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有效成分抽提纯化技术设计

发布时间 : 2020-11-19
茶叶中的主要有效成分 茶叶炭焙技术 茶叶拼配技术

茶叶中的主要有效成分。

茶叶有效成分抽提纯化技术设计

第一,根据抽提纯化的目的,确定相应的测定方法。分析方法的确定正确与否对抽提纯化工作影响极大,如果测定方法特异性不强,在抽提纯化过程中往往起误导作用,特别在抽提纯化初始阶段,各种干扰物质大量存在,一个专一性强的测定方法更显得重要。在确定测定那个方法是并不一定要求其测定结果准确度越高越好,因为在抽提纯化茶叶中有效成分时,有许多步骤,常常在每步骤各工艺参数确定或选择时,需要一些方便快速的检验方法。

第二,有效成分理化性质及稳定性预试验。只有了解了它的诸如极性情况、溶解性能、PH值及温度稳定范围、空气氧化情况等,才好在抽提纯化技术设计以及开发应用时有的放矢,提高提取纯化效果,避免其生物活性的丧失。

第三,茶叶原料的选择给预处理方法的确定。茶叶中有效成分受品种、部位、季节和老嫩等影响,其含量常常大不一样。

第四,茶叶有效成分抽提纯化技术的选择一般原则。从低分辨力的方法到高分辨力方法,且负荷量又大为宜。如萃取、沉淀、吸附分离等方法,这些方法不仅可达到抽提纯化之作用,而且还起着浓缩的作用,从而为以后进一步纯化重造了良好的基础。

cy316.com扩展阅读

茶叶防癌有效成分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当前,运用天然食物成分进行人类肿瘤的化学预防是国际上的重点研究课题。茶的广泛保健作用,自古以来就有记载。近年来,国内外科学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茶的防癌作用,取得了不少结果。迄今为止的研究表明:(1)能在人体(人)内外阻断能对抗多种致癌物在多种生物学短测系统中的致突变作用;(3)能抑制小鼠体内移杆性肿瘤的生长;(4)能防止多种化学致癌物对实验研究(包括实验动物模型和体外试验)中已得到充分证明。无论是哪种茶叶,对动物的化学致癌或移植性肿瘤,都有不同程度的防癌效果。然而,尚缺乏茶叶在人体(群)中预防效果的直接证据。 在茶叶防癌有效成份方面,国内外科学家都侧重于研究茶多酚及其所含儿茶素(以EGCG为主)的作用,而缺乏对茶中其他潜在的有效成分(如微量元素、维生素、茶多糖、茶黄酮类、酚酸类)的作用以及这些成分的相互作用的研究。在茶叶防癌机理的研究方面,国内外的初步结果表明茶能减少致癌物与靶细胞DNA加合物的生成,具有抗氧化功能(清除自由基),能恢复促癌剂所致的细胞间信息交流,能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以及能杀伤多种肿瘤细胞株。但尚缺乏系统地从化学致癌各个关键环节同时研究多种作用机理的报导。 一、茶中有效成分的筛检 我们选用一组反映多阶段化学致癌过程的短筛试验对茶中18种主要成分进行了筛检,试验样品包括:绿茶水提取物、茶多酚(40%、70%、90%纯度)、儿茶素单体(EGCG、ECG、EGC、EC)、茶色素、茶多糖、咖啡碱、维生素C、维生素E、锌、硒、锰、钼。检测项目包括:对丝裂霉素C诱发的V79细胞基因正向突变及微核发生的影响;V79细胞代谢协作试验及Hela细胞存活和软琼脂生长试验。主要的发展为:(1)各种成分在短测试验中均显示出不同程度的效果。根据作用强度和在茶叶中的含量,我们认为主要有效成分为茶多酚及儿茶素单元体和茶色素。茶多糖和咖啡碱等也有一定的作用,但在茶叶中含量很少。这里应强调指出,尽管茶多酚及儿茶素单体在各项试验具有明显作用,但是如果按同等浓度计,任何单一组分的作用强度均不如茶的全部水提取物。(2)首次证明茶多酚的氧化产物茶色素与茶多酚同样有效,为进一步研究茶色素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茶的防癌作用机理 在茶及其成分的防癌作用机理研究方面,过去国外在茶叶的抗氧化作用以及DNA加合物方面有过一些报告。 我们从6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所获得的主要结果为:(1)抑制致癌剂与靶器官DNA共价;(2)抗氧化作用椖芟灾抑制癌基因表达一饮茶或涂抹EGCG对促癌物(TPA)及香烟中特异性亚硝胺NNK诱发小鼠c-myc、PCK、C-raf和c-H-ras以及ODC基因表达均有抑制作用。(4)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椂韵赴腄NA合成有抑制作用,他可能并非是对肿瘤细胞特异性表现;同时,细胞周期分布试验的结果表明ECG和EGCG主要抑制细胞由G期向S期移行,这一作用可能是抑制细胞前体物掺入的主要原因。(5)免疫调节棽韬筒璩煞侄砸浦残灾琢龊突对HIV和 肝病毒在体外室验中均无明显抑制作用,提示茶叶及其成分可能主要对化学致癌过程有预防作用。根据所获结果,我们认为抗氧化、预防DNA损伤以及免疫调节是主要的机理,尽管在各种机理之间可能存在着相互作用。这些结果为今后进一步阐明茶的防癌机理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验证茶及其成分的防癌效果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癌症高危人群的干预试验 茶的防癌作用已有比较充分的实验证据,包括体外试验和动物试验。然而,茶的防癌作用最终还需要人体证据的支持。 人群流行病学研究结果目前尚有不同结论。中国和日本的一些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饮茶与癌症死亡率呈负相关,而某些西方学者的流行病学研究所得的结果为正相关。如德国学者(F.J.Tener等)报导在香港做的调查表明,在200名女性肺癌患者中,饮茶者患肺癌的相对危险性为2.7(以饮自来水者的危险性为1)。英国学者(Kinler)也报导胃、肺和直肠癌死亡率均与饮茶呈正相关。由于影响癌症发生的因素很多,在流行病学调查中很难控制除饮茶以外的众多混杂因素。因此,只有进行人群干预研究才能得到确切的结论。但人群干预研究需要的人力、财力很可观,还需要很长时间。因此,迄今尚无具有说服力的人群干预研究结果。 我们近年来试图在癌症高危人群中应用生物学标志作为中间终点,来观察茶及其成分对癌症发展的预防作用,在三项干预试验中有两项荼得了可喜的结果。(1)对口腔粘膜白斑患者的干预研究椏谇话┓⑸收际澜缍裥灾琢龇>3%。近年口腔癌发病率在我国及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家有上升趋势。口腔位于消化 道的上部,易观察和取材,是进行癌症化学预防研究的较好模型。口腔粘膜白膜白斑的发展和恶变是预防口腔癌的重要措施。本研究用混合茶(绿茶水冻干物、茶多酚和茶色素的混合物,口服胶囊,3g/人/天,同时局部涂抹患处)作为受试物,以口腔癌癌前病变口腔粘膜白斑中层得为研究对象(干预组29人,对照组30人),以其癌变过程中的中间标志物,如口腔粘膜细胞微核形成、细胞增殖抗原、银染核仁区等中间标志物,作为观察终点,进行饮茶对口腔癌前病变的随机化双干预试验,观察期为半年。试验结果: 饮茶对口腔脱落粘膜细胞微核细胞率的影响:口腔粘膜白斑患难与共者无论是病损区(10.5%)还是正常区(5.2%)的粘膜脱落微核细胞率均显著高于正常组(1.4%)。病损区脱落粘膜微核细胞率高于正常粘膜区微核细胞率。对照组在试验3个月和6个月后,均无明显改变。而试验组于3个月、6个月后,病损区和正常区粘膜脱落微核细胞率病损区分别下降36.4%和48.7%,正常区粘膜发别下降25.0%和41.3%,试验能试验前后和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结果提示,饮茶对人口腔粘膜上皮细胞的DNA损伤有保护作用 饮茶对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试验发生率和染色体畸变率的的影响:口腔粘膜白斑患者外周血淋巴微核试验细胞率和染色体畸变率均高于正常人。试验组在试验6个月后,与试验前和对照组相比,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细胞率和染色体畸变率分别减少48.7%和31.8%,经统计学处理幸免有显著性差异。 饮茶对口腔粘膜组织银染核仁组织区(AgNOR)、细胞增殖抗原(PCNA)、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面的影响(EGFR):试验组在试验6个月后,与试验前和对照组相比,试验组AgNOR颗粒数和PCNA增殖指数分别下降29.9%和32.8%(有统计学显著性)。结果提示混合茶在保护组织DNA损伤的同时,也降低了口腔白斑细胞的增殖活性。 临床观察:口腔白斑患者服用混合茶并对病损区粘膜涂抹混合茶6个月后,有37.9%患者的白斑缩小,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混合茶可阴断白斑病损的发展。 鉴于在试验期间,患者没有服用其客观存在药物,试验组与对照组日平均蔬菜、水果摄入量无显著性差差异;因此,口腔粘膜微核细胞率的降低、组织PCNA增殖指数和AgNOR数目的减少,以及病损区的缩小,均很可能与茶对口腔粘膜组织DNA 损伤的保护作用和对口腔粘膜组织增殖的抑制作用有关。由此可推论,饮茶可阻断口腔癌癌前病变的发展,降低其癌变的危险性,从而对口腔癌有预防作用。本次结果提供了饮茶可能预防人类肿瘤的直接依据,填补了国内外这方面的空白。 对吸烟引起人体DNA 损伤的保护作用1/4至1/3的人类肿瘤有关,尤其是肺癌。香烟中含有多种致癌物、促癌物和大量的自由基,是人体接触的主要致癌物之一。尽管香烟中有众多的致癌物,成分复杂,且致癌机理也是多方面的,但学者们认为氧化损伤和DNA 损伤是其中两个重要方面。我们以习惯性吸烟者为对象,分别饮绿茶、红茶和混合茶,以及茶多酚片作为干预措施,以反映DNA损伤和氧化损伤的一系列生物学反映标作为终点,观察饮茶的保护作用。 综合以上结果,可以认为绿茶水、红茶水、混合茶水和茶多酚均能保护吸烟所致的氧化损伤和DNA损伤,其中尤以混合茶和绿茶的作用更为突出。鉴于吸烟与人类癌症的关系已得到公认,而氧化损伤和DNA损伤又被认为是吸烟致癌作用的重要机制;因此,本次研究的结果为茶对人体化学性致癌的保护作用提供了有意义的依据。然而,由于本次实验对象吸烟量较少,而且生物学标志的个体差异较大,;因此,有些结果虽有明显趋势,但没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我们认为如能扩大样本,增加吸烟量,重复本次实验,预计将会得到满意的结果。 对血清 胎蛋白(AFP)持续低滴度阳性健康状况人的干预研究一对以往曾出现过AFP低滴度阳性(1:5?/FONT>200)和HBsAg阳性的30岁以上男性对象490人中,确定AFP仍为低滴度阳性并通过B超检查排除现症肝癌的158人作为混合茶干预研究对象。最终实验组80人,服用混合茶胶囊,每粒胶囊0.3克,每天8粒(2.4克),分早晚2次服用。对照组78人,服用淀粉胶囊作为安慰剂。试验期为10个月。其中随访和复查3次。复查内容包括各项生化指标及时性 型肝炎标志物、B超检查等。此外,在实验开始时对所有对象均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调查项目包括肝炎肝硬化病史、家庭肝病史、肝癌史、个人史(吸烟、饮酒、饮茶)等。从肝癌发生率和其它观察指标结果来看,在本研究中未发现混合茶对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发展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原发性肝癌是多病因的,目前已经明确的有HBV感染、黄曲霉毒素污染、饮用水污染以及遗传背景等,以生物学病HBV感染为最。因此,本次研究中未见到茶对肝癌的保护作用很可能反映了客观事实。至今为止对茶叶抗癌作用及其机理的实验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化学致癌物(如亚硝胺类化合物、AFB1、BaP、烟雾等)致癌作用的预防和抑制方面,饮茶可保护生物性致癌物(HBV、EBV等)方面的实验证据尚不充分。由于不同的肿瘤各有其不同的病因,致癌机理也并非完全一样,因此,茶的防癌作用可能只表现在特定人群的某些肿瘤,而并非所有肿瘤。对以生物病因HBV感染为主的肝癌来说,茶的防癌作用可能会受到一定限制。此与我们用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转染细胞系(2.215细胞株)为模型,发现混合茶在体外没有明显的抗 型肝炎病毒(HBV)作用结果相一致。 茶色素是一种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茶组分 长期发来,国内外学者都认为茶多酚是茶的保健作用的主要成分,而且认为茶多酚的抗氧化作用是茶发挥其保健作用的主要成分。茶色素是茶多酚的氧化产物。如果说茶多酚是绿茶和花茶的主要成分,茶色素则是红茶和乌龙茶的主要成分。原来认为茶色素既然是茶多酚的氧化产物,就不太可能保留茶多酚的抗氧化作用。 然而,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1)在短筛试验茶色素对丝霉素C诱发的V79细胞基因正向突变、V79细胞代谢协作试验及Hela细胞存活和软玉脂生长试验表与出与茶多酚相同的抑制作用;(2)在小鼠S180肿瘤模型中,茶色素显示出明显的抑癌作用。这些结果与过去国外和我们得到的红茶也具有防癌效果(NMBZA大鼠食道癌模型)的结果相一致。最近,我们以醌还原酶为指标进行体外试验,也发现茶色素的抗氧化作用至少不弱于茶多酚。考虑到茶色素几乎与茶多酚在茶中的含量(30~40%)相当,而且其化学性质远比茶多酚稳定,我们认为茶色素是一种很很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的茶组分。如同茶多酚一样,茶色素是一个混合物,主要包括茶红素、茶黄素和茶褐素。在进一步研究茶色素的作用时,有必要同时对茶色素各种单一组分的作用进行比较。同时,鉴于国内在茶色素预防心血管病的临床观察方面已取得初步结果,我们建议同时开展茶色素预防癌症和必血管病的应用基础研究。

精深加工导入“吃茶”新概念 超微粉碎、超滤、反渗透技术,可保留茶叶的有效成分


我国的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都居世界前列,但茶业的总产值和附加值并不高。专家认为,要想做大做强我国的茶业规模,就必须走以精深加工为核心技术的产业化之路,只有如此,才能提高我国茶叶的附加值、推动茶业快速、健康发展。

据了解,精深加工是现代茶业区别于传统茶业的关键要素。精深加工企业的优势在于经营者的管理水平高、具有现代意识,能将现代信息技术、高科技加工设备、生物技术应用到茶树种植、茶叶加工和销售的整个产业链之中。福建仙洋洋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是我国率先从事茶浓缩汁和茶粉生产的企业。公司董事长周邵迁介绍,公司利用现代超微粉碎、超滤、反渗透等技术,制作出茶浓缩汁和茶粉,导入了“吃茶”的新概念。该产品可溶于水,也可直接添加到食品中,现已被广泛应用于速冻食品、奶制品、豆制品、冷食、饮料、功能性食品等诸多产品之中,如茶冰淇淋、茶酸奶、茶胶囊、茶糖果、茶面包、茶糕点、茶饼干等。其中,使用鲜茶叶为原料直接加工成浓缩汁,可以使茶叶中的诸多有效成分和香气得到最大限度的保留,加之使用方便,使用成本低,目前,茶浓缩汁已经广泛应用于茶饮料生产。

发展茶浓缩汁和茶粉加工业,可以提高茶农的经济效益和茶叶的附加值。制作茶浓缩汁和茶粉不需要使用数量稀少、价格很高的早芽,所用的茶叶可在春秋两季采摘,增加了原料茶叶的供应量和供应期。另外,在制作名优茶的过程中,茶农往往只采芽头,大叶(茶叶)没有充分利用。而大型茶叶深加工企业,可以使用机械设备采摘和加工茶叶,大大提高了其附加值。茶浓缩汁和茶粉都很便于保存和运输,有利于茶业生产规模的扩大。

茶梗的成分和有效作用


一直以来,茶梗都是“廉价茶”的象征,很多人一看到茶叶里有梗就会“梗梗于怀”,觉得这茶必定是“下等货”。如果你真的那么想,那你就错了,茶梗的作用可多了,而且带梗的贵族茶更是不少。

茶梗的作用是什么呢?

一、丰富香气。先说说茶梗的作用吧,茶梗中含有相当数量的香气物质,茶叶加工过程中,香气从梗转移到芽叶中,才能有香高味浓的茶叶诞生。尤其是乌龙茶,一芽二三叶的采摘,甚至采基本无芽的对夹叶,留着一部分梗,进而才有乌龙茶高香之名。

二、滋味甜爽。说到茶梗,那么必定会让人想到有着“粗枝大叶”之称的黑茶,大部分的黑茶在采摘过程中都需要成熟鲜叶。这时候,有梗则是在所难免的,而且作为鲜叶营养的传到器官,茶梗含有较高的糖份,在黑茶的拼配当中加入茶梗,茶汤甜爽,风味独特。

三、拼配必需。黑茶和普洱茶大部分都是紧压茶,一方面便于储存,另一方面便于运输。而这几年普洱市场热,让紧压茶更是遍布大江南北,而茶梗更是紧压茶必需品。一定量的茶梗,能够增加紧压茶内部的空隙,保证氧气充足,利于后期品质的转化。所以,黑茶的普洱茶的紧压茶大部分都会带有梗,就算是一些贵族茶也不例外。

除了以上三点之外,茶梗还有显著的降糖作用,用来煮粥熬汤或者直接煮茶对糖尿病有着很好的防治效果。下次喝茶的时候,可别再“歧视”茶梗了,更不要“梗梗于怀”,说不定,它真的是一杯好茶。

茶梗含有哪些有效成分?

茶梗属于茎的部位,里面的维管束负责运送营养成分,茶梗中的糖类物质和氨基酸类都显著高于芽叶。糖类物质能够增加茶汤甜醇的滋味和稠厚的口感,且茶多糖对人体益处极大;氨基酸类物质不仅是构成了茶汤滋味的鲜爽口感,在加工的过程中,氨基酸的降解还能产生许多香气物质。所以,茶梗不仅有甜爽的滋味,还有独特的香气,适合单独煮饮,也适合跟茶叶一起冲泡。挑拣茶梗时适当保留一些茶梗,有利于茶汤丰富的滋味和香气。

茶梗对茶的品质有什么影响?

除了纯芽的茶,茶梗可以说是在茶叶中很常见的一种东西。

乌龙茶要制成其特殊高扬的香气,采摘的原料必须足够成熟,一般采摘一芽三四叶,并带有茶梗。制作的过程中,茶梗中的部分有效物质通过维管束运输到叶片中,摇青时形成的红梗红边,是乌龙茶香气产生的必要条件。黑茶的国家标准是明确规定了含梗量的,例如要求茯砖茶的含梗量在百分之十五到百分之十八之间。足够的茶梗能增加黑茶的甜醇味,还能在压制时形成空隙,避免压制太紧而影响透气性,茶梗的存在利于金花的形成。

因此,带有茶叶梗并是不劣质茶的表现,适当的茶梗反而能提升茶叶品质,但也不是说茶梗越多越好。我们不必对茶梗“梗梗于怀”,正确的看待就好了。

茶的有效化学成分


根据现代科学研究,茶叶的主要化学成分已发现500种。有机化合物主要有蛋白质、氨基酸、生物碱、酶、茶多酚、糖类、有机酸、脂肪、色素、芳香物质、维生素等。

无机化合物占干物质的4%~7%,一般不能超过7%,是茶叶出口检验的主要项目之一。茶叶的无机成分含量较多的是磷、钾、硒、氟,其次是钙、镁、铁、锰、铝、硫等。

由于加工过程中的化学变化,鲜叶和成茶中的化学成分有所不同,不同品种的茶叶中化学成分也有所差异。

茶树鲜叶中各种成分的一般含量

成茶的主要成分含量及功能

相同的鲜叶,经过不同的加工方法制成不同的茶,其鲜叶的营养成分保留程度也不一样,而且在加工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化学反应,产生新的营养素。

下图是同一种鲜叶加工成绿茶、红茶的营养对比

茶树鲜叶中维生素C的含量一般都在200毫克/500克以上,即不论制作哪种茶类的鲜叶,它的维生素C含量都是差不多的。但是,加工成不同茶类含量就有很大差别,这是由于加工方法不同而致。

如绿茶加工中首先经过高温杀青,随后很快炒干,维生素C得以固定而减少氧化,所以是六大茶类中含量最高的。

红茶在加工中不经杀青,而揉捻后发酵,维生素C在发酵中几乎全部氧化,所以红茶中含维生素C极少,或全部消失。

茶汤的主要化学成分

茶树鲜叶中的有效成分,经过加工形成各种不同的茶叶后失去一部分,而保留下来的并不能完全溶解于茶汤中。溶解于热水(一般在80℃以上)中的物质,通常称为水浸出物,水浸出物主要是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水溶性果胶、可溶性糖、水溶性蛋白、水溶性色素、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因此,喝茶一次冲泡损失比较多,冲泡4次比较适合,能把茶叶中的有效物质几乎全部冲泡出。

茶叶在冲泡中浸出物的多少,与冲泡时间、冲泡次数、水温有很大关系,与加工的方法和整碎程度也有一定关系。

茶叶中的成分,鲜叶比成茶多,成茶比茶汤多。普通饮茶只能吸收溶解于茶汤中的一部分,所以一般而言茶叶水浸出物越多,茶叶的品质就越好。

为什么有些茶叶不是抽真空包装?


有些是真空包装,有些是非真空包装的,比如看到的一些茶砖,都是暴露在空气中的,只是外面有一层纸稍微包扎了一下。那么为什么有些茶叶不是真空包装呢?

一般只有铁观音需要真空包装,其他几种茶叶很少有真空包装的。原因是铁观音对温度和空气敏感,如果没有真空处理,并放于冰箱中,几周就变味道了。

另外,铁观音条形紧结,抽真空也不容易压碎,而其他茶叶大多条索比较松,而且酥脆,一抽真空,肯定碎掉大部分,这样的茶就没有卖点。

茶叶真空包装的主要作用是除氧、防潮、防高温发酵等,以利于防止茶叶变质。其原理也比较简单,利于真空包装机把包装袋内空气抽掉,然后封口,使茶叶处于真空状态之下,与外界绝对隔离。

但是,有一些茶叶是不允许抽真空包装的,如松脆易碎茶叶,易结块的茶叶,易变形的茶叶,有尖锐棱角或硬度较高会刺破包装袋的茶叶等。比如云南普洱,一般都是制成茶饼或茶砖,表面覆一层纸进行简易包装。

不过,为了保证茶叶品质和味道纯正自然,不受外界条件的影响,特别是轻发酵的茶叶,更为了提高茶叶的形象,提升商品价值,对茶叶进行精美的包装是大势所趋。

那些不宜进行抽真空包装的茶叶,比如像绿茶,龙井之类的容易挤压变形的都不适合抽真空包装,可以用充氮式真空包装。

浅谈茶叶包装设计


茶叶作为一种饮品,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一套成功的茶叶包装设计,不仅要在外观上效果好,更重要的是体现出茶文化。

茶叶包装是茶叶在购买、销售、存储流通领域中保证质量的关键,一个精美别致的茶包装,不仅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在超市不断出现和销售方式改变的今天,能直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从而达到促进销售的目的,起到无声售货员的作用。好的茶包装具有收藏价值,也可作为复用包装再次使用,在节约资源的同时,弘扬了茶文化,一个好的茶叶包装设计,一定要有好的基础,茶就是包装最本质的东西,即如何能保持茶叶的质量使其不变质。只有充分了解茶的特性及造成茶叶变质的因素,才能根据这些特性来选择适当的材料加以合理的运用,做到尽善尽美,尤其是对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食品,更要加强环保意识,符合人们回归自然的需求。

茶叶的特性是由茶叶的理化成分、品质所决定的,如吸湿性、氧化性、吸附性、易碎性、易变性等。所以,我们在设计茶包装时,要根据以上这些特性,考虑用适当的材料进行包装,应选择具有良好的防潮、阻氧、避光和无异味,并有一定抗拉强度的复合材料,根据调查和研究,目前市场上使用较好的是聚酯/铝箔/聚乙烯复合,其次是拉伸聚丙烯/铝箔/聚乙烯复合材料,这些通称铝铂复合膜,是日常茶叶小包装中防潮、阻氧、保香性能最好的一种。现在有一种新的包装盒,它是纸复合,罐的上下盖是金属的,罐身是用胶版纸/纸版铝箔/聚乙烯等复合而成的,具有很强的保鲜效果,而且比起金属罐来轻了许多,设计手段也更加丰富美观了,并给设计者留有更大的发挥余地。

茶包装一般可分为两大类,即大包装和小包装。

设计茶叶包装,首先要考虑的是它的材料与结构,包装材料选用是否合适,直接影响着商品的质量,这也是由茶叶这种特殊商品的属性所决定的,所以一般宜选用结构精密,便于开启的材料来做茶叶包装。随着包装工业的发展和现代高科技的结合,涌现出了许多新型的包装。市场上也有许多新颖别致的茶叶包装,但有些包装看似高档,却存在着过分包装的倾向,有的脱离了商品的属性,盲目地追求一种表面华丽的装饰和浮躁的色彩,与茶叶本身的质量不相符合,如市场上有一种表面是塑料刻花镀金的茶叶包装,从包装上看不到一点商品所要传达的任何信息,给人一种是工艺品的感觉,而不是茶叶。

大包装也称运输包装,它主要是为了便于运输装卸和仓储,一般用木箱和瓦楞纸箱,也有采用锡桶或白铁桶的;小包装也称零售包装和销售包装,它既能保护茶叶品质,又有一定的观赏价值,便于宣传、陈列、展销,而且携带方便。

小包装的种类很多,从制作材料的不同可分为硬包装、半硬包装和软包装三类,如硬包装有铁罐、锡罐、瓷瓶、玻璃瓶及工艺小木盒、小竹盒、工艺刻花镀金盒等;半硬包装有各种硬纸盒;软包装有纸袋、塑料食品袋和各种复合袋等,设计都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用适当的材料进行包装设计。

茶叶包装的色彩设计色彩是包装设计中最能吸引顾客的,如果色彩搭配得当,使消费者看后有一种赏心悦目之感,能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包装的色彩是受商品属性制约的,色彩本身也有它的属性。所以用色要慎重,要力求少而精,简洁明快,或清新淡雅,或华丽动人,或质朴自然,要考虑到消费者的习俗和欣赏习惯,也要考虑到商品的档次、场合、品种、特性的不同而用不同的色彩。设计要讲究色彩和整体风格的统一,不能用色过多,也不能到处用金、银,给人以一种华而不实之感,设计时要考虑到与同类产品的比较,对同类产品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取长补短,设计出能在众多商品中脱颖而出、有竞争力的包装来。

茶叶包装的形象设计茶叶包装的图案设计能使商品更加形象化、生动有趣。可有些包装上的图案陈旧、繁琐,商品性不强,也缺乏时代感,重复、没有个性,龙凤等古代纹样到处乱用,传统不是复古,更不是照搬,民族性不是画条龙、画个凤就代表了,应赋予它新的内容、新的生命、新的形式,应把一种精神融会进去,一种神韵体现出来。传统应是一种风格,是一种时尚,更符号化,更简洁。真正传统感的包装业给人一种有文化、有内涵、超凡脱俗之感,这和茶的个性也相符合。

茶叶包装的文字设计茶包装的文字也是设计的重要部分,一个包装可以没有任何装饰,但不能没有文字,正如同一个人一样,他一定有名字,茶包装的文字一定要简洁、明了,充分体现商品属性,不宜用过于繁琐的字体和不易辨认的字,太生硬有尖角的字体也不太适合。茶是传统性和民族性较强的商品,中国的书法艺术又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有很强的艺术性和观赏性,能适当地运用书法来体现茶文化丰厚的底蕴,体现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历史,那是最好的,但要用易懂、易读、易辨认的字体,太草或不清楚的字体要少用,一定要考虑到消费者的辨识力,要使人一目了然。

另外,茶包装设计必须符合我国《茶叶包装》的有关规定,包装的标志要醒目、整齐、清晰,并有完整的标签,标明品名、生产厂名、地址、生产日期和批号、保质期、等级、净重、商标、产品标准代号,有变动项目可印成不干胶进行补充说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