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名茶

发布时间 : 2021-02-12
浙江山红茶 浙江绿茶 浙江产绿茶

浙江山红茶。

1.龙井

西湖盛产佳茗,陆羽《茶经》中已有天竺灵隐产茶的记录,到了明代,龙井茶更被视为绝品。乾隆下江南,于龙井泉赋诗,狮峰胡公庙饮茶,又将庙前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龙井茶作为贡茶盛名于天下。

西湖龙井集中产地狮峰山、梅家坞、翁家山、云栖、虎跑、灵隐,茂林修竹,云雾为侣,溪涧淙淙。茶区土壤多为沙质,通气透水性强。尤以狮峰土壤含有效酸较多,使茶树根深叶茂,常年碧透,萌发轮次多,采摘时间长。历史上根据产地生态条件和炒制技术的差别,将西湖龙井分为“狮、龙、云、虎”,产地依次为狮峰、龙井翁家山、梅家坞云栖和虎跑,其中以狮峰为最。建国后又归并为狮峰,梅坞,西湖龙井三个品种。狮峰香气高锐而持久,色泽嫩黄;梅坞龙井色泽翠绿,味鲜爽口;西湖龙井叶质肥嫩,但香气不及梅坞。

龙井的采制,春季分四次按档次采摘鲜叶,以早为贵。清明前采头茶,称为“明前茶”,嫩芽似莲心,故称“莲心”。每制一公斤干茶需鲜叶7万个左右,故极为珍贵。谷雨前采摘的称“雨前茶(二春茶)”,已有一叶一芽,又称旗枪;三春(快立夏)茶,两叶一芽,是为雀舌;四春(比三春晚一个月)茶,叶子成片,带梗,称“梗片”。

成品后的高级龙井,扁平光滑,大小长短均匀,似碗钉,芽毫隐藏。狮峰龙井呈糙米色。市面上95%以上的龙井均非西湖所出,多为浙江其它地区仿龙井制法所产之“浙江龙井”。

龙井茶贮藏一个月左右,最适合饮用,此时香气馥郁而无草青味。高级龙井宜以玻璃杯冲泡,水温85℃左右为佳,不宜加盖以防闷熟。

2.顾渚紫笋

顾渚紫笋,产于浙江湖州长兴县水口乡顾渚山,因鲜茶芽叶微紫,嫩叶背卷似笋壳,故称。长兴三面环山,东临太湖,云蒸雾绕。顾渚所出之茶,见诸陆羽《茶经》,评为天下第二茶。陆羽曾于顾渚设茶园,并有《顾渚山记》以记其事。唐代在此建贡茶院,采茶之际,湖州刺史均奉诏亲赴顾渚修茶,盛况空前。顾渚紫笋为贡茶,历史长达600余年,制作方法历经饼茶、龙团而为散茶,蒸青转为炒青。明清之际,气象突变,太湖沿岸结冰,厚可行人。顾渚山茶树几乎不存。今日之顾渚紫笋,于1979年试制成功。无论是茶树品种和制作方法,已不是陆羽时代的紫笋了。

紫笋的采制,于清明前至谷雨期间,采摘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紫笋鲜叶极为幼嫩,每制一公斤干茶,需鲜芽叶7.2万个左右。

成品的极品紫笋,茶叶相抱似笋,叶稍长于芽而形似兰花,色泽翠绿,银毫明显。香孕兰蕙之清,甘醇鲜爽。

3.惠明茶

惠明茶产于浙江景宁县赤木山惠明寺与惠明村周围。曾于1915年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又称金奖惠明。唐朝时期惠明寺周围已辟地种茶,但因交通闭塞,罕为人知,获奖后方闻名世界。

惠明茶区位于浙江南部,瓯江上游,温和湿润,土壤以酸性沙质黄壤和香灰土为主,宜种茶。山中古柏老松,滋云蓄雾,烟霞经月不散。茶树分为大叶茶、竹叶茶、多芽茶、白芽茶和白茶等品种,以大叶茶树所制之惠明茶为最佳。

惠明茶的鲜叶标准以一芽二叶初展为主,叶芽大小长短需一致。

成品惠明茶,条索紧秀似鱼钩,银毫显露,味浓耐泡,香似兰花,叶底黄绿明亮。

惠明茶好,附近水也佳。泉眼很多,涓涓细流,大旱不枯。当地人驳接竹片引泉水至家中,木桶贮存以备饮用。惠明寺旁之南泉,为整个山区清泉之最。

4.平水珠茶

平水位于浙江绍兴东南,毛茶集中于此地加工,故称平水珠茶。其产区包括绍兴、嵊县、萧山、诸暨、上虞、余姚、天台、奉化、堇县、东阳。平水在唐朝已是茶叶集散地,到了清代,浙东茶叶几乎都在平水加工转运出口。平水珠茶在国际茶叶市场的名声卓著,似乎远胜于国内。18世纪初,珠茶以“贡熙茶”名风靡世界,茶价之高不亚于珠宝,在国外被誉为“绿色珍珠”,英文名为“Gunpowder"。1984年天坛牌特级珠茶,在马德里世界优质食品评选大会上,获金奖。

平水茶区东临东海,北濒杭州湾,西贴钱塘江,为会稽山、四明山、天台山环抱。山岭盘结,峰峦起伏,溪流纵横,云雾袅绕,气候温和,非常适于茶叶生产。

珠茶加工工艺分初制和精制两个阶段,均已实现机械化生产。初制之产品,属毛茶,称为圆炒青或平炒青。毛茶再经精制工艺后方为成品珠茶。

珠茶外形圆紧,呈颗粒状,身骨重实,似珍珠。色泽墨绿,有光泽。冲泡后有果香,味较浓。

5.径山茶

径山茶产于浙江余杭县天目山东北峰的径山。该茶早在唐宋时期便已闻名。径山寺为江南禅林之冠,日僧南浦昭明禅师曾于此研习佛学,把茶籽、茶具及径山寺内一种茶宴礼仪传入日本。径山茶曾一度掩没,1978年方恢复生产。

径山茶区海拔上千米,岭峻峰奇,云罩雾浓,森荫蔽日。山上泉水众多,旱不枯,雨不溢。土壤肥沃疏松。径山茶以四壁坞者品质较好,尤以凌霄峰之产品最佳。

径山茶采制技术考究,嫩采早摘,以谷雨前为佳。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通常一公斤干茶需6.2万个左右芽叶。

径山茶成品条索纤细苗秀,芽峰显露,色泽绿翠。汤色绿明,有板栗香,经饮耐泡。

清代金虞写有《径山采茶歌》曰,“天子未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不如又径回清绝,天然味色留烟霞”。径山有好山、香茗、佳泉、古刹,当是令人洒然忘疲之所。

6.日铸雪芽

日铸雪芽,简称日铸茶,有“兰雪”之名。产于浙江绍兴会稽山日铸岭。始盛于北宋,历代多有文人为之赋诗写文。最早有欧阳修称“两浙之茶,日铸第一”,又有陆游“囊中日铸传天下”之句等等,不可胜数。康熙下江南尝日铸茶,喜之,为贡茶。尤需一提的是,宋代浙江炒青茶始于日铸茶,故有日铸“开千古茶饮之宗”之说。炒青日铸茶在明代以“兰雪”之名盛行京师,非兰雪不饮之人众多,此为日铸茶之鼎盛时期。

日铸岭下分上祝村和下祝村,下祝村御茶湾所产之日铸雪芽为日铸茶中绝品。

日铸雪芽于清明时节开采,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

成品茶条索紧细略钩曲,芽身满披白色茸毛。茶汤黄绿明亮,兰花香,味甘而滋,经五次冲泡依然留香。

陆游有诗云,“我是江南桑苎翁家,汲泉闲品故园茶。只因碧缶苍鹰爪,可芽红囊白雪芽”。陆游正是绍兴人。

7.天尊贡芽

产于浙江桐庐歌舞乡天尊岭。南宋伊始,便为贡茶。桐庐自古出明朝,历代以来,不仅有贡芽,另有雀舌、莲心等茶生产。然而几经沧桑,诸茶失传。现在的天尊贡芽于1985年研制成功,恢复生产。

桐庐素有“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之称。天尊岭层峦叠嶂,岩石嶙峋,茶丛遍布于岩缝石壁之中,相传乃神仙播种。

天尊贡芽于清明与谷雨之间采摘,鲜叶为一芽一叶初展。每公斤鲜叶约1.25万个芽头。加工特点:薄摊吐芳,轻炒保色,理条造形,轻揉促质,低温透香。

成品茶形似寿眉,银茸披露,绿中透翠。冲泡后嫩芽状如雀舌,香气持久。

cy316.cOM编辑推荐

浙江名茶-余杭--径山茶


素有"鱼米之乡,花果之地,丝绸之府,文化之邦"美誉的余杭,是杭州的门户。余杭三面环抱西湖,南望宁波,东接上海。历史上,著名的隋朝京杭大运河的起点就在余杭。如今 ,这里人文荟萃,经济发达,已成为旅游胜地。而且,从杭州到余杭只需10分钟车程,交通十分方便。

径山茶的产地径山,就在余杭境内。径山,是天目山之余脉,因径通天目山而得名,这里风光绮丽,有著名的千年佛教古刹--径山寺;出产优质名茶--径山茶。

茶史追溯

径山产茶历史悠久,始栽于唐,闻名于宋。宋朝的翰林学士叶清臣在他的《文集》中说:"钱塘、径山产茶质优异"。清代《余杭县志》载:"径山寺僧采谷雨茗,用小缶贮之以馈人,开山祖法钦师曾植茶树数株,采以供佛,逾年蔓延山谷,其味鲜芳特异,即今径山茶是也";又据《续余杭县志》记载:"产茶之地,有径山四壁坞及裹山坞出产者多佳,至凌霄峰尤不可多得"。

南宋时,日本佛教高僧圣一禅师、大应禅师(即南浦绍明)渡洋来我国,在径山寺研究佛学。归国时带去径山茶籽和饮茶器皿,并把"抹茶"法及茶宴礼仪传入日本。

新中国成立后,有关部门重新研制径山茶并获得成功。1979年径山茶在浙江全省名茶评比中荣获第一名,1985年被评为全国名茶,1988年荣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银奖。1991年获"中国文化名茶"称号。

茶诗为证

径山采茶歌

清 金虞

天子未尝阳羡茶,百卉不敢先开花。

不如双径回清绝,天然味色留烟霞。

石泉松籁春无那,惊雷夜展灵芽破。

峰回寺掩路丫叉,恰喜茶歌相应和。

半阴半晴谷雨时,一旗一枪无几株。

氤氲香浅露光涩,颇觉深山春到迟。

紫黄落脚空名重,白绢斜封充锡贡。

拼向幽岩觅翠丛,年年小摘携筠笼。

游径山

宋 苏轼

众峰来自天目山,势若骏马奔平川。

途中踏破千里足,金鞍玉镫相回旋。

人言山佳水亦佳,下有万古蛟龙渊。

道人天眼识王气,结茅宴坐荒山巅。

精诚贯山石为裂,天女下试颜如莲。

(此诗虽未言茶,但气势磅礴,径山之貌可见一斑,故而选赏)

名茶鉴赏

径山优美的生态环境决定了径山茶的优秀品质。径山茶外形细嫩紧结显毫,色泽绿翠 ,内质有独特的板栗香且香气清香持久,滋味甘醇爽口,汤色嫩绿明亮,叶底嫩匀

成朵。径山茶的制作工艺要点为:鲜叶摊放、小锅杀青、微型揉捻、竹笼烘焙,密封贮藏。

茶导游

径山因山上小径直通天目山而得名,这里风光绮丽,历史上以佛教圣地、祖庭而闻名。山上有古刹径山寺,始建于唐朝,在宋朝时径山禅寺已成为江南"五山十刹"之冠。相传法钦和尚在此结茅传教,为径山开山寺僧,被赐封为"国一禅师"。鼎盛时,殿宇楼阁林立,僧众达3千,被誉为"东南第一禅寺"。

径山因寺而开,因佛而名,径山茶与僧而来,径山寺、双溪四岭、兰花坪一带,既是景区,又是产茶区。这里古木参天,翠竹掩映,流水淙淙,云蒸霞蔚,气候温和温润,雨量充沛,土质肥沃,结构疏松,对茶树生长十分有利。游人漫步景区,但见溪流纵横,竹林茶园相间,一片鸟语花香,十分惬意。

径山的其他主要景点有:松源天风、 灵岩喝石、吊桥溪歌、龙鼻喷泉、龙呤垂钓等。古迹有唐代龙井、宋代御碑、元代古塔、明代铜钟、陆羽泉等。陆羽泉又称陆家井,位于双溪镇凉亭头,井深不盈尺,遇旱不竭,相传为陆羽汲泉烹茗之处。

顺道一游

余杭是中华文明曙光--"良渚文化"的发祥地,京杭古运河的最南端。五千年灿烂的良渚文化及"先余杭、后杭州"的历史渊源给余杭留下了丰富的文化积淀,加上迷人的江南水乡风光,构成了极为宝贵的旅游资源。主要景点有国家主席江泽民题写馆名的良渚文化博物馆;江南五山十刹之首、佛教临济宗祖庭和日本之源的唐代古刹径山寺;杨乃武与小白菜墓;千年古桥广济桥和乾隆七下江南留下的御碑;茶圣陆羽之泉、宋代科学家沈括之墓、近代革命家章太炎故居、西泠印社创始人吴昌硕纪念馆,新近开发的江南第一漂--双溪竹海漂流、东明山森林公园和大禹谷、九龙瀑景区亦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千万游客。

民间传说

苏轼游径山的传说

宋时,佛教兴起,香火日盛,以茶助禅,参禅悟道,成为一种风尚。茶与禅结下了不解之缘。而居"五山十刹"之冠的径山,更是茶以禅名,禅助茶兴。每年春季,径山要举行茶宴,由法师亲自主持,然后献茶于僧客,一时间,进山品茗论道者日众。

当时大文豪苏东坡久慕径山大名,一日来游径山寺。方丈见其衣着平常,以为只是寻常香客,不以为然。只淡淡说:"坐。"又转身对小和尚喊:"茶。"小和尚于是端上一杯普通的茶。稍事寒暄后,方丈感觉来人谈吐不俗,气度非凡,便改口"请坐",并喊小和尚"敬茶"。经过一番深谈,方丈得知来者乃大诗人苏东坡时,情不自禁地说:"请上坐。"接着又喊小和尚"敬香茶",并研墨铺纸以求墨宝。东坡先生一思忖,提笔写了副对联。上联是"坐,请坐,请上坐";下联是"茶,敬茶,敬香茶"。方丈看罢,满脸通红,羞愧难当。

中国现代名茶之浙江名茶


中国现代名茶有数百种之多,根据其历史分析,有下列三种情况:

有一部分属传统名茶,如西湖龙井、庐山云雾、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太平猴魁、恩施玉露、信阳毛尖、六安瓜片、屯溪珍眉、老竹大方、桂平西山茶、君山银针、云南普洱茶、苍梧六堡茶、政和白毫银针、白牡丹、安溪铁观凤凰水仙、闽北水仙、武夷岩茶、祁门红茶等。

另一部分是恢复历史名茶,也就是说历史上曾有过这类名茶,后来未能持续生产或已失传的,经过研究创新,恢复原有的茶名。如休宁松罗、涌溪火青、敬亭绿雪、九华毛峰、龟山岩绿、蒙顶甘露、仙人掌茶、天池 毫、贵定云雾、青城雪芽、蒙顶黄芽、阳羡雪芽、鹿苑毛尖、霍山黄芽、顾渚紫笋、径山茶、雁荡毛峰、日铸雪芽、金奖惠明、金华举岩、东阳东白等等。

还有大部分是属于新创名茶,如婺源眉、南京雨花茶、无锡毫茶、茅山青峰、天柱剑毫、岳西翠兰、齐山翠眉、望府银毫、临海蟠毫、千岛玉叶、遂昌银猴、都匀毛尖、高桥银峰、金水翠峰、永川秀芽、上饶白眉、湄江翠片、安化松针、遵义毛峰、文君绿茶、峨眉毛峰、雪芽、雪青、仙台大白、早白尖红茶、黄金桂、秦巴雾毫、汉水银梭、八仙云雾、南糯白毫、午子仙毫等等。

近年来,全国各茶区十分重视名茶的开发研究,新创名茶层出不穷,加之全国各地各种名茶评比活动,诸如评比会、斗茶会、展评会、博览会、品尝会等等,更促进了名茶生产的发展。现就各主要产茶省生产的名茶品目及各种名茶在国内外获奖情况作一简要介绍。

浙江省名茶一览

绿茶有杭州的西湖龙井、莲芯、雀舌、莫干黄芽,天台的华顶云雾,嵊县的前岗白、平水珠茶,兰溪的毛峰,建德的苞茶,长兴的顾渚紫笋,景宁的金奖惠明茶,乐清的雁荡毛峰,天目山的天目青顶,普沱的佛茶,淳安的大方、千岛玉叶、鸠坑毛尖,象山的珠山茶,东阳的东白春芽、太白顶芽,桐庐的天尊贡芽,余姚的瀑布茶、仙,绍兴的日铸雪芽,安吉的白片,金华的双龙银针,婺州举岩、翠峰,开化的龙顶,嘉兴的家园香 ,临海的云峰、蟠毫,余杭的径山茶,遂日报银猴,盘安的云峰,江山的绿牡丹,松阳的银猴,仙居的碧绿,泰顺的香菇寮白毫,富阳的岩顶,浦江的春毫,宁海的望府银毫,诸暨的西施银芽等。黄茶有温州黄汤。红茶有杭州的九曲红梅。

浙江绿茶主要名茶介绍


浙江省属于江南茶区,是绿茶主产区和名优绿茶最多的产区之一,嘉兴、杭州、湖州、绍兴、余姚、金华、慈溪、瞿州等大部分地区都种植茶树,主要名茶有西湖龙井、大佛龙井、千岛玉叶、江山绿牡丹、开化龙顶、安吉白茶、长兴紫笋、径山茶、惠明茶、雪水云绿、临海蟠毫、松阳银猴、普陀佛茶、雁荡毛峰等。

龙井茶

龙井茶先谷雨长,味甘还作豆花香扁平形的龙井茶是典型的炒青绿茶,以“色绿、香郁、味醇、形美”而着称,是绿茶中的“皇后”。传统的龙井茶是全手工炒制而成,现在市场上销售的高档龙井茶仍然是全手工炒制。炒制龙井茶要求手不离茶,茶不离锅,要静下心一气呵成。炒制龙井茶工艺要求很高,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在观看了龙井茶采茶、制茶后,还写下了《观采茶作歌》:“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骑火品最好。西湖龙井旧擅名……地炉文火续续添,干釜柔风旋旋炒。慢焙细炒有次第,辛苦功夫殊不少……”现在制作龙井茶多从手工炒制改用电锅炒制,但也对制茶有较强的技术要求。首先将采摘的鲜叶进行摊放,然后开始青锅(即杀青和造型),青锅约一刻钟后进行摊晾回潮;摊晾后的叶子先进行分筛(除去碎末)再开始辉锅(即干燥和固形),至茶叶足干;辉锅后的干茶(毛茶)还要进行分筛,分筛后再复炒(即“整筛头”),制成的毛茶再过筛去掉片、末等,最后按级别归堆、储藏。

龙井茶的品质特征是外形扁平,光滑挺直,色泽鲜绿,滋味鲜醇干爽,淡而有味,香气馥郁,汤色清澈明亮,叶底嫩匀成朵。

龙井茶按照地理标志保护区域分为西湖产区、钱塘产区、越州产区,所生产的龙井茶为西湖龙井、钱塘龙井、越州龙井。龙井茶为西湖龙井、钱塘龙井、越州龙井。

西湖龙井

西湖风景区和杭州市西湖区的西湖、龙坞、留下、转塘、周浦等地是龙井茶的故乡,这个范围内采摘并加工的龙井茶均可冠以“西湖龙井”之名。

西湖龙井茶传统的包装方法是用牛皮纸为外包装,放在装有生石灰的陶缸中储藏,生石灰用干净的棉布包起来放置。

狮峰龙井龙

井茶中品质最好的是西湖龙井,西湖龙井中品质最好的莫过于狮峰龙井。最早的龙井茶仅指浙江西湖山区狮峰山下老龙井周围产的绿茶,因此狮峰龙井为最好的、最正宗的龙井茶。

白茶龙井

白茶龙井属绿茶类,主要产于浙江省的安吉县、盘安县等地区,是采摘当地的白茶品种茶树鲜叶按照龙井茶的加工工艺制成的龙井茶,当地也称之为“龙茶”。

钱塘龙井

杭州市、萧山区、余杭市、临安市、淳安县、阜阳市、建德市、桐庐县等地区范围内采摘并加工的龙井茶统称钱塘龙井。

龙井茶的炒制讲究12种手法:抖、搭、拓、摔、捺、抓、推、磨、压、荡、扣、扎,这些手法互相结合,交替进行。

越州龙井

新昌县、嵊州市、绍兴县、绍兴市的越城区、诸暨市、盘安县、上虞市、东阳市、天台县等地区采摘并加工的龙井茶统称越州龙井。

此外,其他省的产茶区也有采摘当地的茶树鲜叶按照龙井茶的加工工艺制成的龙井茶,外形近似龙井,但冲泡后,其香气、滋味与龙井茶原产区的龙井茶有明显的区别。

龙井茶在炒制前必须要经过摊放,若采摘后马上炒制,制成的干茶带有青臭气,且色泽偏黑,粗糙不光滑。

机制龙井

机制龙井是用机械制成的龙井茶,与传统的手工制成的龙井茶稍有区别。

青锅叶经过摊晾回潮,在下一道程序辉锅时不容易断碎,使干茶的外形更完整,漂亮。

浙江茶王教我们炒名茶


近日,市工商联、王院乡、市茶业商会联合在王院乡丰田岭村开展了一次名茶炒制培训班,邀请嵊州茶王胡苗忠、市天然茶业有限公司技术部主任马思军现场为王院乡广大茶农传授名茶炒制技艺。

胡苗忠是2007年市华发杯名茶炒制比赛的冠军,在培训现场,广大茶农把他围得水泄不通,一边看他炒制茶叶,一边纷纷向他讨教炒制技术。胡苗忠说:杀青是最重要的一关,杀青不好,后面的工序就做不下去了。接下来,他从杀青到做条形两个步骤给大家做了示范。

王院乡茶农求志超种了10多亩茶叶,茶叶产量提高了,眼下他最希望的就是能够提高茶叶炒制技术,以提高茶叶质量,得知“茶王”来传授技艺的消息,他马上赶了过来。他说,我们卖出去的数量是比较大的,如果提高5元一斤的话,对我们广大茶农讲起来,经济效益是不得了的。看到王院乡茶农对茶叶炒制技术这么渴求,胡苗忠和马思军两位炒茶高手也是不遗余力地为茶农传授自己的独门技术。

嵊州市是茶叶之乡,茶叶产业的发展也是机遇与忧患并存,市茶业商会会长李龙说,实施茶叶质量提升工程,是市茶业商会在新时期实施三大工程的其中一项,下一步,市茶业商会将实施市场拓展、品牌提升等工程,努力打响我市茶叶的集体品牌。

浙江绿茶“诊断”报告


11月9日,全国茶叶界顶级专家汇聚杭州,探讨“浙江绿茶”品牌建设思路。专家们指出,尽管浙江茶叶产值、产量、茶园面积均居全国前列,但茶叶产业还是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亟待解决。

【症状】“三多三少”现象困扰浙江茶叶品牌的成长:名茶多,名牌少;政府培育的公共品牌多,企业自主创新、自主运作的品牌少;出口茶叶贴牌多,自主品牌少。目前,全省有200多个茶叶品牌,仅遂昌一个县就有16个,名闻天下的“西湖龙井”也有9个牌子。我省出口绿茶品牌达200余个,而自有品牌仅几十个,茶叶品牌的散、乱、杂成为制约浙江绿茶发展的主要矛盾。

【处方】全力打造“浙江绿茶”大品牌。省农业厅副厅长朱志泉打了个比方:区域性公共品牌和重点龙头企业品牌是“钢筋”和“基石”,大批企业品牌则是“沙石”和“水泥”,只有两者结合,才能共同建设“浙江绿茶”品牌大厦。“十一五”期间,我省将深化现有茶叶品牌整合,重点引导与支持“龙井茶”证明商标、“省十大名茶”等区域性品牌和“骆驼”等出口品牌建设,着力优化、培育出若干个重量级的“浙江绿茶”品牌军团。

武义更香茶叶公司董事长俞学文建议,要逐步实现从政府运作品牌向行业协会、龙头企业运作品牌过渡,增强品牌发展活力和品牌产品的市场扩张能力。

【症状】目前全省80%的大宗茶采摘、100%的名优茶采摘和25%的名优茶加工都依靠手工作业。大量的季节性劳动力短缺给生产安排带来困难。同时,由于劳动力工资高带来茶叶生产的高成本,已经影响到浙江绿茶的可持续发展。

【处方】加大科技攻关投入,扩大茶叶生产的机械化覆盖率。到2010年,全省大宗茶机采率将达到50%,名优茶机制率达到80%。 全国供销总社茶叶研究院院长毛志芳说,在茶机的研究上,我们与发达国家日本的差距不止20年。我们要对茶叶加工工艺技术参数进行系统研究,重点进行单机改进设计、联装作业和控制系统的研究,实现我省茶叶加工清洁化、连续化、现代化生产。

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所长杨亚军呼吁,要加大优秀茶机的推广力度。在杭科研单位近10年来共获得茶叶方面专利110件,但转化为生产力的屈指可数。建设茶叶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迫在眉睫。

【症状】市场主体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目前,我省茶叶产业的经营市场主体仍以中小企业和茶农为主,缺少实力强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覆盖面有限。全省茶农人均茶园面积仅2亩多,8200多家茶厂,每家每年平均加工茶叶仅17吨。千家万户的小生产难以适应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茶农增收难度大。

【处方】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建议,淘汰一批,扶持一批。使茶叶产业生产模式由“分散加工”向“集中加工”转变,实现“茶农只管种茶,茶厂专门加工”。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副院长梁月荣认为,要依靠科技投入,提高夏秋茶产值。一般夏秋茶一斤才卖几块钱,茶农采制积极性不高。如安吉白茶在春天15摄氏度左右时所产茶叶品质最好,但目前浙大培育出的新品种,在夏秋季都能产出高品质茶叶,拓展了茶农增收途径。

专业合作组织是提高茶叶产业组织化和产业化程度的有效抓手。记者从省农业厅了解到,我省将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和行业协会,推动茶叶产业组织形式从“公司 农户”的初级形式向“行业协会 龙头企业 专业合作社 专业大户”的“四位一体”高级形式转变。

浙江安吉白茶简介


安吉白茶外形挺直略扁,形如兰蕙;色泽翠绿,白毫显露;叶芽如金镶碧鞘,内裹银箭,十分可人。冲泡后,清香高扬且持久。滋味鲜爽,饮毕,唇齿留香,回味甘而生津。叶底嫩绿明亮,芽叶朵朵可辨。安吉白茶还有一种异于其它绿茶之独特韵味,即含有一丝清泠如“淡竹积雪”的奇逸之香。茶叶品级越高,此香越清纯,这或许是茶乡安吉的“风土韵”。“凤形”安吉白茶条直显芽,壮实匀整;色嫩绿,鲜活泛金边。

“龙形”安吉白茶扁平光滑,挺直尖削;嫩绿显玉色,匀整。两种茶的汤色均嫩绿明亮,香气鲜嫩而持久;滋味或鲜醇、或馥郁,清润甘爽,叶白脉翠。根据品级不同,为一芽一叶初展至一芽三叶不等,高品级者芽长于叶。此外,精品安吉白茶其干茶色泽金黄隐翠(尤其是明前茶,不少绿茶也有这个特点)。

鉴于安吉白茶茶青的特性,采用西湖龙井制作工艺生产的“安吉白茶龙井”,从追求“完美”的品饮角度而言,多少有些“屈就”了“玉般娇贵”的安吉白茶,抑制了“凤形”安吉白茶所具有的优点,并显现出某些缺点(特指原料为“白叶一号”者)。也因此,“龙形”安吉白茶不论在消费者认知、市场占有率,还是茶叶售价上,目前尚无法与“凤形”安吉白茶并驾齐驱。

浙江:珠茶——精加工


前言

为确保珠茶的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本标准规定了精加工全过程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按GB/T1.1—1993和GB/T1.3—1997《标准化工作导则》有关规定编写。

本标准是珠茶系列标准的第5部分,该系列标准的其它部分为:

珠茶第1部分茶树良种繁育

珠茶第2部分苗木

珠茶第3部分栽培管理

珠茶第4部分采摘与初加工

珠茶第6部分商品茶

本标准的附录A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从2000年11月8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浙江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省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茶叶公司,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浙江省农业厅经济作物管理局,三界茶厂,新昌骆驼茶业有限公司,嵊州华发出口茶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谢丰镐、张乐尔、陈颂文、魏群、俞仁贤、葛水梁、袁贤顺、俞晓刚、尹晓明、罗列万、杨柏全。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珠茶精加工中原料拼和、工艺、质量检查、成品拼配等技术要求和精制茶厂卫生要求。

本标准适用珠茶精加工。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8302-1987茶取样

GB/T8304—1987茶水份测定

GB/T8306—1987茶总灰分测定

GB/T8311—1987茶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筛号茶:用平面圆筛机分出的各孔茶叶,筛号茶以筛底命名,如4孔筛底命名为4孔茶。

3.2在制品:毛茶经过分筛后在精制过程中的筛号茶。

3.3半成品:完成精制各工序待拼配入库的茶叶。

3.4保质茶:为调剂各级成品品质的优质茶。

3.5生做:毛茶不经过烘炒而直接分筛的精制流程。

3.6熟取:在制品经过炒车工序后提取各级筛号茶的精制流程。

3.7火功:指炒车作业时,茶叶在不同温度和炒车时间作用下产生不同的香气、滋味、色泽的程度。

3.8紧门:用抖筛机(雨茶)或园筛机(珠茶)筛分茶叶粗细(大小)的作业,使产品符合商品茶的外形规格。

4、原料(毛茶)

4.1要采购符合等级、品质正常、不受污染的平炒青毛茶。

4.2采购来的毛茶必须认真扦样,茶样要能代表该批毛茶的品质。样品扦好后分装入2罐500g装的马口铁罐中,一罐作品质验收,一罐作付制拼和之用。

4.3对进厂原料应及时开汤审评。

4.4经理化检验,水分超过7%,应及时复火或进行其他技术处理。

4.5对原料应进行加工定级,以本级原料所取的骨干成品为主级,顺次分订各级制率。原料加工定级见表1

4.6为合理使用原料和掌握拼和水平提供理论依据,对进厂原料要按地区,季别和原料外形、内质的特点,分成2个一3个类型,表2可供参考。

表2原料定级要求

5、原料拼和

5.1根据生产任务需要,选择相应等级的毛茶进行拼和。

5.2付制时,采用由高到低顺序的阶梯式付制方式,产品也由高到低逐级收回拼配出厂。

5.3有红变或烟焦异味等病、次原料,不能拼制外销茶。

5.4为保持前后期品质平衡,实行“保质茶”技术措施:一是选择春茶优质原料,数量至少占全年毛茶总数15%一20%,进行复火,冷却,装箱(或复合塑袋),水份要求在6%以下,以备后期调剂品质之用;二是将优质原料即行加工,制成半成品或成品,用锡箔箱贮存,作为成品拼配调剂品质之用。

6、主要工艺

6.1生做熟取毛茶不先复火,直接分筛,以炒车分界,炒车前为“生做”,炒车后为“熟做”。珠茶取料重在生做,毛茶含水率掌握在7%以下。头子取料必须分轻、重付切,要求适当轻切,重货要开汤取料,按质定级,并要分清筛路等级、规格,对各级面张茶要估计到炒车后的紧缩程度,尽量做到生取时定级准确,以减少熟取重复。

6.2分路取料分本身路、轧货路、雨茶路三路取料,珠茶三级(9374)以下可不分路。珠茶特级,一级还须在分路取料的基础上分重、轻、筹取料定级。

6.3炒车炒车要严格控制投入量、水分、时间。要根据茶质,合理调节温度,掌握火候,出机的茶叶含水率应在3%左右,并无焦灼老火。

6.4紧门珠茶用撩筛(熟取、净取)紧门,雨茶用抖筛紧门。紧门应根据各级产品的质量规格,订定各级面张茶的紧门筛孔,严格要求珠茶呈圆,雨茶起条,杜绝长圆不清、规格混杂的毛病。

7、质量检查

7.1技术工作质量检查

7.1.1健全各级技术岗位责任制,并配备专职人员或指定兼职人员负责。

7.1.2加强对重要精制工序及其操作技术的检查,主要是风扇和“火功”。

7.1.3应配备专人负责各级设备管理工作,保证生产设备完好,生产运转安全。

7.1.4根据不同作业要求,把安全生产的责任订入操作岗位制度,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安全生产检查,

7.2产品质量的检查

7.2.1原料进车间质量检查:设专人检查,发现货单不符或品质与付制原料不符,或缺件短数,应及时更正。

7.2.2仓储毛茶质量检查:由仓储部门做好仓库毛茶的保质工作,对进仓毛茶要严格控制水份,超过7%的必须复火后进仓。对入库毛茶要定期扦样检查。

7.2.3在制品质量检查:在主要作业阶段的质量规格都要检查质量,如生取、熟取、付拣茶、拣净茶,并须建立出组茶质量参考样,以便检查对照。

7.2.4 半成品质量检查:必须配备专人,各级面庄茶应建立参考样,要外形、内质兼评,半成品必须验收合格才能入库。

8、成品拼配

8.1实行对样加工,对样拼配出厂,正确处理质量与成本的关系。

8.2拼配员必须全面了解原料品质情况,熟悉车间取料工艺和在制品质量情况,严格执行标准,稳准掌握拼配,妥善处理好花色等级间的品质关系,务使各级成品外形、内质符合标准水平。

8.3为了稳定品质,成品拼配员应主动帮助车间检查制茶工艺技术及在制品质量,对不合格的在制品要指出缺点,提出改进措施。

9、卫生条件

9.1厂区环境卫生

9.1.1精制茶厂不得建在有碍食品卫生的区域,厂区周围应清洁卫生,无物理、化学、生物等污染源。

9.1.2厂区路面平整、清洁、不积水,主要通道铺设水泥等硬质路面,空地应绿化。

9.1.3厂区应按工艺要求布局,生产区与生活区应隔离。

9.1.4厂区不得生产、存放有碍食品卫生的其他产品,不得有危害食品卫生的不良气味、有毒有害气体等。

9.1.5厂区有合理的给排水系统。废弃物应当远离车间集中存放,并及时清理出厂。废弃物的排放与处理应符合国家环保的有关规定。

9.1.6厂区卫生间应有冲水、洗手、防蝇、防虫设施,墙壁、地面易清洗消毒,并保持清洁。

9.2车间及卫生设施

9.2.1车间地面应由防滑、坚固、耐腐蚀的材料建成,平坦、易于清洗消毒,保持清洁。

9.2.2车间内墙壁和天花板采用无毒、浅色、防水、防霉、不易脱落、便于清洗的材料修建。

9.2.3车间门窗由浅色、平滑,易清洗、不透水、耐腐蚀的坚固材料制作,手拣、小包装和匀堆场所应设置纱门、纱窗。

9.2.4设有与车间相连的更衣室,配备与加工人员数目相

浙江珠茶:“绿色珍珠”


珠茶是浙江独有的传统产品,素以形如珍珠,色泽绿润,香高味醇的品质风韵而著称于世,是人们最理想的健康饮料之一。

珠茶主要产于绍兴、余姚、嵊州、新昌、鄞州、上虞、奉化、东阳等县。产区境内山岭盘结,林木益翠,土壤肥沃,气候温湿,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珠茶产区历史上就是一个名茶区,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就指出浙东茶叶以越州为上,并把产自四明山上的余姚瀑布泉岭茶叶命名为瀑布仙茗。以后与瀑布仙茗齐名的剡溪茶、日铸茶等都是珠茶的前身,为浙江古代名茶中的珍品。

珠茶为我国最早出口的茶品之一。十八世纪初期,珠茶以“贡熙”名茶(意即康熙皇帝的贡品),曾风靡整个茶坛,被誉为“绿色的珍珠”。十九世纪后叶为珠茶出口的旺盛时期。解放后,随着茶叶生产的迅速恢复与发展,珠茶出口量不断增长。上世纪八十年代,珠茶已行销于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1984年9月,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的第22届世界优质食品评选会上,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士参加了评选。浙江省茶叶进出口分公司经营出口的天坛牌特级珠茶,是我国在这次评选会上获得的唯一奖章,也是建国以来浙江省出口商品获得的第一枚国际奖章。

世界优质食品评选会由国际优质产品评选协会主办。该协会由美、英、法、比等10个欧美国家的一些有名望的人士组成。评选活动始于1961年,后来每年在欧洲国家举办一届。评选产品的质量鉴定,由中立的富有权威性的机构通过化学分析、感官审评及市场商品的一致性检查等手段实施。浙江省天坛牌特级珠茶能在这样的国际会议上入选,并获得金牌,不仅是浙江省茶叶工作者的骄傲,也是浙江省人民的光荣。

为庆祝天坛牌特级珠茶荣获世界金质奖,浙江省茶叶进出口分公司于1984年11月31日举行庆祝会,中共浙江省委、省政府领导出席。庆祝会上,省委、省政府领导指出,天坛牌特级珠茶荣获世界金质奖,同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获得的金牌一样,都是为祖国争了光。他们勉励茶叶工作者要保持荣誉,在质量上要精益求精,在花色品种上要有新的突破,在包装装潢方面要努力改进,扩大浙江茶叶在国内外的影响,提高商品的竞争能力,打开茶叶产销工作的新局面。天坛牌特级珠茶曾在1981年获得国家优质产品银质奖,经过几年的努力,1984年又喜获国际金质奖,为国家争了荣誉,说明浙江茶叶生产大有可为,前途广阔。

“嫩芽细且精,炒制成珠灵;天下传真味,祝获金奖名。”这是浙江农大教授、茶叶专家庄晚芳当年在庆祝会上赠送的贺词。我国著名书法家沙孟海当时也送来了条幅“金蕾珠蘖”,以示祝贺。

浙江最早茶:乌牛早


概况:

乌牛早既是茶树品种名,也是茶名。因主产于浙江温州永嘉乌牛镇而得名。

浙江茶树良种,特性:灌木型,中叶类,特早生种。植株适中,树姿半开张。发芽密度较大,芽叶肥壮、碧绿,富含氨基酸,春茶鲜叶氨基酸含量约4.2%,茶多酚17.6%,咖啡碱3.4%,略高于其它绿茶的理化指标。茸毛中等,持嫩性较强;抗逆性较好,产量尚高,适制绿茶,尤其是扁形类名优茶,品质优异,是不可多得的早春绿茶。

所制扁形茶外形扁平光滑,挺秀匀齐,芽锋显露,微显毫,色泽嫩绿光润;内质香气高鲜,滋味甘醇爽口,汤色清澈明亮,叶底幼嫩肥壮,匀齐成朵。

乌牛早茶在清代即有一定名气,后失传,于上世纪80年代恢复生产。乌牛早茶是浙江一带最早上市的茶叶。一般在2月下旬即有采摘。主产地在温州和丽水。上市早是乌牛早茶最大的卖点。

现在的乌牛早茶多按扁形茶的加工工艺制作,成品茶外形扁平挺直,条紧显毫,色泽绿翠光润,香气浓郁持久,滋味甘醇鲜爽,汤色嫩绿明亮,叶底翠绿肥壮,匀齐成朵。

相对西湖龙井和越乡龙井,乌牛早茶稍显短、粗壮,芽头更明显,香气以板栗香、豆香为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