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种早生茶的保苗技术

发布时间 : 2020-11-28
花茶技术 白茶技术 白茶管理技术

花茶技术。

近几年来,淳安县加快了无性系早生茶的发展步伐,到2007年初淳安县已种植无性系早生茶5.3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投产的有3.8万亩,还有1.5万亩尚需要加强抗旱保苗,以提高成活率为目标的管理。特别是对去冬今春种植的茶园,必须切实采取以下保苗措施。

1.适时铺草铺草能保水降温,疏松土壤,是抗旱的关键技术。割草铺草最好在出霉前完成,如果能早铺效果会更好。每亩茶园铺草1000千克以上。铺在茶行的两边,厚10厘米以上。

2.除草保苗茶行内的杂草要与茶苗争肥争光,一定要及时清除。可用手拔除,但不能动土,拔草时间最好在霉季前后进行,不得使用草甘磷。

3.薄肥勤施茶园生根长叶要消耗大量的养分,虽然在种植时已施基肥,但茶苗当年还未及吸收利用,因此必须及时少量、多次补施肥料。待茶苗成活后,一般要求半个月施肥一次。开始用10%清水粪浇施,进入6月份以后,每月施一次,每亩施茶叶专用肥10千克或尿素5千克,在距茶丛6厘米以外挖洞施下。

4.浇水抗旱进入伏天干旱季节,每半个月浇足水一次。每亩浇水量不少于3000千克,以及时补充水分,使茶树根部的土壤湿润;有条件的地方最好用喷灌机喷灌。浇水与喷灌宜在早上9时以前或太阳下山以后进行。

5.防治病虫害幼龄茶树最易受小绿叶蝉、螨类的危害。发现病虫害要及时防治,可选用35%的赛丹每亩50~70毫升,或10%的吡虫啉15~20毫克,或20%的四螨特50~70毫升对水喷雾。

精选阅读

无性系早生良种茶苗繁育技术


有效地推进我市名优茶生产进度,提高名优茶质量,要积极调整名优茶的品种结构,加大无性系早生良种繁育力度,提高全市无性系茶苗种植覆盖率。

近几年,根据当地繁育户的茶苗繁育经验总结,无性系繁育技术包括建立苗圃基地、苗木品种选择、茶苗扦插和苗圃管理四个环节的技术工作,具体措施如下:

㈠建立苗圃基地

建立高质量的苗圃基地便于集约管理,精心培育。

1、苗圃地的选择。以红黄壤的沙壤土为宜,土壤呈酸性反应,PH值在4.5~5.5之间,地势较高,不宜积水,但需有充足的水源。一般当地选择良田扦插。

2、苗圃地的整理。首先进行全面深耕,深度为25—30cm;然后耕耙、整理、剔去杂草、整平。施入进口复合肥20—25kg/亩基肥与护地净3kg/亩消毒,轻翻混匀。四周挖出边沟,沟上下底分别以60cm和45cm,沟渠25cm为宜。以苗床畦面宽为120cm适度,挖出畦沟,上下底为45cm和35cm,沟渠20cm,畦沟与边沟比较而言较浅、较小。

3、畦面铺盖心土。选择带一点粘性的红黄壤土为心土,PH值不超过5.5,铺盖于畦面上。铺盖时,泥土要揉细、铺匀,铺盖于畦面至6—7cm为宜,一般每亩需土30cm3。

㈡母本园的培育

母本园的正确培育管理,为扦插培育健壮插穗作保障。具体措施包括:

1、施肥:母本园的茶树施肥要搭配,施肥量要控制。据富阳市大青铁坞口茶农何洪良统计:春茶后修剪,亩施尿素30—40kg/亩,最宜茶树生长,且利用率最高。

2、防病治虫。茶园病虫害要及时防治。特别是茶园黑刺粉虱、螨类等卵虫的危害,分别使用10%的吡虫啉20—30克/亩、70%克螨特3000倍喷施。在剪穗前一周,需使用低毒长效药剂喷施一次,以防治病虫害从母本园带入。

3、打顶。为促使母本插穗成熟,在剪穗前7—10天,先摘去顶端芽叶,以抑制茶稍顶端优势。

㈢茶苗扦插

茶苗扦插按时间可分春插、夏插和秋插,按叶数可分为一叶插、二叶插和多叶扦插。当地以夏插为主,采取一叶插,集中在8月20日—9月15日。为保证苗圃的扦插质量,应做好插穗剪取正确、扦插密度适当、扦插方法精细。

1、插穗剪取:选择无病害、无虫害的新梢,剪取新梢下部分褐色部分作为插条。以短穗扦插为例,短穗长约3—4cm,一个插穗分别具备有一个饱满的腋芽和一张健全的叶片。插穗剪取时,剪口须与主叶脉平行,且比腋芽应稍高0.3—0.5cm。

2、扦插方法:短穗扦插法要行株距为8cm×(2—3cm),以叶子不重叠为宜,密度适当。

3、扦插方法:短穗扦插法一般选择在阴天或晴天进行,扦插深度为2—3cm,采用边扦插、边浇水、边遮荫的方法。为确保苗床温度,要搭建遮荫棚,采用固定平顶式黑纱网遮荫,棚高35cm,具有一定的透光性、通透性。气温高时,可直接透过低棚浇水,从帘上洒水。

㈣苗圃管理

苗圃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苗木的成活率和苗木出圃率。以我市实际繁育技术为依据,总结概况茶苗苗圃管理工作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出苗期管理。从插穗插入土中开始,至插穗愈合生根,腋芽萌发这段时期的管理。

出苗期以遮荫保湿为主,适时浇水。我市以夏插为主,当时正值气温较高,注意每天傍晚浇水一次,以保持土壤湿度。出苗期后期,用磷酸二氢钾50g与尿素50g混合液稀释12.5kg水每桶进行叶面追肥。

2、生长期管理。生长期管理是从出苗前的管理,包括苗圃覆盖、施肥、锄草、灌溉以及病虫害防治的一系列工作。

⑴ 苗圃覆盖。进入生长期后,茶苗已经开始进行独立营养生长。于11月15日左右揭去遮荫网,进行第一次拔草,揭膜后5—6天,用稻草铺盖过冬,铺草厚度以畦面铺满为宜。到次年春分至清明前后揭去稻草,进行第二次拔草。

⑵ 锄草施肥。苗圃施肥要遵循“少量多次施”为原则,勤拔杂草、勤施肥。年施肥5—6次,施肥量尿素5kg/次,或复合肥5kg/次,选择雨天施肥。年拔草6—7次,第一次拔草11月15日左右(揭遮荫网时),第二次4月份(揭稻草时),配合第一次施肥,以后每月各1次,到8月中旬后停止施肥。

⑶ 苗圃灌溉。茶苗生长期经过7、8月份的高温天气,使苗圃上的黄泥发白,导致茶苗缺水生长缓慢,甚至干枯。因此,干旱季节,苗圃灌溉尤为重要。畦面黄泥发白时,务必及时灌水,干旱时节每10—15天灌一次,灌水标准以水至畦面相平为适度,灌溉24小时后,余水排尽,田缺开通。

⑷ 病虫害防治。苗圃发生危害主要以螨类、黑刺粉虱及炭疽病为主,虫害可采用吡虫啉、巴丹喷施,炭疽病可采用芦笋青、土连霉素防治。

3、出圃前管理。为保证茶苗的粗壮度、老嫩度,首先要在出圃前提前两个月停止施肥;其次出圃前提前一个月打顶,以提高茶苗质量。

新的茶叶种植技术


寒冷挡不住新茶嫩芽的绽放,昨日,闻堰镇老虎洞村的惠南茶场开始采摘新茶了。预计新茶市场价将在每公斤1000元以上。记者田琼通讯员孔耀祥摄天气寒冷,却挡不住新茶嫩芽的绽放。

昨日,萧山的大棚茶开始采摘了。早上8点左右,记者来到闻堰镇老虎洞村村后的惠南茶场大棚茶叶基地。走进钢质大棚,雾气扑面而来,感觉要比外面暖和许多。只见大棚茶鹅黄色的嫩芽已是郁郁葱葱,让人感受到些许春意。在齐身高的茶树丛中,员工们正忙着采摘新茶,欢声笑语荡漾其间。惠南茶场是我省龙井茶原产地保护企业,也是我区大棚茶叶产量最高的茶场之一。目前共有茶地60亩,其中有近一半为大棚茶,全部采用双层薄膜进行抗寒保温。负责人老李是一名有着数十年种植、采摘和炒制茶叶经验的老茶农了,他告诉记者,上个月天气持续寒冷,茶场及时采取了抗寒保温措施,在单层塑料薄膜大棚里再搭上架子,覆上一层“棉被”。老李还购买了自控式燃煤热风机,在大棚里布上管道徐徐送入热风,使棚内温度始终保持在0℃以上,保证了棚内茶叶不受冻。

今年茶厂引进了台湾的种植新技术,多次施用了生物肥和富含氨基酸养料,使得茶叶的品质和产量提高了很多。据他估计,今年的茶叶产量每亩可以提高30%左右,大约一亩能产青茶10来公斤。记者看到,茶篓里刚采摘下来的嫩叶只有一二厘米长,茶尖大多为双芽,且较往年粗壮、整齐。老李介绍,大棚茶叶主要依靠光照,依照现在的天气,每一个星期就能采摘一次,一直可以持续到3月份露天茶叶上市。

现在每天可采青茶30多公斤,产干茶8公斤左右,预计新茶市场价将在每公斤1000元以上。据了解,1987年,闻堰镇黄山林场的王阿土开创了茶树的温室种植,闻堰茶叶知名度大增。经过10多年的发展,“大棚茶”成为闻堰的招牌茶。栽培的设施不断更新,采茶时间不断提前,茶叶的价格也一路攀升。2004年,闻堰的春茶价格曾创下了历史记录:2400元一公斤的茶叶,仍然购买者众。目前,该镇共有茶田600多亩,其中大棚茶有100多亩。图片说明:工人们正在大棚内采摘新茶。

早生优质绿茶品种简介


茶树是多年生作物,在2、3月份当其他作物刚萌芽吐蕊时,新茶就采制上市了。但是,不同品种发芽期差异很大。农谚“茶叶是个时鲜草,早采3天是个宝,晚采3天是个草”,意即发芽早晚价值大不一样。如杭州茶区用早生品种龙井43乌牛早等制的“明前龙井”茶,500克售价可达500~1000元,比用中、晚生品种制的同等级龙井茶高出3~5倍。可见品种的早生特性也可成为经济优势。各地在发展名优茶生产时普遍注重栽培早生优质种。为便于正确引种,现将当前适宜选用的早生绿茶良种简介如下:

1、适制扁形茶(如龙井茶类)品种

龙井43 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育成。国家审定品种。植株灌木型。树姿半开张,分枝密。叶椭圆形,叶色深绿,叶身稍内折。芽叶较纤细,色泽绿销黄。春梢基部有一淡红点。茸毛少。1芽3叶百芽重39.0克。在杭州地区3月中旬萌芽;1芽1叶盛期在3月下旬中,芽叶嫩性较差。耐采摘,产量高。春茶1芽2叶含氨基酸3.7%、茶多酚18.5%、咖啡碱4.0%。制龙井茶外形遍平挺秀,色泽嫩绿,香气郁幽孕兰,滋味甘醇爽口,叶底嫩黄成朵。抗寒笥强,适宜长江南北绿茶区引种。宜用双行双株规格种植,亩定植6000株。

龙井长叶 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育成。国家审定品种。植株灌木型,树姿较直立,分枝较密。叶长椭圆形,叶色绿,叶身平。芽叶淡绿色。茸毛中等。1芽3叶百芽重36.2克。在杭州地区1芽1叶盛期在4月初。芽叶持嫩性强。产量高。春茶1芽2叶含氨基酸4.1%、茶多酚18.6%、咖啡碱3.6%。制龙井茶外形苗锋绿翠,香气清高,滋味嫩鲜,汤色嫩鲜明亮。抗寒,抗旱性均强。适栽地区和种植规格同龙井43。

平阳特早茶 原产浙江省平阳县敖江镇。浙江省审定品种。植株小乔木型,树姿半开张,分枝较官。叶片椭圆形,圳色深绿,圳身稍内折。芽叶绿色。节间较短。茸毛较多。1芽3叶百芽重39.8克。原产地1芽1叶盛期在3月初。持嫩性强。产量高。春茶1芽2叶含氨基酸4.8%,茶多酚22.9%、咖啡碱4.5%。制龙井茶外形遍平光滑,色泽翠绿,清香持久,滋味爽口回甘,汤色嫩绿明亮。亦适制毛峰、碧螺春、黄激发多种茶类。不开花结实。抗寒性绞强。适宜长江以南绿茶区采用单行3株或双行双株条栽种植。早春需防“倒春寒”对嫩芽危害。

元宵绿 福建省霞浦县茶业局育成。福建省审定品种。植株灌木型,树姿半开张,分枝较密。叶长椭圆形,叶色绿,叶身平。芽叶黄绿色。芽毛较多。1芽2叶百芽重41.0克。原产地1芽1叶初展在元宵节前后,故而得名。芽叶持嫩性强。产量较高。春茶1芽2叶含氨基酸3.1%、茶多酚23.4%、咖啡碱3.9%。制龙井茶外形色绿挺削,香气高似栗香,味醇爽,汤色绿亮。亦适制其他绿茶。其余同平阳特早茶。

乌牛早 原产浙江省永嘉县罗溪乡。浙江省审定品种。植株灌木型,树姿开张,分枝较稀。叶椭圆或卵圆形,叶色绿有光泽,叶尖钝尖,叶身稍内折。芽叶绿色。茸毛中等。1芽3叶百芽得40.5克。原产地1芽1叶盛期在3月初。持嫩性强。产量中等。春茶1芽2叶含氨基酸4.2%、茶多酚17.6%、咖啡碱3.4%。制“乌牛龙井”外形扁平挺秀,芽峰显露,色泽嫩绿,香气高,滋味甘醇爽口。抗寒性较强。适宜长江以南绿茶区。采用双行双株规格栽植。

2、适制毫形茶(如毛峰类)品种

白毫早 河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育成。国家审定品种。植株灌木型,树姿半开张,分枝密。叶长椭圆形,叶色绿,叶身稍内折。芽叶淡绿色,茸毛特多,1芽3叶百芽重72.0克。原产地1芽1叶初展在3月中旬初。产量高。其茶1芽2叶含氨基酸4.1%、茶多酚24.1%、咖啡碱4.4%。适制高桥银峰=信阳毛尖等。外形银毫隐翠香气嫩爽、滋味醇厚激发色清流明亮。抗寒性强。适宜长江南、北绿茶区。采用双行双株或单行3株规格条栽。江北茶区需防“倒春塞“危害。

宜红早 湖北省宜昌县农业局育成。国家审定品种。植株灌木型,树姿态半开张,分枝密。叶色绿有光泽,叶身平。芽黄绿色,茸毛较多,1芽3叶百芽理59.1克。原产地1芽1叶盛期在3月下旬初。持嫩性较强。产量较高。春茶1芽2叶含氨基酸3.5%、茶多酚28.3%、咖啡碱5.9%。制峡州碧峰、平湖毛尖等条索紧秀显毫,翠绿油润,香气高久,滋叶鲜爽回甘。抗寒性较强。适宜江南及华南绿茶区栽培。宜用双行双株规格种植。

舒茶平 安徽省舒城县农持中心育成。安徽省审定品种。植株灌木型。树姿半开张,分枝密。叶长椭圆形,叶色深绿有光泽,叶身稍背卷,叶缘波折。芽叶淡绿色。茸毛中等。1芽3叶百芽理58.2克。发芽整齐。原产地1芽1叶盛期在3月下旬中。芽叶持嫩性强。产量高。春茶1芽2叶含氨基酸3.8%、茶多酚21.5%、咖啡碱4.1%。制舒城小兰花外表色泽翠绿,香气清鲜持久,兹味醇厚。抗寒和抗早性均强。适宜安徽北方茶区及相似地区栽培。宜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地块采用1.6米行距,双行双株规格种植。

名山早 四川省名山县农业局育成。四川省审定品种。植株灌木型,树姿较直立,分枝密。叶椭圆形,叶色深绿,叶身稍内折。芽叶黄绿色,茸毛多,1芽3叶百芽理39.0克。原产地1芽1叶盛期3月下旬中。芽叶持嫩性强。产量较高。春茶1芽2叶含氨基酸4.0%、茶多酚31.3%、咖啡碱4.2%。制毫形绿茶、外形绿润显毫,清香持久,滋味鲜醇。抗寒及抗旱性均强。适宜浙江绿茶区试种。宜选用土层深厚的园地采用双行双株规格种植,及时进行定型修剪。

福鼎大白茶 原产福建省福鼎市点头镇已有百余年栽培史。国家审定品种。植株小乔木型,树姿半开张,分枝较密。叶椭圆形,叶色绿有光泽,叶身平。芽叶黄绿色,芽毛特多,1芽3叶百芽重63.0克。原产地1芽1叶盛期在3月中旬。芽叶持嫩性强。产量高。春茶1芽2叶含氨基酸4.3%、茶多酚16.2%、咖啡碱4.4%。适制多种茶类。制毛峰茶外形翠绿显毫,香气高爽似栗香,味鲜醇;制白毫银针、白牡丹等白茶芽壮色白,香鲜味醇;制白琳工夫等红条茶条索紧结细稻,色泽乌润显毫,香高味醇,激发色红艳。抗寒、抗时性均强。适宜长江南、北茶区。采用双行双株规格种植。

新植茶园栽培技术要点


1、基本要求:力争早期成园,为高产稳产优质打下基础,全面贯彻落实各项建园措施,加强培育管理。

2、园地建设

①垦复

场地清理:清理拟建茶园范围内所有树根、杂木、石块地等。

初垦:全面深垦60厘米,宜在夏秋高温少雨时进行

复垦:初垦约一个月后进行,深度30厘米左右,进—除杂草、杂物等干整地面,以便布置茶行。

②建园形式

平缓地茶园:平地和10°以下缓坡地,在全面垦复的基础上,大弯随势,小弯取直,基本等高布置茶行。

梯级茶园:10°以上的坡地,就地取材构筑梯级。基本要求是:梯面外高内低(1°一2°的反坡),外埂内沟,同级梯各段等高,梯梯接路,路路相通,沟沟相连。梯宽既便于茶行布置,又不浪费土地,梯壁高在1.5米以内。土筑梯壁放坡70°左右;草皮砖砌梯壁放坡70一75°:梯级茶园茶行就是从梯面外侧,即离梯埂0.6-0.7米设置第一条茶行,而后依据既定行眶向内设其它各行茶树。

3、种植

①朴苗准备

品种:红茶宜用槠叶齐或更优的品种茶、白毫早、福云六号或更好的品种。绿茶宜用福鼎大白

茶苗:苗高在25厘米,苗粗3毫米以上的健壮茶苗:宜提倡全部使用无性良种茶苗建园。

②种植规格与密度单行双株条植:行距1.5米,穴距30—35厘米,每穴两株茶苗。双行双株条植:行距1.530一40厘米,每穴两株茶苗。

③种前施底肥小行距30—40厘米开沟施,沟深60厘米,宽50一60厘米,亩施农家有机肥100-200担,茶树专用复合肥或磷、钾肥50公斤,肥土混合后再复土整平地面。

④栽植

栽植茶苗宜在10月一3月上旬进行。水源条件好的越早越好。入土深度以超过根茎部5—10厘米为度。以保水提高成活率,紧匝茶蔸附近的土壤,浇足安蔸水。

4、种植后的管理

①间苗补缺

定植后径一个生长期后.在秋末初冬或第间苗应留强去弱,补缺用同龄或大—‘龄的茶苗

②幼龄茶园土壤管理

基本内容同1.3款。3足龄以山,树冠小裸露面大、可间作冬季绿肥,如蚕豆、紫云英、满园花等,但夏季不宜间作。茶园间作以不防碍茶树生育为原则。幼龄园尤应注意及时中耕除草。

③幼龄茶园树体管理

定型修剪:2年生时,当苗高30厘米以上,主干粗3毫米以上时,作第一次定型修剪,离地面12—15厘米剪去主枝上段,但不剪主枝剪口以F的分枝。3午生时第二次定型修剪,剪口比第一次提高15—20厘米,至4年生时进行第三次定型修剪,剪口比第二次提高15—20厘米。头两次应注意压强扶弱,抑中促侧,第三次剪平。

整型修剪:完成定型修剪后,每年作一个整型修剪。树冠封行前整成平形,封行后再过渡为弧形,整型修剪宜用修剪机进行,封行前用平形修剪机,封行后用弧形修剪机。最终控制树高70—90厘米。覆盖度80%以上。

打顶养蓬:3足龄前或移栽后2年内,严禁采,以后则可配合修剪,年打顶养蓬2—4次,即待新稍形成驻芽时留下1一3叶,摘去顶端以促进分枝,并严格撑握采高留低、打顶护边等原则,5足龄后视生长势可相应进入正常留新叶采摘或留新叶与留鱼叶相结合的采摘法。

④幼龄茶园施肥量

幼龄茶树氮肥用量

⑤保苗措施

移栽后第1年的茶树,抗性弱,常因外界条件不适而大量死苗。为此,必须抓住抗旱热、防寒冻的工作,确保全苗。幼树抗旱热的主要措施有促早苗、浇水、除草、蔽荫、地面铺草覆盖等。防寒冻的主要措施有秋培壮苗,灌越冬水、铺草、茶蔸培土和地膜覆盖等。幼龄园防病杀虫时应严格控制浓度,防止药害发生。

袋栽培茶新菇优质高产新技术


茶新菇,又名茶树菇,隶属真菌门,属于菌纲,伞菌目,盖锈伞科、田蘑属类。该菇与杨树菇为相似种,自生于油茶树的枯干上。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碳水化合物及纤维素含量高,风味独特,咀嚼感好,深受欧洲和东南亚市场青眯的珍稀菇品,被誉为“中华神菇”。

“中华神菇”致富好门路

近年来,日本爱知县把该菇视作名贵特优产品,经中国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验测。本产品含有人体所需要的17种氨基酸和10多种矿物质、微量元素与抗癌多糖,其药用保健疗效明显,高于其他食用菌,具有降低胆固醇、利尿、小儿低热、尿床、健脾等独特疗效;对美容、养颜、保健、防癌、抗癌、中老年人防衰老等有较理想的辅助治疗功能。

茶新菇是一种高温型食用菌,出菇温度范围广,适用于周年生产供应市场,具有很高的商品价值和经济效益,为此这一项食药兼用的真菌,被列为全国“万村致富之路”项目之一。

茶新菇栽培新技术

我场于90年代引进茶新菇通过多次试验和栽种,现已掌握到茶新菇高产优质的栽培管理技术,现介绍如下:

(一)季节选择:茶新菇生长温度范围较广,菌丝5℃~34℃均能生长,但以25℃左右为最适宜;予实体分化温度范围为13℃~32℃为宜。最适20℃~28℃。根据茶新菇的温度特性在南方各省区可以常年栽培。

(二)栽培方式:茶新菇采用袋料室内架层栽培,也可以野外菇棚夏季休闲期套栽。通过栽培袋解口增氧,促进出菇次数,提高出菇率,这是目前栽培茶新菇一种新技术。

(三)培养基配方:棉籽壳80%、麦麸皮20%、石灰粉3%。实践表明采用棉籽壳配方作培养料,菌丝生长快,出菇数多,产量高,为栽培最佳培养基。

(四)菌袋生产:栽培袋规格15×30cm聚乙烯塑料袋,培养料混调含水量60%装袋约10cm,每袋料湿重约500~600克,相当于干料的250~300克左右。袋口不用颈圈,将袋上端折下即可,或用纱线绑好袋口。通过常压灭菌,温度达102度,保持35小时以上。

(五)出菇管理技术:接种后置于20℃~28℃下培养40~60天,菌丝发满料后,搬入菇房,解开袋口,增加菇房温度,约15天左右出现原基时,在空间早晚喷水一次,保持湿度在85%左右,并加强通风、散射光,促进子实体成长粗壮,加深色泽,提高商品率。

(六)病虫害防治:接种15天后至开后至开袋口之前,可先用农药喷洒。(强调出菇后禁用农药,以免造成影响食品卫生)。

(七)采收要适时,不可过熟,以免影响品质。成熟标准以菌膜未破成为标准,采后仍需加强光照和温度的管理,促使再生二潮菇。

根据本场多年从事茶新菇试验研究,按照上述栽培管理技术,可获茶新菇品质佳,菇盖光滑,子实体初期半球形棕色,盖径4~7cm左右肉厚4.4cm,柄长6~13cm,粗4~10cm,经测定蛋白质含量菇盖为16.8%、菇柄24.5%,采收后即可烘干。

新种茶园的种植与培育管理


1、户与户之间要有道路分隔。 2、主道要有2米左右宽,陡坡地不要做直线道。 3、陡坡地要有排水沟,并可建蓄水池,以防暴雨冲刷茶园。㈡、开垦 1、要全垦50cm以上,打破硬盘。 2、原有梯坎的,保持原样,以利水土保持。㈢、种植 1、采用单行条栽,株行距有33cm×150cm,每穴种2~3株,亩需茶苗3000株左右。(双条小行距33cm,丛株距25cm) 2、梯坎茶园基线距梯边50~100cm,由外向里定线,最后一行离山边隔离沟50~100cm,遇宽加行,遇窄断行。 3、种植时间:10月下旬~12月都可栽种。 4、种植品种: 5、种植沟:沟深40cm,沟宽30cm。 6、基肥:每亩施腐熟堆肥或厩肥2000kg;或腐熟的饼肥100~150kg,另加10~15kg复合肥。肥、土混合,上面留20cm种植茶苗。 7、种后浇水。㈣、保苗措施 1、浇水:种植后隔3~5天浇一次水,浇到成活为止。 2、根域铺草,可通过根域铺草保墒,根域20~30cm根系分布区盖5~10cm厚的干杂草、稻草等,上面压碎土。 3、遮荫防晒:高温季节必须季节性遮荫,可用松枝、杉枝、稻草等扎成束,扦在茶苗的西南方向,高温干旱过后及时拔除。 4、施肥:翌年3月和5、6月每亩施尿素5~6kg,离根颈10~15cm处开沟3~5cm沟施,施后盖土。9~11月份施一次基肥,亩施厩肥500~1000kg,另加10kg过磷酸钙和5kg硫酸钾;或施75kg腐熟菜饼肥,加磷、钾肥。离根10~15cm处开20~25cm单沟进行沟施,施后盖土。以后施肥量逐年增加,追肥用量每年增加2~5kg尿素,追肥次数增加到3次,基肥每年厩肥增加500kg,过磷酸钙增加5kg,硫酸钾增加2.5kg,直至投产。 5、及时防除草害:行间采用削除,梯坎采用拔除。 6、行间铺草,铺草可防止水土流失,减少土地表面水分蒸发,提高抗旱能力,并可抑制杂草生长,增加有机肥。方法:每年雨季前铺好,杂草要经过暴晒,厚度以不见土为宜。㈤、定型修剪 1、修剪时间:最好在2月下旬,或3月初。 2、修剪方法:第一次定剪,离地15cm处修剪(平剪) 第二次定剪,离地30~35cm处修剪(平剪) 第三次定剪,离地45~50cm处修剪(平剪) 第四次轻修剪,剪去5~10cm,弧形修剪㈥、培养树冠 幼龄茶园要以养为主,采养结合,要培养骨干枝,单条栽茶园一般要到三足龄后(即第三次定型修剪),树冠已有50~60cm时,春茶开始采摘。

茶薪菇新菌株AS—1 特性及高产技术


茶薪菇是一种食用与药用价值都较高的珍稀食用菌。江西省农科院微生物研究所与1996年从野生菇经组织分离、深层培养、细胞融合、筛选、出菇等技术手段选育出茶薪菇新菌株AS—1,经5年来的研究、推广,已在江西省内外大面积广泛应用。 1、AS—1菌素生长特性 在PDA培养基上,菌丝生长速度大0.87厘米/天,在6~35℃温度范围内都能正常生长,最适宜温度为25~28℃.在木屑十棉籽壳混合培养基上,菌丝生长的速度为0.5厘米/天(对照菌株菌丝生长速度只有0.45厘米/天),菌丝在8~33℃温度范围都能生长,最适温度24~28℃。AS—1菌丝浓白,生长势强,生长速度快,抗杂性好,抗逆性强。 2、AS—1子实体生长特性 AS—1菌丝在35~50天长满袋后,开始吐黄水,菌丝表面有部分转色,表明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此时可松开袋口,按常规出菇管理,7~15天开始出菇,出菇温度范围广泛,在10~33℃均可出菇,最使出菇温度为16~26℃。 3、高产栽培管理要点 在江西省气候条件下,最佳栽培季节是8月中旬至9月初,经35~50天发菌期,10月下旬长出第一批菇,子实体菌盖圆形,直径4~10厘米左右,菌柄中实,当菌盖呈土黄色、菌膜未开、菌盖内卷时便可适时采收。气温偏高时每天应采摘几次,以不致降低其商品性。AS—1在16~25℃示出菇快、接菇多,每袋第一批可采60~140克,第三、四潮菇产量并不会降低,但出了三、四潮菇之后,菌袋偏干,此时,应在菌袋灌水时补充营养液,能克服后期出菇不足现象,促进增产。栽培方法可采用袋栽灌水与脱土等方法。AS—1出菇整齐、孤形优美,生物效率可达84%~11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