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井茶之祖“翁隆盛”

发布时间 : 2021-11-29
龙井茶味道 龙井茶存放 龙井茶级数

龙井茶味道。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龙井茶之祖“翁隆盛””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要说翁隆盛茶号在中国茶叶史上,可是不容小觑的。如果说翁隆盛改变了人们自古饮茶的习惯,一点也不为过。因为,龙井茶便是由翁隆盛研制而成。

三百余载的时光悠悠而过,由于翁隆盛几经变迁,这个号称天下第一茶号的老茶庄如今却难寻旧迹,让人满怀蹉跎。

翁隆盛茶号首创龙井茶话还要从清康熙26年(公元1687年)说起。原为大户人家的翁家,因故衰败,家中小姐翁氏被卖入海宁陈家为婢。陈府三公子陈振荣深爱意欲娶其为妻。门第观念深厚的陈家无论如何也不肯接受翁氏为媳,将两人逐出门庭。陈振荣带着翁氏来到杭州的梅登高桥,以卖字画为生,兼卖茶叶。数年后生有一子,随母姓翁取名跃庭。

过去人们喝茶,都是将茶叶压制成茶饼,称为龙团凤饼。由于砖茶团茶经过压榨等工序,破坏了茶叶原有的一些功效。所以,夫妻俩一直考虑着怎样琢磨一个新的茶叶加工方法,可以更好地将茶叶的功效保留得更好。然而,由于对茶叶的采摘方法、炒锅的温度高低等把握不到位,效果一直不太理想。

翁跃庭在这样一个家庭中长大,自幼耳濡目染,所以,长大后也跟父母一样,将改良茶叶视为己任。

一家人经过反复琢磨、研究、加工,经历了上百次失败,终于在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研制成了一种扁平的散茶,取名龙井茶,这种茶在适当的温度下翻炒,不用压制成饼,即可封罐保存。龙井茶一推出,立刻由于清香扑鼻、回味隽永受到欢迎,翁家茶铺宾客盈门。不过,翁跃庭并没有就此知足止步,四年之后,他更创制出色、香、味、形俱佳的龙井茶,并按地域口味将茶叶分为狮、龙、云、虎四个字号。就在这一年,翁隆盛茶号正式创立。

那个时候,由于其他茶号没有意识到在茶叶研制上改良创新,所以被翁隆盛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待到想奋起直追时,翁隆盛的龙井茶已经享誉盛名。翁隆盛只收雨前茶,不收雨后(谷雨)茶,更不收夏、秋茶。故被世人誉为:天生端草,三前摘翠,碧芽悦目,秀色可餐,其美也绘炙人口,其名也冠于全球。

乾隆御赐天下第一茶号

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皇帝第一次南巡杭州,就亲临翁隆盛茶号观看炒茶制茶,并皇恩浩荡封翁隆盛茶号为天字第一茶号。乾隆亲笔御题了二块招牌:翁隆盛茶号、天字第一茶号,并盖上方、圆印章,还写下《观制茶作歌》一首。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乾隆皇帝再巡杭州,又亲临翁隆盛茶号。乾隆三十年(1765年),他最后一次南巡杭州,还抽空驾临翁隆盛茶号。诗人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描述翁隆盛的贡品龙井茶为:此茶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半回尝的绝句。乾隆五十年(1785年),翁隆盛龙井茶乘座中国皇后号海轮远售美国纽约。翁隆盛茶号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华茶运美贸易之先河。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美国第一艘快艇东方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把翁隆盛龙井茶运至伦敦销售。翁隆盛又开创了美国第一次来中国运华茶至英国贸易之先河。

1912年,翁隆盛龙井茶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特等奖。19世纪20年代,鲁迅先生还慕名先后两次与夫人从上海赶到杭州翁隆盛品茶及购茶,并写下赞文数篇。

几经变迁终被取消翁隆盛茶号以经营西湖龙井为主,兼营九曲、祁门乌茶、外埠名绿茶和杭白菊、安徽贡菊。西湖龙井茶按产区分别,冠以狮峰、龙井、云栖、虎跑四个字号,以保持各字号的特色。其中狮峰山高背阴且多云雾,所产茶叶为四产区之首。杭白菊、安徽贡菊具有明目、清凉、解暑作用,为上海、广东及港澳、南洋一带人所喜爱。杭白菊原产杭州郊区塘栖一带,每到秋末冬初收花时,翁隆盛茶号即派技师去塘栖收购鲜花,就地精焙,除杭州本埠销售外,还发售上海、华南及南洋等地。

民国初期,由于水陆交通方便,杭白菊在沪、粤及香港、南洋一带销量猛增,杭州大大小小的茶庄茶叶店为厚利所诱,纷纷争夺白菊货源。翁隆盛茶号为控制杭白菊原料,不惜以高薪聘请花农,到安徽歙县教当地山民种植,就地加工后运杭,取名安徽贡菊。

民国14年(1925年)12月,清河坊四拐角一场大火烧毁了各家店铺,翁隆盛业主出巨资在原址建造了一座五层中西结合楼房,门楣上以水泥浮雕装饰狮球注册商标。

1931年九一八事件和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翁隆盛茶号运销东北和华南的茶叶运输渠道受阻,加之翁氏家族内部闹家产分割,翁隆盛茶号开始日趋衰落。至抗日战争胜利后,杭州门市业务仅能维持,而对外埠批发业务却不能恢复。翁隆盛店址虽存,但已经元气大伤。

1953年社会主义改造,清河坊门市房产归公,翁隆盛茶号迁至湖滨一公园同大元茶号原址另开翁隆盛茶号,后又改名狮峰茶叶商店。1958年,翁隆盛茶号被取消。

第八代传人力图复兴对于翁隆盛茶号的第八代掌门人陈红燕而言,翁隆盛辉煌的历史却让她没有任何喜悦。想起祖传家业已停掉四十多年,如今的她倍感无奈:计划经济时期公私合营,把翁隆盛并到国营狮峰茶叶店;文革时候,翁隆盛原先的店面和几家分号都受冲击,翁隆盛的传人以及技师也随之四散离开。以后,那些旧址几经转卖,经营权也几易其手。如今,要复兴这个老字号,她还得白手起家。如何将这一百年老字号发扬光大是陈红燕考虑得最多的事情。

9年前,陈红燕关了自己在温州打拼多年开设的几家服装店,带着所有积蓄回到杭州,购回翁隆盛南山分号的老房子,发誓要重新将翁隆盛的品牌发扬光大。学中医出生的她,推陈出新,以中医的理论破解茶叶的原理,历经9年时光,自行研制出一种新的茶树品种。她说:虽然龙井茶是翁隆盛首创,但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龙井已是全杭州的龙井,是所有爱茶者的龙井,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而今,我要发扬翁隆盛,就是要创制一种新品种的茶,让爱茶者获得另一种不同的享受。

在陈红燕的构想里,翁隆盛不单单只经营茶叶,应该去发现更加广阔的市场茶叶被称为百药之王,含有茶多酚、维生素等多种有利于人体的成分,如果以茶叶做食品、保健品、化妆品,那将会是另一番广阔天地悠悠三百载,茶情永不变。如今,翁隆盛茶号正欲重新辉煌。或许,翁隆盛流传给后人的,不仅仅是一张记载着种茶、制茶秘方的纸片,而是一种坚韧与创新的精神。

茶经网扩展阅读

炎帝神农氏是“茶祖”之印证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茶是在全世界长盛不衰的饮料。但是,谁堪为中华“茶祖”?是吴理真,诸葛亮,还是陆羽?日前在湖南炎陵县举行的公祭大典活动中,中国权威茶文化专家经研究、考证给出了答案:“茶祖”就是炎帝神农氏。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茶叶学会理事长程启坤表示,炎帝神农氏是华夏民族举世公认的人文始祖。炎帝神农氏为了让广大老百姓能够安全饮食,严防因饮食不当引发疾病,亲自尝百草,辨别百草的可食用性,并在这一过程中发现了茶及茶的药用功效。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曾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其中的荼,即为茶。这充分说明,茶的饮用与医药功能,就是在神农氏亲口咀嚼的尝试中找到的。这种生吃新鲜茶树芽叶的现象,在现今云南的布朗族、佤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还保存着。

湖南师范大学教授蔡镇楚认为,茶树,茶叶的应用,都是农业生产发展与农耕文化的产物;炎帝神农氏是中国农耕文化之祖,因而也是“中华茶祖”。蔡镇楚还指出,“茶圣”陆羽在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与茶文化著作《茶经》中明确指出:“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周鲁公。”明确肯定神农氏是饮茶之祖,即“中华茶祖”。程启坤、蔡镇楚的论据和观点,得到了包括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副会长陈文华等人在内的广泛认同。

关于炎帝神农氏对茶的贡献,国际茶业科学文化研究会会长陈彬藩指出,炎帝神农氏发现茶的意义不仅为后人提供了一种健康饮料,更在传播茶饮中无声地奠定了以“追求先进、开拓创新;公而忘私、关注大众;以民为本、推动文明”为核心的中华茶文化。湖南省茶祖神农基金会理事长庞道沐认为,奉炎帝神农氏为“茶祖”,符合炎黄子孙民族情感的皈依,能唤起世界“茶人”对“茶祖”神农文化的共识。专家们强烈提议,中国应将每年的谷雨时节定为“茶祖节”与“中国茶节”,倡导“茶为国饮”,提倡科学饮茶的健康习惯。

据史料记载,炎帝“崩葬长沙茶乡之尾”,即今湖南省炎陵县炎帝陵。历朝历代,各种官方、民间在炎帝陵的祭祀,香火鼎盛、绵绵不绝。特别是1986年大规模

西湖龙井茶


西湖龙井茶

西湖,居之冠。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周围的群山之中。多少年来,杭州不仅以美丽的西湖闻名于世界,也以西湖誉满全球。西湖群山产已有千百年的历史,在唐代时就享有盛名,但形成扁形的,大约还是近百年的事。相传,乾隆皇帝巡视杭州时,曾在区的天竺作诗一首,诗名为《观采作歌》。

西湖向以;狮、龙、云、虎、梅;排列品第,以西湖为最。外形挺直削尖、扁平俊秀、光滑匀齐、色泽绿中显黄。后,香气清高持久,香馥若兰;汤色杏绿,清澈明亮,叶底嫩绿,匀齐成朵,芽芽直立,栩栩如生。品饮汤,沁人心脾,齿间流芳,回味无穷。

区分布在西湖湖畔的秀山峻岭之上。这里傍湖依山,气候温和,常年云雾缭绕,雨量充沛,加上土壤结构疏松、上质肥沃,树根深叶茂,常年莹绿。从垂柳吐芽,至层林尽染,芽不断萌发,清明前所采芽,称为明前。炒一斤明前需七八万芽头,属之极品。的外形和内质是和其加工手法密切相联的。

过去,都采用七星柴灶炒制,掌火十分讲究,素有;七分灶火,三分炒;之说法。现在,一般采用电锅,既清洁卫生,又容易控制锅温,保证叶质量。炒制时,分;青锅;、;烩祸;两个工序,炒制手法很复杂,一般有抖、带、甩、挺、拓、扣、抓、压、磨、挤等十大手法,炒制时,依鲜叶质量高低和锅中坯的成型程度,不时地改换手法,因势利炒而成。

毛泽东与龙井茶


毛泽东主席视杭州为第二故乡。他曾说,杭州这个地方环境好,不嘈杂,适合工作,适合休息。毛主席曾40余次到杭州工作、休养,每次大都住在位于龙井茶区的刘庄、汪庄。毛主席曾在刘庄主持起草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撰写了光辉的哲学著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和《送瘟神》诗篇。在这里,他还会见了世界各国的党政领导,召开重要的会议,商讨治国大计。在紧张繁忙的工作间隙,也常抽身出来散步、游泳、爬山。他的足迹几乎遍及龙井茶区。毛主席生前曾5次登临北高峰。

1954年的一天,毛主席从钱江果园上山,翻五云山,过老龙井、狮峰。茶区风光使毛主席留连忘返,到天竺时,已暮色苍茫,最后,警卫人员向农民买了一根竹竿给毛主席作手杖摸黑下山。在许多照片中,我们都可以看见,他老人家桌子上总是放着一杯清香浮动的西湖龙井。在会见外宾时,他也总是用龙井茶招待贵宾。可以说,一杯清茶,见证了共和国的内政和外交历史。

早在1955年,毛主席来杭州住在西湖刘庄。当时刘庄的路边山坡种植了花草树木,还有不少空地。毛主席看后说:我们国家现在还很穷,你看这么多空地,荒着多浪费,应该多种些蔬菜、果树这类经济作物,不但能观赏,还可以获得果实,有经济收入。这一举两得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卫士们按照毛主席的意见,把刘庄内人称80亩地的荒地开垦出来,种上了茶树和梨、桃、桔子等多种果树,既绿化了环境,又改善了伙食。毛主席又一次来杭时,看到原先的空地变了模样,茶果满园,郁郁葱葱,十分高兴。他说,这样好,种上茶树果树,有经济价值。当时,种下的果树结了很多果,卫士们摘下来送给毛主席品尝,毛主席笑着说,种上经济作物就有收入了。

毛主席爱喝龙井茶,还在刘庄的小茶园里采过茶。当时任刘庄招待所副所长的杨忠芳,曾亲历了这一幸福时光。他回忆说,1963年4月28日中午,我们接到警卫人员电话通知,说毛主席要来刘庄采茶,于是赶紧准备了10多只竹篮。下午2时半左右,毛主席来了,车就停在刘庄南大门过来一点的空地上。毛主席沿着园径慢慢走过来。他神情轻松,与陪同人员一路有说有笑。这时候我们在茶园边采茶边等待。毛主席走进茶园后,和蔼地向大家打招呼说:呵,今天大家都来采茶叶了。

开始采茶叶时,我提着篮子跟在毛主席身旁。毛主席问我:茶叶怎么采?我当时心里既激动又紧张,回答说:采茶尖。毛主席说:我还是第一次采茶。说着,就在茶蓬上掐起茶尖来。开始,他把采下的茶叶攥在手里,我提篮跟过去,毛主席看到我提着篮子,就轻轻地把茶叶放到篮子里。他边采边爽朗地笑着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们是种茶叶得茶叶喽!

采茶中,毛主席向我问起龙井茶的历史和种植情况,还问我喝不喝茶。毛主席说:茶叶是个宝,多吃有好处。茶叶可治病,帮助消化,清凉,提精神。

毛主席对采茶很有兴趣。他边采茶边对我说:杭州龙井茶是有名的茶叶,你们要管好,不要让它荒掉。茶叶是经济作物,管好了来年有收入。那天毛主席采茶大约有半个小时。警卫人员、招待所服务员陪毛主席采茶。临走时,毛主席和我们握手道别,并说:谢谢你们。

毛主席和大家一起采下的茶叶,当天就拿去炒好了。第二天下午,我们将炒好的茶叶送到毛主席那里,毛主席笑着说:我能吃到自己采的茶叶了。毛主席还抓了一把茶叶放在手上仔细地观察,又闻闻香气,然后送进嘴里咀嚼起来,并说:龙井茶泡虎跑水,天下一绝。

毛主席在西子湖畔采茶的事,已经过去四十多年了,但伟人风范犹在。杨忠芳感觉好像还发生在眼前。他至今还珍藏着自己提着篮子跟在毛主席身边的照片。杨忠芳说,毛主席是二十世纪的伟人,也是一位很朴素很重感情的人,摄影记者留下了这一难忘的瞬间,这是我一生的幸福。我那时没什么好衣服穿,身上是一件旧了的中山装,毛主席与我们谈话,很平易近人,气氛很融洽。

四十年以后的2003年4月12日,为缅怀毛主席对西湖龙井茶的深切关怀,在当年毛泽东采茶处竖起了一块纪念碑,碑后有毛泽东采茶的历史照片。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王家扬和当年陪同采茶的杨忠芳一起为新落成的纪念碑和宽余亭揭幕。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毛主席一生清廉如水,廉洁自律,不饮用公家茶叶,还常用自备的茶叶招待来客。2001年3月上旬,《毛泽东遗物展》在杭州展出。展览显示,毛主席饮用的茶叶完全自费开支。据他的生活帐记载,1968年3至5月,毛主席先后购买了6斤绿茶,其中西湖龙井茶5斤。

德高于人,人必敬之。毛主席作为二十世纪的一位伟人,他有关茶的教诲、轶事和高尚风范,是一份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今天倡导茶为国饮、打造杭为茶都的精神动力。

周恩来赞美龙井茶


周恩来长期担任我国的国务院总理,日理万机,常常要工作到深夜,工作特别忙时,只能是打个盹就算睡过觉了。总理日夜辛勤的工作,总离不开饮茶,靠饮茶来提神,始终保持着充沛的精力。周总理特别喜爱喝龙井茶,而且五次到过杭州龙井茶区——梅家坞。上茶山、进茶厂,和茶农一起采茶、品茶。

1956年4月26日当周总理再次来到梅家坞时,春茶正旺发,他在品尝了龙井茶之后,指示说:“龙井茶是茶叶珍品,国内外人士都很需要它,要多发展一些。”1957年9月的一天,周总理又来梅家坞时,看到遍山绿色的茶树,称赞说:“茶树常年碧绿,种茶本身就是绿化,既美观,又是经济作物,再好没有了。”

周总理平常接待外宾总是喜欢以龙井茶招待,并向外宾介绍龙井茶的品质风味。1971年T月美国国家安全顾间基辛格,作为总统理查德·尼克松的特使秘密访华时,周总理照用龙井茶招待他,基辛格喝过龙井茶后,身心畅快,精神大振,周总理察颜观色,看得出基辛格十分欣尝龙并茶的神奇功效,于是在访问结束时,总理将1公斤龙井茶赠送给他。同年10月再次来访时,基辛格还主动索要龙井茶,可见龙井茶的神奇功效和独特的品质风味给基辛格的印象是深刻的。

更多关于普洱茶文化资讯请访问

龙井茶的传说


龙井茶产于浙江杭州的龙井村一带,以狮峰出产的龙井品质最佳,称作“狮峰龙井”。龙井茶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北宋苏轼考证,杭州种茶的历史源自南朝诗人谢灵运。他在西湖的下天竺一带翻译佛经时,从天台山带来茶树种子,在西湖开始种植栽培。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中,也有杭州天竺、灵隐二寺产茶的记载。但龙井茶之名却始于宋。北宋时期在灵隐、天竺二寺附近所产的茶叶已经很有盛名,经常被列为贡品。不过起初这里产的茶叶以地而名,如香林洞的“香林茶”,上天竺白云峰的“白云茶”,葛岭宝云山的“宝云茶”等。有一年,北宋文学家、杭州通判苏轼曾约几位文友在狮峰山脚下龙井村的寿圣寺品茗吟诗,兴致之余苏轼为寿圣寺书写了“老龙井”的匾额,加之本地的此类茶叶以龙井村质量最好,因而龙井茶就取而代之了其他的品名而流传下来。

如果说在元代和明代龙井茶的名声还介于诸名茶之间的话,那么到了清代,由于乾隆皇帝的重视与欣赏,它则被列为众名茶的前茅,成为驰名中外、独占鳌头的名茶之首。

乾隆皇帝曾六次下江南,不论是出于游山玩水,还是体察民情的目的,但因为地方官吏知道他嗜好饮茶,所以他每到一地,地方官吏都将本地的名茶献上供乾隆品尝。因此在他所到之地都留下了乾隆爱茶的佳话。传说有一年乾隆到杭州西湖巡游,知州在游舫上用本地的狮峰龙井招待乾隆。乾隆一看这茶的汤色碧绿,茶芽直立,忽忽悠悠地飘然而落,十分美观。啜饮一口,觉得满口清香,甘甜醇厚,便问知州:“这是什么茶?”知州回奏道:“这是西湖龙井的珍品——狮峰龙井,是从狮峰山胡公庙茶园采摘的。”

第二天乾隆就来到狮峰山的胡公庙茶园巡察,见到庙门前左右分别排列着9棵茶树,枝繁叶茂,葱茏碧绿,芽梢齐发,雀舌初绽,充满生机。乾隆来到采茶姑娘们跟前,就学着也采摘了一些新茶芽。接着知州和胡公庙的住持陪着乾隆参观了狮峰山下的茶场,观看了新茶炒制的过程。临行时茶场送给乾隆两盒狮峰龙井。

乾隆回到京城时,恰逢太后身体不适,乾隆就将从杭州带回来的狮峰龙井命太监烹煎给太后饮用。太后也很喜欢这种龙井,连喝几天便觉得身体渐渐清爽起来。乾隆闻讯大喜,随即传旨给胡公庙住持,敕封胡公庙前的18棵茶树为御茶,每年产的龙井茶进贡给朝廷。这样,龙井茶也就蜚声寰宇了。

龙井茶的故事


以前第一次听到龙井茶的时候脑子里面浮现出来了好多种故事,脑补出龙井是如何由来的。今天就给大家说个正宗的龙井传说。

从前,龙井是个荒凉的小村庄。村边有间破茅屋,里面住着一位老大妈。老大妈孤苦伶仃—人照看着屋子后边的十八株老茶树。

有一年除夕,天降大雪,村里人都办了点年货,准备过年。可老大妈家里实在穷困,只剩瓮里的一些茶叶。她和平日里一样,清早起来便坐在灶前生火煮茶。这时茅屋的门被推开,进来一个老头,老头身上落满了雪花。老大妈忙站起身来请他进屋避雪。

老头掸掸身上的雪便走进屋里,向老大妈问道:“老大妈,你锅里烧的是什么?”

老大妈回答说:“锅里烧着茶呢!”老头又问:“今天家家都在忙着过年,你怎么在烧茶呢?”

老大妈叹了口气到:“唉,我家里穷,过不起年,只好每天烧锅茶给过路人行个方便。”

老头听完哈哈大笑:“不穷,不穷,你门口还放着宝贝呢。”说罢他指了指门口的石臼道。你要是舍得,就把它卖给我,我去找人抬。”说完便冒着大雪出门了。老大妈很奇怪,心想:石臼里都是些陈年垃圾,怎么成了宝贝了?况且石臼这么脏让别人怎么搬呢?于是她把石臼里的陈年垃圾清扫出来,埋在了屋后那十八株老茶树的根头,又用一桶清水把石臼洗干净,洗下来的污水也泼在了老茶树的根头。老头回来一看,惊道:“宝贝呢?”老大妈指着石臼说:“这不在这吗。”老头问:“你把里面的东西弄到哪去了?”老大妈向老头解释了事情的经过,老头走到后院一看,果然如此。叹了口气,连呼:“可惜可惜!既然你把它埋在这,那就成全了这些茶树吧。”说完便走了。

来年春天,那十八株老茶树竟密密麻麻地长出葱绿的嫩芽来,采下的茶叶又细又嫩又香。邻居见状,便用这些茶树的种子种在山头。年复一年,龙井这一带满山遍野的都种满了茶树。这便是龙井茶起源的传说。

看来龙井茶不是用一口叫龙井里面的水浇灌的茶叶啊。这回大家知道龙井的故事之后就不要再说错了哦。

龙井茶奉敬要则


以茶敬客,要讲究礼节、态度和奉敬的技艺。大家知道龙井茶是佳茗,以它待客最表敬意,现就如何奉敬,提出若干要则,供参考。

1.选用优质龙井茶,白纸包成小包,让客人解开观察,审看形、色;或放入小盘上,请客人观看。

2.用热开水洗涤玻璃杯,要小心擦净不要打破以免惊动客人。看客人多少备好有底盘的玻璃杯若干,把每套玻璃杯放置木制盘中。

3.煮沸泉水,俟水沸后稍候几分钟,使水温降到90℃左右,用来沏茶。

4.每杯用小匙取茶,约三克左右,缓缓放入杯中,然后用沸水冲入,水到杯上七分为宜不可超过。然后把放在盘中的茶杯端上客座。如客人分开坐的,以辈分大小。年龄老幼,依序奉敬,主人的茶留在最后。如客人围着桌子坐的,可向客人打个招呼,把茶从客人左侧放在客人面前(左手端盘,右手端茶)。

5.如室内场地狭小,客人过多,无法把茶端到客人面前时,可把茶杯放置桌子中来,请客人自己取品,并表示歉意。

6.客人接茶后要先观看茶叶在杯中的动态,待叶子沉到杯底时,便可端起茶杯先闻茶香,继而慢慢品饮。

7.杯放盘中奉敬茶时,不能将杯盘从客人头上端过,以免发生意外,造成失礼。茶奉敬后,应即把茶盘端走。

8.敬茶时要注意场中客人的态度和表情,如客人正在热情谈话时,不要随便添水冲泡,以免妨碍他们的叙话。最好放一瓶开水在客人之侧,让客人自己随时斟酌添加。

9.服务人员要随时注意看客人品茶情况,如已冲饮二三次,茶已淡而无味时,要及时更换。

10.换茶时,要把茶渣倒入塑料桶内,用水冲洗茶杯后,重新放入茶叶冲泡,让客人继续品饮。

急脾气与龙井茶


其实,我之所以喜欢喝茶,大多时候是受妈妈的影响。因为在我的印象中,妈妈几乎茶不离手,工作时喝着茶,闲瑕时喝着茶。小时候,我只是被动的喝茶,因为妈妈的杯子里从来都是茶水,口渴的我根本没法选择。

记忆中,无数次端起妈妈的杯子就喝,喝过之后总感觉嘴里是苦的,就是这样一天天喝着妈妈的“苦”茶长大,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已经习惯了这种味道,现在竟然割舍不了了。

大学毕业后,我当了老师,这个时候的我更是喜欢喝茶,几乎到哪都带着水杯。慢慢的,我感觉到原来茶喝的久了,苦味就没有了,有的只是茶香。曾经问过妈妈,为什么喜欢喝这种苦的茶,谁知妈妈竟说,我就是喜欢这种苦味,当时的我很无语,但现在我好像懂了妈妈。

等到妻子开店的时候,我就更喜欢在她店里喝茶,因为她店里有专门喝茶的桌子与茶具。每次休息替她看店时,总是开了门,先烧水,等一切准备就绪的时候,水也开了,这时候泡上一壶龙井,可以边喝边听喜欢的歌,或者看自己喜欢的书,那种感觉真是美极了。最喜欢茶刚泡好的时候,热气腾腾的,香味溢满屋子,很是让人陶醉。

也许是喝惯龙井了,偶尔喝铁观音的时候,总感觉不出那种沁人心脾的香,虽然茶是好茶,但与龙井相比,总有一种说不出的味道来,或许真的是中了龙井的毒了。一个朋友问我喜欢喝茶吗,我点头默认,她接着问我喜欢喝的茶,我说是龙井,她说怪不得脾气这么急呢。虽然我不知道她为什么这么说,但我知道自己的脾气可能与喝茶有关,但愿随着时光的变迁,我的脾气可以稍有改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