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荡白云茶生长环境

发布时间 : 2020-11-28
茶生长环境 苦丁茶生长环境 上等茶叶生长环境

【www.cy316.com - 茶生长环境】

雁荡白云茶,又称雁荡毛峰,产于浙江乐清的雁荡山。该山位于乐清东北部,属括苍山支脉,山顶有平湖,芦苇丛生如荡,春雁南归,常宿于此,故有雁荡之称。相传东晋永和年间,阿罗汉诺讵那率弟子300人居雁荡山,诺讵那于大龙湫观瀑坐化为开山始祖。北宋时著名学者沈括著《梦溪笔谈》,称“天下奇秀,无逾此山”,于是雁荡山的名声更名扬于天下。境内群峰巍立,山谷深邃,飞瀑流泉,绿树荫浓,素以山奇水秀而著名。名胜有百又二峰,六十一岩,四十六洞,十二瀑,十七潭、十四障,十岭八谷,四水二湖。

雁荡白云茶产于雁荡山的龙湫背、斗室洞以及雁湖岗等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山上,其中尤以龙湫背所产者为佳。龙湫背为南北向的山谷,北面有高山屏障,山谷两岸多为冲积灰壤,土层深厚肥沃。茶树终年在云雾荫蔽下生长,承受云雾滋润,芽叶肥壮,长势甚好。另有一些茶树,生长在悬岩隙缝之间,相传古代有山僧训练猿猴攀登悬岩绝壁采茶,所采茶叶称为“猴茶”。

名茶产地龙湫背茶园旁之大龙湫瀑布,落差约190余米,泉水劈空而泻,犹如万马奔腾,又似满天星斗,蔚为奇观。清代诗人袁枚畅游雁荡山后,即写诗一首,描述大龙湫飞瀑,诗云:

龙湫之势高绝天,

一线瀑走兜罗绵。

五丈以上尚是水,

十丈以下全为烟。

况复百丈至千丈,

水云烟雾难分焉。

高峰百岗尖,海拔1150米,巍耸云霄,气势雄伟。名茶的又一产地雁湖岗,海拔1040米,茶园在雁湖之滨,终年云雾笼罩,古人有诗云:

山顶平湖拍碧天,

倚空不辨水云连;

一行风影晴空上,

十里涛光晓日边。

Cy316.com延伸阅读

仙湖茶生长环境


仙湖茶产于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上莞镇仙湖山脉,海拔1200米。茶树均种植在850米至1000米的崇山峻岭,山腰峡谷之中,由于茶园地势高耸,四季云缭绕,空气湿度大,日照短,漫射光多,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对茶树生长十分有利。所以,茶树大多茎干较矮,茸毛发达,叶绿素多,内含的茶素和含氮芳香物质丰富。优越的生态条件使上莞仙湖茶成为广东省名优绿茶之一。

上莞镇

上莞镇地处东源与龙川、和平三县交界处,距市区仅60公里,东与龙川义都接壤,南与曾田相通,西与漳溪交界,北与船塘毗邻,交通便利,资源丰富,民风纯朴,属革命老区。全镇辖区总面积102平方公里,下辖14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总户数6500户,总人口32000人。现有耕地总面积17534亩,其中水田14807亩,旱地2704亩,山地10.5万亩。2002年,全镇实现社会总产值9089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5275万元,工业总产值95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11元。该镇地广物博,资源丰富。其中石灰石资源十分丰富,蕴藏量达1亿吨以上。该镇近年来充分利用石灰石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外来资金在镇内办起了3间水泥厂、20多间石米厂和1间石料开发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仙石水泥厂已成为河源市建材行业的龙头企业,该镇也已成为建材之乡。该镇历来有种茶的传统,盛产仙湖茶,因此被人们称为茶叶之乡。仙湖茶口感甘、香、醇、滑、无污染,是该镇的拳头产品,更是岭南茶叶中的珍品,在河源地区及珠三角地区都有一定的名气,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近几年来,该镇依托仙湖茶的资源优势,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引进了20多个私人企业老板,投入2000多万元资金,办起了东源县农业龙头企业一万亩优质仙湖茶基地。目前,该镇拥有茶叶总面积达13000多亩,茶叶总产量达100吨,年产值达1000万元。此外,该镇还有独特的溶洞资源,其中碧修洞深达3公里,洞内景观奇特,并发现有50万年前的古动物化石(已经专家考证),可开发成旅游景点。

茶的生长环境


茶为常绿灌木,适应力极强。但欲求产量高、品质好,除具有优良的品种、精湛的采制技术外,还要具备优越的气候环境。 一般亚热带及热带地区的气候为宜;年降雨量1500毫米至2500毫米均适合。温度以20~25℃生长最旺,海拔自数十米至2000米,表土深,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或砂质黏土为佳。 气候条件 茶树的分布,主要受雨量、温度、海拔、风力与日光等自然环境的支配,自北纬40度至南纬30度之间,均可栽培。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有:雨量、温度、海拔、风与日光 (1)雨量:茶树性喜潮湿,需要多量而均匀的雨水,湿度太低,或雨量少于1500毫米,都不适合茶树生长。依测验分析,成木茶园1年间耗水量集中在春夏季,倘若年降水量超过3000毫米,而蒸发量不及1/2~1/3,即湿度太大时,茶易发生霉病、茶饼病等病症。换言之,雨量及湿度对茶叶的生长影响很大。世界著名茶区,如印度阿萨密邦年降雨量在1500~3000毫米;大吉岭在2000毫米以上,四季都不太明显;锡兰受东北季风及西南季风的影响,雨量高大6000毫米。 在秦岭以南的茶区受季风影响,都无特别干燥期,雨量在1500~3000毫米,如祁门茶区雨量在1700~1900毫米,相对湿度70%~90%,武夷茶区1900毫米、湿度80%,分布极为均匀。 全年雨量分配均匀无名显旱季,三分之二以上雨量集中在主要生长的春夏季,并且年均气温在16~20℃的地区均适合栽培茶树。不仅有利于茶树生长,且品质也佳。一般而言,台湾北部,因受东北季风影响,冬季有雨,年降雨量分布较均匀,中部及东部山区夏季有午后阵雨,足以弥补夏季所却。雨量蒸发量与湿度的关系应为雨量减蒸发量等于湿度。蒸发量大,必须雨量多,才能供应茶树生长需求。印度阿萨密邦的乞拉朋吉,年降雨量高大12000毫米,因蒸发量大,并不妨碍茶树生长。 凡空气中湿度较大的山地区域,多适茶树生长,著名茶区多沿江河而上,如杭州的西湖、武夷九曲、台湾文山的淡水河、新竹东头前溪等,都位于山川秀丽之地区。 (2)温度:茶树生长最适宜的温度在18~25℃之间,低于5℃时,茶树停止生长,高于40℃时容易死亡。其适应性视品种而异,一般来说小叶种生命力较大叶种强。 温度较低的茶区,茶产量不及温度较高的区域,但品质却较优。茶区气候差异并不十分显著,平均温度在21℃左右,气温垂直分布差异也不大。如海拔10米的林口及800米的鱼池茶区,温差不足2℃,冬季气温多在10℃以上。因此茶叶不但品质佳而且产量丰富。 (3)海拔:海拔高低决定茶叶的好坏。高山茶叶之所以较平地优良,主要是因为云雾笼罩、湿度足够且气压低、日照长,使得茶芽柔嫩,芬芳物质增多,因此醇而不苦涩;另外紫外光照射多,对茶叶水色及出芽影响极大。 (4)风与日光:风达二级则非经济植茶区,大叶种茶树,更须选无暴风的山地为宜。 日光的长短强弱直接影响茶叶的品质和产量,在日光充足照射下茶树生长健全,单宁增多,适制红茶;在弱光之下,如适当遮阴则单宁减少,叶内组织发育被抑制,叶质属软,叶绿素含氮量提高,适制绿茶。一般以上午10时至下午3时采摘的品质最优,日光温度在31℃时最适制包种,在37.2℃较适制乌龙茶。 土壤条件 优良茶区土壤首先需排水良好,表土深厚,在成分方面以含腐殖质及矿物质为佳,以PH值4.5~6最适合。

兰溪毛峰生长环境


【生长环境】

兰溪对茶树生长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这里年平均气温为15.1℃,一般年份界于14.5℃至15.5℃之间。3月间下旬开始,日均温达10℃,可持续220多天,直到11月下旬才下降。有效积温达4864℃,80%的年份为4683℃。4至11月的月平均气温为20.7℃,最热的7月份均温为27.7℃,最冷的1月份月均温为1.6℃。兰溪的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1134.7mm,而且多集中在茶季。4—11月的光照时数为1592.5小时(占全年总时数的73%),太阳辐射量为89.25千卡/cm2,有效辐射量为43.74千卡/cm2。这些自然条件,都是茶树生长生育所需要的适宜范围。兰溪的土壤,多为黄、黑砂壤土,深厚疏松,腐殖质含量较多,肥力较高,PH值在4—6.5之间。历来茶农多选择在海拔300至800米的高山区种茶。这里山势起伏多变,森林密布,植被丰富,雨量充沛,云雾弥漫,空气湿润(相对湿度75%以上)。

太阳迟来早去,光照不强,日夜温差较大。茶树芽叶生长缓慢,持嫩性强,肥厚多毫,有效物质积累较多。正如群众常说的,“云雾高山有好茶”。尤其是兰溪处于北纬31º43¹至32º37¹高纬度地区,年平均气温较低,很有利于氨基酸、咖啡碱等含氮化合物的合成与积累,这正是炒制优质绿茶所不能缺少的。历来为多人向往的五云(车云、集云、云雾、天云、连云)、两潭(黑龙潭、白龙潭)、一寨(何家寨),就具备这样得天独厚的典型生态环境,生产出来的兰溪毛峰,内含有效物质丰富,香高味爽。据中国茶科所对兰溪毛峰,氨基酸含量为3.62—4.34%,咖啡碱4.06—4.73%,儿茶素117.71—146.38mg/g,茶多酚20.02—21.87%。茶水浸出物,一般为43%左右,高的达46.5%,高出国家标准≥39%。所以,兰溪毛峰香高味浓又鲜爽,多次冲泡,香味犹存,魅力诱人。

【采制】

兰溪毛峰在清明节前后采摘。鲜叶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至一芽二叶初展,要求芽长于叶,芽叶成朵。制作工序分:摊放,轻微萎凋,高温杀青,,搓搡成条,摊凉,干燥等。成品兰溪毛峰:外形肥壮,银毫显露,色泽黄绿透翠,叶底绿中呈黄,沏泡后即还其茶芽之原形,汤色稍黄,香味甘爽,滋味醇和,饮后有回甜。

蒙顶茶生长环境


蒙顶茶产于四川蒙山。蒙山跨名山、雅安两县,山势巍峨,峰峦挺秀,绝壑飞瀑,重云积雾,景色与峨眉山、青蒙顶茶城山齐名古时采制蒙顶茶极为隆重而神秘。

每逢春至茶芽萌发,地方官即选择吉日,一般在“火前”,即清明节之前,焚香淋浴,穿起朝服,鸣锣击鼓,燃放鞭炮,率领僚属并全县寺院和尚,朝拜“仙茶”。礼拜后,“官亲督而摘之”。

贡茶采摘由于只限于七株,数量甚微,最初采六百叶,后为三百叶、三百五十叶,最后以农历一年三百六十日定数,每年采三百六十叶,由寺僧中精制茶者炒制。

炒茶时寺僧围绕诵经,制成后贮入两银瓶内,再盛以木箱,用黄缣丹印封之。临发启运时,地方官又得卜择吉日,朝服叩阙。所经过的州县都要谨慎护送,至京城供皇帝祭祀之用,此谓“正贡”茶。在正贡茶之后采制的,是供宫廷成员饮用的,制法亦精,有雷鸣、雾钟、雀舌、白毫、鸟嘴等品目。

如今,蒙顶茶是四川蒙山各类名茶的总称,有传统名茶,也有新创制的,其中品质最佳的有“蒙顶甘露”、“蒙顶黄芽”等。今日这些“凡茶”,其实早已胜过昔日的“正贡”仙茶了。

蒙顶甘露采摘细嫩,每年春分时节,当茶园中有5%左右的茶芽萌发明,就开园采摘,标准为单芽或一芽一叶初展。

水金龟的生长环境如何?水金龟的生长环境介绍


水金龟是乌龙茶中的珍品,其品质十分的优异,不仅有红茶的醇厚,又有绿茶的香甜,是一款集红茶与绿茶优点于一身的茶饮。众所周知,茶叶品质的好坏还会受到生长环境的影响,那么,水金龟的生长环境如何?一起来了解下吧。

水金龟生长环境

一、富含有机质化合物的土壤

1、水金龟茶土质,大部分成土母岩为火山砾岸、红砂岩和页岩组成。茶园土质受建梯壅土、挖山、客土等影响,土壤剖面混叠,含灰紫棕色红砂粒及小砾场,疏松而透水性强。

2、富含有机质,有效磷钾含量较高,土质偏酸性。这样的土壤条件下,水金龟茶树生长良好。

水金龟生长环境

二、良好的漫射光照

1、竹树成荫,长期云雾笼罩,造就了较好的漫射光环境,折射了波长较短的光质,使得波长较长的橙红光,蓝紫光更有利于水金龟茶树的光合作用。

2、同时荫蔽环境也缩短了日照是时间。使水金龟茶树叶张显得更大、持嫩好、品质更优。

水金龟生长环境

三、适中的温度及湿度

1、“盆景型”茶园环境,有利于温度的调节,荫蔽防止了强光直射。晚间,丹霞地貌吸收的太阳热量又能缓慢释放,极好地调节了适宜温度。

2、雨量充沛,时晴时雨,空气相对湿度大,土壤含水量高。茶园周国岩壁陡峭,岩顶植被茂密,水土保持良好。

以上就是水金龟的生长环境啦,肥沃的土壤、充足的光照、适宜的温湿度,才能孕育出优质的水金龟。

象棋云雾的生长环境


象棋云雾是产于昭平县象棋山的一种绿茶,茶区生态环境好,成品茶品质优异,饮之齿颊留芳,畅人心脾,解暑消炎,强身益寿,确有高山云雾茶的特色。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下象棋云雾的生长环境。

象棋云雾的生长环境

昭平县地处广西东部、桂江中游,山清水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昭平县自然资源丰富,茶叶是昭平县的新兴绿色支柱产业之一,全县现种有茶叶160000多亩,年产茶叶7030多吨。

昭平县山峦常青,奇峰林立,风景如诗如画,民族风情浓郁,人文自然景观繁多,县城东有天然睡佛、西有美女奇峰,是广西著名旅游胜地之一。境内有奇峰长廊和古木参天、神秘莫测的原始森林;有桂江翠竹和鬼斧神工的天然溶洞;有摩崖石刻和迷人的瀑布温泉。然而,更令人神往的是至今已有500年历史、景色天然合一、被游客誉为"梦境家园"的广西区级风景名胜区黄姚古镇。古镇内曲径通幽、古榕参天,石板街、大宅门、古戏台、宝珠观(广西省工委旧址)、文明阁、古石桥和奇峰溪流,构成了一幅自然天成的图画,令国内外游客留连忘返……

一入昭平,茶乡茶韵便扑面而来。昭平茶好种,当你一踏进昭平境地就会有一片片茶园呈现你眼前;昭平人好客,当你一踏进农家民宅就会有一杯杯热茶送到你手上。到昭平你不得不品昭平茶,很快你就会品出一种源于自然、赋予艺术、融入情调、渗进愉悦的味道了。

在昭平只要你在公路上驾车随便行走,那山旁一片片茂绿的茶园都会随处可见。园中挂起的一个个灯是以灯防虫灭虫的生态无公害管护的一种方式。假如你体力强壮的话,进深沟、爬高山,更会吃惊,在那山泉潺灌的沟地,在那云雾缭绕的峰峦,也有一片片的丰茂叠翠茶园。历史上昭平橡棋山石崖茶、将军峰银杉茶、大塔山毛尖茶早就誉名各地。至今昭平茶叶品种较多,茶园面积达5万多亩。

要是你赶在清明前,那经过一个冬天的积蓄,憋足劲的茶树在春风的吹拂下,新芽长得清沏透绿,更是惹人喜爱。“早采一天是宝,晚采一天是草”,当天采的鲜茶,必须当天炒制完毕。当晨雾似轻纱披盖着大地的时候,一群群采茶女工在万绿丛中游动着点点花红,双手不停地在茶丛中点动。这时,你会在欢声笑语的回荡中,感悟到这是一种出自清山绿水、源于自然生态的山茶呀。

关于象棋云雾的由来传说

在昭平县城西北40余里的文竹乡境内有一座海拔967米的象棋山。据《昭平县志》记载:“象矶山面积极广,地产名茶,味极佳”。说起这象矶山和象棋山还有颇为离奇的诸多传说。象矶山上悬崖峭壁,怪石嶙峋,古树参天,遍野奇花异草,满山飞禽走兽,山上气候宜人。其中有一崖峰拔地而起,突兀云霄。远眺形似炮楼,故人称其为“石炮楼”。攀登上山,更是令人心旷神怡,“石炮楼”周围石笋林立,浓荫蔽日,远望众山小,近闻猴鸟声,云雾缭绕,清风徐徐,恰似处身于蓬莱仙境。

传说,很久以前,有众神仙遨游山川,路经象矶山时,被这周围的山色水光吸引,便坐在“石炮楼”崖下憩息观光,并摆出棋盘,互相对弈。仙童用山涧的清泉渗化仙丹为茶,侍奉神仙。众仙一边品茗、谈笑,一边着棋、浏览风光,兴尽宽怀后,觉得难得到此一游,应留迹人间,让百姓受惠。于是,命仙童将携来的仙丹撒入山涧,然后飘然而去。

从此之后,象矶山上四处悬崖峭壁生长出了许多茶叶树苗,一天,有位烧炭翁来到象矶山上采摘茶芽。他把摘来的茶芽,用炭火烤焙,反复搓揉烘干后,装入干竹筒内,每次下山卖炭时也顺便卖茶叶。众客饮到此茶,倍感芳香、甘甜,能提神醒脑,明目清心。便一传十、十传百,象矶茶在方圆几百里都传开了。后来,为纪念众仙棋手和这位烧炭翁,人们就更其山名为“象棋山”,在此山上长出的茶取名为“象棋茶”。

苦瓜茶的生长环境要求


苦瓜茶种植地分布我国各地,以热带省份海南出产的品质为佳,当地的自然环境将生态系统调节到适合苦瓜生长的最佳状态,所出产的苦瓜深受茶客的喜爱。

1、温度

苦瓜喜温,较耐热,不耐寒。种子发芽适于30-35℃,温度在20℃以下时,发芽缓慢,13℃以下发芽困难。在25℃左右,约15天便可育成具有4-5片真叶的幼苗,如在15℃左右则需要20-30天。在10-15℃时苦瓜植株生长缓慢,低于10℃则生长不良,当温度在5℃以下时,植株显著受害。但温度稍低和短日照,发生第一雌花的节位提早。开花结果期适于20℃以上,以25℃左右为适宜。15-25℃的范围内温度越高,越有利于苦瓜的生育 ——结果早,产量高,品质也好。而30℃以上和15℃以下对苦瓜的生长结果都不利。

2、光照

苦瓜属于短日性植物,喜阳光而不耐荫。但经过长期的栽培和选择对光照长短的要求已不太严格;可是若苗期光照不足,会降低对低温的抵抗能力。海南北部冬春苦瓜遇低温阴雨天气影响,幼苗生长纤弱,抗逆性差,常易受冻害就是这个道理。开花结果期需要较强光照,光照充足,有利于光合作用,提高座果率;否则,易引进落花落果。

3、水分

苦瓜喜湿而不耐涝。生长期间需要85%的空气相对湿度和土壤相对湿度。天气干旱,水分不足,植株生长受阻,果实品质下降。但也不宜积水,积水容易沤根,叶片黄萎,轻则影响结果,重则植株发病致死。

4、土壤养分

苦瓜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广,从砂壤到轻粘质的土壤均可。一般以在肥沃疏松,保水、保肥力强的壤土上生长良好,产量高。苦瓜对肥料的要求较高,如果有机肥充足,植株生长粗壮,茎叶繁茂,开花结果就多,瓜也肥大,品质好。特别是生长后期,若肥水不足,则植株衰弱,花果就少,果实也小,苦味增浓,品质下降。苦瓜需要较多的氮肥,但也不能偏施氮肥;否则,抗逆性降低,从而使植株易受病菌浸染和寒冷为害。在肥沃疏松的中壤土里,增施磷钾肥,能使植株生长健壮,结瓜可以经久不衰。

普陀佛茶的生长环境


普陀佛茶产于中国浙江普陀山,普陀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地处浙江省舟山群岛,也称“普陀岛”。普陀海岛气候宜人,空气洁净,阳光漫射,常年多雾,云雾弥漫,雨量充沛,十分适宜茶树生长。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下普陀佛茶的生长环境。

普陀佛茶的生长环境

普陀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地处浙江省舟山群岛,也称“普陀岛”。普陀山顶峰--佛顶山,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这里冬暖夏凉,四季湿润,土地肥沃,林木茂盛,日出之前云雾缭绕,露珠沾润。加之茶树大都分布在山峰向阳面和山坳避风的地方,这为茶树的生长提供了十分优越的自然环境。

普陀佛茶位于舟山市东南部莲花洋上的普陀山,是岛屿型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一面是群山的奇峰,一面是广阔的沙滩,绿色的山峦丛林当中,点缀着许多金色的庙庵寺院,从空中往下看,真像一个人工精心培植的美丽“盆景”。

相传普陀山是南海观世音修真得道的地方,山上的寺庙都以供奉观世音为主,这是普陀山的一大特色。普陀山为丘陵性岛屿,地处东海之滨的东端,山丘海拔200米左右,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暖夏凉,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6.5℃,年均降水量1187毫米;山丘土壤多为红黄壤土,腐殖丰富,土层肥厚,林木茂盛。

普陀海岛气候宜人,空气洁净,阳光漫射,常年多雾,云雾弥漫,雨量充沛。岛上植被茂盛,土地肥沃,茶园生态环境优良,所产茶叶品质优异。佛茶在每年清明节前后采制,取鲜叶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要求“匀、整、净、嫩”。鲜叶采回后经薄摊--杀青--揉捻--搓团--起毛和干燥等工序制作成茶。普陀佛茶外形“似螺非螺,似眉非眉”,色泽翠绿批毫,香气馥郁芬芳,汤色嫩绿明亮,味道清醇爽口,又因其似圆非圆的外形略像蝌蚪,故亦称“凤尾茶”。

普陀佛茶的采制工艺

1、机械采摘

分两次进行,茶片采摘有单人和双人采摘机。春茶第一轮,已达一芽二叶时进行;10天后一芽三叶期时进行第二轮。单人机日采茶工效相当于人工18倍,但重切碎叶和老梗老叶较多。双人机正副手配合,每人每台采茶工作量可达1650kg。应采蓬面15~20cm处的茶叶,切割过高或过低都影响茶叶质量。成熟茶园分两次采摘,来回一次完成。投产茶园采茶季节结束后,要求茶蓬面留叶指数应在3叶以上,或蓬面厚度10cm以上。

2、茶叶加工

鲜叶—摊放—杀青—揉捻一炒制—提毫—烘干—入仓。机械化技术进入加工车间的鲜叶应立即摊青,不同等级、不同品种的鲜叶要分别摊青,雨水叶要摊薄,不能重叠,每小时翻一次,鲜叶应摊放在竹席上,厚度为1—3cm,摊放地点要求阴凉,不受阳光照射,清洁卫生,空气流通无异味,嫩叶要随时观察,4~12h内以鲜叶失重率10%—15%为宜。摊放过程中,适当轻翻以利均匀散发水分和散热。鲜叶经杀青机、揉捻机、齿切机、理条机、风力选别机、圆筛机、烘干机加工后,所制茶叶条索紧结,卷曲匀齐,色泽翠绿,白毫显露。

本文就介绍到这里。普陀佛茶属于绿茶一类,品质上乘,内质也十分丰富,具有品饮的价值。常饮对身体还有诸多的益处,有利尿、降脂减肥、提神消疲等方面的功效。

碧螺春茶的生长环境


碧螺春又称“洞庭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太湖洞庭山,属于绿茶类。

碧螺春茶叶生产对气象条件的要求

1.1温度

碧螺春茶树属亚热带耐阴性多年生植物,小叶种茶树。喜温喜湿,要求年平均气温、生产期间月平均气温均在15℃以上[1]。3月连续3 d以上日平均气温≥10 ℃时,茶芽萌动生长、鱼叶迅速展开;气温稳定在10 ℃以上时,茶芽、叶片生长加快,并抽出新梢;15~20 ℃时生长较快;20~30 ℃时生长最旺盛,但易老化,因而有“茶到立夏一夜粗”的说法。

1.2水分

水是茶树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茶叶采摘过程中,新梢不断萌发,茶叶相继采摘,需要连续地补充水分,因而茶叶生产中要求年降雨量在1 500 mm左右,月降雨量在100 mm以上;灌溉条件好的茶园,年降雨量在1 000 mm以上,相对湿度保持在80%左右[2]。

1.3光照

茶树有机体中90%~95%的干物质靠光合作用合成。光对茶树生长、茶叶质量有较大的影响,其中红光、黄光易被茶树吸收利用[3]。在光照强度较弱的条件下生长的鲜叶,氨基酸含量较高,有利于制成香浓味醇的绿茶。

1.4灾害性天气影响

春季低温阴雨,盛夏高温少雨、干旱都会影响茶叶的产量和质量[4]。但在高温强日照条件下生长的鲜叶,多酚类含量较高。

2碧螺春茶叶生长气候条件分析

苏州太湖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具有夏季温暖潮湿多雨、冬季干燥寒冷、季风明显、四季分明、冬夏季长、春秋季短、降水丰沛、日照充足和无霜期较长等气候特点。

2.1洞庭山气候条件

(1)温度条件。年平均气温为16.5 ℃,4—10月月平均气温均>15 ℃。历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9.3 ℃,最低气温为-12 ℃;日最低气温≤-5.0 ℃历年平均日数为0.5 d,1991年和1993年最多为2 d;≥10℃积温为5 482 ℃。

(2)水分条件。年平均降雨量为1 188.6 mm,除当年10月至翌年2月及4月期间月平均降雨量<100 mm之外,其余各月平均降雨量都在100 mm以上,3—8月平均雨日>10 d。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7%,各月平均相对湿度为73%~82%。

(3)日照条件。年均日照时数为1 812.8 h,日照百分率为41%。日照时数最多的是7月,为210.5 h,日照百分率为49%;最少为1月,仅113.8 h,日照百分率36%,日照百分率以3月最低,仅34%。日照时数季节分布为:春季(3—5月)449.8~500.3 h,夏季(6—8月)529.5~600.6 h,秋季(9—10月)447.0~517.5 h,冬季(11—2月)368.4~407.6 h。

2.2碧螺春茶叶生长的有利气候因素

(1)2月中下旬至3月上旬为茶叶萌动期,平均气温为7.5 ℃,平均降水量为95.8 mm,该时期当连续3 d以上日平均气温≥10 ℃时,有利于休眠状态的越冬芽逐渐膨大,当芽体露出鳞片部分达鳞片长度的1/3以上时,即进入萌动期。

(2)2月下旬至3月上中旬为茶叶萌发期,平均气温为7.8 ℃,平均降水量为101.5 mm。此时气温开始回升,土壤水分充足,茶叶开始萌发,茶芽、叶片生长加快。若遇暖冬或早春气温显著偏高,会促使茶芽早发;若后期温度正常,无倒春寒天气,则春茶开采期将明显提早,明前茶产量增加,前期偏暖对春茶有利。

(3)3月上中旬至4月中下旬为茶叶采摘期,平均气温为10.5 ℃,平均降雨量为88.9 mm,其中3月上中旬有利于茶芽萌发初展,可开始采摘“一旗一枪”不超过2 cm的特优质碧螺春茶。期间空气相对湿度为76%左右对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均有利,日照百分率为35%左右,光照强度较弱,有利于制成香浓味醇的绿茶。3、4月春雨绵绵,平均雨日25 d,天气多晴雨相间,对茶叶品质和采摘最有利,由于该时期气温仍有波动,有升有降,正负距平交替出现,可使茶叶产量分布均匀,高峰不明显,保证高品质茶的产量。4月上旬平均气温为13.3 ℃,旬降雨量为23.0 mm,茶芽、叶片生长速度加快,仍可采摘部分优质螺春茶。4月中旬开始,旬平均气温为15.4 ℃,旬平均降雨量为20.9 mm,春茶生长迅速,高峰突出、产量集中,是春茶采摘旺盛期,此时大量优质炒青绿茶等可以采摘。

2.3碧螺春茶叶生长的不利气候因素

(1)冻害不利茶树越冬,对茶叶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如2008年初的连续雨雪低温冰冻天气对碧螺春茶树的生长产生了直接和间接的影响,连续低温雨雪冰冻过程出现在1月11—22日,持续了12 d,使得许多幼年茶树树枝被积雪压断,此外,雪落在茶叶上,叶芽中的液泡被冻坏,从而产生“焦头”现象。2月温度持续偏低,茶叶萌动晚,导致2008年碧螺春茶采摘期比往年推迟近半个月。

(2)低温连阴雨对茶叶成长有影响。3月中、下旬<10 ℃低温阴雨天气≥3 d时,茶芽停止生长,叶片生长缓慢。如1998年3月15—30日连续16 d出现低温阴雨天气,致使茶叶采摘期推迟到4月5日,采茶次数减少,优质名茶少且总产量低。

(3)高温干旱对茶叶生长不利。根据研究,当最高气温>35 ℃,平均相对湿度低于60%,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35%以下时,茶叶的生长发育受到限制,如果这种天气条件持续8~10 d后,茶叶就会受害。苏州洞庭山地区属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虽然受太湖水体调节作用,使得该地区平均气温较周边略低,但若被副太平洋高压控制,则易出现持续晴热天气,导致土壤供水不足,影响茶叶生长。因此,高温干旱为影响碧螺春茶叶生长的又一不利因素。

3太湖地区碧螺春茶叶生产对策

3.1选择山区中层作为茶叶基地

由于山区夏季气温偏低,茶叶生长不易受高温危害;山区中层排水通畅,不易遭受洪涝和干旱侵袭;山上云雾较多,湿度、光照适宜,有利于优质茶叶生长;受山区小气候影响因素,冬季不易受到冻害。

3.2防御霜冻

在低温寒潮来临前用稻草、遮阳网、地膜等覆盖地面,可减少土壤的热辐射,增强地温,保护茶树,促进茶树抵御霜冻。

3.3防冻害

冬季遇有连续雨雪冰冻天气情况时,应及时清除积雪;加强茶园管理,受灾后尽快修剪受冻枝叶;及时补充肥料,促使茶树尽快恢复生机。

3.4低温阴雨,防渍害

降水过多时,若茶园排水不畅,茶树易受渍害,易使茶树烂根,茶芽迟发,造成减产,因此,要及时清理水沟系统,保证地下水位在1 m以下,做到雨停园干,茶园内不积水。

3.5雨后晴热,适时采摘

雨后连续2~3 d气温在20 ℃以上时,温度较高,天气晴热,嫩叶生长速度快,会出现洪峰,茶叶迅速老化,采摘时间相应缩短。要保证充足的人工抢采抢收,以免不及时采摘造成产量亏损。

浙江:普陀佛茶的生长环境


普陀佛茶产于中国浙江普陀山。

普陀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地处浙江省舟山群岛,也称“普陀岛”。普陀山顶峰--佛顶山,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这里冬暖夏凉,四季湿润,土地肥沃,林木茂盛,日出之前云雾缭绕,露珠沾润。加之茶树大都分布在山峰向阳面和山坳避风的地方,这为茶树的生长提供了十分优越的自然环境。普陀佛茶位于舟山市东南部莲花洋上的普陀山,是岛屿型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一面是群山的奇峰,一面是广阔的沙滩,绿色的山峦丛林当中,点缀着许多金色的庙庵寺院,从空中往下看,真像一个人工精心培植的美丽“盆景”。相传普陀山是南海观世音修真得道的地方,山上的寺庙都以供奉观世音为主,这是普陀山的一大特色。普陀山为丘陵性岛屿,地处东海之滨的东端,山丘海拔200米左右,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暖夏凉,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6.5℃,年均降水量1187毫米;山丘土壤多为红黄壤土,腐殖丰富,土层肥厚,林木茂盛。 普陀海岛气候宜人,空气洁净,阳光漫射,常年多雾,云雾弥漫,雨量充沛。岛上植被茂盛,土地肥沃,茶园生态环境优良,所产茶叶品质优异。佛茶在每年清明节前后采制,取鲜叶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要求“匀、整、净、嫩”。鲜叶采回后经薄摊-杀青-揉捻-搓团-起毛和干燥等工序制作成茶。普陀佛茶外形“似螺非螺,似眉非眉”,色泽翠绿批毫,香气馥郁芬芳,汤色嫩绿明亮,味道清醇爽口,又因其似圆非圆的外形略像蝌蚪,故亦称“凤尾茶”。本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