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海普洱茶新六大茶山

发布时间 : 2020-09-30
普洱新六大茶山 普洱茶六大茶山 普洱六大茶山

【www.cy316.com - 普洱新六大茶山】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勐海普洱茶新六大茶山”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勐海普洱茶新六大茶山”相关知识!

众多中外普洱茶爱好者只知道西双版纳“古六大茶山”——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易武(曼撒),对勐海新六大茶山——南糯、南桥、勐宋、布朗、巴达和景迈的茶却所知不多。

勐海新六大茶山的前五座全部集中在勐海县境内,只有景迈茶山位于澜沧县,与勐海紧紧相连之处。新六大茶山年平均气温在18℃左右,降水量为1200—1400毫米之间,年雾日达到128天,茶园分布在海拔1200—1800米的山坡丘陵地带,全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茶树生长季节终日云雾缭绕,造就了大叶种茶树最佳的生长环境,所产的茶品质极佳。

新六大茶山因为所处的地理位置、海拔及其气候不同,各茶区茶叶形状、色泽、气味和滋味方面都有区别。

1、南糯山茶山:

坐落于勐海县东北侧,屹立在流沙河东岸,茶品特点:属乔木大叶种,微苦涩、回甘、生津好,汤色桔黄透亮,具有花香、兰香和蜜香。

2、南桥茶山:

位于勐海县勐遮最大的坝子,茶品特点:属乔木中叶种,乔木茶树不成林(片),灌木居多,口感苦涩,微回甘,生津一般,汤色深黄,条索墨黑,香气花蜜香。

3、勐宋茶山:

位于勐海县东部,东与景洪市接壤,南接格朗和乡,西南接勐海镇,北与勐阿镇交界。茶品特点:属乔木中叶种,乔木茶树成片,灌木居多,口感苦涩,微回甘、生津一般,汤色深黄,条索墨黑,香气一般花香。

4、景迈茶山:

位于澜沧县惠明乡与勐海县勐满乡紧紧相连,茶品质特点:属乔木大叶种,苦涩重、回甘生津强,汤色桔黄剔透,香气花蜜香。

5、布朗茶山:

位于勐海县南80公里处,南部与缅甸山水相连,主要聚居布朗族为主,总面积1000多平方公里。茶品特点:属乔木大叶种,较苦涩,回甘快,生津强,汤色桔黄透亮。香气独特,有梅子香、花蜜香、兰香,特别是以老班章茶为代表,是中外客商和普洱茶爱好者梦寐以求的收藏佳品。

6、巴达茶山:

位于勐海县城西58公里,这里生长着成片的栽培型茶树和野生茶树林。贺松村大黑山上就生长着一株1800年的野生型茶树王。巴达山茶品特点:属乔木大叶种,茶叶味苦涩,回甘、生津快,汤色桔黄晶莹、透亮,条索墨绿油亮,香气好,有梅子香、蜜香等。

cy316.com延伸阅读

普洱茶六大茶山之革登茶山


革登茶山在倚邦茶山和莽枝茶山的中间,面积约150平方公里,在六大茶山中面积最小。革登茶山面积虽小,但因离孔明山最近和有一棵特大的茶王树而在六大茶山中有其特殊的地位和较大的名气。六大茶山的少数民族历来尊孔明为茶祖,认为茶种是孔明给的,他们感恩孔明,将孔明山看作是孔明的化身。在革登茶山的新酒房村和茶王树梁子观孔明山,山形看上去很像孔明的头像,孔明的正面对着革登老寨,孔明的右耳则对着茶王树梁子。

关于革登的茶山树,《思茅厅志》和《普洱府志》中有记载:其治革登有茶王树,较众茶树独高大,土人当采茶时,先具酒醴礼祭于此。六大茶山大茶树非常多,但都未能入册,唯有这棵大茶树入了册,且被戴上王冠,它的独高大便可想而知。茶王树就在孔明的身边,茶山人认为这棵茶王树是孔明所种,所以每年春茶开摘前,茶农都要来拜茶王树、祭孔明。他们的茶王树梁子的大草坪上,面对孔明山叩首、敬酒、对歌、跳舞,祈祷茶山兴旺、日子太平。据说在茶王树梁子上唱什么,孔明山就会回应什么。

那棵被载入史册的茶王树民国初年枯死,如今仅留下一个树坑,树坑周围长着不少小茶树,是茶王树留下的子孙,茶王树梁子过去有孔明庙,山神庙,现都坍塌,仅剩残垣。革登老寨过去曾有二、三百户人家居住,清朝末年已迁空无人,只有寨王罗老总的故事还在流传。建于乾隆二十六年的革登大庙仅存断墙,建庙时立的大碑还立在遗址上。革登茶山的古茶园损毁较多,现保存下来的古茶园主要集中在新发、直蚌、茶房一带,面积有三四百亩。

普洱茶六大茶山之倚邦茶山


倚邦茶山位于勐腊县的最北部。从现在的宁洱往南行,经普洱、勐旺,过补远江(小黑江)便进入倚邦茶山。倚邦茶山面积约360平方公里,南连蛮砖茶山,西接革登茶山,习崆、架布、曼拱、曼松等子茶山皆在其范围内。

据《明史》记载,倚邦茶山明代初期已茶园成片,有傣、哈尼、彝、基诺等少数民族在此居住种茶。倚邦茶山最大的古镇是倚邦街,亦称倚邦;明代称磨腊倚邦,傣语意为有茶树有水井的地方。明隆庆四年车里宣慰使划分十二版纳时,六大茶山合为一个版纳,称茶山版纳。茶山版纳的治所便设在倚邦。从明隆庆四年至清光绪末年,倚邦一直是六大茶山的政治中心和行政主管地。清雍正以前六大茶山是车里宣慰使司的领地,雍正七年普洱府置建,六大茶山划归普洱府。倚邦土司曹当斋因有军功被封为倚邦土千总。从曹当斋开始,曹氏家族世袭管理倚邦茶山、革登茶山、莽枝茶山、蛮砖茶山近200年。

据《普洱府志》记载,从雍正十一年开始,普洱贡茶由倚邦土司负责采办,倚邦的曼松茶被指定为皇帝的专用茶。

倚邦茶山汉人进入较早。明万历年间,已有少数四川人、江西人进到倚邦一带经商贩茶。清雍正年间,四川人已在倚邦建起会馆。

曹当斋任倚邦土千总后,倾力发展倚邦茶业,制定出茶山管理条例,整修道路以利茶商入山。乾隆重初年,成千上万的四川人、江西人、云南石屏人、元江人涌进倚邦,在倚邦开茶园建商号。到乾隆中期,一片接一片的茶园从补远江一边一直接到习崆山。

商旅马帮常年不断来倚邦买茶,物流的畅通,商贸的活跃,倚邦领先步入辉煌。乾隆二十年左右,倚邦已建起关帝庙、川主庙、江西会馆、石屏会馆等,3条石板街铺成龙脊背状,街的两旁全是商铺、茶庄,住户达千户以上。

世纪末,随着清王朝的衰落,滇西发生了战乱,普洱茶内外销路被阻,六大茶山开始衰落,倚邦也随之而衰。清末,倚邦人口减半;但仍还有元昌号、惠民号、鸿昌号、升义祥、杨聘号、庆丰号等10来家茶号。这一时期,倚邦茶主要销往越南莱州。1937年以后,因法国人阻挠和抗战爆发,倚邦所有的茶号全部停业。热闹喧腾了200年的倚邦陷入冷寂萧条,以茶为生的倚邦人跌入了困境。

年,已经十分赢弱的倚邦再遭厄运,攸乐人起义攻进了倚邦。战火将倚邦街烧了三天三夜,几百年筑就的古镇,无数精美的建筑全部化为灰烬。这场劫难使倚邦无法再振。几百户人家迁移他乡,空凉的倚邦在大山深处渐渐被人们遗忘。如今倚邦还有30来户人家,大多为茶商的后裔。他们守护着祖宗的茶园不愿离去。

今天走进倚邦,还能闻到古茶的清香,还能看到茶号遗址、大庙基台、龙脊背石板街、普洱府的茶令碑、乾隆皇帝的敕命碑。这些遗物古迹是凝固的历史,记载着倚邦的伤痛和曾经的辉煌。

普洱茶六大茶山之蛮砖茶山


蛮砖茶山东接易武,北连倚邦,面积约300平方公里,清代有茶园万亩以上,从磨者河边到曼林山顶60里路沟沟壑壑都是茶。曼庄、曼林、曼迁、八总寨过去都是大茶村,各村产茶都在2000担以上。曼林古茶园目前在勐腊县境内的5个茶山中保存得最好,有1000多亩成片的古茶园,其茶树树围大多在100厘米以上。

蛮砖茶山茶园多,但茶号少。清末民初易武的茶号都到蛮砖茶山买原料,蛮砖茶农说:易武七子饼一半是蛮砖茶。蛮砖茶山有两个有名的大寨,一个是曼林寨,一个是曼庄村。曼林寨是蛮砖茶山茶园最多的寨,曼庄村是蛮砖茶山的中心大寨和人口最多的村。

蛮砖茶山史话最多的当数曼庄村,蛮砖茶山的兴衰与曼庄村的兴衰有直接关系,从明朝末年至清朝末年,蛮砖茶山的茶叶集散地和中心大镇便在曼庄。曼庄在史书中称为蛮砖,蛮砖的得名,一种说法是跟诸葛亮崇拜有关,说诸葛亮当年来六大茶山时,在曼庄埋下了一块铁砖,于是这里就称作埋砖,后又演绎为蛮砖;另一说法为傣语,傣语中曼庄的意思是大寨子、中心之村,因曼庄过去是土司头人们经常聚集开会商议解决各种事务的地方,故称曼庄。

汉人进曼庄较早,明朝末年已有江西人、四川人进曼庄一带经商贩茶,曼庄村现存有一块十分重要的大碑,记载着清乾隆六年曼庄人修关帝庙的情况,从这块碑上可知乾隆初年曼庄大寨的住户至少在300户以上(大碑共两块,另一块10年前毁损),每户都为修大庙捐了银。曼庄的这块大碑是六大茶山目前保存下来的碑中最古老的一块,大碑上刻着蛮砖为六大茶山之一的文字。这块碑上关于六大茶山地名的记载,比清人檀萃所撰的《滇海衡志》中六大茶山地名的记载早57年。

曼庄人在民国以前都是以茶为生,粮田开垦较少,自抗战爆发后茶业衰退,住户有减无增,时至今日,曼庄只有20多户人家,几乎都是丰家、卫家、权家的后人。这是一群舍不得丢不下茶山的人,他们说,祖宗的大坟、祖上几百年种下的茶树都在这里,心中有一种割舍不掉的情感,他们要陪着祖宗,守着茶山,也守着心中那份不灭的希望。蛮砖茶山的古茶园保存下来的尤其多,长得又特别好,或许是对他们这份情感的回报。

六大茶山


云南产好茶,好茶出于“六大茶山”。唐朝学者樊绰在其《云南志》一书中说:“茶,出银生城界诸山。”茶,即有“茶中之茶”美誉的普洱茶;银生城,即今中国云南西双版纳一带;诸山,即普洱茶的千年圣地“六大茶山”。

清乾隆进士檀萃《滇海虞衡志》载,“普茶名重於天下,出普洱所属六茶山,一曰攸乐、二曰革登、三曰倚邦、四曰莽枝、五曰蛮砖、六曰慢撒,周八百里。”这“周八百里”不仅指茶山的面积,而且也表明“六大茶山”是连成一片的。西面是攸乐茶山,中间是革登、莽枝、倚邦、

古普洱府

蛮砖茶山,东面是慢撒茶山。明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车里宣慰使刀应勐将其管辖地划为12个版纳时,“六大茶山”为一个版纳——“茶山版纳”。这是为适应茶叶,特别是贡茶的生产而必须的。据《普洱府志·形式》篇所载,六大茶山除慢撒茶山属易武土司管辖外,其余五山均属倚邦土司管辖。有史籍讲“易武茶山,实际上就是慢撒茶山。清《滇海虞衡志》记述古六大茶山的地名是正确的。

关於古“六大茶山”地理位置,史籍上的说法多种多样:有的讲在澜沧江以东,有的讲在澜沧江以西,还有的说澜沧江两岸各有六大茶山。清光绪年间绘制的《思茅厅界图》表明,古“六大茶山”确都在澜沧江沿岸。攸乐茶山现属景洪市,其余五大茶山均在勐腊县。其中,慢撒在易武乡,革登、莽枝、蛮砖、倚邦在象明乡。据说,象明是以孔明山、野象山合名而得。古“六大茶山”为云南最古老的茶山,也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区之一。现均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古“六大茶山”的命名,传说与诸葛亮有关。三国时期(公元220——280年),蜀汉丞相诸葛亮走遍了六大茶山,留下很多遗器作纪念,六大茶山因此而得名。清朝道光年间编撰的《普洱俯志古迹》中。有记载:“六茶山遗器俱在城南境,旧传武侯遍历六山,留铜锣于悠乐,置铜鉧于莽枝,埋铁砖于蛮砖,遗木梆于倚邦,埋马蹬于革蹬,置撒袋于慢撒。因以其山名慢枝、革蹬有茶王树较它山独大,相传为武侯遗种,今夷民犹祀之”。古茶山中的孔明山巍峨壮观,是诸葛亮寄箭处(民间传说射箭处是普洱俯城东南无影树山),上有祭风台旧址。

古“六大茶山”三国前就有茶树种植,三国以后茶就作为商品与外地贸易,晋时逐渐发展,唐、宋已形成茶叶商品基地,明洪武年间被划作一个单独行政区域。清中叶茶山鼎盛,产品远销四川、西藏、港澳、南阳各地,普洱茶从此闻名中外。古“六大茶山”不但是西双版纳各族人民过去的主要经济来源,还曾经吸引内地数十万同胞前来开发,这对於繁荣边疆经济,加强各民族的团结交往,起到巨大的作用。

攸乐古茶山

攸乐山位于景洪市辖区内,现名基诺山。东西长75公里,南北宽50公里。东北与革登茶山为邻,西南接小勐养、勐罕和勐宽三个坝子,现为景洪市的一个乡级行政单位。

革登古茶山

革登古茶山包括今象明新发寨、新酒房、菜阳河一带。也是古代较闻名的茶区,年产茶量在500担以上,茶叶属大叶类型。清嘉庆年间(1796—1820)革登八角树寨附近有茶王树,春茶一季可产干茶一担,已枯死,至今已荒芜难寻。

倚邦古茶山

倚邦古茶山在清朝初期及之前的漫长岁月中,在茶文化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清宫贡茶均以倚邦茶菁为原料。明朝末年,大批四川茶农怀揣小叶茶籽来到倚邦种植,于是小叶茶在倚邦安家落户,成了清宫贡茶的当然原料。鼎盛时期,在清朝乾隆年间,倚邦茶山人口达九万人之众。人皆种茶,人皆制茶,人皆卖茶,形成了四大茶叶集镇。即:倚邦街、曼拱街、蛮砖街、牛滚塘街。镇与镇之间,运茶马邦往来,盛况空前。光绪31年始,倚邦没落,至民国初,倚邦街竟然只剩下一百三十余户,人口不足一千人。牛滚街瘟疫十室九空,荒芜人烟,故到清朝后期,倚邦没落,易武崛起,绝冠群芳,到民国之后,云南茶叶则以勐海独领风骚。

倚邦管理攸乐、架布、习空、莽枝、蛮砖、革登等6大茶山,又是普洱茶的生产地和集散加工地,倚邦茶山汉族多系宁洱、石屏一带迁来,从事茶叶种植。清正年间(1723—1735年)建石屏会馆。早年还建有四川会馆和楚雄会馆。倚邦茶叶历史上以圆茶畅销省内外,后又销到越南、香港,年产茶1000担左右。倚邦本地茶叶以曼松茶味最好,被定为“贡茶”。其特点为质厚味美,放少许入杯,用开水冲泡后,茶叶直立不沉,色清微黄,其味甘香可口,饮后神志清醒,曼松曾“年解贡茶20担”。

倚邦古茶山(傣语称“磨腊”倚邦,即茶井之意)总面积称为360平方公里,是多民族集居的高山区。历史上以生产圆茶(七子饼)而著名,年产茶万担以上。明、清时期,茶庄林立,商贾云集,极为热闹。最早的茶号为宋云号和元昌号,创立于光绪(1875—1908)年,制作的茶叶专销四川。倚邦所产的茶远销西藏、港澳、南洋各地,由于茶质好,每年都要进贡朝廷。

清朝为了加强对茶山的管理和贡茶的运送,于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从昆明经思茅至茶山(倚邦易武)的崇山峻岭中修筑了一条由石板镶成的运茶马道,宽2米,长达数百公里。从残存的石板磨损状况可以判断当时筑路的艰辛和茶叶运输的繁忙景象。由于茶叶生产的发展和交通的便利,倚邦就成为内地与边疆交往的政治、经济中心,各种商铺、学校、会馆应运而生。昔日的倚邦街子於解放前毁于火灾。现有部分修复的旧街道。

莽枝古茶山

主要集镇是牛滚塘街。牛滚塘街在象明“四街”中,最为繁华。居住者多数是外来的生意人,从事茶叶种植、收集和交易。今秧林就是莽枝茶山育茶苗的地方,大寨是莽枝种植茶叶的地方。在牛滚塘街建有“五僧大庙,在莽枝建有川祝庙,每年三月采摘春茶之季,当地茶农到庙里敬香祭祀茶神祖先。由于莽枝茶叶质好价廉,一些内地茶商压价收购,倪蜕《滇云历年传》记载:“雍正之年(公元1728),莽枝产茶,商败践更收发,往往舍于茶户,坐地收购茶叶,轮班输入内地”。昔日的关庙已变成废墟,只有一块“永远奉守”大碑卧地而睡,四周大树参天。昔日茶马古道留下的道道痕迹,如同一道道诗行,记录了古“六大茶山”的历史变迁。可以看到一座座沉睡百年的古墓和那—幅幅壁雕,身骑白牛,双手紧握圆饼茶,高高举起的茶农壁画,一块块石碑记录了古六大茶山的盛事和昔日的盛景。

蛮砖古茶山

蛮砖茶古茶山包括蛮林和蛮砖等地。由易武西行经高山寨,过磨者河承天桥经蛮林才到慢砖。慢砖关帝庙(石屏会馆)废墟碑文记载,蛮砖系六大茶山之一,该庙始建于乾隆六年(1741)春。过去蛮砖的茶叶年产量至少在万担以上,大部运往易武加工、销售。

蛮砖茶山是”古六大茶山”现今保存得较好的一座茶山,茶林不规则地散布在原始密林中,经几代茶农的精心管理,至今仍年产茶叶万担以上。蛮砖村公所恢复”曼庄优质茶”产品,茶叶独特,茶芽雪白晶亮,是抢手之货,深受客人的喜爱。

慢撒古茶山

慢撒茶山位于勐腊易武乡东北,紧接老挝边境。清乾隆年间是慢撒茶山的辉煌时期,满山遍野都是茶树,年产万担以上。只有8户人家的茶王树村年产茶叶就达320担。采茶季节要雇佣大批茶农。清咸丰壬子年(公元1852年)来自内地的很多汉族同胞在茶山与当地茶山各民族兄弟共同种茶制茶,创下一代伟业。所产”元宝茶”(圆茶)远近驰名,畅销国内外,慢撒古茶山种茶历史悠久。

“瑞贡天朝”匾图

实际上慢撒古茶山包括易武茶山,是普洱茶最早的集散地,唐代时被称为“利润城”,是滇藏茶马古道之源头。

清道光年间(1821—1850)莽枝、架布、习空、倚邦茶山逐渐衰退,易武茶山取而代之。易武茶,茶质优良,远销佛海,年产茶约4000担,以加工团茶(砣茶)为主,乾隆年间(1736—1795),许多石屏人纷纷迁居易武种茶树,用传统方法制作的“七子饼茶”作为贡茶,加工精细

《云南经济滇茶》说:“于二月间(农历)采蕊极细而白谓之毛尖以作贡,贡后方许民间贩茶”。七子饼茶,采用的是上等好茶,要讲究花色,共计八色贡茶。乾隆六十年(1796)易武、曼腊茶山所产的团茶(砣茶)也定为贡茶。

李佛一《十二版纳志》载:“清道光同治间,易武产茶额七万担,光绪三十年间,因战乱易武区茶产额减为二万担”。易武在几个世纪前,它就是云南为数不多的富庶之地,因盛产大叶种茶,唐时就被称为“利闰城”。据说车家祖上敬奉贡茶有功,皇帝品茗之余,龙颜大悦,特赐“瑞贡天朝”匾,以诏后人。明清时期更为朝庭关注之地,既是普洱六大茶山所产茶叶的集散地,是滇藏茶马古道之源头。

古普洱茶六大茶山之攸乐茶山


攸乐茶山是基诺族的聚居地,基诺族过去称攸乐人,1000多年前,攸乐人便开始在补远江(小黑江)两岸种茶。到明朝中期,攸乐茶山至少已有茶园4000亩以上,至今在龙帕村、巴来村留下的2000多亩古茶树,其树围大多超过100厘米。明朝末年已有汉商进入攸乐山贩茶。攸乐茶山离澜沧江很近,澜沧江对岸是车里宣慰司,沿江而下便是东南亚各国。清朝时期,清政府为了巩固边疆,为了掌控车里地区,同时也为了茶叶,曾计划将攸乐山的茨通建镇。雍正七年(1729年)普洱府成立时,清政府在茨通建攸乐城,设同知一员,右营游击武官1名,驻兵500,设盐课司。同时规定,江外(澜沧江以西)的车里宣慰司要岁纳银粮于攸乐同知,清政府赋予攸乐同知的权力很大。

攸乐同知当时管辖的地域相当宽广。据清《云南通志》记载,攸乐同知管辖地域东至南掌国(老挝)界755里,西至孟连界600里,南至车里(景洪)界95里,北至思茅界442里,已接近于今天一个州市级别。由此可见,清政府对攸乐山曾有过深度开发和建制的设想。

然而,攸乐同知的设立受到了傣族上层人士的抵制和反对,攸乐山一带连年发生起义,加之瘴疠流行,使官兵、大员们无法驻扎下去,雍正十三年(1735年),清政府才不得不将攸乐同知移至思茅。

攸乐同知的撤销使清政府改变了对西双版纳改土归流的部分计划,也使六大茶山在清代始终未能成为一个单独的县级行政建制。攸乐同知撤销后,攸乐山的贡茶由倚邦土千总监管。

清代200多年间,攸乐山没有茶庄,攸乐人不做七子饼茶,但攸乐人会做竹筒茶和茶膏。攸乐人做的茶膏颜色乌润,内服可治霍乱、嗝食、伤风、咳嗽,外用可消肿化脓。

清代攸乐山的茶园多达万亩以上,攸乐山20多个村寨都产茶,攸乐山的茶一部分被思茅、普洱的商人买去,一部分被倚邦、易武的茶商买去做七子饼。攸乐山的茶至迟在道光年间已销到印度和欧洲,英国人克拉克1886年着《贵州省和云南省》一书中已写到,东印度公司在大吉岭和加尔各答均有中国茶叶代办处管理倚邦和攸乐产的茶。

攸乐山社会发展缓慢,攸乐人进入民国时期仍在刀耕火种,山地里种点包谷之类的农作物,农耕技术落后,狩猎和卖茶还是主要的经济来源,攸乐人总体生活水平较低。后又因抗日战争爆发,六大茶山茶业衰退,以茶为主要经济收入的攸乐人生活更加穷困。

年兵役和苛税已经让贫困的攸乐人难以承受,社会矛盾、民族矛盾日趋激化,已到了一触即发的时候,而正在此时,易武的茶商杨安元在攸乐山收茶时又因不尊重攸乐人的习俗,引起攸乐人的愤怒,双方发生冲突后事态扩大。1941年12月,攸乐人举行抗暴起义,战事一直打到小黑江对面的曼林、牛滚塘、秧林、江西湾、倚邦等地。国民党动用军队也无法控制局面,后来还是云南省府主席龙云出面安抚,才将攸乐人起义平息下来。两年的战乱,使攸乐山经济、社会受到严重挫伤,人口减少、茶园大量撂荒。后来又因连年烧山开地种粮,茶园损毁很多,但到20世纪70年代,保存下来的成片古茶园仍有3000亩左右。

世纪80年代以后,基诺山乡开始重振茶业,新植茶园一万多亩,留存的古茶园也得到重视和保护。如今攸乐古茶山的茶园面积已位居六大茶山之首,古老的攸乐茶山正在重新崛起,当地群众的日子随着茶业的兴盛而越过越好。

攸乐茶山位居普洱茶六大茶山之首


古茶人文传六大茶山因诸葛亮得名

曾因清朝时期生产贡茶而闻名的西双版纳古六大茶山,为云南最古老的茶山,也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区之一。

清乾隆进士檀萃《滇海虞衡志》载,普茶名重於天下,出普洱所属六茶山,一曰攸乐、二日革登、三曰倚邦、四日莽枝、五日蛮砖、六日慢撒,周八百里。这周八百里不仅指茶山的面积,而且也表明六大茶山是连成一片的。西面是攸乐茶山,中间是革登、莽枝、倚邦、蛮砖茶山,东面是慢撒茶山。

明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车里宣慰使刀应勐将其管辖地划为12个版纳时,六大茶山为一个版纳茶山版纳。这是为适应茶叶,特别是贡茶的生产。据《普洱府志形式》篇所载,六大茶山除慢撒茶山属易武土司管辖外,其余五山均属倚邦土司管辖。

诸葛亮走遍六大茶山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走遍了六大茶,留下很多遗器作纪念,六大茶山因此而得名。

清朝道光年间编撰的《普洱俯志古迹》中。有六茶山遗器俱在城南境,旧传武侯遍历六山,留铜锣于攸乐,置铜鉧于莽枝,埋铁砖于蛮砖,遗木梆于倚邦,埋马蹬于革登,置撒袋于慢撒。因以其山名莽枝、革登有茶王树较它山独大,相传为武侯莽种,今夷民犹祀之的记载。

古茶山中的孔明山巍峨壮观,民间传说是诸葛亮寄箭处(而射箭处则是普洱俯城东南无影树山),上有祭风台旧址。据记载,古六大茶山三国前就有茶树种植,三国以后茶就作为商品与外地贸易逐渐发展,唐宋已形成茶叶商品基地,明洪武年间被划作一个单独行政区域。清中叶茶山鼎盛,产品远销四川、西藏、港澳、南洋各地,普洱茶从此闻名中外。

孔明被尊为茶祖

相传,三国时期武侯诸葛亮(孔明)率兵西征擒孟获时,来到西双版纳,士兵们因为水土不服,患眼疾的人很多。诸葛亮为士兵觅药治眼病,一天来到石头寨的山上,他拄着自己随身带的一根拐杖四下察看,可是拐杖拔不起来,不一会变成了一棵树,发出青翠的叶子。士兵们摘下叶子煮水喝,眼病就好了。拐杖变成的树就是茶树,从此人们始知种茶,始有饮茶。当地的少数民族仍然称茶树为孔明树,山为孔明山,并尊孔明为茶祖。

在基诺山,还流传着另一个版本的孔明的故事,相传诸葛武侯领军路过基诺山,一些士兵掉队后留在基诺山,孔明为了怜悯掉队的士兵,就留下一些茶籽让他们以种茶为生。时至今日,基诺族人还奉诸葛武侯为茶祖,并认为自己的祖先是诸葛武侯丢落的士兵,于是便称为攸乐人攸乐即丢落的谐音。

经过史学家考证,关于诸葛孔明到过西双版纳的传说纯属虚构,不过每年农历七月十七孔明的生日,当地的村民都会举行茶祖会,以茶赏月,跳民族舞,放孔明灯(一种扎成像诸葛亮帽子的灯)。

全民性茶神祭

攸乐茶山位居普洱茶六大茶山之首,作为中国名茶之一的普洱茶早已闻名中外,这已为大家所熟知。如今在素有基诺古茶第一寨之称的亚诺寨,在基诺族传统的12天的农业大祭(洛嫫洛)中,就有全民性茶神祭。

祭茶神的当天村民们不能出村,有许多神圣禁忌;而暂停采茶期家家户户都拿着红公鸡去自家茶园祭一次茶树神,杀鸡后要在园中最大的茶树干上涂三道鸡血并沾上鸡毛,然后在茶树干上打破鸡蛋,再把鸡蛋壳套在茶树枝上,并念词祈丰收。

巴亚寨茶神祭的方法是将年内积累的蛋壳套在每棵茶树的树枝上。茶树被雷击的户主要世代相传,在茶树发芽时节一年一度,杀黑色与白色小猪各一头、黑色与白色鸡各一只,在雷击处祭天神。在巴亚等20多个村寨的传说中,利用茶的技术是由创世祖先阿嫫腰贝传授的;而巴卡等几个阿哈族体的村寨,则有孔明赠茶籽的传说。但在洛特、亚诺、司土、巴漂、巴坡、巴亚、巴卡等基诺古老村寨中,都有开村始祖种茶与古老茶园的史迹,而且基诺族祭祖先神灵的所有仪式中都离不开老干茶。

一句话,既具有原始社会农村公社丰富多彩的人文资源,又有普洱茶六大茶山之首的汉文古籍记载的攸乐古茶,为中国乃至世界所罕见。在基诺山,茶叶不单是饮品,而且还是招待客人的佳肴。到基诺山做客,如果主人为你端出一桌子的茶叶宴,那也许将会令你叹为观止了。如今基诺人给世人留下的茶文化,除了上述的祭茶文化外,包含独特的凉拌茶、火燎鲜茶和竹筒茶等活化石级的珍品。

普洱茶六大古茶山之莽枝茶山


莽枝茶山紧连革登茶山和孔明山,面积比倚邦茶山小。莽枝茶山至少在元代已有成片的茶园,莽枝山脚的曼赛、速底等村寨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千年前已有少数民族在莽枝山居住种茶。明朝末年已有内地商人进入莽枝山贩茶,清康熙初年,莽枝山的牛滚塘已是六大茶山北部重要的茶叶集散地。

要说普洱茶就得说普洱府,这得从改土归流和莽枝茶山说起。

明代到清雍正七年(1729年)之前,六大茶山属于车里宣慰司管辖地,实施世袭土司制度,实行封建领主经济。土司制度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对稳定边疆、发展经济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到清朝中期,随着清朝的逐渐强大,地主经济的快速发展,世袭土司制度的弊端越来越显现,尤其是地区割据性、封闭性已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世袭土司制度的改革和废除已是势在必行。

清雍正四年(1726年),云贵总督鄂尔泰向雍正皇帝奏疏,要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改土归流,即废除土司制度,设立府县、改用朝廷派的流官来管理地方。

鄂尔泰上奏改土归流的奏疏中提出:江外(澜沧江以西)宜土不宜流,江内(澜沧江以东)宜流不宜土。雍正皇帝批准了鄂尔泰的奏疏,雍正四年、五年(1726年、1727年)澜沧江以东的景东、镇沅、景谷很快就完成了改土归流,普洱当时已划归元江府,已经改为流官制,剩下的只有西双版纳车里宣慰司管辖的地区,这是土司势力最强的地区,清政府正在寻找机会,考虑如何对西双版纳进行改土归流。

西双版纳是当时云南最大的产茶区,每年有上万担茶运往滇西和西藏,鄂尔泰已注意到了这块大钱粮的经济作用和政治作用。

再说莽枝茶山,本是一块古茶区,元、明时期早已茶园成片,普洱府成立之前,已有汉商进到莽枝茶山买茶。由于当时六大茶山还是车里宣慰司的辖地,汉人在六大茶山定居的还不多,汉商们进到茶山买茶大多借住在当地的少数民族家中,汉商中有尊重民俗、诚挚待人之人,但也有心术不正、胡作非为之徒。

雍正六年(1728年),一伙江西籍茶商到莽枝茶山贩茶,住在莽枝茶山小头人麻布朋家中,这伙人中有一人行为不检,勾引麻布朋之妻,并与麻布朋之妻发生了通奸之事,事情败露后,麻布朋一怒之下杀死了妻子和那位江西商人,并将两人的发辫割下悬挂于牛滚塘的大青树上,以示警告。此事发生后,汉商们不思己过反而联名写状向省府诬告麻布朋劫商害民。

当时莽枝茶山是车里橄榄坝大土司刀正彦的领地,刀正彦是车里宣慰刀金宝的叔父,势力很大,刀正彦不买清政府的账,没有处置麻布朋。清政府早已想对西双版纳进行改土归流,正找不到借口,于是便借麻布朋之事向刀正彦发难,认定刀正彦指使麻布朋杀死商人。

鄂尔泰下令清军进茶山平乱清军入山,焚棚湮沟,无险不收,几十个寨子被毁,六大茶山烽火狼烟一年以后,以刀正彦、麻布朋双双被斩而收场。

雍正七年(1729年)7月,鄂尔泰宣布成立普洱府,车里宣慰司让出澜沧江以东的普腾、勐腊、思茅、勐捧、勐乌、整董六个版纳划归普洱府,六大茶山属版纳整董的范围,顺理成章便归入了普洱府,这便是先有牛滚塘后有普洱府之说的由来。

普洱府在多种矛盾未平的形势下诞生,六大茶山虽然划归了普洱府,但茶山仍不安宁。雍正十年(1732年)茶山土千户刀兴国又率众起义,莽枝茶山再次起战火,雍正十一年(1733年)清政府剿抚兼施将刀兴国的反抗弹压下去,倚邦的曹当斋坐上了六大茶山总管的位置,在曹当斋的调抚下,茶山终于恢复了宁静。从乾隆初年开始,莽枝茶山和其他五个茶山一道逐步走向兴旺、繁盛。

乾隆初年,云南已恢复了茶引制,商民买卖茶叶宽松了许多,于是大量汉人、回民涌进莽枝茶山,修整老茶园、开新茶园,到乾隆后期和嘉庆年间,莽枝茶山人口过万,牛滚塘已成为大街场,有400多户人家。

乾隆到咸丰年间是莽枝茶山最兴盛的时期,茶园盖山,村寨密集,莽枝大寨、秧林大寨、牛滚塘街是最热闹的地方,三个大寨遥相对望,相距不到1公里,被茶园连接着。莽枝大寨在嘉庆年建过关帝庙,建庙时的大碑现今还在遗址上。莽枝茶山乾隆后期有上万亩的茶园,每年春秋两季,思茅、普洱、江城的马帮一批又一批来牛滚塘驮茶。牛滚塘的山梁上至今还有一条3米多深的古道,这便是当年马帮踩出来的。

清咸丰末年,牛滚塘一带发生了械斗,打得惨烈,争斗双方伤亡惨重。这场战祸使莽枝茶山茶业受到重挫,茶农避乱,村寨迁空不少,商旅畏途,不到莽枝茶山买茶。曾经人喧马嘶的牛滚塘街,到清朝末年已无人居住。村民们不愿回令人伤感的牛滚塘街,迁到牛滚塘1公里远的安乐村去住,到1950年,牛滚塘也仅有七八户人家。

如今牛滚塘的古庙、清真寺已不存在,只有大碑还躺在荒草中,碑上牛滚塘几个字还清晰可见,让人追思往昔的牛滚塘。

莽枝茶山还有许多成林成片的古茶园,主要分布在秧林、红土坡、曼丫、江西湾、竜夺等老村寨,有的古茶树已长到10多米高。

普洱茶六大古茶山沉浮300年


在海拔1900米的云南省澜沧县邦崴村寨寨园中,一棵挺拔且枝叶繁茂的古茶树静静伫立,与当地雾山云海相伴已有上千年。这棵邦崴过渡型古茶树,正是证明茶之塬产地在中国云南而非印度的有力证据之一。

邦崴过渡型古茶树

中国人饮茶的历史比这棵古树的树龄还要古老,陆羽在《茶经》中就曾提到“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华阳国志》中则有巴蜀地区进贡茶叶给西周王室的相关记载,唐宋以后关于饮茶、种茶以及茶叶贸易的记载更是不胜枚举。在这些史籍中,总也少不了普洱茶的身影。而有关“普洱茶”名字的来源、茶叶产地以及古茶文化都与云南西双版纳境内神秘的古代“六大茶山”有着深厚的渊源。

最古老的茶农

普洱的“普”字是“濮”“朴”“蒲”的同音异写,音译自佤语,是当地布朗、佤(自称布饶、布幸)、德昂(自称布雷)等少数民族常用语言。而这些民族有着共同的祖先即濮人,即云南澜沧江流域最古老的土着先民,也被认为是最古老的茶农,开头提到的邦崴大茶树就是濮人种植栽培茶树的活化石。

唐朝开始,在今思(茅)普(洱)地区设置银生府(今景东县),并派遣银生节度,是唐朝南诏六节度使之一的驻地,下辖地区为西双版纳与思茅。南诏唐使樊绰在《蛮书》中就曾记载:“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家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这种饮茶方式至今保留在当地佤族饮用的擂茶制作当中。据记载,银生府产的茶为云南大叶种,与普洱茶相同。此外,清代的阮福在《普洱茶记》中更是明确指出“普洱古属银生府。则西蕃之用普洱,已自唐时。”

将云南茶正式称作为普洱茶应该是在元代,当时普洱地区名为“步日部”,转为汉语音译即为“普洱”,到了明朝中期,“普茶”的说法已经基本固定了下来,万历年间的博物家谢肇淛在《滇略》中记载了“普茶”制作,称“蒸而成团”,这与现在我们所了解的普洱茶制作工艺很是相似。可见普洱茶历史悠久。

六大古茶山

六大茶山一般指的是普洱茶的产茶中心,位于西双版纳境内,历史上对于该地区具体位置的记述略有出入。1957年政府组织了专业茶叶普查工作队,对西双版纳地区进行了细致查访与地理考察,最终确定以澜沧江为天然分界线,以东为江内六大茶山,即以易武(曼撒)茶山为中心的革登、倚邦、攸乐(基诺)、莽枝、曼砖茶山,与古籍记录相符合;澜沧江以西则是以佛海(勐海)茶山为中心的南糯、勐宋、景迈、布朗、巴达茶山,即江外六大茶山,是后起之秀。

从云南的种茶史来看,清中期以前,茶叶的主要产地就在滇西南的思茅与西双版纳的六大古茶山。嘉庆四年,檀萃着书《滇海虞衡志》,尤其记载了“六茶山”产茶的盛况:“普茶名重于天下,此滇只所以为产而资利赖者也……周八百里,人山作茶者数十万人。茶客收买,运于各处。每盈路,可谓大钱粮。”这里所指的六大茶山,主要集中在叁个茶区,攸乐茶区、易武茶区(包括易武、曼撒茶山)和象明茶区(倚邦、曼砖、革登茶山)。

六大茶山山水相连,地形、气候、植被相近,土地肥沃属于典型的红壤,气候又处于南亚热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常青且鲜花不断。因为并未受到第四世纪冰川的破坏影响,山中保留了繁茂的山茶科植物,随处可见恐龙时期就已经存在的桫椤,野生的茶树生长于其间,是典型的大叶种茶发源地。然而这里作为产茶区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日照时间短,雾日长,因此从仲秋到孟春,无论是在高山还是深谷,满山云雾弥漫,经常是直到午后才会散去。秋冬时节站到山顶鸟瞰,漫无边际的云海仿佛身处仙境云端,十分壮观。这样的高山云雾也正是出好茶的主要塬因。森林古朴,人烟罕至,生态祥和也让这里出产的茶除了本身色香味俱佳的茶质以外,还自带了一份悠远的意境。

正因为这份品质,六大茶山的团茶被指定为朝廷贡茶。雍正七年(1729年),云南总督鄂尔泰设普洱府,并在思茅设总茶店,官营垄断当地的茶叶运销,将最好的普洱茶进贡,还在六大茶山的攸乐设攸乐同知,驻军守护茶山。雍正十年,在普洱设立了贡茶厂,将六大茶山的晒青毛茶运到这里,加工成“八色贡茶”,即五斤重团茶、叁斤重团茶、一斤重团茶、四两团茶、一两五钱重团茶、瓶装芽茶、蕊茶以及匣装茶膏。到了乾隆年间,易武和倚邦已经可以就地加工,再由昆明运往京城。易武茶区曾经年产贡茶66666斤,取的是六六有福的吉利含义,也说明了当时地区产茶的能力。

在贡茶中,有一种叫做“女儿茶”的团茶在当时十分受欢迎。所谓“女儿茶”,在记载中是指小而圆的团茶,因为是妇女在雨前采集而来,所以得名。在《滇南新语》中,又认为女儿茶指的是芽茶,是由未婚的少女采摘,采得的茶叶与茶园主人对分作为工钱,再拿到市面上销售,以此来积攒嫁妆。无论是哪一种说法,都为“女儿茶”增添了一丝旖旎。怪不得曹雪芹在《红楼梦》的“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一回中特意提到宝玉饭后饮“女儿茶”。

此外,贡茶不仅仅是皇室的挚爱,还成为清廷赠送外宾的好礼,贡茶制也一直延续到了光绪叁十年。六大茶山生产的茶兴盛于明朝,到了清朝达到鼎盛,王公贵族对普洱茶的热捧带动了茶叶在民间的销路,在《普洱府志》《云南通志》中均记载有“蛮民杂居,以茶为市,仰食茶山”,可见当时产销市场的繁荣。不仅如此,当时在六大茶山的古寨以及城镇中也是商贾云集,国内游藏族商队到此买茶,更有来自印度、锡兰、缅甸、暹罗等地的东南亚商人来到这里做茶叶生意。

道光二十五年,由茶商以及地方乡绅出资,民众出力修建了“茶马大道”,打通了由易武经倚邦到思茅的茶马驿道,路面全由青石板铺成,彼时茶马古道上铃声响响,马蹄踏踏,溢满茶香。

茶马古道

六大茶山是过去茶马古道上普洱茶生产、采购以及贩运的起点,普洱府则是作为当时的货物集散中心。倚邦、易武(曼撒)、攸乐、曼砖、莽枝、革登六大茶山各有特色,也使得这里的普洱茶更多元化。

倚邦茶山是六大古茶山之首,也是过去茶马古道的辐射中心,至今这里的正街还保留着茶马古道的一段遗存,大约东西长250米。东边的街头往东北通往石屏街,东南到曼松,西边街头的西北方向通往思茅、普洱的茶马古道,西南则指向易武和景洪还有西双版纳。倚邦的普洱茶主要以“七子饼茶”(即元宝茶,圆茶)为主,在清朝年间都是十分受欢迎的茶叶。而这里也茶号林立,生意兴旺。同样还是茶马古道要冲的还有莽枝茶山古道,历史上又称作牛滚塘(今安乐),曾经是六大茶山的“四大街”之一(其余叁个分别是倚邦、易武和曼撒)。

易武茶山

易武茶山历史更加悠久,早在南宋时期就是当时的普洱茶之乡。清朝乾隆年间,易武被朝廷纳入到贡茶行列,现在走进易武,还能看到光绪御赐给当地安乐号茶庄主李开基的“瑞贡天朝”的匾额。也正是因为成为贡茶,易武也打开了汉人移居到此的大门。清朝初期,由于地区动荡以及一些天灾影响,易武地区的人口大幅度锐减,茶园凋敝,直到雍正七年开始“改土归流”才渐渐恢复起来。

乾隆年间,易武成为贡茶产地,制茶人口却是十分缺乏,当地土司为了完成任务破例招纳汉民,至此打破了雍正年间不许汉民入境盘居的制度,人口逐渐增长,移民从易武茶山开始自北往南迁居,带给当地的是更多的种茶、制茶技术以及汉文化。

流传至今的“元宝茶”(又称七子饼茶),就是这种技术文化交流的结果。据说是一个来自石屏叫做刘汉成的移民,到了易武后不仅开辟了上百亩的茶园,还创造出新的制茶工艺。以往茶园制茶都是采摘后翻炒、晒干或者晾干,以散茶为主。而刘汉成则将茶叶分选、拼配、装筒、蒸茶、揉圆、紧饼、解袋、包扎等等,做出来的茶蔚然分明,清香扑鼻,多次冲泡味不淡。待到乾隆年间,元宝茶打入了国际市场,远销美、法、南洋。至今在台湾、香港仍然还有人珍藏着易武老茶号的七子饼茶,有的存期能达到七八十年,十分珍贵。

攸乐茶山与其他五座茶山并不相连,有小黑江一江之隔,要到附近的倚邦、易武就要从江上的曼瓦、打角还有石咀叁个渡口。正因为此,当地就有为马帮摆渡为生的历史。这些马帮往往驮着布匹、盐巴还有农具等等来到茶山交换茶叶。当时无论是马还是人都要靠竹筏过江。尽管现在马帮以及摆渡人已不再,但是当地老人仍然存留着有关攸乐山马帮以及茶叶贸易的深刻回忆。

中国人饮茶的历史源远流长,普洱茶的历史也正如它的品质一样,香味醇厚且意味深长。六大茶山孕育了这份品质,也成为有关普洱茶历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今走进六大茶山,云遮雾罩的山间仍然保留着那份杳然,曾经的青石板路留下的只有斑驳的遗迹,却带不走口口传颂的有关茶的传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