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茶馆,因为“曲高”所以“和寡”

发布时间 : 2020-09-29
广州绿茶 曲豪绿茶 绿茶广州

【www.cy316.com - 广州绿茶】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广州茶馆,因为“曲高”所以“和寡””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广州茶馆,因为“曲高”所以“和寡””相关知识!

相比成都满街的茶馆,广州的茶馆显得少了一些群众基础,多数人喝茶,多半是三五好友,呆在家里冲泡潮汕功夫茶。这也难怪,各花入各眼,焦大不可能喜欢“美人灯,吹吹就灭”的林妹妹,薛家如日中天时的宝钗小姐作诗“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找也找不出期期艾艾的末世悲音。

茶是广东人的全民饮料,茶馆这喝茶的地方自然会关系国计民生。一千个人眼里能走出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也完全能走进一千间风格万千的茶馆。能在灰扑扑的软缎垫子红木圈椅上品扇面、听粤剧,也能在软绵绵厚实真皮沙发上说星座、聊八卦。即便是神农尝百草尝出来的茶,制法、泡法、喝法都一直在演变。茶馆要还是老舍当年的样子,那真要骂一句“懒惰”了。

撒拉亭壁画上两个衣着入时的饮茶女子,映照了同样妙龄的客人。黄集昊吴枭龙/摄

撒拉亭:逛逛时尚都市的茶文化沙龙

能让20岁出头、喜爱自拍的大眼镜少女在里面喝茶,却不让人误会是博物馆里放了个活动人偶的茶馆,有么?高德置地广场·夏商场负一层的撒拉亭茶馆就可以。牛皮面料的金属靠椅、曼妙的灯光、插画名家黄薇的壁画作品———那是两个衣着入时的饮茶女子,映照了同样妙龄的客人。

从茶品上看,也是走“不怕你不懂,就怕你不尝”的路线。舍弃了故弄玄虚的意向名称,按绿、白、黄、红、黑、乌分类,八个字说明特质和功效,言简意赅。茶是年轻的,就算尝不出老普洱的浆果香、橡木味,但姜花单枞里馥郁的香气,却沁人心脾。冷水泡制10小时的冷泡茶尽管起源于明代,却是近年的潮流新宠;用烧酒做引的龙虎斗是纳西师傅的手艺,感冒了喝一杯,保管茶到病除;雪耳苦荞茶让雪耳可以泡着喝,滋润之余还助眠。

若说茶是青春的,茶点就是低龄的,超萌的熊猫豆沙包、猪头奶黄包形神兼备,就等你咬。翡翠麻将是水晶派点心,真正的好看又好玩。地瓜酥、米汉堡、鳌鱼饺、心太软无不是新意之作。每两周的周六下午两点,撒拉亭的创始人韩瑞玲还会亲自主持茶文化沙龙,她说很多喜欢茶的年轻人不知道该去哪里喝茶,于是就开了撒拉亭,也想让更多人能走进茶。那就首先要让茶走下来,走进年轻人当中去。撒拉亭本身的意思就是西双版纳供路人休息的凉亭,永远提供清冽的甘泉。把茶当做好喝的水,它也就没有那么遥远了。

兰圃:赏兰品茗优雅地偷乐

兰圃:赏兰品茗优雅地偷乐

兰圃在广州的地位不像白云山、南越王墓、越秀公园那么崇高、那么地标性,但却是最优雅无着的一个。甚至有时候,看到粗声粗气的人都不愿意告诉他这样一个兰花盛开的小院,生怕他扰了清净。

兰圃是个喝茶的好地方,拿着门票在某个小厅里就能喝上一杯免费的热茶。眼前一池碧水,回味着刚刚看过的兰花,虽然只是最普通的茶水,也觉分外甘洌。如果觉得这样子喝茶太过“屌丝”,那也有专门的茶馆提供。同庆堂是比较有名的一个,装修传统大气,却不拘泥保守,每个房间都不相同、蕴藏新意。除了环境以外,茶也是好的,肚子饿了,也有饭菜,用料不走奇险路线,但不失精致,价格不菲但物有所值。

痴茶趣的茶品种不是很多,但位于广州最优雅的沙面岛。黄集昊吴枭龙/摄

痴茶趣:在最慢板最精美的沙面吃茶

沙面是个好地方,甚至连打预防针的地方都是西洋别墅小楼改造而来的,从地铁黄沙站D出口出来,行过天桥,过沙面涌右转即到痴茶趣茶室。一般能叫自己“痴”的地方,都不会太华丽,好像“痴”就是“朴”的隐喻似的。痴茶趣的很多物品都能找到IKEA的影子:淡绿色的墙面、一盏由绿萝树枝挑起的灯、充塞着台版图书的书架,一切简单而舒适。墙上满是镜框,记录了小店主人和客人的往昔时光。一桌、一椅、一壶茶、一块蛋糕,很适合这种下雨天,看着窗外沥沥细雨,好像回到了一个无忧的时代———消磨一个下午、只看一本书。

痴茶趣是吃茶去的,但又不是专门为了喝茶。因为这里茶的品种并不是很多,但胜在位于广州最慢板、最精美的沙面岛,就算是同样的水仙、白毫,跟在家里烧水冲泡比起,自然别是一番滋味。

纯阳观历史可追溯到清代,现在是广州最大的道教宫观。黄集昊吴枭龙/摄

纯阳观:道观里喝养生茶浮生半日闲

到广州的批发市场,绝对别想着走着打电话,不是怕抢,是怕被撞。当一门心思走路,对面都会有车险些开到自己身上时,便应了萨特那句“他人即是地狱”了。中大布料市场瑞康路上,就在最喧嚣的漱珠岗处,有座纯阳观,不但能觅得闹市中的清幽,还能喝养生茶。

纯阳观历史可追溯到清代,现在是广州最大的道教宫观。由于漱珠岗是两亿年前火山熔岩堆积起来的,这里就成了“一览众山小”的地势。一进去就把万丈红尘抛于脑后,好像参天古木把车声人声全都吞噬了一样。既然来喝茶,就可以把大殿省略,直接到小丘上的聚贤阁。养生茶28元/位,茶不显山露水,难得的是观景极佳。玻璃窗就在悬空的一角,临窗望去有个鲤鱼池,再远些是山上的树和外面的围墙,长江国际轻纺城的招牌在远处招摇,亦像海市蜃楼一样于己无关。喝完茶走走,只见充满禅意的盆景和讨论南瓜收成的道士。浮生若真有半日闲,就当在此处偷得。

闲话少说广州人说“得闲饮茶”却不泡茶馆

一个年轻人对你说“得闲饮茶”,在粤语体系下,往往指的是“有空一起吃早茶”。但如果是三四十岁的人,就可能真的指去茶馆喝茶,尤其当这个人喜欢穿对襟唐装、玩古琴古玉时。

在采访茶馆的过程中,一个又一个相似的中式茶馆样本摆在眼前,它们就像高级茶叶博览会或明清家具陈列馆,只供行家清玩,每家的差别不过是地段、价位,就像印度女人的纱丽,有贵有平、有红有绿,但只不过一块长纱披在肩头,美则美矣,实还单调。

茶是传统文化,古典一些本来就天经地义,但如果所有茶馆都一副前清晚明做派,那倒不如说是在某种层面上把自己封闭起来,把年轻人“赶”了出去。20岁左右的青年,每天一杯星巴克的大有人在,和那些想都没想过会进茶馆的人几乎一样多。“茶叶太高深了,我不懂,所以不喝”,但没有人会说“水稻太高深,我不吃米饭”的吧。归根结底,还是茶馆把自己藏得太深、保护得太好,“和寡”皆因“曲高”。

茶馆可以有无数种姿态,市井、温婉、时尚、都市、柔软,但首先要让人有走进去的冲动,现在广州已经有了时尚的撒拉亭、质朴的痴茶趣,但是还是太少了。

茶文化精选阅读

广州的茶文化


广州人嗜好饮茶。早上见面打招就是问“饮左茶未”,以此作为问候早安的代名词,可见对饮茶的喜爱。饮茶是广州人的一个生活习惯,也是“食在广州”的一大特色。

广州人所说的饮茶,实际上指的是上茶楼饮茶,不仅饮茶,还要吃点心,被视作一种交际的方式。广州的茶楼与茶馆的概念也不尽相同。它不但既供应茶水又供应点心,而且建筑规模宏大,富丽堂皇,是茶馆所不能比拟的。因此,广州人聚朋会友,洛谈生意,业余消遣,都乐于上茶楼。一壶浓茶几件美点,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边吃边谈,既填饱了肚子、联络了感情,又交流了信息,甚至谈成了一桩生意,实在是一件惬意的事情。正因为如此,广州人把饮茶,又称“叹茶”。“叹”是广州的俗语,为享受之意。这也正是广州茶楼业历百年而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广州的老字号饮食店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是当年的茶楼。

广州人饮茶并无什么礼仪上的讲究。唯独在主人给客人斟茶时,客人要用食指和中指轻叩桌面,以致谢意。据说这一习俗,来源于乾隆下江南的典故。相传乾隆皇帝到江南视察时,曾微服私访,有一次来到一家茶馆,兴之所至,竟给随行的仆从斟起茶来。按皇宫规矩,仆从是要跪受的。但为了不暴露乾隆的身份,仆从灵机一动,将食指和中指弯曲,做成屈膝的姿势,轻叩桌面,以代替下跪。后来,这个消息传开,便逐渐演化成了饮茶时的一种礼仪。这种风俗至今在岭南及东南亚的华侨中依然十分流行。

广州的茶市分为早茶、午茶和晚茶。早茶通常清晨4时开市,晚茶要到次日凌晨1~2时收市,有的通宵营业。一般地说,早茶市最兴隆,从清晨至上午11时,往往座无虚席。特别是节假日,不少茶楼要排队候位。饮晚茶也渐有兴盛之势,尤其在夏天,茶楼成为人们消夏的首选去处。

不过,广州人在闲暇时也以在家里饮“功夫茶”为乐事。“功夫茶”对茶具、茶叶、水质、沏茶、斟茶、饮茶都十分讲究。功夫茶壶很小,只有拳头那么大,薄胎瓷,半透明,隐约能见壶内茶叶。杯子则只有半个乒乓球大小。茶叶选用色香味俱全的乌龙茶,以半发酵的为最佳。放茶叶要把壶里塞满,并手指压实,据说压得越实茶越醇。水最好是要经过沉淀的,沏茶时将刚烧沸的水马上灌进壶里,开头一两次要倒掉,这主要是出于卫生的考虑。斟茶时不能满了上杯斟下杯,而要不停地来回斟,以免出现前浓后淡的情况。饮时是用舌头舔着慢慢地品,一边品着茶一边谈天说地,这叫功夫。功夫茶茶汁浓,碱性大,刚饮几杯时,会微感苦涩,但饮到后来,会愈饮愈觉苦香甜润,使人神清气爽,特别是大宴后下油最好。

此外,饮凉茶也是广州人的一个生活习惯。所谓饮凉茶就是把药性寒凉、能清解内热的中草药煎水作饮料喝,以清除夏季人体内的署气。广州的凉茶历史悠久,如王老吉凉茶就形成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由于它清热解毒、消炎去署的药用功效明显,历来为广州人所推崇。另外,还有如石歧凉茶、健康凉茶、金银菊五花茶、龟苓膏、生鱼葛菜汤等也都是广州人喜爱的传统老牌凉茶。

80年代以来,为方便饮用,各种凉茶冲剂及软包装凉茶应运而生,如神农凉茶、夏桑菊等,已成为许多家庭夏季的必备饮品。

体味广州茶文化


俗语说得好:“生在苏州,住在杭州,吃在广州。”广州人爱吃、会吃,天下闻名,夸张点的说法就是:广州人除了四足的桌子不吃外,什么都吃,于是,上千种材料便变成桌上佳肴。而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的粤菜,以其取材不限、滋味清鲜、百菜百味、变化无穷,遂成为海内外最受欢迎的菜式。既然吃在广州,那么究竟有哪些美食最能体现广州地道而浓厚的饮食文化呢?

因此,本课就以“食在广州”引入课题,激发学生思考有哪些美食最能体现广州地道而浓厚的饮食文化。围绕“品味羊城美食,体味广州文化”,以课前小组探究活动、课内活动展示的形式结合开展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引导的探究活动课。

首先,由第一个探究学习小组的同学从大家最感兴趣的饮食话题“饮茶”开始,通过情景短剧与课件展示了广州茶点,及其代表的广州饮茶文化。从这些如此普通的点心里面,我们能体验到浓郁的广州饮茶文化;而到茶楼饮茶的这种习惯,已经成为广州人相互沟通、联系感情的一种习惯方式,成为广州人生活中很自然的一部分。而所谓的“一盅两件”就是指一盅香茶几件美点,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边吃边谈,既填饱了肚子、联络了感情,又交流了信息,甚至谈成了一桩生意,实在是一件惬意的事情,正因如此,广州人把饮茶叫做“叹茶”,这也正是广州的茶楼业历百年而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

品尝过了香茶美点之后,该来尝试一下广州的地道风味了。第二个探究学习小组的同学用他们的镜头带领大家品尝广州的地道小吃。一场精彩的小品剧“沙河粉的由来”,体现纯朴善良、善于创新的广州人能善于运用本地丰富的物产,制作出各种特色鲜明的地道小吃。

品过美点、尝过小吃,下面该轮到主菜上场了。第三个探究学习小组的同学广州传统菜肴的角度,带领大家一边品尝羊城的佳肴,一边咀嚼品味广州的传统民俗习惯。广州地处我国的沿海地区,位于珠江三角洲的龙头位置。历史上更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始站。商业气息浓厚,广州人重商求实,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希望顺顺利利,趋吉避凶。就连饮食方面都特别讲意头,图吉利。酒楼食肆为了迎合大众的心理特点,都会为每款菜肴度身设计一个吉利好听的菜名。佳肴配美名更加相得益彰。品尝羊城的佳肴就能咀嚼出广州的传统民俗风情了。

广州地饶物丰、环境优美、经济发达,故当地食风甚盛。而广州人又能善用资源“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制作出丰富多彩的羊城美食。同学们亲身的探究调查和以上几位小食家的介绍中获益非浅。他们使我们在品味羊城美食的同时,又体味到浓浓的广州饮食文化。同学们能从广州美食与地理环境和人文的联系中,深切体会到广州人的纯朴善良、勇于创新的特质及兼容并包、海纳百川的胸怀。(夏丽娜)

广州食茶礼节,广州人的早茶文化习俗


茶在广州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广州人早上见面的寒暄语不是说“你早”,而是问你食了茶么,由此可见,茶在广州人的日常生活中是多么的重要。当然,广州人所说的食茶,并不是单单食茶,还要食小吃,但茶是绝对少不了的。在广州,不论大小茶楼酒馆,每天大都经营‘三茶两饭’。人们必定先茶后饭,尤其是食早茶。民间有“清晨一杯茶,饿死卖药家”以及“早晨一壶茶,不用找医家”的说法。

广州人食茶的礼节十分多,稍不注意就会被别人取笑。比方,斟茶给别人,只能斟大半杯,如果斟得满满的,反而会看作是“不敬”。“酒满敬人,茶满赶人”这是这个意思。

再比方,别人同你斟茶,你不能无动于衷,必须用右手中指和食指弯曲,在桌面上轻轻叩点三下,表示谢意。这是约定俗成的礼节,否则会被人看作是没有礼貌。“这一茶俗源于清代。有一年,乾隆皇帝微服下江南巡视,与周日清上茶楼食茶。皇上自已斟了茶以后,又顺手给周日清斟茶,周日清见皇上同自已斟茶,又不能在大庭广众下暴露身份而下跪谢恩,于是他急中生智,用双指屈曲,在桌面上叩点三下,以代替下跪叩头的礼节。从此以后就逐渐流传在民间,成了一种饮茶礼节。”

相关阅读:广州芳村茶叶批发市场

贵州茶馆新贵—遵义“中国藏茶馆”


茶馆业的兴起已有上百年的历史。随着社会的发展,茶馆越来越大众化、多样化、特色化。虽然有不少茶馆已经异化成为娱乐行业,但是正宗的泡茶表演、厚重的茶道论谈、名扬国际的长嘴壶茶艺展示等不能丢掉,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需要传承;文人墨客需要茶馆的高雅清幽、商家巨贾需要茶馆的静雅祥和、文人雅士需要茶馆的闲情逸致、有缘男女也需要茶馆来说爱谈情鉴于此,中国藏茶馆馆主在贵州省遵义市开了第一家独色、颇具品位的茶馆中国藏茶馆。

中国藏茶馆是黔香村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旗下的一个品牌茶庄,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政府行政中心区域,遵义市人民政府广场对面,紧挨市博物馆、图书馆,是目前最具代表性的遵义新锐文化区。交通便利、环境优雅、装潢独特,真是闹中取静、品茗享幽的最佳去处。

中国藏茶馆开业一年,诚信待客,已经颇具人气。这里环境清幽,格调典雅,馆内设有茶文化品鉴传播多功能大厅,上下两层共400平方米。有独具藏族风情、独特中原文化元素的雅阁、包间7间,其中有以石为基调的主题包间陋室铭、爱莲说等;有以清明上河图装饰的专为客人提供挥毫泼墨的即墨轩以及装饰高雅的回廊、水景和藏书阁等,正是一室一景一风格,品茶品味品人生的好地方,是目前遵义首家最具品位的高档茶文化庄园。

中国藏茶馆以宣传中国藏茶和十大名茶为主,馆主还精心收集保存了在黔的几乎全部精品茶叶和各种土茶的样品,除全国十大名茶外,还有别处罕见的贵州擂茶、棕叶茶、苦柚茶、竹节茶、白茶、乌茶、老鹰茶、苦丁茶、甜茶、虫茶等等,高、中、低档,一应俱全。既有茶艺、茶道、茶文化表演,又不时举办独具地方民族特色的文艺会演,茶酒文化、健康生活等讲座,以及音乐沙龙、文学沙龙、书画沙龙等活动,是贵州省内目前唯一的一家贵州茶文化综合庄园。

黔香村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针对遵义红色旅游文化的发展,积极配合旅游团队打造红军茶、遵义茶等茶文化。

中国藏茶馆的诞生,显示了藏茶文化在遵义这座革命历史名城强大的生命力和冲击力。馆里的茶艺师全都是大专以上毕业生,都具有茶艺师资格证书,都是经过正规茶文化专业培训的专业人员,她们衣着靓丽、形象端庄、礼貌得体、素质高雅,深受茶客的好评。

中国藏茶馆的特色文化十分鲜明、独特,是目前遵义市唯一一家可以专门培训茶艺师和专业茶叶销售人员的培训中心,旨在为贵州茶业、遵义茶业的发展出力。同时也是一家以地方文化为鲜明特色的茶馆。馆内有地方文化书阁、收藏展出贵州文化、黔北文化的代表性作品;有遵义作家书屋,书画家室等等。还是遵义作家协会、遵义历史文化研究会、汇川区音乐家协会指定的沙龙活动场所。可谓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中国藏茶馆秉持为心寻求着点,广交爱茶友人的诚意,热忱欢迎各类朋友来中国藏茶馆做客!泡茶可修身养性,品茶如品味人生,壶煮湘江说古论今评世事,茶乡雪域谈心交友品人生。

宫廷茶文化和民间的茶馆文化


七碗茶过后已是飘飘欲仙

有人说,茶产在南方,北方谈不到茶文化,说北京人只会喝高末,茶里泡的茶末。北京解放以前,穷人确实喝不起好茶,只能喝一些碎末,就是卖出好茶后剩下的末茶。但并不能由此说北京没有茶文化,北京不仅有茶文化,而且档次还很高。

首先,北京地区出了一个茶的亚圣,仅次于陆羽的圣人,他就是唐代著名诗人卢仝。卢仝是涿州人,离北京仅百里左右。范阳卢氏家族是一个文化家族,从汉代就出文化人。卢仝为什么被称亚圣呢?这是因为他写过一首诗,原名叫《走笔谢孟谏议送寄新茶》,诗中有一段形容饮茶过程,所以人们通俗地又叫它《七碗诗》。他写道一碗喉吻润,头一碗茶只不过润润嗓子;两碗破孤闷,把心里闷气破解一下;三碗搜枯肠,李白说:斗酒诗百篇,而卢仝说饮三碗茶就有文字五千卷。接着四碗发轻汗,人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喝茶以后,把污浊之气发泄出来了;然后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最后说第七碗,七碗喝不得也,因为此时两腋习习清风生,我喝七碗的时候就要上天成仙了。然而又马上诗意转折我不知道老天爷,你是不是看见了,那些茶农在山里种茶是多么辛苦!天下的苍生是多么辛苦!我们是不是应当分给他们一点茶呢。他写了一种雨露均分的思想,这首诗把茶的精神写出来了,从生理反应,一直到思想反应,最后端出儒家雨露均分思想,不愧是亚茶圣。

元朝人喝茶不是为了助消化

再有,北京是六朝古都,文人荟萃的地方,任何一种文化,到北京以后就要抬升一步,得到一种提炼。其实北京不仅有茶文化,而且层次很高,比如文人士大夫的茶文化,在《红楼梦》里有这样的描定,刘姥姥进大观园以后转到栊翠庵,妙玉请大家喝茶,这妙玉看不起刘姥姥,就弄个犀牛角杯,还有什么玉杯请宝钗、黛玉和宝玉喝茶,那刘姥姥喝过的杯子,她要扔了,还是汝窑的。贾宝玉有点同情心,说,你给我吧,我出去卖了,卖点钱。还有用的水,是梅花上的雪,然后集了一大瓮。实际上曹雪芹所写的这些都是北京文人的茶文化,可见北京文人茶文化是非常讲究的。北京有很多好的茶人,即使在元朝也是如此。有人说,元代的人喝茶是为了助消化,因为少数民族爱喝牛奶和羊奶,其实不完全是这样。颐和园旁边有元代名臣耶律楚材的墓,耶律楚材在一首诗中曾说,我若几天没有喝到饼茶,心里就像堵了一样,可见他对茶的爱是非常深的。

当然最兴盛的时期,我认为是在明清的宫廷茶文化,中国茶文化这时到了一个最高点,当然它仅仅是一个侧面了。因为从宫廷茶文化和朝廷的礼仪上来讲,唐、宋、辽、金、元反映得比较清楚。比如说外国使臣来了,我们要赐茶,外国使臣走的时候,也要送茶叶。这都是一种正式的礼节。但到了明、清两代不仅如此,它还和文明教化结合了起来。

关公巡城是儒家思想的体现

我认为文人茶文化,宫廷茶文化反映了我们中华民族一种很高的思想境界,特别是雨露均分的思想,是非常重要的。流传至今的一些民间的喝茶习俗很有意思,比如说倒茶,有十来个小碗,小杯子,倒茶人拿把小壶先来个关公巡城。这说明什么,他认为一个壶里的茶,上边跟下边的质量、营养不一定很均匀,我只有这样转着倒,每个碗里的营养才均衡,雨露均分嘛。最后把非常浓的茶水滴在每一个碗里,这叫韩信点兵,名字非常有意思。不管关公巡城,还是韩信点兵,都说明茶壶里泡的茶前后质量不一样,所以在沏茶的过程当中应当均匀地分配到各个碗里。其实,重视民生、雨露均分在封建社会里根本做不到,但是这种以民为本的思想是儒家文化在北京茶文化里的突出反映。北京是皇城,统治阶级就是装样子,也要提倡这种思想。

杭州茶馆


杭州茶馆[TeahousesinHangzhou]地方茶馆。

宋代,尤其南宋建都临安(今杭州)后更是茶坊遍布,清河坊、狮子巷等地茶客盈门,生意兴隆。宋代吴自牧《梦粱录茶肆》:今杭城茶肆亦如之,插四时花,挂名人画,装点店面。四时卖奇茶异汤,冬月添卖七宝擂茶、馓子、葱茶,或卖盐豉汤,暑天添卖雪泡梅花酒,或缩脾饮暑药之属。今之茶肆,列花架,安顿奇杉异桧等物于其上,装饰店面,敲打响盏歌卖,止用瓷盏漆托供卖,则无银盂物也。夜市于大街有车担设浮铺点茶汤,以便游观之人。明、清以后,杭州评话兴起,茶馆又成为献艺场所,吸引了更多茶客。民国以前,因西湖游船停泊涌金门,茶馆多集中在闹市口一带。沪杭铁路通车以后,火车站附近茶馆林立。1913年前后,延龄路(现延安路)成为杭州商业中心,茶馆增多。1949年前杭州市茶馆最多时有300多处。后一度减少,80年代逐步恢复与发展,成为新型休闲场所。

浅谈茶馆的功能与茶馆文化


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如果从神农尝百草算起,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了。茶馆作为茶文化里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源远流长的。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馆的滥觞地。中国茶馆经过不断完善发展,到现在已是蔚然大观了。于是,政通人和,天下太平,茶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万紫千红盛开的茶馆里,无论是中国茶艺的和、敬、廉、美,日本茶道的和、敬、清、寂,还是韩国茶道的清、静、和、乐,都在茶馆特定的环境、气氛和情调里,茶道茶艺的基本精神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示。

茶馆多了,进茶馆的人多了,体现了经济社会繁荣昌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在茶馆热的背后,笔者还是有一些淡淡的忧虑,那就是感到现在越来越多的茶馆都存在这样一种趋势。一味想追求茶馆的多功能性,在小小一间茶馆里,在非常有限的面积里,既表演茶艺,卖茶水茶叶也卖茶器,既供棋牌麻将,也供酒水茶食,同时也经营书画花草茶馆功能求全,本无可厚非,但这功能的全需实事求是根据茶馆的大小、特色、定位、人们的需求而定,不能盲目求全。否则,过于驳杂、纷乱的功能充斥于茶馆有限的空间里,这既影响了茶馆最大的功能--休闲功能的发挥,也影响了茶馆作为传播茶文化弘扬茶道精神的艺术之美的呈现。

茶为内功,无喧嚣之形,无激扬之态。但试想,当我们从车马喧嚣的生活工作中突围而出,想到茶馆里寻找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情趣、寻找无闲事在心头的好时节时,在一个什么都有、吵闹喧哗的茶馆里如何能品出茶之三味、如何能领会出茶的韵外之韵、味外之味呢?更谈不上把心定下来把心敞开来好好就着茶香修身养性了!生活本已忙碌,人心本已浮躁,进茶馆就是为在那一片净土里寻找真善美,感受饮茶几杯各西东,开门一笑无烦恼快意人生!把本来应该以静、闲、雅为主要氛围的茶馆充斥进诸多的闹、忙、俗,那么还有多少人选择进茶馆呢?一味追求茶馆功能性,实际上也就把茶馆的商业化加重了,但茶馆作为茶文化里重要的一部分,其立足点和吸引人的是其文化底蕴和内涵,失去这一内涵,茶馆也就失去了特色和本色,失去了格调与情趣,也就失去了其生命的活力。所以,茶馆的功能还是本色一些的好!

茶馆的功能是多样的,休闲娱乐、交流信息、商会聚集、商务洽谈、神聊闲侃但茶馆的主要功能是休闲,通过吃茶带来的休闲享受!生机勃勃的茶馆业要健康有序发展壮大,理当以茶本色立馆以茶特色兴业!

饮茶风俗“成都的茶馆和盖碗茶”


成都处于巴蜀腹地,是我国最古老的茶乡之一。或许因为是个茶乡,自古以来,巴蜀人就养成了饮茶的习惯。他们饮茶如同广东人一样,喜欢到茶馆去饮。这样的社会需求就使得四川出现了一句俗语:“头上晴天少,眼前茶馆多。”事实确也如此,据说成都的大小茶馆就有五六百座。这些茶馆有的豪华,有的简陋,有大有小,的确是巴蜀大地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成都茶馆的茶具是沿用了北方蒙满民族习用的盖碗。饮盖碗茶通常有五道程序:即,温水洗碗,保持清洁;放人茶叶,茶种自选;沸水沏茶,盖碗闷茶;揭开碗盖,端盘闻香;左手端盘,右手提盖。严格执行这五道程序,就能饮用到标准的盖碗茶的味道。

成都茶馆在茶客桌上不备茶壶,而是由茶博士用紫铜茶壶轮流给茶客斟茶。茶博士是茶楼、茶馆内沏茶跑堂的堂倌。他们左手揭盖,右手提壶,一手翻,一手冲,左右配合,纹丝不乱,速度快而惊人,桌上滴水不漏。还有的技艺更为高超,绝活迭出,斟茶的花样繁多,千姿百态,如张飞骗马、苏秦背剑、隔山望海等五花八门的斟茶方式,往往给茶客以意外的惊奇,赞叹不已。

成都茶馆的“摆龙门阵”是蜚声宇内的。历史上巴蜀大地天然闭塞,老百姓信息不灵通,这样,茶馆就成了“传播信息”的场所。他们到茶馆,不单是饮茶,还为了了解外地的信息和街谈巷议的奇闻逸事。他们早晨起来,闲来无事到茶馆摆开龙门阵。茶馆里有竹凳,也有躺椅,可坐,可躺,十分舒服,边饮茶,边摆龙门阵,觉得非常舒适与惬意。

巴蜀人喜欢饮沱茶,这种茶味道浓烈,清香持久,一碗茶可以喝半天,既经济又实惠。

巴蜀茶馆是个五方杂会的地方。在过去,既有“袍哥”在这里相聚,又有文人墨客在这里聚会。良莠共存,彼此互不干扰。如今的茶馆除了一些喜欢摆龙门阵的人之外,还有来这里洽谈生意、会见朋友的,更是给传统的茶馆赋予了时代的光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