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茶发源于武夷山的历史记载大全

发布时间 : 2020-09-29
安化黑茶历史记载 武夷山乌龙茶 茶叶发源于哪里

【www.cy316.com - 安化黑茶历史记载】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乌龙茶发源于武夷山的历史记载大全”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乌龙茶发源于武夷山的历史记载大全”相关知识!

至于乌龙茶的诞生,也像其他茶类一样,很难说清它的具体时间。但它不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是源远流长。应该说,它是脱胎于历史上更早的茶类乌龙茶源于武夷山,这在中国茶界是基本公认的史实。但是长期以来,在报刊中也偶见不同说法,本文就乌龙茶发源于武夷山问题进行进一步佐证,考诸历史,关于武夷茶的记载有:

关于乌龙茶的起源,清布衣文士王草堂在其《茶说》作了详细记载:“武夷茶采后,以竹筐(当为筛字),架于风日中,名曰晒青,俟其青色渐收,然后再加炒焙。阳羡山片,只蒸不炒,火焙以成。松罗、龙井皆炒而不焙,故其色纯。独武夷炒焙兼施,烹出之时,半红半青。青者乃炒色,红者乃焙色也。茶采而摊,摊而扌鹿(摇之意),香气越发即炒,过时不及皆不可。既炒既焙,复拣去其中老叶、枝蒂,使之一色。”此文被当时(1717-1720年)在崇安县(1989年改名武夷山市,下同)为令的陆廷灿编入其《续茶经》。

唐代元和年间孙樵(806—820年)《送茶焦刑部书》:“此徒皆春雷而摘,拜水而和,盖建阳碧水丹山(指武夷山)之乡,月涧云龛之品,慎勿贱用之”。徐寅(894—898年)《谢尚书惠腊面茶》诗:“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飞鹊印成香腊片,啼猿溪走木兰船,金槽和碾沉香末,冰棍轻涵翠缕烟,分赠恩深知最异,晚铛宜煮北山泉。”可见,当时武夷茶已作为馈赠珍品,并提到研膏、腊面的制法,说明了武夷茶的栽制更早于此时。

宋代范仲淹(989—1052年)《斗茶歌》:“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苏轼(1037—1101年)《咏茶诗》:“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宠加,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说明宋代已将武夷茶作为贡品。元代大德六年(1320年)设置御茶园于武夷九曲溪的第四曲溪边,制龙团五千饼入贡。此时武夷茶已单独入贡,名声从此日渐扩大。

明代万历年间(1573年)徐火勃《茶考》:“山中土气宜茶,环九曲之内,不下数百家,以种茶为业,岁所产数十万斤,水浮陆转,鬻之四方,而武夷之名,甲于海内矣。宋元制造团饼,稍失真味,今则灵芽仙萼,香色尤清,为闽中第一。”于是贡额累增,崇安贡茶达470.5公斤,约占全国贡茶2011公斤的四分之一。

清代释超全(即阮文锡)《武夷茶歌》:“景泰年间(1450—1456年)茶久荒,嗣后岩茶亦渐生,山中籍此稍为利。……凡茶之候视天时,最喜天晴北风吹,苦遭阴雨风南来,色香顿减淡无味,近时制法重清漳,漳芽漳片标名异。如梅斯馥兰斯馨,大抵焙时候香气。”陈述了当时武夷茶犹如今天乌龙茶制法中气候与品质间的关系,以及天然的花香品质特征。1717年任崇安县令的陆延灿在《续茶经》中引述王草堂的《茶说》:“武夷茶……茶采后以竹筐匀铺,架于风日中,名曰晒青,俟其色青渐收,然后再加炒焙,阳羡齐片祗蒸不炒,火焙以成。松萝龙井皆炒而不焙,故其色纯。独武夷炒焙兼施,烹出之时,半青半红,青者乃炒色,红者乃焙色也。茶采而摊,摊而扌鹿,香气发越即炒,经时不及皆不可。既炒既焙,复拣去其中老叶枝蒂,使之一色。”这些记载与当今乌龙茶制法以及品质三红七绿的要求,是相同的。1751年,董天工《武夷山志》:“第岩茶反不甚细,……烹之有天然真味,其色不红”,与今天乌龙茶的采摘要有一定的成熟度,茶汤不宜红的要求,如出一辙。武夷茶自元至清,一直处于兴盛时期。

史籍中留下的可贵记载,说明了乌龙茶制造技术与历史上的武夷茶制作技术有着一脉相承的联系。可以说,乌龙茶约肇始于16世纪的明代,盛行于清代。明代是我国制茶继往开来,在技术上有较多创新的时期,一反把茶叶碾碎或杂以其他香料的制法,以保持茶叶原有的形色香味,把绿茶蒸青改为炒青,并推动了乌龙茶等其他茶类的创立和发展。与此同时,闽南安溪在历史上选育和繁殖了不少适制乌龙蔗的优良品种,并在制造技术上精益求精,虽然缺乏较早的有关历史文献,但亦不能就此认定安溪与乌龙茶的创制无缘。

cy316.com编辑推荐

茶礼的历史记载


茶会的盛起。在我国,以茶待客的礼仪由来已久,据文献记载,江南一带,在两晋、南北朝时,客坐设茶,便已成为普遍的待客礼仪。到唐朝,它更发展为全国性的礼俗。如刘禹锡《秋日过鸿举法师寺院便送归江陵》吟:客至茶烟起,禽归讲席收;白居易《曲生访宿》称:林家何所有,茶果迎来客;李咸用《访友人不遇》记:短棒应棒杖;稚女学擎茶;以及杜荀鹤《山居寄同志》所说:垂钓石台依竹垒,待宾茶灶就岩泥,等等。

以茶叶相馈赠,在我国历史上实际出现很早,但在唐朝以前的文献中记述不多,在《全唐诗》中馈赠茶叶成为常见的题材。如李白《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柳宗元《巽上人以竹间自来新茶见赠酬之以诗》、白居易《萧员外寄新蜀茶》、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等等,经粗略查点,《全唐诗》关于答谢馈赠茶叶的诗篇,多达30余首,这也多少说明了茶在当时受人重视的一斑。

与唐朝以茶为礼,以茶相馈盛极一时相关,在社会上围绕茶的饮用,还兴起了其他一些新的风尚,茶会即是其中最值得称道的一种。茶会(即今之茶话会)一词,最早就见之于唐诗。在《全唐诗》中,除前面引及的武元衡《资圣寺贲法师晚春茶会》一诗以外,还有刘长卿的《惠福寺与陈留诸官茶会》,钱起的《过长孙宅与朗上人茶会》,以及周贺《赠朱庆余校书》树倚池岛鹤,茶会石桥僧等诗篇和诗句。

可能由于茶会在当时尚属初出,在有的诗篇中,又称为茶宴和茶集等等。如李嘉祐即席诗《秋晚招隐寺东峰茶宴内弟阎伯均归江州》,钱起《与赵莒茶宴》,以及王昌龄的《洛阳尉刘晏与府县诸公茶集天宫寺岸道上人房》等即是。这些不同的称法、特别是钱起一人的二诗,一名茶会、一称茶宴,表明当时社会上对茶会或许还未形成一致和确定的提法。另外,从上述诗篇中,我们也不难看出,诗中所记的茶会、茶宴或茶集,差不多都与寺庙僧人有关。

这说明,茶会或许就是由寺庙僧界首先兴起的。茶对佛教来说,不只是一种荡昏寐、净尘心有助于修行的饮料;而且是用以标榜俭朴的所谓素业。

关于药茶的历史记载


药茶同气功、针灸一样,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药茶是我们祖先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不断创造和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的结晶,并屡经验证,行之有效。千百年来,为中华民族的健康,作出了贡献。

药茶,既可以作为人们工余、饭后的饮料,又可以防病治病,缓衰抗老,延年益寿。所以,受到广泛的欢迎,并经久不衰。据初步考证,历代医籍所记载的药茶方,至少有二百多方。有单味的,也有复方;有用于治疗疾病的,又有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的。品种繁多,的确称得上祖国医学一萃。

茶,长期以来,被视为多种功能的中药。在茶叶利用的四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就有三千多年主要作为药用。茶叶作为药用,在我国很多古书上就有记载。例如:《神农本草》这部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对茶的功效,就有明确的记载: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

并有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相传:神农在品尝百种草药时,当尝到金绿色滚山珠而中毒,正巧倒在茶树下,而茶树叶上的露水流入口中,使之苏醒得救。这虽说是传说故事,但却记载了茶叶有解毒功能这一事实。三国时名医华佗在《食论》中写下了苦茶久食益意思,指出饮茶具有提神醒脑的作用。汉代名医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记述有茶治便脓血甚效的验证。梁代名医陶弘景云:久喝茶可以轻身换骨。这虽有夸张之嫌,但也说明了茶叶有强身保健和延年益寿的作用。盛唐时期,在朝廷命苏敬等编写的《唐本草》中云:茶味甘苦,微寒无毒、主瘘疮,利小便,去痰热渴,主下气,消宿食。下气消食,作饮,加茱萸、葱、姜良。陈藏器《本草拾遗》中也记有破热气、除瘴气、利大小肠。著名医学家王焘的《外台秘要》第三十一卷中有代茶新饮方一节,详细记述了药茶的制作,使用和主治疾病,开创了药茶制作的先河。药王孙思邈编著的《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在食治节中称茶令人有力,悦志并记有茶药方十余方。孟洗《食疗本草》中也有用药茶治腰痛难转、热毒下痢的记载。

药茶的运用,到了宋代,已有相当的发展。不少劳动人民和医家,采用药茶防病治病,并积累了极为宝贵的药茶方。在官方编纂的《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中作了广收博采。记有不少药茶方。如葱豉茶、薄荷茶、石豪茶、腊茶、合腊茶、硫磺茶等,都在以上两本书中有配方、用法、主治等方面的记载,并广泛用于实践之中。许多药茶方,不仅在群众中饮用,在宫廷王室里也颇受青睐。元朝宫廷饮膳太医忽思慧,主管宫廷贵族的饮食烹调,根据多年经验,写成《饮膳正要》,其中就有不少药茶方,并指出:凡诸茶,味甘苦微寒无毒,去痰热止渴利小便,消食下气,清神少睡。著名老年学家邹铉在宋朝陈直《养老奉亲书》基础上,广收博采,著述了《寿亲养老新书》,其中收载防治老年病的药茶方,如槐茶方、苍耳茶方等,并有试茶、香茶、柏汤茶、干荔枝茶的制作记载。吴端《日用本草》、王好古《汤液本草》中,均有药茶功效的记载。

明朝以后,药茶方运用更加广泛。在《《普济方》中的药茶一篇中,收载了药茶方8个,并详细介绍有适应症和饮用方法。《韩氏医通》中首次记载了缓衰抗老的八仙茶方。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附录药茶方十余个、如茅根茶、萱草根茶等,并对药茶的功效作了全面的论述,并促进了后世对药茶的研究。

清代,载药茶方的著作日益增多。张璐的《本经逢原》、陆廷灿的《续茶经》、刘源长的《茶史》二卷、汪昂的《本草备要》,王士雄的《随息居饮食谱》、黄宫绣的《本草求真》、等书均有药茶方的记载。其中沈金鳌《沈氏尊生书》记载的瘟病学家叶天士药茶方,后来改制成天中茶的药茶,十分有名,至今还运用于临床,受到医家推荐。黄伯雄的《食鉴本草》、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中不少药茶方,为研究和整理药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清宫十分重视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药茶方,如清宫仙药茶,由乌龙茶、六安茶、泽泻等组成。据现代药理研究,其降脂、化浊、补益肝肾,提高免疫功能等作用,十分明显。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一书的清热茶方中,就有清热理气茶、清热化湿茶、清热养阴茶、清热止咳茶等。这些茶方,都是中医宝贵的文献资料。

近代,药茶方在群众中已广泛流行,特别是建国以来,更受重视。1963年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附录有药茶的一般制法和要求,为药茶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中药大辞典》、《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等,收录了不少有效的药茶方。临床上,除茶叶外,还制成了不少成品药茶,如建曲茶、午时茶、甘露茶、感冒茶、减肥茶、天中茶、乌龙茶等。乌龙茶已打入国际市场。许多著名老中医用药茶方防治疾病,积累了丰富经验。耿鉴庭《瀚海颐生十二茶》已在群众中广为采用。

中药学家叶橘泉用决明子茶健身延年的经验得传播。周潜川《气功药饵疗法与救治偏差手术》一书收列了多种药茶处方。近年来,不少专家出版了不少著作,收纳大量有效茶方,如丹参茶、山楂茶、荷叶茶、玉米须茶、三宝茶、葛根茶等,颇受群众欢迎。

综观我国古代,记载药茶的书十分丰富。其中有《本草纲目》之类的本草类书27种,有医方类,如《枕中方》、《千金方》等7种,有《采茶录》、《茶谱》等茶书类四种,有《博物志》、《述异记》等经史类7种。多达61种古书中记载着茶叶的药用价值和药用配方。涉及治疗疾病的方剂多达219方,仅治去痰的便有药茶19方。

在国外,药茶方的应用也十分广泛。苏联药典第八版中即记有茶方通则,并有泻下茶、止咳茶两种法定处方。近年来,青草茶在欧州盛行。日本津村顺天堂试制袋泡茶,用于保健,并取得了专利权。香港太平洋有限公司根据中医古方,采用电脑配制药茶成品,有桑菊感冒茶、参和茶、八珍茶等,深受欢迎。目前国内外市场上出现了袋泡茶、香料茶、速溶茶、冰茶、混合饮料茶、中药茶等。充分发挥着药茶在医疗保健中的作用。茶与人类健康紧紧相连,目前,日本和欧美等发达国家已把茶21世纪的健康饮料列为90年代的重大研究课题,并由国家投入大量经费和人力进行研究。

雁荡毛峰茶历史记载


大龙湫茶业所产的雁荡毛峰茶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相传晋代开山始祖诺讵那居龙湫时,一日忽遇一老翁,对诺讵那说:“感谢神师恩德,使我得以安居。”诺讵那问:“为何感恩?”老翁说:“恩师居于龙湫,日常用水,倾于山地,勿流溪间,保全山泉洁清。为报答恩师,特赐茶树一株,保你终生受用。”诺讵那又问:“贵人尊姓,家居何方?愿日后相见。”老翁曰:“远在天边近在眼前,若要相见,就在明晨。”诺讵那一觉醒来,原是一梦。第二天清晨,诺讵那走出家门,站在龙湫背上,向四周细看,但见龙湫上端,龙头哗哗吐水,远处山边,有龙尾隐约摆摇,一瞬间,不复再见,方才大悟,老翁原是老龙化身。当他回得家来,竟见庭院之中有一株大茶树,枝叶茂盛。此后,正如老翁所言,日采日发,终年饮之不尽。从此,雁荡山有了茶树繁殖。

北宋时期,科学家沈括几次考察雁荡,在其著作《梦溪笔谈》中称:“天下奇秀,无逾此山”。雁荡名声,由此显扬天下流传四方。雁荡山茶叶远在明代已被列为贡品。据明隆庆年间(公元1567~1572年)《乐清县志》记载:“近山多有茶,唯雁山龙湫背清明采者极佳。”

雁山茶名目繁多,据朱谏的《雁山志》中也说:“浙东多茶品,而雁山者称最,每春清明日采摘芽茶进贡,一旗一枪,而白色者曰明茶,谷雨日采者曰雨茶,此上品也。”明代冯时可把雁荡山之茶,与观音竹、金星草、山乐官以及香鱼,共列为雁荡山五种珍品。清代光绪年间,雁茗名声更胜。据《瓯江逸志》载:"瓯地茶,雁山为第一",可见雁茗在当时的地位。新中国成立后,在当地茶农的精心培育下,雁荡毛峰品质不断提高,1964年乐清县农业局和温州茶厂在雁荡乡能仁村(即大龙湫茶业有限公司住址)试制了一批名茶,质量好,满披毫毛,定名为“雁荡毛峰”。1980年省农业厅在雁荡山召开第二届名茶评比会,县农技干部探索试制了几千克茶样,选送参评,获得了一类优质名茶奖。1982--1983年县农业局干部走访老茶农,座谈搜集名茶采制技术,改革雁荡毛峰的工艺规程,形成其独特的外形和内质,1984,1986年连续获得省一类名茶称号,从而取得浙江省名茶证书。

黄檗茶历史记载


黄檗山原名鹫峰,自古为佛门圣地,地方史乘上称其为“释家祖庭”。曾有西域僧人住此峰,见山形如天竺鹫岭,故名鹫峰,并建鹫峰寺。唐开成年间(836-840),希运禅师得百丈正传后卓锡鹫峰。希运幼时出家于福建福清县之黄檗山,为纪念家乡,于是将鹫峰改山名为黄檗,易寺匾为黄檗寺。

希运在此倡立“无心”说,与弟子义玄共弘法理,终成气势,创立了中国南禅宗五大派之一的临济宗,并使之广扬中外;山也蜚声天下,名盖福建黄檗。相传唐宣宗李忱未登基时,曾游方至北,在飞瀑前与希运联诗。此后,历代文人豪士多慕名而至,来此登临胜景,留下许多传颂千古的名篇。昔时寺僧园户就在寺旁的空地上和附近山谷间开荒种茶,设立茶园,加工生产出来的茶就是黄檗茶,品质卓绝,具有形美、色碧、香高、味醇等特点,故又号称“中州绝品”。

黄檗茶历史悠久,根据《瑞州府志》记载,远在唐代已作贡品。宋人所著《萍州可谈》中就有“江西瑞州黄檗茶,号称绝品”的记载。北宋文学家苏辙贬谪筠州(瑞州)时,写有茶花诗二首,其一

《咏前寺茶花》诗曰:黄檗春芽大麦粗,倾山倒谷采无余。只疑残枿阳和尽,尚有函花霰雪初。耿耿清香崖菊淡,依依秀色岭梅如。经冬结子犹堪种,一亩荒园试为锄。

从此诗可见,黄檗茶远在宋代,其产、制都已积下了丰富经验。该茶在元、明两代,均被列为贡品,年进贡达15千克。但自清代至民国,瑞州绿茶逐渐衰落。到了本世纪40年代,瑞州绿茶几乎面临绝境,年产总量仅250千克。现瑞州绿茶有了很大发展。近来又恢复和发展黄聚茶生产。

该茶品质特征为:外形挺秀多毫;香气清高;汤色明净,滋味醇厚,叶片嫩绿明亮。采用炒生锅、炒熟锅、摊凉、烘焙、足火等工序加工而成。

“贵族茶道”的历史记载


文化背景不同便形成中国四大茶道流派。贵族茶道生发于茶之品,旨在夸示富贵;雅士茶道生发于茶之韵,旨在艺术欣赏;禅宗茶道生发于茶之德,旨在参禅悟道;世俗茶道生发于茶之味,旨在享乐人生。

由贡茶而演化为贵族茶道,达官贵人、富商大贾、一豪门乡绅于茶、水、火、器无不借权方和金钱求其极,很违情肯理,其用心在于炫耀权力和富有。源于明清的潮闽工夫茶即贵族茶道,发展至今日渐大众化。

茶虽为洁品,但当它的功能被人们所认识,被列为贡品,首先享用它的自然是皇帝、皇妃再推及皇室成员,再是达官贵人。小家碧玉一朝选在君王侧,还能保持质朴纯洁么?恐怕很难。这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茶列为贡品的记载最早见于晋代常据著的《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发联合当时居住川、陕、部一带的庸、蜀、羡、苗、微、卢、彭、消几个方国共同伐纣,凯旋而归。此后,巴蜀之地所产的茶叶便正式列为朝廷贡品。此事发生在公元前1135年,离今有3000年之久。

列为贡品从客观上讲是抬高了茶叶作为饮品的身价,推动了茶叶生产的大发展,刺激了茶叶的科学研究,形成了一大批名茶。中国社会是皇权社会,皇家的好恶最能影响全社会习俗。贡菜制度确立了茶叶的国饮地位,也确立了中国是世界产茶大国、饮茶大国的地位,还确立了中国茶道的地位。

但茶一旦进入宫廷,也便失去了质朴的品格和济世活人的德行。反之,贡茶坑苦了老百姓。

为了贡茶,当此时,男废耕,女废织,夜不得息,昼不得停。茶之灵魂被扭曲,陆羽所创立的茶道生出一个畸形的贵族茶道。条被装金饰银,脱尽了质朴;茶成了坑民之物,不再济世活人。达官贵人借茶显示等级秩序,夸示皇家气派。

贵族们不仅讲条,也讲真水,为此,乾隆皇帝亲自参与孰是天下第一泉的争论,称水法一锤定音,钦定北京玉泉水为天下第一泉。为求真水又不知耗费多少民脂民膏。相传,唐朝宰相李德裕爱用惠泉水煎茶,便令人用坛封装,从无锡到长安铺递,奔波数千里,劳民伤财。此后因一云游和尚点化,知其弊端,才人不告劳,浮位乃洱。

贵族茶道的茶人是达官贵人、富商大贾、豪门乡绅之流的人物,不必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但一要贵,有地位,二要富,有万贯家私。于茶艺四要精茶、真水、活火、妙器无不求其高品位,用权力和金钱以达到夸示富贵之目的,似乎不如此便有损皇权至上,有负金钱第一。

贵族茶道有很多违情背理的地方,但因为有深刻的文化背景,这一茶道成为重要流派香火绵延,我们不得不承认其存在价值。作为茶道应有一定仪式或程序,贵族茶道走出宫门在较为广泛的上层社会流传,其富贵气主要体现在程序上。其变种即源于明清至今仍在流传的闽潮功夫茶。

西藏茶文化的历史记载


据藏族史料记载,西藏高原盛行饮茶之风,是从松赞干布时期与唐朝之间的茶马贸易开始的。藏族在唐代已经获得许多中华内地的名茶。松赞干布统一西藏,迎娶尼泊尔赤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后,西藏的商业贸易兴盛起来,而茶马贸易成为吐蕃与唐朝的主要贸易。唐高宗时缣马交易、唐玄宗赤岭的互市换马开始了唐朝与吐蕃茶马市场之端,用良马和唐朝换茶。对此,唐朝专门成立了茶马司,负责与吐蕃之间的茶马贸易。公元743年,唐蕃会盟,立碑于赤岭(今青海湖东面的日月山),建立了茶马互市.为了交换茶叶,吐蕃曾派专人经营藏、汉茶叶贸易,称为汉地五商茶.西藏高原本是不产茶的地区,史料记载,早在囊日松赞时期,吐蕃民间就开始嗜茶。把茶叶当作开胃、养身之药由来已久。

藏文史书《藏汉史集》关于茶叶在藏族地区出现的故事有如下记载:吐蕃王都松芒布杰得了一场重病,静养之时,王宫屋顶的栏杆角上飞来一只从来没有见过的美丽小鸟,口中衔着一根树枝,枝上有几片叶子,在屋顶上婉转啼叫。吐蕃王派人查看,将小鸟衔来的树枝取来放到卧榻上。他发现这是一种以前没有见过的树枝,于是摘下树叶放入口中品尝其味,顿觉清香,加水煮沸,竟是上好饮料。于是派出众大臣及百姓去寻找这种奇妙的树,历尽艰辛终于在汉地找到了,原来这就是茶叶树。从此,茶叶被引进藏区,并逐渐成为藏族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料。史籍有关于吐蕃王室储存汉地各种名茶的记载。在藏文的《汉藏史集》中,有两章(《茶叶和碗在吐蕃出现的故事》、《茶叶的种类》)专门介绍茶是如何从汉地传入吐蕃的情况。书中写道:对于饮茶最为精通的是汉族的和尚,此后赤松德赞向和尚学会了烹茶,米札衮布又向噶米王学会了烹茶。这以后依次传了下来。鉴别汉地茶叶好坏的知识篇为《甘露之海》。这说明随着茶叶传入西藏,茶文化也随之在西藏广为传播。茶叶一经传入西藏,它所具有的助消化、解油腻的特殊功能,使之成为肉食乳饮的藏民族的饮食必需品,上至王公贵人,下至庶民百姓,饮茶成风,嗜茶成性,纷纷竟相争求。

于是,两地之间的茶马古道也应运而生。在西藏,藏族喝的茶可分为酥油茶、甜茶、清茶,其制作方法也各不相同。而藏族最喜欢喝的是从吐蕃时期就己开始流传的酥油茶。酥油茶的制作本身就具有丰富的工艺色彩。酥油茶的制作方法是:以产于四川、云南的青砖茶作原料,先把砖茶熬煮成浓浓的茶汁(荚沽),滤出茶叶,倒入茶罐,放在一旁待用。做茶时,取适量的浓茶汁加一定比例的水和盐,倒入董莫(酥油茶桶),加入酥油,再用力将甲罗(打酥油茶用的棍子)上下来回搅动,待水乳交融便成了可口的酥油茶。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力走入高原人家,不少人都使用电动搅拌机打酥油茶,使这一传统的饮食习俗被赋予了现代的操作方式。

官庄毛尖历史记载


官庄毛尖茶历史记载

据《沅陵县志》记载:"官庄介亭毛尖,唐代盛行,清乾隆时期作为贡品"。"官庄毛尖"早时为晒青绿茶,直到近代才由晒青改为烘青。相传1927年"湘西王"的参谋龚石如,在官庄开了一个"西南茶叶店",为了争夺市场,使用权力,集各地名茶艺师,改革制茶工艺,将晒青改为烘青,茶叶品质有了很大提高。又采用特制的小木盒包装,规格多样,有一两、二两、三两、四两、一斤等,木盒精美,小巧玲珑,居家旅游,携带方便,因而"官庄毛尖"爱好者甚多,销售甚广。

沅陵是一个群山环抱的山区县,沅江由西南入境,横贯境内。全县分为南北两部,江北属武陵山脉,江南属雪峰山脉,境内最高峰海拔1355米,山岭起伏,溪河如织,大小河流达460多条。官庄地处县东南,林深谷幽,云雾缭绕,气候温和,雨量丰富,土质肥沃,是优质茶的主要产地。历史上贡茶介亭毛尖就出在官庄附近的黄金坪。沅陵官庄,是我国古代从东向西,进入大西南的首镇驿站。官庄前面的辰龙关地势险峻,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索有"湘西门户"和"南天锁钥"之称。远在300余年以前,吴三桂引清兵入关,继而又与清兵相抗衡,兵驻辰龙关,与清兵在这里大开战场,殊死搏斗。1914年,爱国名将蔡锷为讨伐窃国大盗袁世凯,曾率领革命军,凭借着雄关和广大人民的支持,英勇奋战,把袁世凯的10多万军队歼灭在辰龙关外。这里群峰插天,谷径幽回,终年云雾缭绕,土质肥沃,是茶树生长的合适环境。

官庄一带产茶历史悠久。历史上的贡茶"介亭毛尖",就产于官庄附近的黄金坪。

茅岩莓茶历史记载


茅岩莓茶历史记载

1、公元937年土蛮吴著冲拢络龙山土蛮叶霸冲占地为王,吴王荒淫无道、自我为政。惊动晋皇,派长沙都府马英将吴王剿灭,并委任马英战将朋寒之子朋世愁世袭土司王位,在土司王时代有一条政令:凡民间发现奇珍异宝,都必须上报土司王领奖。土家族人在张家界、天子山、茅岩河一带发现了一种神茶,用其冲水饮用,能抵抗多种疾病,并认为这是上帝恩赐给土家人的奇世珍宝,特将上等神茶制成精品向土司王朝贡,故称帝王天子茶。

2、公元1370年覃厚王为反抗明皇暴政,带领当地山民起义,抢州夺县、杀富济贫,反抗封建统治。明皇朱元璋急调大军25万征剿。时值多雨季节,山中潮湿,义军多患哮喘,许多人伤口腐烂,军心涣散,在这生死攸关之际,得百岁道翁点化,用茅岩莓茶给义军治病疗伤,被称为“灵芝茶及神茶”;

3、1875年武夷山下博学多才的陈子贺先生献给体弱多病的光绪皇帝,光绪饮后感觉不仅其味上佳,而且功效非凡,御赐美名“土家神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