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渔在戏曲和小说生动表现茶事

发布时间 : 2020-09-29
生动花茶 属于半发酵茶的事

生动花茶。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李渔在戏曲和小说生动表现茶事”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李渔在戏曲和小说生动表现茶事”相关知识!

李渔,是明末清初的一位戏曲家和小说家。在他的戏曲和小说里,茶事被融入故事和人物,并对此有着多方面刻画与描写。

李渔的剧作《明珠记煎茶》,以“煎茶和吃茶”为线索,构出了一个男子寻找到未婚妻的故事,茶因此成了促进王仙客和未婚妻情感的重要媒介。李渔在小说《夺锦楼》的第一回里。说的是鱼行老板钱小江与妻子边氏有两个非常漂亮的女儿,但是,他们夫妻俩的感情却不好,像仇敌一样。父亲要把女儿许嫁给人,专断独行,不与老婆商量。而妻子又要招女婿,依然专断独行,不和丈夫通气。就这样,夫妻俩都互不通气,瞒天过海,导致两个女儿吃了四家的“茶”。这里说的“吃茶”,就是指女子接受了婚嫁聘礼。因此,女子吃了“茶”,就算是定了亲。

茶事,茶理、茶人和茶道等,在李渔的戏曲和小说里,表现得很多。他除了在文学作品里对茶事进行刻画,还在生活中对茶事茶具等颇有研究,并很有心得。

比如,他对茶壶的形制与实用的关系,就作过非常深入的研究:“凡制茗壶,其嘴务直,购者亦然,一幽便可忧,再幽则称弃物矣。盖贮茶之物与贮酒不同,酒无渣滓,一斟即出,其嘴之曲直可以不论。茶则有体之物也,星星之叶,入水即成大片,斟泻之时,纤毫入嘴,则塞而不流。啜茗快事,斟之不出,大觉闷人。直则保无是患矣,即有时闭塞,亦可疏通,不似武夷九曲之难力导也”。

李渔品茗,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品尝了,而是融会贯通,将其心得与感悟写入戏曲和小说,又以其散文的笔调给予描述。李渔者,真乃一茶客也。

cy316.com延伸阅读

茶与戏曲的关系


我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也是世界上唯一由茶事发展产生独立的剧种—“采茶戏”的国家。

所谓采茶戏,是流行于江西、湖北、湖南、安徽、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区的一种戏曲类别。如广东的“粤北采茶戏”、湖北的“阳新采茶戏”、“黄梅采茶戏”、“蕲春采茶戏”等等。这种戏以江西较为普遍,剧种也多。如江西采茶戏的剧种,即有“赣南采茶戏”、“抚州采茶戏”、“南昌采茶戏”“武宁采茶戏”“赣东采茶戏”“吉安采茶戏”、“景德镇采茶戏”和“宁都采茶戏”等,这些剧种虽然名目繁多,但它们形成时间大致在清代中期至清代末年。采茶戏,是直接由采茶歌和采茶舞脱胎发展起来的。如采茶戏变成戏曲,就要有曲牌,其最早的曲牌名,就叫“采茶歌”。

采茶戏的形成,不只脱颖于采茶歌和采茶舞,还和花灯戏、花鼓戏的风格十分相近。花灯戏是流行于云南、广西、贵州、四川、湖北、江西等省区的花灯戏类别的统称。以云南花灯戏的剧种为最多。其产生年代较花鼓戏和采茶戏稍迟,大多形成于清代末叶。花鼓戏以湖北、湖南二省的剧种为最多,其形成时间和采茶戏相差不多。这两种戏曲也是起源于民歌小调和民间舞蹈。因为采茶戏、花灯戏、花鼓戏的来源、形成和发展时间、风格等都比较接近,所以这三者之间,自然也就存在相互吸引的关系。

茶对戏曲的影响不仅直接产生了采茶戏这种戏曲,更为重要的,也可以说是对所有戏曲都有影响的,剧作家、演员、观众都喜好饮茶,茶叶文化浸染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以至戏剧也离不开茶叶。如明代我国剧本创作中有一个艺术流派,叫“玉茗堂派”,即是因大剧作家汤显祖嗜茶,将其临川的住处命名为“玉茗堂”而引起的。过去不仅弹唱、相声、大鼓、评话等等曲艺大多在茶馆演出,就是各种戏剧演出的剧场,又都兼营卖茶或最初也在茶馆。所以明清时,凡是营业性的戏剧演出场所,一般都统称为茶园或茶楼,戏曲演员演出的收入,早先由茶馆支付。如上一个世纪末北京最有名的“查家茶楼”、“广和茶楼”以及上海的“丹桂茶园”、“天仙茶园”等,就均是演出场所。这类茶园或茶楼,一般在一壁墙的中间建一台,台前平地称之为“池”,三面环以楼廊作观众席,设置茶桌、茶椅,供观众边品茗边观戏。

在红楼梦里的茶事多


《红楼梦》里茶事多,全书写到茶事273处,有茶名、茶具、茶礼、茶俗、茶水、茶食、茶诗等,可谓满纸茶香。不难看出,曹雪芹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茶道大家。

曹雪芹笔下的茶叙事,对烘托人物性格、深化小说主旨、增强艺术表现力有哪些作用?爱喝茶的福建人,解码《红楼梦》中的茶文化对提高文化修养有何益处?为此笔者最近专访了集美大学教授王人恩。王人恩长期从事红楼梦的文学研究与文化解读,“王人恩”及其所著“《红楼梦新探》”作为两个辞条被列入新版《红楼梦大辞典》。聊起《红楼梦》与中国茶文化,他有着说不完的话。

把茶与《红楼梦》中繁华沦落等熔为一炉,通过茶写尽悲欢情状

从柴米油盐酱醋茶到琴棋书画诗酒茶,茶与以曹雪芹为代表的文人有不解之缘。曹雪芹家族三代四人(曹振彦、曹寅、曹顒、曹頫)世袭江宁织造近60年,家族的影响、在江南生活的经历,为曹雪芹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其中,曹寅的《楝亭书目》中有关茶事的书就有16种。

曹雪芹熟悉茶的功能与价值,他在小说中多次写到茶事。能够比较典型地表现茶文化的小说情节是《红楼梦》第四十一回的多处细节,妙玉有句名言:“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这话非常精辟,非懂茶道者所能解也。

在王人恩看来,这一回“品茶栊翠庵”是谈茶话茶的经典段落,涉及到选茶、选水、选茶具和选环境。就拿选茶来说,妙玉与贾母之对话,说明所选是贡品“老君眉”,适用刚吃过油腻食物的贵族太太、公子、小姐高贵的身份,又符合饭后用茶的习惯。宝玉认为茶“轻浮无比”,刘姥姥却觉得“就是淡些,再熬浓些就好了”,这里的轻浮、浓淡都是评茶。

作为茶道大家的曹雪芹,更是把茶与《红楼梦》中繁华沦落、人物塑造、情节建构等熔为一炉,可以说通过茶写尽“悲欢情状”,而不是单单为写茶而写茶。

“千红一窟”表达作家对女性的深切关怀

贾宝玉最可贵的品质是尊重人。鲁迅先生说:“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然呼吸与领会之者,唯宝玉一人而已!”《红楼梦》所描写的污浊的社会不把女人当人,唯有宝玉,才能体察到她们超众的才华与悲怆的命运。所以,警幻仙子把王者之茶“千红一窟”献给他。“千红一窟”,谐音是“千红一哭”,表达了作家对女性的深切关怀,用在宝玉身上再合适不过。

林黛玉喝的是龙井茶———可称清露之茶。第八十二回有这样的描写,黛玉微微地一笑,因叫紫鹃:“把我的龙井茶给二爷沏一碗。二爷如今念书了,比不得头里。”这里有趣的是,宝玉念书了,也可喝这种清茶了,这是尊重读书人。

同样,《红楼梦》中写到众女儿喝普洱茶与“女儿茶”,其实“女儿茶”是普洱茶的一种。曹雪芹用笔之妙就在于,同种茶在怡红院众女儿吃来便贵,“女儿茶”给林之孝家的她们吃来,就是普洱茶了。

极有意味的是,像《红楼梦》诗词中戏名、药方等都与情节有重大关系一样,写茶也不是泛泛之词。比如,贾母是贾府中某种精神的象征,贾母富贵,即使是出家人妙玉,对她也毕恭毕敬,于是有了“六安茶”与“老君眉”。由贾母对妙玉说的“六安茶”,对已出家但对宝玉仍不能忘情的妙玉来说,可谓微讽于无形。

《红楼梦》里声嘈切,书香余处泛茶香

《红楼梦》中还写了“俗”的一面,如茶具类。第四十一回写道:“只见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窖五彩小茶盅,捧与贾母。”这里写到茶盘、盖钟、盖碗三种名贵茶具,还写出了造型、质地及产地。

“俗”的一面又有习俗类,比如漱口茶、茶待客、茶泡饭、茶为媒。比如,漱口茶是一种茶俗,是古人讲究口腔卫生的一种较为科学的方法。通过这种描写,表现了贵族之家的富贵、知书达理。这些,也表明曹雪芹是“经过、见过”;客来敬茶是贾府的重要规矩,《红楼梦》中有多处描写“以茶待客”;第四十九回用茶泡饭,写出了贾宝玉虽是“富贵闲人”,但实际上他比谁都忙,人称“无事忙”。

古代文人歌咏茶的诗非常多,如《琵琶行》中就有“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红楼梦》中也有一些“咏茶”诗词,如《夏夜即事》《冬夜即事》。

“《红楼梦》中描写茶的多而精致,比如宝玉的四大随从茗烟、锄药、扫红、墨雨,这茗烟实际上就是袅袅飘出的茶香。而在雪地煮茶、梅边品茗,小说活动中衬托出主人的雅洁高致,人物形象获得升华。有人说,《红楼梦》是满纸茶香,我要说的是:《红楼梦》里声嘈切,书香余处泛茶香。”王人恩深有感触地说。

古代著名茶人李渔介绍


李渔(1611—1680年),初名仙侣,后改名渔,字谪凡,号笠翁。生于雉皋(今江苏如皋)。明末清初文学家、戏曲家。

在李渔的作品中,对茶事有多方面的表现。

《明珠记·煎茶》的剧情中,三十多名宫女去皇陵祭扫,途经长乐驿。这个驿站的驿官叫王仙客,听说他的未婚妻亦在其中,便乔装打扮,化装成煎茶女子,打探消息。王仙客坐拥茶炉煎茶,待机而行,恰逢其未婚妻要吃茶,他便趁机而得到了会面。在其中,煎茶和吃茶成了剧情发展的重要线索,茶,成了促进王仙客和其未婚妻情感的重要媒介。

李渔小说《夺锦楼》第一回“生二女连吃四家茶,娶双妻反合孤鸾命”。说的是渔行老板钱小江与妻子边氏有两个极为标致的女儿,可是夫妻俩却像仇敌一般。钱小江要把女儿许人,专断独行,边氏要招女婿,又不与丈夫通气。两人各自瞒天过海,导致两个女儿吃了四家的“茶”。“吃茶”,就是指女子受了聘礼。明代开始,娶妻多用茶为聘礼,所以,女子吃了“茶”,就算是定了亲。

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记述了不少的品茶经验。其卷四“居室部”中有“茶具”一节,专讲茶具的选择和茶的贮藏。他认为泡茶器具中阳羡砂壶最妙,但对当时人们过于宝爱紫砂壶而使之脱离了茶饮,则大不以为然。他认为:“置物但取其适用,何必幽渺其说。”

他对茶壶的形制与实用的关系,做过仔细的研究:

“凡制茗壶,其嘴务直,购者亦然,一幽便可忧,再幽则称弃物矣。盖贮茶之物与贮酒不同,酒无渣滓,一斟即出,其嘴之曲直可以不论。茶则有体之物也,星星之叶,入水即成大片,斟泻之时,纤毫入嘴,则塞而不流。啜茗快事,斟之不出,大觉闷人。直则保无是患矣,即有时闭塞,亦可疏通,不似武夷九曲之难力导也。”

李渔论饮茶,讲求艺术与实用的统一,他的记载和论述,对后人有很大的启发。

水浒传和茶的那点事(上)


《水浒传》是研究宋朝历史的一幅风俗画卷,也是一部描写宋朝人吃喝的百科全书,除了梁山好汉这些粗人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江湖生活,还有对社会精英生活的细致记录,而茶文化可以说是世俗生活与精英生活不同之处的一大体现。

通过品味水浒茶文化至少可以知晓三点:一是当时茶馆很普及,二是茶馆内茶的品种很丰富,三是茶文化已经和民俗融合在了一起。文人雅士更是将饮茶与礼仪结合起来,形成一套喝茶礼仪,给茶文化增添了更为丰富的文化底蕴。

茶坊遍地皆是

水浒中所描写到的茶坊有十多处,其中对阳谷县王婆茶坊的描写最典型、最精彩。潘金莲在不经意中打了西门庆的脑袋,西门庆被潘金莲迷住了,接连到潘金莲隔壁的王婆茶坊搜寻信息,一天多的时间里,就五次进出王婆茶坊,王婆趁机给西门庆推荐了四种茶:梅汤(茶中放几粒乌梅煎制而成)、合汤(用果仁、蜜饯之类的甜食调和烹制的一种甜茶)、姜茶(姜片加一些糖同茶叶放在一起用沸水冲泡)和宽煎叶儿茶。

当然,小地方也有微型茶馆,位于小县城的王婆茶坊,就是由王婆独自经营的,这个茶馆既不设书场,又不请茶博士,估计经营状况不会很好,但也恰恰说明王婆还有别的副业经营,为潘金莲和西门庆当马伯六埋下了伏笔。就连花荣任副知寨的清风寨也有一个小茶馆,足以证明宋朝全国各地都有茶坊,茶坊不只是供人休息、解渴的茶馆,更作为一个公共交流空间,承载着较多的社会功能。

水浒中对喝茶的记载虽然不如对喝酒的描述多,但还是为我们留下了一些对当时茶文化的记录。

水浒传茶文化、茶气息的繁盛从市井到庙堂,在生生不息中演绎着宋茶文化对宋朝的影响,具体影响,下回书分解!

悉尼茶事


我本不谙茶事,但在“大茶客”夫君的“培养”下,渐渐地也便有了茶瘾,竟一日不喝,如隔三秋,一俟爬格,则必泡一杯香茗解困祛乏,以挽住稍纵即逝的灵感。

原以为悉尼无茶可喝,探亲来澳洲之后,方知这里并非咖啡、牛奶的家天下,但凡免费供应饮料之处,皆体现“多元化”地备有茶水,只不过喝法没有咱们中国人纯粹:一包包经过特殊制作而易溶的茶叶(准确地说是茶粉)摆在茶盘里,旁边是开水器和塑料纸杯,要喝者只需将茶叶袋甩入纸杯,然后用开水器里的沸水冲泡,顷刻便得一杯香馥浓酽的茶水。爱喝英式茶的西人,照例还要在茶里倒上一点牛奶,搁上一点糖,然后边吹边喝,细细地品饮。

曾喝过几次这种免费茶,那味苦苦的、涩涩的、怪怪的,似药非药,总觉得不如咱们中国的清茶好喝,于是便专程去了中华味浓郁的唐人街。一走进那家号名“碧螺春”的茶庄,便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当店一幅斗大的“茶”字条幅,两边还悬挂着多幅有关茶叶的名家字画,其中“陆羽制茶”的那一幅最让人感到亲切。该茶庄的茶叶品种之多,叫人目不暇接,什么“西湖龙井”、“碧螺春”、“铁观音”、“蒙山顶上茶”……几乎囊括了中国的名茶。毕竟是在国际化大都市悉尼,中国有的茶叶这里有,中国没有的茶叶这里也有,单是印度生产的茶叶就有几十种!原想买习惯喝的“渝州沱茶”,但目光像篦子似的将茶庄里里外外“篦”了一遍,也未见其踪影,于是便退而求其次之,选择了经喝耐泡的“下关沱茶”。

有了地地道道的中国茶叶,我便自动放弃冰箱里常备的牛奶和饮料,当起了两腋生风的活神仙:每日清晨,必掰一砣茶叶来冲泡,口渴时便端起那只硕大的茶杯一阵“牛饮”,喝罢还连喊:“痛快,痛快!”而最痛快的还要数星空下品茗。当宝石蓝色的天幕上出现三五颗星星时,便一手提椅,一手端杯,来到清凉如水的阳台上。数星星也好,望天穹也好,听风声也好,闻花香也好,反正以茶代酒,不醉也是醺醺。如果运气好,几颗拖着亮尾巴的流星落进茶杯,溅起满天的诗情,那一刻就不是一个“醉”字了得……

长期生活在山遮岭挡的四川大盆地,必然有些孤陋寡闻,到悉尼后竟差点闹了“茶”笑话。春节前夕,应邀请,到位于唐人街的经营粤式菜品的金海酒家参加“澳华作家新春联谊会”。由于请柬上注明了开会时间是“下午3时至5时”、“备有下午茶”,于是中午便大吃海喝饱餐了一顿,还带上俩面包,以便“下午茶”喝得饥肠辘辘时,小小地“填补”一下。

联谊会的确也开得干净利落,编者、作者皆是三言两语便抒发了心声,当主持人宣布“请用下午茶”时,时钟不过四点。签名报到时便有人送来了一杯香茶,早已喝得口舌生津,但欲与刚结识的华人作家多进行交流,于是便抱着“拼死吃河豚”的精神坚守阵地:“大不了喝个肚儿溜圆,权当叮咚作响的‘半罐水’!”也许是没有思想准备吧,当服务员将“下午茶”送上时,我顿时惊了个目瞪口呆──这哪是什么茶呀?满桌皆是色香味俱佳的粤式点心……几只虾饺、蟹包、鸡糕下肚,自然便感到口渴,拿着纸杯去寻“茶”时,方才发现“下午茶”无茶,只有可乐和冰水。

水浒传和茶的那点事(下)


上回书说到市井喝茶的流行,这回书讲宋茶的礼节、地位。

水浒传中茶的影子大为多见,在整个梁山风云中,茶的角色伴随始终。

九天玄女娘娘两次赐宋江的仙茶,罗真人款待宋江等人的仙茶,智真长老请赵员外喝的活佛茶,李师师亲手递与宋江、柴进、戴宗、燕青的香茗,细欺雀舌,香胜龙涎,都属于当时的极品茶,可见水浒中喝茶也是有等级匹配的。

与梁山好汉大碗喝酒不同,文人雅士将饮茶与礼仪结合起来,形成一套喝茶礼仪,给宋朝的茶文化增添了更为丰富的文化底蕴。拜茶,就是水浒中表示对吃茶者的尊敬而使用的礼貌用语。

武松为替哥哥报仇,找到了何九叔作证,何九叔道:小人便去。都头且请拜。虽然何九叔见了武松吓得手忙脚乱,但还是要请武松拜茶。看来上茶是待客之道,家有客人先献茶。

水浒中还有一个喝茶习惯饭后喝茶。施恩为利用武松夺回快活林,每天安排人给监狱中的武松送饭,武松吃罢饭,便是一盏茶,而为武松换牢房的理由是:请都头去那壁房里安歇。

不仅是世俗民间把敬茶作为招待客人的礼节,出家人也是以茶待客。赵员外送鲁智深去五台山出家,对智真长老说明来意,这长老痛快答应后就吩咐拜茶,只见行童托出茶来.

裴如海在报恩寺请潘巧云和潘父,也是先敬茶,只见两个侍者,捧出茶来。白雪定器盏内,朱红托子,绝细好茶。

鲁智深去了东京大相国寺,智清长老安排他去看管菜园,他不愿管菜园,大相国寺的首座开导他,要从末等的职事做起。末等的职事中,有管塔的塔头,管饭的饭头,管茶的茶头,管菜园的菜头。茶头就是寺院中专门负责茶的僧人,可见喝茶在寺院中受重视的程度。

最让人感慨的是郓城县县衙对门的茶坊,在这里宋江稳住何涛,给晁盖报信,改变了历史的进程。来到县衙时却值知县退了早衙,县前静悄悄的,何涛也只能到对门一个茶坊里坐下吃茶相等,恰好遇到了宋江,宋江为了所谓的忠义,置国家利益而不顾,把何涛稳在茶馆,乘机去给晁盖送信,让晁盖等人逃上梁山,成为大宋王朝的大患,同时也把宋江自己逼上梁山,对抗朝廷,耗费了国家大量战略物资。

茶在水浒传中,自始至终出现始终而毫无张扬之感,宋江因茶,耽误何涛,救了晁盖,机缘的一面,也反映出宋茶的普及性,,这也算是茶的历史机缘性助推吧!

茶文学散文表现手法灵活和语言优美的特点


茶文学散文

辞赋和散文以其表现手法灵活和语言优美的特点,更适合用来表现茶的品性。在历代的辞赋和散文中,茶作为一种寓意清新的事物,也是文人笔下的常见之物。这些作品用铺陈和描述等手法将茶表现得格外生动。

早期的作品中主要是《舛赋》,为晋代诗人杜育所作,是一首赞美茶的赋。在文中,诗人歌颂丫祖国山区孕育的奇产——茶叶。这首赋中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将茶叶从生长到饮用的全过程都囊括了进去。从“灵山惟岳”到“受甘霖之霄降”这部分,描写的是茶叶的生长环境、态势和条件;从“月惟初秋”到“是采是求”这部分写了在初秋季节,茶农们不辞劳苦结伴采茶的情景;接着作者又写了烹茶所用之水——“清流”,所用的茶具——“东隅”(东南地带)所产的瓷器;当所有事情都准备停当,就烹出“焕如积雪,晔若春敷”的茶汤,整首赋非常具有艺术美感。《藓赋》在中国茶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创造了四个第一:第一次写到植茶规模——“弥谷被岗”;第一次写到秋茶的采摘;第一次写到陶瓷的宜茶;第一次写到茶汤特点——“沫沉华浮”。

到了唐代,诗人顾况作有一首赞美茶之功效的《茶赋》一首,在选首赋里,作者用绝美的词句列举了茶“上达于天子”、“下被于幽人”分别是何种情形。唐代还有一篇著名的《茶酒论》,此文体裁为“变文”——一种类似于“俗赋”的文学体裁。文中,茶与酒各自夸耀唇枪舌剑,最后水出来调停。全文采用用一问一答的形式,且讲究用韵和对仗,读起来饶有趣味。

宋代吴淑的《茶赋》较之顾况的《茶赋》规模更广,对茶的功效、典故和茶中珍品一一作了列举:黄庭坚所作《煎茶赋》用典很多,对茶叶的功效和煎茶的技艺写得都很全面。

清代主要有全望祖的《十二雷茶灶赋》,其气势非同一般,文中对浙江四明山区的茶叶盛景的描写,境界浪漫灿烂,令人神思。

在散文中,比较著名的是宋代苏轼所作《叶嘉传》与元代杨维桢所作《煮茶梦记》。

吟诗赴宴

苏轼年轻时到京师参加科考,同住一家客栈的六个举人不自量力,打算设宴戏弄苏轼一番。苏轼还没动筷子的时候,突然一人提议行酒令,酒令内容必须要引用历史人物和事件,这样就能自己吃整盘菜,其余五人附和叫好。“我先来”。年纪较长地说:“姜子牙渭水钓鱼!”于是捧走了一盘鱼。“奏叔宝长安卖马”“苏子卿贝湖牧羊!”“张冀德涿县卖肉!”“关云长荆州刮骨!““诸葛亮隆中种菜!”一转眼,六盘菜全部分完了,六人正准备嘲笑苏轼时,却听见苏轼笑吟道:“秦始皇并吞六国!”说完将六盘菜都端到自己面前,笑言:“诸位兄台请!”六举人顿时呆若木鸡。

苏轼,就是苏东坡,他不但是词中翘楚,也以其散文成就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以及同时代的欧阳修等并称“唐宋散文八大家”。他的散文擅长随机生发、推陈出新。《叶嘉传》采用拟人手法,对茶叶历史、性状、功能等方面的内容进行铺陈,此文情节起伏、对话精彩,读来有栩栩如生之感。

《叶嘉传》是苏轼的一篇具有游戏性质的美文,然而其产生影响却不小。此后出现关于茶的“传”,如元代杨维桢的《清苦先生传》、明代徐岩泉的《茶居士传》、支中夫的《味苦居十传》等都可见苏轼《叶嘉传》写作手法的痕迹。

《煮茶梦记》的作者是元代文学家杨维桢,字廉夫,号铁崖,浙江会稽(今绍兴)人。他在这篇散文中充分展示了饮茶人在茶香的熏陶中,所处的恍惚神游心境——如仙如道,烟霞璀璨。在他的笔下,饮茶梦境就如同仙境一般,带给人们极大的审美享受。

另外,明代周履靖的《茶德颂》,张岱的《斗茶檄》、《闵老于茶》也是关于茶的散文佳作。

鲁迅的《喝茶》和周作人的《喝茶》是现代“茶”散文中的代表作,因两人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不同,出现在文章中的“茶味”也是各具特色。

茶事起源“六朝以前的茶事”


茶树在中国南方有“嘉木”之称,所以,茶业最初也在中国的南方孕育、发生和发展。黄河流域是中国上古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而广大的南方,至汉朝时还处于“地广人稀,火耕水耨”的落后状况,所以在中国的早期文献中,有关南方特别是茶叶的史料很少,据有限的史料记载,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些看法:

六朝(史学界指中国南方三国、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这一历史阶段而言的)以前的茶史资料表明,中国茶业,最初兴起于巴蜀。的)以前的茶史资料表明,中国茶业,最初兴起于巴蜀。

清初学者顾炎武在其《日知录》中考据说:“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指出各地对茶的饮用,是在秦国吞并巴、蜀以后才慢慢传播开来的。也就是说,中国和世界的茶文化,最初是在巴蜀发展为业的。顾炎武的这一结论,统一了中国历代关于茶事起源上的种种说法,也为现在绝大多数学者所接受。因此,常称“巴蜀是中国茶业或茶文化的摇篮”。

中国的饮茶,是秦统一巴蜀以后的事情。那么,巴蜀又是什么时候开始饮茶的呢?茶界持有不同见解,有的认为始于“史前”,有的认为“西周初年”,也有的认为在“战国”时期等说法,归结起来,就是究竟始于巴蜀建国之前抑或建国之后的问题。

所谓巴蜀饮茶“始于战国”的观点,实质上也就是否定上古神农传说的史料价值,认为只有可靠的文字记载才可凭信。其实,说巴蜀茶业始于战国,也是以顾炎武上说为依据,别无其他直接文字记载。史前集农业、医药、制陶等武上说为依据,别无其他直接文字记载。史前集农业、医药、制陶等多种发明于一身的神农,未必真有其人、其事,但是他作为后人追念史前上述伟大发明而塑造出来的一种形象,而得到人们的承认,与他联系在一起的上述事物是指原始时代的发明,这些应该是有一定的史实根据的。

一般地说,在未进行考古发掘之前,古书关于“神农耕而作陶”、“始作耒耜,教民耕种”、“始尝百草,始有医药”等传说,同样也是无文字可证的。所以,神农作为史前的一个特定阶段的代表,将农业、医药、陶器,以至茶叶的饮用“发乎”这一时代,应当是可信的。

饮茶是一种物质享受,人们习惯把饮茶和文明联结在一起,所以一提到饮茶的起源,往往认为是进入阶级社会以后才出现的。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利用植物的某部分组织来充当饮料,是氏族社会常有的事,1949年前,生活在大兴安岭的鄂伦春人,还停留在原始氏族社会阶段。当时,他们有“泡黄芹、亚格达的叶子为饮料”的习惯。鄂伦春人能够利用当地的黄芹和亚格达叶子来作饮料,那么,为什么巴人、蜀人和中国南方有野生茶树分布的其他族人不能在史前就发明以茶为饮呢?这也就是说,中国上古关于“茶之为饮,发乎神农”的论点,不但有传说记载,而且也有民族志材料的较好印证。说明巴蜀茶业的起始是早的,只可惜见诸文字记载的时间较迟,直至西汉末年的王褒《僮约》中才有记述。

《僮约》有“脍鱼炰鳖,烹荼尽具”和“武阳买荼,杨氏担荷”两句。前一句反映成都一带,西汉时不但饮茶已成风尚,而且在地主富家,饮茶还出现了专门的用具。其后一句,则反映成都附近由于茶的消费和贸易需要,茶叶已经商品化,还出现了如“武阳”一类的茶叶市场。

西汉时,成都不但已形成为中国茶叶的一个消费中心,而且由后来的文献记载着,很可能也已形成为中国最早的茶叶集散中心。

其实,这鄂西早先属楚国的边境地区,先秦时有的一度就属巴国或是巴文化的影响区。所以,这条资料实际上介绍的,主要还是巴蜀的制茶方法和饮茶习惯。后一条《出歌》,主要是介绍一些常用饮料、食物产地。把《广雅》、《出歌》和《登成都白菟楼》诗的上述内容联系起来,就能清楚地看出,不只先秦,而且在秦汉直至西晋,巴蜀仍是中国茶叶生产和技术的重要中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