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老茶 且品且珍惜

发布时间 : 2020-12-12
午后老白茶一盏刮油且提神 普洱茶品 品普洱茶

【www.cy316.com - 午后老白茶一盏刮油且提神】

普洱茶老茶的现存十分有限,普洱茶存放到了一定的时间后,茶中的很多化学成分会产生质变。这个变化会直接表现在茶的汤色、香气和口感上,从这个意义上讲,此时的茶跟之前的茶已经完全不是同一种类,这是便是老茶,它所形成的独特品质和陈香也非常好。

抗氧化功能和清除自由基的作用是在普洱茶的存放发酵过程中形成的。长知识

【人生五味】喝茶在品,细斟慢酌,闲观杯中兰芽玉蕊,枝舒叶展,浮沉舞蹈,千姿百态。静坐品茶,茶香弥漫,心事也飞扬,梦梦醒醒,真真幻幻。人生五味——苦辣酸甜咸,世事无常。富也好,贫也罢,都无需在意。顺心也好,逆境也罢,都将随时间流走。

【真假信阳毛尖差异】:真品汤色嫩绿、黄绿、明亮,香气高爽、清香,滋味鲜浓、醇香、回甘。芽叶着生部位为互生,嫩茎圆形、叶缘有细小锯齿,叶片肥厚绿亮。替代品:汤色深绿、混暗,有苦臭气,并无茶香,且滋味苦涩、发酸,入口感觉如同在口内覆盖了一层苦涩薄膜,异味重或淡薄。

【五法在手,品鉴普洱茶】1、生熟:蒸压成型加以干燥叫青饼。经过渥堆发酵为熟茶。2、干仓湿仓:干仓条索结实,颜色鲜润,油面光泽。湿仓条索松脱,颜色暗淡。3、香气:有荷香、兰香、樟香和清香四大类。4、味道:上好的茶经冲泡甘甜爽净,越泡越甜。5、喉润:好茶入口喉头得以滋润,立即解除干涸之感。

【不同茶叶如何存放】绿茶:因为绿茶不经过发酵,同时采用较嫩的茶叶进行加工,因此绿茶必须冷冻存放。铁观音:铁观音也需要冷冻存放,越冷冻存放时间越久。红茶:红茶不需要冷冻存放,但需要通风和无异味存放,温度在10-25度之间最好。普洱茶:普洱茶存放必须要干燥,通风无异味,最好是采用陶罐存放。

碎碎念

婚姻就是一泡冲好的茶汤,有的明亮清澈怡情悦性,有的晦涩无光欲语还休,有的茶伤汤败,有的了无生机。好的婚姻中男人就是深识茶性的茶人,女人就是他手中的好茶。坏的婚姻中也许男人是遑遽之辈无法体会好茶之精妙;也许男人是韵高致静的洁士,却不幸被一泡焖过的茶坏了一生的雅兴。

身心柔静,品茶从入口到下腹的千般滋味,已然忘我。对茶的色香味,重视而不注重。道在人心,已不在口腹。身动而后心动,润物细无声。茶集美善一身,一肚衷肠诉于有缘人。没有为她生命的绽放与逝去而感动流泪,就没有明白茶的内涵之于人的意义.

一杯茶,品人生沉浮;平常心,造万千世界。品茶已是一种文化,一种价值观,一种对人生的态度,或浓或淡,全在自己。“一甜二苦三回味”,能喝出茶中真味的人,便自然会热爱生活,热爱生命,无论世事变迁,他都会保持一颗如茶水般纯净恬淡的平常心去待之,最终赢得情趣盎然的人生。

“品茶论理,理智和气之意。两人对饮,以茶引言,促进相互理解;和谈商事,以茶待客,以礼相处,理智和气,造成和谈气氛;解决矛盾纠纷,面对一杯茶,以理服人,明理消气,促进和解;写文章、搞创作,以茶理想,益智醒脑,思路敏捷。”

cy316.COM编辑推荐

普洱老茶香沉稳且内敛


购买当年新生普洱茶,如果是为了收藏的话,试喝时不要太在意它的茶香,这些浮浅的香气会虽着时间渐渐转化掉的,陈化到一定的时候茶汤会变得清淡如水,就失去了收藏价值,而值得收藏的老茶,就是茶源的质厚、味道的浓酽、霸气苦涩醇韵出来的生津与回甘,才使得茶汤依旧让人口齿留香。

我所品过的那些老普洱茶,就算整饼端到鼻尖去深深吸口气,也没什么香气,只有剥散密封在茶叶罐中醒一段时间后,在开罐时对着罐口深嗅,那种茶骨子里的陈香,才真正让人难以忘怀,老茶一定要用沸水里外冲泡,才能将茶香逼出壶外,茶汤入口即化,只剩口齿唇舌余留着幽幽的陈香,这香气上不到鼻腔,就只在口腔中回荡,这时只要静下身心细品味,感觉到口腔的香气会较快散逸掉,但是体内会回味出一种更加细致优雅的陈香,在喉头舌根处灵动而活泼地舒展开来,就这样在体内徘徊、久久不散,这种只往下沉、不向上扬的陈香,直让人提起精神、心灵沉淀、余韵无穷。选择新生代优质普洱茶,试喝时在香气够清爽的前提下,不必太在意上扬的茶香,与其太早把香气请出茶叶的表面,虽然让人精神振奋,但回香短暂、余韵不足,还不如把茶香封在茶叶的骨子里,让它随着时间慢慢陈化,我们更要注意的是,那喉头回韵出的陈香,是否具有厚实木质化饱满的香气;是可以感受到那集中稳定、具活性而不滞的茶性;是能够让身心灵都沉淀下来而不再心浮气躁;是能在事过境迁后,不竟然的偶遇时,大脑深层的香气记忆再被唤起,而且是那么美好,让人感动的记忆。

普洱茶为什么不能以散茶存储?且包装离不开棉纸?


很多茶的包装极其精美,但是普洱茶的包装却相对很简单,而且我们见到的普洱茶基本都是紧压茶。每个人都喜欢美的东西,我们在购物的时候也容易被精美的包装所吸引。那么为什么普洱茶还要用一张简单又掉价的棉纸来包装,为什么都要压成饼、砖等形态呢?其实这里面自有道理。

普洱茶不散存的原因

1、普洱茶的后发酵是一个缓慢、渐进的传递式氧化过程,它主要依靠外在生物酶促进其内含物质产生变化,茶叶之间一旦被空气隔离开来(如果茶叶以散茶的方式存放),氧化就变成了单一的自身的酶促氧化,这种孤立的氧化结果是有益内含物的散失,茶叶过早碳化。

2、由于散茶空气接触面过大,氧化会加快,香味物质因分子结构较小就很容易在空气中散失。而且氧化速度太快,容易散失不同氧化阶段的口感。

3、普洱茶最有价值的衍生物(大量对人体含有保健功能的化合物)却是在厌氧状态下出现的,也是厌氧发酵的结果。普洱茶是有氧发酵与厌氧发酵连续转换的发酵模式,离开厌氧发酵,普洱茶的功能性将大打折扣。

而普洱茶的厌氧发酵必须依赖一种特殊的物理形态作为发酵载体。这个载体就是“紧压模式”,即我们经常看到饼茶、沱茶、砖茶等形态。“紧压模式”更容易造就优质普洱茶。

以棉纸包装的科学性

1、棉纸透气性强

相比于其他茶对密封的要求来说,普洱茶可不需要与空气隔绝,相反,一定量地与空气接触反而能够促进普洱茶的后期转化。因此,透气性强的棉纸可就满足了普洱茶的要求,既不会大面积直接与空气接触,又能够达到不密封的状态,可以说是普洱茶包装的不二之选。

2、棉纸能吸附异味

茶的吸附性很强,容易沾染上其他的味道,一不小心就会串味,从而影响一饼好茶的品质。而棉纸正好有着很好的吸异味功能,能够一定限度地将异味隔绝在外,保持茶饼香味纯正。

3、棉纸利于长期储存

普洱茶具有越陈越香的特点,它并不像其它茶类容易过期。很多人买回去都会放上一段时间再饮用,还有很多收藏者更是将一饼茶收藏十几二十年。这个时候金属罐子等就不太适合了。而棉纸却有经久耐放的特点。只要保存得当,就算放个几十年,棉纸也能够让茶很好地存放下去。

所以在买普洱茶的时候,切莫以包装的精美程度来选茶。尤其是一些棉纸看似陈旧的普洱茶,其实一般情况下正好说明了茶叶的年头长。

品饮普洱老茶的境界


1、不仅仅停留在老茶对自我眼耳鼻舌的究竟之中,更多的是升华到思想的层面,如果修行打坐有助于入定。如果艺术创作,老茶能激发出更多灵感!如果是作家能够让你产生思想的火花。适当品饮老茶,能给善良的人以幸福,给失落的人以力量,给有缘之人以健康。

2、老茶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因缘巧合,品到一杯老茶,或许当时不懂,世事无常,多少年后突然感悟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3、茶由心选:心性不同,所喜好的茶也就不同。有人就喜欢清心铁观音那种一口即来的霸香,生津回甘,追求的是刺激!但有人却喜欢陈年传统铁观音那种厚重,含蓄,超脱。小孩子就喜欢可口可乐,酸酸乳。心性不同,境界也不同,追求自然更不相同。智者擅长梅花易数,通过对方一杯茶,往往对此人已经看得八九不离十了。品鉴老茶是茶叶心灵的共鸣,或者心随茶引,对心灵的心灵,召唤,调节,更是一种修行!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喜好,你想要更好的品味,你想要属于自己的口味,那么就要把用心去做,用心去品老茶,老茶给你带去的感受绝对不同。

在普洱茶树龄百年以上,且比较有名的古茶树有哪些


普洱下面一个区九个县,一个区是指思茅区,而这九个县分别是景谷、镇沅、景东、墨江、孟连、澜沧、西盟、宁洱、江城。

我们知道茶树起源于第三纪宽叶木兰,普洱市景谷县它是唯一发现宽叶木兰化石的地方。经测定,化石距今约3540万年。如今存活在苦竹山的栽培型古茶园面积约1500亩,散生于箐边杂树林中。

其次,则是镇沅千家寨古茶树群,千家寨有棵普洱茶树王。关于这棵大茶树,具说已有2700年的树龄了,人们称之为茶树王。

然后是景东,它也是世界茶树的发源地之一,比较有名的地方,无量山、花山芦山自然保护区,这些地方茶树随处可见,树龄800年以上,时间也很长。

墨江树龄在600—800年之间的古茶树,发现于大山梁子,它位于那哈乡阿那村格昨组,离大田十一二公里,靠近绿春县牛孔乡,这块茶地约300亩,树龄三四百年的有800棵。

邦崴过渡型古茶王,树龄1700年,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邦崴村。

孟连古茶树主要分布在孟连县勐马镇的腊福大黑山。据悉,该山最高海拔2603米,现存原始森林58万平方公里,是普洱市境内中缅边境线上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原始森林。其中有8万多亩的面积上分布着古茶树。而古茶树的标准是至少100年以上。

澜沧,1991年发明的澜沧邦崴古茶树是迄今全世界范畴内发明的唯一陈腐的过渡型大茶树;茶树原产地不在印度,而是在中国云南普洱市,具体坐标直指澜沧邦崴。

西盟,据考察,西盟县境内存活有古茶树共五大群落总面积19.5平方公里(28500亩),均混生在阔叶原始森林中经测量,最大的一棵古茶树树高18米,基部树围2.8米、胸经0.89米,冠幅6.5米。树形高大,树姿直立,茶树树龄待考。

宁洱,困麓山有古茶树,还有皇帝的御茶园,有条件的话,可以步行2个小时,看看演员张国立认养的一棵古茶树。

江城,境内发现最古老的一株野生古茶树。经测量计算,这株野生古茶树根径围有2.68米,长有三个岔枝,岔枝径围分别有1.06米、1米、0.64米,树高9.2米,古茶树枝叶茂盛、长势良好。

以上地区都有古茶树,而且都很有名,树龄还不低。

喝普洱茶完整滋味,品老茶成熟茶汤


由于普洱茶的紧压性质,我们通常会沿茶饼边缘将茶分层撬开,“双陈普洱”独创的双陈泡茶法对于起茶很有讲究。陈永堂认为,一饼完整的普洱茶,茶饼饼面和里面的微生物与酵素是相同的,撬茶时尽量保持茶块完整,在同一位置上取上、中、下三层茶,这样取茶泡出来的滋味才会系统,如果分层撬开,喝到的只是同年份表面陈化的滋味,没有喝到茶饼中层的味道。

双陈为此做过很多次试验,一饼茶同样的水温、时间、投茶量和冲泡手法,但撬茶的位置不同,冲泡出茶汤的滋味就会不同,“撬茶如同采样,采集回来的样板不准确,滋味肯定有差异。一饼茶表面易陈化,内部陈化较慢故里茶与面茶的滋味就会有区别,普洱茶经过多年陈化后人们都希望喝到其完整的滋味,而不只是普洱茶其中一部分的味道。

找一个比较松或有孔、缝的地方开始,针尖向前不要出现左、右手交叉现象,避免刺伤。茶针向着前插入茶饼后向前暗力推进,推不动时即可轻轻撬起完整的薄片。”陈永堂一边说,一边演示。

假如遇到压得特别紧实的中老茶,冲泡之前一定要先用开水温透紫砂壶,再把整块茶放进壶内15分钟左右,让中老茶在有湿度、有温度的空间里慢慢苏醒。除了泡茶工具外,泡茶的水也是决定茶汤口感的重要因素,为了选取适合的水泡茶,陈永堂买了全套测量水质的仪器。每次有人介绍哪里的山泉水好,他都会带着仪器去取水。“试了很多水,中老期茶适合选用软水冲泡,特别是PH值7.3左右的水。

PH值是水的酸碱度,软硬度指的是水里的矿物质含量。水里含有钙镁离子含量不同其软硬程度也不同,含钙量特别高的水冲泡出的茶汤不好喝,很粗糙,不绵口。判断一款水的钙镁离子含量可以看烧水的不锈钢壶,如果烧几次水壶中就出现壶垢,说明不适合泡茶。

消费者怎样才能对一款中老茶的年份做出最基础判断是绝大多数茶友十分关心的问题。陈永堂在解答前把上一泡中期茶的叶底倒在白瓷盘里用茶夹铺开叶片说,“我们鉴定一款普洱中老茶的年份需要把多个元素综合在一起。第一、颜色,茶汤颜色越清透代表年份越久,颜色清透不是茶汤的深浅度,而是略带油光的透亮。第二、口感,之前谈到的口感协调性,排除仓储的问题茶汤口感越协调说明年份越久。第三、干茶,颜色从红褐色转变说明年份越长。第四、叶底,生茶:6年之内生茶的叶底基本呈现黄绿色。

10年左右的生茶绿色渐渐褪去变成黄栗色。25年左右的生茶叶底呈现红褐色,红色多,褐色少。30年以上生茶叶底完全是红褐色。熟茶:5年以内的熟茶叶底大多为褐黑色,10年左右的熟茶黑色逐渐褪去呈现浅褐色。20年左右的熟茶成为褐红色,时间越往后,颜色越褐红。着四大元素综合在一起才能判断一款茶的年份。由于熟茶的饮用特性,还没有存到时间就会被消耗,所以市面上有年份的好熟茶特别难找,但我还是要提醒读者,熟茶同样可以用涩感来判断年份,由于熟茶是全发酵茶,涩感没有生茶那么明显,熟茶转变速度也比生茶快。

最后大家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年份越久的熟茶叶底越来越向老生茶,年份越久的生茶叶底就越来越像老熟茶,生与熟的殊途同归。

回顾普洱茶中老茶的出现你会发现有这样一种转变,在上世纪60年代北京故宫处理清宫贡茶时普洱团茶重现于世,那个忙于解决温饱的年代金瓜贡茶背后的价值似乎没有在内地引起很大反响。时光一晃近60年,随着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特性与价值逐渐被茶客们认可,不少内地茶客从香港、台湾以及东南亚地区的茶人手中高价购买普洱号级茶、印记茶。

当然,能喝到一泡天价老茶是件可遇不可求的事,于是不少仓储10年~30年的普洱中老茶消费市场逐渐从小众消费进入大众视野,中老茶的消费市场也随之热起来,部分茶客的注意力已从哪一座茶山,哪一棵茶树,转移到眼前这杯经过时光历练后成熟的茶汤之中,品味时间留下的味道。

普洱茶知识·珍惜每一片茶叶


抓一把茶叶丢在壶里,从壶口流出了金黄色的液体,喝茶的时候我突然想到:这杯茶的每一滴水,是哥哥那一把茶叶中的每一片所释放出来的。我们喝茶的人,从来不会去分辨每一片茶叶,常常忘记一壶茶是由一片一片的茶叶所组成的。

在一壶茶里,每一片茶叶都不重要,因为少了一片,仍然是一壶茶。但是,每一片茶叶也都非常的重要,因为每一滴水的分芳,都有每一片茶叶的本质。

布施不就是这样吗?

布施,犹如加一片茶到一大壶茶里,少了我这一片,看似不影响茶的味道;其实不然,丢进我这一片,整壶茶就有了我的芳香。虽然我施的很小,也会充满每一滴水。

我们应以茶叶为师,最好的茶叶需要五六斤茶青才能制成一斤茶,而每一片茶都是泡在壶里才能还原、才能温润、才有做为茶叶的生命的意义;我们也一样,要经过许多岁月的涮洗才能锻炼我们的芬芳,而且只有在奉献时,我们才有了人的温润,有生命的意义。

一片茶叶丢到壶里就被遗忘了,喝的人在喜欢一壶茶的时候并不会去单独赞叹一片茶叶。一片茶叶是不求世间名誉的,这就是以清净的心去施,不求功德、不求福报,只是尽心尽意地奉献自己的芳香。

一壶好茶,是每一片茶叶共同创造的净土。说珍惜世界,先学习在社会这壶茶里,做一片茶叶!当我们这样想时,喝茶的时候就特别能品位其中的清香。

老茶笔记:如何辨别普洱老茶?普洱老茶怎么泡?


老茶是光阴对细节的耐心雕凿,是一种时光流逝中的静默,当我们面对着一饼累积着时光的普洱茶,静静的品尝她的芬芳的时候,内心是清淡、平和的,从而获得身心的超脱和放松。

四个字,搞定老茶品质

1、纯

好的老茶首先要干净,没有杂气味,表现出来的应该是茶的本色滋味。很多遗留下来的老茶多是存放品质不佳的,杂味太多,虽然有年份,但没有任何饮用价值。

2、陈

保存完美的老茶,开始几泡老味通常并不明显,而是越泡老味越足,有些人为的就恰恰相反了,开始挺浓,几水下来就越泡越新了。

3、变

好的老茶内质和表现要有丰富的变化,譬如一个人已经50岁了,身心还和16随没啥区别,那能叫老茶吗?好的老茶要有变化,每一泡都要有惊喜。

4、霉

有些老茶保存不良发霉变质了,有些人说醒醒就好了,这是非常错误的,茶叶是食品,霉变的食品,再醒多少年对身体也是有害的。

老茶要干净,喝了能带给人愉悦感,否则再老也没有意义。

四个点,泡出老茶滋味

老茶到一定年份,冲泡一定要跳出新茶冲泡的思维,最关键的是开头醒茶环节,取舍有度,从始至终,要持续高温,保持充足热量,具体操作如下:

1、由于年代久远,老茶内含物质十分收敛。第一泡醒茶让茶充分浸透,只有充分把茶唤醒,后面才能有更愉悦的感受。可以温茶,提前将茶放进温过的紫砂壶中,用壶的余热醒茶。

2、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就是承载茶与水的空间,并不是越贵就越好,我更喜欢用炭火配上日本老铁壶煮水,紫砂壶冲泡。紫砂壶尽量选用壶身高大的器型,聚热性更强。

3、煮水温度要高,用100℃沸水冲泡,低注水,保持水温。茶与水在壶中的温度持续度也要高,不能冷下来。

4、最后,茶是骨水是肉,对水质的选择也非常重要,用活性强的山泉水冲泡老茶最适宜。

心法:在水质相同下,硬件不一定最重要,手法才高于一切。理解一款老茶,才能真正泡好一道老茶。

老茶之所以迷人,因它是生命的沉淀,浸润在岁月的沉香中,在它浓酽的茶汤中徜徉,细细体会那平和醇厚的真味,那沉甸甸的质感一定贮藏了所有时光的重量,岁月的精华和命运的沧桑统统化入其中。

品饮老茶,就像是在品读那尘封的往事。

和老茶客品普洱春茶,还需懂点茶道术语


2017年普洱春茶头采已经开始,不管是老茶客还是新茶友,都跃跃欲试。

喝茶是一个动作,而品茶却是一门学问。虽说品茶的时候也是在喝茶,但对于经验丰富的老茶客来说,品茶的学问可不是那么简单,里面门道多着呢,新茶友和老茶客品茶,还需懂一点门道,作为提升品普洱茶境界的必要过程,中国茶道中的一些常用的品茶术语可一定要懂,尤其是这些术语在普洱茶中的表现。

回甘

顾名思义就是苦味在口中转化后产生甘甜的过程,所谓苦尽甘来。这是品饮普洱茶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味觉体验,因为多数云南大叶种乔木茶本来就具有强烈的苦涩味道,苦涩过后,口腔里往往会出现一种甜味,这种现象称为回甘。与其他茶类不同的是,普洱茶的回甘一般比较持久,而且很容易渗透到咽喉部位,并不局限于舌面。

生津

指口腔中分泌出唾液,包括两颊、舌面、舌底。口中生津可以解渴舒顺,滋润口腔。当亚健康状态和身体不舒服时,往往感到口干舌燥,喉头紧锁。只有健康的身体才有自然生津的能力。一些普洱茶内涵丰富,生津功能强,让人舒服。

喉韵

简单来说就是喝茶之后,茶汤给喉咙带来的感觉,例如得以滋润,解除紧箍的干涸感。因此喉韵一向最受茶友青睐,对于较资深的老茶客来说,喉韵是他们品评茶叶优劣的重要条件。普洱茶的喉韵可分为甘、润、燥三方面。带有强喉韵的茶,绝大多数属于满口回甘的茶。也就是说,茶汤只有在满足了口腔内的味觉刺激之后,才能够深入到喉部甚至产生食道和胃部发热的感觉。

锁喉

品茶后,咽喉感到紧缩发痒、过于干燥,吞咽困难等等不舒服的感觉,可统称为锁喉。普洱茶让人有锁喉感的因素有很多,可能是紧压茶未经醒茶马上冲泡,也可能是茶叶拼配不当等,造成一种锁住喉底、上颚发干,舌头发麻,让人难受的感觉。

收敛性

“收敛性”这三字用的人多,懂得的人少。其实收敛性跟茶的苦、涩有关,它是苦、涩味转成回甘之间的感知时间的强度。收敛性越强的茶,苦、涩味在进入口腔后被感知至消退,转成回甘的过程越短;如果收敛性弱,苦涩味在口腔内就会消退得慢或口腔一直都延续着苦涩味。

挂杯

喝葡萄酒也有挂杯的说法,指的是酒液在杯壁中残留的时间,酒液流得越慢,挂杯时间越长,说明酒中糖分越高。在品茶中提到的挂杯和喝酒不一样,不是指茶汤挂在杯壁的时间,而是说茶香气留在杯壁上的时间,留香时间越持久浓郁,挂杯时间越长,说明茶越好。

何谓普洱老茶?如何鉴别普洱老茶


随着普洱茶品饮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饮茶者改变了以往品饮茶品时以新为贵的习惯,开始认识到老茶的可贵。陈年普洱随着岁月积累而成的醇厚滋味愈发为广大茶友所喜。此时“老茶”的概念就有必要进行厘清了。

我们会习惯性的以不同的时间节点来区分新旧,以这种方法来区分新茶老茶显然是不严谨的——且不说不同的仓储环境茶品陈化速度不同,仅就以时间点进行划分而言,茶品转化是连续过程,不可能在跨过某个时间点的一瞬间发生从新茶到老茶这种“质变”。

定义新茶老茶,首先要考量定义者自身接触普洱茶的背景问题。我们总是习惯以自身的经历作为时间尺度的衡量标准,比如对于近两三年方才开始接触普洱茶的茶友,六七年的茶品就可称为老茶了;对于2000年前后开始喝普洱茶的茶友,则起码要九十年代的茶品才能称为老茶。而在上世纪八零年代普洱茶尚未获得重视的时代,可喝到的普洱茶多是百年左右的号字茶和五十年代后的印级茶,在当时的饮茶者认为八零年代的茶品是新茶(在当时普洱茶处于“香港历史”时期,未经入仓存放的茶品被认为是半成品,不可品饮),这种观点甚至会保留到现在。

另外,还要看定义者自身收藏或接触过哪些茶品。如果手中从未持有或是未曾品饮过印级茶甚至号级茶,自然无法对于这些茶品形成直观的印象。相反,若是对于印级茶、号级茶有足够的接触和了解,那么对于老茶的理解也会更为深刻——当然,对于老茶之“老”也会有更为严苛的标准。

老茶的定义还需要结合仓储条件、茶菁种类以及人体对茶品的反应。以石昆牧老师在台湾南部环境条件(年平均温度25℃,年平均相对湿度72%)下对普洱茶仓储的观察经验,古树茶以五至六年为一个转变周期,台地茶是七至八年为一个转变周期。通过仓储,使得茶品的茶性从寒凉性转至平、温性转化。若要让茶品转化至性温的状态,古树茶需要两个转化周期(十至十二年),台地茶需要三个转化周期(超过二十年以上)。需要指出的是,这种转变时间仅仅针对石昆牧老师所观察的仓储环境,当仓储环境参数改变转化周期亦会随之改变。

若要以茶品对于人体的刺激性强弱作为划分新茶老茶的标准,那么茶品起码要转化至茶性平温的状态。古树茶在前述仓储条件下起码需十年以上,台地茶需要起码二十年以上。讨论这个问题时不能仅只考量仓龄这一个参数,一定要结合茶品茶菁的种类和仓储环境(温度、湿度),茶品的转化程度一定是由多重因素复合作用决定。对于老茶的定义,从茶品的茶质茶性的转化状态入手会比只简单的考量时间长度这一单一变量来的更为准确。

实话石说:老茶正解

@石昆牧:这么多年,许多人找我辨识茶真假,如果没有三十年的经历,从号字、印级,直至国营厂改制前;从老茶到新茶;从古树到小树台地,再到现在古树;从湿仓到干仓;从收藏到制茶。2004年走完20茶山,出版四本专业书籍,以至2013年之前都是官方委托鉴定人。没有这些资历,不敢言真。

@石昆牧:普洱茶界二三十年来,可能没有人听过国营勐海茶厂在1980年曾有8212这样茶品存在,而我自1983年至今见过喝过数百种普洱茶也没见过,但1980年8212确实曾经存在过。1984年以后有许多小厂、供销社小量茶品,不可能很多人见过,或留下来,不要自以为是的否定。不过,还是那句话,不要跟风、追捧老茶。

@石昆牧:没有大量品饮、收藏五0年代以前号字印级老茶,不管干仓还是湿仓,便没有资格谈论干湿仓优劣。自己喜欢与否另当别论,不管干湿仓都对人体无害且有益,只因个人喜好,不应批判与否定,否则只是显示自己见识短浅,修为不足罢了?要有知识与涵养,学生们谨记!

普洱茶如何品香?普洱茶如何品香?


一般我们遇到一个新鲜事物,想要认识它、了解它,总是遵循由外到内、由表及里的原则。新接触普洱茶,当然也不例外,先听说,再看到外形,喝到茶汤,然后由表及里的学习品味,由浅到深进一步了解。品味普洱,首当其冲面临的便是它迷人的香气!普洱茶的香气沉稳而优雅:不说班章的甜香、麻黑的蜜香,也不必讲景迈的兰香、昔归的花香,更不必谈熟茶的樟香、栗香、枣香、糯香,就拿一般的生态茶来说,茶香也让人沉醉不已;普洱茶不仅香气多姿多彩,而且悠长持久,盖碗香,杯底香,唇齿留香。香与其他特点协调一致、相得益彰。普洱茶的多样性,决定了其香的多样性,品不尽的普洱,品不尽的香!

其实,普洱茶是长期后发酵茶种,其所能留下的真性原香,多半是非常薄弱的,然而这些薄弱原香,在普洱茶品茗者的心目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不是因为香带来了直接的美感,而是由香提供了暗示功能,透过普洱茶原香的暗示,告知其茶菁的级次,其制作工序是否新鲜,其贮存过程是否自然,也就是透露了普洱茶的真性,由于知道了所认同的普洱茶真性,而产生一种共鸣,一种美感的共鸣,因而也得到了美的感性满足。比如我们听了一串中国古琴所发出的音符,不懂者听了总觉得像在弹棉被的声音;有修养者听了,他了解指法运用的难度,操琴者心境感染,琴床的品质和古韵,再给予聆听者一个完整而综合的暗示,使他有了美的感性共鸣。普洱茶的品茗鉴赏,也像欣赏古琴一样,而显得那么有内容、有学问,也因而曲高和寡了!

普洱茶的香气,是同时又一个很纠结的问题:目前可见的关于香气的评价有:清香、荷香、兰香、樟香、木香、陈香、蜜香、、、关于这些“香”,有茶友品得出、说得妙,俨然大师,有的茶友品不出也不敢直言,只能碍于情面随声附和,最终还是不知道喝的普洱有没有这个香!什么原因?其实每个人的嗅觉灵敏度和感知能力是不一样的,加上香气是个人感知后以某种类似物质作为参照物形容出来的,一旦这种参照物质不那么让人记忆深刻,或者形容者感知有误、形容不准,用词太玄太范,这种香气便远远偏离原味,即所谓失真。那么,我们该如何更加客观一点地品味普洱的香气呢?

个人认为:首先不要听信其他人对该茶的评价,造成先入为主的印象,别人感受到的并不一定是你自己品到的,另外也易被其干扰;其次要对同一种茶多泡多喝(建议长期一直喝一片357克的茶饼直至喝完),加强记忆;再次冲泡过程中尽量回避去品汤色、滋味和回甘水路等,直冲茶香而去;最后根据自己喝茶过程中感受到的茶香选择一种香型比较接近的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必须直观、常见、深刻),把它形容出来(比如玫瑰花香、梅子香、桂圆香等),这就是你品到的茶香!

品饮之前 通过香气也可以判断老茶


香气是判断老茶一个非常直接而且重要的点。

二十年以上的纯干仓老生茶,闻干茶饼会有很舒服的甜香,纯正清新,没有杂味,顶多有细微的仓味,这种仓味不是霉味,而是一种类似于老房子许多年没有被打开过的味道,扑面而来那一瞬间不见得好闻但绝不会刺鼻的让人想逃,这种味道,放在房间里几天就会散去,出现老茶的清香。

如果做过仓的假老茶,打开棉纸包装,扑鼻而来的霉味会让人不敢呼吸,也有一些早期湿仓过后来退仓,在干仓中存放了几年的老茶,这样的茶,即便闻不出来,喝的时候也会有细微的霉味,再高明的做仓手段,只要茶饼受过潮,就会留下细微的霉味。

而且,干仓老茶的陈香是非常纯的,当一口下去,陈香会慢慢回升,沿着喉咙到呼吸间,产生的是清香的韵味,岁月的味道一点点释放出来,有种阳光照在老木头上的温暖感觉。

陈年的老茶,香气会因内含物质的转化而逐渐改变,二十年以上的老茶,可能出现这些香气类型:参香、药香、樟香、枣香、糯香等,这些香气和陈香交织,此起彼伏层叠交错,风韵无双。

生茶品“韵”、熟茶品“厚”,普洱茶品鉴


金属质感分割线

对于茶的品鉴,每个茶人心里都有自己的标准,但从客观来看,好茶都是有通性的。

就像普洱茶,在口感、体感各方面不论表现如何,始终有一个“原则一般”的维度,永远适宜用来评判一款茶,那就是:生茶的“韵”,熟茶的“厚”。

生茶的“韵”

生普茶味的综合表现

对于生普来说“韵”是“质、形、色、香、味,气”的综合表现,是普洱茶品鉴中包容各个层面的综合感受。

寇丹在《茶韵说》里有这样一段话:“形成‘韵’是需要时间积淀的,是需要千万人共识确认的。”韵,也常用来形容有经历和内涵的人。就像一首好歌,哪怕音准再准,没有体会,也是有声无韵。

生普一山一味,但综合品质来看,就讲一个“韵”字。对于生普,韵代表了两个时间:树龄和存放年份。随着时间的推移,此消彼长,但“韵”是圆融的、综合的、守恒的,任何阶段都会展现。

新茶时期,韵的表现是外现的。香、甜、苦涩、回甘等等,树龄不同、茶种不同、韵也不同。西半山的冰岛阴柔甜美,东半山的藤条则阳刚霸气,香气滋味大不相同,但一定很有茶韵。

中期或陈茶,则是陈化的“底韵”。此时的生茶,香而不扬,甜而不弱,各个维度彼此协调映衬,就像一个石头磨去最尖锐的棱角,整体变得更圆润,但内在却依然有力,这是茶先天选材之“底蕴”。

熟茶的“厚”

厚,熟茶的品质基础

熟茶的品质,“厚”是基础。虽然熟茶在“香、甜、醇、滑”等方面,好的熟茶有着更优异的表现,但是“厚”度却是熟茶品质的基础,茶汤越厚,才会产生饱满、醇润的感觉、甜滑,也才更有意义。

茶汤进入口腔稍停片刻,粘稠而有压舌感,通过喉部很醇润、通畅,香滑自然,给品饮者很舒适的感觉,这样的熟茶就很厚。

熟普的水浸出物随着年代的增加而增加,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大的可溶性糖与可溶性果胶及其水解物,水浸出物越多,茶品味越厚重、浓稠。

相反,喝起来“薄”的熟茶,香韵自然不会太优异,口感哪怕顺滑,也会略显淡薄。

造成熟茶厚的原因,是选材。但如果工艺上发酵度比较高,茶汤析出快,也会造成“厚”的假象,这样的汤是浓而非厚,这样的茶,内质透支,失去了转化的潜力和收藏价值。

品茶是一件循序渐进的事情,“韵”、“厚”两个字只能作概括品鉴,而细节还需拆分细品。作为有生命力的茶,普洱茶的魅力在于历久弥新,经年累月可能会呈现出令人惊喜的结果,平日里藏茶的过程当中也应多品,方能领略茶中真味。

《普洱老茶 且品且珍惜》一文由茶经网CY316.com普洱茶栏目提供,我们力求提供优质的2022普洱茶相关知识点,以及准备大量关于普洱茶相关的专题,如:午后老白茶一盏刮油且提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