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茶舍 中国茶文化的辉煌

发布时间 : 2020-11-30
中国茶的发展 中国茶的起源 中国茶发展历史

【www.cy316.com - 中国茶的发展】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乾隆茶舍 中国茶文化的辉煌”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国有句古话,叫“玩物丧志”,但乾隆皇帝却玩物长志,玩物增智。他玩字画、瓷器、象牙、竹木、紫砂壶等等。通过这些雅玩,使乾隆不仅增加了知识,更使他了解了各地的手工艺产业,促进了苏州、扬州、杭州、福州、广州、湖州、常州这些南方城市的手工产业发展,使中国的GDP,在乾隆时代稳居世界第一。除了雅玩,乾隆皇帝更善于“文玩”,即在繁忙的政务活动中,“忙中偷闲”到宫中的建福宫,或远赴承德避暑山庄的竹炉精舍等茶舍品茗。

据清宫《养心殿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多次记载,乾隆一生喜好吟诗作颂,创作了4万多首,其中有1000多首是在茶舍品茗时作的“茶诗”。乾隆虽然没有像“茶圣”陆羽那样,写下了不朽名作《茶经》,但1000多首“茶诗”,足以成就他被后人称颂为“茶诗皇帝”。综观乾隆一生可圈可点的辉煌人生,史学家与后人,似乎对他在饮茶和茶道方面创下的“丰碑”知之不多。其实,在中国从唐朝把饮茶定为“国饮”,到今天的1300多年中,茶圣陆羽第一个把饮茶发展成“茶道”,列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必需。而到了清代,乾隆把这一物质层面的茶道,发展为精神层面上的茶道,“琴棋书画戏文茶”,大大丰富了中国茶道的内容。而乾隆这一发展,还得从江南惠山的竹炉山房说起。

竹炉山房乾隆的“茶魂”

明代洪武年间画家王绂因热爱无锡家乡山水,与惠山寺僧性海法师设计竹炉,吸泉沏茶特创作竹炉煮茶图。到成化至弘治年间,有当地名人、官至贵州巡抚的邵宝,回到家乡无锡这座山脚下,创办尚德书院,修建藏书万册的“二泉精舍”,以及供人品茗的茶舍“竹炉山房”。

明朝的文人墨客惯用手中毛笔绘画作诗,发泄心中的感受,借题发挥、借古讽今。为防人“耳目”,所以他们就喜欢隐居深山竹林中。明朝大画家唐伯虎、文征明、祝枝山、董其昌等都来到惠山竹炉山房品茗议事,还留下了珍贵的墨宝。尤其此地紧挨着天下第二泉,适宜沏茶,因此它从明至清代,是江南文人墨客喜品茗的著名茶舍,已声名远扬。

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乾隆第一次下江南,微服私访了惠山竹炉山房。从香火缭绕的惠山寺,往左拐个弯,只见山林茂密,竹子拂弋,数栋庙堂样的建筑淹没在树林中,显得十分古朴宁静。屋檐下“竹炉山房”四个字十分清晰。环顾四周,树木参天、枝叶繁茂,使人觉得仿佛置身大山中。抬头望上,忽见一座古刹,屋檐下一块长约2米、宽有80厘米的黑匾特别醒目,上书“陆子祠”三字,落款董其昌。这是一座为茶圣陆羽修建的祠堂,因此可见,江南文人对饮茶的重视,而且牌匾有名震全国的大画家董其昌亲书。

出身于明末的董其昌是中国文人画的一代宗师、大家,乾隆与他爷爷康熙十分偏好收藏董其昌的字画,且他是被宫中收藏数量最多作品的一位画家。在这人烟稀少的山林中,乾隆忽见董其昌的大名,竹炉山房还未进,便已在心中敬重三分。但如今,竹炉山房外表还依稀保留乾隆当年的外貌,茶舍早已不存,只留着乾隆的书法碑。从这些碑中,能寻找到乾隆对竹炉山房的记忆。走进山房,60余平方米的茶舍南面正墙上,挂着唐伯虎的《品茶图》,左右两侧是文征明的书法对联。往下,一红木案几,中间置当地的泥人工艺品,茶圣陆羽半身彩塑像,两边是一对景德镇青花梅瓶。案几前,一张八仙桌,置着上圆下方外编竹子的竹炉一只,炉膛上一把宜兴紫砂壶冒着热气。炉左一只紫砂茶叶罐,右边是青花茶盅一叠,还有竹质荷盒、茶扦、茶匙、茶夹、竹筷子等茶具。八仙桌的右边是一架古琴,一位琴师正在拨弄琴弦。山房北墙下陈设一对花几,上面放着一对太湖石盆景,中间小茶几上一只宣德炉内飘出缕缕沉香(烟)。

由于乾隆是微服私访,所以皇帝的到来,并没有引起这帮江南文人的怯场,而是兴致正浓、春意盎然。乾隆被竹炉山房内的艺术品、工艺品陈设吸引住了,他暗思江南文人的饮茶竟如此讲究形式、程式,以及环境气氛的营造,这完全超出了紫禁城皇宫的茶室。思索中,忽听一曲悠扬空蒙的古琴曲,如古人的吟唱声声入耳,一种与品茗环境十分融洽的氛围,在心中迅速弥漫。曲罢,一位江南茶艺师开始摆弄桌上的茶盅、茶壶,用开水烫壶后,摄入宜兴产的太湖碧螺春,随着古琴悠扬舒缓的节奏,茶艺师舞动着双手,阵阵茶香从她手下,随着清沏的茶汤扑鼻而来。茶过三巡,只见文人墨客彼此寒暄后,坐在西边的一位雅士从布包中取出一幅文人山水画,请大家过目欣赏,并发表感言。原来江南文人饮茶如此讲究,其主题只有一个,那就是文人、画师聚在一起,边品茗边赏画或绘画,然后大家彼此畅谈感言。如是真迹,这画好在哪,银两出得是否合宜。

其间,有的文人当场吟诗点评,并把它题在画轴上,有的画师则当场作画,赠送友人。乾隆在旁看的津津入味,原来江南茶舍——竹炉山房的饮茶如此丰富,其表现出的文化内涵积淀深厚。乾隆已被江南文人征服,回到京城后,他仿照无锡惠山竹炉山房的外在环境,内在艺术品陈设,饮茶程序,书画鉴赏等内容,甚至茶具的配备。从乾隆十六年至三十四年的十八年中,乾隆陆续在皇宫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等仿照竹炉山房样式,兴建了竹炉山房、承德竹炉精舍、圆明园千尺雪、北海焙茶坞等十五个茶舍。据清宫档案记载,乾隆皇帝对茶舍的建设非常关心,他多次下旨太监,命他们去苏州、宜兴、南京等地配置统一的家具、茶具置入茶舍。而他常去的圆明园、颐和园、北海等茶舍,墙上都要挂唐伯虎、董其昌、郎世宁等人的画作。尤其是董其昌等15位松江画师的130多幅作品,乾隆一一在茶舍过目、点评,并亲笔题上诗句。而在宫中的精致茶舍——漱芳斋,是乾隆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在此地以亲自配置的“三清茶”,招待各位文武大臣。高兴时,则书以警句条幅赐予大臣以示奖励,鼓励他们为国多立新功。

一生好茶的乾隆,虽然在北京等各地兴建了十五所茶舍,但其原型均为无锡惠山的竹炉山房,这有诗为证:“到处竹炉仿惠山,武文火候酌斟间。”这是乾隆的诗言志,由此可见,惠山竹炉山房在中国茶道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

乾隆茶舍的昨天

乾隆一生在北平、承德、奉天等地创建了15所茶舍,并在茶舍内为后人留下了饮茶、作诗、琴棋书画戏文茶等活动的丰富档案资料。由于这些档案基本保存在台湾故宫博物院,所以大陆史学界、茶叶协会等有关部门对乾隆茶舍了解甚少,而研究基本是空白。2012年7月,鸿运斋艺术主创黄栋华访问台湾故宫博物院,冯明珠院长得知黄先生对紫砂壶的文化创意有专业的研究,特地将一套台湾故宫研究乾隆茶舍的珍贵资料赠送给黄栋华。

通过对史料的研究,黄栋华发现中国茶道可分为二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唐朝茶圣陆羽在研究了江苏宜兴、浙江长兴两大江南产地的品茗方式。陆羽把它总结为七个一流:一流的建筑,一流的室内装饰,一流的艺术品陈设,一流的茶具,一流的音乐,一流的容貌,一流的茶艺动作。这就是在大唐时代,富足的江南人对品茗的规范,而其核心,就是一个“和”。政治家喝了这杯茶,追求和平治天下,商人喝了这杯茶,则和气生财,而家人喝了这杯茶,那是家和万事兴。中国从隋唐形成茶道,每一朝代的皇帝,都把和平治天下看作最高境界,这在大兴茶道之风的大唐,可以说得到了最好的体现。与中国接壤的夷国外族只要承认大唐中央政府,每年供奉当地的特产,悬挂大唐国号旗,就可纳入华夏的版图,受到中国的保护。

从公元七世纪到十八世纪,中国封建社会经过1100多年的发展,文化积淀已相当丰厚。也是在江南太湖流域,这片中国最富饶的土地上,士大夫们早已追求丰富的文化生活,以满足精神的生活需求。所以,在明代至清代为什么能先后出现金陵画派、吴门画派、黄山画派、松江画派、杭州画派、扬州八怪、海上画派等文人群体,这是中国茶道的必然硕果。尤其是乾隆首下江南,在惠山竹炉山房以视、听、嗅、触、味五觉的感官上,体验了茶舍的饮茶过程后,乾隆回到京城,不但按竹炉山房的样式复制了宫廷茶舍,而且从茶道的内容方面,更加规范和丰富了它的文化品位,最终形成了“琴棋书画戏文茶”的宫廷茶道。乾隆的宫廷茶道,是中国茶道的第二阶段。这一时期的茶道,由于文人是主体,所以更追求品茗时的“文玩”。

从史料中黄栋华发现,乾隆皇帝在自己创建的任何茶舍中品茗,尽管茶叶有杭州龙井、长兴紫笋、宜兴碧螺春、武夷大红袍、云南普洱、六安瓜片等不同品种,但茶舍的活动始终是精神上的、一贯的。主要是赏画题诗钤章,或作诗吟诗、绘画赏书,或弹琴把玩自己收藏的各种艺术珍宝,从不在茶舍理朝政,完全沉浸在愉悦的中国文化中,感悟文化的快乐,以提炼自己的艺术修养。

乾隆茶舍的再现

乾隆茶舍的创办,对他人来讲也许是渴望不可及的事,但对黄栋华来讲,却是水到渠成的事。2000年,黄栋华在故宫院长朱诚如的支持下,巧用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宣统五位清代皇帝的印玺,由吕尧臣制作的“大龙宝玺壶”,是故宫收藏的第一把当代紫砂壶。2002年,黄栋华在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的支持下,深入故宫文物仓库勘察驳样乾隆办公家具,历经半年,组织上海、苏州、南京、东阳四地的100多位工艺师,成功复制乾隆18件家具,轰动全国。人民日报、上海电视台等全国30余家主流媒体均对此事作了报道。2005年,黄栋华代表上海工艺美术界,成功中标乾隆皇帝晚年的会所——倦勤斋的修复工程。这一系列与故宫的合作,使黄栋华近距离感悟到200多年前乾隆皇帝在宫中“文玩”的气息。因此,2012年7月,他在台湾故宫获得乾隆茶舍的档案资料,顿时有了恢复和重建乾隆茶舍的想法。

今天的乾隆茶舍,正墙上悬挂中年乾隆的肖像,左右两则是明代青花瓷板画,下面一张红木方胜翘头案,上置仿漆雕三供,两侧陈设一对乾隆蓝地轧道锦鸡冬瓜瓶。案几两侧置一对紫檀宫廷方胜花几,上面摆放一对盆景,顿使乾隆茶舍春意浓浓。茶舍的宫廷方胜八仙桌上,一把乾隆款的紫砂壶,一只紫砂珐琅彩将军茶叶罐,一套景德镇制作的斗彩茶具,以及竹制的茶筒、茶匙、茶扦、茶夹等沏茶使用的茶具,而影青焚香炉更突出了乾隆茶舍“雅”的品位。茶舍的左墙中间上悬挂徽宗绘制的花鸟画一幅,两侧红木方胜“梅兰竹菊四条屏”下,陈设牙雕宫扇、金地浅雕冬瓜瓶、紫檀浅雕香薰。案几左侧是汉代款古琴,琴桌上置一只乾隆金碗,漆雕文房用具、黄地转头瓶等乾隆官窑瓷器。环顾整个乾隆茶舍,所陈设、置放的每件艺术品、工艺珍宝都具有鲜明的乾隆皇家风格,这样的陈设能在远离故宫的上海再现,确令人叹奇,给人震撼。乾隆茶舍的再现,其意义有二个。第一,通过乾隆宫廷茶道的推广,重塑中国茶叶高品位的形象,改变人们对“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传统认识,把它从物质转为精神文化产品,“琴棋书画戏文茶”,视饮茶是一种文化活动、精神的享受。第二,改变中国茶叶粗放型形象,提高它的文化附价值,而这一口碑的形象代言人,也许就是乾隆皇帝。

茶经网扩展阅读

中国茶文化


中国茶文化是指茶的制备方法,茶的制作设备以及中国茶的消费场合。中国人有一种说法,柴,米,油,盐,酱,醋和茶是生活的七大必需品。在中国古代,饮茶在人们中间很普遍。中国茶文化与西方或日本人观察到的不同。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具有物质和精神内涵。自唐代以来,茶的精神影响在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有存在,有助于塑造中国诗歌,书画,书法,宗教和医学的风格。千百年来

品种

中国茶叶可分为六个品种,即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和黑茶(砖茶)。

绿茶

绿茶是由茶树的叶子制成的,在加工过程中经历了极少的氧化。绿茶已成为各种饮料,保健食品,膳食补充剂和化妆品中使用的提取物的原料。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绿茶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科学和医学研究,以确定其长期声称的健康益处的程度,一些证据表明,普通绿茶饮用者患心脏病的风险较低,某些类型的癌症。龙井(杭州),碧罗春(江苏)和黄山毛峰(安徽)是中国最着名的绿茶品种之一。

红茶

最早的红茶是由中国福建省武夷山地区的茶农发明的。在中国,红茶是后发酵茶的常用分类。有各种各样的红茶叶,其中,祁门红茶(安徽)和滇红(云南)享有世界闻名,远近闻名。另外两种着名的红茶叶品种,即功夫茶和小叶茶,以其香气而闻名。最初从中国引进的印度和斯里兰卡的红茶叶也享有盛名。

乌龙茶

乌龙茶只能在中国发现,是中国主要的茶叶品种之一。乌龙茶种植的主要地方是福建,广东和台外。近年来见证了四川和湖南的乌龙茶生产。乌龙茶在广东,福建,香港和澳门有市场,并出口到日本和东南亚。武夷岩茶(福建)被誉为最好的乌龙茶。饮用乌龙茶具有许多药效,如减少脂肪含量和减肥。

白茶

白茶是一种轻度氧化的茶叶,主要在中国种植和收获,主要在福建和浙江省。白茶原产于福鼎县,有着大约200年的历史。喝白茶有助于降低胆固醇,降低血压,改善血管功能,从而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黄茶

黄茶通常意味着与绿茶类似地加工的特殊茶,但干燥阶段较慢,允许潮湿的茶叶静置并变黄。茶通常具有非常黄绿色的外观和与白茶和绿茶不同的气味。黄茶含有大量的消化酶,对脾胃有益,有助于缓解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和肥胖。黄茶含有丰富的多酚,氨基酸,可溶性糖和维生素,所有这些都有助于有效预防食道癌。此外,85%以上的天然物质可以保留在黄茶叶中,有效预防癌症,杀菌和消炎。所有这些功能都是其他品种的茶叶永远无法比拟的。

黑茶(砖茶)

黑茶是中国生产的各种后发酵茶。后发酵是一种茶叶生产方式,其中茶叶在干燥和卷起后经历微生物发酵过程。黑茶主要种植在四川,云南,湖北和湖南省。用于制作黑茶的原始茶叶是粗制的,并且将基础茶卷起来,润湿并放入堆中干燥。在地理品种方面,黑茶可分为四种,即湖南黑茶,四川黑茶,云南黑茶(普洱茶)和湖北黑茶。

为什么绝大多数中国人喜欢喝茶?

在中国古代,茶是一种健康饮品,在人们中间很受欢迎。在现代,为什么中国人甚至世界各地的人仍然喜欢喝茶?

当茶在中国古代首次制作时,它被视为珍贵的东西。它当时在贵族中很受欢迎。随着茶叶种植的普及,它开始进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喝茶因此成为中国人的习惯。在古代,茶叶也被用于交流目的,用于弥合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因此,在中国人民的日常谈话中,他们通常会说“过来喝一杯茶”作为与他人建立联系的一种方式。

喝茶可以产生很多药效。作为一种草药,已知茶具有分解作用,有助于减少脂肪和降低血压。随着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茶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有些人喜欢收集茶叶,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拍卖市场上价格过高的茶叶。收集茶作为一件艺术品代表了人们的文化追求。

中国茶文化-茶马古道

普洱茶有其独特的文化方面和历史。在过去,它通过从普洱市和西双版纳义乌开始的茶马径运输,一直延伸到西藏拉萨,覆盖大理,丽江和香格里拉等地。作为连接中国和南亚的重要贸易路线,茶马小道使茶叶从西藏到尼泊尔和印度的运输成为可能。

中国茶文化之最


在茶叶领域上,中国一直是处于领先地位。古代劳动人们的智慧是我们今天该学习的地方。以下都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最先发现和利用茶的国家。据《茶经》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可见,神农氏是我国乃至世界上发现和利用茶的第一人。茶叶为世界三大饮料(另两种为咖啡,可可)之圣品,享有东方恩物、绿色金子的美誉。举世公认中国是茶的发源地。

最大的野生茶树。云南省勐海县境内的一棵茶树,高32米多,主干粗3米,树龄约1700年,被称为世界茶树之最。

最早的茶学专着。唐代陆羽撰述的《茶经》,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关于茶叶生产的专着。《茶经》已被译成10几国文字,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

最早的茶事活动。《华阳国志巴志》载,武王克殷,巴、蜀以茶等物纳贡。茶市记载的最早文献。东汉王褒《僮约》有武阳买茶的文字,时公元59年。此前,成都周围的彭山、新津、仁寿、井研、眉山一带已有茶市。卖茶汤(粥)的最早记载。《汉魏六朝百三十家三家集》闻南方有蜀妪,作荼粥卖之。

最早引入中国茶叶的国家日本。公元805年,日本最澄禅师到我国浙江等地留学,把茶叶和种子带回日本。17世纪,茶叶传到欧洲,19世纪传到非洲。现在中国茶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成为传播友谊的纽带。

最早的咏茶诗。西晋左思的诗《娇女》是最早提到饮茶的诗。同代还有张载《登成都楼》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

最早的以茶代酒。据史书云:三国时吴国皇帝孙皓赐宴群臣必使之大醉。大臣韦曜酒量小,孙皓为照顾韦曜,便秘赐以茶代酒。后来,逐渐产生集体饮茶的茶宴,类似今天的茶话会。

最完备的茶叶科研教育体系。自《茶经》问世至今,我国十分重视茶叶的理论研究。现在我国有9所高等院校设有茶叶专业,在校学生居世界第一位;我国有两所全国性的茶叶研究所,成为世界上茶叶科研教育体系最完备的国家。

中国茶文化概述


茶字的起源,最早见于我国的《神农本草》一书,它是世界上最古的第一部药物书。据有关专家考证,该书为战国时代(公元前5年-一公元前221年)的著作。

我国茶圣一-唐代陆羽于公元758年左右写成了世界上最早的茶叶专著《茶经》,系统而全面地论述了栽茶、制茶、饮茶、评茶的方法和经验。根据陆羽《茶经》推论,我国发现茶树和利用茶叶迄今已有四千七百多年的历史。

茶叶在我国西周时期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到了春秋时代茶鲜叶被人们作为菜食,而战国时期茶叶作为治病药品,西汉时期茶叶已成为主要商品之一了。从三国到南北朝的三百多年时间内,特别是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佛家利用饮茶来解除坐禅瞌睡,于是在寺院庙旁的山谷间普遍种茶。饮茶推广了佛教,而佛教又促进了茶灶的发展,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所谓茶佛一味的来源。到了唐代,茶叶才正式作为普及民间的大众饮料。

茶叶自古以来就成为中日两国人民友谊的纽带。唐朝时,日本僧人最澄来我国浙江天台山国清寺研究佛学,回国时带回茶籽种植于日本贺滋县(即现在的池上茶园),并由此传播到日本的中部和南部。南宋时,日本荣西禅师两次来到中国,到过天台、四明、天童等地,宋孝宗赠他千光法师称号。荣西掸师不仅对佛学造诣颇深,对中国茶叶也很有研究,并写有《吃茶养生记》一书,被日本人民尊为茶祖。南宋开庆年问,日本佛教高僧禅师来到浙江径山寺攻研佛学,回国时带去了径山寺的茶道具、茶台子,井将径山寺的茶宴和抹茶制法传播到日本,启发和促进了日本茶道的兴起。

我国宋代时就已有阿拉伯商人定居在福建泉州运销茶叶;明代郑和下西洋,茶叶也随着销售到东南亚和南部非洲各国。明代末期,公元1610年荷兰商船首先从澳门运茶到欧洲,打开了中国茶叶销往两方的大门。

我国关于茶馆的最早记载,要算唐代开元年间封演的《封氏闻见记》了,其中有自邹、齐、沧、隶,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煮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唐宋以后,不少地方都开设了以卖茶水为业的茶馆。到了清朝,民间曲艺进入茶馆,使茶馆成为文化娱乐和休息的场所。

相传我国最大的茶馆是四川当年的华华茶厅,内有三厅四院。成都茶馆设有大靠背椅,饮茶聊天或打盹都极为舒适。

我国人民历来就有客来敬茶的习惯,这充分反映出中华民族的文明和礼貌。古代的齐世祖、陆纳等人曾提倡以茶代酒。唐朝刘贞亮赞美茶有十德,认为饮茶除了可健身外,还能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唐宋时期,众多的文人雅士如白居易、李白、柳宗元、刘禹锡、皮日休、韦应物、温庭筠、陆游、欧阳修、苏东坡等,他们不仅酷爱饮茶,而且还在自己的佳作中歌颂和描写过茶叶。

中国茶文化——茶道


茶对中国人来说是西方人的咖啡。在中国,茶文化不仅仅是喝茶。它实际上是制作茶,欣赏茶,闻茶,喝茶和品尝茶的组合。茶是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中国的茶艺主要集中在五大要素,即茶叶,水,时间,茶具和饮用背景。对中国人来说,茶并不能满足人们口渴的欲望。这是一种为人们提供欣赏机会的艺术。中国的茶文化有一些原则可循。就像餐桌礼仪一样,我们可以称之为茶礼仪。我们对新茶,纯净水,干净的茶具,新鲜空气以及有礼貌和有共同兴趣的人说“是”。我们拒绝喝茶,不是新鲜的,肮脏的空气,可怕的茶具和礼貌不好的人。很遗憾,在与不礼貌的人交往时,喝上好茶,并没有分享同样的兴趣。

茶道,茶道是茶文化的精神和灵魂,是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茶道让人们有机会品尝和欣赏茶的美景。喝茶实际上是一种精神享受,一种培养人的品德和滋养自然的艺术或手段。“一般来说,中国茶道的基本四大精神是荣誉,美丽,和谐和尊重,这意味着要尊重你周围的一切。欣赏大自然的美丽,追求和谐,尊重人与生命。这四种基本精神也被认为是中国人的性格。

有趣的是,它没有明确的定义。应该感受和理解茶道的精神,而不是被告知。一百个人可能对茶道有一百个理解,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生活经历和个人价值。俗话说月亮反映在千河之中,但反射彼此不同。

事实上,定义茶道是浪费时间。定义茶道的意义是限制茶饮者的想象力和神秘感。有人认为,茶道的意义是从忙碌的生活中休息一下,在悲伤中寻求快乐。有人认为茶道是喝茶的方法和意境。你心中的茶道是什么?

中国茶文化历史


茶字最早见于中国的《神农本草》一书,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的国家,可见中国的茶文化发展很早,那么中国茶文化历史有哪些?

有关研究表明:在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历程中,三国以前以及晋代、南北朝时期应属于茶文化的启蒙和萌芽阶段。大量资料证实,中国西南地区是世界茶树源产中心,更确切地说在云南省,但茶文化的起点却在四川,这是由于当时四川巴蜀的经济、文化要比云南发达。大约在商末周初,巴蜀人已经饮茶,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伐纣时,巴蜀人已用所产之茶作为纳贡珍品;西汉初期(公元前53年),蒙顶山甘露寺普慧禅师(俗名吴理真)便开始人工种植茶树。公元4世纪末以前,由于对茶叶的崇拜,巴蜀已出现以茶命人名、以茶命地名的情况。可以说我国的巴蜀地区是人类饮茶、种植茶最早的地方。到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饮茶之风盛行。并且,这一时期饮茶开始进入文学和精神领域,中国最早的茶诗在这一时期出现,其代表是西晋杜育所作的《赋》。

在我国的唐朝时期,疆域广阔,注重对外交往。长安是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中国茶文化正是在这种大气候下形成的。茶文化的形成还与当时佛教的发展,科举制度,诗风大盛,贡茶的兴起,禁酒有关。唐朝陆羽自成一套的茶学、茶艺、茶道思想,及其所著《茶经》,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

宋朝茶文化则进一步向上向下拓展。宋朝人拓宽了茶文化的社会层面和文化形式,茶事十分兴旺,但茶艺走向繁复、琐碎、奢侈,失去了唐朝茶文化的思想精神。元朝时,北方民族虽嗜茶,但对宋人繁琐的茶艺不耐烦。文人也无心以茶事表现自己的风流倜傥,而希望在茶中表现自己的清节,磨练自己的意志。在茶文化中这两种思潮却暗暗契合,即茶艺简约,返朴归真。

元到明朝中期的茶文化形式相近,一是茶艺简约化;二是茶文化精神与自然契合,以茶表现自己的苦节。晚明到清初,精细的茶文化再次出现,制茶、烹饮虽未回到宋人的繁琐,但茶风趋向纤弱,不少茶人甚至终身生泡在茶里,出现了玩物丧志的倾向。

中国茶文化历史有哪些?综上所述,以上就是中国茶文化历史的发展。一直到今天,中国茶文化历史还是源源不断的发展着。

中国茶道-茶文化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它发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在宋代,如今已成了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饮茶嗜好遍及全球,全世界已有50余个国家种茶。寻根溯源,世界各国最初所饮的茶叶,引种的茶种,以及饮茶方法、栽培技术、茶事礼俗等,都是直接或间接地由中国传播去的。茶树原产我国西南地区,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的国家,中国是茶的发祥地,被誉为茶的祖国。

茶文化从广义上讲,分茶的自然科学和茶的人文科学两方面,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与茶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讲,着重于茶的人文科学,主要指茶对精神和社会的功能。由于茶的自然科学已形成独立的体系,因而,现在常讲的茶文化偏重于人文科学。

茶的起源,早在秦汉以前,我国四川一带已盛行饮茶。西汉时,茶是四川的特产,曾通过进贡传到京城长安,原来我国古代四川东鄂西就是茶树的发祥地,而这里正是三皇五帝最早生息之地。神农氏是三苗、九黎部族之首领。在古籍中有三苗氏,衡山在其南,歧山其北,左洞庭之坡,右彭蠡之川的记载,这说明神农氏的部族发源在四川东部和湖北西部山区,这正是今日大神农架的地域。在这样一个植被茂盛,至今还盛产茶叶的环境里,神农尝百草完全是可能的。后来这些部族不断北移或东徙,西北才成为华夏政治中心到舜帝禅让王位于大禹,氏族社会的政治中心已移到河南登封一带,前几年己在该处王城岗发掘出夏代遗址遗物,大禹接位,并非一帆风顺,当初在江浙沿海治水,疏流入海,导苕溪、余不溪、入太湖,克服了洪水之患。后又战败防风氏,逐渐北上。舜帝得知大禹治水有功,就让位于他。而三苗后裔不服,所以,《史记五帝本纪》有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的记载。大禹治水在江南,史书也有根据: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上会稽、祭大禹,司马迁20岁时,也登会稽,探禹穴。所以今日浙江绍兴留有大禹遗迹。

中国茶文化的形成茶文化从广义上讲,分茶的自然科学和茶的人文科学两方面,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与茶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讲,着重于茶的人文科学,主要指茶对精神和社会的功能。由于茶的自然科学已形成独立的体系,因而,现在常讲的茶文化偏重于人文科学。宋代茶业已有很大发展,推动了茶叶文化的发展,在文人中出现了专业品茶社团,有官员组成的汤社、佛教徒的千人社等。宋太祖赵匡胤是位嗜茶之士,在宫庭中设立茶事机关,宫廷用茶已分等级。茶仪已成礼制,赐茶已成皇帝笼络大臣、眷怀亲族的重要手段,还赐给国外使节。至于下层社会,茶文化更是生机活泼,有人迁徙,邻里要献茶、有客来,要敬元宝茶,定婚时要下茶,结婚时要定茶,同房时要合茶。民间斗茶风起,带来了采制烹点的一系列变化。

明、清茶文化的普及,此时已出现蒸青、炒青、烘青等各茶类,茶的饮用已改成撮泡法,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传世之作,如唐伯虎的《烹茶画卷》、《品茶图》,文徵明的《惠山茶会记》、《陆羽烹茶图》、《品茶图》等。茶类的增多,泡茶的技艺有别,茶具的款式、质地、花纹千姿百态。到清朝茶叶出口已成一种正式行业,茶书、茶事、茶诗不计其数。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茶叶从1949的年产7500T发展到1998年的60余万T。茶营销的大量增加为我国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1982年,在杭州成立了第一个以宏扬茶文化为宗旨的社会团体--茶人之家,1998年中国国际和平茶文化交流馆建成。随着茶文化的兴起,各地茶艺馆越办越多。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已开到第五界,吸引了日、韩、美、斯及港台地区纷纷参加。各省各市及主产茶县份份主办茶叶节,如福建武夷市的岩茶节、云南的普洱茶节,浙江新昌、泰顺、湖北英山、河南信阳的茶叶节不胜枚举。都以茶为载体,促进全面的经济贸易发展。

中国茶文化—斗茶


中国是茶的故乡。在茶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斗茶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为茶文化增添了灿烂的光彩。斗茶又称茗战,就是品茗比赛。

斗茶源于唐,而盛于宋。它是在茶宴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风俗。三国吴孙皓密赐茶荈以代酒。这是以茶代酒宴请宾客的开始,但尚不是正式茶宴。茶宴一词正式出现。唐代贡茶制度建立以后,湖州紫笋茶和常州阳羡茶被列为贡茶,两州刺史每年早春都要在两州毗邻的顾渚山境会亭举办盛大茶宴,邀请一些社会名人共同品尝和审定贡茶的质量。宴的盛行.民间制茶和饮茶方式的日益创新,促进了品茗艺术的发展,于是斗茶应运而生。

斗茶茶品以新为贵,斗茶用水以活为上。胜负的标准,一斗汤色,二斗水痕。首先看茶汤色泽是否鲜白,纯白者为胜,青白、灰白、黄白为负。因为汤色是茶的采制技艺的反映。茶汤纯白,表明茶采时肥嫩,制作恰到好处;色偏青,说明蒸时火候不足;色泛灰,说明蒸时火候已过;色泛黄,说明采制不及时;色泛红,是烘焙过了火候。其次看汤花持续时间长短。宋代主要饮用团饼茶,饮用前先要将茶团茶饼碾碎成粉末。如果研碾细腻,点汤、击拂都恰到好处,汤花就匀细,可以紧咬盏沿,久聚不散;如果汤花泛起后很快消散,不能咬盏,盏画便露出水痕。所以水痕出现的早晚,就成为茶汤优劣的依据。斗茶以水痕早出与为负,晚出者为胜。

斗茶不仅要茶新、水活,而且用火也很讲究。斗茶是一门综合艺术,除了茶本身、水质和火候外,还必须掌握冲泡技巧,宋人谓之点茶。此外,斗茶作为一项民俗活动,具有继承性和变异性两大特点。

中国茶,发现中国茶文化和历史


茶是中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茶叶生产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作用,而茶叶消费仍然是日常生活的一种实践。

茶文化的实践可以将人类的精神和智慧带到更高的轨道。茶与中国文化关系极为密切,其研究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它不仅体现了文明精神,也体现了思想形态的精神。毫无疑问,它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社会成就和对艺术的欣赏。

中国茶的历史

中国茶的历史是一个漫长而渐进的精致故事。几代种植者和生产者已经完善了中国制茶方式,以及许多独特的区域差异。

最初的想法归功于传说中的神农,他据说已经活了5000年。除其他事项外,他的有远见的法令要求将所有饮用水煮沸为卫生预防措施。一个故事说,一个夏日,在访问他的王国的一个遥远的部分时,他和法院停下来休息。根据他的裁决,仆人们开始烧水供法院喝酒。附近灌木丛中的干叶落入沸水中,棕色物质注入水中。作为一名科学家,皇帝对新液体感兴趣,喝了一些,发现它非常令人耳目一新。因此,根据传说,茶是在公元前2737年创建的。

中国茶类型

中国茶的主要品种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和黑茶。阅读更多关于中国茶类的信息。

中国茶文化喝茶:将茶作为饮料来解渴。品尝茶:茶的品质取决于茶的颜色,香气和味道,水质甚至茶具。品尝茶时,品尝者应该能够彻底品尝茶。茶艺:虽然饮酒注重环境,氛围,音乐,注入技巧和人际关系。

最高的范围-茶的传说:哲学,伦理和道德融入茶的活动中。人们通过品尝茶来培养他们的道德和思想,享受生活,从而获得精神的快乐。

中国的茶叶传说是几百年,可能甚至几千年,比日本更早。据说,中国茶叶传说重视精神,塑造形式。茶传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茶也各种各样,但都体现了“清醒,尊重,快乐和真实”的茶精神。

效饮茶的提示

喝茶有很多好处。它可以清新头脑,清除人体内的热量,帮助人们减肥。当您在日常生活中添加一杯茶时,请查看以下提示,以帮助您获得最大的健康益处。

1.喝热。茶在冲泡后迅速氧化,其营养成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少。建议你喝热水,以获得最好的茶。2.不要喝太多浓茶。如果你使茶太浓,它可能会使你的胃不舒服并导致失眠。通常你可以混合4克(0.13盎司)的茶叶和250毫升(0.44品脱)来制作一杯茶。总量为12-15克(0.4-0.5盎司)的茶叶适合日常食用。3.最好的饮酒时间是两餐之间。饭后或饭前不要喝茶。否则它可能会在你的胃空虚时熄灭食欲,或在你的胃充满时引起消化不良。4.不要喝药。茶含有大量的单宁,它会与药物中的某些元素发生反应,从而减少药效。你吃药后几个小时就可以喝茶。

绿茶是上班族的最佳选择。绿茶含有儿茶素,有助于防止电脑辐射和补充人体水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