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茶梗的作用与口感

发布时间 : 2020-11-28
普洱茶茶梗 普洱茶茶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普洱茶梗

普洱茶茶梗。

茶梗一般用于提高茶叶的香气,在茶叶加工过程中,香气可从梗转移到叶芽中,没有专门喝茶梗的。

制作普洱茶,茶梗不用全部去除的,茶梗增加普洱茶的甜度,是好东西.

茶梗也是含有有效成分的,虽然泡的时候不是很美观,但是去之不是可惜了吗?

一般来说茶梗对于消费者是不喜欢的东西。但在普洱茶中,如果你喜欢厚的口感,适当的茶梗是有必要的。普洱茶茶梗虽然影响了茶叶的美观,然而,人们却不知,茶梗对茶叶品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所谓普洱茶耐泡,指的是茶经过多次冲泡后,其汤色口感没有太大的变化。普洱茶确实经久耐泡,其实我们看到的只是表面,它之所以耐泡,是因为普洱茶所内含的物质在起作用。乔木普洱茶树历经了数百上千年的生长,它的叶芽上积攒了丰富的营养物质,在饮用时必然要经过很多次的冲泡才能释放完毕,这就是我们感觉到的它经久耐泡的缘故。

普洱茶茶梗中含有相当数量的香气物质,茶叶香气由第一叶至第三叶逐渐下降,而茶梗的香气最高。茶叶香气物质主要在茶梗和嫩叶的主脉中,而且嫩梗中的氨基酸高于嫩叶。茎梗中的维管束是养分和香气的主要输导组织,所含物质大部分是水溶性的,茶叶在加工过程中,香气从梗中随水分蒸发转移到叶中,这些物质转移到叶片后与叶片的有效物质结合转化形成更高更浓的香味品质。

所以,要有适当的茶梗才能制出香高味浓的普洱茶,茶梗的长度根据茶类品种和花色不同而要求不一样。

cY316.com延伸阅读

普洱茶中有红梗会不会影响口感?普洱茶中有红梗会不会影响口感?


有网友私信:普洱茶茶中有红叶梗,是不是品质不好?不知道,经常喝茶的你,有没有遇到这个问题?从品鉴普洱茶的五大因子的角度来看,好茶要求外形匀整、净度高、无杂物。从这个角度看,有红叶梗的普洱茶,绝对不是“好茶”!

俗话说,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普洱茶中为什么会有红叶梗?这是采摘的问题,还是品质问题?还是工艺的问题?

一片叶子,如果不小心被折了,压了,折口就会发生氧化。同理。茶农采摘的鲜叶茶叶长时间放在麻袋或者背篓里面,若是没有及时进行摊晾便会捂到茶叶。被捂到的茶叶就有可能会出现红梗红叶的现象。

去过茶山的朋友,应该知道,采摘这条路一点都不好走,不仅山高路远,而且颠簸,有些路车是没有办法进入的,只能靠双腿。所以,这样出现红梗红叶的现象是无法避免的。

这是采摘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

其次,就是工艺。

普洱茶在杀青时杀青工艺不好、杀青不到位、杀不熟、杀不均匀、过于低温长炒;揉捻时时间长短、受力不均;存储不当或其他的都有可能出现茶叶红梗红叶。

那普洱茶中有红梗好还是不好?会不会影响口感?

从品鉴普洱茶的角度来看,不管红梗出现的原因是什么,都不是一件好的事情,因为它破坏了茶叶外形口感汤色的统一。可以说,它的存在就是告诉我们,茶叶在某个环节出了问题,同时,也折射了茶企对产品品质监管不严谨的问题。

但是,出现红梗红叶不能说明这茶叶的品质差,因为老班章古树茶,冰岛老寨茶,易武古树茶都会出现这个问题,越是偏远越是原始的茶园,越容易出现。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绝不是一个高品质茶该有的待遇。哪怕这红梗红叶是后期存放时才出现的,作为一个合格的茶人,都不应该让它出现在接待客人的茶杯里。

你们说是不是?

在品鉴普洱茶的5大因子里,我们看到的不是净度,就是纯正,不是无杂物,就是色泽统一。这就是优质普洱茶的最基本要求。

或许你觉得,只要不是茶品质的问题不就行了!可,要注意噢,一款老班章的头春茶,原本没有有红梗红叶,可以卖8000一斤,有了红梗红叶之后,只能卖4000一斤,甚至更低。

红叶红梗,是不是会让你自降身价呢?

普洱茶的茶梗有什么作用?普洱茶的茶梗有什么用处?


通常我们说到茶叶,那是以级别论高低的,凡高端的茶,往往是那些嫩度级别高的茶。

但凡事有?例外,这是针对其它茶类的,对于普洱茶,不一定级别越高越好,一饼普洱茶中,有些粗枝大叶,比如黄片,比如茶梗,虽然有碍观瞻,却可以起到调节香气滋味的妙用。

以茶梗为例,俗语言“老甜嫩香”,即说在茶叶的滋味中,老的叶子和茶梗更显甜,嫩的芽叶更显香,其实,老茶梗的香不亚于嫩茶,甜则远过之。

既然梗的作用如此重要,为什么毛茶制作前还需要捡剔掉一部分茶梗呢?

1、什么是“茶梗”?

茶梗,是指茶叶的叶梗,也叫茶枝、茶茎,比起芽头和嫩叶来说相对较老。在一些嫩度要求比较高的茶,如绿茶,只摘取芽头制作,不留茶梗,而在普洱茶等其他大多数茶叶里,梗则很常见。

一般人听到茶梗,可能会觉得它是混在茶叶里的粗老杂物,所以觉得有梗的茶叶就是没有捡剔干净,那为什么茶叶里还要留梗?

2、茶梗:香气的“储存地”

尽管茶梗营养成分有限,但其中含有相当数量的香气物质,茶叶在加工过程中,香气从梗转移到叶芽中,要有适当的茶梗才能制出香高味浓的茶叶。

同时,茶梗里面的维管束负责运送营养成分,因此茶梗中的糖类物质和氨基酸类都显著高于芽叶。

糖类物质有助于增加茶汤的甜醇和粘稠的口感,且茶多糖对人体益处极大;氨基酸类物质不仅让茶汤滋味口感鲜爽感,在制茶过程中,氨基酸降解还能产生其他香气物质。

3、去老梗,留嫩梗

茶梗也分老梗和嫩梗。老梗,不论是段子还是茶里,都是不受欢迎的。老梗已经严重木化,在鲜叶采摘时就很硬,制成成茶,则会对茶叶的美观度和叶底的匀整度打折扣,而且也不会为口感加分。这部分老梗,是需要去除的。

普洱茶也不是更越多越好,以下一份实验数据可看出不同级别的生茶和熟茶里,梗的数量不同会有哪些影响。

4、如何分辨老梗和嫩梗?

用指尖去捏一捏,一般嫩梗比较柔软,颜色呈嫩黄色,轻掐易断,工艺得当的话易断但不易碎。老梗看上去颜色较深,捏起来生硬扎手。

另外,树龄越大的茶,吸收的营养物质丰富,梗会相对粗长一些,但并不是老梗的表现。

茶梗在普洱茶的转化上也起到非常重要的角色,毛茶捡剔时适当保留一些嫩梗,有利于增加茶汤醇厚的香气滋味,所以才会说,好茶和段子一样,也是要有“梗”的。

说起“梗”来,人们对这个充满欢乐的东西都津津乐道,喝普洱茶也一样,“有梗”才够味。

普洱茶的口感与价值


中国是一个拥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同样就会拥有上千年的物质文明传承。比如茶叶,就是一个几千年不断传承的产品或者说相关技艺,普洱茶又是其中的佼佼者。有厚重的历史就会伴随厚重的门槛,这个门槛不是说我们很难进入,而是说我们很难搞懂。一方面是由于信息不对称,更主要还是由于信息量太大,不同观点太多;历史断代与转折等问题造成了许多无法确定与标准化。

在与很多新入门的普洱爱好者谈到他们如何选择一款好普洱时,大家都是比较简单的说看口感而定,但具体问到什么是好的口感时,大家基本上是没有总结过的。尤其是近几年,大多数人已经认识到普洱古树茶无论是从新茶口感还是存放价值以及稀缺程度都优于其它原料时,很多商家很快把自己销售的普洱茶叶“变成”了知名的古树茶。于是很多消费者就更难判断真伪与价值了。尤其是要长期存放,那就更要谨慎了,买一饼价值不高的茶叶本来无所谓,但存放十年,二十年后发现不好就很不划算了,时间成本太高。

古树普洱价值

对于新入门的茶友,自己购买普洱茶的目的主要有三种:自饮,收藏,送人。无论是那一种,都希望买到口感好,有收藏价值的茶叶,但首先要清楚认知的第一种价值观是所有茶都是有相对性的。比如台地茶不能和古树茶比,有年份的茶与新茶也没有可比性;生茶与熟茶也没有可比性;批量生产的大货与传统大师手工茶更没有可比性。所以我们在购买之前应尽量搞懂我们喜欢的品类,然后再收藏也不迟,因为普通人收藏普洱茶一方面是为了增值,更主要的还是预防将来喝不起,比如88青以上的茶,大约都是10万以上一饼了,大多数人已经喝不起了,所以存自己买的起的新茶成为一种必然。那么我们就从收藏古树新茶的角度去探讨口感与价值。

古树普洱口感

除了老茶,能够入口甜柔的不一定是好茶,以我们对普洱古树新茶的了解,一般1到3年的茶叶都比较刚烈。入口苦、涩、生、香、浓皆有。但是好的普洱基本上几秒种就会转化。苦变甘,涩生津,且生津回甘持久者优于其它茶。特别好的普洱茶在喝几泡之后口腔的维度升高,犹如刚刚刷过牙一样舒服清新,身体有明显的感应,如浑身发热,毛孔张开,微微冒汗,气韵当头等。为此我专门写了一篇

普洱茶茶汤的“厚薄”与“浓淡”


茶,厚是指滋味丰富,多种不同的味道和谐配合在一起,给人饱满厚实的感受;浓是指某种味的强度。某茶如不够浓,可增加投茶量,增加水温,增加浸泡时间,就可以达到了,但它只是原有的味叠加,即增加其浓度,而不可能增添出其他味道来。某茶厚,是天赋的,即它原有内含物质丰富,析出丰厚的滋味。

有时我们说,这个茶淡,其实是说,这个茶不够滋味,不够厚。有误解者,或有意误导误解者,把不厚的茶,冲泡得更浓了。搞不清厚与浓的区别,容易走进一个误区,容易被人忽悠,或被人忽悠而不自知。薄与淡跟厚与浓是相对的,理解厚与浓,就不难理解薄与淡了。薄,指单薄,寡,单一;淡,指不浓,清淡。

薄与淡在实际上不易分清,尤其是对茶认识不很深的人,容易混淆。茶,可能会更多人喜欢清淡,清雅,很多茶友亦常说清心饮茶。俗话也有,一杯清淡的茶。清淡的茶,的确可令人更常饮,多饮,或更健康。试想,浓烈的茶,可以喝很多吗?又有谁可以长期受用呢?清淡的茶,不失其滋味丰富,才可口,人才会喜欢喝它;相反,如果清淡的茶,味道单一,寡口,人是不会喜欢喝的。薄和淡是两回事,薄是天赋的,是由其茶质所决定的;淡,是人为的,由冲泡决定。薄的茶,可以冲泡得很浓;也可以冲泡得很淡。淡的茶,则有厚、薄之分。茶底,或称叶底,指干茶叶充分冲泡开后的茶叶。由鲜叶制成的干毛茶,颜色和形状都发生了变化,不是很专业的人士很难从干毛茶辨别出茶叶的好坏。

普洱茶之树龄与口感:好的普洱茶什么口感?


【导读】人的年龄长,阅历会丰富;树的年龄长,根会深、粗、纵,所谓根深蒂固。人百年之后,称之为作古。树上百年,如果还活着,大概可称古树了。或者活着的人,只见其树长,而不见其树生,也可称其为古树了。古树茶说的人多,但很少人定义它的年龄,依我们之见应该上百年才可以称之为古树,树的正常寿命应该比人长很多,我们说古树,是以人百年之后作古的“古”,来说古树的“古”,所以古树应该是上百年的。在同一生态上,古树茶要优于小树茶。

1、千年野生古茶树(唐代或唐代之前树龄1000年以上)

原始雨林中野生的古茶树,一般胸径50cm、胸围160cm、树高15m以上、树龄千年以上,极其稀有。叶大、粗壮、叶脉鼓出,叶缘锯齿深,叶脉9~16对之间,与现代茶园栽种的大叶种叶脉(6-9对之间)完全不同。持嫩度高,一芽两叶,一般重0.5~1g,是一般古树茶的三倍重。所制晒青绿茶,汤色绿黄,香气清爽,略带野生茶特有的腥味,与栽培型茶树香气截然不同,水溶性果胶丰富,几乎无苦涩味,满口润甜,回甘极其绵长持久。

2、大茶树(宋代树龄500-1000年)

滇南茶区的少数民族茶农,把树高5m以上,难以采摘的栽培型古茶树叫做大茶树,大茶树一般都是该茶园树龄最老的几棵或是最大的茶树王。一般情况下,大茶树胸径30-50cm,胸围100~160cm,树高5~15m左右,树龄多在500~1000年之间。用大茶树嫩芽做的晒青绿茶叫做大树茶。就品饮经验而言,茶树树龄越大,生态环境越好,口感就越协调,水溶性果胶、树脂含量就越高,口感就越温润。

3、原生态古茶树(明代树龄300-500)

大多胸径在10-35cm,胸围35-110cm,树高3-6m,树龄多在三四百年。由于地表植物未被除去,所以茶园生态良好,尽管树龄很大,但茶树未见衰老迹象。所制晒青绿茶,芽叶粗壮,多数叶脉9~16对之间,果胶质丰富,口感甜润,微苦微涩,苦涩感在口腔内停留时间很短,大约几秒钟。

4、生态古茶树(清代树龄100-200)

大多胸径在10-25cm,胸围35~80cm,树高2.5~4.5m,树龄多在一二百年。由于大量地表植物被除去,采摘频繁,很多生态古茶树有衰老迹象。所制晒青绿茶,芽叶粗壮,多数叶脉在9~16对之间,果胶质丰富,口感甜润,弱苦弱涩,苦涩在口腔内停留的时间短,大约十几秒钟,与树龄更大一些的原生态古树茶较难区分。

5、老茶树(民国树龄60-100年)

种植于1912-1949民国年间,多数茶树胸径在5-15cm,胸围15-50cm,树高1.5-3m,树龄60-100年,不够100年。所制晒青绿茶,芽叶较为粗壮,多数叶脉9~16对之间,果胶质丰富,口感甜润,有点苦涩,苦涩在口腔内停留的时间不长,大约几十秒钟,与古树茶有些难于区分。

6、小茶树(1949-1976年树龄35-60年)

1949-1976年间种植的茶树,树龄35-60年之间,多数植株树高80-120cm,每亩约1500-2000株。所制晒青绿茶,芽叶不甚粗壮,苦涩在口腔内停留时间长,口感的协调性比台地茶好,比古树茶差。

7、台地茶树(1976-至今树龄0-35年)

1976年以后,条列式密植的扦插苗无性系茶树,多数植株树高60-90cm,每亩约2000-3000株。所制晒青绿茶,由于施用化肥和密植,产量大,生长周期快,强苦强涩,并且苦涩味在口腔中久久不褪,与古树茶口感差别巨大。

茶叶常识:普洱茶梗对茶叶品质的作用


普洱茶依外型来看就有分好多种,有紧茶、散茶、沱茶等,而这些茶一眼看上去都像没有茶梗一样。由于茶梗影响了茶叶的美观,于是人们往往忽视了茶梗的优点,却不知道普洱茶茶梗的功效有多少,对茶叶的品质有多重要,总是对茶梗不屑一顾。都说普洱茶耐泡,泡了七泡之后汤色还是浓厚,殊不知普洱耐泡的原因都是因为茶梗的关系。

所谓普洱茶耐泡,指的是茶经过多次冲泡后,其汤色口感没有太大的变化。普洱茶确实经久耐泡,其实我们看到的只是表面,它之所以耐泡,是因为普洱茶所内含的物质在起作用。乔木普洱茶树历经了数百上千年的生长,它的叶芽上积攒了丰富的营养物质,在饮用时必然要经过很多次的冲泡才能释放完毕,这就是我们感觉到的它经久耐泡的缘故。

茶梗中含有相当数量的香气物质,茶叶香气由第一叶至第三叶逐渐下降,而茶梗的香气最高。茶叶香气物质主要在茶梗和嫩叶的主脉中,而且嫩梗中的氨基酸高于嫩叶。茎梗中的维管束是养分和香气的主要输导组织,所含物质大部分是水溶性的,茶叶在加工过程中,香气从梗中随水分蒸发转移到叶中,这些物质转移到叶片后与叶片的有效物质结合转化形成更高更浓的香味品质。

普洱茶中茶梗的作用是什么?


普洱茶依外型来看就有分好多种,有紧茶、散茶、沱茶等,而这些茶一眼看上去都像没有茶梗一样。由于茶梗影响了茶叶的美观,于是人们往往忽视了茶梗的优点,却不知道普洱茶茶梗的功效有多少,对茶叶的品质有多重要,总是对茶梗总是不屑一顾。

都说普洱茶耐泡,泡了七泡之后汤色还是浓厚,殊不知普洱耐泡的原因都是因为茶梗的关系。

茶梗中含有相当数量的香气物质,茶叶香气由第一叶至第三叶逐渐下降,而茶梗的香气最高。茶叶香气物质主要在茶梗和嫩叶的主脉中,而且嫩梗中的氨基酸高于嫩叶。茎梗中的维管束是养分和香气的主要输导组织,所含物质大部分是水溶性的,茶叶在加工过程中,香气从梗中随水分蒸发转移到叶中,这些物质转移到叶片后与叶片的有效物质结合转化形成更高更浓的香味品质。

饼茶中压制一定的茶梗,更有利于后期的转化?

其实茶梗的所泡出来的茶汤与普洱茶所泡出来的茶汤是一样的,普洱茶“陈化”的原理,是茶叶内的茶多酚在一定的温度湿度条件下,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发生非酶促自动氧化,进而与其它物质聚合,形成黄褐色聚合物,使普洱生茶汤色逐渐加深,直至变为黄褐色的过程。茶梗在茶饼中可以让茶饼,更充分的和空气接触,因为更有利于后期的转化。

普洱茶的口感与树龄的关系


我们每天都在喝普洱茶,就会深有感触,不同茶树的口感都不一样,其实我们都清楚,普洱茶的口感和树龄是有很明显的关系滴,具体详情请看下面的介绍。

千年野生古茶树(树龄1000年以上)

树龄千年以上的古茶树,极其稀有,原始雨林中野生的古茶树,一般胸径50cm、胸围160cm、树高15m以上。千年以上的古茶树叶大、粗壮、叶脉鼓出,叶缘锯齿深,叶脉9~16对之间,与现代茶园栽种的大叶种叶脉(6-9对之间)完全不同。持嫩度高,一芽两叶,一般重0.5~1g,是一般古树茶的三倍重。其汤色绿黄,香气清爽,略带野生茶特有的腥味,与栽培型茶树香气截然不同,水溶性果胶丰富,几乎无苦涩味,满口润甜,回甘极其绵长持久,普洱茶的价格也极高普洱茶的功效与作用最为明显。大茶树(树龄500-1000年)

大茶树一般都是该茶园树龄最老的几棵或是最大的茶树王,云南滇南茶区的茶农,把树高5m以上,难以采摘的栽培型古茶树叫做大茶树。通常,大茶树胸径30-50cm,胸围100-160cm,树高5-15m左右,树龄多在500-1000年之间。用大茶树嫩芽做的晒青绿茶叫做大树茶。正确采用普洱茶的泡法,茶汤温润,茶树树龄越大,生态环境越好,口感就越协调,水溶性果胶、树脂含量就越高,口感就越温润。

原生态古茶树(树龄300-500)

由于地表植物未被除去,所以茶园生态良好,尽管树龄很大,但茶树未见衰老迹象。原生态古茶树大多胸径在10-35cm,胸围35-110cm,树高3-6m,树龄多在三四百年。所制晒青绿茶,芽叶粗壮,多数叶脉9-16对之间,果胶质丰富,口感甜润,微苦微涩,苦涩感在口腔内停留时间很短,大约几秒钟。生态古茶树(树龄100-200)

由于大量地表植物被除去,采摘频繁,很多生态古茶树有衰老迹象。生态古茶树大多胸径在10-25cm,胸围35-80cm,树高2.5-4.5m,树龄多在一二百年。所制晒青绿茶,芽叶粗壮,多数叶脉在9~16对之间,果胶质丰富,口感甜润,弱苦弱涩,苦涩在口腔内停留的时间短,大约十几秒钟,与树龄更大一些的原生态古树茶较难区分。

老茶树(树龄60-100年)

种植于1912-1949民国年间,多数茶树胸径在5-15cm,胸围15-50cm,树高1.5-3m,树龄60-100年。所制晒青绿茶,芽叶较为粗壮,多数叶脉9~16对之间,果胶质丰富,口感甜润,有点苦涩,苦涩在口腔内停留的时间不长,大约几十秒钟,与古树茶有些难于区分。小茶树(树龄35-60年)

普洱茶的功效与作用明显不足,多为1949-1976年间种植的茶树,树龄35-60年之间,多数植株树高80-120cm,每亩约1500-2000株。所制晒青绿茶,芽叶不甚粗壮,苦涩在口腔内停留时间长,口感的协调性比台地茶好,比古树茶差。

台地茶树(树龄0-35年)

1976年以后,条列式密植的扦插苗无性系茶树,多数植株树高60-90cm,每亩约2000-3000株。普洱茶的功效与作用以及普洱茶的价格叫前几种树龄的普洱茶最低,所制晒青绿茶,由于施用化肥和密植,产量大,生长周期快,强苦强涩,并且苦涩味在口腔中久久不褪,与古树茶口感差别巨大。

揭开普洱茶茶芽、叶子、茶梗三元素的神秘面纱


普洱茶与其他茶叶有着很大的区别,不仅仅是茶叶属性不一样,而且在冲泡的方法上面也是十分的不一样的。很多茶叶都可以直接丢在茶杯中直接倒入沸水一直浸泡着就可以了,而普洱茶则不可以一直浸泡着喝,如果长时间的浸泡会仅茶叶的口感十分的苦涩难喝。

很多喝普洱茶的新人朋友们都是只会喝茶不会泡茶的人,泡茶这个事情说起来简单,但是真正要把大部分的茶叶冲泡好了可是并不那么容易,普洱茶是一种茶类的名称,但是因为普洱茶的等级、工艺等其他问题,使得普洱茶在冲泡的时候还有会有一点点小小的不同的,下面我们就先来全面的剖析一下构成普洱茶的三元素的真相!

茶叶通常由“茶芽、叶子、茶梗”等三部分组成。

茶芽,是指以茶树上刚刚长出来最鲜嫩的茶叶尖尖。因为茶芽并不会进行光合作用,它的内含物质基本上都是由茶树自供给的营养,供给的大量营养中以氨基酸为主要成分,氨基酸在溶于茶水中时味道是为酸、鲜、爽为主。

叶子,是指茶叶片,我们也可以称为茶旗,这是所有“茶叶产品”的主要组成,我们在冲泡普洱茶的时候主要的物质也就是叶片,普洱茶为大叶种的叶片,主要的特点为茶多酚、茶多糖、其他微量元素等含量相当丰富。在冲泡茶叶的时候主要作用是开成茶汤的“色、香、味”最主要的物质。

茶梗,是指从茶树上链接新长出来的茶叶片与茶树之间的物质,其主要功能就是为新长出来的茶芽传递营养元素,中间空心四周坚硬纤维,本身并不会存有大量的营养,但是如果纤维质溶解于茶汤中也可以释放出大量的糖元素,非常好的提高茶汤的甜滋味。

浅议普洱茶茶汤的厚与薄


厚,是普洱茶在口腔中茶滋味的饱满感。普洱茶的厚度与它质地相关,茶汤在一定强度,溶于水中物质成分较多的,在口感上比较温厚稠密,这种稠密感即是老茶客们所说的“厚”,茶味饱满的茶汤入口后有一种坦荡舒张的气势,醇厚而实在。与“厚”相反的是“薄”,喝到口腔里,水质感受轻且萧条。

有时我们说,这个茶淡,其实是说,这个茶不够滋味,不够厚。有误解者,或有意误导误解者把不厚的茶,冲泡得更浓了。搞不清厚与浓的区别,容易走进一个误区,容易被人忽悠,或被人忽悠而不自知。薄与淡跟厚与浓是相对的,理解厚与浓,就不难理解薄与淡了。薄,指单薄,寡,单一;淡,指不浓,清淡。

薄与淡在实际上不易分清,尤其是对茶认识不是很深的人,容易混淆。茶,可能会更多人喜欢清淡,清雅,很多茶友亦常说清心饮茶。俗话也有,一杯清淡的茶。清淡的茶,的确可令人更常饮,多饮,或更健康。

试想,浓烈的茶,可以喝很多吗?又有谁可以长期受用呢?清淡的茶,不失其滋味丰富,才可口,人们才会喜欢喝它;相反,如果清淡的茶,味道单一,寡口,茶人是不会喜欢喝的。

薄和淡是两回事,薄是天赋的,是由其茶质所决定的;淡,是人为的,由冲泡决定。薄的茶,可以冲泡得很浓;也可以冲泡得很淡。淡的茶,则有厚、薄之分。茶底,或称叶底,指干茶叶充分冲泡开后的茶叶。由鲜叶制成的干毛茶,颜色和形状都发生了变化,不是很专业的人士很难从干毛茶辨别出茶叶的好坏。

普洱茶内含物质与口感的关系


人类舌头味蕾能分辨的基本味道只有酸、甜、苦、咸、鲜五种,这是人类适应自然的结果。普洱茶的口感源于其水浸出物,而茶叶的本质是基础。通常普洱茶水浸出物为40-50%,不同类别的物质的口感各有其特性。

一、茶多酚类

显现口感的主要是茶单宁,也称单宁酸、鞣酸。单宁酸的化学组成复杂,因原料而有较大差异。可分为两大类:可水解单宁(又称酯型儿茶素)和缩合单宁,前者刺激性较强,涩味明显,并使口腔感觉“粗糙”;后者刺激性弱,使口腔感觉“爽口”、“顺滑”。

品质好的茶入口“抓”舌头,但很快松开,这种感觉被称为“化”,这样的茶即便在茶汤温度降低后也不会留有过重的涩底。有茶客把“抓”舌头的力度、“化”的时间长短作为评判茶叶品质的依据。

二、生物碱类的口感

表现出的口感是苦。苦味是“回甘”的基础,生津是“回甘”的源泉。通常苦味重者回甘明显,这与味觉出现“错觉”有关,而这种错觉正好符合人们的意愿。苦味在口中的刺激程度以及散化的快与慢也是判断茶叶品质的因素之一。苦味不散或是过于强烈都会让人反感。

三、氨基酸类

表现多样。他们与其他呈味物质有很强的协同作用。氨基酸的鲜、酸、甜味都会促使唾液分泌,导致“生津”。

鲜味:茶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

甜味:甘氨酸、丙氨酸等;

酸味:谷氨酸、天冬氨酸等;

香味(花香):谷氨酸、丙氨酸;

四、糖类

在味觉表现为甜味,在嗅觉为甜香味。甜味对口感有很大影响,在人的本能需要中糖是最首要的,味觉及嗅觉对甜味都非常敏感,甜味能让人产生愉快的感觉。糖类中的果胶对口感有重要的作用。果胶在嫩度适中的茶叶中含量最高,达干茶的4-5%,水溶性好,有粘性,能让口腔感觉“稠”、“滑”。陈化过程中果胶可降解为水溶性碳水化合物从而增加滋味。

五、芳香物类

呈现香味。不同品种、不同产地的茶叶所呈现的香味有很大差异,随着存储年份的增加香味由清香→果香→花香→蜜香→木香→陈香转化,香气的挥发性由“扬”变“稳”,古树茶通常呈现出花、蜜香,而且杯底也留有明显的蜜、甜气味,而且这类茶叶在存储时转化较快。

不苦不涩的就不是茶,但不会是很苦。是略带苦味﹐苦后回甘方是好茶。如果是老茶或熟茶就基本不会有苦味,如有的话就是你投茶量过大戓浸泡时间过长,要么就是发霉或吸收了异味的坏茶,还有一可能是你买了假普洱茶。

普洱茶很苦主要是因为它本身所含的茶碱(咖啡碱、咖啡因)、茶多酚(儿茶素)和单宁(植物鞣质)所致。

普洱茶中的茶碱是苦的,可以带来普洱茶很苦的感觉。但是并非越苦的茶,茶碱含量越高,这点也可以很容易证明,化学分析,品茶都可以推导出来。苦涩很轻微或者几乎没有的高品质茶,往往也能有很强烈的回甘和持续的生津。

普洱茶的杀青的一个含义,就是钝化茶多酚的活性。但是不可以去除苦涩,所以,钝化后的茶多酚到底滋味如何,变得无从说起。但是红茶或者乌龙的工艺是氧化发酵的工艺,则可以很好的去除苦涩,也可以这样说,茶多酚的苦(涩)经过氧化后,则变得很轻微。

普洱茶的口感与哪些内含物质有关?普洱茶的口感由什么决定?


普洱茶的口感源于其水浸出物,而茶叶的本质是基础。通常普洱茶水浸出物为40%到50%,不同类别的物质的口感各有其特性。那么,普洱茶的口感与它的主要成分有着怎样密不可分的关系呢?现在,就随着笔者一起来看看吧!

一、茶多酚类的口感:涩

普洱茶内含有茶多酚,显现口感的主要是茶单宁,也称单宁酸、鞣酸,表现为涩味。涩味是单宁酸在口腔中使蛋白质凝固而产生的收敛感。单宁酸的化学组成复杂,因原料而有较大差异。可分为两大类:可水解单宁(又称酯型儿茶素)和缩合单宁,前者刺激性较强,涩味明显,并使口腔感觉“粗糙”;后者刺激性弱,使口腔感觉“爽口”、“顺滑”。“涩”在口感中非常重要,它能促使其他的呈味物质更好的显露滋味,其本身也是“茶气”的表现之一。

某些茶入口后涩感重而不散,口腔舌面或上腭明显感觉“腻”或“麻”,这是因为该茶汤中含有较多的可水解单宁,而这类单宁在茶汤温度下降后其水溶解度迅速降低,导致茶单宁析出并残留于口腔中,口腔粘膜被过度刺激所制。这类茶单宁同样也会刺激胃肠道粘膜,这是喝茶后胃肠道不适的主要因素。这样的茶汤放于透明容器在温度降低后有明显的絮状物。

品质好的茶入口“抓”舌头,但很快松开,这种感觉被称为“化”,这样的茶即便在茶汤温度降低后也不会留有过重的涩底。有茶客把“抓”舌头的力度、“化”的时间长短作为评判茶叶品质的依据。

二、生物碱类的口感:苦

生物碱类表现出的口感是苦。苦味是“回甘”的基础,生津是“回甘”的源泉。通常苦味重者回甘明显,这与味觉出现“错觉”有关,而这种错觉正好符合人们的意愿。

苦味在口中的刺激程度以及散化的快与慢也是判断茶叶品质的因素之一。苦味不散或是过于强烈都会让人反感。

三、氨基酸类的口感:生津

氨基酸的鲜、酸、甜味都会促使唾液分泌,导致“生津”。

四、糖类的口感:回甘

在味觉表现为甜味,在嗅觉为甜香味。甜味对口感有很大影响,在人的本能需要中糖是最首要的,味觉及嗅觉对甜味都非常敏感,甜味能让人产生愉快的感觉。糖类中的果胶对口感有重要的作用。

果胶在嫩度适中的茶叶中含量最高,达干茶的4-5%,水溶性好,有粘性,能让口腔感觉“稠”、“滑”,陈化过程中果胶可降解为水溶性碳水化合物从而增加滋味。

五、芳香物类的口感:陈香味

呈现香味。不同品种、不同产地的普洱茶所呈现的香味有很大差异,随着存储年份的增加,香味由清香→果香→花香→蜜香→木香→陈香转化,香气的挥发性由“扬”变“稳”,芳香物的化学成分也出现分子结构逐渐加大的规律,这是陈化过程中化合物氧化聚合所致。

高山茶、古树茶通常呈现出花、蜜香,而且杯底也留有明显的蜜、甜气味,而且这类茶叶在存储时转化较快。

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看了本文《普洱茶茶梗的作用与口感》的内容不知道对你是否有所帮助,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点击茶经网cy316.com的“普洱茶茶梗”专题进行查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