。因为他们一把壶的价格往往就超过了上述标准,客观上导致企业“做不大”、“做不强”。

在走访中,有部分业内人士认为可以走标准化行业整合之路,以满足日用消费品需求。但由于标准化制壶使得艺术价值降低,部分艺术家们对此并不以为然。

江苏省陶瓷协会副会长、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会长史俊棠介绍:“作为民间传统工艺,紫砂行业是充分展现个性化的市场。脱离工艺和文化,紫砂泥料是一文不值的。”史俊棠认为,作为受大众喜爱的、具有高附加值的小众文化产业,艺术创作应与经营销售分离,小众文化产业,更应创新销售和经营模式,以激发大众的认可和爱好,扩大需求、增加购买。

上游紫砂矿的“禁采令”

宜兴市政府对于紫砂壶产业的发展十分重视,一方面积极主动地对外宣传宜兴紫砂壶的品牌。宜兴市政府在2006年就把“宜兴紫砂工艺”申报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极大地提高了品牌知名度,同时积极筹办陶瓷文化艺术节,“陶都风”艺术展已连续五年分别在北京、上海、深圳、无锡和台北等地成功举办。另一方面,宜兴市政府对宜兴紫砂这个独特文化的载体也有规模扩大与产业整合突破的渴求。

产业整合首先要从上游紫砂矿做起。宜兴市政府曾于2005年下达紫砂矿“禁采令”,封矿消息一出,市场众说纷纭,有关紫砂矿料所剩无几之言甚嚣尘上,同时直接引发人们对于紫砂制品的真假质疑。

记者带着同样的疑问走访小手工艺者们的工作室,发现许多制壶艺人库存了大量紫砂。据了解,宜兴世代做壶的人家里,囤积有小山堆一样大量紫砂原矿石或泥料的不在少数。一位年近30岁的工艺师表示,家中的泥料至少够用到60岁。而另一位紫砂制品商家告诉记者,自己家中亲戚当年不惜借高利贷,囤料近5000吨。

宜兴有丰富的紫砂矿藏。在丁蜀镇黄龙山一带的岩石之中,有天然化学成分较合理的紫砂泥,质地细腻,可塑性强,渗透性好,品质极优。这些紫砂泥都可以单独或者相互拼制调砂后做壶。所以,紫砂矿料暂无枯竭之虞。然而,业内人士介绍,紫砂泥矿产毕竟属不可再生资源,紫砂矿藏开采一度出现乱象,无序的矿山开采、乱采滥挖行为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资源,而且破坏了生态环境。与此同时,紫砂制作工艺也因大批粗制滥造的制品出现在市场上,严重影响了产业健康发展。

为了科学规划、合理开采,2003年元旦开始,宜兴市境内的矿山开采权一律以招标、拍卖挂牌、协议出让的形式有偿出让。2004年,为进一步整顿规范紫砂资源开发管理秩序,宜兴市政府实施了《关于加强宜兴紫砂保护和发展议案》。紧接着,在2005年4月中旬下达了紫砂矿“禁采令”,确定丁蜀镇黄龙山为紫砂陶土资源保护区,暂时冻结紫砂泥开采。与此同时,宜兴市成立了有国土资源、公安、城管和安监等部门人员参加的联合执法巡查队,使不法分子不敢再明目张胆地乱采滥挖。直到2010年,由地方政府主导对蕴藏大量优质紫砂矿藏的黄龙山矿脉进行修复性开采。

史俊棠说,保护紫砂矿,保证原料的合理供应量,能促使市场对原料的有效合理定价。高端矿料价高,自然只有技艺精湛的高级工艺师们采购,减少了浪费和无度使用,从源头上整合资源。

据悉,未来宜兴市政府也有意借力资本保护利用紫砂矿这一独特资源,当地少数具备经济实力的企业也正与政府洽谈合作开发之道。

“经纪人”制度有待建立

随着紫砂壶艺术价值的不断凸显,名人名壶的价格一路飞涨,巨大的利润空间使得市场上仿制、代工、贴牌等乱象也随之出现。用业内人士的话说,“利益已经把紫砂市场的水搅浑了”。而这些问题的存在,正是限制紫砂壶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为了使这个行业更为健康、更为规范地成长,宜兴紫砂一直在进行产业整合的探索。“十一五”期间,在政府引导下,中国陶都陶瓷城在宜兴丁蜀镇顺利落成。陶瓷城以陶文化为特色,不仅有容纳数千家店铺的紫砂商业街,还引进全国各地的瓷器精品,成为中国最大的陶瓷文化商旅城。据了解,陶瓷城对于当地紫砂产业的聚合已经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不少商户也表示,确实感受到了规模效应对于销售的帮助。

但在谈起陶瓷城的现状时,宜兴市政府文化局官员却仍有遗憾:“陶瓷城虽然将商户都聚集在了一起,但每家各自为营、不易管理的问题仍难以解决。”

对此,史俊棠向记者谈了有关行业整合的思考。对于紫砂产业的整合,需要建立品牌经销的商业渠道,类似于人们熟知的经纪公司和“经纪人”模式。一方面,由专门的企业来为这些紫砂大师、工艺师进行销售和运作,让制壶者可以更加专心、专注于艺术创作;另一方面,好的作品也需要通过商业运作,才能更好地体现出价值。

“艺术创造应该与经营分离,这属于高级的社会分工。”史俊棠如是说。而形成品牌效应的“经纪人”企业,可以同时起到“把关人”的作用,促进整个紫砂行业健康化发展。

目前,当地上市公司中超电缆已开始进行这方面尝试。董事长杨飞是资本市场上为数不多的“70后”老总,当年他变卖家产创立中超电缆,仅用3年时间就将年销售额做到10亿元,投产5年即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而上市后3年,公司销售额已逾50亿元。杨飞是宜兴本地人,因酷爱紫砂,多年来专注于紫砂壶的收藏,在业内圈里小有名气。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中超电缆正从四个方面推动紫砂产业发展。首先,打造高端品牌,中超2012年恢复了有上百年历史的紫砂老字号“利永”,成立中超利永紫砂陶瓷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亿元。其次,中超利永成立第三方紫砂鉴定机构与工艺师资质评定机构,聘请国内文物鉴定专家、陶瓷研究专家、紫砂资深国家级大家及业内行业专家,成为紫砂界的鉴定权威。同时,建立国内顶级的紫砂设计中心、创作中心,让公司的设计创作水平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第三,深挖文化价值。中超利永将对紫砂文化进一步推广,包括创办《紫砂汇》杂志赢得行业话语权;在丁山建立生产与展示中心,将生产与旅游观光有机结合起来。第四,创新商业运作模式。建立具有电子商务(B2C)功能的企业品牌门户网站,并与其他主流电商平台实现对接;建立全球紫砂连锁俱乐部,使紫砂会所成为一个展示、交流与交付的平台,首批选址拟定为国内一线城市;与业内资深工艺师签约合作,全权负责这些紫砂精英的作品推广、销售,打造小众艺术的大众化交流与推广平台,掌控行业至高点。

记者了解到,作为紫砂矿唯一的出产地,宜兴下游生产企业众多,目前共有各类陶瓷企业700余家,年产值超110亿元,其中紫砂壶产值30亿元,未来产值还能成倍翻番。但总体而言,目前单个企业规模仍然有限,需要具备一定资源整合能力的企业发挥更大作用。

唐代茶诗 杜甫《夜宴左氏庄》赏析


杜甫(712——770)字子美,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天宝时,在洛阳与李白相识。后寓居长安近10年。及安禄山军陷长安,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寻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居秦州、同谷,后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又号少陵野老。因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有《杜工部集》。

《夜宴左氏庄》 杜甫 全唐诗卷 卷224

风林纤月落,夜露净琴张。

暗水流化径,春星带草堂。

检书烧烛短,煎茗引杯长。

诗罢闻吴咏,扁舟意不忘。

赏析:杜甫是长安人,举进士不第后漫游各地,晚年移家成都,但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陕西长安、凤翔、华州工作或赋闲,死后葬于陕西樊川。《咸宁县志》卷12记载:“在樊川有杜子美祠,屏少陵,眺神禾,左华严,右勋荫。” 少陵、神禾、华严、勋荫是小地名,在长安所辖万年县城西南。杜甫一生大写酒诗,茶诗仅有二首,《夜宴左氏庄》乃其一。这首诗系杜甫晚年定居成都的作品,作于成都浣花草堂。从诗中看,诗人还是颇为知茶的。一个春天的夜晚,繁星满天,春风徐徐,树林、小径、落花、流水伴着优雅的琴声,营造了一个诗意的境界。在这样一个环境里,诗人一边翻书,一边煎茶;书翻了又翻,香茗喝了一杯又一杯。诗人一生嗜酒,移居成都后大概要入乡随俗,确已得品茗之趣,酒徒成了茶人。

武夷岩茶的介绍及迅速传播


武夷岩茶介绍

武夷岩茶即半发酵的乌龙茶制作工艺形成后,所制出的茶叶兼有清香、甘醇的优点,因而得到世人的认同和好评,很快便流传外地。

首先是茶种移植和制作方法之外传,随同的是茶品的外销。 连横《台湾通史》记载:“嘉庆时(1796—1820年),有柯朝者归次福建,始以武夷之茶,植于□鱼坑,发育甚佳,既以茶籽二斗播之,收成亦丰,遂互相传植。” 《永春县志》载:清咸丰年间,(永春)仙溪郑世报父子到闽北谋生,几年后学到栽制武夷水仙的技术,并从武夷带回100株水仙苗种植仙溪鼎仙岩,仿武夷岩茶制法,制出的茶深受乡人喜爱。有些华侨长年饮用。

乌克斯《茶叶全书》第22章载:1834年6月,印度茶叶委员会秘书戈登从福建武夷山购去茶籽,1835年运抵加尔各答。并从当地请去制茶工人。其制作方法:萎凋、炒青、揉捻、烘焙等12道, 1872年才去掉炒青等工序,简化为5道。此不炒就揉、晒干(或烘干)的方法,当系红茶的做法。所以著名茶师张天福说:“乌龙茶继绿茶之后,为半发酵茶,约始于十六世纪,产地由武夷传到建瓯、安溪各地,求,一部分由山西客商贩经蒙古至俄罗斯,大得其利,大部分则销闽粤台、东南亚和欧美各地,销路宽广,价高利厚,从而促进了武夷茶的发展。据民国《崇安县新志》载:清时茶厂近百家,产量逐增,1875—1908年间约40万斤,且价格攀升,创历史最佳水平。

临沧凤庆鲁史镇 茶马古道第一镇


普洱身世追觅之谜

虽然历经了几轮大市振荡,不过普洱茶始终没有像人们预期那般一泻千里,茶气甘醇的它,如同那些被时光掩盖的云南古镇,即便经历再多,也无损其本原。所以,这次我们就跟随第五届广州国际茶文化节暨第八届广州国际茶文化博览会组委会,深入到云南普洱现身地,重走茶马古道,追查普洱身世之谜。第一站我来到的是鲁史古镇,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鲁史古镇就有普洱茶庄,也被称为“茶马古道第一镇”,至今还有当年大马帮的饮马池与被马蹄踏凹下去的石块。

现代文明遗忘地

有时,历史就像一个无心的大回环,终点和起点重合在同一个寂寂无闻处,而过程的辉煌不过成就了口耳相传的饭后谈资,只留下一痕痕似隐似显的显赫印记在时光中散着微光,譬如鲁史。明清以来,鲁史人就以茶为生,并开设茶庄,长期从事茶叶贸易,现在鲁史镇的金鸡村尚遗留有百珠连片的古茶树野生群落。

但是,如今鲁史似乎已经被人们所遗忘,这是一个因道路而兴盛,却又因道路的背叛而衰落的古镇。不过作为旅者的我们应该感谢它被现代文明的遗忘,因为它因此而保持了完整的历史印记,无论是人文,还是建筑。

从凤庆县出发,经小湾的新村,过青龙桥,上骡马萎坡,到金鸡村,就可以到达鲁史。一路半是柏油路半是烂泥路,颠簸得你在车里就像一个被不断拍打的潮州牛肉丸,前后左右上下不断地亲吻车壁车顶车座,一路上只听见人肉拍打车壁的啪啪声。但幸好沿路风景足以补偿撞壁的痛苦。

蒸腾白雾靓茶田

云南绿化很好,遍路都是深深浅浅的绿,墨绿的是老茶树,嫩绿的是烟树苗,翡色的是竹子……前往鲁史的一路上都是如此的风景,山道之九曲十八弯简直媲美秋名山车道,估计藤原拓海来到肯定会手痒。

不过最妙的还是山中时不时腾起的白雾,一阵阵或高或低地轻笼在山顶山腰山谷处,随着风如影随形地在山上飘来移去,清晰得几乎可以看见的雾气,似有无数精灵在其中曼舞。而车子就在其间穿来插去,时而眼前白茫茫一片,时而眼前豁然开朗看到雾气缠绵在脚边。最好看的还是从无雾的山顶看下面有雾的山谷,只见不断蒸腾而起的白雾冒起、蔓延,就像一个放满了冒烟热水的大浴缸一般,叫人只想跳下去洗个痛快澡。高山雾浓且多,难怪这里能出世界闻名的普洱呢。

片状青石楼梯街

从鲁史市集的所在地往下看,便可以看见完整的鲁史古镇全貌,黛色的瓦、飞翘的圆角,像是N条圆头鲤鱼聚在一起。沿着长长的楼梯街下去,便可以去到镇的中心四方街。

以片状青石铺就的楼梯街很陡,在有雾微雨时节更是滑溜溜的,一半是因为湿,一半是因为它的光滑。每块青石都被磨得棱角全无,透亮得甚至可以映出人影,上面还时不时有小小如碗般的凹处,储满了雨水,倒映着天光檐影。这些凹处,就是千百年来马帮驴马经过时留下的蹄印。即使到现在,鲁史也随处可见卖马蹄铁、马鞍等驴马用具的铺子,人们依旧用驴马驮着货品悠悠地走在路上,一如他们的祖辈一般。

从千年之前,鲁史就是缅甸等东南亚小国向中国王朝进贡时必经之路,因此现在鲁史还有个叫象脚井的地方,据说就是当年缅甸大象口渴之下踩出的泉水处。而到茶马古道开始之后,鲁史就更是繁盛一时,商贾云集,甚至有了小上海的称号。不过这一切,随着50年前凤庆县公路的开辟而衰落,因为那一条公路远离了鲁史,从此,它就由进入凤庆的桥头堡,变成了隐没在偏远山区的一隅。

如沉入水底静谧

即使是在光线最强烈的正午进入鲁史古镇,周围依旧是沉静的,静谧得如同沉入了水底一般,即便是云南那清澈如水晶般的阳光射入,也像是隔了层历史的纱。不过那种曾经显赫过的痕迹依旧顽强地从路两边都是土黄色主调的土木结构院落里冒出:规划齐整足有两三米宽的街道;“三房一照壁”的白族民居、北方四合院和江浙猫弓式防火墙设计民居云集一处;随处可见的青石狮子或站或斜或倒,冷冷注视着过往一切;漆成暖洋洋朱红色的实木门窗虚虚实实地掩着;透过倒塌的土墙可以看到雕花飞檐的影壁;而当你推开任何一家院落的门,里面总是整整洁洁的,种满红花绿草。甚至,你还会在某一家看到进士的牌匾,上面的花纹陈旧剥落但依旧有迹可寻,在骨子里透出一种对往昔骄傲的坚持。在这里溜达,时常走半天也碰不上一个人,偶尔可以见到有满面沧桑的老人坐在门口,抚摩着身边的小狗。而小猫则窝在椅子上打盹,半天也不挪一下身体。

在古镇上,最能承载昔日荣光的,就是骆家大院,茶行俊德昌号创始人,鲁史首个规模化种茶和制茶的商人。在他曾经住过的老旧但不失富丽的3层楼大院里,可以依稀触摸那时的繁盛,虽然里面住的已经不再是骆家的后人。至于骆家的后人,则一早搬到了街上,开了家名为俊德昌的药店,记得一定要在他们有空的间隙进去聊聊,因为掌门老人家就是六大茶山茶厂的厂长爷爷,如果和老人家聊得投缘,说不准还可以请他孙子让你去他家的茶厂参观,再买饼好茶呢!而在这样的闲谈中,你就会发觉,古老的时光,就这样被封闭在这个被遗忘的小镇,在逼仄的小巷里,和你狭路相逢。

臭豆腐当道

虽然说鲁史特产有泡肝、火腿、酱油、咸菜,不过在鲁史街上,见到最多的小吃摊就是卖臭豆腐的。来赶集的人们,背着大大的竹编圆筐,大大咧咧地坐在臭豆腐摊前,极有耐性地等待摊主把臭豆腐摊到炭炉上慢慢烤到金黄色,然后加入辣椒粉等味料,大口地放进嘴里,一脸陶醉有滋有味的感觉。仔细地看,鲁史的臭豆腐其实和广州的有很大不同,味道没有上海、湖南、广州那边的刺鼻,而且表面上有一层白色绒毛,颇为可爱,吃的时候是用炭火烤的,而非油煎的,感觉比广州的好入口很多。

茶业皖军吹响徽茶崛起号角


安徽作为全国产茶大省之一,近年来,茶产业经济快速发展,茶叶种植规模不断扩大,茶叶的出口量在全国名列前茅。茶产业在安徽省被确定为重点发展的农业产业化十大主导产业之一,全省有12个市58个县(区)产茶,涉及茶农三百余万人。

安徽省茶叶不但产量大,而且优质品种多,在全国十大名茶行列中,来自安徽的黄山毛峰、六安瓜片、祁门红茶等都占有一席之地。近年来,随着安徽省名优茶叶品牌不断涌现,茶业种植规模的日渐壮大,在全国已经树起一面茶叶皖军的旗帜。

安徽省农委作为该省茶叶产业化发展的主导部门,为了更好地宣传、展示、推介安徽茶叶和弘扬安徽茶文化,打造安徽名优茶品牌,繁荣安徽省茶产业经济,扩大市场消费,带动茶产业发展,促进茶区农民增收,于近期开展了徽茶崛起茶业皖军系列访谈活动,该系列访谈主题为打造优势徽茶品牌、振兴徽茶产业。各市、县农业部门积极参与到徽茶崛起茶业皖军系列访谈活动中,主动融入到茶业皖军的大家庭中,来展示皖茶文化、打亮茶叶品牌。

黄山不仅有毛峰,还有着六百多年历史的松萝茶。黄山市松萝有机茶叶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光熙在中安在线演播室里自豪地向主持人介绍,黄山松萝茶产自生态环境绝佳的绿茶金三角休宁县的松萝山,始创于明代弘治年间,誉为徽茶屯绿的鼻祖,历史上一直作为中药的厨房药的茶叶。共同参加访谈的休宁县农委主任宋更生,更是强调农业部门要为企业搭建好平台,积极扶持当地茶产业,提高茶叶品牌的市场知名度、美誉度。

访谈通过对各市、县(区)农业部门负责人和茶叶企业负责人的采访形式,更加直观的向广大网友展现了安徽省各地茶叶品牌,除了让企业能够充分展示自己,而且还让各市、县(区)农业部门展现了当地茶叶产业化发展的规划和目标。

我们积极向茶农开展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与茶农签订有机茶安全生产管理责任书,保障茶叶的质量安全。对于网友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舒城县兰花有限公司董事长戴凤明在访谈中自信地向网友保证,他们生产的舒城小兰花茶叶有一套严格的追诉机制,在茶园生产、采摘、加工、运输、储存等环节有效的进行质量管理,能够保证消费者喝到口中的是放心安全的有机茶叶。

石台县副县长刘会秋做客访谈现场时介绍,石台县前不久刚举办了茶叶节,请了很多茶商和外宾来到石台县亲自采摘茶叶,对于宣传石台茶叶,打造石台茶叶品牌起到非常好的作用。共同参与访谈的石台县天方茶叶集团董事长郑孝和介绍,随着企业近几年的逐步发展,在省外各地都建立了专卖店,通过专卖店让这些大的城市了解天方品牌,另外,通过打造雾里青品牌,让安徽的茶叶进入外国市场,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安徽的名茶。

宜兴紫砂大师胡洪明重庆紫砂盛会


图一:与壶友们互动、交流。

9月3日、4日,江苏宜兴紫砂大师胡洪明与其子胡迪锋(青年陶艺家)到访重庆,在北滨路金源购物广场天月茶城举办了首次专场签售会。签售会更邀请了北京天月盛世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晓毅出席现场,为活动增色不少。

签售会原定于下午开始,部分壶友上午便前往活动现场,在主办方的安排下,临时增加活动场次,便于让壶友们提前与胡大师进行互动、交流茶艺经验。

图二:亲自为壶友讲解收藏知识

下午3:00,签售会正式开始。胡大师介绍了当前宜兴紫砂发展的现状及收藏前景,提醒在收藏、把玩紫砂壶时要注意的问题。同时,并跟壶友们分享了自己的在陶艺生涯中的种种细喜悦与心酸,以及创作背后的故事,让现场不少壶友深有感触,争先向胡大师提出关于紫砂的各种问题。

活动接近尾声时,不少的壶友还带来了自己的藏品,让大师鉴定、品评,现场热情的壶友纷纷选购自己喜欢的紫砂壶并请大师签名,合影留念。壶友们表示,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通过零距离与大师接触,可以更全面的增加对紫砂艺术和茶文化的了解,避免道听途说,对壶的收藏知识产生误区。

图三:为壶友签名题字

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

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1959年10月生,江苏宜兴人。1978年开始从事陶瓷专业创作与设计;1983年进清华大学进修学习;1986年被收录《中华名人词典》;至今多次获得“年度中国十大紫砂名壶”、“华艺杯”、“中艺杯”、“全国文化纪念品博览会”、“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暨古典家具、收藏品博览会”等大赛金奖。其获奖代表作品:《紫光壶》、《神鸟壶》、《燕归来》、《金猪兆丰》、《桃韵壶》、《万象更新》、《抽方壶》、《螭龙壶》、《云肩如意》等。

他的许多作品已载入了《中国紫砂图典》等多部专业书刊,作品也深受紫砂爱好者与收藏家喜爱,更有部分作品被中南海紫光阁以及众多国内外博物馆收藏。作品多次荣获得国家大奖,多篇论文被省级以上刊物收录,为古老的紫砂艺术文化增添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为紫砂艺术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滇缅茶马古道第一镇


图/文为《国家人文地理》供稿,不得转载

文/图/杨永平

茶马古道让鲁史拥有茶叶的繁荣,茶叶贸易的发展又反过来成就了茶马古道的辉煌:一拨拨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商贾马帮,驮着黑色的茶砖,带着一身疲惫到达鲁史,稍作休息后,又沿着古镇不宽的石板路面,浩浩荡荡沿南丝绸之路直至川蜀大地或东南亚诸国……

云南西部的崇山峻岭深处,澜沧江平缓沉静地向南流去,一路留下无数迷人的风景和动人的故事,在流经一个叫做鲁史的小镇时,江水微微一“逗留”,居然成就了一种充满奇迹的古镇文化……而那条从大理一路而来的古驿道,到了这里更成了一部独具风格的文明史……

由于地理位置特殊,鲁史镇一度成为“茶马古道第一镇”

从凤庆县城驱车向北,跨过澜沧江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修建的铁索公路桥,到达鲁史镇时已至晌午。四面绿树成林的古镇在阳光照射下古色古香,青瓦白墙的民房层层叠叠、错落有致,一条坡度很陡的古道一直向下延伸,农民的粮食、茶农新上市的茶、驮货的马匹拥堵在一条新建的水泥大街上……

鲁史镇原名“阿鲁史”,是由历史上的土著民族语演化而成,位于凤庆县东北澜沧江与黑惠江之间,距凤庆县城84公里,建于明万历25年(1579年)。

茶马古道开辟后,鲁史镇交通条件改善,商旅俱增,成为顺宁(今凤庆县)通往蒙化、下关、昆明,北上丽江、西藏、印度,南到缅甸的重要住宿驿站和货品中转站,是中原文化向边缘地域渗透的必经之地。到上世纪三十年代,鲁史已成为顺宁、昌宁、永平、蒙化四县的商品交易中心,内地的商号随之而来开设分支机构;抗日战争期间,鲁史至顺宁驿道一线又成为抗战军需物资的重要供给线,大量的军民用物资都从这里进出。由于鲁史所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曾一度成为滇缅茶马古道的咽喉重镇,号称“茶马古道第一镇”。有人说:要了解真正的鲁史茶马文化,只有把自己融进鲁史的巷市生活中,才能得到深切体会。

漫步古镇,感觉旋动的茶香在流淌,耳边是时重时轻的马蹄声、铃铛声、赶马汉子的吆喝声……

穿梭于鲁史的三街七巷中:街巷纵横交错,铺面鳞次栉比,打铁的、酿酒的、染布的、照相的、压面的、熬酱油的等等手工作坊应有尽有。贯穿古镇的“楼梯街”尤其显得热闹,驮柴的毛驴、担菜的农妇从四面八方的小路上聚拢来。山里人赶集虽然不善叫卖,但也不乏讨价还价。那石板镶嵌的街道你来我往,倒也热闹。半为山村半为市,可作农舍可作商,是对鲁史再确切不过的概括。

行走在楼梯街,小心地迈过深浅不一、大小不同的马蹄印,脚踏着这岁月的痕迹前行,仿佛这样就能走进深远的历史,在街道两旁,不时有三五成群的孩童在嘻闹耍乐,也有满脸皱纹白发苍苍胡须飘逸的老人悠闲地坐在自家门前石阶上,宁静地看着来往人影,孤独地咀嚼心思。

自茶马古道开辟以来,鲁史人的生活便与茶息息相关了

信步迈入巷道深处一古老破旧的四合庭院。

院内正对大门的厢房屋檐下,一白须老人正围炉独坐。炉上铜壶在烈火的熏烤下呼呼呼冒出白气,老人右手却在不停地上下抖动着一个灰黄的土制茶罐,罐里不时泄出股股茶叶焦黄时的煳香。我们没有打断老人,悄悄拿了椅子挨着老人坐下,静静地欣赏老人的"表演"。老人虽然年纪大了,手脚没有了年轻人的灵活精巧,但老人对完成这一项“茶道”的虔诚却是舞台表演者永远也领悟不了的。

冲上滚烫的山泉水,吮吸足了清茶的芬芳。老人并没因我们的冒昧而惊讶,他热情地邀我们进屋,捧出了他家珍藏的已经发黄的照片,打开了往事。

老人祖辈生活在鲁史,同大多数鲁史人一样以种茶、卖菜为生,其父骆英才是鲁史第一个人工种茶的茶人,先后开挖种植发展茶园400多亩,并设“俊昌号”茶庄,长期从事茶叶的精制和贸易。回忆父亲的往事,老人娓娓道来:初次生产茶叶时,父亲靠的是民间善用的传统人工揉茶法,支口大铁锅,将新采的茶叶用火来杀青,然后将热茶倒入自制的竹簸箕不停地揉晒。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但费时费力。后来通过来往马帮,茶庄引进了木制的揉茶机,方才进一步提高了效率。当时由骆英才带领茶民研制的“明前春尖”和“雨露谷花”两个茶叶品种曾成为民国时期云南红茶的极品,美名传遍省内外甚至邻国。

后来在鲁史镇政府,记者找到一份鲁史境内的茶叶调研报告,报告中详尽记录了鲁史古茶园状况。鲁史野生古茶树群落现有1000多亩,其中人工栽培的古茶园有500多亩,分布在鲁史镇金鸡、古平、永发等村社。茶史可鉴,茶俗可见,鲁史人民种茶制茶喝茶,更将茶融汇到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中……“不断常来客,围炉消夜寒;有茶堪对饮,无酒亦盘桓。”远道而来,好客的主人定会泡出杯杯热情洋溢的茶饮款待你,浓郁的芳香、温情的话语为你消暑解渴,驱净远途的苦累;亲戚朋友礼尚往来、小伙子上门说媳妇,大包小包的礼品中茶叶是必不可少的,而评价一个小伙姑娘是否“成才”,不看外貌长相,而是看他种茶、制茶的质量如何。

鲁史,之所以至今还能如此充满魅力,就在于它的内在里依然灵动着一种魂

晚饭是鲁史镇党委政府接待的,他们还特意请来了一位地道的“鲁史通”给我们作陪。

“鲁史通”名叫曹现舟,从小在鲁史长大,喝过饮马泉水,住过驿站马店,给过往客商端过洗脚水,喂过马,也为镇党委政府编写过志书资料。老人七十多岁了,提及古道,他能从每一块石板每一个马蹄印中给你讲述一段历史、一个故事。

茶马古道的馈赠让鲁史拥有茶叶的繁荣,茶叶贸易的发展又反过来成就了茶马古道的辉煌,老人至今仍然记得当年古镇繁荣的景象:一拨拨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商贾马帮,驮着黑色的茶砖,带着一身疲惫到达鲁史,稍作休息后,又沿着古镇不宽的石板路面,浩浩荡荡沿南丝绸之路直至川蜀大地或东南亚诸国……老人最深处的记忆被打开,讲得如数家珍,头头是道……

饭后,镇党委政府还别出心裁地为记者安排了精彩的节目,节目地点在古镇四方街的古戏楼上。

镇党委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鲁史四方街的露天广场可容纳3000多人,旁边的戏楼初建于民国28年,当时每年节庆都由街绅富户出资点戏,邀请外地戏班子唱戏而民众可自由入场观看。后来历经浩劫,戏楼屡遭损害,但整体模样却得以保存。近几年,当地党委政府对其进行了重修,戏楼再现了当年的雄姿,还时不时邀请县文工团来演出。

那晚,镇党委为我们准备的是三出滇剧:《铡美案》、《杨门女将》和《打金枝》。演出开始前,人们早早就放下手头的活计聚集在了戏台前,那积极劲绝不亚于球迷对世界杯的钟情。

随着锣鼓声敲响,人们立刻停止了说笑,所有目光都集中在戏台中央来回穿梭的演员身上,并跟着情节的起伏或喜或悲或笑或怒。随着清脆的锣声、铃声响起,随着浑厚的鼓点,所有人眼前都出现了一副奇妙的画面,古道、马帮、马嘶、栓马柱、饮马泉……人们仿佛看到一队队马帮,历经长途跋涉,终于在驿站得以稍事休整,突然黑夜里响起振奋人心的旋律,这旋律犹如久违的乡音,犹如悬崖峭壁间叮咚的山泉,犹如母亲的召唤,几天的劳苦疲惫、孤独寂寞、惊心动魄顿时烟消云散,浑身舒畅精力充沛欲望喷吐……

事后,人们抑制不住这戏曲带来的兴奋,自发地围聚在广场,燃起篝火,吹起竹箫,弹起弦子,打起了歌来。大直歌、小半翻、二退四、箐鸡摆尾、毛朝里毛朝外,各种舞型交叉变化,男女老少闻声舞动,声势雄伟壮观,一种不可抗拒的感染力,让不胜舞蹈的我们也加入其中,享受着鲁史的夜晚……

滇西茶马古道第一镇


鲁史位于凤庆县东北部,澜沧江与黑惠江中间,素有“夹江”之称。历史上是凤庆通往巍山、下关、昆明乃至中原的重要交通枢纽和驿站,被称为“茶马古道第一镇”。

青石板上的马蹄,隽刻着一串串驮茶马帮的铃声,岁月的风雨斟满蹄印,任何一位游人,都能在马蹄踏出的杯盏里品得到普洱茶的诱人清芬。一千七百年的历史,被一棵红线栓着,一理就理出大马帮不尽的传奇。当暮春的阳光铺在楼梯街抽旱烟老人脸上,从那一脸粗粗细细的皱纹包裹着的平静与清心,你当然无法想到,这个叫鲁史的古镇竟是普洱茶进贡的重要要道。上锈的栓马桩,牵着现代人不尽的思绪,饮马池里清泉,滋润着还在楼梯街来来去去的马嘶,极富南昭建筑文化的三坊一照壁,飞翔着千年的鸟语。

随《中国普洱茶》电视艺术片摄制组顺着茶马古道,在顺宁府(今凤庆县)驱车向北,跨过澜沧江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修建的铁索公路桥,来到鲁史。时间是五月的一个鲁史街天,农民的粮食、茶农新上市的春茶、驮货的马匹拥堵在一条新建的水泥大街上,堵车的时候从车窗往下看,四面绿树成林的鲁史古镇在正午的阳光照射下,青瓦白墙的民房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地别在大山的胸襟,淡淡的炊烟点缀着古镇,一条坡度很陡的街子从公路边一直向下延伸,此刻有大马帮的铃声金属味道很浓地传来,接着是马哥头的小调沙痖地跟着,马背上是不轻的货物,这其中有准备上市的新茶。“今年茶价不错,我家已经收入三千多元了,这是一批古山茶,也是你们说的野生茶叶,每公斤一百多元呢。”赶马的小伙子见到车头上“中国普洱茶摄制组”的字样,向我们侃了起来,他身后的马共有5匹,都是驮着茶叶。

镇党委很重视,当即派出了一位地道的鲁史通给我们当向导。他叫曹现舟,从小在鲁史长大,喝过饮马泉水,住过马店,给过往的商人端过洗脚水喂过马,帮镇上写过志书,他只要步入鲁史古镇,他脚下的每一片青石板他都会告诉你一段真实的昨天。老人年近七十,却还十分健谈,硬郎的身影在摄制组前面一会儿指点古屋,一会儿抚摸石级,得益于他的指点,当我悠然地漫步在古色古香的小巷,走着走着竟走进了一步普洱茶的历史,耳边的响铃向在诉说着久远的故事。

普洱茶从六大茶山向普洱府聚集,在那里完成交易,再通过思茅到临沧,路就分成了两股,一股是从临沧的云县经南涧到大理,高高的无量山虽然盘旋着细细的山路,大马帮走起来却很费力,于是另一条到达大量的路便在商人的脚下形成,那就是从当时顺宁府(今凤庆县)通过澜沧江上的青龙桥到达澜沧江以北地区,而鲁史是这条道上的饮息处。

据《鲁史镇志》记载,鲁史镇于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设巡检司,辟为街场。民国2年(1913)设区团地方管理结构和警察分局,民国18年(1929)年,建鲁史镇,历史上一直是顺宁府、县设于澜沧江北地区行政管理机构所在地。随着清乾隆二十六年(1716),享誉海内外的澜沧江青龙桥的建成,交通条件改善,商旅与日俱增,鲁史也随之成为顺宁、云州、缅宁、耿马、镇康乃至缅甸、通往蒙化(巍山)、下关、省城昆明以及中原地区的重要住宿驿站和丝绸驿道。即便时光之水流淌到今天,仍能从历经沧桑的四合院建筑样式;已经磨得光亮滑溜又有些残缺的石板街,寻常人家的土木结构的老屋和木雕的旧窗棂,依稀能听到历史的回音。

鲁史古镇,东西长800米,南北宽538米,总面积为43万平方米。澜沧江把顺宁府和鲁史镇一隔两半,历史上内地派流官到顺宁,或顺宁官商入内地,只能靠漭街渡、犀牛渡渡船往返。清乾隆26年(1761年)顺宁知府刘靖督土民修建青龙桥于镇南金马明子山脚下的澜沧江上,这是清代顺宁第一宏伟建筑,也是澜沧江三大古桥中至今仍保存完好的唯一铁索桥。因为小湾电站建设的需要,青龙桥只是陈列在凤庆城里供人观赏的几段铁索几块石头。然而不能忘记,正是青龙桥建成后,交通进一步得到发展,促进了鲁史地方经济的繁荣。鲁史古镇门市林立,商号增加。绸缎、洋纱、棉布、盐巴等内地的产品和本地的茶叶、核桃、木耳等土特产品以此作交易的集散地。当地人把内地物资运往边疆;内地人到凤庆赶春茶会,购买茶叶后从鲁史返回故乡。昆明、大理一带茶商又将凤庆的茶叶贩卖到丽江、迪庆、西藏等地,鲁史作为茶出凤庆运向各地,同时各地的文化又通过鲁史向滇西深处发散。

所谓顺下线,就是从顺宁(今凤庆)到下关的这条线。马帮走这条线是很艰难的。那马道虽然也不窄,大多都达五、六尺宽,但山高谷深,崖悬壁峭,林间猿啼鸟呜,夜晚虎豹出没,多少马锅头的壮举轶事流传至今。山道艰难,江河也险恶,在横渡澜沧江和黑惠江时,只能用竹筏或木舟将骡马和驮子分别渡过,要是遇上水涨浪激,筏翻舟沉马驮覆没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根据《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志》记载,双江、临沧(现临翔区)、云县、凤庆的茶叶调拨运输到下关,直到20世纪50年代还使用马帮,要经过8个马站,需8天时间,而鲁史是必经之路,而且除了在鲁史吃住歇息,再也找不到其它合适的马站。

鲁史不仅是茶马古道第一镇,还是正宗的大叶茶的故乡,茶叶再次交易的市场。明清以来,鲁史人就以茶为生,骆英才是鲁史第一个人工种茶的人。并开设“俊昌号”茶庄,长期从事茶叶贸易。还有出自段逸甫茶园的“凤山春尖”,是民国时期云南茶叶的极品之一。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俊昌号”和“凤山春尖”都消失了。现在鲁史镇的金鸡村尚遗留有百珠连片的古茶树野生群落。古平村海拔2400米左右的山野上,生长着三千多株野生茶树。据初步统计,凤庆野生古茶树群落现有5800亩,生长在海拔2170米香竹箐山坡上的香竹箐古茶树,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栽培型最粗壮、最古老的大茶树。树粗5.82米,树干直径1.85米③,树型乔木,树姿开张,树幅7Ⅹ8米,经中国农业博物馆专家初步鉴定,树龄高达3250年。

鲁史镇以四方街为中心点,和四方街连接的横街是鲁史古镇的主要街道。形成“三街七巷”的格局。走进鲁史的大街小巷,深深感受到古文化的印迹。这里四合院的营造很有特色。四合院的装修、雕饰、彩绘、处处体现着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房屋大多坐南朝北,院落基本上是一正两厢一照壁的格局。院内,四面房子都向院落方向开门,宽敞的院落内,植树栽花,叠石造景。在临街或靠路的墙体上,有画有诗。过去,临街的人家总有一个很宽的石板走廊。鲁史镇是临沧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也是这条古道上规模较大、保存较为完好的古镇。据说这条古道开辟于1328年,距今已近七百年。公元1639年农历八月十五中秋夜,著名的地理学家徐霞客就与驮茶马帮一道投宿鲁史,第二天,天未明便悄然离去。后来我们从他的日记中知道,徐霞客在高枧槽就喝上了“太华”名茶。

走在鲁史的每一条小巷,都会遇到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们抽着本地产的旱烟,想着往事,那一脸皱纹除了略露一点苍桑,更多的是自足的悠闲。他们烤着他们的孙女采回的新茶,土茶罐里泛起的除了一点点苦涩,更多的是生活的甘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