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马古道上的天府音乐古镇

发布时间 : 2020-09-29
茶马古道具体路线 茶马古道路线有 茶马古道具体经过哪些路线

茶马古道具体路线。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茶马古道上的天府音乐古镇”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茶马古道上的天府音乐古镇”相关知识!

平乐古镇,古称“平落”,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自古便成为“茶马古道第一镇”、“南丝绸之路的第一驿站”。经过保护和开发,平乐古镇如今不仅是全国重点镇、全国环境优美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还成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基地、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十大文化教育休闲基地等。

平乐古镇最大的特色,就是“古”。早在公元前150年西汉时期,这里就已经形成了集镇,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形成了闻名遐迩的“九古”风华——古街、古寺、古桥、古树、古堰、古坊、古道、古风、古歌……承载了平乐道不尽、说不完的文化风韵。这里资源特别丰富,尤以竹资源为甚,早在宋代就是闻名的纸乡。古镇的瓷胎竹编历史悠久,远销东南亚和欧美;古茶树、农夫手工茶、根雕、木刻和古镇特色名小吃享有盛名。

日前,记者来到平乐古镇时,如同进入了江南水乡。在古镇核心区,发源于天台山的白沫江穿镇而过。乐善桥是古镇历史的见证,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永镇长江”让人对这座千年大桥多了几分敬意。日夜守护在古镇桥头的一棵老榕树,似乎也被赋予了灵性。还有古老的水车、不紧不慢的黄包车、绿叶深处一串串火红的灯笼……

而在古镇街区里闲逛,也非常惬意。13条古街纵横交错,拥有古建筑达23万平方米。明清风格的民居建筑,古风蔚然。古街两边的房屋多数为一楼一底的木结构建筑,一般为下层作铺面上层作居室,体现了浓郁的川西风格。千年古巷两边的店铺虽然已经是几经易手,却还在经营着。老打铁铺、老钟表铺、古桥、古码头、老照相馆,还有传承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竹麻号子和成都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孔明灯……无不散发着古朴的生活气息。

小编推荐

茶马古道上的腾冲和顺古镇


和顺离中国的极边第一城——腾冲不远。云南的山太多了,看久了有些疲乏。可在这里,你能瞬间放下所有的疲惫,就仿佛你从来不曾远行过。四周的火山是没有顶峰的,流水越过翠绿的田野,远远看到村子坐南朝北,排在山坡上,高低有致的房屋充满了祥和的生活气息,漫无目的地游走此刻也成为饶有情趣的一件事。

村口有一座古石拱桥,桥面的石缝不时窜出点点斑驳的青苔,很有“苔痕上阶绿”的感觉。桥体很秀气,但妖烧得很,颇有江南的味道。桥的那头,是一排排执著的石屋,那是用高黎贡山最坚硬的石头建造而成的,与柔弱的流水相对应,别有韵味。

因位于滇藏茶马古道沿线上,和顺的男子,无论贫富,都会跟随马蹄嘀嗒,踏上挑战生命极限的未知旅途,前路如何,没有人知道。很久以前这里曾流传这样一段歌谣“有女莫嫁和顺乡,嫁去和顺守空房”!而现在,百年前游走古道的男人们的后代走得更远,足迹遍布欧、美、西亚等,和顺也因此成为有名的侨乡。

和顺的街巷都是储黑色的石板路,坚实平整,三条或五条石宽要依海外游子捐款的多少而定。在和顺,很多建筑都是海外游子捐款建成的,这似乎是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和顺图书馆,它是一座中国乡镇创立最早、规模最大的图书馆,1928年由该乡旅缅华侨集资创力、,图书馆的门额上悬有胡适、李石曾等人的题匾。在这远离腹地的极边之地,文明的色彩依旧熠熠生辉。

走在和顺乡间,每一个宅院都是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不经意间给你惊喜。这些茶马古道人的后代,秉承了祖先的热情好客,推开一扇吱呀的门,主人总会招呼你进去坐,端上一杯普洱茶,和你聊一聊茶马古道的故事。墙上的老钟嘀嘀嗒嗒,阁楼转角处的脚踏式缝纫机安静慈祥,裹着报纸的玻璃灯罩落满了灰尘,安静地伫立在窗台上......一种穿越时空隧道、走进远古的感觉油然而生。

提到普洱茶,立马会使人想到茶马古道,那么在这条历时绵长的古道上,细数你所知道的云南古镇:大理、丽江、束河……对于一个喜欢古镇的人来说,这些地方太过熟悉了。除了这些由白族、纳西族人建立的古镇外,在遥远的西南边睡,在火山和热海之间,还藏着一个美丽和谐的小镇—和顺侨乡。茶马古道,叮当铃声,别样的景色,让人难忘。

和顺,因缘她的特殊交通位置,借助丝绸古道和世界各国进行贸易交流和文化交流,促就了和顺特有的性格:包容、谦和,和和顺顺。古朴的,现代的,徽派的,江南的,此外也不乏欧式的建筑,这些相貌各异的建筑毫无隔阂地结合在一起,和谐得让人惊叹。选一个飘雨的日子,看河边杨柳依依,岸边芳草萎萎。碧波荡漾的池塘,含苞的荷花妩媚动人,徐风迎面送来荷花的清香,深呼吸,心情明净起来了,惬意得不知所以。

茶马古道上永远鲜活的魂 鲁史古镇


云南西部的崇山峻岭深处,澜沧江平缓沉静地向南流去,一路留下了无数迷人的风景和动人的故事。尤其在流经一个叫鲁史的小镇时,她微微地一逗留,竟成就了一个奇迹--灿烂的鲁史古镇文化。那条从大理一路而来的古驿道,在这里更是走出了一部独具风格的文明史,鲁史这个名字从此便日益响亮起来,在滇西茶马古道历史上烙上了一个鲜明的记忆。每次回味这段记忆都能深切感受到历史的深邃、沉重和力量。

鲁史,原称阿鲁司,由历史上土著民族语演化而成,被"夹"在凤庆县城东北部澜沧江和黑惠江之间。鲁史是个小镇,东西长800米,南北宽538米,总面积仅有43万平方米。但由于其所处地理位置特殊的缘故,曾一度成为滇缅茶马古道的咽喉重镇,号称"茶马古道第一镇"。是当时滇南通往蒙化(今巍山县)、下关、昆明,北上丽江、西藏,直达印度等国家,南到缅甸的重要驿站。据资料记载,这条古驿道开辟于1328年,当时山道艰险,江河险恶,在横渡澜沧江和黑惠江时只能用竹筏或木舟将骡马和驮子分别渡过。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澜沧江青龙桥建成,交通条件改善,商旅与日俱增,鲁史成为顺宁(今凤庆县)通省驿道澜沧江和黑惠江之间的必须的住宿驿站。600多年了,不知有多少马帮来来往往,由北到南运进丝绸、运进百货、运进中原文化。又从南到北运出茶叶、运出药材、运出山风野俗。也不知有多少商人、官员、墨客骚人与马帮结伴而行感受古道艰难,或在此驻足、留宿,给这里留下进步思想、优秀文化和传播经商意识、开设商号,极大地促进了鲁史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文明进程,最终使鲁史成为茶马古道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徐霞客老人就是其中之一。翻开《徐霞客游记》,我们可以看到,1693年农历八月初六,徐霞客从现在的保山市昌宁县进入凤庆县境,于八月十四日从凤庆县城出发与前往下关的马帮一道走上了茶马古道,当晚住在大寺乡德乐村高枧槽一位梅姓老人家,八月十五日一早便与马帮一起乘竹筏渡过澜沧江,翻越骡马萎坡(澜沧江边一个非常陡峭的山坡)来到鲁史。他在日记中写道:"蹑冈头,有百家倚冈而居,是为阿禄司……是夜为中秋,余先从顺宁买胡饼一圆,怀之为看月具,而月为云掩,竟卧。"1927年,我国当代著名作家艾芜南行时,也是与马帮结伴,经过云南驿、鲁史、保山等地到达缅甸。抗日战争期间,鲁史至顺宁驿道还一度成为抗战军需物资的重要供给线,大量的军用民用物资都从这里进出。

铃声清脆。

茶香悠远。

清晨,我们就在这样一片片清脆的马帮铃声和一股股茶叶酽香中醒来。眼前,一条小街宁静详和,沟通着南来北往的百姓生活,长长的青石板路上,马蹄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历史的记忆。由于历史演进的原因,现代化交通工具早已替代了往日马帮的意义,但在鲁史,人背马驮依然是村里村外的主要运输方式。走出下榻的政府接待室,怀着对鲁史历史文化的虔诚和好奇,把自己融进缓缓移动的马帮之间,思绪也随着时重时轻,有节奏的马蹄声、铃铛声、赶马汉子的吆喝声起起伏伏。

街巷纵横交错,铺面鳞次栉比,打铁的、酿酒的、染布的、裁缝的、照相的、压面的、熬酱油的等等手工作坊应有尽有。楼梯街的早市显得更为热闹,一大清早,就有驮柴的毛驴、担菜的农妇从四面八方的小路上聚拢来,你接我我挨你,青菜、萝卜、豌豆粉、苦荞糕、毛豆腐、腊猪肉、鲜鱼虾……早市贸易就此拉开。山里人赶集虽然不善叫卖,但也不乏讨价还价。那石板镶嵌的街道你来我往,热热闹闹。半为山村半为市,可作农舍可作商。这是对鲁史的一个再确切不过的概括。

鲁史古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从1598年设地方行政管理机构辟街场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而今透过落满灰尘的蜘蛛网,当年耗费万金雕刻的门头和金壁彩梁还在顽强地显现着英姿,仍在回味着古道的沧桑。鲁史古镇是滇西片区保存较为完好的古建筑群之一,从整体上看,民居建筑风格受大理白族文化以及江浙一带的影响,具有典型的南诏建筑风格。全镇以"三街(上平街、下平街、楼梯街)七巷(曾家巷、黄家巷、十字巷、骆家巷、魁阁巷、董家巷、杨家巷)一广场(又称四方街)"为中心,呈圆状分布。鲁史至今还保存有一段烙满马蹄印的青石板道,3米多宽的路道由东向西把古镇一分为二。民居以一颗印状般的四合院和一正一厢一照壁式的三合院为主,形成"四合五天井,三坊一照壁"的独特风格。楼层上下各三间房间,土木结构,屋顶用当地产的青瓦铺盖,墙体和椽柱相接处用麻布石或青石板密封以防火患。屋脊均向两头翘起,房檐设有勾头瓦,其上都雕刻有各种精美图案,或龙或凤,或狮或虎,栩栩如生,神气活现。临街和靠路的墙体还请文化人或者自己亲自提笔作画题诗,以示高雅。照壁是充分显示主人景况的窗口,是书香门第,还是豪门富宅,或者是普通人家,都可以从造型和上面的画面看出来。宽敞的院落内,人们植树栽花,叠石造景,煞是典雅别致,怡情养性。仅仅从这里的房屋建筑及陈设上,每一个走进鲁史古镇大街小巷的人,无不降服在鲁史深刻的文化烙印里。

鲁史人民是非常聪慧的,他们能够从来往的中原客人身上捕捉到文化的信息,并将之与自身的特色文化有机结合在一起,最终形成鲁史文化。鲁史人民对知识也是非常有觉悟的,他们异常重视教育,自古就建有牛街馆、阿鲁司馆、松林塘馆3个义学馆以及私塾。尤其现在,鲁史完小、鲁史中学的教育质量一直名列全县前茅。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人才的培养和文化的繁荣。

行走在楼梯街,小心地迈过深深浅浅大大小小的马蹄印,心里总有种说不明道不白的物什在不停地冲撞着,像疾风刮动湖面,又像澜沧江里被急流搬动的石头。街道两旁,不时有三五成群的孩童在嘻闹耍乐,有满脸皱纹白发苍苍胡须飘逸的老人悠闲地坐在自家门前石阶上,宁静地看着来往人影,孤独地咀嚼心思。

禁不住好奇,我信步迈入巷道深处一古老破旧的四合庭院。院内正对大门的厢房屋檐下,一白须老人正围炉独坐。炉上铜壶在烈火的熏烤下呼呼呼冒出白气,老人右手却在不停地上下抖动着一个灰黄的土制茶罐,罐里不时泄出股股茶叶焦黄时的煳香。我没有打断老人,悄悄拿了椅子挨着老人坐下,静静地欣赏老人的"表演"。老人虽然年纪大了,手脚没有了年轻人的灵活精巧,但老人对完成这一项"茶道"的虔诚却是舞台表演者永远也禅透不了的。冲上了滚烫的山泉水,吮吸足了清茶的芬芳,老人方才发现了我这个不速之客。老人并没有因我的冒昧惊讶,而是热情地招呼我与他共同品饮他的"杰作"。老人很是健谈,语句中不时流露出对古镇古道古人的怀念和沉醉。老人告诉我,他今年81岁了,年轻时他是个出色的马锅头,走南闯北,他曾将马帮的故事唱得凄凄婉婉也轰轰烈烈。妻子早几年就离开了人世,儿子到昆明读书去了,家里就他一人,靠着同院居住的邻居帮助度日。说到邻居,老人的眼里满是感激和欣慰。老人所居住的院子里共有4户人家,都是土改时分房入住进来的,大家都是穷苦人出身,心地善良,和和睦睦,一家有难全院共担,一人有喜全院同贺。

走出老人居住的四合院,玩味着一直在舌间旋动的余香,我把注意力集中在了茶叶上,不,准确说应该是鲁史茶上。靠着路人的指点,我停留在楼梯街"俊昌号药店"。店主明白我的来意后,热情地邀我进屋,给我捧出了他家珍藏的照片。店主姓骆,他指着手里早已发黄的照片打开了往事。明清以来,鲁史人就以种茶为生,其父骆英才凭着勤劳和智慧成了鲁史第一个人工种茶的茶人,先后开挖种植发展茶园400多亩,并开设了"俊昌号"茶庄,长期从事茶叶的精制和贸易。回忆父亲的往事,骆老还记忆犹新。初次生产茶叶时,骆英才老人靠的是民间善用的传统人工揉茶法,支口大铁锅,将新采的茶叶用火来杀青,然后将热茶倒入自制的竹蔑簸箕不停地揉晒。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但费时费力。后来通过来往马帮,茶庄引进了木制的揉茶机,方才进一步提高了效率。当时由骆英才带领茶民研制的"明前春尖"和"雨露谷花"两个茶叶品种曾成为民国时期云南茶叶的极品,英名传遍省内外甚至邻国。在鲁史镇镇政府,我看到一份鲁史境内的茶叶调研报告,报告中详尽记录了鲁史古茶园状况。鲁史野生古茶树群落现有1000多亩,其中人工栽培的古茶园有500多亩,分布在鲁史镇金鸡、古平、永发等村社。茶史可鉴,茶俗可见,鲁史人民种茶制茶喝茶,更将茶深深融汇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成了人们精神生活的一种方式:"不断常来客,围炉消夜寒;有茶堪对饮,无酒亦盘桓。"远道而来,好客的主人定会泡出杯杯热情洋溢的茶饮款待你,浓郁的芳香、温情的话语为你消暑解渴,驱净远途的苦累;亲亲戚戚礼尚往来、小伙子上门说媳妇,大包小包的礼品中茶叶是必不可少的"四色礼"之一,仿佛只有这些芽芽叶叶才是最能抒情表意的,是最能讨得岳父岳母的欢心;评价一个小伙姑娘是否"成才",不看他(她)外貌长相,而是看他(她)种茶、制茶的质量如何。茶马古道的馈赠让鲁史拥有茶叶的繁荣,茶叶的发展又反过来成就了茶马古道的辉煌。今天,我们能够徜徉在古道并尽情地享受这大自然的杰作,我说不清这是一种偶然,一种缘分,一种幸运,还是一种责任。

晚饭是鲁史镇党委政府接待的,他们还特意请来了一位地道的鲁史通给我们作陪。他叫曹现舟,从小在鲁史长大,喝过饮马泉水,住过驿站马店,给过往客商端过洗脚水,为劳苦马匹喂过草料食物,还帮镇党委政府编写过志书资料。老人70多岁了,提及古道,他能从每一块石板每一个马蹄印中给你讲述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从鲁史到黑惠江犀牛渡口的古驿道上,还有许多"降孟获,安置于庆甸"("庆甸"是凤庆的古城名,如今尚存遗址)的记载(《汉经》),以及与孟氏相关的地名和物名。比如"孟家桥"、"孟家花园"、"蜢璞寨"、"孟氏石城遗址"、"蜢璞灵岩"等等。徐霞客在从鲁史到蒙化(今巍山)途中见到"蜢璞灵岩"时,在日记中写下精彩的一笔:"忽涧北一崖中悬,南向特立,如独秀之状,有僧隐庵结飞阁三重倚之。阁乃新构者,下层之后,有片峰中耸,与后崖夹立,中分一线,而中层即覆之;峰尖透出吐烟云,实为胜地"。正因为有了这些史料记载和地名物名,以及当地流传的有关诸葛亮南征的故事作为佐证,所以便有人大胆推断,认为《三国演义》中的"七擒孟获"之地就在鲁史境内。再看凤庆的历史沿革:"唐属姚州,宋归永昌。元泰定二年(1325年),夷长孟氏,请求内附。泰定四年内附后设顺宁土府。天顺元年(1328年),设顺宁府宝通州、庆甸县……"这似乎与推断确有不谋而合之处。这些又给鲁史增添了一层神秘面纱,一直吸引着无数有识之士去探究,去揭示。

一方山水养育一方人。盘踞半坡、依山傍水的鲁史地灵人杰,自古以来,文官武将层出不穷。仅就载入史册的人物而言,龚彝、赵又新、陈大宣、毛健等人皆被后人所传颂。龚彝年轻时曾在"蜢璞灵岩"的小楼上刻苦攻读,明天启四年(1624年)考中举人,天启五年考中进士,崇祯年间,官任南京兵部员外郎,后升兵部郎中,永历三年四月,永历帝封他为兵部侍郎,后转户部尚书。被朱德元帅和孙中山分别题为"护国之神"、"砥柱南天"的赵又新将军,被人们称为乡土水利专家的陈大宣,留下许多诗词楹联的清末文生毛健,现还遗存有诗集《子声拟句》手抄本的黄应中,创办鲁史完小的甘玉春等人,都是受鲁史浓厚文化氛围熏陶而成长起来的,他们每一个都是一部动人的篇章,都是一本生动感人的教科书。

只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这段辉煌的历程却被不经意地搁浅在了历史的深处。6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觉醒了,为自己曾经的失误而深深自责,并努力作出弥补。于是,在"滇红"之乡,一场拯救历史文化,重树"滇西茶马古道上第一镇"雄风,开发古道旅游文化的大戏就此围绕鲁史小镇拉开帷幕……

曹现舟老人讲得如数家珍,讲得头头是道,我们听得如醉如痴。讲不完的是历史,理不清的是思绪,来吧,先尝尝咱们鲁史的风味小吃。镇领导的话却打不断老人的话匣子。老人指着满桌的佳肴无限深情地说:"鲁史山高水清,居住着汉、彝、白、苗、壮、傣、回、拉祜、普米、傈僳等10多个民族,各族人民智慧勤劳,多年来,充分吸收并发扬内地先进文化和经验,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在精心做好粮食作物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茶叶、泡核桃、烤烟、畜牧业等产业,以及酱油、毛豆腐(臭豆腐)、腊火腿等副食品加工,极大地促进经济收入。而今,走进鲁史到处茶绿烟黄核桃香,尤其是酱油、毛豆腐(臭豆腐)、腊火腿更是名扬县内外。"

晚饭就在这样热情洋溢的氛围中结束。饭后,镇党委政府还别出心裁地为我们安排了精彩的节目。节目地点在四方街至今尚遗存的古戏楼上。四方街的露天广场可容纳3000多人。戏楼初建于民国二十八年,当时每年节庆都由街绅富户出资点戏,邀请外地戏班子唱戏,民众可自由入场观看。后来历经浩劫,戏楼屡遭损害,但整体形象却得以保存。近几年,当地党委政府对其进行了重修,戏楼再现了当年的雄姿,还时不时邀请县文工团演员进行演出。那晚,为我们准备的是滇剧《铡美案》《杨门女将》《打金枝》。人们早早就放下手头的活计聚集在了戏台前,那积极劲绝不亚于球迷对世界杯的钟情。随着锣鼓声敲响,人们立刻停止了说笑,所有目光都集中在戏台上来回穿梭的演员,并跟着情节的起伏或喜或悲或笑或怒。鼓声浑厚,锣声纯正,铃声清脆,我不是戏迷,对戏剧没多少感觉,但我的灵魂却还是飞出了我的身体,我仿佛回到了远古,回到了那历史,那古道,那马帮,那马嘶,那栓马柱,那饮马泉……仿佛看到一队队马帮历经长途跋涉终于在驿站得以稍事休整,黑夜里突然响起这振奋人心的旋律,这旋律犹如久违的乡音,犹如悬崖峭壁间叮咚的山泉,犹如母亲的召唤,几天的劳苦疲惫、孤独寂寞、惊心动魄顿时烟消云散,浑身舒畅精力充沛欲望喷吐。云南众多少数民族的意识里,大地上万物都是有灵魂的。现在我有所觉悟了,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执著,就是马锅头们的灵魂。戏后,人们抑制不住心头的激动,自发地围聚在广场,燃起篝火,吹起竹箫弹起弦子打起了歌来。大直歌、小半翻、二退四、箐鸡摆尾、毛朝里毛朝外,各种舞型交叉变化,男女老少齐声舞动,脚步整齐有力,声势雄伟壮观,一夜通宵达旦。

含笑看人生,平心尝世味。

一个地方的显赫或者一个人群的光荣,可以发表在白纸黑字之中,不过一段历史的延续和一种记忆的生长却是记录在每一个细节上,鲁史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让我们重新走进这段历史吧,用我们的眼、耳、鼻、手、足,用我们的灵魂去深切地感受这座灿烂和辉煌的历史文化宝库吧!

尤其是那阵阵清脆悦耳的马蹄声、铃铛声,粗犷豪放的赶马调,从山间小道青石板路上悠悠传来,勾起人无尽的遐想和感慨。

信息时代里的生活是无限的,我可以把整个世界紧握在手心,历史的记忆却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彻底地将它读透和准确地将它把握。纵观整个人类的发展历程,有个事实不容我们置疑,那就是,任何时代的辉煌终究是要被新辉煌所忽视,甚至淘汰,最终成为历史,比如茶马古道,比如古埃及,比如古罗马帝国,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鲁史也无可避免地遭劫,现在展现在我们眼里的古镇,由于遭政治的、民间的因素破坏,已是残缺不全。但鲁史,之所以至今还能如此充满魅力,就在于它的内在里依然灵动着一种魂,这种魂就是今人对古人的推崇与好奇,就是现代文明对古文化的思索与需求。

鲁史古镇:茶马古道上的水墨画卷


有人说,这里是马帮驮出的第一要塞。

有人说,这里是滇西茶马古道上的“小上海”。

而我却固执地认为,这里是滇西茶马古道上一幅风光旖旎的水墨画卷。

翻开地图,从凤庆县出发,北行84公里,就可以到达云南省凤庆县鲁史古镇。

远山如黛,沧江东流。古镇远观粉墙黑瓦,近睹人流如梭;俯视街巷悠悠,仰望飞檐翘首……鲁史古镇,犹如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在滇西茶马古道静静地舒展。

鲁史古镇居于澜沧江和黑惠江之间,东南北三面环山,因地理位置险要,南来北往的行人在此定居,随后就形成小镇和古驿道上的一处重要驿站。

有人说,鲁史古镇的人们是最具有人文的,他们还停留在古时纯真务实的年代里。无论是街边沧桑的老房子、回荡着古刹钟声的魁星楼、黛瓦砖墙的古戏楼,所到之处,历史无不在这里积淀、升华、延续,千年不变。

当然,最能承载岁月分量的是古镇的建筑。老街有多老,没有人晓得,从长辈口中相传的点滴信息,也无法拼合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古镇内的民宅建筑主要是效仿北方的四合院和江浙风格的三合院为主,三米多宽的青石古道,由东向西把古镇一分为二。鲁史古镇分为“三街、七巷、一广场”,三街为“上平街、下平街、楼梯街”,暗喻天、地、人和。七巷为曾家巷、黄家巷、十字巷、骆家巷、魁阁巷、董家巷、杨家巷,暗喻七星朝斗。一广场又称“四方街”,南北长52米,东西宽20米,可以容纳3000人左右,历史上逢年过节,讨亲婚嫁,都会请戏班在四方街古戏楼搭台唱戏,非常热闹。

走进鲁史镇,站在鲁史完小教学楼楼顶,鲁史古镇全貌一目了然,黛色的瓦、飞翘的圆角,像是许多圆头鲤鱼聚在一起。

沿着长长的楼梯街走下去,便可以到达古镇的中心四方街。青石铺就的楼梯街又长又陡,南北走向,长266米,宽4米,是滇西茶马古道的过境段,也是古镇最有特色的街道。在微雨时节,铺路的青石滑溜溜的,一半是因为湿,一半是因为它的光滑。每块青石都被磨得棱角全无,透亮得甚至可以映出人影,上面还时不时有小小如碗般的凹处,储满了雨水,倒映着天光檐影。这些凹处,就是千百年来马帮经过时留下的蹄印。即使到现在,鲁史也随处可见卖马掌、马鞍等驴马用具的铺子,人们依旧用驴马驮着货物悠悠地走在路上,一如他们的祖辈一般。

白墙,格窗,拱门,飞檐。一条条老街,一节节青石,一道道深深浅浅的马蹄印,每一个走进鲁史的人,都会被鲁史所折服,多少年已悄然走过,而今,她们依然在诉说着当年栩栩如生的岁月。

看那两旁树立的木质结构层楼,风蚀了她的青春,显现出无尽的岁月沧桑,墨色里透露出古镇的浓浓底蕴。拐过一街口,推开一扇虚掩的门,庭院深深的,一进、两进、三进,从街中心穿过,可一直至街后的阁楼。这些老宅,堂屋宽敞,天井、天窗洞开,木楼梯、木地板、木套床,古色古香。不管你留意不留意,你到处可见石雕、木雕和砖雕。

“半为山村半为市,可作农舍可作商。”小镇就这样年复一年的迎来送往着一队队马帮,茶马古道的繁忙亦月复一月维系着小镇勃勃的生机。如今,夜宿小镇,大清早你就会被相闻的鸡犬声催起。老街热闹起来,“吱呀”的开门声此起彼伏。生意人缓缓卸下那一块块高高的门板,伸个懒腰、打个呵欠后,在不远处油炸点心的青烟和香味中,琳琅满目的小商品摆放出来了。布匹、酱菜、铁锹、水瓢……早市的生意自然兴隆,老板笑呵呵忙活着,这是小镇一天的序曲。偶尔也能看见挂着铃铛的马匹,驮着柴禾煤炭从街中心穿过,重蹈着古巷石板路上岁月留下的马蹄印记。

茶马古道上的动人山水


从遥远的、开放的唐代,直到19世纪五六十年代滇藏、川藏公路修通,一直存在着一条鲜为人知的道路,它由中国大西南横断山脉东侧的云南和四川的茶叶产地出发,以人背马驮这种最原始的运载方式,穿越横断山脉以及金沙江、澜沧江、怒江、雅砻江等大江大河向西延伸,蛛网般覆盖了中国最大的两个高原,最后通向喜马拉雅山南部的南亚次大陆。随着茶文化和藏传佛教的兴起和传播,随着茶马互市的开展,这条道路便成了名副其实的茶马古道。

在茶马古道沿途,有着我们这个世界上最壮丽最动人的山水。那是一种惊心动魄的苍茫和旷世的沉寂。有时世界静得出奇,周围的大山全都沉默不语。它们以一毛不生而令人震惊。那种苍凉的美、严酷的美轻易就把人带入史前时代。夏季的雨水汪洋恣肆,冬季的雪水清碧如玉。它们从无数大山上奔泻而下,那水流漫漫涣涣,迅速汇聚成溪流,又很快流淌到无数的大江和河流中。远山显露出它们强劲而优美的山脊,它们是那么峻秀,又充满了张力。蓝蓝的山岚,使它们显得英姿勃发,十分年轻。如果说山脉架起了西藏的骨骼,那这些江河就是西藏的血脉,它们奔涌流动,为高原注入了生命的活力,为高原带来了蓬勃的生机。

除却大山大川,茶马古道沿途有的是极富灵性的石头和无比奇妙的云,以及超凡脱俗的天光。那些历尽沧桑的石头,那亿万年来不老的蓝天,那一逝不再、永不重复的云,那似乎来自极地或外太空的光芒,它们组合成的色彩令人激动不已。而如果在晴天的晨曦中和晚霞里走过西藏的大地,你一定会为那种剔透明朗的光泽所震慑。只要看到一眼,只要沐浴一次,人生便因之而生辉。

在茶马古道一路,我们经常目睹前往圣城拉萨的虔诚的朝圣者,他们在崎岖蜿蜒的山道上踽踽而行,有的更将全身匍匐在地,磕着等身长头前往心目中具有极神圣意义的拉萨,他们磕得四肢溃烂,面额鲜血淋漓,但眼睛的虹彩中却充溢着宁和而确凿的信仰之光。

在茶马古道沿途,同时也是转经朝圣道路的沿途,一些民间艺术家们于过去漫长的时日中,在路边的岩石上、玛尼堆上绘制和雕刻了无数的经文咒语、佛陀、菩萨和许多高僧的形象,还有一些神灵的动物形象,如鱼、蛇、猫等等,当然也有一些被视为神异物的形象,如海螺、日月星辰。那些或粗糙或精美的造像为古道那漫长的旅途增添了一份神圣和庄严,也为那遥远的地平线增添了几许神秘……

茶马古道上的马帮习俗


在横断山脉的险山恶水之间,在从云南向西北横上世界屋脊的原野丛林之中,绵延盘旋着一条神秘古道。我们把它称之为茶马古道。我敢说它是我们这个星球上最令人惊域西心动魄的道路之一。千百年来,无数的马帮在这条道路上默默穿行。我的许多朋友的祖先就从这条路上赶着马帮,驮着茶叶和各种山货,来往于雪藏和云南之间。尤其是在抗日战争期间,所有进入中国的路线都被截断时,经由西藏再转道至印度的茶马古道成为抗日战争中后期大西南后方主要的国际商业通道。一时间沿途商号林立,马帮云集,其繁忙景象非我们今日所能想象十年来,我一直在关注这条道路,并多次从这条路上走过。在我看来,马帮们走茶马古道的故事,完全是一部只属于过去时代的传奇般的史诗。现在,滇藏、川藏公路早已取代了过去蜿蜒伸展在大山、河谷及连接起一座座村寨的茶马古道,传统意义上带着帐篷、锣锅和枪支,响着铜铃唱着赶马调浪迹天涯的马帮也已不复存在,只剩下一些日益剥蚀褪色的记忆留存在一些日益稀少的老赶马人的脑海里。为了记录并在某种程度上再现出马帮们的传奇生涯,我采访了一些仍在世的老赶马人,我自己也曾跟着马帮循着茶马古道走过,这里只将与滇藏茶马古道上马帮生活相关的习俗作一点简要介绍。

商号与马帮:在中国古代,官方驿制的时兴时废一直是交通方面,也是社会发展方面的大问题。从清末到民国初年,云南官办驿运大大衰落,而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各地间的商品运输流通需求大大增长,民营的商团化马帮便迅速发展起来。专门从事大宗货物长途运输的马帮,骡马多者数百匹,有的甚至多达数千头。在云南和西藏之间,就有大量这样的马帮商团在来往运作。

马帮商团化的出现,明显地具有资本主义运输生产的特征,同时也有着浓厚的传统行会的特色。它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马帮与工商业主之间建立相对固定的依存互利关系。马帮首领俗称为锅头,他既是经营者、赶马人的雇主,又大多是运输活动的直接参与者。马锅头经常与商号密切合作,互成大富。

商号与马帮在产销和运输之间形成的专业分工与依赖合作关系,这对双方扩大再生产极为有利,也是马帮运输业的一大进步。因转手贸易需要,商号一般都自己养有马帮,形成自己的运输力量,少则二三十匹,多则二三百匹,来往贸易全靠骡马一站站、一程程地把货物在产地和需求地之间来往运送。

一般来说,云南马帮的组织形式有三种。一种是家族式的,全家人都投入马帮的事业,骡马全为自家所有,而且就以自家的姓氏命名。第二种是逗凑帮,一般是同一村子或相近村子的人,每家出上几匹骡马,结队而行,各自照看自家的骡马,选一个德高望重、经验丰富的人作马锅头,由其出面联系生意,结算分红时可多得两成左右的收入。第三种我们暂且将之称为结帮,它没有固定的组织,只不过因为走同一条路,或是接受了同一宗业务,或是因为担心匪患而走到了一起。这几种组织形式有时会搅和在一起,成为复杂而有趣的马帮景观。走西藏的马帮一般都是家族大商号的马帮。

据估计,到抗日战争期间,云南在茶马古道上做生意的大小商号有1500多家,当时每年来往于云南、西藏、印度等地之间的马帮约有30000驮之多!

马锅头与马脚子:在茶马古道上,人们习惯于将赶马人叫马脚子(藏语叫腊都)。马脚子们大多出生贫寒,为生计所迫才走上赶马的路,因为走茶马道不仅艰苦异常,而且还十分危险。在当时,赶马人可以说没有什么社会地位,在有些人眼中,他们就是些出卖苦力的人。马脚子必须听从马锅头的指挥,马锅头就是他们的头儿,是一队马帮的核心,他负责各种采买开销,联系事情,甚至在野外开梢吃饭时,也要由马锅头掌勺分饭分菜。赶马人只是马锅头雇用的小工。但马锅头和马脚子之间并不单纯是雇主与雇工的关系。马锅头,尤其是一些小马帮的锅头,大多是自己参加赶马帮的劳动者,与众多赶马人同吃一锅饭。锅头的名称也就由此而来。有的赶马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也会拥有属于自己的一两匹骡马,上路时将自己的骡马加入马帮,赚取自己的一份运费;如果再有些本钱,更可以备上一些货物驮上,自己也就有了一份利润。这样发展下去,一些马脚子就成了小马锅头或小老板。

在滇藏一线经营的大商号和马帮都有这么一种扶持赶马人的规矩:给商号马帮赶上3年马,就要分一匹骡子给马脚子,这匹骡子的开销费用归商号出,而这匹骡子挣得的钱全归赶马人。这样有了几匹骡马后,赶马人就会脱离马帮不干马脚子了,而是自己赶自己的马,做起锅头来。那些大掌柜、大马锅头也是这么一步一步发达起来的,他们知道这其中的艰辛和不易,知道这是用血汗换取的,所以才有了这么一种关照赶马人的规矩。

走西藏的马帮一般找滇藏边沿的藏族作马脚子,这样就不存在语言和习俗的障碍。一个马脚子最多可照看12匹骡马,那要极能干的赶马人才能做到,一般的马脚子就负责七八匹骡马。一个赶马人和他所照管的骡马及其货物就称为一把。这样几把几十把就结成了马帮。

马帮行头:跟当时那些地方军阀的乌合之众相比,马帮更像一支训练有素,组织严密的军队。马锅头、赶马人和骡马们各司其职,按步就班,兢兢业业,每次出门上路,每天从早到晚,他们都井然有序地行动。骡马行进的队伍有自己的领导,那就是头骡、二骡。她们是一支马帮中最好的骡子。马帮一般只用母骡作头骡二骡。马帮们的说法是,母骡比较灵敏,而且懂事、警觉,能知道哪里有危险,而公骡太莽撞,不宜当领导。头骡二骡不仅是马帮中最好的骡子,而且她们的装饰也非常特别,十分讲究。她们上路时都要戴花笼头,上有护脑镜、缨须,眉毛处有红布红绸做的红彩,鼻子上有鼻缨,鞍子上有碰子,尾椎则用牦牛尾巴做成。头骡脖项上挂有很响亮的大铜铃,二骡则挂小一些的二钗。头骡二骡往往要一个毛色的。头骡奔,二骡跟,将整个马帮带成一条线,便于在狭窄崎岖的山路上行进。头骡上还插有马帮的狗牙帮旗,上面书写着该马帮的帮名,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哪一家的马帮。头骡二骡一威风,整个马帮就有了气势,一路浩浩荡荡,连赶马人自己走着都有了精神。在整个马帮队伍的最后,还要有一匹十分得力的尾骡。它既要能紧跟上大队,又要压得住阵脚,使一大串的马帮行列形成一个整体。

一路上,赶马人随时都要检查马掌,一有损坏,马上就得钉补。马掌马钉,是马帮的常用消费品。钉马掌是相当讲究的专业本事。铺鞍垫捆驮子也同样。每匹骡子都有专用的鞍垫,走西藏的马帮因为道路狭窄陡险,捆的都是软驮。所谓软驮就是将货物装在麻袋或皮囊之类的软包装里,用绳索直接捆在骡马背上,这样既轻巧方便又灵活快捷。当然,不同的货物有不同的捆法,一般最常用的是单十字袢。铺鞍垫先是在骡马背上放一片马绨。它是西藏地方出产的,是一块长方形的毡子,四角镶花,底色有红的,绿的,上面有十字花纹,很好看。马绨上再放置麻布缝制的垫套,里面塞上毡子毛,很软和。最上面一层放的是一块叫贡布的皮子,大多用带毛的牛皮或山驴皮做成。铺垫上这些,货驮就磨不着骡马了。这些铺垫晚上也是赶马人睡觉的垫褥。

走西藏的马帮也不用楸木、楸珠来给骡马束尾,它们一方面增加了骡马的负担,另一方面容易磨伤骡马,而且坏了没办法修。所以走西藏的马帮只用麻布麻绳扭成马楸索来用,既轻便又软和,还很牢实。骡马一上路,就要戴上各自专用的用竹篾和细皮子编缠起来的笼头,以免它们一路走一路贪嘴。它们吃饭也有各自专门的料袋,像人一样,一日三餐,晚上就放到山上打野吃草。

马帮的生活方式:马帮在路上,大部分时间过的是野营露宿的生活。一般天一发亮就爬起来从山上找回骡马,给它们喂料,然后上驮子上路。中午开一次梢。开梢就是吃午饭的意思,也就是打个酥油茶,揉一点糌粑吃。当天色昏暗下来的时候,马帮都要尽力赶到他们必须到达的窝子,在那里才好开亮。开亮就是露营。他们要在天黑前埋好锣锅烧好饭,卸完驮子,搭好帐篷。每天的打野开亮,都由大家分工合作,找柴的找柴,做饭的做饭,搭帐篷的搭帐篷,洗碗的洗碗,而且是轮流着做,以免不公平。这样打野开亮,对野外生存的马帮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事。这里面有许多忌讳,主要是语言上的忌讳。如筷子不能说筷子,而要说帮手,因为大快为老虎,不能提到那凶猛的家伙,像豹子的称呼也不能提;碗要叫莲花,碗跟晚是谐音,马帮们可不想晚到。钵头要说缸钵,头与偷谐音,马帮也不想被盗。勺子要说顺赶,勺跟说在云南方言中是谐音,而言多必失,那就不吉利了。同样,手巾要叫手幅子,因为骡马最怕受惊,甚至连锣锅都不能说,因为谁都怕落在江里,所以锣锅只能说饭锅。灶也只能叫火塘,大家都不想把事情弄糟(灶)但柴却是个吉利的发音,跟财相近,有时马帮过村寨还要去买一捆柴扛来,说柴(财)来了!柴来了!似乎这样就能招财进宝了。

行为上的避讳也很多。如煮饭要转锅时,只能逆时针方向一点点慢慢转;架锣锅的石头不能乱敲,连磕一下烟锅都不行;凑柴要从一个口一顺地凑,不能乱架乱放;吃饭时只能由锅头揭锅盖,第一碗饭也要由锅头添,添饭时更不能一勺子舀到底,要从饭锅表面一层层舀下去;添饭时还不能将饭锅搞得转动;所有的人吃头一碗饭是不能泡汤的,因为怕碰上下雨;人不能从火塘和锣锅上跨过,也不能挡住第二天要走的方向;饭锅更不能搞得打翻了

不要以为这是马帮们迷信犯傻。出门在外,顾忌自然特别多。人又不是神,各种意外随时都可能发生,人们不得不有所畏惧.无论是谁,凡是不小心犯了以上忌讳,就要挨一顿数落,还要出钱请客打牙脊,严重的就逐出马帮。马帮的漂泊生活苦是苦,但也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诱惑。有一首赶马调是很好的写照:

夜晚,在松坡坡上歇脚,

叮咚的马铃响遍山坳。

我唱着思乡的歌喂马料,

嘶鸣的马儿也像在思念旧槽。

搭好宿夜的帐篷,

天空已是星光闪耀。

燃起野炊的篝火,

围着火塘唱起赶马调。

远处的山林里,

咕咕鸟在不停地鸣叫,

应和着头骡的白铜马铃,

咕咚咕咚响个通宵。

我听见呼呼的夜风,

在山林间不停地呼唤,

夜风啊夜风,

你是否也像我一样心神不安?

我看见密麻的松针,

在枝头不停地抖颤,

松针啊松针,

你是否也像我一样思绪万千?

我看见闪亮的星星,

在夜空里不停地眨眼,

星星啊星星,

你是否也像我一样难以入眠?

马帮们每天的生活几乎都是如此进行,早上找回骡马,马吃料,人吃饭,走路,上驮下驮,扎营做饭,放马,睡觉,周而复始,月复一月,年复一年。但雪域高原那神奇莫测的自然景色,沿途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使得每一天的行程充满了意外和惊喜。

现在,我已将滇藏马帮们的生涯写成了一本小书。我想尽可能真实而有血有肉地再现出那一段历史和那一种生活,为那些可歌可泣的马锅头和赶马人,为那一条让人魂牵梦绕的路,为那一种可能永远不会再有的生存方式。那里面有那么多的东西值得人们记取。

茶马古道上的石头村庄


这是一个承载滇西茶马古道700年历史的村庄。滇西茶马古道是唐宋以来至民国时期汉、藏之间以进行茶马交换而形成的一条交通要道。路线有两条:南线由云南的普洱——大理——丽江——中甸——西藏的察隅——波密——拉萨——日喀则、江孜、亚东、柏林山口,分别到缅甸、尼泊尔、印度;北线从四川的雅安——康定——西藏昌都——尼泊尔、印度。本文所写的石头村,正是位于南线从普洱到大理这一条中的一个小村庄。

龙年开春,我徒步踏上了滇西茶马古道保留得最完整的凤庆县鲁史镇至塘房村这一段。

塘房距鲁史镇约6公里,沿着弯弯曲曲的古道,跟着猎奇的游人一直向上攀登,刚开始还感觉有使不完的劲,可是,不一会儿我就感觉气喘嘘嘘,大腿酸痛,干脆拿着相机在路上拍起照片来。此时,一个村民赶着马,身上扛着百十斤重的小型农用机械,竟然在古道上健步如飞。我与他攀谈古道的历史,小伙告诉我,这段路是茶马古道赫赫有名“九曲十八弯”,到塘房村还早着哪。随后,他唱着“身着大地头顶天,星星月亮伴我眠。阿哥赶马走四方,阿妹空房守半年”的赶马调很快消失在古道的尽头。

据史料记载,康熙四年(1665),云南北胜州(今丽江地区永胜县)设立茶马市场后,凤庆茶叶产品开始流入丽江。20世纪20年代,大理喜州严子祯在下关建立“永昌祥”商号,开始生产经营沱茶和藏销紧茶,并在叙府(今宜宾)、重庆、汉口、上海和缅甸瓦城设立分号。而凤庆青毛茶,是“永昌祥”沱茶产品必不可少的原料(当时“永昌祥”商号所生产的沱茶有三个牌子:一个是本牌沱茶,重九两二,用明前春尖制作,双江茶占60%,凤庆茶占40%;一个是副牌沱茶,重八两二,凤庆茶占60%,勐库茶占40%;还有一个是正记牌沱茶,重八两二,同样是取勐库茶香味浓郁,凤庆茶兼备外形美观之特点制成)。因此,严子祯于1928年在凤庆专设“永昌祥”商号,竞购凤庆青毛茶。到20世纪30年代末,凤庆的茶叶商号发展到20多家,从此,凤庆茶由马帮沿着“顺下线”倾销各地。

沿着古道一路向上行进,阳光透过湛蓝的天空投射到山头上,让山林遍染了一层金黄色,清冽的山风吹过,卷起一层层的落叶,抬头仰望天空,干枯的树枝屹立在蓝白相间的天际,直指苍穹,显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在那密密的枝杈里,孕育着来年生机勃勃的绿色和百折不死的生命之魂。脚下的道路崎岖坎坷,这真的就是那条千年的古道么,千百年来,这条道路曾经是何等的繁华,过往商贾,游人如穿梭般的从它身上走过,它也曾承载着多少人的希望和梦想,谁又能说清楚,在它身上演绎过多少感人的故事呢,世事如烟,沧海桑田,它如今就像一位耄耋的老人,静静的躺在这里,在它的梦里,是否还依稀记得那往日的繁荣以及行人如织的那些年代?如今,只有偶尔路过的徒步探险者和匆匆而过的狩猎人还能让它偶然醒来,可是,又有谁能静静聆听它的故事呢,那划过枝头的风声,是否就是它的低声哀怨。

到达塘房村,我们的目光被石头房屋豁然点亮,瓦是石板,墙是石墙,地是石地,石头做成的房子里,住着终年和石头相伴的人。

石头是塘房的财富,这里产的石头像千层的油饼,用扁锤沿石角一敲,就能起下一大块。一层一层的石板,像一本厚厚的书,层次之间不粘连,只要你乐意,就可以随意的翻阅。村民们建房就地取石,不做任何二次加工,没有污染,无需能源。石材是天然具备的,木材是自然生长的,粘接的材料无需运输。墙是石头砌的,支离的碎石,平面往外地块块砌起,不用半点沙灰水泥粘合。石墙的顶上,再架木椽,木椽的上面,再铺石板。石板从檐口铺起,块块叠压,至脊而收。石材的地基,石材的墙体,石材的屋面,天然的材料,被塘房村人巧妙利用,筑屋造房,建宅修舍。村里的老人说,这样独特的石板房,雨季,屋顶石板遮挡,水不入室。晴天,满室潮气蒸发,沿缝隙罅漏四散飘逸,室内很快又可干爽如初,居住于内,冬暖夏凉。

大块小块的石板,充当了遮风挡雨的屋瓦,参差不齐的石板,在一幢房子的屋顶上,都被派用到了最为恰当的位置。这就是塘房村人的高明,深知才尽其用、物尽其能之理。对于石板来说,再不规则的长相,塘房村人都能给它们找到最为恰当的位置。

石头垒成的房子毕竟不能建得太高大。在村里,几乎每间屋子都一般大小,而且结构也基本相同。屋子都不高,高一点的人走进屋门,可能还得稍微低下头。并且,每间屋子里都没有一扇窗户,只有一个天井,是屋子采光的重要途径。

走进一户人家,里面别有洞天,大大的天井里,有石头砌的猪圈、鸡窝,院里有长石头条搭的凳子,地面用薄石条铺成。猪圈里喂猪的槽子是石凿的,洗衣服的搓板是石板做成的,捣蒜用的也是石锤、石臼。小院里香椿、月季花、木槿花香味弥漫。

主人家在办喜事,几个小伙正往青石板上放肉,我们一问,才知道要做塘房特色菜——青石板烤肉。石板能烤肉?我有点不相信,因为石板遇火加热会炸裂,怎么能把肉烤熟?带着好奇,我到了烤肉的厨房要一睹石板烤肉的真面目。几个烧得火苗通红的炭火盆并排支在厨房里,炭火上有一块石板搭在上面,另一块一摸一样的石板压在烤肉上,打开上面的石板,果然里面夹着猪肉在烤。这种石板烤肉就是用新鲜的猪肉直接放在石板上烤成的,工艺很简单,石板烤出的肉外观看焦黄焦黄的,让人垂涎欲滴。割下一块来,嚼在嘴里,味道既香又脆,不像直接在炭火上烤出的肉有烟熏火燎的味道,也许,这应该是人们爱吃塘房烤肉的真正原因。

石水缸是塘房人家的必需品,每家每户都有,这家家必备的石水缸,样式并不统一,有的能装十多担水,有的只能装两三担水;形状上,正方形、长方形居多,当然也有正六边形等。水是从屋后的树林里用水井槽引来的,水井槽用龙竹或整棵的圆木挖成,涓涓的山泉沿着高高低低的水井槽,翻过一个又一个山坡,把塘房人家的石水缸装得满满的,做饭、洗菜时就舀水缸里的水用。村里的老人说,石水缸装的水清凉冰爽,我舀了一瓢水“咕咚咕咚”地一气喝下,那沁人心脾的清凉和痛快深入五脏六腑。

走在村里石头铺成的小道上,不知是否因为经年累月的缘故,高高低低的石头路也不觉得崎岖。犹如走进了时光隧道,仿佛回到了古代的世外桃源。

据史料记载,1693年农历八月十四,徐霞客从保山市昌宁县进入凤庆县城,与前往下关的马帮一道走上了茶马古道,乘竹筏渡过澜沧江,翻越骡马萎坡来到塘房村歇脚。据传,一老者还用石板烤茶热情招待了这位远道而来的客人。我们有幸在另一户人家品尝到了青石板烤茶。青石板烤茶是塘房村人的一种独特饮茶方式。石板是薄片青石,质地细腻而均匀,似乎不容易找。在温火上预热十多分钟后,石板都有些烫手了。主人从竹筒里取出几小撮早已准备好的晒青茶。这可是开春第一尖春茶揉制的呢,据说是专门款待第一位踏春而至的客人。诱人的茶在青色的石板上欢快地翻滚着,烤茶最讲究火候,几个来回叶色渐渐由棕黄色变成棕褐色,整个院子也已经是茶香漫溢了。将烤好的茶叶收入备好的竹筒,所有的茶具都是竹制的,据说这样茶才更香。

老人们说,塘房是一个被茶香侵泡的村庄,当年茶马古道最盛的时候,每天来往的人像排队一样的经过。据《滇南新语》记载,在明代,凤庆就能用手工制造出太平茶、玉皇阁茶,色、香、味可与龙井茶媲美。有了这样的好茶,清乾隆26年(1761年)顺宁知府刘靖督土民修建青龙桥于镇南金马明子山脚下的澜沧江上,走过澜沧江过金马翻越黑山门,就到糖房。青龙桥连通的茶马古道上茶事不断,凤庆茶源源不断进入内地、上贡朝廷、远销东南亚,茶叶也成为凤庆人的“绿色银行”。每逢街天,悠长的山街成了各种茶叶交易的场所,那叶形平肥的“尖山云雾”、条索分明的“太华茶”、细润色正的“银毫”、秀美质佳的“特级功夫茶”……各色茶叶摆满悠长的街巷,浓郁的茶香令人心旷神怡。在茶市上,随便坐下与茶农闲话家常,都能拉出一大堆茶诗、茶经、茶文、茶德等等话题来。彼此兴致浓了,甚至会忘了买卖之事,沉浸在茶话之中。真可谓“茶中日月长,茶话情根深”。

或许正是受凤庆悠久的种茶、制茶历史熏陶的缘故,在塘房村,人们从茶园采回鲜嫩的茶叶,洗净晾干后用手揉软搓细,放进一只大碗中,再加上柑橘叶、酸竹笋、大蒜、辣椒、盐巴等佐料拌和,就成为一碗“凉拌茶”。这种茶,滋味变化多端,苦中透出暗暗鲜香,是下饭的好凉菜。有的则把采来的新鲜茶芽放进小缸里,撒上盐巴拌匀,层层压紧,腌制几个月后,拌上佐料,也是开胃佐餐的好菜。当然也有三五人相聚一起,持一杯茶香,怀一份闲情,细细品茗,渐渐境宁心净,在幽香芬芳中涤尽俗尘,享人生之无穷真趣。

塘房村子偏僻,但这里生产的茶味道好,香气浓,那香气,据说,在村庄山顶的黑山门都可以闻到。塘房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制茶,能不香么?何况,四周都是茶山,即使没有烘焙茶叶,村子也被茶山的阵阵清香氤氲着。何况,村里的人家都爱喝茶,日泡茶夜泡茶,茶汤的香气不时腾挪着。几十年数百年,这里的房砖屋瓦,这里的柴门木窗也该都贮满了茶香。

特别是清明时节,村子里的人都要分捡茶叶。老的,少的,男的,女的,一个个手指灵活,动作麻利。面对竹蔑盘里堆着的待分捡的茶叶,平日里大大咧咧的男人,也变得轻柔灵巧起来。茶对塘房人受益最深,塘房人对茶的感恩也最重。茶祥和的性味熔铸成了塘房人淡泊名志的个性,他们不骄不躁,安于现状,默守着“明窗净几安居好,清茶淡饭滋味长”的格言,一生一世耕作于茶园之中。许多年来,塘房的这种个性,就像苏辙在《茶诗》中所写的一样:“枝枯叶硬天真在,踏遍牛羊未改香”,他们的个性已与茶的风格无异。

1927年,我国当代著名作家艾芜南行时,也是与马帮结伴,经过云南驿、顺宁、塘房、鲁史、保山等地到达缅甸的。抗日战争期间,鲁史至顺宁驿道还一度成为抗战军需物资的重要供给线,大量的军用民用物资都从这里进出……由于塘房交通位置的重要,直至民国时期始终是中外客商汇聚的繁华村庄。

1938年秋,中国原有的红茶产区在日军侵华过程中沦陷,红茶作为重要战略出口物资货源断绝,为换取外汇,支援抗战军需,中国茶叶贸易股份公司派著名茶叶专家冯绍裘到云南开辟新的红茶生产基地。多方考察后,冯绍裘终在凤庆觅得制作上乘红茶的鲜叶,着手试制属于云南的红茶并一举成功,定名为“滇红”。首批“滇红”通过凤庆、塘房、鲁史古道、祥云,从滇缅公路运到昆明,再装进木箱铝罐,转运香港出口,转销伦敦,以每磅800便士的最高价格售出,立即引起世界茶界的轰动。鲁史古道也成为那段日子唯一驮运过红茶的茶马古道。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无数“滇红人”的辛勤努力,“滇红”得以发扬光大。1996年,为了做强做大“滇红”,云南省凤庆茶厂整体改制为云南滇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继续承担起传承“滇红”的历史重任。滇红集团出品的“滇红特级工夫茶”在1958年被认定为国家外事礼茶,1986年其作为国礼赠送来华访问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从此,香高味纯,形美色艳,品质独特的滇红茶与印度、斯里兰卡红茶相媲美,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名茶。

核桃是塘房村的摇钱树,塘房村民倚山而居,每户人家房前屋后大都是核桃树。道路旁、地角边,或者半山坡上,到处都生长着核桃树,一棵棵,一片片,星罗棋布。我们去的时候错过了核桃树葱绿的季节,此时的核桃树光秃秃的,或多或少让人看起来有些萧条。村里人告诉我,谷雨过后,玉米苗刚刚冒出尖儿,核桃油绿的叶子就会像一双双绿色的小手,在春风中向人们飘然招手,一串串绿绒绒的花朵,倒挂在绿叶丛中,那是春天的田野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八月十五核桃香”。当地村民已习惯的认为,到了农历八月十五,核桃仁渐渐饱满,可以放开嘴去品尝。在这个时候,你漫步山野,一串串又大又圆的核桃,挂满了整个枝头,远远望去,像挂满了一串绿色小灯笼。有的树枝的因核桃结得太多了,把树枝压得趴到地面来;有的挂满核桃的枝条,甚至伸进小院里。核桃青果最好吃,从树上采摘下来,用专制的核桃刀,把白胖胖的核桃仁拔出来,轻轻剥掉仁外边一层白生生的薄皮,油而甜,味道极美。

当然,最好吃的还是塘房核桃糖,塘房产大麦,当地人用玉米面、大麦芽等熬成糖稀,粘稠状,呈黄黑色。玉米是塘房村的特产,它的甘甜很能讨好塘房高海拔的土地,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糖稀是对白糖严重匮乏的一种补偿,在塘房却意外与核桃结亲,成为那个年代里特有的风景和味道。

走出塘房村,寻一处墙边的石凳歇歇脚,摘一束在石缝中长出的野花闻闻香,看屋前公鸡昂首阔步踱过石头的街道。夕阳西下,身边和脚下的石块静静地闪烁着岁月的印痕。我知道,那些深深浅浅的印记,明明暗暗的沧桑,那是一种无言的石头历史,更是一种特有的村落文化,塘房以特有的魅力,支撑起了滇西茶马古道一方数百年的历史,这是一条辉煌的道路,这是一部生活的历史书籍,无论什么时候,都永远值得我们用心去阅读,永远值得我们用步伐去丈量。

云南“茶马古道”川藏茶马古道上的难解之谜


世界纪念性建筑基金会前天在此间宣布:云南剑川县“茶马古道”集市沙溪镇寺登街入列2002年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保护名录。

“茶马古道”是云南、四川与西藏之间的古老贸易通道,由于用川、滇的茶叶与西藏的马匹、药材交易并以马帮运输而得名。沙溪寺登街是“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集市,它延伸入南亚的集市具有很高的文化遗产价值。

川藏茶马古道上的难解之谜

60余枚寸许见方的小印,轰动了考古学界!无人认识的神秘符号,难以揣测的用途,使得这些被称做"巴蜀印章"的文物,成为了川藏茶马古道上最为难解的一道谜。

在荥经县文物展览馆,记者见到了这些令专家学者百思不得其解的小印。它们均寸许大小,以铜质制成,多数为圆形,少数是方形、矩形、半圆形、椭圆形、月牙形或山形。整个印仅几克重,印背有用于穿线的钮,其小巧的形状非常容易携带。而印面有别于其他的印章,没有文字,仅以阳文手法刻着神秘图案和符号,至今无人能够辨识,专家学者们称之为"巴蜀图语",有人推测可能和金文一样,属于四川远古时代遗留下来的象形文字,但无人可以解读。

四川东部一些地方均出土过这种神秘的"巴蜀印章",三星堆里也曾发现过。但以数量而言,荥经县出土多达60余枚之多,其印面无一雷同,殊为罕见。在古代,荥经曾是西南边陲重镇,南方丝绸之路曾从这里经过,贸易异常发达。有专家推测,这种神秘印章可能是作为合法经营的凭证,或者通关证明,或者私人证明,但亦无法证实。

据荥经县宣传部门介绍,"巴蜀印章"引起了国内外许多考古学者的兴趣,许多人慕名而来一睹古印风采,但其谜底至今无人破解。

茶马古道上的桥梁趣谈


茶马古道上有许多工艺独特、建造秀美宏伟的石拱桥、风雨桥(又称廊桥)、铁索桥(又称吊桥)。不少桥梁历经数百年的岁月,今日尚存,泽富后人。

平凡的人民亦有伟大的创造。建筑在山远水长之中的桥梁就是这种伟大创造的最好的例证,它们饱含着地理地质、水系水文、建筑雕塑、碑刻书法、民俗心理、环境美学、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等学科的内容。一座桥梁就是一座多门学科完美结合的实物载体,一座桥梁就是一座劳动创造奇迹的丰碑。

在流失的岁月里,我们的先民创造的美轮美奂的桥梁,有的被洪水冲圮,有的因种种原因改建或撤除。大部分桥梁,已无踪影,仅在百姓中留下了一个名字。但是,这些建筑在崇山峻岭间的各类桥梁,无疑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仍有许多完美无暇地融合于山水之间。

龙坝三桥:古桥建筑的艺术瑰宝

墨江的龙坝乡的八道河上有一座造型十分优美的古桥——双星桥。除双星桥之外,龙坝还有三座建筑于解放前的古桥,即建在石头寨脚一条小河上的永安桥,建在距竜巴大寨一千米左右一条小河上的竜巴石拱桥(此桥于1999年秋被洪水冲毁),建在南大河和竜巴小河交汇处的南大古石拱桥。

龙坝地处墨江县的东部,山河纵横,交通闭塞,一直被人们认为是蛮荒之地。但就是在这样的地方,先人们却建造了四座石拱桥,不能不说是滇南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龙坝是滇南哈尼族居住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这些建筑于建国前的石拱桥是当地哈尼族先民与居住在周围的其他民族共同建造的,代表了当时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建筑文化瑰宝。

“花桥”水云间

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新安乡和孟弄乡交界处,有一座建造在那卡河上游的花桥。在这远离城镇和交通要道的大山深处,当时的哈尼、彝、拉祜、傣等少数民族建成这样的桥梁,实在是一种奇迹。站在离那卡河约500米处的蚂蚁堆街的梁子上,只见那卡河从高耸云天的滑竹箐梁子轰然而下,一泄千里,河的右边是当地有名的九头山,左边是滑竹箐梁子南下的一个小山脉,两山之间是层层叠叠的梯田,河流就在梯田间流过,在九头山脚折西而去。现在的花桥就建造在那卡河折西西去上游150米的地方。现在的花桥是一座石拱桥,是建国以后重建的,可以承载10吨以上的汽车通过。

站在花桥上,云高水长,空旷阔远。

桥之上,云去云来;桥之下,长水不息。

花桥的美丽景观。

风风雨雨涟漪桥

在以普洱为中心通向昆明和中原的“茶马古道”北路上,有一座以水波命名的桥梁——涟漪桥。它是“茶马古道”进入思普境内最宏伟、美观的桥、房、亭结合的桥梁。被人们称为千里迤南古道第一桥。

涟漪桥座落在具有双子星城美誉的墨江县城南郊联珠河和清溪河交汇处。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墨江这个昔日“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日渐繁荣。涟漪桥已经成了县城的一部分了。

据《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志》和《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地名志》记载,涟漪桥始建于康熙初年,道光二年(1822年)被洪水冲毁,道光四年(1824年)重修。同治元年(1867年)墨江大水,又被冲毁。为方便过往马帮、商贾,他郎厅署游击将军孙世恒等邑绅捐资于同治九年(1870年)重修,光绪二年(1876年)落成。桥身系土砖木混合结构,木梁,木板铺桥面,木架筒、板瓦屋面。桥正中魁阁楼瓦屋面为四面分水。桥身长27米,宽4米。桥中心魁阁为5.5×5.8米,高16米。河中桥墩以条石顺水方向砌成梭形,使流水顺畅,岸坡稳固。桥墩长22.8米,宽8.4米,每孔净跨8米。修桥投资共用了白银2384两。涟漪桥的特别之处是桥中心的魁阁楼是一座方形二层楼亭,并于两边的两座小魁阁楼浑然一体,青瓦粉墙,四角飞檐,错落有序,美观大方,看起来结构严谨,古朴优雅,玲珑标致。桥上的过道左右,木板相连,置有椅凳,供游人或过客歇脚休息。

古道的马帮已经远去,涟漪桥至今犹存。踏上修茸一新的涟漪桥,脚下流水波光粼粼,涟漪成调。凭栏远眺,叮咚水声,使人遐想幽思。“茶马古道”着载遥远的历史,带着普洱茶香,仍在走进你我的生活。

茶马古道上唯一用水波命名的涟漪桥。

水癸河桥

从墨江县城出发,往东,穿过了紧连县城竹木森森的玉皇阁旧址后,一条山路就向大山里延伸,翻过大山,就可以看见座落在水癸河边的水癸寨了,一蓬蓬竹子和标直的棵棵棕榈树,婀娜多姿,幢幢青瓦灰墙的房子静静的卧在竹子和棕榈树丛中,一条弯弯曲曲的河流缓缓的流过阡陌田畴,从水癸寨脚流向东南。就在水癸寨脚的水癸河上,完好地保留着一座小巧古朴的石拱桥,这桥是千里“茶马古道”出思普地区的最后一座桥了,过了桥,越过背阴山就进入了云南省玉溪市的元江县。

在水癸河桥的南桥头北一侧,高高低低的立着八九块石碑,每块碑上都记载着建桥或修缮此桥的经过。最远的一块石碑,立于清朝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最近的一块则立于1992年。除几块碑文能够清晰地辩认字句外,大部分石碑的内容已在风霜雨蚀中被风化,不能一一解读了。碑载,水癸河桥始建于清朝乾隆二十一年,同治十年(1871年)水涨冲圮,他郎守备李应元率士民张树宇、蒋春秀、杨恒兴等捐资重修,桥长4.3米,宽2.7米,高4米。1988年、1992年墨江县人民政府曾两次拔款修复加固,使这一古桥至今亦然发挥着作用。

忠爱桥:滇南桥梁建筑史上的一座丰碑

位于墨江县境内阿墨江上的忠爱桥,自古以来就是滇南边疆各民族通往内地的咽喉要冲,是闻名天下的“茶马古道”北路上的重要关卡,常年重兵把守。忠爱桥,因建造艰巨,历史悠久,磅礴宏伟,被人们誉为“滇南第一桥。”

普洱市旧称思普地区,其域包括今普洱市、西双版纳州全境以及临沧市的一部分,虽然地处边陲,远离祖国传统的中原文化,但万水千山、高山峡谷终挡不住文化的交流和人员的往来,早在唐代就渐渐形成了以今宁洱、思茅为中心通向四面八方的“茶马古道”。以当时的思普为起点,通过磨黑过把边江吊桥到通关,从通关过忠爱桥上墨江后入玉溪市元江县到昆明的“茶马古道”北路自唐代以来渐渐形成。而忠爱桥(当时尚没有桥,称之为阿墨江瞻鲁平渡口)两岸因山高谷险、江水湍急而成为“茶马古道”上的重要据点。此古道的大部分路线走向就是后来昆洛公路所经过的地方。

唐宋以后,因内地和藏区对盛产于思普地区的普洱茶的需求量大增,大量的商贾驮着内地的产品到思普等地交易后购买普洱茶,古道上终日人流不断,马铃不绝,仅以简易的木筏等摆渡,远远满足不了过往行人的要求。这样,在清朝道光十二年(1832年)在阿墨江瞻鲁平渡口附近修建了瞻鲁平铁索桥,在铁链上铺上木板为桥面。南来北往的商贾爬山越岭,来到江边总是想歇歇脚,认为江上仅有铺上木板的桥面是远远不够的。当时,他郎城(墨江旧称)里的文人绅士们因受中原文化的影响,正在积极的筛选“他郎八景”,他们选来选去,选中了这阿墨江上的忠爱桥,如此一来多方筹资于清代同治十二年(1873年)把铁索桥改建成风雨桥。改建后的风雨桥桥面长125米、宽3.2米,桥两则有伸臂木梁,下有八字形园木撑架,桥上有瓦顶,楹柱、廊阁,桥墩两面有两间飞角翘檐的瓦房,这是牌坊,牌坊上各悬着“滇南第一桥”和“长虹天际”的金字扁。人们把瞻鲁平铁索桥改名为忠爱桥,意为此桥来之不易,过往行人要忠心爱护此桥的意思。

有江,有桥,桥上有房,两端有牌坊,牌坊上有金字扁,看上去风雅多了。此及一景,忠爱桥就成为“他郎八景”之第七景“墨江锦澜”了。

到了民国时期,当时的云南省政府提出要在思普地区修筑昆洛公路,曾于1930年、1936年、1941年、1944年、1948年五次筹建。1936年,当时的国民党墨江县政府按户籍摊派民工,要求民工自带行李、工具、炊具及口粮修筑公路。施工期间,当时的政府只派监工,对民工衣食住行一慨不管。管工者还常常毒打民工,民工无力继续坚持下去,致使公路挖挖停停,而工程仅捡容易的地方挖,一旦碰到艰难的工程就搁置下来,所挖公路累计不足10公里,草草了事。

1951年1月24日,云南省人民政府转发政务院(现称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批准的昆洛公路测设要点,对路基宽度、平曲线最小半径、最大纵坡、山路面宽等公路主要指标作了明确规定。昆洛公路由政务院交通部西南公路工程测设组组织施工。1951年9月,昆洛公路建设从玉溪县(今玉溪市)大栗园破土动工,1953年昆洛路全线修通。为了修建能够通行汽车的桥梁而撤除了历时121年之久的忠爱桥铁索桥,另建钢索吊桥,桥两头各置一对石狮子,乃沿用旧称忠爱桥,但赋予了“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的新意。

各族兄弟姊妹在满怀信心、热火朝天地修建昆洛的1952年,中央慰问团来到当时的普洱区专员公署(1952年1月始称,辖今普洱市、西双版纳州)所在地普洱(今宁洱县),代表中央在普洱县公路工程局举行授旗仪式。授予的两面锦旗上分别有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的亲笔题词,随后,题词分别拓印镌刻在忠爱桥两头的狮蹲石上。

十年后的1964年,因车辆的不断增加,特别是大吨位的车辆增多,忠爱桥钢索吊桥已远远不能满足车辆通行,另修建大跨径的石拱桥,桥全长79.53米,单跨径58米。石拱桥建成后,再次拓印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的题词,选用元江县因远镇的“因远石”镌刻两位领袖的手书,镶嵌在桥两头岗房(守卫大桥站岗用房)墙上。北面的是毛泽东主席的题词石碑,碑长1.13米,宽0.77米,厚0.08米;题词为“为了帮助各兄弟民族,不怕困难,努力筑路!——毛泽东”。南面的是朱德总司令的题词石碑,碑长1.17米,宽0.78米,厚0.08米;题词为“以一往无前的精神,战胜天险。打通昆洛交通,实现巩固国防,繁荣经济的光荣任务!——朱德”。

忠爱桥作为内地与滇南边疆连接交通上的咽喉要冲,自古以来都都受到各方的关注。

在忠爱桥不远的山中,至今依然能够寻访到当年精心铺设的石板古道,静静的躺卧在荒岭草丛之间。

忠爱桥头,毛泽东主席为昆洛公路题词的碑刻。

忠爱桥头,朱德总司令为昆洛公路题词的碑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