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谈普洱茶树龄

发布时间 : 2020-12-14
普洱茶古茶树 老茶树普洱茶 普洱茶树等级

普洱茶古茶树。

本网是一个为茶友提供普洱茶知识、普洱茶的功效、普洱茶市场行情而进行的茶文化交流平台,是普洱茶业界具有活力和前景的权威非商业门户网站。

人的年龄长,阅历会丰富;树的年龄长,根会深、粗、纵,所谓根深蒂固。人百年之后,称之为作古。树上百年,如果还活着,大概可称古树了。或者活着的人,只见其树长,而不见其树生,也可称其为古树了。古树茶说的人多,但很少人定义它的年龄,依我们之见应该上百年才可以称之为古树,树的正常寿命应该比人长很多,我们说古树,是以人百年之后作古的“古”,来说古树的“古”,所以古树应该是上百年的。古树茶芽

上百年是时间,是历史,是任何人为和科学不能造出来的。生长百年的树,根会很深,很纵。我们都知道,植物是靠根吸收养份和水份,根深,纵的植物从地下吸收养份和水份当然是得天独厚,生命力强。吸收养份丰富充足,反映在叶面上是肥厚有光泽。说古树茶,并不单代表其树龄长,而是其树龄长代表其根深蒂固,生命力强劲,吸收的养份充足。反映到茶叶上,是其内含物质丰富。台地茶cY316.COm

台地茶芽

在同一生态上,古树茶要优于小树茶。我们这里强调的是同一生态,我们所指的同一生态,是大家都不施化肥、农药,或大家都使用相同的化肥、农药。如果,不施化肥、农药,小树茶会显得淡而涩;如果,使用化肥、农药,小树茶会又苦又涩。

cy316.cOm扩展阅读

细谈普洱茶的苦味浅谈


普洱茶的苦味浅谈,主要来源于茶叶的本身和制造过程当中产生的化学变化。出现于茶叶本身的苦涩物质有多酚类、脂型儿茶素、儿茶素、咖啡碱、茶皂素、花青素、没食子儿茶素等成分,其中生物碱所含的咖啡碱在高温冲泡茶汤时会溶解于水中,约有85%。

云南省大叶种因其内含物比起其它茶类丰富,所以云南省的大叶晒青茶的相对苦涩味比较重!茶叶自身的苦涩对普洱茶来讲陈上几年苦涩就可以慢慢转化为甘甜。几千年以来在制茶方法不断的改善下时至今日,人可以利用造茶的不同方法适当的控制苦涩度的程度。因制茶过程中回出现形形色色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化学变化,有的因为前发酵或者是后发酵程度不同而茶味变得甘醇可口,收敛度底,因此历代制茶人不断积累经验记录下一系列化学反应中对茶的品质差异所产生的变数,所以出现了全发酵、半发酵、前发酵、后发酵,发酵对苦涩的影响起了重要的作用,制茶的环节中茶青堆放过多放置时间过久而导致不良、不正常发酵(前发酵、后发酵)茶叶色泽红变产生苦涩,相对的正确的发酵(前发酵、后发酵)也可以让茶边的苦涩降低!所谓看青做茶从鲜叶开始萎凋或者室内静置、日光萎凋和杀青控制揉捻等动作都能产生不良的苦涩味,出现制程上产生的苦涩存放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对缓减一点,但是很难完全转化没有苦涩。

细谈普洱茶的品种和特点


普洱茶,属乔木型大叶种茶树,在全国茶叶优良品种中独树一帜。普洱茶的生长条件独特,需要漫射的阳光,温暖多雨的气候,年平均气温不低于0℃。而该地区位于澜沧江两岸的丘陵地带,一年四季气候温暖,终年湿润,云雾弥漫,土层厚而肥沃,是茶树生长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普洱茶树的鲜叶嫩毫多,芽叶肥壮,内含化学成份丰富,有效成份含量高,制出来的成品茶,香味浓郁,具有耐泡,天然香味持久,茶汤金黄明亮,香气清幽,滋味醇浓,素有"香飘千里外,味酽一杯中"的美称。

普洱茶在历史上有所谓毛尖、芽茶、女儿茶之称。清·张泓在《滇南新语》(1755年前后)记载:"普茶珍品,则有毛尖、芽茶、女儿之号。毛尖即雨前所采者,不作团。味淡香如荷,新色嫩绿可爱。芽茶较毛尖稍壮,采制成团,以二两四两为率,滇人重之。女儿茶亦芽茶之类,取于谷雨后,以一斤至十斤为一团。皆夷女采制,货银以积为奁资,故名。"

19世纪上半叶,普洱贡茶花色有八。清?阮福《普洱茶记》(1825年前后)记载:"每年备贡者,五斤重团茶、三斤重团茶、一斤重团茶、四两重团茶、一两五钱重团茶,又瓶盛芽茶、蕊芽,匣盛茶膏共八色。"

到了20世纪初,普洱茶是蒸制以竹箬成团裹的竹篓装大宗茶,主要是指晒青茶及其蒸压成型的各种紧压茶。

目前生产的普洱茶有普洱散茶和普洱紧茶两种。普洱散茶按品质分为:特级、一级~十级,共十一个等级。

细谈普洱茶的气韵、香型及其转化


细谈普洱茶的气韵、香型及其转化:

第一类、清香型

1、青草香,嫩香型(如大益,青草香+“锅底灰”烟味香型)

2、松木香,烤烟香型(如下关甲沱,松木香+“蜂窝煤”烟味香型)

第二类、山头自带花果香、蜜香型

清涩兰香型(如景迈,山林兰香+蜜香+青芒+青涩少女体香)这一点最要命,许多人将它公推为兰香,而兰香为花香之首,因景迈属于涩底茶,所以为清涩兰香型。

梅花果香型(如冰岛,雪地梅花香+冰糖+蜜香+苹果+成熟少妇韵味)

菊花香蕉型(如易武,山野清菊+蜜香+香蕉+成熟少妇韵味)

苦菊花蔗糖香型(如勐库,苦菊花+蔗糖香+粗犷男人体味)

纯甜蜜香型(如邦东,蜂蜜香+花蜜香+类兰类花香味)

第三类、山野气韵香型

准确地说这是一种由山野气韵产生的体感,属于茶气的范围。而并非茶叶自带香型,但它可能也涵盖了自带香型,这两部分属于交叉重叠产生的不同体感香。这样香型的茶叶广泛存在于边境古茶园内,这部分茶是最让我着迷的,因为它的香型可以通过后期“闷存”的陈化方式产生微妙变化,虽不太确定变化原因和发展方向,但基本还是有脉络可寻,也可分类,大致有这么几种通过后期陈化得到的香型。

1、类菌子香型(初期大致1——5年产生,气感强烈韵感不强)2、类梅子香型(中期大致5——10年产生,气感稍弱韵感增强)3、类樟香型

(后期大致8——15年以上气感减弱,韵感很强)

这部分茶很有趣,可以从菌子香或梅子香转化得到樟香气韵,如果自带花果香,蜜香的还会伴随其中,香气入汤。但这部分香气会逐渐减弱。许多人会将气韵感和香型混为一谈,这样不太准确。初喝茶时可能还会认为,普洱茶自然陈放会“越陈越香”茶气会越来越足,通过空气的氧化还原反应会从清香型过渡到樟香型甚至会得到花果香型最好就是兰花香,我可以这样肯定“这绝无可能!”

有意思的是云南盛产野生菌,对于某些茶而言闻干茶香,闻杯底热香,嗅杯底冷香、挂香似乎都可能闻到一种类似菌子的气韵,对新生茶而言这样的原料就很好,它们有可能就会转化成梅子香、樟香。而它们似乎也可对号入座。

例如:

班章茶(黄牛肝菌香型+黑牛肝菌香型+小黄连+甘草香型)

昔归茶(干巴菌香型+青头菌香型+小黄连+甘草香型)

勐海茶(鸡枞菌香型)

临沧临翔区茶(鸡油菌香型+梅子香型)

第四类、熟茶类香型

1、重度发酵茶(荷香型+苦荞香型)

2、中度发酵茶(藕香型+糯米汤香型)

3、轻度发酵茶(桂圆香+青梅子香型)

第五类、药香型

这类茶特别值得一说,这不是茶叶该有的香型,一般出药味,有人称“药香”,这是一种“正常自然陈放”的散放状态,也就是茶饼长时间暴露于有光照的地方,出现了“日臭”(类似腌肉的“哈“味)味加上周边环境湿润的综合作用,这样的状态下的茶可不好,常见于去掉纸箱后放于书房架子上的茶,或茶商陈列于茶架上的“架子茶”。

普洱茶树龄的鉴别


普洱茶树龄的鉴别:茶树处于不同的树龄,吸收和代谢也不一样。

0-30年的茶树,氮的代谢比较旺盛,生成大量的氨基酸、蛋白质、茶多酚等与氮元素相关的产物,所以树龄小的茶树比较鲜爽但甘甜度稍差。

30年树龄以上的树,碳的代谢明显,生产大量的单糖(如葡萄糖、果糖、核糖等)、寡糖(如麦芽糖、蔗糖、棉子糖等)、多糖(糖原、淀粉、壳多糖、透明质酸、半纤维素等)、糖蛋白、蛋白聚糖和糖脂等。所以苦涩度低,甘甜度好,醇厚度好。

一般而言,树龄越大,碳的代谢越明显,甜醇度就越好。由于普洱生茶的后发酵与茶叶含糖量密切相关,所以,成熟一些的芽叶和树龄大一些的茶树芽叶陈化更好,因此有人较喜欢古树茶、大树茶。其实,树龄30年以上的茶树,如果生态环境不差,采摘次数又较少,那么是三十年、五十年还是七八十年的树是比较难区分的。

台地、小树、老树、古树、大树、千年野生大茶树的生化区别在于新陈代谢不同,小的时候氮代谢明显,老了的时候碳代谢明显。

普洱茶树龄分类,怎样区分普洱茶的树龄?


为什么要对普洱茶的树龄进行分类呢?

因为,树龄小的茶树,会生成许多和氮有关的物质,茶汤给人很鲜活、爽口的感觉,味道有点偏苦涩。不过,在甜度方面,不会很甜。

树龄大的茶树,能产生各种糖,例如单糖、多糖等等。茶汤变得更甜,更香醇。

不过,树龄大的古树不常见。

就算在云南,古树也不会密集地生长在同一个地方。

同为云南的古树,不是每一棵都一样。

在老班章生长的古树,和在勐海其他地方生长的古树不一样,老班章的名气比较大,茶叶的味道比较好。

另外,不是树龄大就一定口感好。有一些茶树,它的品种滋味一般,茶汤的质量不太好,或者,茶树的树干曾经受到破坏,茶树的品质可能会发生改变。

茶树的划分

第一阶段,是树龄小于35年的茶树。这种茶树属于低龄茶树,能够生产大量的茶叶,茶树长得比较快。树与树之间的间隔比较小,它们每年都可以产出许多鲜叶。低龄的茶树,味道偏苦。

第二阶段,树龄超过35年,但是,低于60年的茶树。这种茶树比较茁壮,冲出来的茶汤拥有比较高的协调度。茶树的品质,属于中等,没有古树那么甘醇。

第三阶段,茶树已经种了60年,不过,还没到100年。这种茶树有大量的果胶质,味道偏甜。茶汤喝下去,感觉和古树茶有一些相似。苦涩方面,茶汤的苦涩味不算很强。

第四阶段,茶树的树龄在100年以上。这种属于古茶树。生态古茶树的苦涩微弱,比较不明显。果胶质使得茶汤的甜润程度提升了。茶汤的滋味比较甜,苦涩能够快速转化。古树茶的口感温和滋润,茶叶中树脂含量、果胶含量比较高,汤质较柔和。

树龄会影响果糖的含量。如果要判断哪一种茶叶的树龄比较大,可以测试茶汤的甜度。果糖会受到温度的影响。超过40摄氏度的高温会降低果糖的甜度。两种茶汤放在一起,比较甜的那一种,树龄大一些。

不过,前提是两种茶叶都是产自相同的地区,茶叶的种类也一样。采摘的季节也一致。

细谈普洱茶干物质的主要成份


普洱茶中的化学成分与一般茶叶的基本成分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普洱茶因采用的是云南大叶种而具有“三高一低”的特点。所谓“三高一低”,是指茶多酚、生物碱、水浸出物含量高,氨基酸含量低。上图中:

第一层:是干物质的四大主要成份,主要包括:茶多酚、茶多糖、生物碱和氨基酸;

第二层:是指四大主要成份的主要构成;

第三层:转化(发酵或氧化)后所形成的“新”成份,其实也主要指儿茶素转化后变为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需要说明的是:

1、对于熟茶而言,茶多糖中的纤维物质、果胶会随着发酵程度而降解,成为可溶性的碳水化合物,茶汤的厚度或粘稠度与其有很大关系。而茶氨酸含量会随茶叶的加工过程慢慢氧化、转化和降解而变少或消失。

2、相对其它成分来说,咖啡碱是一种相对比较稳定的物质,一般不容易转化,因此在生茶中的含量仍然很高,即使是老的生茶含量也不少。对于熟茶而言,针对茶叶脱咖啡碱的有专门技术,加上经过干燥高温处理后,咖啡碱含量可以得到减少。

不同普洱茶树树龄及口感


在同一生态上,古树茶要优于小树茶。我们这里强调的是同一生态,我们所指的同一生态,是大家都不施化肥、农药,或大家都使用相同的化肥、农药。如果,不施化肥、农药,小树茶会显得淡而涩;如果,使用化肥、农药,小树茶会又苦又涩。

上百年是时间,是历史,是任何人为和科学不能造出来的。生长百年的树,根会很深,很纵。我们都知道,植物是靠根吸收养份和水份,根深,纵的植物从地下吸收养份和水份当然是得天独厚,生命力强。吸收养份丰富充足,反映在叶面上是肥厚有光泽。说古树茶,并不单代表其树龄长,而是其树龄长代表其根深蒂固,生命力强劲,吸收的养份充足。反映到茶叶上,是其内含物质丰富。

1、千年野生古茶树(唐代或唐代之前树龄1000年以上)

原始雨林中野生的古茶树,一般胸径50cm、胸围160cm、树高15m以上、树龄千年以上,极其稀有。叶大、粗壮、叶脉鼓出,叶缘锯齿深,叶脉9~16对之间,与现代茶园栽种的大叶种叶脉(6-9对之间)完全不同。持嫩度高,一芽两叶,一般重0.5~1g,是一般古树茶的三倍重。所制晒青绿茶,汤色绿黄,香气清爽,略带野生茶特有的腥味,与栽培型茶树香气截然不同,水溶性果胶丰富,几乎无苦涩味,满口润甜,回甘极其绵长持久。

2、大茶树(宋代树龄500~1000年)

滇南茶区的少数民族茶农,把树高5m以上,难以采摘的栽培型古茶树叫做大茶树,大茶树一般都是该茶园树龄最老的几棵或是最大的茶树王。一般情况下,大茶树胸径30~50cm,胸围100~160cm,树高5~15m左右,树龄多在500~1000年之间。用大茶树嫩芽做的晒青绿茶叫做大树茶。就品饮经验而言,茶树树龄越大,生态环境越好,口感就越协调,水溶性果胶、树脂含量就越高,口感就越温润。

3、原生态古茶树(明代树龄300~500)

大多胸径在10~35cm,胸围35~110cm,树高3~6m,树龄多在三四百年。由于地表植物未被除去,所以茶园生态良好,尽管树龄很大,但茶树未见衰老迹象。所制晒青绿茶,芽叶粗壮,多数叶脉9~16对之间,果胶质丰富,口感甜润,微苦微涩,苦涩感在口腔内停留时间很短,大约几秒钟。

4、生态古茶树(清代树龄100~200)

大多胸径在10~25cm,胸围35~80cm,树高2.5~4.5m,树龄多在一二百年。由于大量地表植物被除去,采摘频繁,很多生态古茶树有衰老迹象。所制晒青绿茶,芽叶粗壮,多数叶脉在9~16对之间,果胶质丰富,口感甜润,弱苦弱涩,苦涩在口腔内停留的时间短,大约十几秒钟,与树龄更大一些的原生态古树茶较难区分。

5、老茶树(民国树龄60~100年)

种植于1912-1949民国年间,多数茶树胸径在5~15cm,胸围15~50cm,树高1.5~3m,树龄60~100年,不够100年。所制晒青绿茶,芽叶较为粗壮,多数叶脉9~16对之间,果胶质丰富,口感甜润,有点苦涩,苦涩在口腔内停留的时间不长,大约几十秒钟,与古树茶有些难于区分。

6、小茶树(1949-1976年树龄35~60年)

1949-1976年间种植的茶树,树龄35~60年之间,多数植株树高80~120cm,每亩约1500~2000株。所制晒青绿茶,芽叶不甚粗壮,苦涩在口腔内停留时间长,口感的协调性比台地茶好,比古树茶差。

7、台地茶树(1976-至今树龄0~35年)

1976年以后,条列式密植的扦插苗无性系茶树,多数植株树高60~90cm,每亩约2000~3000株。所制晒青绿茶,由于施用化肥和密植,产量大,生长周期快,强苦强涩,并且苦涩味在口腔中久久不褪,与古树茶口感差别巨大。

细谈普洱茶的“纯料”和“拼配”


在普洱茶生产领域,纯料与拼配的“楚汉”之争由来已久,经常有人问:什么是拼配普洱茶?什么是纯料?拼配普洱茶好,还是纯料普洱茶好?那么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详细讲一讲普洱茶的“纯料”和“拼配”。

什么是纯料?

所谓纯料,必然要在树种、生长环境、种植管理、制程等方面趋同,在品饮方面呈现同一共性的茶叶方可称为纯料。在其它茶类,这个概念是比较容易分辨的。比如对于台湾茶,纯料必为扦插无性繁殖、同一品种、在同一地区相对接近海拔(约百米内)、同一季节、一日内约四小时内采摘、同一制茶师傅在相同制程完成。

而普洱茶因其特性是无法套用其它茶类的纯料概念的。普洱茶多为有性繁殖的群体种,有性繁殖的变异而造成差异是茶树的常态,甚至在同一颗茶树上都可以发现形状与味道不同的茶菁。在品种上就无法保证纯料所要求的均一性(即便是无性繁殖扦插种植的良种茶,也会在同一颗茶树上发现变异造成的差异)。

普洱茶茶区涵盖范围区域广泛,普洱、版纳、临沧、保山四大茶区之下可分为若干茶区,而每个茶区又包含了数量不同的山头村寨,比如景迈茶区就由勐本、大坪掌、帮波、翁基翁洼、芒景等多个村寨组成。云南特殊的地理气象条件决定了距离很近的地区也会有环境与垂直海拔分布的差异。而这种环境差异不可避免的会带来茶叶特性方面的差异。即便是在同一座山头上,阴面阳面、坡顶坡底的茶树因为生长环境的差异都会产生不同的表现。甚至对于一颗茶树而言,阴面阳面或是树冠上层下层不同位置取茶都会有茶质上的差异(还是在忽略变异的基础上)。

云南地区制茶工艺较之我国其它地区的其它茶类,较为不统一,规范性较差。毛茶初制基本全由茶农负责,各家各户对于工艺理解掌握程度与方向的不同造成了同一批原料制作后的不同结果。

再加上时间跨度上的差异,同一片茶区春茶和秋茶混拼是不是纯料?同一茶园不同树龄的茶叶(大小树混采)混合能不能算纯料?同样茶区同样的采摘时间前后两年混拼是不是纯料?同一批原料的芽与叶有没有差异?综上所述,对于普洱茶而言,纯料的概念是无法精确定义的,在纯料“至纯”这一逻辑链条上的穷尽到头来便只有一片单一的茶叶可以无疑的称之为纯料了。

我们对于所谓纯料的定义,应该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阐述纯料的同时要将这个纯料的约束范围表述清晰,比如是茶区纯料还是村寨纯料、是否大小树混采等等,这一点对于经营茶品的商家而言尤为重要且基本!

什么是拼配?

“拼配”是普洱茶制作过程中的常用工艺,采用不同茶区的原料进行混合加工,这样不仅能扬长避短、显优隐次,从而不仅使得茶叶的色、香、味、形符合标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茶品的协调性,生产出更具风格特点的产品。

普洱茶的“拼配”涵盖很多内容,具体包括六个方面:等级的拼配、不同茶山的拼配、不同茶种的拼配、季节的拼配、年份的拼配、发酵度的拼配。以普洱茶等级拼配为例,它是普洱茶拼配中最常见的一种方法,几乎涵盖了所有的普洱茶紧压茶产品,无论是新茶,还是流传下来年份较长的老茶,将他们剖析会发现,其底、面、内的茶叶等级都有差别,哪怕这种差别极为细小,都有独特的拼配技术在里面,一饼普洱茶的“层次感”离不开等级拼配的技巧,只是这种等级的拼配存在级别差距大和小之分。

拼配茶脱不开一个“配”字,“配茶”是普洱茶制作的灵魂,拼配考究的是拼配师对茶性的理解和高超的“调和手法”,在拼配过程中同样需要秘制“配方”,也正因为有了“配方”,才形成普洱拼配茶的独特个性,形成此款茶独特的价值。

综上所述,普洱茶一口料有它独特的风格,配方普洱茶也有它独到的茶韵。但不论是纯料也好,配方茶也好,普洱茶原料本身一定要好,再就是加工工艺一定要合乎云南省普洱茶制作标准,达到了以上两大标准还不够,最后一个重要环节———制作成成品后,后期的仓储,也就是后期的保管尤为重要。若做到原料好、加工工艺好、后期储存好,不论是纯料,还是配方普洱,都各有其特色,值得广大普洱爱好者品饮享受。

对于茶友而言,拼配也好,纯料也罢,最重要的是品味一款好茶。

普洱茶茶树树龄知多少?


古树茶说的人多,但很少人定义它的年龄,依我们之见应该上百年才可以称之为古树,树的正常寿命应该比人长很多,我们说古树,是以人百年之后作古的“古”,来说古树的“古”,所以古树应该是上百年的。

上百年是时间,是历史,是任何人为和科学不能造出来的。生长百年的树,根会很深,很纵。我们都知道,植物是靠根吸收养份和水份,根深,纵的植物从地下吸收养份和水份当然是得天独厚,生命力强。吸收养份丰富充足,反映在叶面上是肥厚有光泽。说古树茶,并不单代表其树龄长,而是其树龄长代表其根深蒂固,生命力强劲,吸收的养份充足。反映到茶叶上,是其内含物质丰富。

在同一生态上,古树茶要优于小树茶。我们这里强调的是同一生态,我们所指的同一生态,是大家都不施化肥、农药,或大家都使用相同的化肥、农药。如果,不施化肥、农药,小树茶会显得淡而涩;如果,使用化肥、农药,小树茶会又苦又涩。

千年野生古茶树(唐代或唐代之前树龄1000年以上)

原始雨林中野生的古茶树,一般胸径50cm、胸围160cm、树高15m以上、树龄千年以上,极其稀有。叶大、粗壮、叶脉鼓出,叶缘锯齿深,叶脉9~16对之间,与现代茶园栽种的大叶种叶脉(6-9对之间)完全不同。持嫩度高,一芽两叶,一般重0.5~1g,是一般古树茶的三倍重。所制晒青绿茶,汤色绿黄,香气清爽,略带野生茶特有的腥味,与栽培型茶树香气截然不同,水溶性果胶丰富,几乎无苦涩味,满口润甜,回甘极其绵长持久。

大茶树(宋代树龄500~1000年)

滇南茶区的少数民族茶农,把树高5m以上,难以采摘的栽培型古茶树叫做大茶树,大茶树一般都是该茶园树龄最老的几棵或是最大的茶树王。一般情况下,大茶树胸径30~50cm,胸围100~160cm,树高5~15m左右,树龄多在500~1000年之间。用大茶树嫩芽做的晒青绿茶叫做大树茶。就品饮经验而言,茶树树龄越大,生态环境越好,口感就越协调,水溶性果胶、树脂含量就越高,口感就越温润。

原生态古茶树(明代树龄300~500)

大多胸径在10~35cm,胸围35~110cm,树高3~6m,树龄多在三四百年。由于地表植物未被除去,所以茶园生态良好,尽管树龄很大,但茶树未见衰老迹象。所制晒青绿茶,芽叶粗壮,多数叶脉9~16对之间,果胶质丰富,口感甜润,微苦微涩,苦涩感在口腔内停留时间很短,大约几秒钟。

生态古茶树(清代树龄100~200)

大多胸径在10~25cm,胸围35~80cm,树高2.5~4.5m,树龄多在一二百年。由于大量地表植物被除去,采摘频繁,很多生态古茶树有衰老迹象。所制晒青绿茶,芽叶粗壮,多数叶脉在9~16对之间,果胶质丰富,口感甜润,弱苦弱涩,苦涩在口腔内停留的时间短,大约十几秒钟,与树龄更大一些的原生态古树茶较难区分。

老茶树(民国树龄60~100年)

种植于1912-1949民国年间,多数茶树胸径在5~15cm,胸围15~50cm,树高1.5~3m,树龄60~100年,不够100年。所制晒青绿茶,芽叶较为粗壮,多数叶脉9~16对之间,果胶质丰富,口感甜润,有点苦涩,苦涩在口腔内停留的时间不长,大约几十秒钟,与古树茶有些难于区分。

小茶树(1949-1976年树龄35~60年)

1949-1976年间种植的茶树,树龄35~60年之间,多数植株树高80~120cm,每亩约1500~2000株。所制晒青绿茶,芽叶不甚粗壮,苦涩在口腔内停留时间长,口感的协调性比台地茶好,比古树茶差。

台地茶树(1976-至今树龄0~35年)

1976年以后,条列式密植的扦插苗无性系茶树,多数植株树高60~90cm,每亩约2000~3000株。所制晒青绿茶,由于施用化肥和密植,产量大,生长周期快,强苦强涩,并且苦涩味在口腔中久久不褪,与古树茶口感差别巨大。

揭开普洱茶树龄的秘密


上百年是时间,是历史,是任何人为和科学不能造出来的。生长百年的树,根会很深,很纵。我们都知道,植物是靠根吸收养份和水份,根深,纵的植物从地下吸收养份和水份当然是得天独厚,生命力强。吸收养份丰富充足,反映在叶面上是肥厚有光泽。说古树茶,并不单代表其树龄长,而是其树龄长代表其根深蒂固,生命力强劲,吸收的养份充足。反映到茶叶上,是其内含物质丰富。

在同一生态上,古树茶要优于小树茶。我们这里强调的是同一生态,我们所指的同一生态,是大家都不施化肥、农药,或大家都使用相同的化肥、农药。如果,不施化肥、农药,小树茶会显得淡而涩;如果,使用化肥、农药,小树茶会又苦又涩。

1、千年野生古茶树(唐代或唐代之前树龄1000年以上)

原始雨林中野生的古茶树,一般胸径50cm、胸围160cm、树高15m以上、树龄千年以上,极其稀有。叶大、粗壮、叶脉鼓出,叶缘锯齿深,叶脉9~16对之间,与现代茶园栽种的大叶种叶脉(6-9对之间)完全不同。持嫩度高,一芽两叶,一般重0.5~1g,是一般古树茶的三倍重。所制晒青绿茶,汤色绿黄,香气清爽,略带野生茶特有的腥味,与栽培型茶树香气截然不同,水溶性果胶丰富,几乎无苦涩味,满口润甜,回甘极其绵长持久。

2、大茶树(宋代树龄500~1000年)

滇南茶区的少数民族茶农,把树高5m以上,难以采摘的栽培型古茶树叫做大茶树,大茶树一般都是该茶园树龄最老的几棵或是最大的茶树王。一般情况下,大茶树胸径30~50cm,胸围100~160cm,树高5~15m左右,树龄多在500~1000年之间。用大茶树嫩芽做的晒青绿茶叫做大树茶。就品饮经验而言,茶树树龄越大,生态环境越好,口感就越协调,水溶性果胶、树脂含量就越高,口感就越温润。

3、原生态古茶树(明代树龄300~500年)

大多胸径在10~35cm,胸围35~110cm,树高3~6m,树龄多在三四百年。由于地表植物未被除去,所以茶园生态良好,尽管树龄很大,但茶树未见衰老迹象。所制晒青绿茶,芽叶粗壮,多数叶脉9~16对之间,果胶质丰富,口感甜润,微苦微涩,苦涩感在口腔内停留时间很短,大约几秒钟。

4、生态古茶树(清代树龄100~200年)

大多胸径在10~25cm,胸围35~80cm,树高2.5~4.5m,树龄多在一二百年。由于大量地表植物被除去,采摘频繁,很多生态古茶树有衰老迹象。所制晒青绿茶,芽叶粗壮,多数叶脉在9~16对之间,果胶质丰富,口感甜润,弱苦弱涩,苦涩在口腔内停留的时间短,大约十几秒钟,与树龄更大一些的原生态古树茶较难区分。

5、老茶树(民国树龄60~100年)

种植于1912-1949民国年间,多数茶树胸径在5~15cm,胸围15~50cm,树高1.5~3m,树龄60~100年,不够100年。所制晒青绿茶,芽叶较为粗壮,多数叶脉9~16对之间,果胶质丰富,口感甜润,有点苦涩,苦涩在口腔内停留的时间不长,大约几十秒钟,与古树茶有些难于区分。

6、小茶树(1949-1976年树龄35~60年)

1949-1976年间种植的茶树,树龄35~60年之间,多数植株树高80~120cm,每亩约1500~2000株。所制晒青绿茶,芽叶不甚粗壮,苦涩在口腔内停留时间长,口感的协调性比台地茶好,比古树茶差。

7、台地茶树(1976-至今树龄0~35年)

1976年以后,条列式密植的扦插苗无性系茶树,多数植株树高60~90cm,每亩约2000~3000株。所制晒青绿茶,由于施用化肥和密植,产量大,生长周期快,强苦强涩,并且苦涩味在口腔中久久不褪,与古树茶口感差别巨大。

细谈普洱熟茶的品饮价值


如果普洱熟茶的价值仅仅是它独特的保健作用,那也就只是药物了。熟茶吸引人们的,还在于那令人捉摸不透的滋味。如果一定要用中国文字来表述,比较合适的两个词是:陈酽、暖润,而在此基调下又变幻无穷。

与普洱熟茶的第一次相遇,并不惊艳,反而有种口感上的抵触。第一口,总是很能感受到“陈旧”与“药味”,一时难以接受。但如果愿意与她再一次深入地对话,就会感受到从身到心的一种畅顺,慢慢的,你会爱上熟茶。

这一款,红宝石般的色泽,晶莹,弥漫着山林野木的自然气息,似摊晒野葛的幽幽药韵,吸一口,甜甜的,又感受到巧克力般的顺滑,山野气韵,通体活络……

那一款,琥珀般的赭褐色,通透,浸染着池水中的荷花幽香,又能捕捉到山野中的生菌馥郁,抿一口,纱纱的,有一种奶昔般的柔软,空谷幽林,闲情逸境……

而这一次,是三分甘草、三分沉香、两分当归、两分冬枣用文火熬了半个时辰后在一箭之遥处闻到的药香。闻到的人,正在磐钹声中轻轻诵经……

对于普洱熟茶的偏爱,或许就是在看过不断变得红艳透亮的汁水,尝过万千变化滋味,感悟到一种醍醐灌顶的通透和气定神闲的淡定后,逐年增加的好感。这不是短暂的迷恋,而是持久的欣赏,甚至是沉沦的痴醉,仿似初遇时羞涩、生怯的少女,历经社会、家庭的磨砺与升华,最终生成淡然、通明、祥和的脾性,成为一本让人想要不断解读的故事书。从来佳茗似佳人,信矣。

这千百般的滋味,让品者无限遐想、释怀,而其区别于其他茶类的另一个优势,在于喝了并不会影响睡眠。对于当代绝大部分为生活为理想奔忙的人们,华灯初上之时,才是他们交流情谊的时间。一杯醇酽的熟茶,在解乏、解腻的同时,亲朋之间的情谊,也如满腹温热、全身通透的感觉一样,通达、顺畅。

浅谈普洱茶树种类


一、云南大叶种茶树

云南大叶种茶树是中国著名茶树良种,是中国普洱茶的原生种。云南大叶种茶叶形呈长椭圆形、椭圆或近倒披针形;茶叶面积(叶长*叶宽*0.7)在40至60平方厘米之间;树龄可达数百年以至上千年,树高可达10米以至20多米,树型包括:乔木型、小乔木型、灌木型。

云南大叶种茶树的代表性品种可以分为群体种、无性系品种两个大类。

群体种:主要有:凤庆大叶种、勐库大叶种和勐海大叶种。

无性系品种:是以无性繁殖方式选育出来的云南大叶种的后代,如:云抗系、云选系等,被国家、省审定为良种。

在现行的普洱茶国家标准中,云南大叶种是普洱茶国标内唯一指定可用于生产、制作普洱茶成品茶的原料。

在普洱茶实际制作过程中,用于制作普洱茶的原料,还有云南中、小叶种晒青茶。如:倚邦、攸乐两个茶山就是云南小叶种茶的优质产区。

二、大叶种和小叶种区分

1、形态区别

大叶种:叶大柔软,叶面革质层较薄

小叶种:叶小脆硬,叶面革质层较厚

计算公式:叶面积=叶长×叶宽×0.7

(注:0.7为叶面积系数)

大叶种茶树:叶面积≥40c㎡

小叶种茶树:叶面积≤20c㎡

2、成分差异

茶叶中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是形成茶叶内质主要理化成分之一。

茶多酚性味苦涩,氨基酸性味鲜而带甜,咖啡碱其性味苦,是构成茶汤滋味和鲜爽度的重要物质。

茶多酚含量:大叶>中叶>小叶

氨基酸含量:中叶>小叶>大叶

咖啡碱含量:大叶>小叶>中叶

大叶种茶所含的茶多酚、咖啡碱等有效物质较多,制成的茶味道浓烈。小叶种的栅栏组织较多,胡萝卜素、叶黄素总量高,这些物质可分解芳香物,所以小叶种可以制出高香的茶。

三、古树、大树、小树、台地茶

云南大叶种茶按树冠高度、枝干粗细、树龄、生长情况又分为小树、大树,古树和台地茶。

树龄小的茶树,氮的代谢比较旺盛,生成的氨基酸、蛋白质、茶多酚等较多,茶比较鲜爽,但甘甜度稍差。

树龄大的茶树、碳的代谢更明显,生成的单糖、寡糖、多糖、糖蛋白、蛋白聚糖和糖脂等较多,茶的苦涩度低、甘甜度好、醇厚度好。

普洱生茶的后发酵与茶叶含糖量密切相关,成熟一些的芽叶和树龄大一些的茶树芽叶会陈化得更好。

1、原生型野生古树

普洱茶原产区高山密林中从未经过人工训化(季节性、固定手法的采摘)的乔木野生古茶树。茶叶内可能含有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过于苦、寒,不宜盲目采收。

2、驯化型(过渡型)野生古树

靠近村落、驯化过程中的乔木野生古茶树,经历长期季节性和固定手法的采摘、制茶。其茶叶毒性逐渐弱化,植株形态和茶叶制品依然保留野生茶特征。

3、栽培型古树

各族先民于几百年以至上千年前人工栽培的乔木古茶树,长期抛荒,野放而少有人工干预,生长环境原生态,植株密度不高。既有大叶种,也有不少中、小叶种。

云南的栽培型古茶树,树龄大多数在200年至800年之间,始于汉晋,发展与唐宋,兴盛于明清。

4、栽培型大树、小树

民国期间人工栽培的小型乔木茶树,以及1949年至1976年间人工栽培的小型乔木茶树,在某些历史时期由于有意或无奈而抛荒、野放,植株密度较低、人工管理不多。

近年也有采取有别于台地茶园高密度种植的方式,以实生苗(有性繁殖)来建立接近原生态的低密度野放新茶园。

5、栽培型台地茶

1976年至1985年后大范围、高密度种植的灌木状茶树,树冠矮而密,品种依然是云南大叶种乔木茶树。部分台地茶园也采取接近原生态的方式管理。

以上就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有关《细谈普洱茶树龄》的全部内容了,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可以分享给更多需要的朋友,感谢您的阅读!

相关文章

LoadEvent(toug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