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茶的制造、保存与开发

发布时间 : 2020-11-23
绿茶制造 绿茶的制造顺序 红茶的制造工艺

绿茶制造。

何谓「粉茶」

所谓「粉茶」就是茶菁原料经制茶工厂简易加工后,再经适当研磨与筛分成粒度均一、颜色亮丽的一种粉状茶。粉茶除了可以当做饮料直接冲泡饮用外,也可以做为食品添加物、调味料或食品天然色素,是一种多用途的茶叶新制品。

粉茶的研究与发展,不管回顾过去茶叶制造与利用历史,或近代科学验证茶对人体保健功能,都有深远而正面之意义。在目前加工食品趋向新奇、时髦、多元化发展时代里,粉茶的研发具有无穷之发展潜力,除了可扩大茶叶的利用领域外,更可使茶叶由单纯的饮用型态迈入更多元化的食用时代。

粉茶原料茶制造及品质特性

目前本省各茶区茶农为达自产自销的目的,普遍设置中小型制茶厂,其中杀菁机、揉捻机和干燥机为制茶厂基本设备,由上述设备即可依茶菁发酵程度不同,生产制造各种粉茶用原料茶。粉茶之研磨与筛分设备昂贵,此项作业需较专业之生产技术,现阶段建议应以委托代工(代工费每公斤约八十至一百元)为主。

一般茶菁原料可因制造过程或发酵程度不同制成各种茶类,粉茶制造较不注重外观条索,但粉茶色泽与价格关系密切。因此,不论蒸菁或炒菁,揉捻与干燥过程相当重要,揉捻时可先轻揉,解块后再重揉至叶部组织破裂成细小茶块,枝梗分离,干燥时先以一百至一百二十度高温初干五分钟,再以八十度的低温烘至干燥就可进行研磨筛分作业。

粉茶之研磨与筛分

为选择较鲜绿之粉茶,一般采用蒸菁绿茶较炒菁绿茶佳。烘焙食品或黄、褐色之加工食品,采用包种茶系列的粉茶较佳。因此对不同食品需求,应谨慎采用不同发酵程度粉茶,才能达到添加之目的。cy316.CoM

粉茶之研磨与筛分,需要较大投资设备,且较为专业,建议此项作业采委托代工方式,即粉茶用原料茶产制与粉茶研磨、筛分采分工合作,如此才能降低生产成本。

除了茶菁粗纤维含量及茶梗多寡直接影响粉茶粒度与口感外,适当地研磨与筛分技术更是制造粉茶重要关键。为使粉茶能供作各类食品之加工配料,研磨后有必要依粒度粗细再筛分成几个等级,可将研磨好之粉茶利用单层或多层式自动筛分过滤机进行筛分,其工作效率高,可依粒度需要控制在八十至三百目之间,并明确分级,即依粒度不同区分微细、细、极细之粉茶,以供食品加工业者选择利用。

粉茶之贮藏与制造技术之改进

茶叶经研磨筛分后粒径微细,表面积增大,故吸湿性远较一般茶叶高,如没有妥善包装贮藏,极易吸湿结块加速劣变。因此,为避免粉茶外观色泽劣变,粉茶包装应采用不透光及防湿的包装材质,如铝箔积层袋。粉茶粒径微细,无法采用真空包装,为防止粉茶氧化变质,最好在包装袋内放入一包脱氧剂,然后再利用低温冷藏保存,这样便可有效延缓粉茶贮藏期间劣变的速率。

粉茶是由茶叶之心芽或一心二、三叶加工制成,因为有良好的茶菁原料,才可以制成高品质之粉茶。应用于食品做为天然食品色素之粉茶,色泽应讲究鲜艳亮丽,因此,为改进绿茶类粉茶外观色泽,茶芽采摘前以不织布遮荫十天左右,可有效提高夏、秋茶茶叶中叶绿素总量,分别较未遮荫者提尚30.1%及28.3%,所制成粉茶色泽较鲜绿。

粉茶多元化利用

粉茶由于兼具着色料、添加料及风味改良剂等多种功能,因此可应用于各式调理食品如甜点、冰品、面食……等,其中多项产品已商品化,如茶叶面、茶月饼及中国传统调理食品系列产品。

本省地处亚热带,利用粉茶开发冰品系列及利用粉茶开发调味包当做干燥蔬菜调味料,其前景应甚为乐观,而研制成高纤面包制品则为符合市场潮流。总之,在当今饮食讲究营养的、官能的、机能的三大需求,及配合新鲜、时髦的潮流下,粉茶及茶食保健运动应具相当市场潜力。

目前茶改场已开发之产品及与相关食品厂商合作研制之产品如下:

(一)中国传统调理食品系列:

已完成茶叶面、茶葱油饼、茶菜包、茶饺子皮、茶包子、茶馒头、茶饭、茶稞、 茶粥、茶米糕、茶汤圆、茶雪花糕……等之研制;其中茶叶面之生产技术目前已正式转移民间企业公司生产,其余相关产品则透过本场举办的品尝会及农会家政班推广中,并有许多茶艺馆供应上述产品,业者可参考相同模式,发展各式各样粉茶系列产品。

(二)粉茶甜点、饼干系列:

现已开发有茶蛋卷、茶鲜奶糖、茶巧克力、绿茶早餐谷片、绿茶爽喉凉糖、绿茶侬格酥……等系列饼干、甜点。另外茶牛轧糖、茶羊羹也深受消费市场欢迎。

(三)西式面包、土司系列:

除上述相关粉茶系列产品外,茶改场亦积极与西式面包店合作开发茶土司及茶蛋糕。又承中华谷类食品工业技术研究所合作开发一系列茶叶烘焙食品,于八十四年三至四月分别在本省北、中、南及花东地区进行品尝发表会,所制茶叶烘焙食品计有茶面包、比司吉、蛋糕卷、茶慕斯、茶糬、粟茶饼等二十余种。

小编推荐

抹茶粉用不完怎么办?抹茶粉怎么保存


抹茶粉其实就是抹茶,大家在奶茶店里应该都喝过了,那么抹茶粉如果用不完的话应该怎么办呢?怎么保存呢?下面我们来介绍下吧!

抹茶粉用不完怎么办

1、密封好放冷冻室,3-5年没问题

2、打开后每次用完挤出袋子里的空气(盒装就不用啦)扔冷冻室,冷冻并不是会停止氧化,暂时缓解而已,就像面团在室温正常发酵放冷藏发酵速度会减慢的原理一样,具体会保存多久这个不一定还是要看抹茶粉质量的吧

3、最好一次用完要不然就是放在保鲜袋里,放入冷藏室大概包,先因质量个月.

4、可以放在密封罐子里面但是不要用玻璃罐貌似抹茶粉见光会氧化我的放在玻璃罐子里面外面一层颜色会变淡也没有以前香了

抹茶粉怎么吃

1、抹茶咖啡

首先泡好一杯原味咖啡,用搅拌机把牛奶打起泡之后倒入咖啡,然后淋上适量的抹茶粉,还可以用筷子轻轻画出喜欢的图案哦!

2、抹茶蛋糕

大家经常吃的抹茶蛋糕,蛋糕的做法就不细说了,主要告诉大家秘诀是:抹茶要先和干面粉混合好,在导入打散的蛋黄中,也可以先将蛋黄打散,然后加入抹茶粉搅拌均匀.千万不要调好蛋糕浆之后再加.那个时候就不好搅拌了.

3、抹茶馒头

再教大家做一个家常小吃——抹茶馒头.将抹茶粉、面粉、酵母、白砂糖加水和面.和好面之后发酵15-30分钟(具体要看季节,天热发酵就快).然后再拿出来和面,切块,就可以上笼蒸了.

4、抹茶炒冰

最简单的就是抹茶炒冰,夏天把冰箱的冰块取出来,加上适量的抹茶粉和冰糖,一起放进料理机中打碎混合,就出来一杯降暑解渴的——抹茶炒冰了!

5、抹茶冰淇淋球

然后是抹茶冰淇淋球,在上面的那步,把冰沙打碎之后,杯中会有水,加入一个冰淇淋球,味道自己搭配,就出来了抹茶冰淇淋球.

抹茶粉的功效与作用

抹茶粉含有丰富的人体所必须的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其主要成分为茶多酚、咖啡碱、游离氨基酸、叶绿素、蛋白质、芳香物质、纤维素、维生素C、A、B1、B2、B3、B5、B6、E、K、H等,微量元素钾、钙、镁、铁、钠、锌、硒、氟等近30余种.

1、聪耳:富含镁,维持耳动脉功能,软化内耳血管,改善耳蜗功能,避免听力损害.富含钙:补充血清钙,防止听力过早衰老,出现耳聋.神经细胞的发育和维持正常的活动有益.

2、安神除烦:镁和钙共同作用可用来放松肌肉和神经,从而使身心放松,避免紧张不安、焦躁易怒.帮助入睡.

3、清热除火:能清心泻火,清热除烦,能够消除血液中的热毒.

4、补肾:促进性功能、生精助育.

适用人群:高温、重体力劳动、经常出汗的人需要注意补充钠,不易入睡、易惊醒;易感冒,头发稀疏,智力发育迟缓;学步、出牙晚或出牙不整齐;阵发性腹痛腹泻.中风、冠心病和糖尿病患者.出现肌肉无力、抽筋、记忆力衰退、神经错乱、抑郁症、幻觉等症状的人群.高血糖,糖尿病患者.适宜脚气病、带状孢疹、神经性皮炎患者.

如何制作抹茶与粉茶


目前市面上正流行“抹茶”及“粉茶”,两者都呈粉末状,外观上极类似,但其加工之原料及加工方法截然不同,因此这二个名称不可混淆使用,市面上有业者误将“粉茶”称为“抹茶”;为让消费者正确认识“抹茶”及“粉茶”,特将作者在日本收集的抹茶相关资料及茶业改良场研究制造技术经验,整理为文以供参考。

抹茶及其制法

“抹茶”是由“碾茶”利用石磨磨成之粉状物,其粒径通常为1~20微米﹙万分之一公分﹚,大部份的粒径在3微米以下,于超微粉碎,目前产制抹茶的国家仅有日本而已,其相当产制之抹茶主要供应日粉﹙抹﹚之用。抹茶价位极高,一般茶叶﹙煎茶、玉露茶等﹚在日本零售价是以百公克为计算单位,而抹茶是以十公克为计价单位。但因抹茶主要使用于,因此消费量并不大,近年来日本国内碾茶﹙抹茶之原料茶﹚的年产量约800公吨,而茶叶总年产量约8万5千公吨至9万公吨﹙煎茶为主﹚,碾茶产量约占总茶叶产量1%左右,因为仅供特殊用途,虽然售价极高,每年仍维持一定产量。

碾茶的制造非常讲究茶菁原料品质,茶园必须特别注意肥培管理,每年仅利用春茶制作,且在茶芽生长期间,必须搭设棚架,利用稻举遮盖,降低日照使茶芽叶绿素含量增加,茶叶呈现浓绿色,儿茶素类﹙苦涩味成份﹚含量降低,安基酸﹙甘味成份﹚含量增加,提高茶叶的甘味;遮盖方式为;在茶芽展开1~2叶时遮光率60%~70%,经7~10天茶芽展至3叶时加厚稻槁的厚度,使遮光率达到95%~98%,从遮盖开始,约三星期即可采摘茶芽供制碾茶。

一般蒸青绿茶﹙煎茶、玉露茶﹚之制造过程为:蒸青→粗揉→揉捻→中揉→精揉→干燥,花费许多时间在揉捻形成的过程;而碾茶的制造仅有蒸青及干燥两个步骤,但蒸青后干燥前必须将蒸青叶以冷风吹散冷却去除表面水份,再进行干燥。干燥机﹙室﹚的构造亦有其特殊要求,一般长10~15公尺,宽1.5~2公尺,高2.5~4.5公尺,隔为二层,下层初干,中央温度为摄氏130~150度,出口温度为摄氏90~100度;上层再干,中央温度为摄氏90~110度,出口温度为摄氏80~100度。由干燥机﹙室﹚干燥出来的碾茶,其叶部含水量约10%﹙极易压碎﹚梗部含水量50%~55%﹙尚有韧性不易折断﹚经过梗叶分离机可轻易的将梗、叶分离,筛出之碎叶,再以一般干燥机以约摄氏60度之热风干燥10分钟,即为粗制碾茶;粗制碾茶经风选机去除黄片,再经切断机切成0.3~0.5公分之碎片即为碾茶。碾茶以石磨超微粉碎即为抹茶,平均粒径为3 μ﹙微米﹚,一般细菌的大小为 1μ,可见抹茶是超微的粉状物,可悬浮在热水中,不沉淀,因此可供抹以茶筅点茶,呈现鲜绿的茶汤,久置亦无水痕﹙无沉淀现象﹚。

粉茶及其制法

粉茶是利用研磨技术﹙利用粉碎机而非石磨﹚将传统茶叶研究磨成茶粉,其粒度依利用上之需要有80目~200目﹙其粒径为180μ至75μ为抹茶粒径的25~60倍大﹚,纵使目前有部份业者可将粉茶研磨至300目~400目,其粒径为50~40μ,是抹茶平均粒径的13~16倍大,乃无法悬浮在热水,久置即产生沉淀;此即为抹茶与粉茶最大差异处,因此粉茶以供作加工食品之配料为主,在日本已成功的应用在茶叶饼干、茶叶蛋糕、茶冰淇淋的制作,且已商业化生产。茶改场亦已利用国产研磨机具,开发利用旋风分离研磨技术制造粉茶,其粒度大小由80目~200目,可依需要由调节入风口大小及旋风力而得,其技术已转移予有兴趣开发粉茶多元化食品的业者,目前在市面上已可见到茶面条、茶饺子皮、茶蛋糕、茶面包、茶馒头、茶米糕等以粉茶调制的糕点食品。

粉茶与抹茶的制作工艺


目前市面上正流行“抹茶”及“粉茶”,两者都呈粉末状,外观上极类似,但其加工之原料及加工方法截然不同,因此这二个名称不可混淆使用,市面上有业者误将“粉茶”称为“抹茶”;为让消费者正确认识“抹茶”及“粉茶”,特将作者在日本收集的抹茶相关资料及茶业改良场研究制造技术经验,整理为文以供参考。

粉茶及其制法

粉茶是利用研磨技术﹙利用粉碎机而非石磨﹚将传统茶叶研究磨成茶粉,其粒度依利用上之需要有80目~200目﹙其粒径为180μ至75μ为抹茶粒径的25~60倍大﹚,纵使目前有部份业者可将粉茶研磨至300目~400目,其粒径为50~40μ,是抹茶平均粒径的13~16倍大,乃无法悬浮在热水,久置即产生沉淀;此即为抹茶与粉茶最大差异处,因此粉茶以供作加工食品之配料为主,在日本已成功的应用在茶叶饼干、茶叶蛋糕、茶冰淇淋的制作,且已商业化生产。茶改场亦已利用国产研磨机具,开发利用旋风分离研磨技术制造粉茶,其粒度大小由80目~200目,可依需要由调节入风口大小及旋风力而得,其技术已转移予有兴趣开发粉茶多元化食品的业者,目前在市面上已可见到茶面条、茶饺子皮、茶蛋糕、茶面包、茶馒头、茶米糕等以粉茶调制的糕点食品。

抹茶及其制法

“抹茶”是由“碾茶”利用石磨磨成之粉状物,其粒径通常为1~20微米﹙万分之一公分﹚,大部份的粒径在3微米以下,于超微粉碎,目前产制抹茶的国家仅有日本而已,其相当产制之抹茶主要供应日粉﹙抹﹚之用。抹茶价位极高,一般茶叶﹙煎茶、玉露茶等﹚在日本零售价是以百公克为计算单位,而抹茶是以十公克为计价单位。但因抹茶主要使用于,因此消费量并不大,近年来日本国内碾茶﹙抹茶之原料茶﹚的年产量约800公吨,而茶叶总年产量约8万5千公吨至9万公吨﹙煎茶为主﹚,碾茶产量约占总茶叶产量1%左右,因为仅供特殊用途,虽然售价极高,每年仍维持一定产量。

碾茶的制造非常讲究茶菁原料品质,茶园必须特别注意肥培管理,每年仅利用春茶制作,且在茶芽生长期间,必须搭设棚架,利用稻举遮盖,降低日照使茶芽叶绿素含量增加,茶叶呈现浓绿色,儿茶素类﹙苦涩味成份﹚含量降低,安基酸﹙甘味成份﹚含量增加,提高茶叶的甘味;遮盖方式为;在茶芽展开1~2叶时遮光率60%~70%,经7~10天茶芽展至3叶时加厚稻槁的厚度,使遮光率达到95%~98%,从遮盖开始,约三星期即可采摘茶芽供制碾茶。

一般蒸青绿茶﹙煎茶、玉露茶﹚之制造过程为:蒸青→粗揉→揉捻→中揉→精揉→干燥,花费许多时间在揉捻形成的过程;而碾茶的制造仅有蒸青及干燥两个步骤,但蒸青后干燥前必须将蒸青叶以冷风吹散冷却去除表面水份,再进行干燥。干燥机﹙室﹚的构造亦有其特殊要求,一般长10~15公尺,宽1.5~2公尺,高2.5~4.5公尺,隔为二层,下层初干,中央温度为摄氏130~150度,出口温度为摄氏90~100度;上层再干,中央温度为摄氏90~110度,出口温度为摄氏80~100度。由干燥机﹙室﹚干燥出来的碾茶,其叶部含水量约10%﹙极易压碎﹚梗部含水量50%~55%﹙尚有韧性不易折断﹚经过梗叶分离机可轻易的将梗、叶分离,筛出之碎叶,再以一般干燥机以约摄氏60度之热风干燥10分钟,即为粗制碾茶;粗制碾茶经风选机去除黄片,再经切断机切成0.3~0.5公分之碎片即为碾茶。碾茶以石磨超微粉碎即为抹茶,平均粒径为3μ﹙微米﹚,一般细菌的大小为1μ,可见抹茶是超微的粉状物,可悬浮在热水中,不沉淀,因此可供抹以茶筅点茶,呈现鲜绿的茶汤,久置亦无水痕﹙无沉淀现象﹚。

抹茶与粉茶的制作工艺


目前市面上正流行“抹茶”及“粉茶”,两者都呈粉末状,外观上极类似,但其加工之原料及加工方法截然不同,因此这二个名称不可混淆使用,市面上有业者误将“粉茶”称为“抹茶”;为让消费者正确认识“抹茶”及“粉茶”,特将作者在日本收集的抹茶相关资料及茶业改良场研究制造技术经验,整理为文以供参考。

抹茶及其制法

“抹茶”是由“碾茶”利用石磨磨成之粉状物,其粒径通常为1~20微米﹙万分之一公分﹚,大部份的粒径在3微米以下,于超微粉碎,目前产制抹茶的国家仅有日本而已,其相当产制之抹茶主要供应日粉﹙抹﹚之用。抹茶价位极高,一般茶叶﹙煎茶、玉露茶等﹚在日本零售价是以百公克为计算单位,而抹茶是以十公克为计价单位。但因抹茶主要使用于,因此消费量并不大,近年来日本国内碾茶﹙抹茶之原料茶﹚的年产量约800公吨,而茶叶总年产量约8万5千公吨至9万公吨﹙煎茶为主﹚,碾茶产量约占总茶叶产量1%左右,因为仅供特殊用途,虽然售价极高,每年仍维持一定产量。

碾茶的制造非常讲究茶菁原料品质,茶园必须特别注意肥培管理,每年仅利用春茶制作,且在茶芽生长期间,必须搭设棚架,利用稻举遮盖,降低日照使茶芽叶绿素含量增加,茶叶呈现浓绿色,儿茶素类﹙苦涩味成份﹚含量降低,安基酸﹙甘味成份﹚含量增加,提高茶叶的甘味;遮盖方式为;在茶芽展开1~2叶时遮光率60%~70%,经7~10天茶芽展至3叶时加厚稻槁的厚度,使遮光率达到95%~98%,从遮盖开始,约三星期即可采摘茶芽供制碾茶。

一般蒸青绿茶﹙煎茶、玉露茶﹚之制造过程为:蒸青→粗揉→揉捻→中揉→精揉→干燥,花费许多时间在揉捻形成的过程;而碾茶的制造仅有蒸青及干燥两个步骤,但蒸青后干燥前必须将蒸青叶以冷风吹散冷却去除表面水份,再进行干燥。干燥机﹙室﹚的构造亦有其特殊要求,一般长10~15公尺,宽1.5~2公尺,高2.5~4.5公尺,隔为二层,下层初干,中央温度为摄氏130~150度,出口温度为摄氏90~100度;上层再干,中央温度为摄氏90~110度,出口温度为摄氏80~100度。由干燥机﹙室﹚干燥出来的碾茶,其叶部含水量约10%﹙极易压碎﹚梗部含水量50%~55%﹙尚有韧性不易折断﹚经过梗叶分离机可轻易的将梗、叶分离,筛出之碎叶,再以一般干燥机以约摄氏60度之热风干燥10分钟,即为粗制碾茶;粗制碾茶经风选机去除黄片,再经切断机切成0.3~0.5公分之碎片即为碾茶。碾茶以石磨超微粉碎即为抹茶,平均粒径为3 μ﹙微米﹚,一般细菌的大小为 1μ,可见抹茶是超微的粉状物,可悬浮在热水中,不沉淀,因此可供抹以茶筅点茶,呈现鲜绿的茶汤,久置亦无水痕﹙无沉淀现象﹚。

粉茶及其制法

粉茶是利用研磨技术﹙利用粉碎机而非石磨﹚将传统茶叶研究磨成茶粉,其粒度依利用上之需要有80目~200目﹙其粒径为180μ至75μ为抹茶粒径的25~60倍大﹚,纵使目前有部份业者可将粉茶研磨至300目~400目,其粒径为50~40μ,是抹茶平均粒径的13~16倍大,乃无法悬浮在热水,久置即产生沉淀;此即为抹茶与粉茶最大差异处,因此粉茶以供作加工食品之配料为主,在日本已成功的应用在茶叶饼干、茶叶蛋糕、茶冰淇淋的制作,且已商业化生产。茶改场亦已利用国产研磨机具,开发利用旋风分离研磨技术制造粉茶,其粒度大小由80目~200目,可依需要由调节入风口大小及旋风力而得,其技术已转移予有兴趣开发粉茶多元化食品的业者,目前在市面上已可见到茶面条、茶饺子皮、茶蛋糕、茶面包、茶馒头、茶米糕等以粉茶调制的糕点食品。

灵芝菌丝粉的功效与作用 灵芝菌丝粉的副作用


灵芝菌丝粉是一种新型保健品,它是以野生灵芝的菌丝为主要原料,经过提纯研磨加工以后,得到的粉末状物质,还可以直接口服,也可以制成胶囊后,工人们服用灵芝菌丝粉能滋补强壮身也能预防多种疾病,但它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存大,大家服用它以前最好能对它的作用与副作用多做了解。

灵芝菌丝粉的功效与作用

1、止咳平喘

灵芝菌子粉可补益肺气,也能缓解人类肺肾阴虚,具有止咳平喘的重要作用,平时人们因肺虚导致咳嗽和久咳不止时,都能直接服用适量的灵芝菌丝粉。灵芝菌子粉还能安神健脑,它能缓解人类神经衰弱,更能提高记忆力,在日常生活中最适合那些体虚或失眠健忘的人群食用。

2、补气安神

灵芝菌丝粉还能入心经,可以提高心脏功能,而且能补益气血,对人类已经心神不足,或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惊悸和体倦无力以及食少体虚等症都有一定调理作用。灵芝菌丝粉,还能补益五脏,能提高人类心,肺,肝,脾,肾等多个器官的功能,可以防止脾胃不和与胃肠功能失调。

3、增强免疫力

灵芝菌丝粉对增强人体免疫力也有极大的好处,因为它不单能激活人体内免疫细胞的活性,还能促进免疫球蛋白再生,它含有的灵芝多糖可以激活人体免疫活性。人们食用它以后身体抗病能力会明显提高身体免疫功能也会得到明显的改善。

灵芝菌丝粉的副作用

灵芝菌丝粉对人类身体有明显滋养作用,但它在过量服用时也会产生一些副作用,特别是有些人在开始服用灵芝菌丝粉时,容易出现头晕耳鸣,和恶心等多种不适症状,这些是人体对灵芝菌丝粉不适应的表现,多数人服用一段时间就能让症状消失。但过量服用灵芝菌丝粉以后出现的这些不良反应,则人们服用灵芝菌丝粉的副作用。

新茶园开发与幼龄茶园管理技术


1.茶园土壤准备:种植前土壤要深翻80cm,结合深施有机肥,每亩施厩肥1000-1500kg,使土肥相融,平整后最好再种1-2季绿肥,待绿肥开花下荚时深埋,使土壤熟化,然后种茶。为了防止茶树种植后很难将肥料施入深层土壤,从而影响茶叶优质高产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情况,需加强底肥的施用。挖深度和宽度分别为30cm的种植沟,沟内于种茶前一个月亩施栏肥5吨和100kg的钙镁磷肥。

2.种植方式和密度:常规生产茶园适宜单行条栽或双行条栽。单行条栽:行距1.5m,株距0.33m,每穴种3株,每亩茶园约1333丛,需茶苗4000株左右。双行条栽:大行距1.5m,小行距0.4m,株距0.33m,每亩约2470丛,每丛2-3株,每亩约需6000株茶苗,太密太稀都是不适宜的。

3.移栽: 在移栽时要按种植密度定线,开宽30cm、深40cm的沟,沟底施有机肥,肥上加土后定植茶苗,定植时要保持根系舒展,加土后一手轻提茶苗,一手将土压实,茶苗“泥门”平地。定植后要浇1次定根水,以后视天气情况每5-7天浇水1次。10-11月或2-3月均可进行移栽。

新定植茶苗根系尚未恢复时,要注意浇水,并及时松土和行间铺草,以防止杂草生长和水土流失。伏旱高温期间要在茶苗西南边插上松枝、稻草等遮阳物进行遮荫。移栽当年不施化肥,旱季浇稀薄的粪水3-5次,第2年可开始施化肥。冬季培土壅根,根周围要铺草防冻。

4.定型修剪:移栽后第2年的2月底3月初,当苗高达30cm以上时,在离地15cm处剪去上面枝条,剪后留养新梢,到第3年春茶前,在第一次定型修剪的剪口上提高15cm修剪,并继续留养,这时千万不能采摘;第4年再在第2次剪口上提高15-20cm进行弧形轻修剪。5足龄后,当树高达60-70cm以上,树冠幅度80-90cm时,便可逐步投入正式采摘,要绝对防止过早采摘。

5.施肥:采摘茶园每年10月上旬必须及时施下基肥,每亩施100-150kg“百禾福”或150-200kg菜籽饼加30kg中茶1号肥,或1000-1500kg厩肥另加40kg中茶1号肥。追肥用量,幼龄茶园采用按龄定氮,2龄茶园年追纯氮2.5-3.0kg/亩,3-4龄茶园年追纯氮5.0-7.0kg/亩,4-5龄茶园年追纯氮7.5-10kg/亩,分春、夏两季施入。成龄采摘茶园采用按产量定氮,每生产100kg干茶追施纯氮12-15kg,分3次施入,即2月底3月初力争早施催芽肥,5月中下旬追施夏肥,8月底9月初追施秋肥。磷钾肥采用因缺补缺的办法施用。春茶前为了提早发芽,在芽膨大时喷施“爱农”(500倍)叶面肥,或天源氨基酸液肥(300倍)2-3次。夏秋茶期间,为了提高氨基酸含量,改善茶叶品质,可各喷施2-4次“爱农”(500倍)或天源氨基酸液肥(300-600倍)。喷施时注意喷洒叶背,促进吸收。

6.土壤管理: 春天要浅耕(10cm深),以后每茶季结束,都要结合除草进行浅耕松土,疏松因采茶而踏实的表层土壤。伏旱到来之前,应在行间铺草保墒,有条件的地区要进行灌溉防止干旱缺水。茶季结束后结合施基肥和埋草进行行间深耕,深耕时要做到中间深(25-30cm),丛下近根处浅(10-15cm),尽量减少伤根。

7.采摘: 春茶特级龙井茶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芽长于叶;1-3级龙井茶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至一芽二叶初展,芽长约等于叶;4-5级龙井茶的采摘标准以一芽二叶为主,并含有一定比例的一芽三叶及幼嫩的对夹叶。当茶园有5%芽叶达到采摘标准时就可以采摘。开采初期应2-3天采1次,细水长流地将符合标准的茶芽尽量采下。春茶生长旺季,新梢生长迅速,当新梢生长超过制作龙井茶采摘标准时,可按制大宗眉茶(炒青)标准采。春茶以采为主,前期不留叶,后期可留一片大叶采,或留一批芽叶不采。常规生产茶园,夏、秋茶按大宗茶标准留一叶采,或分批留叶采。9月初气温下降,秋雨来临,可适当按龙井茶标准采完秋龙井后再采大宗茶。9月下旬或10月初停产封园。

8.采摘茶园修剪: 龙井43分枝密,采摘次数多,养分分散,极易形成“鸡爪枝”,所以要及时进行轻修剪。不生产高级茶,只生产大宗茶的茶园,可以每年或隔年在春茶前(2月中下旬)进行轻修剪,剪去茶丛3-5cm的叶层。如生产名优茶,春茶前修剪会推迟早春发芽时间,影响高档名优茶产量,必须改为春茶后进行轻修剪,或者在越冬前的10月上中旬修剪。据试验,越冬前轻修剪比春茶前轻修剪,春茶开采期提早5-7天,高档名优茶增产14%以上。经过几年采摘以后,小分枝不断增多,结节枝层次进一步增加,茶树高度也不断提高。这时,在春茶后要立即进行深修剪,剪去茶丛15-20cm的枝叶,留养夏茶,秋茶打顶采,采高养低,第2年春即可投产,一般4-5年要进行一次深修剪。经过4-5次的深修剪后,当树势明显衰老,产量明显下降,品质降低时,要进行重修剪或台刈,使茶树更新复壮。

9.防治病虫害: 在生产季节要注意观察,做好病虫的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工作,发现病虫,要及时采取措施。若用化学防治,必须选用有针对性的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严格掌握施药时间和用量,有的放矢地对靶施药。秋末可用0.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封园,以减轻来年病虫的危害。

10.防冻: 每年晚冬或早春要密切注意气象报告,特别要注意“倒春寒”天气。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防冻,如茶丛覆盖、熏烟、喷施防冻叶面肥等等。

黑茶的制造


黑茶属后发酵茶。“后发酵”是指茶叶通过高温处理(杀青或干燥)后再进行堆积发酵。黑茶的后发酵是在酶的活性基本被杀灭以后进行的,主要是湿热条件下茶多酚的自动氧化作用。

黑茶主产于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地。有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四川南路边茶和西路边茶、云南普洱茶等。黑茶是很多紧压茶的原料,用黑茶压制成的紧压茶有茯砖茶、黑砖茶、花砖茶、湘尖茶、青砖茶、七子饼茶等。

湖南黑茶主产于安化、桃江、沅江、汉寿、宁乡等地。湖南黑茶分四个级,高档茶较细嫩,低档茶较粗老。经杀青、初烘、汇堆、复揉、干燥五道工序制成。沤堆工序是关键,经过8小时~18小时的堆积发酵,茶叶由绿色转变成黄褐色,干燥后变成黑褐色。

湖北老青茶主产于蒲圻、咸宁、通山、崇阳、通城等地,是压制青砖茶的原料。传统的青砖茶压制时将粗老的青茶放在里面,细嫩的青茶放在表面,因此,老青茶有里茶与面茶之分。里茶是经杀青、揉捻、沤堆、晒干制成;面杀是经杀青、初揉、初晒、复炒、复揉、沤堆、晒干制成。

四川所产的黑茶主要供应给边区少数民族饮用。专供南边藏族同胞消费的称南路边茶,供西边少数民族同胞消费的称西路边茶。南路边茶主产于雅安、乐山等地。制茶原料一般较粗老,采割来的当年生茶树枝叶,经杀青、扎堆、晒茶、蒸茶、遛茶、沤茶、干燥而制成。南路边茶是压制康砖茶、金尖茶的原料。西路边茶,主产于灌县,原料更粗老,割刈回来的茶树枝叶经杀青后直接晒干,是压制茯砖和方包茶的原料,色泽枯黄,含梗量高。

云南普洱茶有悠久的历史,因集中于普洱产销而得名,现在西双版纳、思茅等地均生产。普洱茶是先经杀青、揉捻、晒干制成晒青毛茶,而后经洒水沤堆、晾干、筛分制成普洱茶。沤堆是关键,经过沤堆以后茶色变褐,消除了粗青苦涩味,转变成特殊的陈香味,滋味浓醇。

茶多酚的医学开发研究


茶多酚类物质是目前与茶相关的药品和保健品开发的最主要成分,其中研究最为深入的是儿茶素。至今,在中国已经通过临床试验、并已获准使用的以茶多酚为主要原料的药品有:“天力体保”心脑健胶囊、“亿福林”心脑健胶囊、“可立宁”心脑健胶囊、复方心脑健片、复方茶多酚漱口液等。国外利用茶多酚为主要原料开发的药物也很多,如美国开发生产的Teagreen、日本用茶多酚制成的抗感冒药、日本的“克菌清”、匈牙利的茶多酚保肝药物等。

为了拓宽茶多酚应用范围、提高茶多酚的药效,最新研究趋势是对茶多酚进行化学修饰,使其成为油溶性或获得其他性状,从而有利于与脂溶性物质混合,扩大茶多酚与其他药物或材料的配伍。另一发展动向是研制茶多酚的新剂型,如微胶囊、纳米级剂型、针剂等,从而提高人体对茶多酚药物的吸收和利用度。

将中医的整体观思想方法与西医的研究方法及加工技术结合起来,开发新一代药茶和含茶药物,将可能成为今后很长一个时期内的研究热点。更多的茶叶功能成分通过与其他制药原料配伍,制成药效更好的新药。例如复方心脑健片是根据茶多酚卓越的医疗、保健作用而研究开发的一种医疗中药制剂。该方由茶多酚、银杏叶提取物、黄芪、女贞子等数味中药组成,经合理提取加工制得,具有益气通络、行气止痛、补益肝肾等作用,用于高血脂症、动脉硬化、冠心病、心绞痛、脑卒中后遗症及心脑供血不足引起的疾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