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农药使用技术要点

发布时间 : 2020-09-30
花茶技术 白茶技术 红茶品鉴要点

花茶技术。

茶园农药使用技术:

第一、要根据防治对象和农药的性质对症下药。

1、咀嚼式口器的茶树害虫。

应选用有胃毒作用的农药,如拟除虫菊酯类农药、辛硫磷、敌敌畏等;

2、刺吸式口器害虫。

应选用触杀作用强的农药,如马拉硫磷和溴氰菊酯等;或内吸性农药,如吡虫啉。

3、螨类。

应选用杀螨剂,特别是杀卵力强的杀卵力强的杀螨剂进行防治,如克螨特等。

4、有卷叶和虫囊的害虫,如茶小卷叶蛾、衰蛾等。

选用强胃毒用用并具有强的熏蒸或内渗作用的农药,如敌敌畏。

5、蚧类。

应选用对蚧类有特效的农药,如马拉硫磷、吡虫啉等。

6、茶树叶部病害。

应在发病初期喷施具保护作用的杀菌剂,例如硫酸酮,以阻止病菌孢子的侵入;也可选用既具保护作用又有内吸和治疗作用的杀菌剂,如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等,这样既可以阻止病菌孢子的侵入,又可以发挥内吸治疗效果,抑制斑的扩展和蔓延。

第二、要根据病虫防治指标和茶树生长状况适期施药。

1、茶树病虫害的防治,应在防治指标的指导下进行施药,以减少施药的盲目性,克服了“见虫就治”的片面提法,降低农药用量。

2、在害虫对农药最敏感的发育阶段进行短期施药。

如蚧类和粉虱类的防治应掌握卵孵化盛化末期(卵孵化84%以上时)施药,这时蚧类体表外还没有形成蜡壳或盾壳,因而较低浓度的药液即可收到良好效果;如茶细蛾应在幼虫潜叶、卷边期施药,茶尺蠖、茶毛虫、刺蛾类等鳞翅目食叶幼虫应在3龄前幼虫期防治才能收到良好效果;小绿叶蝉应在高峰前期,在若虫占总虫量80%以上时施药。

3、茶树病害,应在病害发生前期或发病初期开始喷施,使用保护性杀菌剂应在病菌入侵茶树叶片前进行施药。

4、喷药要考虑茶叶的采摘期。如果茶园即将采摘,就必须选择安全间隔期比较短的农药,如辛硫磷、敌敌畏等。在非采摘茶园防治病虫时,在同样防效情况下可适当选择喷施持效期较长的农药以保持较长的残效。采摘茶园中不宜使用某些对茶叶品质影响较大的农药,如波尔多液等的使用,应严格控制在封园后停采期,或非采摘茶园中使用。

第三、要根据农药的有效剂量适量用药。

农药的有效剂量(或有效浓度)是根据田间反复试验获得的,因此应严格按照有效剂量(或有效浓度)施药,不可任意提高或降低。提高农药用量虽然在短期内会有良好的药效,但往往会加速抗药性的产生,使防治效果逐渐下降。例如对小绿叶蝉、茶蚜、茶橙瘿螨、茶尺蠖等喜食嫩叶、嫩梢的害虫应进行蓬面喷扫;对黑刺粉虱、茶毛虫等喜食老叶、分布在茶丛中下层的害虫应进行侧位喷扫,将茶丛中下层叶背喷湿;对蚧类,一般应将枝干和茶叶正反面均喷湿。此外,无公害茶园宜选择低容量喷雾或小喷片常量喷雾。

cy316.com扩展阅读

茶园农药使用选择


近年来,由于欧洲茶叶委员会制定了有关输往欧盟国家茶叶中农药残留标准,直接影响了我国茶叶在欧盟市场的销售量。目前,DDT、六六六、三氯杀螨醇、氰戊菊酯、氯氰菊酯、联苯菊酯、甲氰菊酯、优乐得、乙酰甲胺磷、三唑磷等11种农药是出口欧盟国家茶叶农残必检项目。今年7月1日,欧盟开始执行新的更为严格的茶叶标准,茶叶出口形势更为严峻。针对这种现状,建议在茶园害虫防治中有限地使用表中品种步同国家茶叶农残标准有一些差异,使用时请注意选择不同品种。农药名称使用浓度 安全间隔天数 防治对象 溴氰菊酯 6000倍 7 小绿叶蝉、鳞翅目幼虫 吡虫啉 3000倍 5-7 小绿叶蝉、黑刺粉虱 硫丹 1000倍 7 小绿叶蝉、鳞翅目幼虫 除虫脲 1000倍 7 茶尺蠖等鳞翅目幼虫 敌灭灵 1000倍 鳞翅目幼虫 BT制剂 600-1000倍 鳞翅目幼虫 灭螨灵 3000-4000倍 7 螨类 克螨特 3000倍 螨类 石硫合剂 0.3-0.4波美度 非生产季节使用 小绿叶蝉、螨类、茶叶病害 茶尺蠖病毒 1000倍 茶尺蠖 白僵菌 500倍 小绿叶蝉、象甲 *天王星 3000-4000倍 7 小绿叶蝉、象甲 *氯氰菊酯 4000-6000倍 5 小绿叶蝉、鳞翅目幼虫 草甘膦 100-200ml/亩 茶园杂草 注:*出口英国可使用。

茶园怎样合理使用农药


茶叶生产本身的特点,决定了茶园用药跟其他作物有明显差异,很多农药都不适合用于茶园,在茶园中用药特别要讲究安全、合理。所谓安全、合理使用农药就是要求做到防治病虫效果好,对人、畜、鱼类、茶叶安全,残留毒性小,不污染环境,不杀伤天敌,能预防或延缓抗药性的产生,概括地说就是作到经济、安全、有效。

要做到安全、合理用药,最根本的是坚决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运用生态学的观点使用农药。在农业防治基础上,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相结合,协调应用。生产实际中,主要应从下面几方面着手: 1、合理选用农药。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对茶叶及天敌安全、无不良影响,成本低廉的药剂品种,掌握药剂特点和防治对象,作到针对性用药。 2、合理选择施药时期。这是合理用药的关键。如防治黑刺粉虱一定要在幼虫盛孵期施药;保护天敌应避开寄生性天敌羽化盛期施药;避免残毒则要严格遵守施药的安全间隔期。 3、采用适当的浓度、用药量和用药次数。使用最低有效浓度、用药量和最少的有效次数,才能符合经济、安全、有效的要求,才能省药、省工、省成本、减少残毒,有利天敌。切忌随意加大药剂浓度和用量,切忌盲目施药。 4、采用适当的施药方法。可根据农药的剂型、茶园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施药方法。 5、适当混用与轮用农药。可以防止病、虫产生抗药性,同时起兼治和增效作用,并能减少用药次数。轮用农药应掌握选用具有不同毒理机制,不产生交互抗药性的药剂。另外还要掌握农药混合后不应产生不良的化学反应和物理变化,对作物不应产生药害。对于新的农药品种,能否混合使用,应先作小区试验,再行推广。 6、要正确看待防治效果。不要片面追求防治百分率,要从生态学观点和农业生产经济效益上去看待防治效果,不要单纯依赖化学药剂,不要片面追求高的防治百分率。

茶园怎样科学合理使用农药


茶叶生产本身的特点,决定了茶园用药跟其他作物有明显差异,很多农药都不适合用于茶园,在茶园中用药特别要讲究安全、合理。所谓安全、合理使用农药就是要求做到防治病虫效果好,对人、畜、鱼类、茶叶安全,残留毒性小,不污染环境,不杀伤天敌,能预防或延缓抗药性的产生,概括地说就是作到经济、安全、有效。

要做到安全、合理用药,最根本的是坚决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运用生态学的观点使用农药。在农业防治基础上,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相结合,协调应用。生产实际中,主要应从下面几方面着手:

1.合理选用农药。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对茶叶及天敌安全、无不良影响,成本低廉的药剂品种,掌握药剂特点和防治对象,作到针对性用药。

2.合理选择施药时期。这是合理用药的关键。如防治黑刺粉虱一定要在幼虫盛孵期施药;保护天敌应避开寄生性天敌羽化盛期施药;避免残毒则要严格遵守施药的安全间隔期。

3.采用适当的浓度、用药量和用药次数。使用最低有效浓度、用药量和最少的有效次数,才能符合经济、安全、有效的要求,才能省药、省工、省成本、减少残毒,有利天敌。切忌随意加大药剂浓度和用量,切忌盲目施药。

4.采用适当的施药方法。可根据农药的剂型、茶园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施药方法。

5.适当混用与轮用农药。可以防止病、虫产生抗药性,同时起兼治和增效作用,并能减少用药次数。轮用农药应掌握选用具有不同毒理机制,不产生交互抗药性的药剂。另外还要掌握农药混合后不应产生不良的化学反应和物理变化,对作物不应产生药害。对于新的农药品种,能否混合使用,应先作小区试验,再行推广。

6.要正确看待防治效果。不要片面追求防治百分率,要从生态学观点和农业生产经济效益上去看待防治效果,不要单纯依赖化学药剂,不要片面追求高的防治百分率。

无公害茶园农药安全使用


一、当前茶园中农药群众使用现状和存在问题茶叶品质明显下降。

主要害虫种类:

1 .吸汁害虫 这类害虫体型小,都具有刺吸式或锉吸式口器。将口针插入组织中,吸取汁液危害,使芽梢萎缩,叶片变色,组织粗化或锈变,叶片脱落,生长停滞。有的会诱致煤病。主要种类有:假眼小绿叶蝉、黑刺粉虱、蚧类(长白蚧、椰圆蚧、角蜡蚧等)、螨类(茶橙瘿螨、茶跗线螨等)、茶蚜、蓟马等。

2.食叶害虫 食叶害虫都具有咀嚼式口器,咀食芽叶,直接造成茶叶减产。主要种类有:尺蠖类(茶尺蠖、油桐尺蠖、茶银尺蠖等)、毒蛾类(茶毛虫、茶黑毒蛾)、刺蛾类(扁刺蛾、茶刺蛾等)、簑蛾类(茶簑蛾、大簑蛾、褐簑蛾、小簑蛾)和象甲类(茶丽纹象甲等)。

㈡无公害茶园中适用农药品种少

过去茶园中常用农药如噻嗪酮(优乐得)对小绿叶蝉、黑刺粉虱、蚧类等多种吸汁害虫具有良好防效;又如速螨酮(灭螨灵)对茶橙瘿螨等多种害螨防效好,但近年来欧盟制订的茶叶中噻嗪酮和速螨酮的最大残留 标准很低,为0.02mghttp:///kg,因此,在未制订正式标准前,暂时停止使用。目前氰戊菊酯和乐果已在茶叶生产中被禁用,还缺乏相应的替代品种。

生物农药种类少,而且杀虫谱不广,一般对鳞翅目等食叶类害虫有效,尤其缺乏对小绿叶蝉和茶叶害螨具有高效的生物农药或植物源农药。有机茶园中更缺乏高效的农药品种。

㈢农药残留水平总体上有明显下降

但2004年停滞在2003年水平上。以氰戊菊酯为例,茶叶样品中平均超标率1999年测定为80%,到2003年和2004年均下降到18%。

二、对应措施

㈠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力度

1.改善茶园环境,发挥茶园自然调控能力

茶园是有害生物和有益生物种群的栖息地,改善茶园生态环境,为有益生物种群提供良好的栖息场所,如茶园周围植树,有助于茶园生态系的生物多样性,发挥茶园的自然调控能力,良好的生态条件,是实现无公害茶叶生产的前提。

2.坚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加强生态调控的力度

⑴选用抗病虫品种

不同茶树品种对各种病虫害具有不同的抗性程度。人们可以通过选择、杂交、定向培育等手段,加速这种性状的稳定和利用。选用对当地主要病虫种类有较强抗性的无性系。

⑵合理采摘

茶树芽梢是多种芽叶病虫的食料和产卵场所,及时合理采摘对叶蝉、蚜虫、螨类等有明显抑制作用。

⑶合理施肥

合理施肥,如增施磷、钾肥通常会增强茶树对病虫害的抵抗力,增施有机肥会减轻茶叶螨类的发生。而偏施氮肥会促使茶叶螨类和茶树叶部病害的发生。

⑷茶园耕作

茶园耕作可将表土和落叶层中越冬的害虫(如尺蠖类、刺蛾类、茶叶象甲)深埋入土致死;同时又可将深土层中的越冬害虫翻至土表而致死。

⑸疏枝清园

秋冬季修剪可去除病虫枝及细弱枝,摘除树上虫苞、虫囊和病叶。清除土表落叶,可改变茶园生态环境,也减少了病虫基数。为冬季封园防治的主要措施。

3.大力发展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天敌资源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有益生物及其制剂来控制和杀灭病虫害。它具有安全、不污染环境的特点,且持效期长。但也不存在着受环境影响大,有的种类繁殖和饲养复杂等缺点。

⑴有益微生物的应用

昆虫病原真菌 近年来有较大发展。如应用白僵菌防治茶丽纹象甲;利用韦伯虫座孢菌和粉虱拟青霉防治黑刺粉虱等。

昆虫病原细菌 苏云金杆菌已工厂化生产制成BT制剂,普遍用于防治茶树上茶毛虫、茶小卷叶蛾等鳞翅目幼虫。

昆虫病原病毒 已分离到茶树上81种昆虫病毒,其中核型多角体病毒45种,颗粒体病毒24种等。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和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已在茶叶生产中推广应用,防效80%以上,持效期约2年。

⑵利用和保护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

捕食性天敌主要有蜘蛛、瓢虫、草蛉等对蚜虫、叶蝉、蚧类等控制能力强。捕食性益螨如德氏钝绥螨、畸螯螨可控制茶跗线螨。此外,还有鸟类、青蛙等天敌。寄生性天敌有寄生蜂、寄生蝇等。如利用松毛虫赤眼蜂防治茶小卷叶蛾。但由于天敌饲养繁殖较复杂,尚未达到规模生产的程度。目前应加强对天敌的保护,以发挥其对害虫的自然调控作用。

4.利用害虫趋性,应用物理防治方法

灯光诱杀 利用成虫的趋光性,应用灯光诱杀。

糖醋诱杀 利用茶小卷叶蛾等成虫的趋化性,应用糖醋盆诱杀。

性信息素诱杀 利用茶毛虫、茶小卷叶蛾等雌成虫分泌的性信息素能引诱雄成虫,进行诱杀。

黄色诱板 叶蝉、蓟马有趋黄性,可将黄绿色板诱杀。

人工捕捉 利用茶丽纹象甲成虫的假死性进行捕杀。人工摘除目标明显的虫苞、虫囊等。

㈡无公害茶园的农药使用

1 .茶园选择和使用农药的原则

一是要合理选用农药品种,选择低毒、低残留、高效的农药品种。

二是遵循经济学原则,根据各种病虫的防治指标进行防治,如茶尺蠖的防治指标为每亩4500头或每行10头;小绿叶蝉为百叶虫口夏茶5~6头,秋茶12头(浙江)。以减少农药使用次数,降低防治成本;

三是要强调生态学原则,不求“消灭”害虫病菌,而要控制病虫危害。留少数害虫,以提供天敌食料;

四是要科学使用农药,充分发挥农药作用,减少其负面影响。

2.硫丹标准下降后的对策

硫丹 (又名赛丹)是一种有机氯杀虫剂,它的杀虫谱广,对尺蠖、叶蝉、粉虱、蚜虫等多种害虫防效良好,已在茶叶生产上推广应用。但由于其性质稳定,经测定在茶树鲜叶中的半衰期为2.86~3.97天,比有机磷农药长,与拟除虫菊酯相似。欧盟从2005年5月3日和6月2日先后发出通报宣布取消对硫丹的授权,它的最大残留允许标准(MRL)将被设置在0.01mghttp:///kg。世界卫生组织的各成员国必须在标准日(2005年8月1日)后6个月内撤消目前所有对硫丹的植物保护产品的认可。也即要停止使用。

目前硫丹在我国茶叶中的检出率也很高在30%~60%;检出水平在0.2~3.0mghttp:///kg。

对策:使用替代农药品种

鳞翅目食叶害虫 无公害茶园建议使用2.5%乳油联苯菊酯每亩12.5~25ml,稀释3000~6000倍液、10%氯氰菊酯乳油每亩12.5~25ml稀释6000倍液;有机茶园建议使用0.2%苦参碱水剂每亩50~75ml稀释800~1000倍液、BT制剂每亩50~70亿孢子http:///克0.5千克稀释500~1000倍液。

叶蝉、粉虱等吸汁害虫 无公害茶园建议使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每亩15~20克4000~5000倍液或3%莫比朗(啶虫脒)乳油每亩40~75ml 1000~2000倍液;有机茶园建议使用2.5%鱼藤酮乳油每亩150~250ml,300~500倍液。

3.推广使用生物农药和植物源农药

生物农药、BT制剂、病毒制剂、真菌制剂。

植物源农药:鱼藤酮、苦参碱、烟碱等。

生物农药和植物源农药使用时期必须提早到卵孵化期至初龄幼虫期。使用病毒和真菌剂要求在阴湿环境下喷施,避免日照引起失效。使用BT制剂以在高温条件下防效较好。

4.封园防治农药

⑴矿物源农药

由天然矿物原料的无机化合物或矿物油加工制成的杀虫、杀菌剂,喷施后在虫体上形成一层油膜,堵塞害虫气孔使之窒息致死。为一种绿色无公害农药,产品有绿颖99%乳油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认定为食品级产品。在植物上可自然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在环境中无积累、无残留。是有机茶园适用的农药。对螨类、蚧类、蚜虫、粉虱等有很强的渗透性和粘着力,也可防病。使用100~300倍液,配制时在喷雾器中先加入水,搅拌均匀后即可使用。最好10~15分钟后再搅拌一下。在35℃以上高温下,最好不要使用,以防止产生药害。

⑵石灰硫黄合剂(简称石硫合剂)

由石灰和硫黄加水熬煮而成,自制石硫合剂原料配比为生石灰1份、硫黄2份、水10份。商品有:29%水剂、30%固体、45%固体、45%结晶。石硫合剂的使用方法:防治蚧类、粉虱可选用自配药液1波美度或29%水剂50倍液或45%结晶150倍液;防止螨类、茶叶病害可选用自配药液0.5波美度或29%水剂70倍液或45%结晶150倍液。

石硫合剂为强碱性农药不能和一般农药混用。它的主要成分是多硫化钙,喷药后氧化成硫黄细粒并挥发出少量硫化氢,可以杀虫防病,气温愈高,硫黄挥发愈快,杀虫效果也愈好。但高温易产生药害。封园防治时期,以在10月中下旬气温20℃左右使用为宜,必须严格掌握使用浓度,自制液不超过1波美度,以免引起茶树大量落叶。

5.要合理选用农药,继续贯彻禁止使用国家禁用的农药品种

禁用农药品种有:氰戊菊酯、三氯杀螨醇、甲胺磷、乙酰甲胺磷、甲氰菊酯、乐果噻嗪酮、。停用农药有:速螨酮、硫丹。

㈢密切关注国内外农药残留标准的变化

各国茶叶中农药残留的MRL标准

1.欧盟茶叶中农药残留标准

欧盟茶叶中农药残留MRL标准是世界上最严格。从1999年以来9次颁布茶叶中农药MRL标准。表现在农药检验种类的增加由1999年以前的7种至今已扩大到186种;同时MRL标准日趋严格化,用最小检出量(LOD)作为MRL标准由1999年的0%至2001年的64.9,2004年为91.2%.

2.日本茶叶中农药残留标准

日本碑执行的是按CAC的原则进行制订,因此,比较合理,标准也较宽松。自从实行肯定列表标准后,对我茶叶销日本日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茶园农药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茶树上禁止使用的农药 茶叶是一种特殊的传统保健饮料,鲜叶不经过洗涤直接加工 成成品,引用者又经多次冲泡,所以对农药的使用有着严格的要求。概括起来,以下这些农药是禁止在茶树上使用的: 剧毒、高毒农药;残留期特别长,性质特别稳定,对饮用者健康有明显影响的农药;使用后造成成品茶有异味,影响茶叶品质的农药;对茶树有严重药害的农药。 (二)不合理使用农药造成的后果 化学农药用来防治农作物害虫,具有以下优点:对害虫作用 迅速,见效快,尤其在害虫大发生时,可在较短的时间内把害虫杀死,减轻害虫对作物的危害;使用方便,受环境条件限制小,可以大规模采用,有利于机械作业;增产效果显著,以较低的工本换取较多的农业产值。正因为如此,化学农药自问世以来,发展迅速,很快被广大茶农所接受,并广泛的用于茶树病虫的防治。但由于人们对化学农药的认识不足,常出现不合理使用的情况,比如长期单一使用某一种农药 、使用频次过高、乱混用、随意增加单位面积内的使用量等 ,结果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主要表现在: 1、害虫抗药性 害虫的抗药性是指害虫对某一种化学农药或 某一些化合物的耐受量增加,抵抗力增强的现象。害虫一旦产生抗药性,势必降低防治效果,增加农药用量,增加成本支出,减少经济收益,已成为世界农业病虫防治的一个突出问题。据有关部门测定,我国的棉蚜对溴氰菊酯的抗药性增加了1800~3200倍,对氰戊菊酯的抗药性增加了1100倍;在茶树上,已发现日本的茶神泽螨对芬硫林、三氯杀螨醇,日本、斯里兰卡的茶小卷叶蛾对西维因、滴滴涕,斯里兰卡的 茶小蠹虫对狄氏剂均具有抗药性。据杭州市茶叶科学研究所测定,茶尺蠖3龄幼虫溴氰菊酯从1980-1990年的12年间,抗药性增加了6.54倍,对氰戊菊酯从1981-1990年的11年间,抗药性增加了9.84倍。现在不少茶叶经营者反映,有些原料防治效果很好的农药,却现在防治效果逐年下降;在少数地方,联苯聚酯已不能杀死低龄的茶尺蠖幼虫。这可能都与害虫 的抗药性有关。 害虫产生抗药性的机理,众说纷纭,但比较一致的有以下三点:一是害虫体内解毒酶系作用增强,及害虫体内通过解毒 酶系的活动,将有毒的物质分解为无毒的物质。二是神经敏 感性降低,很多化学农药是作用于害虫的神经系统,干扰神经系统的传导功能而使害虫死亡,害虫对某一物质的神经敏 感越强,则杀虫效果好,若神经敏感性由强变弱,反映出害虫对某一物质抵抗力的增强。三是遗传基因,即害虫对某一化学物质的遗传基因是随着继代而使抗药性增强,且这种基因是可以遗传的。 长期单一的使用某一种农药,一年中频繁的用药,随意提高农药的使用浓度和用药量,是使害虫产生抗药性的直接人为因素。 2、害虫再猖獗 害虫的再猖獗是指应用某些农药防治某些害虫,起先表现出良好的防治效果,虫口数量显著减少,但经过一段时期可能会引起防治对象或在防治时数量不多的其他害虫的大量发生,猖獗危害,这种现象称之为害虫的再猖獗 。害虫再猖獗的原因,最主要是没有从农业的整个生态系统角度考虑使用农药,打破了生态系统中种群间的相对平衡,引起种群数量的变动。在自然条件下,生物种群间总是相互制约的,每一种群间总是保持相对平衡和相对稳定。由于不合理的使用化学农药,打破了这种平衡,造成昆虫相对贫乏,导致害虫的再猖獗。 回顾茶树害虫的演变史,在20世纪50年代及以前,茶树上很少使用化学农药,茶树害虫的主要种类是一些咀嚼式口器的食叶性害虫,害虫种群的组成相对较为稳定。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前半期,茶树上普遍使用有机氯制剂来防治食叶性害虫,这类农药性质稳定,杀虫谱广,在杀死食叶性害虫 的同时,杀死了大量的自然天敌,结果在60年代造成全国性茶树介壳虫的大暴发。60年代茶区改用有机磷农药来防治介壳虫,收到了明显的防治效果,由于这类农药对害虫螨基本上没有什么防治效果,而大量的杀伤了害螨的天敌,结果自60年代末开始,又一次出现了茶树害螨的猖獗。在20世纪末有些茶农用甲胺磷防治茶树叶面害虫,由于此药毒性大,杀虫谱特别广,对天敌伤害大,不仅对人类的健康带来影响,而且造成黑刺粉虱的暴发。由的茶区曾出现采一次茶喷一次药,不仅增加了茶叶的生产成本,而且严重地破坏了生态平衡,造成害虫的再猖獗。 3、农药残留 大田作物喷施农药后,虽然经过生物、理化、气象等因素的作用使其降解,但农药仍不同程度地残存在生物体、水域、土壤和大气中,通过生物的富集作用,使农药的残留浓缩,当人们取食这些带毒的食物后,就会遭受到毒害。 茶叶是一种特殊的饮料,对农药的残留要求十分严格,茶叶消费国均不断地修订并降低农药允许残留的标准,对茶叶生产者提出了更加严峻的要求。在我国茶区,由于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大量的使用六六六(HCH)和滴滴涕(DDT)农药,结果我国相当大的茶叶中六六六和DDT超标,曾一度影响茶叶 的外贸出口。自1972年禁止在茶树上使用这两种农药后,茶叶中的农药残留才有好转。20世纪80年代有些茶区用三氯杀螨醇来防治茶树害螨,由于三氯杀螨醇是由DDT脱去氯化氢加 工而成,其成品中仍含有4%~10%的DDT,茶叶重DDT的检出率又一度复生,影响茶叶的出口和饮用者的健康。我国农业部 在1997年6月20日发文,禁止在茶树上使用三氯杀螨醇。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不断问世,尤其是氰戊菊酯因价格低、杀虫谱广、效果好,而在茶区广泛被使用,至90年代我国成品茶种氰戊聚酯超标率不断上升,农业部在1999年11月24一发威,禁止在茶树上使用氰戊菊酯。进入21世纪后,一些发达国家均扩大了茶叶中农药残留的检测范围,普遍降低了最大允许残留标准,农药残留已成为我国入世后茶叶外贸的“绿色壁垒”。已引起茶叶生产者的高度 重视。 4、污染环境 不合理的使用化学农药,不仅造成自然天敌的 大量被杀伤,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而且可随气流漂移 ,污染大气。通过降雨,污染土壤和水域,影响土壤微生物 和水生动物的生存,从而影响人类整个生存环境。

茶园除草剂使用技术


(1)搞好杂草的田间调查。在使用除草剂前,先要对茶园杂草情况有一定的了解,以明确防治重点,制订相应措施。因此,杂草的田间调查是茶园公演除草的第一道工序。山地和丘陵茶园每年一般有3次杂草生长高峰,一是4月中旬至5月中旬的春茶季节,二是6月上旬至7月中旬的梅雨季节,三是8月中旬至9月的秋季茶季节,3次高峰中以秋草为最,所以应掌握在每次杂草旺发前有的放矢地进行调查。调查不要求过细,主要用目测,边走边看,重点观察两个方面: ①观察优势杂草即占茶园杂草数量60%的2--3种杂草的种类,以确定防治药剂和使用浓度。 ②观察杂草的分布密度和高度,以确定防治适期。一般当茶园杂草覆盖度达70%--80%,草高15厘米时即可喷药。 (2)严格控制使用浓度。草甘膦:10%水剂,每667平方米0.5千克左右兑水50千克喷雾。防治茅草、辣蓼等难除杂草时,可提高施药浓度,每667平方米用药0.7千克兑水50千克喷雾。克芜踪:20%水剂,每667平方米0.1--0.2千克兑水30--40千克喷雾。未经试验情况下,一般不宜改变药液浓度。 (3)正确掌握喷施技术: ①喷施时间一般应选择在晴天露水干后和下午4时以后,阴天可全天进行。喷后24小时以内遇雨,应重新施药。但克芜踪耐雨性强,喷药1小时后下雨对药效影响很小,所以适宜在雨季除草。 ②药液要喷洒在茶树行间杂草的茎叶上,尽量喷湿杂草绿色部分的正反面。喷雾时要将喷头对准地面,切勿将药液喷到茶蓬上,以免引起药害。 ③药液要用清水随配随用,并搅拌均匀。用药后要将喷雾器具洗净,避免在治虫时因有除草剂残液而影响茶树生长。 ④除草时最好能背风倒退喷药,避免药液因人工践踏而损失。需注意的是,如果杂草机械损伤严重,则会妨碍药液的吸收传导,并影响除草效果。 ⑤一年应用化学除草2次的茶园,应特别重视秋季茶园深翻工作,以避免茶园土壤发生板结,影响茶树生长。 ⑥在配置草甘膦药液时最好加每667平方米50克的洗衣粉作为表面活性剂,以利药剂吸附和扩展,提高药效。在使用草甘膦时,如发现原液中有少量结晶,可用70℃温水搅拌溶解。

冬季茶园管理技术要点


部分茶农认为,冬季茶树停止生长,没必要进行细致的管理。根据植物生理要求和茶树的生长发育规律,进入冬季,茶树地上部树冠停止生长,而地下部根系活动很强,这时的管理是争取翌年茶叶丰收,特别是保证春茶产量、质量的关键。因此,到了冬季茶园封园后,不但要管,而且需要认真地管。 冬季茶园管理主要有“土肥管理、树冠管理和病虫防治”三个方面。 土肥管理 根据茶树的年发育规律,9~10月茶树地上部逐渐停止生长,进入休眠期,而地下部进入全年根系活动的高峰期。这时应抓住有利时机给地下部根系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一般翻耕、施肥的最佳时期是9月下旬或10月上旬。翻耕深度一般为20cm左右。沙质土、沙壤土适当浅耕,黄壤土、黄棕壤土适当深耕,接近茶树根际部的地方浅耕,离根际远的地方深耕。基肥以农家肥为主,适当配施磷、钾肥。成年采摘茶园,一般每亩施土杂肥1500kg(或菜子饼75~100kg)、过磷酸钙30kg、硫酸钾20kg。如果隔年翻耕、施肥,可适当增加肥料用量。此外,在翌年春茶萌发前一周可追施速效催芽肥,每亩用碳酸氢铵40kg左右。茶园施肥一定要在行间开沟施,施后盖土。 树冠管理 主要是采摘茶园的轻修剪和大棚茶园的盖膜。轻修剪的时间在秋季茶树停止生长时和春季茶树萌发前两个时期。根据生产经验,如果是暖冬和大棚茶园,秋剪比春剪要好。修剪程度视秋梢生长高度而定,一般剪去秋梢的1/3或1/2。立冬后,气温明显下降,大棚茶园就要做好盖膜准备,一般在12月底就要盖好。盖膜后要经常检查,防止风灾、牲畜糟蹋,或大雪破坏棚膜,影响大棚效果。 病虫防治 秋挖和封园后的轻修剪与边缘修剪可以防病灭虫。但有的茶园隔年深翻和翌年春季修剪,这就难以达到防病灭虫的效果。因此,对茶园冬防应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清理茶园。杂草和枯枝烂叶是害虫寄生和越冬的有利场所,因此封园后应及时将梯壁的杂草、茶树根部的枯枝清除。轻修剪应抢在清园之前完成,以便将剪下的残枝病叶在清园时一起处理。二是要做到秋季深翻。茶园土壤经深翻后,枯枝烂叶被深埋覆盖,而虫蛹暴露于土层表面,经日晒雨淋和霜冻会失去生命力。三是人工捕捉。封园后和初冬有可能气温较高,茶蓑蛾、扁刺蛾、茶毛虫类害虫还能继续为害茶树,这时应抓住目标(蓑蛾类有明显的护身目标),在晴天上午9时左右和下午3时以后进行人工捕捉,以减轻为害。四是药剂防治。封园或秋季轻修剪之后立即用2.5%功夫菊脂乳油3000倍液喷雾,对茶小卷叶蛾、茶小绿叶蝉和螨类均有一定的防效。在茶园秋翻后用80%的敌敌畏乳剂100倍液拌土撒在茶树基部,并与表土拌和,对尚未越冬的害虫也有触杀作用。冬防方法有很多,只要因地制宜、灵活应用,完全可以将病虫的为害降到最低程度。

无公害茶园管理技术要点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无公害农产品已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茶园的无公害管理是提高茶叶品质和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其重要措施如下:

1、优良品种的选择与保持。推广高产、优质、抗病虫的优良品种,发挥良种效应。也可以移棵并垄,隔行逐年淘汰劣质品种。这样,既不影响茶农的当年效益,又可快速建成优质专业茶园。 2、退出不合理间套种。禁止在茶园内种植小麦、玉米等高秆作物,可以在茶园内间套种绿肥、饲草和部分经济作物,使之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小环境。 3、推广无公害施肥技术。按照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的原则,对无公害茶园进行施肥。有机肥以沼气肥、厩肥、秸秆高温堆肥为主,禁止施用氯化铵、硝酸铵等化肥,推广茶叶专用肥、BB肥、生物钾肥、矿物磷肥并进行深施。同时,注意有机肥与化肥的主要养分比例控制在7:3以内。 4、病虫的科学防治。推广无公害药剂防治病虫草害技术,积极推广应用灯光、食饵及性引诱剂等诱杀害虫,以虫治虫,以菌治虫,利用生物制剂防治茶叶病虫害,并尽最大可能减少施药次数。禁止施用低效高毒、高残留农药如氧化乐果、甲胺磷、三氯杀螨醇等,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如Bt粉等,并掌握最后一次施药应在安全间隔期16天以上。 5、建立无公害茶园管理档案。对茶园的农事操作要建立档案,记录清楚,如中耕时间、次数,施肥时间、种类、亩用量,施药次数、用药类型及用药量等。

无公害茶园农药安全标准和使用方法


表1、表2是无公害茶园可使用的农药、安全标准和使用方法。农药使用过程中要注意轮换用药,合理混配,保护天敌,提高喷施技术。

表1 无公害茶园可使用的农药品种及其安全标准

(NY/T 5018 -2001)

农药品种

使用剂量g(ml)/hm2

稀释倍数

安全间隔期(d)

施药方法、每季最多使用次数

80%敌敌畏乳油

35%赛丹乳油

40%乐果乳油

50辛硫磷乳油

2.5%三氟氯氰菊酯乳油

2.5%联苯菊酯乳油

10%氯氰菊酯乳油

2.5%溴氰菊酯乳油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98%巴丹可溶必粉剂

15%速螨酮乳油

20%四螨虫嗪悬浮剂

0.36%苦参碱乳油

2.5%鱼藤酮乳油

20%除虫脲悬浮剂

99.1%敌死虫

Bt制剂(1600IU)

茶尺蠖病毒制剂(0.2亿PIB/ml)

茶毛虫病毒制剂(0.2亿PIB/ml)

白僵菌制剂(100亿孢子/g)

粉虱真菌制剂(100亿孢子/g)

20g克芜踪水剂

41%草甘磷水剂

45%晶体石硫合剂

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0.6%)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1125~1500

1125

750~1125

750~1125

187.5~300

187.5~375

187.5~300

37.5~45

300~450

750~1125

300~375

750~1125

1125

2250~3750

300

3000

1125

750

750

1500

1500

3000

2250~3000

4500~7500

1125000

1125~1500

750~1125

800~1000

1000

1000~1500

1000~1500

4000~6000

3000~6000

4000~6000

4000~6000

3000~4000

1000~2000

3000~4000

1000

1000

300~500

2000

200

1000

1000

1000

500

200

200

150

150~200

——

800~1000

1000~1500

6

7

10

3~5

5

6

7

5

7~10

7

7

10*

7*

7

7~10

7*

3*

3*

3*

3*

3*

10*

15*

采摘期不宜使用

采摘期不宜使用

10

10

喷雾1次

喷雾1次

喷雾1次

喷雾1次

喷雾1次

喷雾1次

喷雾1次

喷雾1次

喷雾1次

喷雾1次

喷雾1次

喷雾1次

喷雾

喷雾

喷雾1次

喷雾1次

喷雾1次

喷雾1次

喷雾1次

喷雾1次

喷雾1次

定向喷雾

定向喷雾

喷雾

喷雾

喷雾

喷雾

表2 茶园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指标、防治适期及推荐使用农药

(NY/T 5018 -2001)

病虫害名称

防治指标

防治适期

推荐使用药剂

尺蠖

成龄投产茶园:幼虫量每平方米7头以上

喷施茶尺蠖病毒剂应掌握在1~2龄的幼虫期,喷施化学农药或植物源农药应掌握在3龄前幼虫期

茶尺蠖病毒制剂、鱼藤酮、苦参碱、联苯菊酯、氯氰菊酯、赛丹、溴氰菊酯、除虫脲

黑毒蛾

第一代幼虫量每平方米4头以上;第二代幼虫量每平方米7头以上

3龄前幼虫期

Bt制剂、苦参碱、溴氰菊酯、氯氰菊酯、敌敌畏、联苯菊酯、除虫脲

小绿叶蝉

第一峰百叶虫量超过6头或每平方米虫量超过15头;第二峰百叶虫量超过12头或每平方米虫量超过27头

施药适期掌握在高峰前期,且若虫占总量的80%以上

白僵菌制剂、鱼藤酮、吡虫啉、赛丹、杀螟丹、联苯菊酯、氯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

橙瘿螨

每平方厘米叶面积有虫3~4头,或指数值6~8头

发生高峰期以前,一般为5月中旬至6月上旬,8月下旬至9月上旬

克螨特、杀螟丹、联苯菊酯

丽纹象甲

成龄投产茶园每平方米虫量在15头以上

成虫出土盛期

白僵菌、杀螟丹、联苯菊酯

毛虫

百丛卵块5个以上

3龄前幼虫期

茶毛虫病毒制剂、Bt制剂、溴氰菊酯、氯氰菊酯、敌敌畏、除虫脲

刺粉虱

小叶种2~3头/叶,大叶种4~7头/叶

卵孵化盛末期

辛硫磷、吡虫啉、粉虱真菌

有蚜芽梢率4%~5%,芽下二叶有蚜叶上平均虫口20头

发生高峰期,一般为5月上中旬和9月下旬至10月下旬

吡虫啉、辛硫磷、溴氰菊酯

小卷叶蛾

1、2代,采摘前,每米茶丛幼虫数8头以上,3~4代每平方米幼虫量15头以上

1、2龄幼虫期

敌敌畏、溴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氯氰菊酯

细蛾

百芽梢有虫7头以上

潜叶、卷边期(1~3龄幼虫期)

苦参碱、敌敌畏、溴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氯氰菊酯

刺蛾

每平方米幼虫数幼龄茶园10头、成龄茶园15头

2~3龄幼虫期

参照茶尺蠖

芽枯病

叶罹病率4%~6%

春茶初期,老叶发病率4%~6%时

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苯菌灵、甲基托布津

白星病

叶罹病率6%

春茶期,气温在16~24℃,相对湿度在80%以上;或发病率>6%

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苯菌灵、甲基托布津

饼病

芽梢罹病率35%

春、秋季发病期,5d中有3d上午日照<3h,或降雨量>2.5~5mm,芽梢发病率>35%

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多抗霉素、百菌清

云纹叶枯病

叶罹病率44%;成老叶罹病率10%~15%

6月、8~9月为发生盛期,气温>28℃,相对湿度在80%以上;或叶发病率10%~15%施药防治

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苯菌灵、甲基托布津、多菌灵

无公害茉莉花栽培的农药使用技术


茉莉花病虫害较多,成花期间又不能使用毒性大的农药,因此,做好冬防、春防工作非常重要,石硫合剂是一种高效低毒的农药,对茉莉花多种病虫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今将其制作使用方法介绍如下。

一、石硫合剂的性能:

石硫合剂是用石灰、硫磺和水熬制成的红褐色透明液体,有较重的臭蛋气味,带碱性,遇酸易分解,对皮肤有腐蚀作用。它的主要成分是多硫化钙,并含有少量硫酸钙和亚硫酸钙,溶于水,性质不稳定,易被空气中的氧气及二氧化碳分解。所以石硫合剂的原液虽可长期贮存,但必须贮存在密闭的容器中,并在液面上加一层油与空气隔离,可防止氧化。

石硫合剂的稀释液喷射于植物上,与空气接触,受氧气、水、二氧化碳的影响,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产生微细的硫磺沉淀和放出少量硫化氢,从而发挥杀菌、杀虫作用。同时石硫合剂是碱性,有侵蚀昆虫表皮蜡质层的作用,因此对具有较厚蜡质层的介壳虫和一些卵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不同作物种类对石硫合剂的敏感程度差异很大。大豆、马铃薯等抗药性较弱,易发生药害。茉莉花抗药性好,不易产生药害。

二、石硫合剂的配制:

石硫合剂制备方法简单,不需特殊设备,花农可自行熬制。煮制石硫合剂必须用瓦锅或生铁锅,不能用铜锅或铝锅,否则易腐蚀损坏。一般配料比例为硫磺粉1千克、生石灰0.5千克、水5千克。石灰要选用优质块状生石灰,硫磺粉越细越好。将称好的生石灰放在锅中,加少量水使其消化,再加水搅拌调成石灰乳,加热煮沸,把硫磺粉调成稀糊状,慢慢倒入正在沸腾的石灰乳中,并充分搅拌,在锅边作好水位标记,继续加热煮沸40分钟到1小时(要加足火力熬煮,熬者过程损失的水量应用热水补充,并应在反应时间的最后15分钟以前补充完)。等到药液变为红褐色、渣子变为黄绿色时,即可停火。煮的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不能得到良好的石硫合剂原液。煮好的药液冷却后,用二、三层纱布过滤,除去渣子,即得石硫合剂原液。

石硫合剂原液的浓度是以波美比重计测量的,将测出的比重的度数称波美度(0Be)来表示药液浓度的大小。一般浓度可达波美20-30度。

三、石硫合剂的使用:

石硫合剂可防治茉莉花的多种病虫害,但由于其气味较重,采花期间不宜使用,只能用来进行冬防和春防。

石硫合剂使用时,首先要测定原液波美度数,然后根据需要的浓度确定稀释的加水量。稀释方法如下:

1、公式计算法:

原液波美度-稀释液波美度

重量稀释加水倍数=—————————————

 稀释液波美度

例如:用波美比重表量得石硫合剂原液浓度是25度,现在要配成0.5度的药液,需加水多少倍稀释?代入上列公式,即

 25-0.5

加水倍数=—————=49倍

0.5

即1千克25度原液,需加水49千克,即可得到50千克0.5度的稀释药液。

2、查表法:按上例查表时(见下表),先在“原液浓度”栏找到25度,然后再在“稀释浓度”栏找到0.5度。在“25”这一行和“0.5度”一行交叉的地方,得到49这个数值,就是加水稀释倍数。

石硫合剂稀释倍数表(以重量计算)

0.2

0.3

0.4

0.5

1

2

3

4

5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74

79

84

89

94

99

105

109

114

119

124

129

134

139

144

149

49

53

56

59

63

66

69

72

76

79

82

86

89

92

96

99

37

39

42

44

47

49

51

54

56

59

61

64

67

70

72

74

29

31

33

35

37

39

41

43

45

47

49

51

53

55

57

59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6.5

7.0

7.5

8.0

8.5

9.0

9.5

10.0

10.5

11.0

11.5

12.0

12.5

13.0

13.5

14.0

4.0

4.3

4.7

5.0

5.3

5.7

6.0

6.3

6.7

7.0

7.3

7.7

8.0

8.3

8.7

9.0

2.7

3.0

3.2

3.5

3.8

4.0

4.2

4.5

4.8

5.0

5.3

5.5

5.8

6.0

6.2

6.5

2.0

2.2

2.4

2.6

2.8

3.0

3.2

3.4

3.6

3.8

4.0

4.2

4.4

4.6

4.8

5.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