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三尖茶是指哪三尖?

发布时间 : 2021-12-15
三尖绿茶 黑茶三尖 安化黑茶尖

三尖绿茶。

对安化黑茶不甚了解的新手们,常常会疑惑安化黑茶三尖是怎么回事?到底安化黑茶的三尖茶有哪三尖呢?本篇小编将带你全面认识安化三尖茶的前世今生,看完此文你就明白三尖茶了。

三尖茶以安化县境内生产的黑毛茶一、二、三级为主要原料。根据采用原料等级的不同,分为天尖茶、贡尖茶和生尖茶3个等级,是安化黑茶的上品,采用谷雨时节的鲜叶加工而成,曾经是西北地区的贵族饮品,清·道光年间(1825年前后),天尖和贡尖列为贡品,供皇室饮用。“三尖”茶采用篾篓散装,是现存的最古老的茶叶包装方式。

据悉,清乾隆年间(18世纪)安化三尖茶就成为西北边区中上层人士需要及茶商馈礼品,由茶农茶农采摘细嫩茶叶、精细加工制成高级黑茶,经筛分成各种散茶。“天尖是谷雨节后采摘的茶,用八十二、八十四皮篾之中雨筛筛出,踩制而成大包,轻度紧压而成的;贡尖则分头黄、二黄两种,踩制而成大包;生尖有原庄生尖(又名上生尖)和捆庄生尖(又名下生尖)之分,不用筛,仅以簸盘拣出大黄叶,即踩制成包,多供销于山西地区。”

关于三者的区别,张流梅专家介绍,“第一,原料等级:天尖是用相对而言最细嫩的一级黑毛茶筛制而成,贡尖和生尖则分别由二、三级黑毛茶制成;第二,装篓技术,天尖、贡尖、生尖的装篓技术基本相同,只是贡尖较天尖粗老,每包装茶较天尖为少,生尖以此类推;第三,品质风味:天尖茶条紧结,汤色红亮,口感醇厚;贡尖、生尖条索较松泡,汤色滋味略逊于天尖。”

由于天尖茶选料、加工以及包装等各方面更优,因此三尖茶中尤以天尖为上,功效更为独特,对提高人体免疫力,脂肪代谢、体重控制、暖胃、通便利尿等疾病非常有帮助,咖啡碱含量低,且不影响睡眠。据悉怡清源天尖茶以湖南安化谷雨时节鲜叶为原料,通过怡清源独有的醇化工艺精制而成,香高味甘,品质上乘,在茶友圈中口碑甚好。

我们再来聊一聊天尖茶,喝天尖茶的人非富即贵。如今早已经没有贵族等级之分,人人都能喝上天尖茶,但即便如此,天尖茶在茶叶市场上依然是不温不火。

按照安化黑茶三尖的传统制法,天尖茶的原料都是用绿茶的一级嫩茶头来生产天尖茶。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天尖茶啊、卖相好,芽尖多,口感也不错,但是数量极为罕见。茶叶市场上销售的天尖茶不管是小茶厂还是大茶厂都清一色的做成了铁观音和碧螺春的形状。

这是因为,一般制茶用的茶原料,都是一芽四叶,即使是粗老的茶叶不过五六叶。而往往上好的芽头都拿去做红茶和绿茶,天尖的原料就少了,但是又要适应市场的需求,一般就取茶叶中最上面的两片茶叶,可是又怕做不出芽尖的形状,就使劲的揉,就形成了黑色的碧螺春,不是尖状而是块形。正宗的天尖茶用料是极其讲究的,成本过高,价格又卖不起,又被小茶厂以次充好,内部恶性竞争把天尖茶给堵死了,其他的贡尖和生尖就更无人问津了。

精选阅读

安化黑茶三尖制作秘密


三尖茶介绍

天尖、贡尖、生尖在湖南历史上被称为“三尖”茶,是湖南黑茶的上品,采用谷雨时节的鲜叶加工而成,曾是西北地区的贵族饮品,清道光年间(1825年前后),天尖和贡尖列为贡品,供皇室饮用。“三尖”茶是以黑毛茶为原料加工而成,滋味醇厚,品质稳定,是湖南成品黑茶中的佳品。“三尖”茶采用篾篓散装,是现存最古老的包装方式。

“三尖”茶滋味清醇,口感甘润爽滑,有独特的松烟香。西北人食用羊肉后,饮用此茶,感到特别舒爽;南方人在饮酒后,饮用几杯“三尖”浓茶后,倍感舒适清爽,即使积食腹胀,只要几杯浓浓的“三尖”茶下肚,便可无忧,且长期饮用,具有减肥功效。“三尖”茶既可泡饮,也可煮饮,既适合清饮也适合制作奶茶。

1、品格规格

天尖外形条索紧结,较圆直,嫩度较好,色泽黑润。内质香气纯和带松烟香,汤色橙黄,滋味醇厚,叶底黄褐尚嫩。贡尖条索粗壮,色尚黑润。香气纯正带松烟香。生尖外形折片多于条索,色泽较花杂,汤色稍暗。香味平和显粗淡,叶底黑褐。

2、加工工艺

天、贡、生尖加工技术较为简单,原料经过筛分、风选、拣剔、高温气蒸软化、揉捻、烘焙、拼堆、包装等工序,即为成品。

天尖以一级黑毛茶为主拼原料,少量拼入二级提升的毛茶。贡尖则以二级黑毛茶为主,少量拼入一级下降和三级提升的原料。生尖用的毛茶较为粗老,大多为片状,含梗较多。

另外有芽尖、捆尖等湘尖类茶叶,芽尖较天尖茶叶等级及茶叶品质更好。

浅谈安化黑茶的主要品类:“三砖”“三尖”“一花卷”


安化既是中国黑茶的原产地之一,也是中国黑茶的主产地。安化黑茶品质优秀,产量颇丰,历史上大量运销外省和出口。为便于运输,安化黑茶也因此衍生出形态品类丰富的紧压茶,风味也各有特色,目前市场流通的主要有“三砖”“三尖”“一花卷”。

三砖:茯砖、黑砖、花砖

茯砖茶

茯砖茶生产历史悠久,据《西宁府志》记载:清顺治二年即1645年,每引百斤,征茶五篾,每篾二封,每封五斤。此处的“封”就是茯茶的雏形。

一是因为交通运输,二是因为财政及管理,早期的茯茶是在泾阳生产。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安化一些厂家开始试制茯茶,并迅速取得突破。

发花,是茯砖茶区别于其他黑茶砖的独特工艺。经过“发花”的茶砖内,会生长出一种金黄色颗粒状微生物,俗名金花,学名冠突散囊菌。

黑砖茶

安化试制黑砖茶,始于1939年,由彭先泽领队。“样砖色味俱佳”,次年手摇螺旋铁压机装置完毕,开始批量机制,砖身紧致,色泽鲜丽,香味醇厚,品质优秀,大量出口。自此成为安化黑茶的重要品类。

黑砖茶讲究砖面平整,花纹图案清晰,棱角分明,厚薄一致,色泽黑褐等,茶料分洒面和包心,洒面茶等级高于包心,直至1968年不再分洒面包心,改为混合压制。

花砖茶

1958年,由于花卷茶制作工艺繁复,效率低,人力物力浪费较多,于是在维持花卷茶原有风味的基础上,试用机械压制。

花砖工艺与黑砖类似,但不分包心洒面,原料以“花白梗”为主,初期砖面印有花卷纹路,故名。

三尖:天尖、贡尖、生尖

三尖,又称湘尖,源出陕引。陕引又称黑引,其色乌黑,嫩度较高。

陕引茶商习惯将所收之茶叶,按照细嫩程度分别踹制成大包,依次为芽尖、白毛尖、天尖、贡尖、乡尖、生尖、捆尖。

清末以后,主要只生产天尖、贡尖、生尖,使用主要原料分别是一、二、三级黑毛茶。

现今市场常见的就只有天尖。

花卷:百两、千两

花卷茶的创制时间应在康熙、乾隆年间。

陕、晋商人入安化采办黑茶,不领查票,所购之茶踹制成重量大小不一的大包,俗称“滚包”、“澧河茶”,后仿帽盒茶改制成圆柱形,统一重量为老秤一百两,称百两茶。

嘉庆末年,又增重改制,“千两茶”出现。现今也有其他重量规格的花卷流通于市,如十两、五百两等。

花卷茶原料多为花白梗,包装为竹篾编制,形似花苞,故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