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茶的起源

发布时间 : 2021-11-22
绿茶的起源 花茶的起源 茶叶的起源

绿茶的起源。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药茶的起源”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药茶是中草药或食物或茶叶,单味或多味配伍(复方),经过煎煮或冲泡,代茶饮用,以治疗疾病或保健养生的饮剂。

药茶疗法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充实、发展而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治疗方法,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是茶的故乡,用茶有着悠久的历史。春秋战国时期,发现了茶有解毒治病的作用。

三国两晋时期,饮茶形成习俗。药茶是指一种剂型,未必皆加入茶叶。从此使茶的定义得到了扩展,出现了不含茶叶的药茶剂型。

清代,药茶的应用十分普遍,茶独特的治疗保健效果,得到清官对药茶应用的高度重视。黄宫绣在《本草求真》中指出茶的功用为能人肺清痰利水,人心清热解毒,是以垢腻能涤,炙熄能解。凡一切食积不化,头脑不清,痰涎不消,二便不利,消渴不止,及一切吐血便血,衄血血痢,火伤目疾等症,服之皆能有效。在《本草备要》中说:饮茶有解酒毒、油腻、烧灼之毒。多饮消脂,最能去油。

茶经网扩展阅读

茶树的起源介绍


中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被称为茶的祖国,文字记载表明,我们祖先在3000多年前已经开始栽培和利用茶树。然而,同任何物种的起源一样,茶的起源和存在,必然是在人类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之前,直到相隔很久很久以后,才为人们发现和利用。人类的用茶经验,也是经过代代相传,从局部地区慢慢扩大开了,又隔了很久很久,才逐渐见诸文字记载。

茶树的起源问题,历来争论较多,随着考证技术的发展和新发现,才逐渐达成共识,即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并确认中国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由于地质变迁及人为栽培,茶树开始由此普及全国,并逐渐传播至世界各地。

一.起源及原产地

茶树起源于何时?必是远远早于有文字记载的3000多年前。历史学家无从考证的问题,最后由植物学家解决了。他们按植物分类学方法来追根溯源,经一系列分析研究,认为茶树起源至今已有6000万年至7000万年历史了。

茶树原产于中国,自古以来,一向为世界所公认。只是在1824年之后,印度发现有野生茶树,国外学者中有人对中国是茶树原产地提出异议,在国际学术界引发了争论。这些持异议者,均以印度野生茶树为依据,同时认为中国没有野生茶树。其实中国在公元200年左右,《尔雅》中就提到有野生大茶树,且现今的资料表明,全国有10个省区198处发现野生大茶树,其中云南的一株,树龄已达1700年左右,仅是云南省内树干直径在一米以上的就有10多株。有的地区,甚至野生茶树群落大至数千亩。所以自古至今,我国已发现的野生大茶树,时间之早,树体之大,数量之多,分布之广,性状之异,堪称世界之最。此外,又经考证,印度发现的野生茶树与从中国引入印度的茶树同属中国茶树之变种。由此,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遂成定论。近几十年来,茶学和植物学研究相结合,从树种及地质变迁气候变化等不同角度出发,对茶树原产地作了更加细致深入的分析和论证,进一步证明我国西南地区是茶树原产地。主要论据,简单地讲,有三个方面:

1.从茶树的自然分布来看

目前所发现的山茶科植物共有23属,380余种,而我国就有15属,260余种,且大部分分布在云南、贵州和四川一带。已发现的山茶属有100多种,云贵高原就有60多种,其中以茶树种占最重要的地位。从植物学的角度,许多属的起源中心在某一个地区集中,即表明该地区是这一植物区系的发源中心。山茶科、山茶属植物在我国西南地区的高度集中,说明了我国西南地区就是山茶属植物的发源中心,当属茶的发源地。

2.从地质变迁来看

西南地区群山起伏,河谷纵横交错,地形变化多端,以致形成许许多多的小地貌区和小气候区,在低纬度和海拔高低相差悬殊的情况下,导致气候差异大,使原来生长在这里的茶树,慢慢分置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不同的气候中,从而导致茶树种内变异,发展成了热带型和亚热带型的大叶种和中叶种茶树,以及温带的中叶种及小叶种茶树。植物学家认为,某种物种变异最多的地方,就是该物种起源的中心地。我国西南三省,是我国茶树变异最多、资源最丰富的地方,当是茶树起源的中心地。

3.从茶树的进化类型来看

茶树在其系统发育的历史长河中,总是趋于不断进化之中。因此,凡是原始型茶树比较集中的地区,当属茶树的原产地。我国西南三省及其毗邻地区的野生大茶树,具有原始茶树的形态特征和生化特性,也证明了我国的西南地区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

云南茶叶的起源


我国战国时期第一部药物学《神农本草》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这是世界上最早有关茶事的文字记载。神农距今不过四五千年历史,神农当时只是发现了茶,这还不是说茶的起源。近代专家学者们,根据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学说进行了多方面的考察论证,证明云南是世界茶树原产地中心。

首先从古地理、古气候、古生物考察茶树起源。地球在形成以后,经过了多次演变,其海洋和陆地的分布,不似现在地球的状态,当然地球气候也不是现在的状况。大约在两亿五千万年以前,地球分为劳亚古北大陆和冈瓦纳古南大陆,前者位于赤道及其两侧,后者位于南寒带。中国在古北大陆,印度在古南大陆,两者之间隔着泰提斯海遥遥相望。经过地质年代二叠纪、三叠纪、白垩纪、第三纪、第四纪漫长岁月,多次地壳运动,地球上水陆分布及气候发生很大变化。据云南地质历史,大约在距今一亿八千万年前的三叠纪,云南便是露出海面的陆地;在距今二千五百万年以来,全省处于热带亚热带温润气候,这有利于被子植物和古热带植物的生存和繁衍;在距今一千二百万年的第三纪末第四纪初所发生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形成青藏高原隆起,影响云南植物区系与植被的变化;其后第四纪以来的几次冰河时期,云南未受冰川直接袭击,滇中以南气候依然温湿,因此许多植物原种得以幸存。据考察,滇南的原始森林中,至今还发现有第二纪孑遗的木莲和被誉为“活化石”的树蕨,还有鸡毛松、苏铁、爪哇树、爪哇苦莲等古生植物。现今云南有高等植物15000多种,占全国高等植物一半以上,故云南有植物王国之称。据贵州新编《贵州土产工作概要》称,1980年7月9日在晴隆县菁口乡云头大山发现茶子化石。那里可以说是云南茶树起源中心之边缘。近年来我国考古学者在云南元谋县蝴蝶梁子等地发掘到距今200多万年以前的猿人化石,被誉为东方猿人之始祖。这说明云南古地理、古气候具有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的条件。至于茶树是否也在这里发生和滋长?可以从它的近缘植物加以考察印证。

茶树的近缘植物是论证茶树原产地的重要依据。云南属热带亚热带气候类型,水热资源丰富,在常绿阔叶林作用下,发育形成的红壤土,距今已有五六千年之久,是世界上最古老土壤之一。这是形成被子植物的茶科植物系统发育的优良条件,所以云南茶树的近缘植物特多,素有云南山茶甲天下之美誉。据植物分类学,茶科植物共23属380多种,分布在我国的就有260多种,绝大部分又分布在云南;据中国科学院“780工程”调查,在云南仅仅腾冲一个县境内,就发现有山茶科植物8个属70多个种;近据中国茶叶研究所和云南茶叶研究所会同有关部门对云南茶树品种资源调查结果,按照张宏达教授对山茶树属植物分类:世界茶组植物已发现的有37个种和3个变种,分布在我国的就有36个种和3个变种,其中分布在云南的有31个种和两个变种,并且有17个新种和1个变种是世界茶谱中尚无记载的。云南茶树近缘之多,可称世界之冠,这充分证明云南是茶树起源中心。

再从古老大茶树的分布加以考察。云南已发现的野生型和栽培型的大茶树,多分布在澜沧江、怒江、元江流域的深山老林中,其中:勐海县的大黑山原始森林中,1961年发现一株野生型大茶树,树高32.12米,树龄1700多年;勐海县南糯山的半坡寨有一株栽培型大茶树,主干直径1.38米,树龄800多年,被誉为“茶树王”;在风庆县的马街区华丰乡香竹管1983年发现一株栽培型大茶树,主干基径2米,胸径1.59米;凤庆县的诗礼区古黑山附近小光山约两平方公里的地区内生长着万株以上的野茶树群落;澜沧县的景迈茶山延伸地有一株四人合抱的大茶树,分枝在离地15米以上;镇沉县九里区和平乡千家寨有成片生长的大茶树,大者主干直径1.27米,树龄约1000年以上;思茅县磨黑区闭结乡分布有成片大茶树。最大者直径1.18米;金平县哈尼田永平乡及老旧寨等地发现大茶树约100株以上,据湖南茶叶研究所研究员刘宝祥考查认为其茶果形状特殊,有球形、桃形、饼形,与大果茶性状不同,采叶经生化测定,其简单儿茶素高,观察花序,单花序比丛花序多,结果率低,是属野生原始型品种,树龄当在2000年以上;师宗县五洛河区大厂乡的原始森林中发现一株茶树树高25米,主干直径为0.52米。云南古生大茶树有野生型,也有栽培型,有单株独立,也有成片生长,分布面之广。数量之多,年代之久远,树型之高大,令人叹为观止,这证明云南茶树源远流长。

更主要的是云南大叶种茶树具有古老茶树的生物化学特征。根据生物的发生、发展和演化都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下,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演化过程。故前苏联学者杰姆哈捷论断,茶树中简单儿茶素含量比较多的属原始型的野生种。按茶树的新陈代谢,主要是合成儿茶酚类物质的质和量的变化,而云南大叶种野生茶经生化分析,其合成L一表儿茶酚的强度都比合成L一表没食子儿茶酚的强度高一倍;相应地合成L一表儿茶酚没食子酸酯也比合成L一表没食子儿茶酚没食子酸酯为多。这表明云南茶树的简单儿茶素含量比较多,因此具有古老茶树的生物化学特征。

科学家们根据以上考察论证,茶树起源于云南已是不争的事实。又根据我国历史文献记载:云南在商周时期淄人种茶以作贡品;两汉时期茶产益州川谷山陵道旁;三国时期南中茶子颇负盛名;唐宋时期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明代名茶问世;清代普洱茶名重于天下;民国时期茶事先兴后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滇茶蓬勃发展,驰誉中外。于此可见云南茶叶源远流长。

茶,是云南省三大经济作物之一烟、糖、茶。20世纪80年代末,全省种茶、制茶、售茶的人口约170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二分之一,这可以说衣食百姓。云南自然条件十分宜茶,是世界茶树原产地中心,茶树品种资源丰富。大叶种、中叶种、小叶种茶树品种均有,尤以大叶种茶,品种优良,品质上乘。因此,茶业兴衰攸关云南经济发展。

云南自然条件优越,产茶历史悠久,是世界茶树原产地中心。在漫长的岁月中,历经沧桑。自“省茶司”成立以来,在扶植生产,改进技术,加强收购,开拓国内外销售市场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从而发展了生产,提高了云南茶叶的知名度,对繁荣云南经济作出了积极贡献。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茶叶生产有了迅速的发展,而形成为云南三大经济作物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关于茶叶的起源


茶起初来源于云南,后经过茶马古道扬名天下。“药兄茶妹,药强茶柔”,茶乃两姊妹,哥哥是中药可治病救命,茶叶是健康养生长寿的功效,主要包括神农氏的传说和陆羽所著的茶经。相传古时一朝廷大员看不惯当朝皇帝把老百姓生命当儿戏,便亲自尝品,试以了解其性从而济世救民。后神农氏得出中草药的四种味道及其功效:苦---下火之效,酸---除湿之效,微甜—皆有温补之效(寒病就是指人感到冷,打寒颤等。),涩---补肾阴虚之效,非肾阳虚。从而达到可通过体表特征判别四诊八纲,医生通过看脉,从而对症下药。

有一次其妻突感不适,食欲不振且全身酥软无力却找不到原由。他便下定决心去找寻可医治妻子的良药,在其疲惫不堪的时候瘫倒在地,此时一棵大树垂下来的树枝正好在他的头上,他饥渴难耐疲惫不堪后吃了叶子,本想只是解渴,却不曾想到突感口中生津止渴,后采摘给其妻治病,后研究这到底是什么,是药?是树?后觉得都不是,乃是茶。可煮汤,可泡脚,养生茶可长期食用,百病不侵。几千年后,陆羽亲自去考察茶的习性,可流传于世的仅只前五部茶经,撰写到第六部茶经的时候,陆羽到了日本的一个寺庙继续写直至离世。而第六部茶经也就流失在日本寺庙之中。后奠定了日本茶道的地位,时至今日,日本把茶艺、茶道发展到精益求精的地步,形成了很神圣的文化。

追溯茶树的起源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的国家。瑞典科学家林奈(CarlvonLinne)在1753年出版的《植物种志》中,就将茶树的最初学名定命为Theasinensis.L,后又订为CamelliasinensisL.,sinensis是拉丁文中国的意思。

在植物分类系统中,茶树属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山茶目(Theales),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目前,大量栽培应用的茶树的种名一般称为Camelliasinensis,也有人称为Theasinensis,还有的称Camelliatheifera,1950年我国植物学家钱崇澍根据国际命名和茶树特性研究,确定茶树学名为[Camelliasinensis(L.)O.Kuntze],迄今未再更改。

茶树是一种常绿木本植物,乔木型茶树高可达15~30米,基部干围达1.5米以上,寿命可达数百年,以至上干年之久。目前,人们通常见到的是栽培茶树,为了多产芽叶和方便采收,往往用修剪的方法,抑制茶树纵向生长,促使茶树枝向扩展,所以,树高多在0.8~1.2米之间。茶树经济学年龄,一般为50~60年.

茶树起源问题虽然较难考证,但历史上的一些痕迹和史料却为茶树起源提供了不少佐证,使人们能从多方面去了解和探索,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渐取得了科学的结论和论证。

在古代史料中,茶的名称很多。在公元前2世纪,西汉司马相如的《凡将篇》中提到的荈诧就是茶,西汉末年,在扬雄的《方言》中,称茶为蔎;在《神农本草经》(约成于汉朝)中,称之为荼草或选,东汉的《桐君录》(撰人不详)中谓之瓜芦木;南朝宋山谦之的《吴兴记》中称为荈;唐陆羽在《茶经》中,也提到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总之,在陆羽撰写《茶经》中,对茶的提法不下10余种,其中用得最多、最普遍的是荼。由于茶事的发展,指茶的荼字使用越来越多,生有了区别的必要,于是从一字多义的茶字中,衍生出茶字。陆羽在写《茶经》(公元758年左右)时,将荼字减少一划,改写为茶。从此,在古今茶学书中,茶字的形、音、义也就固定下来了。

在中国茶学史上,一般认为在唐代中期(约公元8世纪)以前,茶写成荼,读作tu。据查,荼字最早见之于《诗经》,在《诗邶风谷风》中记有: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诗豳风七月》中记有:采荼、薪樗,食我农夫。但对《诗经》中的荼,有人认为指的是茶,也有人认为指的是苦菜,至今看法不一,难以统一。开始以荼字明确表示有茶字意义的,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字书--《尔雅》(约公元前2世纪秦汉间成书),其中记有:槚,苦荼。东晋郭璞在《尔雅注》中认为这指的就是常见的普通茶树,它树小如栀子。冬生(意为常绿)叶,可煮作羹饮。今呼早来者为荼,晚取者为茗。而将荼字改写成茶字的,按南宋魏了翁在《邛州先茶记》所述,乃是受了唐代陆羽《茶经》和卢仝《茶歌》的影响所致。明代杨慎的《丹铅杂录》和清代顾炎武的《唐韵正》也持相同看法。但实际上更早,陆羽《茶经》提出:茶字,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注中指出:从草,当作茶,其字出《开元文字音义》;从木,当作搽,其字出《本草》;草木并,作荼,其字出《尔雅》。明确表示,茶字出自唐玄宗(公元712~755年)撰的《开元文字音义》。不过,从今人看来,一个新文字刚出现之际,免不了有一个新老交替使用的时期。有鉴于此,清代学者顾炎武考证后认为,茶字的形、音、义的确立,应在中唐以后。他在《唐韵正》中写道:愚游泰山岱岳,观览后碑题名,见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刻荼药字,贞元十四年(公元798年)刻荼宴字,皆作荼其时字体尚未变。至会昌元年(公元841年)柳公权书《玄秘塔碑钻》大中九年(公元855年)裴休书《圭峰禅师碑》茶毗字,仅减此一划,则此字变于中唐以下也。而陆羽在撰写世界上第一部茶著《茶经》时,在流传着茶的众多称呼的情况下,统一改写成茶字,这不能不说是陆羽的一个重大贡献。从此,茶字的字形、字音和字义一直沿用至今。

当然,这只是说,从先秦开始到唐代以前,茶字的字音、字形和字义尚未定型而已,其实,早在汉代就出现了茶字字形。在有关汉代官私印章的分韵著录《汉印分韵合编》中,有荼字七钮,字形如下:

其中,最后两个荼字的字形显然已向荼字形演变了。从读音来看,也有将荼字读成与茶字音相近似的。如现在湖南省的茶陵,西汉时曾是荼陵侯刘沂的领地,俗称荼王城,是当时长沙国十三个属县之一,称荼陵县。在《汉书地理志》中,荼陵的荼,颜师古注为:音弋奢反,又音丈加反。所以,在《邛州先茶记》中说颜师古的注是:虽已传人茶音,而未敢辄易字文。也有人认为将荼改成茶字,并读成现在的茶音,始于南朝梁代(公元502~557年)以后(见清顾炎武《求古录》)。但从古代和现代专家学者的研究结果来看,大都认为中唐以前表示茶的是荼字,虽然,在那时已在个别场合,或见有茶字的字形,或读有茶字的字音,但作为一个完整的茶字,字形、字音和字义三者同时被确定下来,乃是中唐以后的事。

通过茶字的演变与确立,它从一个侧面告诉人们:茶字的形、音、义,最早是由中国确立的,至今已成了世界各国人民对茶的称谓,只是按各国语种对茶的音译而已.这表明:茶出自中国,源于中国,中国是茶的原产地。

在唐代陆羽撰写《茶经》之前,中国的古代史料中,早已有关于茶事的记载了。例如,在茶史研究上,每每要提到上古时代的神农:神农尝百草,日通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神农尝百草是我国流传很广、影响很深的一个古代传说,这在《史记三皇本纪》、《淮南子修务训》、《本草衍义》等书中均有记载。那么,神农是什么时代,何等样人呢?据《庄子盗跖篇》和《白虎通义》称:神农时代是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社会,当时人类已进入新石器的全盛时期,原始的畜牧业和农业已渐趋发达,这就是传说中的神农时代。神农则是这一时期先民的集中代表。神农尝百草,日通七十二毒,虽是传说,但如果说它总结了原始社会人们长期生活斗争的经验,而把功劳集中于神化了的神农,也是无可非议的。至于原始社会以茶解毒,既符合当时的社会实际,而且即使以今人的眼光看来,也有一定的科学根据。若按此推论:在中国,茶的发现和利用始于原始母系氏族社会,迄今当有五六千年的历史了。

不过,正式见诸文字记载的,是公元前200年左右秦汉年间的字书《尔雅》,称茶为槚;汉代司马相如的《凡将篇》,称茶为荈诧,将茶列为二十种药物之一,是我国历史上把茶作为药物的最早文字记载。东汉杨雄的《方言》谈及蜀西南产茶,称茶为蔎。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其中多处谈到茶事。其中,在《华阳国志巴志》中谈到: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于巴,爵之以子,古者远国虽大,爵不过于,故吴楚及巴皆曰子上植五谷,牲具六畜,桑、蚕、麻、纻、鱼、盐、铜、铁,丹、漆、荼、蜜皆纳贡之。这一史料把我国茶叶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推前到春秋战国以前的周武王时期。

其实,同任何物种的起源一样,茶的起源和存在,必然是在人类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之前,直到相隔很久很久以后,才为人们发现和利用。人类的用茶经验,也是经过代代相传,从局部地区慢慢扩大开来,又隔了很久很久以后,才逐渐见诸于文字记载。中国国土辽阔,民族众多,导致了各地区的先民对茶的认识和对茶称呼的不一致性,上文中提及的唐代以前茶的各种异名,就是佐证。所以,文字记载表明,我们的祖先在3000多年前已开始栽培和利用茶树了,但茶的起源肯定还要早得多。

茶起源于何时?按植物分类学的方法,可以追根溯源,先找到茶树的亲缘。据研究,茶树所属的被子植物,起源于中生代的早期;双手叶植物的繁盛时期,都是在中生代的中期;而山茶科植物化石的出现,又是在中生代末期白垩纪地层中;在山茶科里,山茶属是比较原始的一个种群,它发生在中生代的末期至新生代的早期;而茶树在山茶届中又是比较原始的一个种。所以,据植物学家分析,茶树起源至今已有6000万年至7000万年历史了。

历史文献资料表明:我国古代野生大茶树遍及南方诸省,特别是四川、云南、贵州,多有发现。据陈兴琰报导,1961年在海拔1500米的云南省勐海县巴达的大黑山密林中,发现一株树高32.12米(前几年,树的上部已被大风吹倒,现高14.7米),胸围2.9米的野生大茶树,估计树龄已达1700年左右,周围都是参天古木。据虞富莲报导,在海拔2190米的云南省澜沧县怕令黑山原始森林中,也有一株树高21.6米,树干胸围1.9米的野生大茶树。在勐海县南糯山还有一株大茶树,树高55米,树冠10.99.8米,胸围1.4米,据当地哈尼族史传记,此茶树种植已历55代,达800年之久。这些古老的大茶树是当今存世的活文物。

大量的历史资料和近代调查研究材料,不仅能确认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而且已经明确中国的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但对这个问题是有一个认识过程的。

茶树原产于中国,自古以来,一向为世界所公认。只是在1824年,驻印度的英国少校勃鲁土(RBruce)在印度阿萨姆省沙地耶(Sadiya)地方发现有野生茶树后,于是,国外有人以此为证,开始对中国是茶树原产地提出了异议。从此以后,在国际学术界开展了一场茶树原产地之争。国外学者中有代表性的论点,主要是:

(1)多数学者认为茶树原产地在中国。1935年,印度茶业委员会组织了一个科学调查团,对印度沙地耶发现的野生茶树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植物学家瓦里茨(Wallich)博士和格里费(Griffich)博士都断定,勃鲁士发现的野生茶树,与从中国传入印度的茶树同属中国变种,至于茶树的某些差异,那是野生已久的缘故。1892年美国学者瓦尔茨(JMWalsh)的《茶的历史及其秘诀》、威尔逊(AWilson)的《中国西南部游记》;1893年苏联学者勃列雪尼德(EBrelschncder)的《植物科学入法国学者金奈尔(DGenine)的《植物自然分类》,1960年苏联学者KM杰姆哈捷的《论野生茶树的进化因素入以及近年来日本学者志村桥、桥本实等的有关研究报告中,都认为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这里,特别值得提出的是日本的志村桥和桥本实,他们结合多年茶树育种研究工作,通过对茶树细胞染色体的比较,指出中国种茶树和印度种茶树染色体数目都是相同的,即2n=30,表明在细胞遗传学上两者并无差异。桥本实还进一步对茶树外部形态作了分析和比较。为此,他对中国东南部台湾、海南到泰国、缅甸和印度阿萨姆茶树的形态作了分析比较;1980年后,又三次到中国的云南、广西、四川、湖南等产茶省(区)作调查研究,发现印度那卡型茶和野生于台湾山岳地带的中国台湾茶,以及缅甸的掸部种茶,形态上全部相似,并不存在区别中国种茶树与印度种茶树的界限。所以,最后结论是茶树的原产地在中国的云南、四川一带。

(2)部分学者认为茶树的原产地在印度。持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是英军少校勃鲁土,他继1824年声称发现印度野生茶树后,1838年又印发了一本小册子,列举他在印度阿萨姆发现野生茶树多处,其中沙地耶发现的一株野生茶树高达43英尺,胸围3英尺。为此,勃鲁士断定,印度是茶树原产地,理由是印度有野生茶树。1877年英人贝尔登(SBaidond)步勃鲁士后尘,在他写的《阿萨姆之茶叶》中提出茶树原产于印度持上述观点的还有英国学者勒莱克(JHBlake,1903)、勃朗(EABlown,1912)、易培逊(AIbbetson)、林德莱(Lindley)和日本的加藤繁等。他们的论据是:只有印度有野生茶树,而没有人提出中国有野生茶树;印度阿萨姆种茶树长得野,树高叶大,而中国种茶树材矮叶小。其结论是:印度种是茶树原种,印度是茶树的原产地。他们不知道中国在公元前200年左右的《尔雅》中就提到有野生大茶树,他们亦不知中国不但有众多的大叶茶,而且还有茶树王。

(3)少数学者认为茶树原产地在无名高地。主张这种观点的有两个代表人物:一是《茶叶全书》的作者、美国学者威廉乌克斯(WHUkers),他主张凡自然条件有利于茶树生长的地区都是原产地的多源论说,认为茶树原产地应包括缅甸东部、泰国北部、越南、中国云南和印度阿萨姆的森林中。因为这个地区的生态条件极适宜于茶树生长繁殖,所以这个地区的野生茶树也比较多。二是英国学者文登(TEden),1958年在他所著的《茶》中写道:茶树原产依洛瓦底江发源处的某个中心地带,或者更在这个中心地带以北的无名高地。前者指的是缅甸的江心坡,后者指的是中国的云南和西藏境内,即把依洛瓦底江发源处的缅甸江心坡和中国云南、西藏等地区说成是无名高地。

(4)个别学者认为茶树原产地有两处持这个观点的代表人物,是爪哇茶叶试验场的植物学家科恩斯徒(CStuart)博士。1918年,当他考察中国边境发现有野生茶树后,认为在中国东部和东南部无大叶种茶树的记载。据此,他认为,茶树因形态不同,可分为两大原产地:一为大叶种茶树,原产于中国西藏高原的东南部一带,包括中国的四川、云南,以及缅甸、越南、泰国和印度阿萨姆等地;二为小叶种茶树,原产于中国的东部和东南部,这就是二源论说。

以上四种观点,除主张中国是茶树原产地外,其他三种都是从1824年勃鲁士在印度发现野生大茶树后才开始的,形成这些观点的唯一依据,就是中国有没有野生大茶树。

中国是世界茶树的祖国,可以从中国古今很多地方发现的野生大茶树得到进一步证明。

在中国丰富多采的茶树品种资源库中,有一类非人工栽培也很少采制茶叶的大茶树,俗称野生大茶树。它通常是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经过长期的演化和自然选择而生存下来的一个类群,不同于早先人工栽培后丢荒的野茶。当然,这是相比较而言的。在人类懂得栽培利用之前,茶树都是野生的。即使现今,也还有半野生的茶树,如居住在云南省楚雄、南华等哀牢山上的彝族同胞都有去林中挖掘野茶苗栽种的习惯。如今广为栽培的景谷大白茶、勐库大叶茶、凌云白毛茶、乐昌白毛茶、海南大叶茶、崇庆批把茶、桐梓大茶树等早年均是野生茶树。可见,在野生茶和栽培茶之间并无绝对的界限,野生茶的含义应该是野生型茶树。

我国是野生大茶树发现最早最多的国家。早在三国(公元220~280年)《吴普本草》引《桐君录》中就有南方有瓜芦木(大茶树)亦似茗,至苦涩,取为后茶饮,亦可通夜不眠之说。陆羽在《茶经一之源》中称: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称:建茶皆乔木,宋子安(1130~1200年)《记东溪茶树》中说:柑叶茶树高丈余,径七八寸。明代云南《大理府志》载:点苍山(下关),产茶树高一丈。又据(广西通志)载;白毛茶,树之大者高二丈,小者七、八尺。嫩叶如银针,老叶尖长,如龙眼树叶而薄,背有白色茸毛,故名,概属野生。可见,我国早在1700多年前就发现野生大茶树了。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全国已有10个省区198处发现有野生大茶树。其中云南省树干直径在100厘米以上的就有十多株。思茅地区镇源县九甲区和平乡千家寨发现野生茶树群落数千亩,其中龙潭大茶树高18.5米,树幅16.4米,最低分枝10.0米,基部干径143.5厘米,景东县石门大茶树高25.0米,基部干径83.4厘米。这些野生大茶树可谓是当今世界茶树之最了。

我国野生大茶树有名个集中分布区,一是滇南、滇西南,二是滇、桂、黔毗邻区,三是滇、川、黔毗邻区,四是粤、赣、湘毗邻区,少数散见于福建、台湾和海南省。主要集结在30N线以南,其中尤以25N线附近居多,并沿着北回归线向两侧扩散,这与山茶属植物的地理分布规律是一致的,它对研究山茶属的演变途径有着重要的价值。

在上述4个分布区中的野生大茶树,以云南省的南部和西南部为最多;其次是四川省的南部和贵州省,这些地区的茶树多属高大乔木树型,具有较典型的原始形态特征,且常见与山茶科植物如大头茶(Polysporaatillaris(Roxb)Sweet)、木荷(Schimawallichiichoisy)、拎木(EuryaacuminatissimaMerr)、厚皮香(Ternstroemiagymnanthera(WightetArn.)Sprague)、石笔木(TutcheriaspectabilisDunn)以及山茶属植物瘤叶短蕊茶(C.muricatalaChang,sp.nov.)白毛红山茶(C.albovillosaHu,sp.nov.)、油茶(C.oliferaAbel)、山茶(C.JapounicaLinn.)、厚短蕊茶(C.pachyandraHu)等混生,形成山茶科植物的分布区系。此外,在粤、湘、赣毗邻区是苦茶最集中的地区,其中尤以南岭山豚两侧最多,如江华苦茶、蓝山苦茶、安远苦茶、丰州苦茶、横坑苦茶、思顺苦茶、酃县苦茶、贺县苦茶等。苦茶由于含有较多的酚酸物质,如黄酮类和花青素,再加构成茶叶苦涩味的重要成分如表一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L一EG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L-ECG)含量较高,使茶汤具有很浓的苦味,如乳源苦茶一杯中放叶数片,便苦似黄连,难以入口。苦茶的生理机制虽需深入研究,但其有着重要的潜在利用价值,如可筛选出适制优质红茶品种,还可研制药用茶等。总之,自古至今,我国已发现的野生大茶树,时间之早,树体之大,数量之多,分布之广,性状之异,堪称世界之最。

有无野生大茶树,固然是确定茶树原产地的重要依据之一,但发现有野生茶树的地方,不一定就是茶树的原产地。中国和印度同是世界两个文明古国,目前两国都有野生大茶树生存,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当印度人还不知种茶和饮茶,更不知道印度有茶树"的时候,我国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却已有数千年历史了。只是到了1780年,英国人和荷兰人才开始从中国输入茶籽在印度种茶。有的学者说印度是茶树原产地,乃是1824年英国军人勃鲁士在印度阿萨姆发现野生茶树以后的事。自那以后,许多植物学研究工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茶树原产地问题作了比较深入细致的研究。近几十年来,我国的茶学工作者又从地质变迁和气候变化出发,结合茶树的自然分布与演化,对茶树原产地作了更加深入地分析与论证,进一步证明了我国的西南地区是茶树的原产地。

(1)从茶树的自然分布看,我国西南地区是茶树的原产地前面已经提及,茶树所属的山茶科山茶属植物起源于上白垩纪至新生代第三纪,它们分布在劳亚古大陆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的西南地区位于劳亚古大陆的南缘,在地质上的喜马拉雅山运动发生前,这里气候炎热,雨量充沛,是当时热带植物区系的大温床。我国植物分类学家关征镒在1980年出版的《中国植被》一书中指出:我国的云南西北部、东南部、金沙江河谷、川东、鄂西和南岭山地,不仅是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系的避难所,也是这些区系成分在古代分化发展的关键地区这一地区是它们的发源地。截止目前为止,全世界山茶科植物共有23属,计380余种,而在我国就有15属,260余种,且大部分分布在云南、贵州和四川一带,并还在不断发现之中。已发现的山茶后约有100多种,在云贵高原就有60多种,其中以茶树种占最重要的地位(参见胡先骕《植物分类学简编》)。苏联学者乌鲁夫在《历史植物地理学》中指出:许多属的起源中心在某一个地区的集中,指出了这一植物区系的发源中心。由于山茶科、山茶属植物在我国西南地区的高度集中,表明我国的西南地区就是山茶科植物,也是山茶属植物的发源中心,当用茶的发源地。

印度原包括在冈底古大陆之内,它是与劳亚古大陆并不相连接的另一个大陆,当然也谈不上是高等植物区系的发源中心了。

(2)从地质变迁看,我国的西南地区是茶树的原产地自喜马拉雅运动开始后,我国西南地区的地形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形成了川滇河谷和云贵高原,特别是近100万年以来,由于河谷的不断下切,高原的不断上升,使绝对高差达5000~6500米,从而使西南地区既有起伏的群山,又有纵横交错的河谷,地形变化多端,以致形成了许许多多的小地貌区和小气候区,在低纬度和海拔高低相差悬殊的情况下,使平面与垂直气候分布差异很大,以致使原来生长在这里的茶树,慢慢地分量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气候之中。位于热带高温、多雨、炎热地带的,逐渐形成了温润、强日照的性状;位于温带气候中的,逐渐形成了耐寒、耐旱、耐荫的性状;位于上述两者之间的亚热带地区的,养成了喜温、喜湿的性状,从而使最初的茶树原种逐渐向两极延伸、分化,最终出现了茶树的种内变异,发展成了热带型和亚热带型的大叶种和中叶种茶树,以及温带型的中叶种和小叶种茶树。

同时,自第四纪以来,由于我国西南的某些地区,历经多次冰河期,如同其他植物一样,对茶树也造成了极大的灾难。云南由于受到冰河期灾害较轻,因此对那里的大叶种茶树影响较少,保存下来的野生大茶树也是多。按中国科学院的《中国区域地层表草案》所述:四川的受害地区主要在青衣江流域、峨嵋山区、大渡河流域和东部涪陵以东的乌江中下游一带。在川南、黔北、黔南等地受害较轻。虽然大批生长在冰河地区的茶树遭到毁灭性打击,但在受害较轻的四川南部和贵州一带,以及生长在河谷低地温暧地区的茶树得以生存,其后代就是今天零星分布在川南和贵州各地的野生大茶树。而通过自然筛选,向着温暖、湿润方向发展的,就成了大、中叶种的小乔木型茶树;向着抗寒、抗旱方向发展的,就成了中、小叶种的灌木型茶树,这就是我国西南地区,主要是云南、贵州、四川三省茶树,既有大叶种、中叶种和小叶种茶树存在,又有乔木型、小乔木型和灌木型茶树混杂生存的原因所在。植物学家认为:某种植物变异最多的地方,就是这种植物起源的中心地。我国西南三省,是我国茶树变异最多、资源最丰富的地方,当然是茶树起源的中心地了。

(3)从茶树的进化类型看,我国的西南地区是茶树的原产地茶树在其系统发育的历史长河中,总是趋于不断进化之中的。因此,凡是原始型茶树比较集中的地区,当属茶树的原产地所在。茶学工作者的调查研究和观察分析表明:我国的西南三省及其毗邻地区的野生大茶树,具有原始型茶树的形态特征和生化特性,这也证明了我国的西南地区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

综上所述,中国的西南地区,主要是云南、贵州和四川,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利用和栽培茶树的地方;那里又是世界上最早发现野生茶树和现存野生大茶树最多、最集中的地方;那里的野生大茶树又表现有最原始的特征特性;另外,从茶树的分布、地质的变迁、气候的变化等方面的大量资料,也都证实了我国是茶树原产地的结论。而我国的西南地区,主要是云南、贵州和四川则是原产地的中心地带

日本茶道的起源


日本茶道的起源

日本的道其原态是从移植过去的“唐物宋品”,而禅一味的发源地夹山寺为视为源头。 的起源和发展,可分为三个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在隋唐,入“经”成“道”,有多批日僧前来留学,给日本带回了的佛与,始展日本“东方第一枝”。 第二阶段在两宋,禅日渐成熟繁盛,此时,“取经”的日僧络绎不绝,名僧容西两次入宋,居留达二十四年之久,带回了禅味浓烈的道,并将圆悟禅师的《碧岩录》和“禅一味”的墨宝带回日本,自己又撰著《吃记》,由此成为日本佛教临济宗的祖师和的先驱者。 第三阶段在明清,在禅宗教义和“”的理念刺激和引导下,一种以崭新的精神和形式出现的道——草庵,在日本史上掀开了辉煌的一页,先驱者便是的鼻祖村田珠光。 珠光曾跟随一休大师参禅,经过艰苦的修炼,最终成为一休大师的弟子,并从大师那里得到了圆悟克勤的的墨迹。珠光将之运用于道,开拓出了禅结合的新境界,这便是“墨迹开山”典故的由来。圆悟克勤的墨迹成了禅结合的最初标志,也是界的最高宝物,人们走进室,都要在墨迹前跪下行礼,以示对圆悟的敬意。由此,珠光被确立为的开山。也就从单纯的生活艺术升华为禅一味的“美的宗教”。

“茶”字的起源


在古代史料中,茶的名称很多。在公元前2世纪,西汉司马相如的《凡将篇》中提到的荈诧就是茶,西汉末年,在扬雄的《方言》中,称茶为蔎;在《神农本草经》中,称之为荼草或选;南朝宋山谦之的《吴兴记》中称为荈;东晋裴渊的《广州记》中称之谓皋芦;此外,还有诧、奼、茗、荼等称谓,均认为是茶之异名同义字。唐代陆羽在《茶经》中,也提到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总之,在陆羽撰写《茶经》中,对茶的提法不下10余种,其中用得最多、最普遍的是荼。由于茶事的发展,指茶的荼字使用越来越多,生有了区别的必要,于是从一字多义的茶字中,衍生出茶字。陆羽在写《茶经》时,将荼字减少一划,改写为茶。从此,在古今茶学书中,茶字的形、音、义也就固定下来了。

茶叶在中国西周时期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到了春秋时代茶鲜叶被人们作为菜食,而战国时期茶叶作为治病药品,西汉时期茶叶已成为主要商品之一了。从三国到南北朝的三百多年时间内,特别是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佛家利用饮茶来解除坐禅瞌睡,于是在寺院庙旁的山谷间普遍种茶。饮茶推广了佛教,而佛教又促进了茶灶的发展,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所谓茶佛一味的来源。到了唐代,茶叶才正式作为普及民间的大众饮料。

中国药茶的历史


茶从一开始就是以其独特的医闻保健作用而引人注目,而后才逐渐成为日常饮料。药茶即茶剂,是指以含有茶或不含茶的药物经加工而成的制剂,在应用时多采取沸水浸泡取汁服或加水煎汁服,可随时代茶饮而起到治疗。

茶从一开始就是以其独特的医闻保健作用而引人注目,而后才逐渐成为日常饮料。药茶即茶剂,是指以含有茶或不含茶的药物经加工而成的制剂,在应用时多采取沸水浸泡取汁服或加水煎汁服,可随时代茶饮而起到治疗作用。

药茶是祖国传统医学宝库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历史非常悠久,历代医书中昀有记载,最早记载药茶方剂的是三国时期的张揖所着的《广雅》:荆巴间采茶作饼成米膏出之。若饮,先炙令赤,其饮醒酒。此方具有配伍、服法与功效,当属于药茶方剂无疑。

公元992年,由宋代朝廷组织有关名家编着的大型方书《太平圣惠方方》正式刊行,其书97卷中就有药茶诸方一节,收药茶方剂8首,公元1078年,由宋代太医局编成的《和济局方》中也有药茶的专篇介绍,其中的川芎茶调散一方可称得上是较早出现的成品药茶。宋政和年间撰成的大型方书《圣济总录》中载有大量的民间经验方,也有应用药茶的经验。

公元1307年,元代邹铉增编的《寿老养亲新书》中载有防治老年病的药茶方2首,一是槐茶方,二是苍耳茶。元代饮膳太医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中较为集中地记载了各地多种药茶的制作、功效和主治等。元代纱图穆苏撰着的《瑞竹堂经验方》一书中载有治痰喘病的药茶方。

至明清时期,茶疗之风盛行,药茶的内容、应用范围和制作方法等不断被更新和充实,大量行之有效的药茶被广泛应用,如午时茶、天中茶、八仙茶、枸杞茶。五虎茶。慈禧珍珠茶。姜茶。莲花峰茶等等。药茶的适用范围几乎遍及内科。外科。儿科。妇科。五管科。皮肤科。骨伤科和养生保健等方面,药茶的剂型也由单一的汤剂发展为散剂。丸剂等多种剂型,使用方法也已多样化。

从近年编撰出版的《慈禧光绪医方选议》中可以看出,药茶已成为清代宫廷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清宫御医为慈禧和光绪所拟药茶体现了当时的较高水平。据书中记载,慈禧热病咳嗽时曾饮用清热止嗽代茶饮,此外,慈禧太后饮用的药茶还有生津代茶饮。滋胃和中代茶饮。清热理气代茶饮。清热化湿代茶饮。清热养阴代茶饮。清热代茶饮等;光绪皇帝曾经饮用的药茶则有安神代茶饮。利咽代茶饮、平胃代茶饮、和脾代茶饮和清肝聪耳代茶饮等。

由于药茶制法简单,服用方便,近年来药茶的种类在逐渐增多,医治疾病的范围也在逐渐扩大,如淫羊藿茶。还童茶、甜菊茶、决明茶等品种已用于防治心血管病、老年病等,还有一些药物如人参、三七、贝母等的茎叶也在被研究制成药茶而加以开发利用。

综上所述,药茶由汉代始至今至少已有2000年的历史,经过历代医药学家和养生家的应用、发挥和完善,药茶已经成为我国人民防病治病与养生保健的一大特色。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更加注重在养生防病的同时还要防止治疗手段和药物本身的毒副作用。而茶中的多种成分均有很好的保健治疗作用,药茶中的休与药配合使用,更加有助于发挥和加强药物的疗效和有利于药物溶解、吸收。

近年来茶疗热方兴未艾,不但历代的药茶方被广泛应用,而且许多新的药茶方双在不断产生和推出。现代药茶研究和应用有着几个明显的特色,

一是符合现代人的用药心理,因为药茶中的天然药不需要经过化学瓜,便可直接饮用。

二是配伍所用的药物一般为有效成分明确,药理作用和临床疗效均深入。

三介袋泡茶取代传统的饮用方法,目前一些较为流行的成品药茶多用滤泡纸或布袋包装,沸水冲泡数分钟可饮用,这样不仅节约药材,而且便于携带,并且使其色香味更接近于饮茶的本色。

四是通过药剂加工制成块状或颗粒型速溶茶,饮用方便卫生,易于药物的溶化吸收。此外,还可以提取茶的有效成分制成口服液或片剂,使药茶的针对性更强,效果更好。

随着老年病学的研究不断深入发展,运用药茶来减肥、美容和延年益寿的要求也更加迫切,许多专家学者在这方面进行了发掘研究,许多经济实用的药茶被推向市场。在国外,药茶的应用也已引起人们的重视,前苏联的药典中即载有茶剂通则和止咳茶和泻下茶两种药茶的处方。日本津村顺天堂试制的袋泡茶用于保健还取得了专利权。

寺院茶道的起源


寺院茶道的兴起,最初起源于僧人们的坐禅。僧人们坐禅时晚上不吃斋,又需要清醒的头脑、集中精力,所以饮茶对他们来说是最好的办法。佛教的发源地是印度,而茶道的发源地是中国。当佛教传入中国后,在寺院中还未有饮茶之风。今天茗山生态茶小编为你介绍的是寺院茶道的起源,及他们之间存在的关系。

饮茶最初为药用,是民间的产物,而后经陆羽对其进行多年的观察和研究,总结出一套科学的种茶、采茶、煮茶、品茶的方法,并赋予茶艺一种深刻的文化内涵,才形成最初的茶道。也许因为陆羽曾是僧人,后来交往中的好友也有许多僧人,如曾收养过陆羽的积公禅师,还有陆羽最交心的朋友诗僧皎然(他们在陆羽对茶道的研究上都给予了很多的帮助),陆羽的茶道逐渐传入寺院。反过来,由于寺院特殊的生活习惯,陆羽的茶道也渐渐被许多僧人所接受。唐人封演所着《封氏见闻记》说:“茶,早采者为茶,晚采者为茗。《本草》云:‘止渴,令人少眠。’南人好饮茶,北人初不多饮。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自邹、齐、沧、隶、浙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幅。

有常伯熊者,又因陆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可见,自寺院茶道兴起之后,饮茶之风从南方传到北方,沿街都是茶馆。无论民间百姓,还是王公贵族都好饮茶。

饮茶对于僧人,即可提神,又可领悟佛性。茶的俭朴,让人矜守俭德,不去贪图享乐;茶道的专注,让人的精神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茶水的清香,让人尤如喝进了大自然的精华,换来脑清意爽,生出缕缕佛国美景。这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茶禅一味”。

寺院茶道也称寺院茶礼,有一套很严格的程序。寺院专设“茶堂”、“茶寮”作为以茶礼宾的礼物,专门配备“茶头”,施茶僧职位,用以接待、礼敬宾客。寺院大量用茶以供养三宝(佛、法、僧),并以茶招待香客。寺院在职事变更上,都要举行饮茶仪式,且有一定的规则程序。寺院茶礼有极为周祥的规定:有安排茶事的专职人员、茶事的固定程式、严格的等级、不同的规模运用于不同的场合。茶礼构成佛教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名刹出名茶,自古有之。名刹多位于名山,名山多在深山云雾之中,即有野生之茶树,也宜于一般茶树的种植,如武夷岩茶就极负盛名。许多寺院都自种自饮,还可用来招待香客,为之解除疲乏。庐山东林寺名僧慧远,就曾以自种之茶招待陶渊明,吟诗饮茶,叙事谈经,终日不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