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普洱茶节介绍

发布时间 : 2021-09-25
普洱茶节 怎么介绍普洱茶 普洱茶茶具的介绍

【www.cy316.com - 普洱茶节】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中国普洱茶节介绍”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国普洱茶节是普洱各族人民、各界茶人、茶商及广大普洱茶爱好者一年一度的重要节日,普洱市已成功举办n届中国普洱茶叶节,已经成为普洱市一张靓丽的名片,普洱市长李小平认为,普洱茶节是普洱人民的精神和文化盛宴,举办普洱茶节意义重大。一是弘扬茶文化、做强做大茶产业的需要。普洱是普洱茶的原产地、加工地和集散地。举办茶节,主要目的是继承、发展各民族的优秀茶文化,弘扬中华茶文化,推动茶产业、发展茶经济。二是扩大开放、招商引资的需要。文化搭台,经贸唱戏,是现代社会办节的一个特点。通过办节扩大知名度和美誉度,可以加速生产要素聚集,加快经济发展。

例如:十届茶节期间,普洱市共签订招商引资项目217项,商品贸易成交额近53亿元,为普洱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后劲。三是打造普洱城市品牌、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我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借助茶节这平台,开展经贸活动,发展观光旅游,促进投资兴业,推介普洱市优越的生态环境、独特的区位条件、丰富的自然资源、厚重的普洱茶文化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展示普洱市改革开放取得的显著成就和美好发展远景,让外界更多地关注普洱、了解普洱、投资普洱。四是推动普洱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的需要。普洱因茶而兴、因茶而名、因茶而荣。我们只有把茶节办好、办出特色、办出声势,才能不断促进茶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cy316.com

从十二五开始,把妙曼普洱,养生天堂定位为城市品牌,也是城市建设目标。作为祖国西南边疆的一块绿海明珠,普洱主城区周边森林覆盖率达要达到80,普洱的整个生态环境非常好,地上地下资源丰富,区位优势非常明显。

通过普洱茶节活动的成功举办,有力地宣传推介生态、和谐、妙曼普洱,弘扬普洱茶文化、多元民族文化,展示蕴含民族和区域特色的普洱文化品牌,推动普洱走向世界、融入世界,把一个生态、和谐、妙曼的普洱推向全国、推向世界。

茶经网扩展阅读

普洱茶节


中国普洱茶节是普洱各族人民、各界茶人、茶商及广大普洱茶爱好者一年一度的重要节日,普洱市已成功举办n届中国普洱茶叶节,已经成为普洱市一张靓丽的名片,普洱市长李小平认为,普洱茶节是普洱人民的精神和文化盛宴,举办普洱茶节意义重大。一是弘扬茶文化、做强做大茶产业的需要。普洱是普洱茶的原产地、加工地和集散地。举办茶节,主要目的是继承、发展各民族的优秀茶文化,弘扬中华茶文化,推动茶产业、发展茶经济。二是扩大开放、招商引资的需要。文化搭台,经贸唱戏,是现代社会办节的一个特点。通过办节扩大知名度和美誉度,可以加速生产要素聚集,加快经济发展。例如:十届茶节期间,普洱市共签订招商引资项目217项,商品贸易成交额近53亿元,为普洱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后劲。三是打造普洱城市品牌、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我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借助茶节这平台,开展经贸活动,发展观光旅游,促进投资兴业,推介普洱市优越的生态环境、独特的区位条件、丰富的自然资源、厚重的普洱茶文化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展示普洱市改革开放取得的显著成就和美好发展远景,让外界更多地关注普洱、了解普洱、投资普洱。四是推动普洱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的需要。普洱因茶而兴、因茶而名、因茶而荣。我们只有把茶节办好、办出特色、办出声势,才能不断促进茶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从“十二五”开始,把“妙曼普洱,养生天堂”定位为城市品牌,也是城市建设目标。作为祖国西南边疆的一块绿海明珠,普洱主城区周边森林覆盖率达要达到80‰,“普洱的整个生态环境非常好,地上地下资源丰富,区位优势非常明显。

通过普洱茶节活动的成功举办,有力地宣传推介“生态、和谐、妙曼”普洱,弘扬普洱茶文化、多元民族文化,展示蕴含民族和区域特色的普洱文化品牌,推动普洱走向世界、融入世界,把一个生态、和谐、妙曼的普洱推向全国、推向世界。

中国普洱茶特色文化


岁月悠悠,昨天已经过去,今天已经开始,明天还不确切,最有把握的是当代正在进行的今天。当代社会的一切精神与物质是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产物。当代普洱茶特色文化是普洱茶产业随着历史的进程衍化发展的结晶。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有时也特指社会意识形态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是一种生活现象,它以物质为基础;每一个社会都有同它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随新社会制度的产生而改变,有它自身的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文化也不例外,同样融入了世界经济圈,并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其特点是全人类共创共享。就以当代茶文化来说吧,它既古今结合,继承了历史文化,又中外合璧,接受了先进的外来文化,汲纳了世界文化的精华,具体体现在时尚品茗的茶道与茶艺方面。

时尚茶艺是茶道的基础,时尚品茗是茶道的必要条件,茶艺可独立于茶道而存在。茶道以茶艺为载体,时尚依存于茶艺。茶艺的重点在“艺”,重在习茶艺术,以获得审美享受;当代茶道的重点在“道”,旨在通过茶艺修身养性,参悟大道,静心雅志,构建和谐。茶艺的内涵小于茶道,茶道的内涵包容茶艺。但茶艺的外延大于茶道,其外延介于茶道与茶文化之间。茶艺与茶道结合,艺中有道,道中有艺,是物质与精神高度统一的结果。然而茶艺与茶道的内涵、外延均不相同,应严格区分。茶艺是指泡茶与饮茶的技艺。中国茶艺是早在唐、宋时期就已发展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到20世纪30年代茶艺名称才正式出现。至20世纪70年代,中国台湾地区使用茶艺一词后,全国各地已广泛使用,并赋予了新的内涵,形成了时尚品茗的当代茶文化。

茶艺的内容是泡茶、饮茶的技巧和艺术。泡茶的技巧包括茶叶的识别、茶具的选择、泡茶用水的选择等。而饮茶的技巧则是对茶汤的品尝、鉴赏,对色、香、形、味、韵的体味。饮茶技巧也包括以茶待客的基本技巧。泡茶、饮茶的艺术高于技巧。技巧是基本、浅层次的,而艺术属美学范畴,属实用美学,休闲美学,生活美学领域。茶艺包括环境美、水质美、茶味美、器具美、艺术美。而泡茶的艺术美又是泡茶者仪表美和心灵美的统一。而饮茶者同样要强调美,强调心灵相通。中国茶艺历来表现为三种形态:一是潇洒自如品茗。以喝一杯好茶为依归,追求精神的愉悦;二是经营性茶艺如茶馆、茶楼、茶店、茶坊的技巧,四川的盖碗茶和长嘴茶壶冲泡。三是表演性茶艺。

茶艺的类型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以茶事功能来分,可分为生活型茶艺、经营型茶艺、表演型茶艺。二是以茶叶种类来分(即六大茶类)。三是以饮茶器具来分,主要有壶泡、盖碗杯、玻璃杯等。四是以冲泡方式来分,有烹茶、点茶、泡茶、冷饮法等。五是以社会阶层来分,包括上层、社团、宗教、民间茶艺等。六是以人群来分。七是以民族来分。如蒙古的咸奶茶、藏族的酥油茶、白族的三道茶、基诺族凉拌茶等。八是按民俗来分,如客家擂茶、惠安女俗茶等。九是以地域来分,如西湖龙井茶、修水礼宾茶等。十是以时期来分,古代、当代茶艺等。茶艺的突出特点:一是哲理为先。讲究的是道法自然,崇尚简净。道法自然是与自然相一致,相契合,物我两忘,发自心灵。崇尚简净是以简为德,心静如水,怡然自得,返璞归真。二是审美为要。注重意境,百花齐放。茶艺多姿多彩,儒雅含蓄与热情奔放,空灵玄机与禅机逼人,五彩缤纷与清丽脱俗,各种风格都能展现。四是实用为佳。茶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是开门七件事之一,茶艺不仅关注冲泡过程,同时把茶的滋味感觉、心理感受很好地融为一体。

云南名茶 普洱茶介绍


云南名茶 普洱茶介绍

在绿、青、黄、白、红、黑六大产品中属黑类。为黑类之代表。是采用或黑经蒸压而成的各种云南紧压的总称,包括沱、饼、方、紧等。运用不同的加工方法,可制成多种。鲜叶经过杀青、揉捻、晒干,制成的大叶青,叫普洱散。用普洱散蒸制、压模,可制成方形的“普洱方”、碗形的“普洱沱”、圆形的“”、心形的“普洱紧”。品质别具一格,外形条索粗壮肥大完整,色泽褐红;汤色栗红明亮,散发独特陈香,叶底褐红色,滋味醇厚回甜。饮后令人回味无穷,而且性温和,有较好的药理。有学者将优质的滋味特点概括为:甘、醇、顺、滑、活、厚、浆;产地环境、陈化年限不同,则香气各异,优者有:兰香、樟香、荷香、枣香,其中又以“兰香”为最上乘。

云南作为的故乡,这已经得到了公认。顾名思义,很多人认为的原产地就在位于云南西南部的普洱县。其实的真正的主要产地在云南的昌宁县以南,沿着澜沧江东西两岸的凤庆、临沧、双江、永德、勃海、思茅、景洪等县,其中尤以西双版纳一带为最多。而实际上普洱县只是的集散地,本身并不生产叶。南宋李石《续博物志》记载,西藩用普已自唐朝。清代普洱府即现代普洱县周围所产叶运至普洱府集中加工再运销,普洱成为集散地,蒙、康、藏各地因此得名。

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距今已达两千年之久.民间有“武侯遗种”(武侯是指三国时期的丞相诸葛亮)的说法,故的种植利用,至少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历史上,是指以“六大山”为主的西双版纳生产的大叶种为原料制成的青毛,以及由青毛压制成各种规格的紧压,如普洱方.普洱沱..藏销紧压.圆.竹筒.拼装散等.在长期的生产制作和销售过程中,的花色品种不断更新,形成自己特有的产品系列。是用优良云南大叶种,采其鲜叶特殊加工制成,条索粗壮肥大,色泽乌润或褐红,滋味醇厚回甘,并具独特陈香。,被认为是一种具有的饮料。经医学临床实验证明,具有降低血脂、、抑菌、助消化、暖胃、生津、止渴、醒酒、解毒等多种,因此,海外侨泡和港澳同胞常将当作妙品。

每年春天的二月下旬直到十一月止都是的采摘时期;而的采摘又依据时间的早晚分为“春尖”、“春中”、“春尾”,夏的采摘俗称为“二水”,然后才是采摘,又称为“谷花”。叶采摘季节的不同,它的品质也有高下之分。叶专家认为云南的在一年当中要以“春尖”及“谷花”两个时期所产的品质最好。清香爽口为上品,夏味道浓烈但不带苦味,而则是香中带苦,苦后回甜,值得细品。目前云南真正高级的都是以“春尖”为主体制成的。

有其独特的加工工序,一般都要经过杀青、揉捻、干燥、堆捂等几道工序。鲜采的叶,经杀青、揉捻、干燥之后,成为普洱毛青。这时的毛青,韵味浓峻、锐烈而欠章理、毛制作后,因其后续工序的不同分为“熟”和“生”。经过堆闷转熟的,就成为“熟”。再经过一段相当长时间贮放,待其味质稳净,便可货卖,贮放时间一般需要3~5年。“生”是指毛不经过堆闷工序而完全靠自然转化而成为熟。自然转熟的进程相当缓慢,至少需要5~8年。完全稳熟后的生,其陈香中仍然存留活泼生动的韵致,且时间越长,其内香及活力亦发显露和稳健,由此形成“做新卖旧”的传统。

云南普洱茶主要产区介绍


目前云南的普洱茶主要产区,包括以下各处。下关茶区:

20世纪50年代初期到70年代末期,下关茶厂在顺宁、缅宁、景谷、佛海四个茶区的茶菁均有调拨,至90年代中期仍有少量西双版纳州的茶菁调拨。目前所谓下关茶区为早期顺宁、景谷茶区,也就是现今思茅市、保山市与临沧市北部,涵盖保山、昌宁、云县、景东、景谷、墨江、镇沅、思茅等县市,此茶区的共同特点为高纬度与高海拔,日照少、气温低、雨量较少,水甜柔,香气较沉,带微苦、微酸,是此茶区茶菁的特色。勐海茶区:在清朝末年,普洱茶的制作和技术已经向普洱的南面传播开去。从思茅一直传播到倚邦、易武、勐海等地域,由于疫病和其他方面的原因,到了民国初年,茶叶的销售重点已经从普洱开始南移到勐海地区。“勐海”是西双版纳州下辖的第一个县。“勐”为早期行政单位的名称,“海”是人名,叫“岩海”,又称“召相海”,是最先管理统辖勐海地区的一位傣族首领,因此也有人称“海”为勇者居住的地方。1952年开始,勐海茶厂及所属南糯山分厂开始收购部分鲜叶直接在场内加工,成为初、精制合一的最早典范。目前勐海茶区涵盖西双版纳地区澜沧江以南的范围,包括景洪、巴达、布朗山、班章、南糯山、勐龙、勐宋、勐遮等地区。广义勐海茶区,涵盖所有勐海茶厂收购毛料的茶区,如临沧地区南部、思茅西南部茶区。这里纬度与海拔较低,气温稍高、雨量较多。茶性强、香气扬、涩度较高,是此茶区茶菁主要特色。易武茶区:易武一带最早是古濮人种植茶树,明末清初以后,随着六大茶山名声越来越大,尤其是列为贡茶后,内地人大量迁入六大茶山,包括四川人、云南石屏人等,他们或种茶或经营茶叶生意,现在易武、倚邦一带还有大量石屏人的后裔在种茶或经营茶生意。

易武茶区包含整个易武乡的产茶区,也包含着过去的慢撒茶山。易武茶区现在老树茶比较多的有易武、麻黑、落水洞、刮风寨、老丁家寨、曼秀等地。易武老树茶是标准的大叶种茶,具有条索黑亮、汤色金黄、苦涩较轻、香气较好、汤质滑厚、回甘较好、陈化较快等特点。

普洱茶的名字起源介绍


云南产茶,唐懿宗咸通五年(864年),樊绰撰《蛮书》中载:云南管内物产第七,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

公元765年,南诏国在今昆明修拓东城,开拓滇东地盘,把曲州、靖州(昭通、宣威一带)、步头(红河南)控制起来;并在景东地区设银生府,任命了银生节度使,首府在景东城,统辖今景东、景谷、镇沅、墨江、普洱、思茅、江城及西双版纳等地区。明代时普洱、思茅均属车里宣慰司(景洪),直到清雍正七年(1729年),当地实行改土归流以后才成立普洱府,下管辖三厅一县一司,即思茅厅、他郎厅(墨江)、威远厅(景谷)、宁洱县(普洱)、车里宣慰司(景洪)。

清光绪《普洱府志》之卷一、卷七及卷十九等章记载:普洱古属银生府,则西番之用普茶,已自唐时。联八勐以环卫,形错犬牙(思茅属江内五勐),榷六山为正供,周资雀舌(一攸乐山,在府南七百五里,后分为架布山、崆山;一莽枝山,在府南四百八十五里;一革登山,在府南四百八十里;一蛮砖山,在府南三百六十里;一倚邦山,在府南三百四十里;五山俱由倚邦土司所管。一漫撒山,即易武山,在府南五百八十里,为易武土司管)。说明古银生府所属六大茶山到清代已归普洱府之思茅厅管辖。较《普洱府志》更早成书的檀粹撰《滇海虞衡记》卷十一载:普茶名重于天下。此滇之所以为产而资利赖者也。出普洱所属六茶山。一日攸乐,二日革登,三日倚邦,四日莽枝,五日蛮砖,六日漫撒。周八百里,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茶客收买、运于各处,每盈路,可谓大钱粮矣。这段话把普洱茶主产地当时的产销盛况讲得更加清楚。

清道光五年(1825年),阮福集普洱茶极盛时诸文之大成,著《普洱茶记》,不仅系统介绍了普洱茶的来龙去脉、产地环境,以及产品种类、品质特征、每年朝廷用于普洱贡茶采办之花费多少,甚至连普洱茶品质的鉴别皆有记叙。

普洱茶名说起源介绍


普洱茶最原始的解释是普洱地方产的茶。这个定义通行于明代到清代。后来,由于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前后普洱的农民起义被镇压后,普洱当地茶产量几乎降为零,普洱茶以地名命名的时代也宣告结束。

专家们给出的普洱茶的最终定义:普洱茶是历史上形成的云南特有的地方名茶。普洱茶以云南原产地的大叶种晒青毛茶及其再加工而成两个系列:直接再加工为成品的生普洱茶和经过人工速成发酵后再加工而成的熟普洱茶;造型上又分散茶和紧压茶两类。熟洱生茶成品后都还持续进行着自然陈化过程,具有越陈越香的独特品质。

普洱是驰名中外的“普洱茶”的故乡。普洱茶之名为“普洱茶”,是因普洱府而得名。普洱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距今已近2000年之久。在这之前普洱茶并不叫“普洱茶”,它还有别的一些称呼。

唐朝时,普洱茶叫“银生茶”。当时的普洱名叫“步日”,属银生节度(今思茅和西双版纳一带),因此用“银生”来命名。

宋朝时,为了运输方便,将普洱茶制作成“紧团茶”,主要运往川藏地区。

元朝时把普洱茶称为“普茶”,那时的普洱茶已成为市场交易的重要商品。

明代至清代中期是普洱茶的鼎盛时期,因为其作为贡茶,很受朝廷赞赏,便极大地促进了普洱茶的发展。

到了1729年,雍正七年设置普洱府,下辖今思茅和西双版纳地区。古普洱府所在地即现在的普洱县城,是当时滇南的重镇,是茶的集散地,滇南之茶均集散于普洱府集中加工,然后运销康藏各地,故以普洱茶为名而著称。普洱茶是以地名作茶名的专用名词,一直延用至今。

中国是茶的故乡介绍


中国是茶的故乡

中国是世界茶树的起源地,也是茶文化的发祥地,有最早的茶叶种植及饮用史,世界其他各地茶叶的种植、采制等技术都是直接或间接从中国传过去的;世界各国“茶”的发音,也是由中国各地不同的方言演变而来的。中国作为茶的故乡,茶资源十分丰富,产茶区遍及全国20 多个省和区。

茶源自何处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茶、制茶和利用茶的国家,但关于茶树的具体起源地却争议颇多。目前,学者们通过对史料的研究和对野生大茶树的考察,认定中国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为世界茶树的原产中心。

客来敬茶是中国的传统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自被大众熟知开始就已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客来敬茶、以茶待客、以茶会友的习俗也逐渐形成,并一直延续下来。

如今的茶艺馆,为以茶会友创造了良好的氛围,朋友见面与聚会,一杯清茶堪比千言万语。如果是在工作单位或家中接待客人,洁净而富于艺术性的茶具、淡雅的茶香以及整洁舒适的环境,都能使客人精神舒畅。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历史延续至今,中国各民族饮茶习俗不同,但客来敬茶、以茶待客的精神是一致的。比如驰名中外的白族三道茶,就是云南白族招待贵宾的一种

茶马古道的普洱茶介绍


茶马古道的文化的普洱茶

茶马古道之中,以云南出产的普洱茶最为有名,也是输藏茶叶当中最主要的一个茶叶品种。早在一千八百多年前,云南的普洱茶就大量销往西藏,茶马古道也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之下逐步形成的。

清代雍正皇帝于1726年任命鄂尔泰为云南总督,设置普洱府治,进行官方控制普洱茶的贸易,与此同时,命令鄂尔泰选取最好的普洱茶进贡给皇帝。从那时起,普洱茶开始了它长达189年的贡茶历史。

经过筛选的普洱贡茶是八色茶品,有五斤重团茶,三斤重团茶,一斤重团茶,四两斤重团茶,一两五钱重团茶,瓶装芽茶、散茶、蕊茶、匣装茶膏等八种。普洱茶中最有名的当属“女儿茶”了。熟悉《红楼梦》的人可能会记得贾宝玉特别喜欢普洱女儿茶。女儿茶是四两重紧茶。据说,用来进贡的女儿茶,都要由西双版纳六大茶山的茶园中的少数民族未婚处女采摘。采茶时要先将摘下的茶芽放入这些少数民族的少女怀中,然后才放入装茶的竹篓中。

从明末清初到明代同治年间,是普洱茶最为辉煌的时期。其间每年在云南可收购普洱茶叶万担之多(每担合150斤),这些茶叶主要销往四川、西藏、贵州及云南等地。由于茶叶丰盛且质量好,故普洱茶远近闻名。茶商很早就在西双版纳六大茶山的象明倚邦设立了茶号以促进普洱茶的销售。直到清代宣统末年,还有庆丰和、庆丰益、元昌、恒盛这四个茶庄。这些茶庄将茶叶运往昆明、下关,继而分销各地。除了常年在六大茶山经营的茶庄,每年的春、夏两季,还会有云南、四川等地汉、藏等各族商人组成马帮云集于此,采购茶叶。当地的茶农也顺势将每年的清明节后定为“茶会天”。在茶会天,各地的客商都会赶来,和当地茶农进行买卖,场面极为热闹。

而古人赞誉普洱茶的诗词也是数不胜数。云南昆明的于生就作有《普洱茶山春曲》来称赞普洱茶:“一叠清波一叠云,青岚绿雾卷红裙。山泉玉笛鸣春鸟,领悟春吟脱俗人。”北京的王澍则有诗云:“平生足未践思茅,普洱名茶是至交。炼字未安吟苦处,一杯清冽助推敲。”诗的题目就是《普洱茶》。还有来自湖南的赞美:“云南普洱美名扬,腊茗春芽分外香。多谢村姑精制作,遂教身价入华堂。”这是成与龄所作的《评云南普洱名茶》。全国各地品尝过普洱茶的人,都对它的清冽浓郁赞不绝口。

清代光绪年间,清政府对地方的管理变弱,造成地方治安混乱,盗贼四起,就连进贡给皇帝的贡茶,都在昆明一带被土匪抢掠一空。乱世所造成的交通不便,严重阻碍了普洱茶的对外运输和销售。当地茶农的生活也因此陷入困境,以至于不得不将茶树砍下,种粮来维持生活。当时又赶上了病疫横行,茶农对外交通受阻而无钱无药,死亡不计其数。同时被砍伐开垦用做农耕或被野火烧尽的茶园数量也很大,令人痛心。

1914年,内地茶客又逐渐地返回六大茶山,重新将普洱茶经营起来,远销泰国莱州。由于各地对茶叶的需求量大幅增加,茶商又在倚邦增设了不少新茶庄以扩大经营,园信公、惠民茶庄、升义祥、鸣昌号等茶庄都是当时的代表。当时要将茶叶运至勐莱,依靠牛车作为交通工具大约需要走一个月。艰险的路途中没有村寨可以借宿,马帮只能在野外露宿,同时马帮中还配有枪支以防备经常出没的野兽。

普洱茶经营上的繁荣在历史上也曾受过打压。法国统治者在统治越南期间就因担心普洱茶垄断越南的茶市场而要对其征以重税,遭到茶商的反对后又禁止了普洱茶在越南的销售,使当时的茶商损失惨重。西藏和平解放后,1952年滇藏公路开始修建,历经20余年,1973年通车,云南茶叶也得以从这条公路大批送往西藏,至此结束了藏马帮驮茶进藏的历史。曾经繁盛一时的滇藏茶道被滇藏公路所取代。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进步,向西藏运送商品已经不像以往那么艰难了。今天的拉萨市场,已经有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种茶叶多达90余种。同时藏族人民能够吃到新鲜蔬菜,这使藏族人民“以茶代菜”的饮食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普洱茶也就逐渐失去了曾经的风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