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礼:去做客怎么接茶礼貌

发布时间 : 2020-12-07
定制茶礼 茶礼茶叶价格 茶怎么去涩味

定制茶礼。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茶礼:去做客怎么接茶礼貌”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茶礼:去做客怎么接茶礼貌”相关知识!

茶叶是日常饮品,不仅平时自己喝,更多的人,但凡有客人来访,出于礼貌都会泡上一壶茶水,表示友好关切。喝茶不仅可以消除干渴疲乏,还能拉近彼此距离。不过茶文化不简单,这个泡茶过程中有诸多礼节,如果做不好,就会显得不尊重不礼貌。比如当主人泡好茶递给你时候,接茶手势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在了解接茶手势之前,我们先来了解,当有客人来访,需要泡茶待客的时候,主人应该注意哪些礼节?

首选要选择洁净的杯子,杯子上面没有茶垢、杂质、指纹之类的异物附着。现实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有泡茶者不管手上有没有汗渍,直接握住杯子;有的为了图省事,还直接五个手指伸进杯子里,一抓一把,也不顾及杯子是不是会留下自己的汗渍、指纹。这样实在太不雅观,而且很不卫生。

当泡好茶后,要端茶给客人我们也要注意。通常情况下,应该是两只手端茶杯,一是表示对客人的诚意,二是表示对客人尊敬。端茶要保持身体协调性,双手保持平衡,一只手托住杯底的一个点,另一手则扶住茶杯的二分之一以下把环处或者杯子的下半部分,手指记得不要触及到杯口,最好是用盘托杯,这样会比较安全,既可以保持茶杯平稳,还方便客人接过杯子。若是给长辈或者老人倒茶水时候,应该双手端杯,身体略微的前倾,以表示对老人的尊敬。

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说接茶手势。主人表示了尊敬礼貌,客人也更是应该礼貌。若是面对长者给自己倒茶,必须要起身双手去接杯子,这样才显得对长者的尊敬。在接受同事或者同辈的倒茶时候,可以双手接杯,也可以单手接杯,但是必不可少的就是应该说声谢谢。如果自己的身份地位略高于倒茶者,也应该表示出接受或者谢意的姿态,如果不馈之以情,反而冷淡相待,这样是很不礼貌的。

茶桌上的这些礼仪,不仅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性,也能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素养。虽然饮茶很生活,但不管是从泡茶手势还是接茶手势,我们都应该表达自己的敬意。

茶文化精选阅读

以茶待客和做客喝茶 都要有礼


我国的人很早就开始饮茶,以茶待客和做客喝茶,都要有礼。在茶桌上的言行举止,如果不能遵守礼节,很容易在茶桌上出糗,有失礼仪。所以,喝茶之前,一定要学会这些礼仪,喝茶的时候才不至于丢脸。

以茶待客,注意这些礼节

询问。出于对客人的尊重,请客喝茶需要多准备几种不同的茶叶,事前询问客人喜欢喝什么茶,有什么茶忌口或不太喜欢喝的。

泡茶。泡茶时候需要注意一些细节,比如烧水壶壶嘴不要对着人,茶具尖锐的部分也不能与人相对,出汤时候最好使用茶滤,以免让客人喝到茶渣。

奉茶。泡好茶之后端给客人,使用杯垫更卫生、更礼貌,双手拿着杯垫托住杯子,放到客人眼前的桌面,并说“请喝茶”。

续茶。随时注意客人喝茶的节奏,空杯的要及时续茶,如果杯中还留有半杯,则表示“还不需要给我倒茶”的意思。如客人杯中茶汤已冷,需要帮客人倒掉,然后重新倒上热茶。

清洁。给客人倒茶时公道杯需要在茶巾上蘸一下,以免滴水。如茶桌上落有水渍,也要及时用茶巾擦干,保持台面的清爽和干净。

换茶。茶汤泡了几泡以后,明显淡了下来,不能让客人喝寡水的淡茶,这个时候需要及时更换茶叶,并询问客人想再喝什么茶。

做客喝茶,注意这些礼节

时间。按照约定的时间到达,不迟到是作客的基本礼节,无须赘述。

礼物。到别人家里或茶馆喝茶,给主人带一些小礼物是有很好修养的表现。不需要太贵重,以免主人受之不起。如果摸不准主人的喜好,可以送上鲜花装饰茶桌,或者送一些茶点佐茶,都是非常合适的,同时能迎来同行者的尊重。

扣手。主人倒茶的时候,不需要大声说谢谢,食指和中指并拢轻轻用敲击桌面三下,并对主人微笑点头,即是表现感谢的意思。

喝茶。喝茶不用担心发出响声不礼貌。吸吮式的啜茶不仅能够让茶汤与口腔充分接触,淋漓尽致地表现出茶的滋味,同时喝茶发出声音也是对茶的赞叹之意。

问茶。可以询问主人茶叶的种类、名称、产地、年份、工艺,但是如果询问多少钱一斤,就非常的没有礼貌,不仅让主人很尴尬,还会降低自身素质。

评论。关于茶的讨论可以描述其香气、滋味、工艺等等。但不可居高临下,评论茶的好坏、断言茶的价格,如与其他茶客对茶的感受不一,虚心交流即可,没必要争出个对错,非常有失礼节。

待客茶礼


宾客临门,一杯香茗,既表达了对客人的尊敬,又表示了以茶会友、谈情叙谊的至诚心情。主人亲自沏茶则是对客人的最佳礼貌,茶具要清洁,茶杯内外不能有丝毫污垢,即使洗涤过的茶具,沏茶前最好也要当着客人的面用清水荡涤,以示尊重。

敬茶很讲礼节,首先一定要在与客人寒暄问好、安排客人落座后,才能沏茶。水以现烧的最好。如沏名贵绿茶,选用玻璃茶杯,不加盖;如沏好红茶、花茶或普通绿茶,选用白瓷杯,加杯盖;如沏乌龙茶,则宜用小陶壶、小茶杯。

取茶时不能用手抓,要用瓷、铜、竹制的小勺。沏茶时动作要轻柔持重,把茶壶上下拉三次沏成,称为凤凰三点头。敬茶时,主人必须将茶双手捧上。主人陪客饮茶,边饮边叙情谊,客人所饮茶汤只剩三分之一左右时,主人宜起身为客人添水。

俗话说:酒满茶半。奉茶时应注意:茶不要太满,以八分满为宜。水温不宜太高,以免客人不小心被烫伤。有两位以上的访客时,端出的茶色要均匀,并要配合茶盘端出,左手捧着茶盘底部右手扶着茶盘的边缘,如是点心放在客人的右前方,茶杯应摆在点心右边。

细嫩的高级绿茶,以85℃左右的水冲泡为宜。如沏碧螺春、明前龙井、太平猴魁、武夷大红袍、黄山毛峰、君山银针等,切勿用沸水冲泡。而乌龙茶、花茶宜用90℃~95℃的开水冲泡;红茶如滇红、祁红等可用沸水冲泡;普洱茶要用沸水才能泡出其香味,且要即冲即饮,沏水后以浸泡2-3分钟为佳,勿超过5分钟,以保持茶香;一般绿茶、红茶、花茶等,也宜用刚沸的水沏茶。

闽台婚姻礼仪“三茶天礼”茶礼文化


在我国,茶与婚姻有着密切联系,早在明朝时就有“订亲茶”的记载。因为茶性最洁,常被视为男女爱情冰清玉洁的象征;茶多籽,成为祈求子孙繁盛、家族兴旺的象征。清代人福格在《听雨丛谈》卷八中说:“今婚礼行聘,以茶叶为币,清汉之俗皆然,且非正室不用。”与茶有关的婚俗,最有趣的当推闽南和台湾。

闽台婚姻礼仪总称为“三茶天礼”。“三茶”即订婚时的“下茶”,结婚时的 “定茶”,同房合欢见面时的“合茶”。

在旧社会,男方随媒婆或父母到女方家提亲、相亲,女方的父母就习惯叫待字闺中的女儿端茶待客,茶杯斟满后,依辈份次序分送到男方亲客手中,由此拉开 了“相亲”的序幕。男方家人乘机审察姑娘的相貌、言行、 举止,姑娘也暗将未来夫君打量一番,当男到女家“送定”(定亲)时,由待嫁女端甜茶(闽台民间叫“金枣茶”),请男方来客品尝。喝完甜茶,男方来客就用红 纸包双数钱币回礼,这一礼物叫“压茶瓶”。到了娶亲这一天,男方的迎娶队伍未到女家, 女家就要请吃“鸡蛋茶”(甜茶内置一个脱壳煮糖的鸡蛋)。

男方婚宴后,新郎、新娘在媒婆或家人的陪伴下,捧上放有蜜饯、甜冬瓜条等“茶配”的茶盘,敬请来客, 此礼叫“吃新娘茶”。来客吃完“新娘茶”要包红包置于茶杯为回礼。结婚成亲的第二天,新婚夫妇合捧“金枣茶”(每一小杯加两粒蜜金枣),跪献长辈,这就是 闽南、台湾民间著名的“拜茶”,也是茶礼在婚事中的高潮。倘若远离故乡的亲属长辈不能前往参加婚礼,新郎家就用红纸包茶叶,连同金枣一并寄上。

在闽东一些地方还流传着特殊的规俗。福安民间未婚少女有“下茶规”,凡未婚少女到亲威朋友家中作客时,一般食物都可吃喝,唯有茶叶不能轻意饮喝,喝了茶就意味同意做这家的媳妇,这种习俗沿用至今。

在畲家新婚拜堂,有“新娘茶”的习俗。新婚当日傍晚设宴请六亲九眷,酒过“三巡”,新娘上席敬茶时亲戚要馈赠“茶仪”(钱),作为新娘的“见面 礼”。婚礼礼毕后,新娘进入后厅堂端取备用的糖茶。新娘第二次出厅堂仍由伴娘妈陪同引席施礼,开始向诸女眷献糖茶。第三次出厅堂收取茶盅。诸女眷饮完糖茶 后,以红包犒赏伴娘妈,称为“茶钱”。

在闽南、台湾,茶树是缔结同心、至死不移的象征。据郎英的《七修类稿》和陈跃文的《天中记》载:“凡种茶树必下子,移植则不复生,故旧聘妇必以茶为礼,义固有所取也。”

婚俗的茶礼


茶与婚礼的关系,简单说来,就是在婚礼中应用、吸收茶叶或茶叶文化作为礼仪的一部分。其实,茶叶文化的浸渗或吸收到婚礼之中,是与我国饮茶的约定俗成和以茶待客的礼仪相联系的。

茶在民间婚俗中历来是“纯洁、坚定、多子多福”的象征。明代许次纾在《茶流考本》中说:“茶不移本,植必生子。”古人结婚以茶为礼,取其“不移志”之意。茶礼成为了男女之间确立婚姻关系的重要形式。茶成了男子向女子求婚的聘礼,称“下茶”、“定茶”,而女方受聘茶礼,则称“受茶”、“吃茶”,即成为合法婚姻。如女子再受聘他人,会被世人斥为“吃两家茶”,为世俗所不齿。

浙西地区,媒人于男女双方之间说合也俗称“食茶”。媒人说媒后,倘女方应允则泡茶、煮蛋相待。

在浙江德清地区婚姻中的茶俗,则更为丰富多彩,列举如下:

受茶

“受茶”:男女双方对上“八字”后,经双方长辈同意联姻,由男方向女方赠聘礼、聘金,如女方接受,则谓之“受茶”。

订亲茶

男女双方确定婚姻关系后即举行定亲仪式。这时双方须互赠茶壶十二把并用红纸包花茶一包,分送各自亲戚,谓之“定亲茶”。

大接家茶

女子结婚后,由娘家备发芽蚕豆、茶点分送双方亲邻,谓“大接家茶”。

毛脚女婿茶

未出“阁”,待字闺中的姑娘家里,来串门的小伙子特别多。因此姑娘家往往要备上好茶,以招待来客中的“未来女婿”(即俗称“毛脚女婿”)。

亲家婆茶

女子出嫁后第二天,父母看望女儿时,要随身携带一两茶叶(最好“雨前”茶),并半斤烘豆、二两橙子皮拌野兰麻,称之谓“亲家婆茶”。

新娘子茶

望朝之后,新媳妇的婆婆要至女方家请“亲家公”、“亲家婆”及亲家面上的近亲至自家喝“喜茶”,称为“新娘子茶”。在我国湖南地区,男子去女方上门相亲,姑娘需给男子递上清茶一杯。男子饮后,置贵重物品或钱钞于杯中回赠姑娘,如姑娘当即接受,即示“心许”。在结婚入洞房前,要以红枣、花生、桂圆、龙眼等泡入茶中,再拌以冰糖以招待宾客,寓取“早生贵子”、“跳龙门”之意。

合枕茶

新人入洞房前,夫妇要共饮“合枕茶”。这时,由新郎捧茶,用双手递一杯清茶,先给新娘喝一口,再自己喝一口,意味着完成了人生大礼。婚礼过后的第二天,新郎新娘需捧着盛满香茶的茶盘,向长辈们“献茶”行拜见礼。长辈们喝了茶,即摸出红包放于茶盘上作为“见面礼”。

闹茶

在我国云南地区举行婚礼时,有“闹茶”的习俗。“闹茶”于新婚三天内,每天晚上,由新郎新娘在客堂的中间,向亲朋好友们敬茶。茶内必须加放红糖,取其“甜蜜”之意。闹茶时,可由宾客出题,要新郎新娘以绕口令、猜谜语、咏诗歌等形式回答考题。若新郎新娘不从,宾客们则不饮茶,而若文不对题,众皆哄堂大笑。闹茶取“越闹越热”之意。

开门茶

江苏地区旧俗,大户人家联姻,新郎至新娘家迎亲,进女家的一重门,要作揖一次,一直至堂屋见岳丈岳母时止。然后再饮茶三次后,才能暂至岳母房中歇息,耐心地等待新娘上花轿,谓之“开门茶”。

谢媒茶

男女举行婚礼后,新婚夫妇或双方家长要用茶来谢媒,因在诸多谢礼中,茶叶是必不可少之物,故称“谢媒茶”。

喝新娘茶

新娘成婚后的第二天清晨,洗漱、穿戴后,由媒人搀引至客厅,拜见已正襟危坐的公公、婆婆,并向公婆敬茶。公婆饮毕,要给新娘红包(礼钱),接着由婆婆引领新娘去向族中亲属及远道而来的亲戚敬茶,再在婆婆引领下挨门挨户拜叩邻里,并敬茶。敬茶毕,新娘向敬茶者招呼后,即用双手端茶盘承接茶盏,这时众亲友或邻里乡亲饮完茶,要随着放回杯子的同时,在新娘托盘中放置“红包”,而新娘则略一蹲身,以示道谢。在喝新娘茶时,无论向谁敬茶,都不能有意回避,否则被认为“不通情理”。

茶礼知多少


大唐之所以能成为盛世与茶有关,唐天子重视茶,以茶施恩和天下便成了惯例。传承下来,我们的民族就成了礼仪之邦,而全国由于地域不同,茶礼或有差异,今天我们来讲讲闽粤茶礼。

客来敬茶

当地人热情好客,不论您走进富裕之家或贫困门户,茶对于来客是必不可少的款待物。“请喝茶”、“喝两杯再说”成为当地人的口头禅。客来敬茶,显示了当地人淳朴、谦和的品德。

斟七分茶斟工夫茶要均匀,故有“关公巡城”、“韩信点兵”的茶艺。斟茶时,茶壶伸到杯中,称之“高冲低斟”。说是这样泡出来的茶,不仅汤色好,而且没有泡沫,味道甘醇。同时,斟到七分满就行,有句食谣“七分茶八分酒”,如斟过满会被认为欺客或烫伤茶客的手。

摆三杯茶

家家户户至少有一套工夫茶具。茶盘只摆三只茶杯。有俗语“茶三酒四游玩二”,是说茶以三人为宜,三只茶杯象征“品”。茶客多也只摆三不摆四。说“品茶”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

叩指谢茶操工夫茶者一般不能饮头泡茶,头泡茶当让予长辈或来客。操茶者要伸手示意:“请喝茶”!茶客端茶时,中指要托住茶杯底,杯底不能擦触茶盘边沿。主人续茶时,茶客习惯用手指叩桌致谢。

以礼品茶

按当地的茶谣,品茶要遵循“看色闻香徐啜味,审韵别种品次第。”叫做“眼鼻口并用;色香味同辨。”主人奉茶时一般以客人左边用左手端茶奉上,而客人则用右手伸掌姿势进行对答礼仪。

结婚拜茶

当地人男婚女嫁的礼仪中,不论是祭祖、竭见长辈等都要“敬茶”。新婚第二天,夫妇要双手共捧工夫茶依次向亲族长辈行跪拜献茶礼。即使在异地不能前来参加婚礼的长辈,也要遥寄上茶叶。

拜年赠茶

每逢新年岁首,亲友间拜年的礼品,定要四种,谓之“四色”,其中必不可少茶叶。再则,逢年过节人们待客、去油腻用茶量比日常要多,茶叶理所当然成为首选礼品。

生活里,人们饮茶并不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而是千变万化、千姿百态的,有时候人们是在喝茶,那是为了解决干渴,有时候人们又是在品茗,那是为了追求高雅,为了怡情冶性、调节心灵,为了满足精神的需求。

日常饮茶 怎么做个有礼貌的饮茶人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会饮茶,但凡有客人来访,出于礼貌人们都会泡上一壶茶水,表示友好关切。喝茶不仅可以消除干渴疲乏,还能拉近彼此距离。不过茶文化不简单,这个泡茶过程中或者饮茶时都有诸多礼节,如果做不好,就会显得不尊重不礼貌。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怎么做个有礼貌的饮茶人。

当有客人来访,需要泡茶待客的时候,主人应该注意哪些礼节?

首选要选择洁净的杯子,杯子上面没有茶垢、杂质、指纹之类的异物附着。现实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有泡茶者不管手上有没有汗渍,直接握住杯子;有的为了图省事,还直接五个手指伸进杯子里,一抓一把,也不顾及杯子是不是会留下自己的汗渍、指纹。这样实在太不雅观,而且很不卫生。

当泡好茶后,要端茶给客人我们也要注意。通常情况下,应该是两只手端茶杯,一是表示对客人的诚意,二是表示对客人尊敬。

端茶要保持身体协调性,双手保持平衡,一只手托住杯底的一个点,另一手则扶住茶杯的二分之一以下把环处或者杯子的下半部分,手指记得不要触及到杯口,最好是用盘托杯,这样会比较安全,既可以保持茶杯平稳,还方便客人接过杯子。若是给长辈或者老人倒茶水时候,应该双手端杯,身体略微的前倾,以表示对老人的尊敬。

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说接茶手势。主人表示了尊敬礼貌,客人也更是应该礼貌。

若是面对长者给自己倒茶,必须要起身双手去接杯子,这样才显得对长者的尊敬。在接受同事或者同辈的倒茶时候,可以双手接杯,也可以单手接杯,但是必不可少的就是应该说声谢谢。如果自己的身份地位略高于倒茶者,也应该表示出接受或者谢意的姿态,如果不馈之以情,反而冷淡相待,这样是很不礼貌的。

茶桌上的这些礼仪,不仅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性,也能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素养。虽然饮茶很生活,但不管是从泡茶手势还是接茶手势,我们都应该表达自己的敬意。

清代的茶礼


若要说近年来历史剧中哪个朝代的电视剧最多?那么,清朝是当之无愧的。康熙、雍正、乾隆,从朝政到后宫,事无巨细,这着实让我们这些历史“小白”们恶补了一番历史知识。当然,对于那些痴迷于茶文化的同学们来说,清朝的茶礼犹如闪耀的明星。

中国自古乃礼仪之邦,虽然仪式多为繁琐,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富含着民族心中最坚定的信仰。

说到清代的茶礼,就不得不提到“百臾宴”。仪式内容为,将上了年纪的老人聚集一起,为他们准备丰盛的菜肴,寓意着尊重老人,恪守孝道的意思。在民间里,夫妻在婚礼上还需行茶礼,表示双方对爱情坚定不渝的决心。这些都是在百姓生活中常见的茶礼。

在清代的官场上,也有着一套严格的茶礼。相比于百姓生活中的茶礼仪来说,官场茶礼显得刻板一些,并且严格一些。

清朝时,在隆重场合,比如拜谒上司或长者,仆人献上的盖碗茶按照惯例是不可以接过来饮用的,主客同然,如果贸然地喝下去,便会被认为有失礼仪。如果主人端起了盖碗茶表现出一种想要喝下去的意思,便是给客人下了一道逐客令,客人看到后,需要马上起身告辞,这个礼仪又被称为“端茶送客”;如果主人命令家里仆人“换茶”,那么就表示有留客的意思,这又被称为“留茶”。

茶礼的时代


茶会的盛起。在我国,以茶待客的礼仪由来已久,据文献记载,江南一带,在两晋、南北朝时,“客坐设茶”,便已成为普遍的待客礼仪。到唐朝,它更发展为全国性的礼俗。如刘禹锡《秋日过鸿举法师寺院便送归江陵》吟:“客至茶烟起,禽归讲席收”;白居易《曲生访宿》称:“林家何所有,茶果迎来客”;李咸用《访友人不遇》记:“短棒应棒杖;稚女学擎茶”;以及杜荀鹤《山居寄同志》所说:“垂钓石台依竹垒,待宾茶灶就岩泥”,等等。

以茶叶相馈赠,在我国历史上实际出现很早,但在唐朝以前的文献中记述不多,在《全唐诗》中馈赠茶叶成为常见的题材。如李白《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柳宗元《巽上人以竹间自来新茶见赠酬之以诗》、白居易《萧员外寄新蜀茶》、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等等,经粗略查点,《全唐诗》关于答谢馈赠茶叶的诗篇,多达30余首,这也多少说明了茶在当时受人重视的一斑。

与唐朝以茶为礼,以茶相馈盛极一时相关,在社会上围绕茶的饮用,还兴起了其他一些新的风尚,茶会即是其中最值得称道的一种。“茶会”(即今之茶话会)一词,最早就见之于唐诗。在《全唐诗》中,除前面引及的武元衡《资圣寺贲法师晚春茶会》一诗以外,还有刘长卿的《惠福寺与陈留诸官茶会》,钱起的《过长孙宅与朗上人茶会》,以及周贺《赠朱庆余校书》“树倚池岛鹤,茶会石桥僧”等诗篇和诗句。

可能由于茶会在当时尚属初出,在有的诗篇中,又称为“茶宴”和“茶集”等等。如李嘉祐即席诗《秋晚招隐寺东峰茶宴内弟阎伯均归江州》,钱起《与赵莒茶宴》,以及王昌龄的《洛阳尉刘晏与府县诸公茶集天宫寺岸道上人房》等即是。这些不同的称法、特别是钱起一人的二诗,一名茶会、一称茶宴,表明当时社会上对茶会或许还未形成一致和确定的提法。另外,从上述诗篇中,我们也不难看出,诗中所记的茶会、茶宴或茶集,差不多都与寺庙僧人有关。

这说明,茶会或许就是由寺庙僧界首先兴起的。茶对佛教来说,不只是一种“荡昏寐”、“净尘心”有助于修行的饮料;而且是用以标榜俭朴的所谓“素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