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黄大茶的制作工艺

发布时间 : 2020-09-29
黄大茶的制作工艺 黄茶的制作工艺为 黄茶的制作工艺分为

【www.cy316.com - 黄大茶的制作工艺】

霍山黄大茶梗壮叶肥、叶片成条,梗叶相连,形似钓鱼钩,梗叶金黄油润,汤色深黄,叶底黄色,味浓厚耐泡,具有突出高爽的焦香味。其制作工艺如下:

一、炒茶:又分生锅、二青锅、熟锅三个阶段。炒茶锅用普通饭锅,砌切三锅相连的炒茶灶,锅倾斜呈25~30度。炒茶扫帚系用竹丝扎成,长1米左右,竹丝一端直径10厘米。炒法:茶农概括为三句话“第一锅满锅旋,第二锅带把劲,第三锅钻把子”。

1、生锅:主要起杀青作用。锅温150~200度,投叶量250~500克。叶量多少,视锅温高低和炒茶技术 而不同。炒法是:两手持炒茶扫帚与锅壁成一定角度,在锅中旋转炒拌,竹丝扫帚有弹性,使叶子跟着扫帚在锅中旋转翻动,受热均匀。要转得快,用力匀,不断翻 转抖扬,使水气及时散发,炒约3~5分钟,叶质柔软,叶色暗绿,即可扫入第二锅内。

2、二青锅(初步揉条):锅温稍低于生锅,炒法与生锅基本相同,但用力要大,转圈也要大,起着揉条作用。茶要 顺着炒把转,否则茶叶要满锅飞,不能成条。当茶叶炒至成团时,就要松把,将炒把夹带的茶叶甩出,抖散团块,散发水气。松把后再炒转,用力一次比一次大,使 之揉成条。当茶叶炒至皱叠成条,茶汁溢出,有粘手感,即可扫入熟锅。

3、熟锅:熟锅是进一步做成细条,锅温130~150℃,方法与二锅基本相同,旋转搓揉,使叶子吞吐在竹丝炒把间,谓之“钻把子”。待炒至条索紧细,发出茶香,约三四成干,即可出锅。

二、初烘:用烘笼烘焙,温度应控制在120℃左右,烘叶量2~2.5千克。每隔2~3分钟翻烘一次。烘30分钟,到七八成干,有刺手感觉,折之梗皮连,即为适度。下烘后立即进行堆积。

三、堆积:初烘叶趁热装入茶篓或堆积于圈席内,稍加压紧,高约1米,置于高燥的烘房内。时间长短视鲜叶老嫩、茶坯含水量及黄变程度而定,一般是5~7天。待叶色变黄,香气透露即为适度。

四、再烘焙:堆积变黄叶子经拣剔老叶杂物后,进行足火。黄大茶足火可分拉小火和拉老火两个阶段:

1、拉小火:温度控制在100℃左右。每次烘投叶量10千克,隔5~7分钟翻拌一次。烘至九成干,大约30分钟,即可下烘摊晾3~5小时,再行拉老火。

2、拉老火:温度130~150℃,每次烘投叶量12.5千克。烘时要做到勤翻、匀翻、轻翻。烘至足干,茶梗折之即断,茶叶手捻即成粉末,梗心起泡呈菊花状,金黄色,梗有光泽,并发出浓烈的高火香、烘顶冒出青烟、足干上霜为止。时间约40~60分钟,下烘趁热包装待运。

Cy316.com延伸阅读

霍山黄芽制作工艺


霍山黄芽的制作工艺包括杀青(生锅、熟锅)、毛火、摊放、足火、拣剔复火等五道工序。霍山黄芽原料采回经拣剔后薄摊在团簸内,厚约3-5公分,晴天露水叶摊放2-3小时,阴雨天摊放4-5小时,散发青草气和表面水份,待芽叶发出清香,叶色由鲜绿转为暗绿即可付制,一般上午采,下午制,鲜叶不过夜。

1、杀青

分生锅、熟锅。生锅要求高温、快炒,锅温掌握120—130度左右,以鲜叶下锅后有炒芝麻声为度,叶片无炸边爆点。手炒每锅投叶量50—100克,鲜叶下锅后用双手或单手抹抖,抹得净,抖得开,充分散发水分,至叶软色暗时转入熟锅。做形手势是抓甩、抖翻结合,叶下锅后先炒,使叶受热均匀后四指并拢,拇指张开,抓住茶叶向锅内侧然后甩开直至当手感稍烫手时即改用抓抖散发水分,如此反复抓、甩、抖相结合,直至芽叶收拢呈雀舌形时出锅。

2、毛火

温度110-120℃,投叶量3—4锅杀青叶,采取高温、翻勤、快烘,2人名左右翻烘一次,约烘5分钟至茶销有刺手感,香气溢出约七成干时下烘。

3、焖黄

毛火下烘时趁热摊放在团簸内,焖黄24-48小时至叶软微黄后上烘。

4、足火

烘顶温度90℃,投叶量为0.5-0.75公斤,每3-4分钟翻烘一次,翻烘动作要轻慢,历时15分钟,手握有刺手感,茶叶捻之即断碎,九成干时下烘摊凉即成黄芽毛茶。

5、拣剔复火

复火前拣去飘叶、黄片、红梗等杂质。拼配花色,使色泽一致。复火温度90℃左右,每烘笼投叶量1.5—2公斤,每4-5分钟翻一次,并随着茶叶干燥程度的提高逐次缩减,翻烘要轻、快、勤,时间15-20分钟,烘至茶叶手捻成末,茶香浓郁,白毫显露,下烘,趁热装筒。进入市场销售或入库保鲜。

霍山黄芽的采摘标准

霍山黄芽分为黄小茶和黄大茶,两类茶叶采摘标准不同。

黄小茶也就是通常说的霍山黄芽主要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一芽两叶、一芽三叶。

黄大茶采摘标准较为宽松,一般是一芽四五叶,茶叶外观比较大。

霍山黄芽的制作工序|霍山黄芽的制作步骤


霍山黄芽的制作工序分为:杀青、初烘、摊放、复烘、足烘五道工序。

一、杀青

用口径60-70厘米的平锅,两锅或三锅砌成一灶,两口锅分生锅和熟锅,三口锅分里锅(生锅)、中锅和外锅(熟锅)。以木炭为燃料。生锅温度较高,鲜叶下锅能听到有炒芝麻的响声为度,每锅投叶量100克左右。杀青用芦花帚或高粱帚炒制,生锅快炒透炒,叶子要捞净抖开,用力宜轻,不伤毫芽。熟锅继续完成杀青,要与生锅配合得当,防止“上锅催下锅,下锅等上锅”。至杀青适度,即起锅摊凉。

二、初烘

初烘用烘笼烘焙,火温100oC左右,每烘摊放5-6锅杀青叶,烘时勤翻匀摊,至五、六成干时,二烘并为一烘继续烘焙,约七成干时下烘。

三、摊放

摊放1-2天,使其回潮黄变,剔除片杂后复烘。

四、复烘

将黄变后的茶叶继续烘焙,以蒸发水分,抑制黄变,温度视黄变程度而定,黄变程度不足,温度宜低,黄变适度时温度则要高。一般控制火温在90oC左右,烘至八、九成干为止。然后再任其回潮1-2天,以促使进一步黄变。

五、足烘

温度100-120oC,以增进茶香,翻烘要勤、轻、匀,烘至足干,趁热装筒封盖。

霍山黄芽的品质特点是,外形似雀舌,芽叶细嫩多毫,叶色嫩黄,汤色黄绿清明,香气鲜爽,有熟栗子香,滋味醇厚回甜,叶低黄亮,嫩匀厚实。

独特的生态环境和优良的茶树品种造就了霍山黄芽优秀的品质,它的茶叶芳香物质及其主要生化成分含量十分丰富。据农业部茶叶质量检测中心检测显示,霍山黄芽的香气成分共有46种之多,其中香叶醇含量高出一般名茶5倍之多;同时,霍山黄芽还富含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等生化成分,虽不能“久服得仙”,但长饮霍山黄芽,确实有益于身体健康。据史料记载,自唐至清,霍山黄芽历代都被列为贡茶。

霍山黄芽唐时为饼茶,唐“膳夫经手金录”载:“有寿州霍山小团,此可能仿造小片龙芽作为贡品,其数甚微,古称霍山黄芽乃取一旗一枪,古人描述其状如甲片,叶软如蝉翼是未经压制之散茶也。”宋代开设霍山茶场,茶叶主要运销苏州、扬州、山西、山东、河南、东北等地。明朝万历年间,霍山县令王毗翁《黄芽焙茗诗》云:“露蕊纤纤才吐碧,即防叶老采须忙。家家篝火山窗下,每到春来一县香。

皖西黄大茶的制作工艺


皖西黄大茶的制作工艺,黄大茶制造分炒茶(杀青和揉捻)、初烘、堆积、烘焙(拉毛火和拉足火)四道工序。

皖西黄大茶的制作工艺

1、炒茶

分生锅、二青锅、熟锅,三锅相连,序贯操作。炒茶锅用普通饭锅,砌成三锅相连的炒茶灶,锅呈25~30度倾斜。炒茶扫把用毛竹枝扎成,长1米左右,竹枝一端直径约10厘米。炒茶方法,当地茶农概括为三句话:“第一锅满锅旋,第二锅带把劲,第三锅钻把子。”生锅主要起杀青作用,锅温180~200℃,投叶量0.25~0.5公斤,叶量多少视锅温和操作技术水平而定。炒法是用炒茶帚在锅中旋转炒拌,叶子跟着旋转翻动,均匀受热失水,要转得快,用力匀,结合抖散茶叶,时间约1~2分钟。待叶质柔软,叶色暗绿,即可扫入第二锅内。二青锅主要起继续杀青和初步揉条的作用,锅温比生锅略低。因茶与锅壁的摩擦力比较大,用力应比生锅大,所以要“带把劲”,使叶子随着炒茶扫帚在锅内旋转,开始搓卷成条,同时要结合抖散茶团,透发热气。当叶片皱缩成条,茶汁粘着叶面,有粘手感,即可扫入熟锅。熟锅主要起进一步做细茶条的作用,锅温比二青锅更低,约130~150℃。此时叶子已经比较柔软,用炒茶扫帚旋炒几下,叶子即钻到把内竹枝间,有利于做条,稍稍抖动,叶子则又散落到锅里。这样反复操作,使叶子吞吐于竹帚内外,把杀青失水和搓揉成条巧妙地结合起来。这与炒青绿茶先杀青后揉捻的制茶技术显然不同,既可以利用湿热条件下叶子较柔软,可塑性好的机会,促进粗老叶成条,又可以克服冷揉时断梗、碎片、露筋等弊病。炒至条索紧细,发出茶香,约三四成干,即可出锅。

2、初烘

炒后立即进行初烘,用小烘篮炭火烘焙。温度120℃左右,投叶量2.0~2.5公斤,高温快烘,2~3分钟翻烘一次,烘至七八成干,有刺手感、茶梗能折断,即为适度,下烘堆积。

3、堆积

堆积是黄变的主要过程。将初烘叶趁热装篓,稍加压紧,高约1米,置于高温干燥的烘房内,时间长短与鲜叶老嫩、茶坯含水量有关,一般5~7天。待叶色变黄,香气透露,即为适度。目前堆积过程一般在茶叶收购站进行,收购的黄大茶,先拉毛火,烘到九成干,而后堆积闷黄。

4、烘焙

烘焙是利用高温进一步促进色香味的变化,以形成黄大茶特有的品质特征。采用栎炭明火高温烘焙,温度130~150℃,每大烘篮投叶12公斤左右。和瓜片茶拉老火相似,由二人抬烘篮,仅烘几秒钟就翻动一次。火功要高,时间要足,色香味才能达到充分发展。待烘到茶梗一折即断,梗心呈菊花状,口嚼酥脆,焦香显露,茶梗金黄,叶色黄褐起霜即为适度。时间约40~60分钟。下烘后趁热踩篓包装。

皖西黄大茶的介绍

皖西黄大茶是中国名茶,属于黄茶类。外形梗壮叶肥,叶片成条,梗叶吉相连形似钓鱼钩,梗叶金黄显褐,色泽油润,汤色深黄显褐,叶底黄中显褐,滋味浓厚醇和,具有高嫩的焦香。产于安徽霍山、金寨、大安、岳西。

霍山黄芽的制作工序


霍山黄芽的制作工序分为:杀青、初烘、摊放、复烘、足烘五道工序。

一、杀青

用口径60-70厘米的平锅,两锅或三锅砌成一灶,两口锅分生锅和熟锅,三口锅分里锅(生锅)、中锅和外锅(熟锅)。以木炭为燃料。生锅温度较高,鲜叶下锅能听到有炒芝麻的响声为度,每锅投叶量100克左右。杀青用芦花帚或高粱帚炒制,生锅快炒透炒,叶子要捞净抖开,用力宜轻,不伤毫芽。熟锅继续完成杀青,要与生锅配合得当,防止“上锅催下锅,下锅等上锅”。至杀青适度,即起锅摊凉。

二、初烘

初烘用烘笼烘焙,火温100oC左右,每烘摊放5-6锅杀青叶,烘时勤翻匀摊,至五、六成干时,二烘并为一烘继续烘焙,约七成干时下烘。

三、摊放

摊放1-2天,使其回潮黄变,剔除片杂后复烘。

四、复烘

将黄变后的茶叶继续烘焙,以蒸发水分,抑制黄变,温度视黄变程度而定,黄变程度不足,温度宜低,黄变适度时温度则要高。一般控制火温在90oC左右,烘至八、九成干为止。然后再任其回潮1-2天,以促使进一步黄变。

五、足烘

温度100-120oC,以增进茶香,翻烘要勤、轻、匀,烘至足干,趁热装筒封盖。霍山黄芽的品质特点是,外形似雀舌,芽叶细嫩多毫,叶色嫩黄,汤色黄绿清明,香气鲜爽,有熟栗子香,滋味醇厚回甜,叶低黄亮,嫩匀厚实。

独特的生态环境和优良的茶树品种造就了霍山黄芽优秀的品质,它的茶叶芳香物质及其主要生化成分含量十分丰富。据农业部茶叶质量检测中心检测显示,霍山黄芽的香气成分共有46种之多,其中香叶醇含量高出一般名茶5倍之多;同时,霍山黄芽还富含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等生化成分,虽不能“久服得仙”,但长饮霍山黄芽,确实有益于身体健康。据史料记载,自唐至清,霍山黄芽历代都被列为贡茶。

霍山黄芽唐时为饼茶,唐“膳夫经手金录”载:“有寿州霍山小团,此可能仿造小片龙芽作为贡品,其数甚微,古称霍山黄芽乃取一旗一枪,古人描述其状如甲片,叶软如蝉翼是未经压制之散茶也。”宋代开设霍山茶场,茶叶主要运销苏州、扬州、山西、山东、河南、东北等地。明朝万历年间,霍山县令王毗翁《黄芽焙茗诗》云:“露蕊纤纤才吐碧,即防叶老采须忙。家家篝火山窗下,每到春来一县香。

历史名茶霍山黄芽的标准制作工艺详解


由槭作技术 霍山县农业技水推广中心程希赋

霍山黄芽属历史名茶,其制作工艺历来采用手工制作。随着名优茶的迅猛发展,手工制作不仅远远适应不了形势发展和市场需要,而且费工、费时、费燃料、产量低,经济效益很难提高。

因此,霍山黄芽的制作工艺必须以机械制作取而代之,才是根本的出路,才能使其经济效益充分发挥出来。

1995年春,我们采用衢州微型茶机厂的柴煤式名优茶机械,按照霍山黄芽的品质特征,参照该套茶机性能的有关技术参数,反复试制,终于获得成功,制出的霍山黄芽,其成茶品质大大优于手工制作,深受广大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喜爱。

现将霍山黄芽的机械制作技术介绍如下:

一、茶机配置

6CST微型滚筒杀青机1台;

6CLF-50型往复理条机1台;

6CHW—微型烘干机和与之相配套的金属热风炉1台。

二、技术操作规程茶鲜叶原料标准与手工制作相同。

1 ·杀青

杀青前,先将杀青机预热,当手伸进杀青机进叶口内20厘米处,有高度热烫感,此时温度为120 C 左右,即可投叶杀青。正常投叶量每50、75克,投叶速度为每分钟10次,杀青时间1 . 5、2分钟,连续杀青,连续出叶。台时产量为35、36千克鲜叶。杀青叶下机后,结合摊凉,及时拣去夹在其间的飘叶等杂质。摊凉10、巧分钟后,即可上理条机理条。杀青时必须注意火温要稳定,不能忽高忽低;投叶量不能忽多忽少;投叶速度不能忽快忽慢,这样才能保证鲜叶杀青匀透,色泽一致。

2,理条

理条前,先将理条机预热,当理条机槽内温度达到85~90℃时,即手离理条机槽面约5厘米高处有热烫感时,杀青叶方可上机理条。理条时每次投叶量为理条情况,上下翻动,促使茶叶受热均匀,快速挤滑成条。理条时间为3~5分钟,理条适度茶叶成条,松紧自然,形成雀舌。

在理条过程中,如发现槽内温度偏低时,应立即在理条槽面加盖一纸板,以迅速提高槽内温度,防止发生红变。当理条机槽内有茶汁积滞时,要及时用制作茶专用油擦拭清除,保持理条槽内光滑,有利理条。

理条叶下机后,应及时均匀地薄摊于竹扁里摊凉,摊叶厚度在2厘米左右为宜,切不可厚摊。经摊凉10~15分钟后,即可上烘干机烘干。理条机台时产量为23~25千克。

3 ·烘干(毛火、足火)

毛火(初烘):毛火时,必须先将烘f-机预热到150℃时(见烘干机温度表),理条叶方可上烘干机烘焙。烘焙时,采取高温、薄摊、快烘。烘网摊叶厚度以1,5厘米为宜,不可超过,并要摊匀,不使茶叶成堆。

烘干机投叶后,温度降到120~125℃之间为宜。烘速调至6~7分钟出茶。毛火后,茶叶干燥程度约为七成干,即手抓叶有刺手感,嫩梗折之即断。结合摊凉及时拣尽糾叶、黄片等杂质。摊凉时间3~4小时左右。足火(复烘):足火温度为85~90℃之间,采取低温、厚摊、慢烘。摊叶厚度以不超过2.5厘米为宜,烘速调到16分钟出茶。足火后,茶叶手捻成末,白毫显露,色泽润绿微黄,均匀一致,茶香浓郁清幽,松紧适度,形似雀舌。台时产量为8.5千克。

霍山黄芽机械制作技术关键在于理条,理条的好坏直接影响茶的外形。理条时间过长,芽叶收缩紧直,成为针形茶,从而失去了霍山黄芽形似雀舌,略带松泡的品质风格。

理条时间过短,条索松散,亦得不到形似雀舌的外形特征。因此,严格把住理条关,是霍山黄芽机械制作技术关键的关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