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茶来之不易,且喝且珍惜

发布时间 : 2020-11-18
午后老白茶一盏刮油且提神 哪些人群不易喝红茶 哪些人不易喝苦丁茶

午后老白茶一盏刮油且提神。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好茶来之不易,且喝且珍惜”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好茶来之不易,且喝且珍惜”相关知识!

茶叶虽然是我们常见的,但是有些好茶却是千金难求。对于好的茶叶,求之不易,喝的却也格外珍惜。从喝茶上,也给了我们很多生活的感悟。

第一次喝茶的人会觉得茶叶苦涩,难以入口。但是,喝完后会觉得嘴里有余香,苦涩味道散尽,甘甜的感觉慢慢涌上来。等到喝茶的时间久了,就会越来越喜欢上喝茶。茶叶分很多等级,同一种茶叶,不同等级,喝起来味道有很大差别。哪怕是一棵茶叶树,其采摘的时间不同,茶叶的味道也有区别。好茶,香味持久,余香更浓,也更加耐泡。劣质的茶叶,无论是味道还是耐泡方面,都比好茶差上一些。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求购好茶的原因了。

求购茶叶是非常困难的,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求得到好茶。爱茶的人都会视茶如命,对好茶只愿收藏,很少愿意拿出来分享。有时候可能知道哪家有好茶,去买却未必能够如愿。求购茶叶之路非常困难的,这也让获得好茶后的心情倍加高兴。对于求之不易的好茶,一旦得手,喝起来也是非常认真仔细。好的茶叶,只有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才能知道其中的好。中国茶文化中蕴含着很多的哲理,浸淫此道久了,对人生的感悟也会更多,对生活也会更加充满乐趣。

对于来之不易的好茶,要学会珍惜,细细品味其中的香味。对于人生亦是如此,人生无论现在你拥有什么,都要学会珍惜,善待周围的人和物。

茶文化精选阅读

且吃茶去


且吃茶去

曾有人把真正的读书人分为狂与狷两种,认为狂者有为,狷者无为,甚至引申到酒与茶,酒就是狂者,茶就是狷者。认为唯有茶,能让人冷静,让人悠然神会,让人淡然出世。 “谁谓荼苦?其甘如荠。”(《邶风·谷风》)“采荼薪樗,食我农夫。”(《豳风·七月》),有《诗经》为证,皆为诗词吟茶咏茗最早的例子,有所不同的是,此“茶”字多一横为“荼”。

茶,自古至今所用名称甚多,如:荼、苦荼、槚、榎、蔎、茗、荈、葭、葭萌、椒、茶、苦茶、茶茗、茗茶等。还有一些雅号别称,如:不夜侯、余甘氏、森伯、涤烦子、清友等。随着名茶的出现,往往以名茶之名代称,如:龙井、乌龙、毛峰、大红袍、肉桂、铁罗汉、水金龟、白鸡冠、雨前等。称谓极多,美不胜收。

战国时代的《神农本草》有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于是,便有更多的人采茶叶而饮用。若茶饮自神农始,推算来大抵五千多年乃至万年了。东晋时代的《华阳国志·巴志》有记载:“园中芳蒻香茗。”像荼、槚、榎、蔎、茗、荈、葭等称茶的字,皆出自先秦的巴蜀方言,依此,茶饮初兴距今约三千年。西晋诗人张载《登成都白菟楼》诗云:“芳荼冠六清、溢味播九区。”正好形象地指明茶饮是由巴蜀传播开来的。

在东汉末年,名医华佗《食论》中指明:“苦荼久食益意思。”“益意思”即长精神、增思维。南朝名医陶弘景《荼录》中写道:“苦荼轻身换骨,昔丹丘子、黄山君服之。”“轻身换骨”即轻身飞升。在这里,都把茶饮推崇到极致。

而“茶”字自唐代始用,之前皆为“荼”,故茶道大行亦在唐。《五灯会元》记载:唐代名僧从谂,常住赵州观音寺(在今河北省赵县),人称赵州古佛,有请教者,遇三问则三答全是“吃茶去”。像“三碗茶”的典故也出乎于此,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饭后三碗茶。”可以说,唐代把茶饮升华到了至高境界。

唐代还出了个陆羽,居湖州三十多年,儒家称之为“茶圣”,道家称之为“茶仙”,佛家称之为“茶神”。其所著《茶经》,为中国茶文化的经典之作,就是“据于道,依于佛,尊于儒”而成书的。

时至今日,在杭州西湖龙井还悬有一古楹联:“小住为佳,且吃了赵州茶去;回归可缓,试闲吟陌上花来。”不管何解,总多了些“禅”的意味。吃茶是参禅的预修,参禅又是吃茶的圆满。那参禅顿悟者何?“且吃了赵州茶去”,意在消除妄想分别。

确实,当一个人独处时,且吃茶去,就在升腾而起的茶香里氤氲心情,就像是对连绵光阴的尽情品茗,一种入骨的味道,也会如涟漪一般,一圈一圈荡漾开来。

宜饮茶时且饮茶


生活中被油腻食物、过咸的食物包围着,当大汗淋漓的时候,您该饮杯普洱茶调整一下自己的身体,同时享受饮茶的乐趣。

油了

油腻食物大多含有丰富的脂类或蛋白质,其在胃中的排空时间较长,食物在胃内滞留太久,会产生饱闷感和口渴,此时饮些浓茶,茶叶中的咖啡碱和黄烷醇类化合物可以增加消化道蠕动,茶汁和脂肪类食物形成乳浊液,消化道蠕动加快食物排入肠道,使胃部舒畅从而有助于消化,可防止消化器官疾病发生。为了“消脂”饮茶时,茶可以适当泡浓一点,但注意要饮热茶,且量不宜多,否则会冲淡胃液,影响消化。

咸了

吃太咸的食物会过量吃入食盐易造成血压上升,尤其是高血压患者,更不宜吃的太咸。体内盐分过高,对健康不利,应尽快饮茶利尿,普洱茶中含有的咖啡碱、茶碱通过扩张肾脏微血管,达到利尿之效,从而排出盐分。有的腌制食品还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食用后亚硝酸盐还易与其他一同吃下的食物中的二级胺发生反应产生亚硝胺,亚硝胺是一种致癌物。因此适当多饮茶,可以抑制致癌物的形成,增强免疫功能。

生活如茶,平淡且真


岁月变迁无声无痕,可以不吭一声地拎走我们,最后寂静沉淀,成就一个归人。

生活如茶,平淡且真。

柴米油盐酱醋茶是日常茶;琴棋书画诗酒茶是情趣茶,若琐事情长生了困意,便请茶来点醒灵魂。

无需雕刻也无法触摸,岁月却在每一个细节之处,改变了山川河流,改变了我们的固执不从。

愿有人伴你把茶温,做岁月的归人,别错过每一场风花雪月。

有人说生活磨平了你的棱角,说你变了,说你淡了。

其实,我们心里都知道是为什么。

经历了生活种种大起大落,在是是非非中,懂得了如何保护自己的单纯,如何在世事间活出性情,我们没变,只是对待世界的眼神更成熟了。

茶还是那个味道,但当心境成熟了,喝到的味道也更深了。

原来藏在杯里的深意,渐渐浮出香泽,味道背后的故事,读出更细腻的情感。

想想也是,茶味没有变,生活没有变,我们也没有变,只是彼此间更了解了。

茶喝多了,便愿意沉下心来去品味、去体会。

生活总是需要一些乐趣,才能让溜走的时间都过得有意义;生活总是需要一些能量,才可以把每一天都过得有趣。

自己的生活自己做主,喜怒哀乐自己调配,让更多开心的事进入生活里。

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变化,喜欢上喝茶这份安静,内心的躁动仅仅是想去做那些自己喜欢的事情。

喝茶与喝水不同,正是因为愿意给水里加了这点“淡而不重”的茶香,才让自己的生活与众不同,才在平凡中提炼自己的真味。

生活里的甜,就是不经意间的小意外,不用紧张,它们只是想告诉你,生活还可以这样有趣。

朱颜辞镜花辞树,光阴最是留不住。

我们来不及存下冬天的雪、春日的阳,就开始因为一声蝉鸣而恋夏。

最后留在心里的,只有一壶茶水,收藏令人多年来人们的悠闲时光。

喝过的每一杯茶、拍下的每一寸风景和遇到的每一个人,都在教会我们什么是喜欢和讨厌。

岁月将一切过滤,只有喜欢的茶、欣赏的景和可以依靠的人,才共度了余生。

与其说我们不可一日无茶,其实是对茶的一种深情,对生活的一种深情。

为岁月而爱,与岁月相视而笑,你也美好,生命也花开。

前半生择其所爱,余生爱其所择。

年华向晚,对人待事不像少年人那般意气,清醒和理智成了导师,少了的天真浪漫,可以在岁月里回味。

很多迷途无措的人,不是败给了一路的荆棘,而是忘记了上路的初心。

岁月从来不做手脚,只有迷失了自己的人才会失去圆满的结局。

人生如茶须慢品,岁月似歌要静听。

在一杯茶的纯净、甘甜、安静中,体会大自然的春意阑珊,感受生活的惬意。

慢下来,是为了蓄力;静下来,是为了养精,养精蓄力,照见本心,方能前行。

愿你出走半生,仍做岁月归人。

当生活如茶,当归人如斯。人间悲欢不过心宽,沧桑变迁尽收眼底,岁月又拿你奈何?

生活虽平凡,但不重复,每一天都会有不一样的故事和心情。

身在红尘之中,掸一身灰,且吃茶去


人人都想顿悟,个个都想参禅。转念一想,红尘中的俗世,怕也确是让人心生畏怯,所以都想要找一个可以让自己心安的地方。却又还得在红尘中奔走,于是读禅礼佛。人生仿佛就此得到了一些安稳。想想也是,也许真的便有了安稳呢。我辈愚驽,岂能知晓这其间的快乐与所得呢?日日都在红尘中穿梭。许多人说:此心无奈。而我当然也不可能去真正地远离红尘。红尘的可爱就在于:它既让人沉沦,更让人快乐;既让人陷入,更让人留连;既让人喧哗,更让人寂寞。

在红尘中走,是生的无法逃避的选择;大凡世上说已经真正地脱离了红尘的人,我以为无外乎两种:一种是彻底地被红尘弃了,一种是顽固地将心死了。否则,身处红尘之中,又如何不惹上尘灰,又如何能不在其中旋转,不慢慢地变成红尘中的一粒更小的尘土?如是想,还是不要太多的拒绝这看似可怕实则我们须臾不可离开的红尘俗世吧。最好的办法是:掸一身灰,且吃茶去。

谁都不能保证自己在红尘中久了,不在身上心上都沾满了灰尘。那是些看不见的灰尘,细小,坚韧,时时地覆盖着本原纯正的心灵。因了这些灰尘,我们心灵中的鲜活少了,灵动少了,天真少了,爱少了,觉悟少了。而恨多了,暮气多了,世故多了,呆滞多了。在世俗中行走,走着走着,感到自己不见了。走着的只是一个叫人的生物,一堆日日消耗天天一样的肉球。而且,剥开它们,还会看见许多的顾忌,许多的虚伪,许多的抱怨,许多的猜测,许多的希望和许多的遗憾。有了这许多,人生还怎能有真正的大快乐呢?因此必得先将这灰尘掸去。一点灰尘没有,这是万万不可在这世上生存和生活的人。既然有,那就掸去。用心地去掸,在无人时,在有人时;在喧哗时,在寂寞时,只要用心掸了,无论多少,总会有一些个灰尘落去,总会有一些个清净出来。

然后,且吃茶去——

一杯清香的龙眠小花,一个人静静地坐着。茶须上好,对于生活中的要求,我只有一样是要求得高的,就是茶。味道不正的茶我是绝不喝的,宁愿渴着。这样,茶香开始慢慢地沁出来,慢慢地通过鼻子,通过其它通道,到达大脑,到达心,到达意念与幻思。这样,人开始真正地静了。红尘远离,清风徐来。恍然有水,恍然有梦,恍然有顿悟。掸一身灰,且喝茶去。这是我所坚持的人生的一种方法。至于这些年来,我到底掸了多少灰尘,喝了多少茶,并且得到了多少人生的快乐,我自己也并不知道。这也恰好是我不事刻意追求的一种境界。有人曾问我:身在红尘之中,天天周旋于场面之上,心如何能静?又何以静?我笑而不答。这就像我的掸灰与喝茶。掸的是自家的灰,喝的是自家的茶,又何须为外人道?而且,纵是道了,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地理解呢?

“安且吉兮”与白茶的不解之缘


话说安吉白茶生长在浙江西北部天目山北麓的安吉县,全县面积1886平方公里,建县于东汉灵帝中平二年(公元185年),至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汉灵帝赐名安吉取《诗经》安且吉兮之意。安吉生态环境优越,植被覆盖率分别达73%,是天然的绿色世界。2006年6月安吉被授于全国首个生态示范县。安吉是中国毛竹之乡、中国转椅之乡、中国民间书画之乡、中国白茶之乡。

安吉白茶属绿茶类,按绿茶加工原理并根据安吉白茶自身的品质特性,形成了特有的加工工艺,确保安吉白茶自然品质的体现。一芽二叶制成的干茶外形条索紧细,形似凤羽,色泽翠绿间黄,光亮油润,香气清鲜持久,滋味鲜醇,汤色清澈明亮,叶底芽叶细嫩成朵,叶白脉翠,真可谓形美、香醇、色明、味鲜。安吉白茶经生化测定,其氨基酸含量在5-10.6%,高于普通绿茶3-4倍,具有较高的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和减缓衰老之功效,已故茶学专家庄晚芳教授誉安吉白茶集观赏、营养、经济三大价值于一体,是不可多得的茶中珍品。

安吉白茶从单株野茶王发展至2006年全县已拥有安吉白茶园4.5万亩,年产量达330吨,产值3.5亿元(其中省级无公害茶基地认证面积3.6万亩,有机认证茶面积0.7万亩,绿色食品基地4家,面积0.4万亩),计划到十一五末安吉白茶面积达7万亩,产量685吨,产值5.5亿元,生产面积、产品质量、生产效益同步发展,真正成为安吉农业的支柱产业,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根据安吉白茶品种的特殊性,产业区主要分布在海拔高度、适度的坡度、坡向、植被茂密肥力基础良好的高山茶区。建立以溪龙、递铺、皈山为核心的示范基地,推广无公害标准化茶园生产,先后建成了两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园区和一个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园区,以小户连大户、大户靠合作社、合作社接中心的模式扩大无公害、有机茶生产,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在规范管理和产品质量方面:建立安吉白茶组织管理机构,具体落实安吉白茶标准的推广实施和质量监控;定期或不定期对安吉白茶上柜产品进行抽检,发现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为强化安吉白茶生产管理,提高安吉白茶产品质量,先后制定并实施了《安吉白茶》县级地方标准、省级推荐性标准、省级强制性标准,国家级标准正在报批过程中。标准建立后以标准为技术支撑,以中心为纽带,建立安吉白茶研究中心+基地+农户,安吉白茶研究中心+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标准化推广模式,推动标准的实施。并根据安吉白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管理规则:实施了四统一管理体系,即统一品牌安吉白茶品牌;统一质量标准:《安吉白茶》标准;统一包装:统一进行包装设计,实行母子商标管理(安吉白茶证明商标+企业商标),并依据茶园面积核准包装印制数量;统一监督管理: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为主体,小户靠大户、大户联合作社的监督管理机制,形成了企业自律、中心管理、行政监督相结合的安吉白茶品牌管理体系。

在品牌建设和宣传方面:今年世界休闲博览会在杭州召开,安吉作为国际休闲博会的分会场,安吉白茶研究中心配合县人民政府举办了《宋皇贡茗安吉白茶开采节》,邀请了全国茶学界专家和领导参加活动,同时还特意邀请全国百家知名茶馆经理年会放在安吉召开,借这些茶事活动让人们认识安吉,了解安吉白茶,并通过他们让更多的人品尝安吉白茶。

珍惜当下,这杯茶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一篇《珍惜当下,这杯茶》,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很喜欢一句话:珍惜当下,因为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一个会先来临。很消极的一句话,却也是很实在的一句话。也许是受到了这句话的思想冲击,所以,我从不吝啬对自己好,也不太去计较那些不开心的过去。这心境的变化,还有一个来因是茶。

从学校的象牙塔进入到纷纷扰扰的社会,遇见的人和事都或多或少对自己有了点影响,而这些影响里,最让我庆幸的还是那杯茶。爱上茶或许会让自己的心境老了好几岁,但,茶还是让我平静心态的良师。因为从茶中看到了它的德:以茶散郁气,以茶养生气,以茶利礼仁,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

经常在无事时会泡一壶茶来度时光,是虚度吗?我觉得不是,虽没有很丰富的品悟,却静化了内心的闹。曾看到一句话,一个人若是能很好的跟自己相处,就会适应任何场合。我想有茶相陪,即便一个人,也能有趣的度过时间。不认同吗?其实,每杯茶都自己的气韵,有的茶表现在惊艳的香气,有的茶表现在美妙的汤色,有的茶表现在它变幻的魅力。每杯茶都值得深究和珍惜。

24条初老症状中就有这么一条:抛弃花花绿绿的饮料,喜欢喝水或者茶,吃饭也偶尔会变得清淡,美其名曰“养生”。貌似找到了可以说明我为什么会喜欢茶的缘由,不过我不觉得我老了。我只是不吝啬对自己好,只是珍惜每个当下,只是爱上当下的这杯茶。

关于本文《珍惜当下,这杯茶》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茶艺师"回归 未来之路需努力


"茶艺师"回归未来之路需努力

2月21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根据有关方面的意见建议,并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对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公示内容进行了调整,在“关于餐饮服务人员”中增加“茶艺师”。为了呵护这来自不易的成果,很多专家和学者倡议加强行业自律,恪守做好茶艺师培训与认证鉴定工作,为弘扬中华茶文化作出贡献!

茶艺师,是茶文化的传播者、茶叶流通的“加速器”,是一个温馨且富有品位的职业。对于茶艺师,在茶产业特别是茶文化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2016年年底一个“或将取消茶艺师的资格证”的消息,引起茶界人士的担忧和讨论。

回顾

在2016年12月底,人社部公布了《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151项职业资格被列入清单。此份名单上,只出现了评茶员一项职称,这表示茶园园艺工、茶艺师等职业资格将被取消,评茶员得以保留。

有数据显示,2015年度,我国茶学专业毕业生首次超过1万人。在多数设有茶学专业的院校中,特别是推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并重的应用技术型院校,都要求学生考取茶艺师资格证。茶师艺资格证被取消,很多老师和学生将面临失业和无法毕业的困境。

在世界范围内,中国是茶叶主产区,茶艺师都有着很大的市场。尤其是随着大众对文化消费需求的增加,茶文化消费必然离不开茶艺师。同时,在很多人看来,随着茶文化的普及,尤其是居家茶艺的推崇,家庭成员的文化修养、艺术欣赏能力、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气氛,以及家庭生活的情趣都会因茶艺而得到提高。因此,茶艺师这个新型职业的需求量也会随之增加。

回归

2月21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根据有关方面的意见建议,并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对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公示内容进行了调整,在“关于餐饮服务人员”中增加“茶艺师”。2016年12月公布的《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中未出现“茶艺师”后,国内众多机构和专家学者大力呼吁,请留下“茶艺师”,全国各地的茶界单位与社团组织,茶人与爱茶人以极大的热情与亊业心、责任心,纷纷发表意见与诉求,各级人社部门和鉴定机构及时向国家人社部反映了社会与茶界的建议。如今茶艺师重回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在欢喜之余,更应该冷静地思考,未来茶界任重道远,仍需继续努力!余悦,教授,著名茶文化专家、民俗研究专家,“中国茶文化学”首倡者与理论奠基人,“悦读茶书会”倡导者与推动者。他认为,茶艺师回归后,仍有六个方面需要茶人们共同努力,进一步提升:一、客观分析茶艺、茶艺师的得失;二、认真学习与执行《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三、加強茶艺师培训队伍的建设;四、加強茶艺师鉴定机构的建设;五、加強茶艺的国际传播;六、提升所有茶艺参与人员的人品。

请珍惜每一片茶叶生命


想了解《请珍惜每一片茶叶生命》知识吗,丰富的《请珍惜每一片茶叶生命》内容等你来看!

抓一把茶叶丢在壶里,从壶口流出了金黄色的液体,喝茶的时候我突然想到:这杯茶的每一滴水,是哥哥那一把茶叶中的每一片所释放出来的。我们喝茶的人,从来不会去分辨每一片茶叶,常常忘记一壶茶是由一片一片的茶叶所组成的。在一壶茶里,每一片茶叶都不重要,因为少了一片,仍然是一壶茶。但是,每一片茶叶也都非常的重要,因为每一滴水的分芳,都有每一片茶叶的本质。

布施,犹如加一片茶到一大壶茶里,少了我这一片,看似不影响茶的味道;其实不然,丢进我这一片,整壶茶就有了我的芳香。虽然我施的很小,也会充满每一滴水。

我们应以茶叶为师,最好的茶叶需要五六斤茶青才能制成一斤茶,而每一片茶都是泡在壶里才能还原、才能温润、才有做为茶叶的生命的意义;我们也一样,要经过许多岁月的涮洗才能锻炼我们的芬芳,而且只有在奉献时,我们才有了人的温润,有生命的意义。

一片茶叶丢到壶里就被遗忘了,喝的人在喜欢一壶茶的时候并不会去单独赞叹一片茶叶。一片茶叶是不求世间名誉的,这就是以清净的心去施,不求功德、不求福报,只是尽心尽意地奉献自己的芳香。

一壶好茶,

是每一片茶叶共同创造的净土。

说珍惜世界,

先学习在社会这壶茶里,

做一片茶叶!

当我们这样想时,

喝茶的时候就特别能品位其中的清香。

关于本文《请珍惜每一片茶叶生命》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