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涨”茶“落”: 普洱茶回归茶的本质之路

发布时间 : 2020-11-30
普洱茶普洱茶 普洱茶的熟茶 普洱茶的生茶

【www.cy316.com - 普洱茶普洱茶】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茶“涨”茶“落”: 普洱茶回归茶的本质之路”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茶“涨”之后茶“落”,普洱茶经过这样一场又一场的冒险游戏,逐渐从一个道具长大还原成茶叶了。也就是说,经过这样的一段时间的磨练,普洱茶逐渐走上了茶叶的本质之路。

无论何种茶叶,不过就是一种乔木的叶子,一种用来饮用解渴的饮品而已,至多加上一点附加的保健功能。这是茶叶的本质,如果将这个本质遗忘,而将之作为一个金钱游戏的道具,那么茶“涨”并非真是针对茶的,茶“落”必然导致很多的期待者失望。茶叶不再被用来饮用的时候正是茶叶的悲剧开始酝酿的时候。试想,将本质遗忘,而将茶叶作为一个符号,一个文物,一个古董一样的收藏起来,这真的有意义吗?

普洱茶的普及之路应该是大家都喜欢饮用,经常饮用,而且也承担得起价位的一条大众化的出路,即便其中有一些高档品牌,也应该还是以被饮用为准则。茶叶毕竟不是古董,珍藏期、保值期实际上一定是有一个限度的。无论现在人们怎样的倡导“越陈越香”,这只是主观上的一厢情愿。一定要相信,无论是何种“食物”,一定有一个可以入口的时间界限,在超越这个界限后再使用要么已经变质,再也没有了任何的好处,要是茶,可能连味道都没有了,这样的长时间保存不就是一个概念吗?

当然了,要是只有几个人存茶,藏茶,要是能长时间保存,因为其稀有的缘故是可以有巨大的增值可能。要是大家都存茶,也保存了太久的时间,但是却没有了任何的饮用价值,这个茶还有什么意义呢?

大量出现老茶的时候老茶就成为垃圾了。

所以,茶“落”实际上最大的好处是让大家在认可普洱茶以后开始让大家都喝得起,这才是茶的还原、回归。

茶并非硬通货,只是一种普通的树叶经过加工以后的饮品,要想长久保存,要求的条件其实是很高的,比如温度,湿度,通风,保持不被各种异味污染等等,大部分的藏家因为炒作匆匆入市,并不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也不具备专业的藏茶条件,盲目介入的结果只是成为那些专业藏家的追随者,最后会成为受害者。

故此,我个人举手欢迎这一次的茶价回落。

普洱茶作为一种常规饮品需要达到的真正效果是让全民闻其声,也知其味,还能够长期的饮其液。不要成为一个“贡品”一样的有价无市。

我的想像中,普洱应该成为一种“新茶”,未必一定要长时间存放,重要的是让普洱新茶也具有老茶的滋养和品性。这是各路专家要攻关的课题。

只有不断的“茶涨茶落”,才能持续的常饮常新。

击掌,庆祝云南普洱茶终于因为价格的回落返回茶叶的本质之路。

茶文化精选阅读

茶马古道 古代普洱茶的运销之路


茶马古道是千百年来由一条条的古山道、古驿道互相联接、延伸、发展形成的,主要路段还用青石块、青石板铺设。道路在历史上主要由马帮承担运输任务,运输的物资以茶叶最为大宗,因此称之为“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不仅是普洱茶运销之路、普洱茶文化传播之路,同时也是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之路。

西双版纳是云南茶马古道的起点区域,普洱茶由西双版纳经茶马古道运销海内外。云南茶马古道主干线有两条:

其中一条是唐代就已开通的一条茶马古道,清代进入繁荣时期,中途分支较多,如从丽江经四川进西藏,从大理经永平博南古道出保山进缅甸,等等。1973年,滇藏公路修通,普洱茶由汽车大量运进西藏。这就是滇藏茶马古道主干线:西双版纳→思茅、普洱→景东→大理→丽江→中甸(香格里拉)→德钦→西藏芒康→拉萨。

还有一条是滇南官马大道:西双版纳→思茅、普洱→墨江→玉溪→昆明→曲靖(或昭通)→出省转运北京。这条茶马古道以运输普洱贡茶为主,全程于清初开通,清末部分中断。官马大道中途也有许多分支,如从元江往东到达石屏(明末以来到西双版纳从事普洱茶生产、经营的多为石屏人),也可再由石屏经蒙自到达越南。20世纪50年代,昆洛公路通车后,滇南官马大道逐渐成为历史遗迹。

云南茶马古道还有多条支线,这些支线与主干线共同构成普洱茶运输网络。其中,以西双版纳为起点的茶马古道支线主要有:西双版纳→老挝→越南→香港或南洋诸国;西双版纳→江城→越南莱州→香港或南洋诸国;西双版纳→江城→墨江(汇入官马大道);西双版纳→缅甸仰光→东南亚各国;西双版纳→缅甸仰光→印度→锡金→西藏;等等。

在西双版纳境内,清代初期,茶马古道是从倚邦、曼庄、易武等茶山往西经攸乐,再经勐养、普文到思茅。清代中后期,随着七子饼茶生产的繁荣,易武成为茶马古道运输的中心。

清道光25年(公元1845年),普洱府组织西双版纳的茶商及百姓,用大青石铺设了从易武经曼洒、倚邦、勐旺到思茅的茶马古道,全长240公里,宽1.2-1.6米不等,方便了普洱茶的运销。

民国时期,随着勐海制茶业的崛起,茶马古道的运输逐渐以勐海为中心,有东南西北四条线路,东线由勐海镇往东经景洪至思茅;南线由勐海镇南下经打洛到达缅甸景栋;西线由勐海镇往西经澜沧、孟连出境到缅甸;北线由勐海镇经勐阿、勐往至思茅。

其中,东线、北线到达思茅、普洱后,或往西北经景东、大理、丽江到西藏,或继续北上至昆明中转,将普洱茶销往西藏或香港等地;西线、南线到达缅甸后再转销香港及东南亚、南亚各国。1921年还开通了由勐海经缅、印至西藏的马帮、汽车、火车、轮船联运线路。

古代普洱茶的运销之路: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是千百年来由一条条的古山道、古驿道互相联接、延伸、发展形成的,主要路段还用青石块、青石板铺设。道路在历史上主要由马帮承担运输任务,运输的物资以茶叶最为大宗,因此称之为茶马古道。茶马古道不仅是普洱茶运销之路、普洱茶文化传播之路。同时也是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之路。

西双版纳是云南茶马古道的起点区域,普洱茶由西双版纳经茶马古道运销海内外。云南茶马古道主干线有两条:

其中一条是唐代就已开通的一条古道,清代进入繁荣时期,中途分支较多,如从丽江经四川进西藏,从大理经永平博南古道出保山进缅甸,等等。1973年,滇藏公路修通,普洱茶由汽车大量运进西藏。这就是滇藏茶马古道主干线:西双版纳思茅(普洱)景东大理丽江中旬(香格里拉)德钦西藏芒康拉萨。

还有一条是滇南官马大道:西双版纳思茅(普洱)墨江玉溪昆明曲靖(或昭通)出省转运北京。这条茶马古道以运输普洱贡茶为主,全程于清初开通,清末部分中断。官马大道中途也有许多分支,如从元江往东到达石屏(明末以来到西双版纳从事普洱茶生产、经营的多为石屏人),也可再由石屏经蒙自到达越南。20世纪50年代,昆洛公路通车后,滇南官马大道逐渐成为历史遗迹。

云南茶马古道还有多条支线,这些支线与主干线共同构成普洱茶运输网络。其中,以西双版纳为起点的茶马古道支线主要有:西双版纳老挝越南香港或南洋诸国;西双版纳江城越南莱州香港或南洋诸国;西双版纳江城墨江(汇入官马大道);西双版纳缅甸仰光东南亚各国;西双版纳缅甸仰光印度锡金西藏等等。

在西双版纳境内,清代初期,茶马古道是从倚邦、曼庄、易武等茶山往西经攸乐,再经勐养、普文到思茅。清代中后期,随着七子饼茶生产的繁荣,易武成为茶马古道运输的中心。清道光25年(公元1845年),普洱府组织西双版纳的茶商及百姓,用大青石铺设了从易武经曼洒、倚邦、勐旺到思茅的茶马古道,全长240公里,宽1.2~1.6米不等,方便了普洱茶的运销。

民国时期,随着勐海制茶业的崛起,茶马古道的运输逐渐以勐海为中心,有东南西北四条线路,东线由勐海镇往东经景洪至思茅;南线由勐海镇南下经打洛到达缅甸景栋;西线由勐海镇往西经澜沧、孟连出境到缅句;北线由勐海镇经勐阿、勐往至思茅。其中,东线、北线到达思茅、普洱后。或往西北经景东、大理、丽江到西藏,或继续北上至昆明中转,将普洱茶销往西藏或香港等地;西线、南线到达缅甸后再转销香港及东南亚、南亚各国。1921年还开通了由勐海经缅、印至西藏的马帮、汽车、火车、轮船联运线路。

“跌宕起伏”的普洱茶之路


西双版纳在清代中期,普洱茶的产量就多达4000吨。据《云茶大典》记载,这段历史时期,江外古六大茶山所产的普洱茶贸易主要是通过糯扎渡过澜沧江,运达宁洱,在宁洱集散转运各地。那时,宁洱是车里军民宣慰使司(一个仅有贡品往来的土邦)的边境城市,进入车里的路径是从景东经镇沅到宁洱。

普洱既是府制,管理着西双版纳,又是贸易重镇,交易普洱茶的重要市场,因此以“普洱”来命名,并被后世所接受。

普洱茶贸易的发展,以易武为中心的倚邦、蛮砖、攸乐、莽枝、革登等六大古茶山茶叶远销国内外,在西双版纳还有澜沧江下游西岸以今勐海为中心的南糯、勐宋、布朗山、巴达等六大古茶山及普洱景迈、宁洱、景东、景谷、澜沧及临沧今双江、永德、凤庆、云县等沿澜沧江中下游广大区域都成为历史上普洱茶主要生产区域和近代普洱茶贸易的重要集散地。

清末民初,由于西方列强入侵,社会动荡加剧,战乱频繁,茶马古道及茶叶销路中断,普洱茶逐渐走向衰落。至民国时期,由于战乱和疾病的流行,普洱茶一蹶不振。当时流传的一首民谣:“满山茶树头光光,茶农茶工泪汪汪,两手空空无出路,卖儿鬻女去逃荒”,真实地反映了当时普洱茶的衰落景象。

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1949年,普洱茶的年产量已经由历史上最高的两万多担下降到一两千担。这时,普洱茶已经空有其名,成为历史名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云南省人民政府致力于抓茶叶发展,垦复老茶园,大力发展新茶园,并重点发展云南大叶种红茶及绿茶,以满足国际茶叶市场的需要。

20世纪70年代,从1973年起,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开始自营出口普洱茶、红茶。为满足外销市场对普洱茶的需求,首先在昆明茶厂试制成功了现代普洱茶。

香港回归前夕,一些港商担心回归后政策发生变化,急于变卖房屋移居国外,因而翻出了历年存放在仓库里的普洱茶,几十年、上百年的陈年普洱茶开始被人们发掘,普洱茶的价值才得以被重新发现。上世纪末随台湾、广东而后云南掀起的普洱茶热和普洱茶文化活动的开展,使得云南普洱茶迅速进入成长期,普洱茶又成为人们喜爱饮用的茶品,也成为了喜爱收藏的能喝的“古董”。

古代普洱茶的运销之路——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是千百年来由一条条的古山道、古驿道互相联接、延伸、发展形成的,主要路段还用青石块、青石板铺设。道路在历史上主要由马帮承担运输任务,运输的物资以茶叶最为大宗,因此称之为茶马古道。茶马古道不仅是普洱茶运销之路、普洱茶文化传播之路。同时也是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之路。

西双版纳是云南茶马古道的起点区域,普洱茶由西双版纳经茶马古道运销海内外。云南茶马古道主干线有两条:

其中一条是唐代就已开通的一条古道,清代进入繁荣时期,中途分支较多,如从丽江经四川进西藏,从大理经永平博南古道出保山进缅甸,等等。1973年,滇藏公路修通,普洱茶由汽车大量运进西藏。这就是滇藏茶马古道主干线:西双版纳思茅(普洱)景东大理丽江中旬(香格里拉)德钦西藏芒康拉萨。

还有一条是滇南官马大道:西双版纳思茅(普洱)墨江玉溪昆明曲靖(或昭通)出省转运北京。这条茶马古道以运输普洱贡茶为主,全程于清初开通,清末部分中断。官马大道中途也有许多分支,如从元江往东到达石屏(明末以来到西双版纳从事普洱茶生产、经营的多为石屏人),也可再由石屏经蒙自到达越南。20世纪50年代,昆洛公路通车后,滇南官马大道逐渐成为历史遗迹。

云南茶马古道还有多条支线,这些支线与主干线共同构成普洱茶运输网络。其中,以西双版纳为起点的茶马古道支线主要有:西双版纳老挝越南香港或南洋诸国;西双版纳江城越南莱州香港或南洋诸国;西双版纳江城墨江(汇入官马大道);西双版纳缅甸仰光东南亚各国;西双版纳缅甸仰光印度锡金西藏;等等。

在西双版纳境内,清代初期,茶马古道是从倚邦、曼庄、易武等茶山往西经攸乐,再经勐养、普文到思茅。清代中后期,随着七子饼茶生产的繁荣,易武成为茶马古道运输的中心。清道光25年(公元1845年),普洱府组织西双版纳的茶商及百姓,用大青石铺设了从易武经曼洒、倚邦、勐旺到思茅的茶马古道,全长240公里,宽1.2~1.6米不等,方便了普洱茶的运销。

民国时期,随着勐海制茶业的崛起,茶马古道的运输逐渐以勐海为中心,有东南西北四条线路,东线由勐海镇往东经景洪至思茅;南线由勐海镇南下经打洛到达缅甸景栋;西线由勐海镇往西经澜沧、孟连出境到缅句;北线由勐海镇经勐阿、勐往至思茅。其中,东线、北线到达思茅、普洱后。或往西北经景东、大理、丽江到西藏,或继续北上至昆明中转,将普洱茶销往西藏或香港等地;西线、南线到达缅甸后再转销香港及东南亚、南亚各国。1921年还开通了由勐海经缅、印至西藏的马帮、汽车、火车、轮船联运线路。

"茶艺师"回归 未来之路需努力


"茶艺师"回归未来之路需努力

2月21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根据有关方面的意见建议,并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对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公示内容进行了调整,在“关于餐饮服务人员”中增加“茶艺师”。为了呵护这来自不易的成果,很多专家和学者倡议加强行业自律,恪守做好茶艺师培训与认证鉴定工作,为弘扬中华茶文化作出贡献!

茶艺师,是茶文化的传播者、茶叶流通的“加速器”,是一个温馨且富有品位的职业。对于茶艺师,在茶产业特别是茶文化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2016年年底一个“或将取消茶艺师的资格证”的消息,引起茶界人士的担忧和讨论。

回顾

在2016年12月底,人社部公布了《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151项职业资格被列入清单。此份名单上,只出现了评茶员一项职称,这表示茶园园艺工、茶艺师等职业资格将被取消,评茶员得以保留。

有数据显示,2015年度,我国茶学专业毕业生首次超过1万人。在多数设有茶学专业的院校中,特别是推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并重的应用技术型院校,都要求学生考取茶艺师资格证。茶师艺资格证被取消,很多老师和学生将面临失业和无法毕业的困境。

在世界范围内,中国是茶叶主产区,茶艺师都有着很大的市场。尤其是随着大众对文化消费需求的增加,茶文化消费必然离不开茶艺师。同时,在很多人看来,随着茶文化的普及,尤其是居家茶艺的推崇,家庭成员的文化修养、艺术欣赏能力、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气氛,以及家庭生活的情趣都会因茶艺而得到提高。因此,茶艺师这个新型职业的需求量也会随之增加。

回归

2月21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根据有关方面的意见建议,并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对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公示内容进行了调整,在“关于餐饮服务人员”中增加“茶艺师”。2016年12月公布的《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中未出现“茶艺师”后,国内众多机构和专家学者大力呼吁,请留下“茶艺师”,全国各地的茶界单位与社团组织,茶人与爱茶人以极大的热情与亊业心、责任心,纷纷发表意见与诉求,各级人社部门和鉴定机构及时向国家人社部反映了社会与茶界的建议。如今茶艺师重回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在欢喜之余,更应该冷静地思考,未来茶界任重道远,仍需继续努力!余悦,教授,著名茶文化专家、民俗研究专家,“中国茶文化学”首倡者与理论奠基人,“悦读茶书会”倡导者与推动者。他认为,茶艺师回归后,仍有六个方面需要茶人们共同努力,进一步提升:一、客观分析茶艺、茶艺师的得失;二、认真学习与执行《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三、加強茶艺师培训队伍的建设;四、加強茶艺师鉴定机构的建设;五、加強茶艺的国际传播;六、提升所有茶艺参与人员的人品。

丢落人:永不丢落的茶 - 五房·茶马古道考察之六


基诺山,曾经以“攸乐”的名字在世界茶叶史上放射光芒;基诺族,曾经以“丢落”的名字讲述着千年茶事。离开思茅,我们前往六大古茶山探访。这一条道路,正是古代六大茶山的茶叶运往普洱、思茅集散的通道,也是茶马古道上的“勐腊茶马道”。沿着这条路进入茶山,我们仿佛是向历史的远处回溯——清代初年,由于六大茶山茶叶产量大增,各地茶商纷纷涌入低价收购,经过不远的路途贩到普洱,就可获取暴利。因此,茶农与茶商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于是,清雍正七年(1729年)官府在思茅设立了“总茶店”,垄断了茶叶的经营。这多少缓和了社会矛盾,但茶叶所带来的丰厚利润也被官府独得。六大茶山的茶叶运往“总茶店”获得了“身份认证”后,又有一部分沿这条道路运回,经勐腊运往老挝,走向更远的地方……

基诺山的出名,最晚应该在清代。清人檀萃在《滇海虞衡志》中记载:“普茶名重于天下,出普洱府所属六茶山:一曰攸乐,二曰革登,三曰倚邦,四曰莽枝,五曰蛮专,六曰慢撒,周八百里。”此处的攸乐,就是今天的基诺山。檀萃将基诺山排在六大茶山之首,它也正是我们探访六大茶山的第一站,这不是相隔数百年的巧合,是因为基诺山当时的茶叶产量高达2000担左右,半个多世纪前张肖梅在其所编的《云南经济》中也说:“大山茶以倚邦、易武、曼撒、架布、曼专、莽芝、革登、曼松、攸乐等处最著,而以攸乐为中心”。

基诺山地处“勐腊茶马道”的要冲,自古都是普洱通往六大茶山的门户和必经之地。根据清道光《云南通志·武备志》记载:因攸乐“系车(里)茶(山)咽喉之地”,又“以高瞰下”,雍正年间云贵总督鄂尔奏请设立普洱府并攸乐同知,设右游击一员,带千总一员,把总二员,马步兵丁五百驻扎此地,建有攸乐城。攸乐同知的职责是维护六大茶山的社会治安,管理茶山事务,督促六大茶山的茶农运茶至思茅总茶店,由思茅总茶店统一加工成贡茶等各类普洱茶,阻止外地茶商来此私自买卖茶叶。基诺山龙帕寨已设茶场,是当地制茶中心……这一时期,是整个攸乐山茶叶最兴隆的时期。直到雍正十三年(1735年),“驻防攸乐之普洱镇标右营游击应移驻思茅,统兵防守。驻扎攸乐之普洱府(攸乐)同知亦应移驻思茅,即改为思茅同知,”基诺山渐渐冷清下来。此后,清政府命傣族宣慰使管理攸乐山事务。傣族宣慰使委任基诺族头人帕雅龙贡为“金伞大帕雅”(打金伞的大头人),以后又委任白腊腰为“召怀”(土官),管理攸乐山事宜……

古道昔日的马帮驮铃早已消散,一条新的高速公路正在莽莽林海中修建。因为道路施工,又正是南国的雨季,路不太好走。沿213国道,经普文、大渡岗,由勐养向东南,中午时分,我们到了此行的第一站——基诺山。

基诺山属横断山系无量山脉末梢的中小丘陵地带,方圆600多公里。景洪市所辖的基诺乡,东距勐腊县勐仑镇42公里,西距勐养20公里,境内山峦起伏,有小黑江、南星河、莱阳河、巴卡河等河流蜿蜒流过,加之热带海洋暖湿季风的影响,使基诺山具有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充足的阳光和雨量(年均降雨量约为1100毫米)、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是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基诺族人就世代居住在这里。

我们在周昆、董国艳的带领下,进入了基诺山的腹地——亚诺村。亚诺村有100户人家、400多人口,是基诺乡45个自然村中第二大的。森林里,槟榔树下凤尾竹中,一幢幢被叫做“孔明帽”的干栏式建筑顺着一条溪流,沿山坡散开,家家房前屋后都有零散的茶树,柚子、西番莲硕果压枝,伸手可及。小董从云南农业大学茶学系毕业后没有回家乡宾川,却来到了茶乡勐腊。经过几年的打拼,如今她有了自己的茶叶公司,主要的原料就来自基诺山的茶园。与她合作收购茶叶的基诺汉子杰布鲁周,负责把村子里一家一户的茶叶集中收购起来,在这个村子是有些名气的人物。他说,上个世纪70年代,一群专家学者来基诺山作调查时就曾住过他家,他提起的几个名字,也是省内社会学、历史学界为人熟知的人物。正是有了这些调查,才使一个民族最终被认定——1979年6月6日,国务院正式确认基诺族为我国的第56个民族也是迄今为止最后一个被确认的单一民族。

杰布鲁周说,主要的茶园在村后的山上,有3000多亩。村后的亚诺山岩子是基诺山中海拔最高的地方(1482.5米),比最低处巴卡寨的田坝(550米)高出了近1000米。他带我们上山的时候,暴雨突降,雨伞根本无法遮挡,一行人只得退到一家屋檐下暂避。雨势稍减再上山时,刚刚走过的山道成了奔泻的溪流,水已漫及小腿。放眼望去,山顶云雾弥漫,茶园向远山和雨雾中绵延,被雨洗着,满眼青翠。山上大部分的茶树,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种植的。也有更高更大的茶树,周红杰教授判断,树龄至少有百年以上,是原籍茶。这雨雾的茶山上,通过原籍茶和原住民,我们可以了解一个民族的历史是怎样与茶连结起来——

“基诺”二字是当地基诺族语,“基”是舅舅,“诺”是后代,“基诺”就是舅舅的后代或尊敬舅舅的民族。从地名来历可知这片山地就是基诺族的故土。基诺族还有多种自称:“基诺册饶”、“基诺阿饶”、“基诺阿玛”(即“基诺人共同体”之意)……古汉语文献的零星记载中,多称之为“攸乐”或“攸乐人”。此外,还有一个被广泛认同的自称:“丢落”。这个称呼,在他们的口传历史中有这样的故事:三国时期,诸葛亮率军南征来到了攸乐山,因为太疲劳,一些士兵躺下睡着了,一睡就是几天几夜。后来,等他们醒来追赶大部队到江边,诸葛亮因为他们违反了军纪不肯再收留他们。“丢落”(意为孔明把他们丢了)从此成了他们自己的族名。诸葛亮为了他们的生计,留下了一包棉籽和一些茶种,还依自己的帽子式样为他们设计住所,于是,这一人群就居住在“孔明帽”里,世代种茶……《普洱府志》中也记载了这样的传说:“旧时武侯遍游六山,留铜锣于攸乐,置芒于莽芝,埋砖于蛮砖,遗木梆于倚邦,埋马蹬于革登,置撒袋于曼撒,因此名其山……”

六大茶山的名称,当然不会来源于这样的附会。但民间的传说,多多少少总会隐含或折射出历史的真相。如果把孔明的故事抹开,千年的茶事就显露了出来。时代更为早远的基诺族史诗《玛黑和玛钮》反映的是关于远古时代人类起源的洪水故事,也有基诺族是从普洱、墨江,甚至更远的北方迁来的传说。从元代起,这一地方属“彻里路”管辖,明代改设“车里宣慰司”,到清代设立普洱府……朝代更迭,“丢落人”从没丢落茶叶的种植、制作,攸乐茶在相当一个时期都被列为贡茶。基诺山茶事的巨大衰落是在1942年,一支军队来到这里,烧杀掠抢,茶园因之荒废,产量锐减,茶叶产量萎缩至三四百担。直到解放后,这个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的民族跨越历史鸿沟,一步进入了社会主义,茶叶生产才得到恢复和更大发展。

在亚诺村,如今一年的茶叶产量约有三四十吨。但基诺人是很少喝普洱茶的,他们的饮茶习俗还保留着古代的传统——包烧茶。杰布鲁周说,他们喝茶,不采嫩叶,而是以成熟的老叶为好。在下山的时候,他随手摘了几把茶叶,又摘了几片像是芭蕉叶的冬叶,邀请我们去他家喝包烧茶。上了他家的竹楼,他烧旺火塘,用冬叶把茶叶包好放进火里。片刻,一阵奇异的清香就弥漫开来。他打开已被烧焦的冬叶,取出焐得黄软的茶叶放进装了水的竹筒里,不一会儿,一碗碗香气独特的包烧茶就摆放在我们面前。不只是茶,他们许多的食物,都是用这种包烧的方式来烹调的。这样的茶俗,不知传递了多少代人,它也传承着一个民族魅力独具特色的文化。

一个曾被“丢落”的民族,因为没有丢落自己的文化,没有丢落曾经赖以生存的茶叶,他们终于又能自豪地站在世界的面前,让自己古老的文化放射出异样的光彩。

普洱茶马古道,南方丝绸之路


茶马古道是以唐代以后,特别是清朝光绪年间至民国时期普洱通往昆明、西藏、澜沧、打洛、缅旬等地的茶马道,也是普洱物资交流、进行贸易的南方丝绸之路。

茶马古道的形成与发展,促进了普洱茶业的发展和普洱茶区商品交易的繁荣。在今普洱县境内,仍保留有三处较完整的茶马古道遗址:一是位于同心乡那柯里村的茶马古道;二是位于凤阳乡民主村的茶庵塘古道遗址,长约2公里左右的山石古道,在一片半原始森林中盘山径仄而上。那山石上深印的马啼印,向人们诉说着昔日以茶易马的艰险;沿古道而上,人们可以去体味,去追寻径仄愁回马,峰危畏如去的意境。三是位于磨黑镇孔雀坪的孔雀坪地古道遗址,长约10余公里,那昔日林立的马店,山石古道上清晰可见的马蹄印,向人们说明历史上的茶马古道的兴盛。

山间铃响马帮来,是50年代前的真实写照。在车辆如梭的今天,马帮已不再有,山林是听不到清脆的马铃响了。茶马古道显得更加寂静。但回荡动听的马铃声和赶马人的山歌依然记忆忧新:三月里来,三月三,赶着骡马进茶山,普洱茶好人人爱,驮起茶叶到远方。

中国的丝“茶”之路


茶叶的历史往往与文化、与宗教、与士大夫的精神追求混杂在一起。

按陆羽在《茶经》中的说法,“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将饮茶的最早年代追溯到了传说时代。不过文字记录的中国最早的茶事发生在西汉时代,那时的文献中有“烹茶尽具”、“武阳买茶”的话。东晋人常璩撰《华阳国志》,说武王克殷以后,巴人纳贡的贡品中有茶和蜂蜜等。

著名汉学家梅维恒在他的《茶的真实历史》中,对号称五千年历史的中国茶传统发出质疑。他认为,茶起源于印度阿萨姆(让人联想起阿萨姆奶茶)、缅甸、老挝及云南等地,起初一直被中原人视为南蛮之物,并不受待见;直到唐朝陆羽写《茶经》,才奠定了茶的地位,成为雅品。

1998年在苏门答腊岛附件打捞发现的“黑石号”沉船,验证了梅维恒的说法。这艘船是唐朝826年左右从中国驶往阿拉伯的商船,满载唐朝物品。众多文物中有一小碗,上面写有“荼盏子”三个字,也就是那时人们还将后来的“茶”称为“荼”。荼,在《诗经》中是“苦草”的意思,当时对茶的概念是南方的苦药草。应该是陆羽,为了推广茶,才将荼字一横抹去,造出一个新的茶字。梅维恒认为茶的广泛被接受与佛教的传播有关。

考古学家王仁湘认为茶与中国古代的儒、道、佛三大思想流派,都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儒、道、佛以茶传播学术思想,以茶传布道法佛规。其中又以佛教与茶的关系最为密切,佛教的禅宗坐禅时以茶为饮,在清净中修行。佛教禅宗在唐代普及发展以后,许多平常人为修行在接受禅宗的同时也接受了茶,推动了饮茶之风的流行。特别是寺院,一般都参与茶叶生产,许多名茶都出自佛僧之手,这为茶品质量的不断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据考证,我们习惯所说的“柴米油盐酱醋茶”是在宋代开始流行起来的。

当然,无论茶的起源在哪里,真正将茶由野生植物变成人工种植的农作物,并使其商业化的是中国。世界各地“茶”的发音,都来自于中国。古代中国沿丝绸之路输出的商品,不仅有丝绸、瓷器,还有大量的茶叶。人们推断,早在西汉时期,中国的茶叶已由丝绸之路销往西域,这个说法没有确切的文献记载作依据。比较可靠的说法是,在公元5世纪时,中国商人已将茶叶由丝绸之路运达蒙古边境,同土耳其人以茶易物。

到了唐代,与回纥大规模的“茶马互市”活动,将大量中国茶叶输往西亚和阿拉伯国家。一直都有学者建议将“丝绸之路”改称为“丝茶之路”,因为到后来,茶叶的贸易量远远超过了丝绸。而且茶叶的西进之路,在美洲大陆,引发了一场战争,使美国走向独立;在亚欧大陆,也引起了一场战争,使大清帝国走向衰落,说茶叶是“一片改变世界的叶子”一点也不为过。

茶叶刚开始输入到欧洲时,既有欢迎者,也有抵制者,它的普及经历了一个相当缓慢的过程。17世纪荷兰著名医师尼克拉斯·迪鲁库恩是第一个热情推广饮茶的西方人。他在《医学论》一书中,着力描述了茶的药用效果,说世界上什么东西都比不上茶,茶可以疗病,可以使人长寿。

在德国,传教士却激烈反对饮茶,说中国人之所以面黄肌瘦,就是太爱饮茶的缘故。在瑞典,人们起初对茶和咖啡的引入都抱怀疑态度,不敢贸然享用。于是国王古斯塔夫三世用两个死囚作试验,以免除死刑作条件。两个死囚还是一对双胞胎,一人饮茶,一人喝咖啡,结果都很安全,饮茶的那位还居然活到了83岁。这样一来,茶饮渐渐在西方得到了普及。

所以说,西方人对茶的接纳,最初主要不是由文化的角度,而是将茶饮作为药饮来认识,这对茶叶向西方的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他们为了寻求使体魄更强健的妙方,经过谨慎的选择,终于选准了茶。英国人饮茶开始于17世纪60年代,这与凯瑟琳皇后的大力倡导有很大关系。凯瑟琳皇后嫁到英国时,将葡萄牙的中国红茶带到了皇宫,她自己喜好饮茶,还着力宣传茶的功用,说饮茶使她体态健美。

到了18世纪中叶,由于午餐至晚餐时间间隔太长,于是贵族阶层开始在下午增加一次简单的加餐:吃点心和饮茶。很快这种做法就传播开来,这就是至今还颇为流行的午后茶。据调查,英国人每天消费的饮料,茶要占到37%,而咖啡只有10%。

到今天,全世界茶叶的消费量依然超过咖啡、可可、酒精及各种碳酸饮料的总和。地处非洲西北部的摩洛哥,是世界上进口绿茶最多的国家,人均年消费量达1公斤。摩洛哥人普遍信仰伊斯兰教,由于禁酒的原因,茶成了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饮料。一般人每天要喝三次茶,多的达十多次。摩洛哥人招待宾客,都敬献甜茶,酒会后通常要再饮三道茶。他们最爱绿茶中的珠茶,甚至以珠茶作为一个南部城市的代名。

“居不可一日无茶”,如今在世界的每个角落,均非虚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