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烹茶审味,赋茶诗词怡然自得

发布时间 : 2020-09-29
茶叶诗词 东坡雨花茶 茶文化诗词

【www.cy316.com - 茶叶诗词】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东坡烹茶审味,赋茶诗词怡然自得”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东坡烹茶审味,赋茶诗词怡然自得”相关知识!

苏东坡深研佛理,亦精通茶道,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咏茶诗词。东坡对饮茶一道,更深得独到之秘,对于茶叶、水质、器具、煎法,都颇讲究。

其中《试院煎茶》诗:"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银瓶泻汤夸第二,未识古今煎水意。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贵从活火发新泉。又不见今时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我今贫病常苦饥,分无玉碗捧娥眉,且学公家作茗饮。博炉石铫行相随。不用撑肠拄腹文字五千卷,但愿一瓯常及睡足日高时。"诗中谈论煎茶要注意火候的问题,其描述茶、茶汤、茶具及茶效,一气呵成,引人入胜。

《西江月》:"龙焙今年绝品,谷帘自古珍泉。雪芽双井散神仙,苗裔来从北苑。口汤发雪腴酽白,盏浮花乳轻圆。人间谁敢更争妍。斗取红窗粉面。"词中提到以谷帘珍泉煎烹龙焙绝品,乃是人间茶品之极致。

《汲江煎茶》:"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勺分江入夜瓶。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枯肠未易经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诗中前段描写月夜临江烹茶的情趣,后段则以茶茗与自然的翻覆变化,反衬世事的无常而平抚自己悲苦的境遇。

另《水调歌头》:"已过几番风雨,前夜一声雷,旗枪争战,建溪春色占先魁。采取枝头雀舌,带露和烟捣碎,结就紫云堆。轻动黄金碾,飞起绿尘埃,老龙团、真凤髓,点将来,兔毫盏里,霎时滋味舌头回。唤醒青州从事,战退睡魔百万,梦不到阳台。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此词记述了采茶、制茶、点茶的情景及品茶时的感觉,描述得极为生动传神。

白茶行业关注:除了茶诗、茶词外,历史上还流传几则苏东坡的茶事典故。据说王安石患有痰火之症,医生告诉他用阳羡茶可治愈,但须用长江中峡瞿塘的水煎服才有效用,那时东坡服父丧期满,正将返京复职,王安石捎信给东坡,要他出川时顺道带一瓮中峡的江水进京。东坡因贪看沿途的风景而忘记取水的事,等他想起时,船已到了下峡,遂取下峡的水交差,却被王安石发现了,王安石解释说:"上峡水性太急,下峡水性太缓,惟有中峡的水,缓急相半,水性中和;此水烹阳羡茶,上峡味浓,下峡味淡,中峡浓淡之间,方才见茶色迟迟未现,故知必为下峡水。"

白茶行业关注:东坡谪居宜兴蜀山讲学时,非常讲究饮茶,有所谓"饮茶三绝"之说,即茶美、水美、壶美。据说他还曾设计一种提梁式茶壶,烹茶审味,怡然自得,题有"松风竹炉,提壶相呼"的诗句,后人将他设计的这种提梁壶称作东坡壶。

东坡烹茶,独钟金沙泉水,常遣童仆前往金沙寺挑水,童仆不堪往返劳顿,遂取其他河水代之,但为苏东坡识破。后来苏东坡准备两种不同颜色的桃符,分别交给童仆和寺僧,每次取水必须和寺僧交换桃符,如此童仆就无法偷懒了。

小编推荐

浅夏品茗,怡然自得


想了解《浅夏品茗,怡然自得》知识吗,丰富的《浅夏品茗,怡然自得》内容等你来看!

篱边花下闲坐园中,四望皆景凭山而筑。静观亭台蝶语欢歌,柳岸画舫琴声悠然。温婉成歌舒心安然,蓝天绿树碧水盈盈,浮云飘渺远山虚幻。叶落书扉浅夏品茗。石榴花开竹影婆娑。清风绕肩落英缤纷,素雅宁馨胜至蓬莱。

徜徉在文字里,泡一壶太平猴魁。茶香四溢,红尘辗转中一颗疲惫的心,也随之澄澈,品茶赋诗怡然自得,沐浴着浅夏的暖阳。让袅袅的茶香洗去心底的尘埃,拂过岁月的薄凉。剪一枝绿叶的苍翠,拈一指淡淡的墨香,做一个微笑向暖的女子,独守着自己的一份清欢,将心安放于这平静而温润的浅夏时光,浅浅描摹,静静聆听,让岁月如莲,淡淡生香,亦有一种别致的韵味。

太平猴魁是汉族传统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原产于安徽省太平县,太平猴魁属于绿茶类,为尖茶之极品,久享盛名,清甜甘洌之味而令人印象深刻。其外形两叶抱芽,扁平挺直,自然舒展,白毫隐伏,有“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的美名。茶叶中所含的化学成分达500多种,具有抗菌、抑菌作用、减肥作用、防龋齿、抑制癌细胞等功效。清咸丰(1859),猴魁先祖郑守庆就在麻川河畔的山中开出一块茶园,生产出扁平挺直、鲜爽味醇且散发出阵阵兰花香味的“尖茶”,冠名“太平尖茶”。现在,猴魁茶界普遍认为“太平尖茶”是太平猴魁的前身。2004年,在国际茶博会上获得“绿茶茶王”称号。

历史上,安徽省盛产尖茶,如泾县特尖等。百年前最好的尖茶,却出自安徽省太平县猴坑的茶农王魁成的手中,取其名而有“魁尖”之说,由于猴坑所产魁尖风格特异,品质超群,称为“太平猴魁”。

太平猴魁叶色苍绿匀润,叶脉绿中隐红,俗称“红丝线”;兰香高爽,滋味醇厚回甘,汤色清绿明澈,叶底嫩绿匀亮,芽叶成朵肥壮。太平猴魁的色、香、味、形皆独具一格:全身披白毫,含而不露,太平猴魁其成品茶挺直,两端略尖,扁平匀整,肥厚壮实,全身白毫,茂盛而不显,含而不露,色泽苍绿,叶主脉呈猪肝色,宛如橄榄。

将水凉至90%,入杯冲泡,芽叶徐徐展开,舒放成朵,两叶抱一芽,或悬或沉;茶汤清绿,品其味则幽香扑鼻,细啜,醇厚爽口,回味无穷,大有“头泡香高,二泡味浓,三泡四泡幽香犹存”的意境。

略停注水,细细体会这时候口腔中的滋味,如入空白之境。观察叶底,柔软的木梗,如同太极一般的图案,顺势卧于盖碗近闻,依旧清香。

品之茶人渴望回归自然,追求纯真至善。茶人复苏了茶叶的灵魂,茶叶唤醒了茶人的心灵。茶的灵魂入水,水的灵魂入心,心的灵魂入道。一花一草一茶,皆可明心见性。饮茶时的那宁静淡泊,从容淡定的心,凭着那盏茶,即可进入禅定的世界。一杯清茶,即是人间甘露。

红尘纷扰,流年匆匆。河岸松柏青翠满目,浅夏时光诗韵阑珊。繁华深处清幽之地,鸟鸣花香览景舒怡。安之若泰,处之泰然。浪漫情愫弥漫时光,听风之悦音独眠山中。

以上就是为您提供的《浅夏品茗,怡然自得》全部内容,在阅读的过程中是不是有所收获呢?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内容更新!

《茶赋》


两首茶赋供大家欣赏。

《茶赋》唐·顾况

稽天地之不平兮。兰何为兮早秀。菊何为兮迟荣。皇天既孕此灵物兮。厚地复糅之而萌。惜下国之偏多。嗟上林之不至。如罗玳筵。展瑶席。凝藻思。间灵液。赐名臣。留上客。谷转。宫女。泛浓华。漱芳津。出恒品。先众珍。君门九重。圣寿万春。此茶上达于天子也。滋饭蔬之精素。攻肉食之膻腻。发当暑之清吟。涤通宵之昏寐。杏树桃花之深洞。竹林草堂之古寺。乘槎海上来。飞锡云中至。此茶下被于幽人也。雅曰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可怜翠涧阴。中有泉流。舒铁如金之鼎。越泥似玉之瓯。轻烟细珠。霭然浮爽气。淡烟风雨。秋梦里还钱。怀中赠橘。虽神秘而焉求。

《茶赋》金学孟

润生于山之左兮,承朝露以清扬。吮日珥之虹霓,汲月轮之清朗。临深渊以翘盼,处高端而狂放。植庭院以景色,栽山野而脱缰。知风来之所故,蔑霜降而不慌。纵雪盖以为衣,既雾漫而何妨?春莅欢以抖擞,夏至兴而浏亮。纵情于大风起兮,叱吒于骤雨放浪。山左之茶,饮而柔韧,泡而绵长。

蓬勃于山之右兮,披晚霞而辉光。爱云彩之烂漫,喜星斗之微芒。立峰头以四顾,卧隰地而九旺。培幽隅以点缀,种巉岩之山岗。招云蔚之爱抚,请氤氲而常忙。设山岚以有离,岂甘霖之未降?夏飓风以远遁,春新雨而茂长。不羁于乌云至兮,洒脱于暴风虐狂。山右之茶,饮而甘润,沏而悠扬。

蓊郁于山之前兮,沐日月以茁壮。享白昼之恩泽,得夜宁之休养。采天籁之赐予,获地沃之芬芳。聆星宇之私语,观月皎之明亮。吸山岩之灵气,融水溪之惠煌。收兰馨之幽美,滋蕙馥之芳香。阴山香以南飘,阳山芬而北访。汇聚于茶树叶兮,凝结于紫砂壶王。山前之茶,饮而刚烈,品而无量。

葳蕤于山之后兮,合阴阳而荣昌。变两极以相和,化有极而无尚。以鲜嫩而采之,以高艺而窨藏。摘茉莉以薰制,取珠兰而愈香。呼三山宾以盅,唤五岳客而尝。星落盏以欣慰,月自来而欢畅。邀日光以入怀,齐陆羽而歌唱。放荡于品位高兮,谈笑于九州巍壮。山后之茶,饮而柔嫩,口而润肠。

茂盛于山之腰兮,抱长风以向上。站山腰以吞云,挺胸腹而吐芒。迎南上之和风,送北下之苍凉。结四海之高风,交五湖之热肠。秉君子之浩然,辞小人之伪装。本谦恭以临世,何跋扈而逞强?不骄不馁以生,不飞不扬而向。独立于自身德兮,超然于世俗之上。山腰之茶,有柔有刚,负阴抱阳。

苍翠于山之巅兮,化春雨而疏狂。仰穹宇而不傲,俯大地而不遑。观龙腾以轻吟,听虎吼而不彷。羡鸿鹄之高志,慕雄鹰之翱翔。见蝶舞而不喜,视虫死而不怆。愿腾身以九天,展宏图之冀望。上负琼宇之心,下临救世之想。拔俗于尘世外兮,施惠于神州之疆。山巅之茶,有骨有肉,无尘无瘴。

巍巍乎高山之茶为知音,洋洋乎流水之茶尽琼浆。紫砂之壶出异品,东坡之术放奇光。举金樽当于豪情万丈以放歌,擎玉盏应是雅兴一发而无疆。茶品以见人品,酒兴而起豪放。茶之苦余味之甘,茶之香上口之芳,茶之涩回味无穷,茶之道沸沸之扬。山地之茶,益人健康,平川之茶,大煞其光。

山东布衣.金学孟.戊子.深秋

汉茶赋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一篇《汉茶赋》,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世之茶叶,神州发祥,南国嘉木,葳ruí生光;

先民有贤,撷而啜尝,苦而回甘,茗声日响;

时序汉唐,西域通商,茶马互市,华风远扬。

巴蜀胜地,产庶物广,茶根饮源,经适纬当;

金瓯天汉,水绿山苍,云蒸翠岭,雾罩碧嶂;

雨沛温和,地沃墒良,含锌富硒,植茶佳壤;

色秀形美,芽硕叶胖,质润泽显,汁绿汤亮;

香高气鲜,滋醇味爽,登堂入室,雅俗共赏;

抑癌延衰,平压稳糖,涤燥导静,息匀神畅;

和性冶情,养生良方,华夏茗饮,汉茶为上;

着文献艺,问政从商,品评论道,心驰意翔;

聚亲会朋,睦邻友邦,敬迎赠别,情升谊长。

汉中茶叶,周秦贡王,张骞出使,更越西疆;

茶圣陆羽,《茶经》点讲,诗仙太白,诗赋咏唱;

传统产业,源远流长,几经沧桑,茶风不殇;

岁至当今,国泰民康,饮茶保健,崇为时尚;

“汉中仙毫”,天造地藏,茗苑奇葩,茶林独芳;

国饮珍品,仕民同享,中华瑰宝,四海飘香。

关于本文《汉茶赋》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且说黄冈“东坡禅茶”


东坡禅茶,从冷僻处入手,拈来苏轼坐禅品苦荆叶的典故,做成文章。追寻茶道而来,东坡禅茶致力于茶道艺术的精研,以传播茶道文化为己任,以正、清、和、雅的禅茶精神,践行感恩、包容、分享、随缘的禅茶文化理念。

东坡禅茶通过还原历史场景,把坐禅、煮茶、敬茶分成18个程序,然后将18个禅宗典故加在一起串烧。整个过程中,古筝如泣如诉,梵乐穿插其间,煮茶敬茶犹如舞蹈,整台节目耐看耐听。在这里,文化不再是凝固的镌刻,也不是无声的造像,历史和文化犹如戏剧一样,在观众眼前活了起来。饮茶品茶的同时品味了禅理,身体轻松了,精神愉悦了。

据东坡禅茶的演示者江巍介绍,东坡禅茶仪式,是根据历史上苏东坡与黄州安国寺僧众交往的记录、传说,经过整理和挖掘,再加入一些现代元素,综合而成。

据传,苏东坡在黄州期间,与安国寺僧众过从甚密。一次,在坐禅过程中,苏东坡从园中摘下一片苦荆树叶含在嘴中,苦味之余甘甜顿生,苏东坡顿时心胸开阔。后世研究认为,苏轼在黄州贬诋期间,其豪放开阔的心怀与其吸收禅宗经义不无关系。因此,他们计划将黄州历史上的文化事件,演化成一种既具传统文化魅力,又符合现代人口味的一种高雅社交活动,一种旅游文艺节目。

负责东坡禅茶活动的主办方介绍说,禅茶中的禅,主要是指整个仪式大多采用禅宗活动中的礼仪和形式;而禅茶中的茶,主要原料选用黄冈本地特产,包括团风苦荆茶、麻城菊花等制作而成的饮品及点心。

苏东坡与“东坡提梁壶”的故事


紫砂壶中有很多与名人的故事脍炙人口,其中最有名的莫属“东坡提梁壶”。

相传宋朝大学士苏东坡晚年不得志,弃官来到蜀山,闲居在蜀山脚下的凤凰村上,他喜欢吃茶,对吃茶也很讲究。此地既产素负盛名的“唐贡茶”,又有玉女潭、金沙泉好水,还有“海内争求”的紫砂壶。有了这三样东西,苏东坡吃吃茶、吟吟诗,倒也觉得比在京城做官惬意,但这三者之中苏东坡还感到有一样东西美中不足。什么呢?就是宜兴紫砂壶都太小,怎么办?苏东坡想:我何不按照自己的心意做一把大茶壶?对,自己做茶壶自己用!他叫书僮买来上好的天青泥和几样必要的工具,开始动手了。谁知看似容易做却难,苏东坡一做做了几个月,还是一筹莫展。

一天夜里,小书僮提着灯笼送来点心,苏东坡手捧点心,眼睛却朝灯笼直转,心想:哎!我何不照灯笼的样子做一把茶壶?吃过点心,说做就做,一做就做到鸡叫天亮。等到粗壳子做好,毛病就出来了:因为泥坯是烂的,茶壶肩部老往下塌。苏东坡想了个土办法,劈了几根竹撑在灯笼壶肚里头,等泥坯变硬些,再把竹拿掉。

灯笼壶做好,又大又光滑,不好拿,一定要做个壶把。苏东坡思量:我这把紫砂壶是要用来煮茶的,如果像别的茶壶那样把壶把装在侧面肚皮上,火一烧,就把壶烧得乌漆墨黑,而且烫手。怎么办?他想了又想,抬头见屋顶的大梁从这一头搭到那一头,两头都有木柱撑牢,灵机一动,赶紧动手照屋梁的样子来做茶壶把。经过几个月的细作精修,茶壶做成了,苏东坡非常满意,就起了个名字叫“提梁壶”。

因为这种茶壶别具一格,后来就有一些艺人仿造,并把这种式样的茶壶叫做“东坡提梁壶”。

宋·黄庭坚《煎茶赋》


《煎茶赋》

宋·黄庭坚

汹汹乎如涧松之发清吹,皓皓乎如春空之行白云。宾主欲眠而同味,水茗相投而不浑。苦口利病,解涤昏,未尝一日不放箸。而策茗椀之勋者也。余尝为嗣真瀹茗,因其涤烦破睡之功,为之甲乙。建溪如割,双井如挞,日铸如,其余苦则辛螫,甘则底滞。呕酸寒胃,令人失睡,亦未足与议。或曰无甚高论,敢问其次。涪翁曰:味江之罗山,严道之蒙顶。黔阳之都濡高株,沪州之纳溪梅岭,夷陵之压砖。临邛之火井。不得已而去于三,则六者亦可酌兔褐之瓯,瀹鱼眼之鼎者也。或者又曰:寒中瘠气,莫甚于茶。或济之盐,勾贱破家,滑窍走水,又况鸡苏之与胡麻。涪翁于是酌岐雷之醪醴,参伊圣之汤液。斮附子如博投,以熬葛仙之垩。去而用盐,去橘而用姜。不夺茗味,而佐以草石之良,所以固太仓而坚作强。于是有胡桃、松实、庵摩、鸭脚、贺、靡芜、水苏、甘菊。既加臭味,亦厚宾客。前四后四,各用其一。少则美,多则恶,发挥其精神,又益于咀嚼。盖大匠无可弃之材,太平非一士之略。厥初贪味隽永,速化汤饼。乃至中夜不眠,耿耿既作,温齐殊可屡歃。如六经,济三尺法,虽有除治,与人安乐。宾至则煎,去则就榻,不游轩石之华胥,则化庄周之蝴蝶。

诗词与茶


想了解《诗词与茶》知识吗,丰富的《诗词与茶》内容等你来看!

喜欢在喝茶的时候读书,尤其是一些诗词类特别能够打动自己。喜欢的诗人有很多,其中有一位就是宋代的苏轼苏东坡,尤喜他词作中的那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轻松写意,潇洒自如,人生应该有这样的豪迈。我们看现实生活,太多人之所以郁郁不乐,愁苦满目,全是因为在乎的太多,贪求的太多,要知道人生是一次旅行,如果背负太多东西,就根本无暇欣赏路上的风景。在一部电影中有一句台词说的很好,“放下负担,奔向新生命。”

生活如同饮茶,新茶时姿态不可僵硬,神情不可造作,自然而然,随心随缘。茶即便是苦的,也要微笑着品尝。生活中同样有甜也有苦,淡然视之,要像苏轼词中说到的一样,即便有雨,也要吟啸徐行,心态上洒脱了,就没有什么可以羁绊住自己。

喜欢在晴天的时候,选择一个惬意的时间悠然品茶。喜欢在细雨纷纷的时候,一个人站在窗前默然饮茶,体会天地间深沉的静谧。同样喜欢在月上中天的时候,在皎洁月华下淡然饮茶,月华如水,水中全都是梦幻。人生总是有风有雨,有圆有缺,有喧嚣也有静谧,无论有什么,都不必在意,安心做一个吟啸徐行的登山客,做一个淡雅出尘的品茶客,潇洒处世,笑品茶香,每一天都可以很快乐,全看自己把握。

关于本文《诗词与茶》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夕归茶赋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一篇《夕归茶赋》,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滚滚红尘,异宝琳琅满目;滔滔浊世,奇珍不胜枚举。人阅历丰,耳闻目睹无限;我见识浅,聊以一物相酬。人有连城之璧,惊魂惹眼,我啜半盏之茗,长趣消忧。盏中何物,夕归之茶。客问此茶何奇,周子故相与语。

澜沧江畔,群山绵延。缅宁之地,有曰夕归。世外桃源,缘陶公而永著,江滨僻地,因古道而略传。胜地各怀珍宝,以缘而遇;原本夕归无异,偏产奇茶。

天来神物,不知其由。所植定地,移无嘉苗。面欲开还塞之山,背摘星揽月之岭;湍急江流涤足,婉转禽歌萦耳;竹木左右扶持,泉江上下浸润。四围松脂之香,竹篁之馥,橄榄之甜,草卉之郁,有风轻重相揉,无风缓急互荡。佐之红土之粘,砾石之烈,辅以深谷之幽,荫翳之凉。百物之菁,竞相赐予,时时不息,化为茶韵。

四时经历,殊为独特。春末夏初,若烘若烤,盼丝雨而无望;夏去秋来,如沐如浴,闭雨幕而难成。偶而雨过日出,则又似蒸似焖;若是雨歇,则烟霏雾荡,如梦如幻。至于冬日,夜雾澄江,厚可千仞,植茶之地,寻常之间不辨面目。夜雾触木,化水于叶,初时滋润,渐聚成珠,盈盈而缀,终成一滴,其声轻柔,隐约可闻。其时寒气凛冽,森然彻骨。正午过后,暖阳慵照,温馨满怀,让人心旷神怡,尘虑远抛。

斯境之殊,世无共也。

采制既成,茶香诱人。煮砾岩之渗泉,沏于瓷杯陶碗,视之碧而透亮,品之香且清洌。气舒骨爽,感腑铭心。习饮成性,渐轻天下之茶。

闻者欣然,周子亦乐。其茶外人少知,周子尚可得也。

关于本文《夕归茶赋》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