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的茶叶会打农药吗?

发布时间 : 2021-12-20
云南著名的茶叶 云南有名的茶叶 云南的茶叶种类

云南著名的茶叶。

经常看到或听到农药在作物中残留的消息,甚至听说有某种茶叶因为农药残留超标而不能出口。农药有中毒致畸、致癌的副作用,因此使人们产生恐惧和疑虑。那么就有人问了:云南的茶叶会打农药吗?对于这个问题下文为您解答

普洱茶如果是台地茶,一般也是会打农药的,农药残留物或多或少都会有。最主要的一点一般来说春茶不打药,夏茶打药。春季第一批芽尖出来的时候温度低,不适合害虫大规模繁殖,更何况春茶采摘时间段,人力不够的情况下根本来不及采摘,又哪有功夫去打药呢;夏茶则不然,温度上来之后在规模化种植的茶园里,害虫很容易大规模繁殖,不打药很可能一个夏天茶园就不复存在了,一些规模小的茶园通过修剪+打药的方式度过夏天。

再者云南的高山茶不需要打农药,海拔高,温度低,虫子没法生存。茶叶的品质与海拔是有一定的关系。

如果是普洱古树茶,肯定没有的,说有的朋友肯定没去过云南古树茶区,云南普洱古树茶生态环境非常好,那种环境是没有虫害发生,我说的是虫害,不是虫子,茶树上面有虫子,但不能构成虫害,无需打药。

所以,要喝普洱就一定要古树茶,如果不是古树茶,那在喝茶的时候第一泡是醒茶和洗茶,倒掉不喝,觉得不够的话可以第二泡也不喝。

cy316.cOM编辑推荐

茶叶上有农药吗?如果有,怎么处理?


1.关于茶叶上有没有农药答案是肯定有。为了保证正常的收成,除去害虫、杂草等目的,茶农肯定要喷洒农药,如莠去津、吡虫啉、哒螨灵、腐霉利、乐果、菊酯类、咪鲜胺等【1、2】(草甘膦类农药已经不让流通)。但是如众位所知,“有农药残留”和“残留量超标”的性质完全不同。农田里使用的农药都会经过毒理学试验、风险评估等方法,对各种农药规定一个足够安全的限量标准。农药量在限量标准之内的(比如水稻用药比茶叶要厉害的多),理论上来讲都是足够安全的。另外,为了打压中国茶叶出口,国外尤其是欧盟把茶叶的残留限量规定得没有道理的低,虽然影响了中国茶叶的出口,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茶叶的安全性。当然,监管出现问题,农药残留超标的不合格茶叶流入市场,那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2.关于残留农药的风险茶叶中的农药残留水平和茶水中的含量不是一回事。事实上,很多农药都是脂溶性的,吸附在茶叶的组织上,不易迁移到茶水中。目前在茶叶生产中推广使用的农药,多是水溶解度极低的农药品种。推广使用的农药进入茶汤中的含量一般只有1%左右【3】。那么,按一天13克这个世界上平均最高的茶叶消费量来算,即使这些茶叶有一点农残超标,真正随茶汤喝下肚子的也微乎其微。所以,只喝茶水,不嚼茶叶,就进一步大大降低了茶叶农药残留的风险性。3.关于重金属残留主要是铅的问题。铅大多是来自土地中的矿物质。因化肥使土壤酸化,它就游离出来,会被茶树吸收。另外,汽车尾气中含铅,随空气飘移,落到茶叶上。一些在风景区的产茶区,特别是汽车来往多的,茶叶含铅量较高,长期引用铅含量超标的茶有造成对人体的危害的风险。但是,同上文提到的脂溶性农药一样,铅在平时冲泡时,是几乎不溶于茶汤中的,而且在两小时内,用普通水冲泡的茶叶,所含的残留成分大部分都泡不出来。综上所述,为了尽可能降低茶叶中农药、重金属残留带来的风险性。建议:(1)从正规渠道购买茶叶;(2)只喝茶水,不嚼茶叶;(3)不要长时间不换水。

解决茶叶农药残留的对策


茶叶中的农药残留问题既是近年来我国茶叶外贸中的突出问题,也是国内广大消费者关心的问题。正因如此,国家有关部门对解决我国茶叶中的农药残留问题十分重视,目前已经采取了措施。 有关部门首先从源头抓起,要求在茶叶生产中认真切实贯彻农业部在1997年和1999年分别下文禁止三氯杀螨醇和氰戊菊酯等在茶叶生产中应用的规定。当前,特别要宣传停止在茶树上使用三氯杀螨醇和氰戊菊酯规定。 第二、从技术角度解决问题,针对主要茶叶进口国的茶叶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MRL),调整常用的农药品种。 1、在禁用三氯杀螨醇后,可用克螨特和四螨嗪进行替代。 2、在禁用氰戊菊酯后,可用氯氰菊酯、溴氰菊酯进行替代。3、针对当前欧盟对优乐得、速螨酮的MRL标准暂订为0.02mg/kg,该两农药暂停使用,待正式MRL确定后再考虑使用。 4、大力推广应用生物农药,如茶尺蠖病毒制剂、茶毛虫病毒制剂、黑刺粉虱真菌制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 5、推广应用目前欧盟MRL较宽或未制订标准,并被证明有良好防治效果的几种农药,如硫丹(赛丹)、吡虫啉(康福多、大功臣)。 第三,建立、健全茶叶卫生质量保证体系。该体系应包括茶树种植到茶叶加工再到包装、销售的整个过程。 茶叶生产管理部门应加强普及科学种茶和科学加工以及科学销售的知识,提高茶叶技术人员、茶农、茶厂工人的环保意识和质量意识。随着对茶叶卫生质量要求的进一步提高,要普及茶园中农药使用、肥料应用的新技术和新知识,宣传普及茶园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技术,加强对茶厂的管理和整顿,提高卫生条件。 农业生产资料管理部门应对茶区农药和肥料的供应进行严格监督和管理,禁止将禁用农药和不适用的肥料带入茶区或在茶区应用。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加强对内销茶叶的卫生质量进行严格抽样检验。对农药残留超标的茶叶禁止销售,并在货架上撤除。对无残留农药可予以特殊标记,以提高产品的质量观念。 茶叶流通主管部门应加强对茶叶经销单位的监督和管理。对卫生质量不合格的茶叶禁止销售,经销企业要注意改善茶叶的仓储条件,确保在销售过程中茶叶不被污染。 茶叶出口企业应逐步建立生产基地,对茶叶生产、加工实行科学管理,确保出口茶叶在卫生质量上符合标准。 质量标准部门应进一步审查现有的茶叶中18项农药最大残留限量(MRL),要考虑和国际标准接轨的问题。对不够合格的标准,应向上级部门建议予以修改,以有助于我国建立更为完善的茶叶质量标准体系。 第四,加大对科研的投入。科研部门应进一步提高茶叶中农药残留检验的正确性和快速检验技术,从技术上进一步提高和完善我国茶叶卫生质量保证体系。

茶叶农药残留怎么去除


早有报道说茶叶上有很多农药,那该怎么办呢?

在茶叶的农药残留问题上,明前茶相对来说安全性比较高,因为产茶区各种虫害一般都是周期性轮回发作的。春季虫害发作的间隙较长,春茶的农药含量要少得多。春茶过后是虫害的高发期,每十几天就发作一回,这时就要对茶树喷洒农药,因此,夏秋茶的农药残留相对较多。

茶叶农药残留并不代表茶叶农药残留超标,很多时候有些许茶叶农药残留的茶叶也是安全的,可以喝。

光看茶叶的形状、色泽、气味,几乎是不可能辨别出茶叶是否有农药的,只能通过质监局的专家进行检测才行。

不过,对绝大多数茶叶来说,含农药是很正常的,只要农药残留量控制在国家标准之内,对人体就是安全产品。

因此,要记住两点:只喝茶水,不嚼茶叶,就进一步大大降低了茶叶农药残留的风险性,二是不要一杯茶从早泡到晚不换茶叶。这样喝茶,还是比较安全的。三是冲头遍的茶水要倒掉不能喝。

想要去除茶叶农药残留,可以洗茶,即用热水淋洗茶叶,这是为饮茶卫生而洗去茶中的杂质、尘垢,或是洗去茶叶可能有的农药残留。不过有些农药是有机磷,属于脂溶性的,不溶于水,不容易洗掉。

专门从事茶叶研究的中科院院士陈宗懋先生公开表示:中国茶叶农药残留超标,实际上是发达国家制约我国的筹码,欧盟执行的农药残留检测方法并没有采用日本等国家采用的茶汤法。因为,多数农药是脂溶性的,不溶于水,而且会被茶叶本身所吸收。研究表明,茶汤中的农药只占茶叶中农药的3%,因此,茶叶中的残留农药大部分是不会被饮用而进入人体的。同样,农业部官员也在公开场合表示,请大家放心饮用中国茶叶!

控制茶叶农药残留提高茶叶质量


茶叶是我国人民群众的传统饮料,在世界三大饮料中(茶叶、咖啡、可可),茶叶的饮用范围最广,消费量最多。为了提高茶叶质量,我国已明确在茶树上严禁使用三氯杀螨醇等不易降解的农药,要求采茶前,严格禁止使用农药,对施用农药后的茶园,必须达到安全期方可采摘。 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对茶叶中的农药残留限量规定得非常严格。为保障广大人民身体健康和我国茶叶出口创汇,农业部禁止在茶树上使用含有氰戊菊酯(包括各种异构体)的农药(包括混合制剂)。 氰戊菊酯(杀灭菊酯、速灭杀丁)是我国茶区广为应用的一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由于杀虫普广,供应充足,价格又相对较低,因此,在茶叶生产中应用普遍。氰戊菊酯农药的有效成分含量为20%,在稀释6000~8000倍后使用,茶叶中的残留量明显高于其他菊酯类农药,成为我国茶叶中残留检出率和超标率最高的农药之一。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多次田间试验结果,20%氰戊菊酯6000倍液喷施茶园后,至少需25~30天以上,茶叶中的农药残留才能降至允许标准。如此长的安全间隔期,在茶叶生产中是不可能做到的。 为此,各市、地、县茶叶生产主管部门和广大茶农应引起高度重视,立即停止氰戊菊酯农药在茶树上使用。 目前,有多种菊酯类农药(溴氰菊酯、联苯菊酯、氯氰菊酯)等均可以在茶园中替换使用。茶树病虫害的合理防治,必须把农业防治、生物防治、机械防治、化学防治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显著地提高茶叶品质。

掌握茶叶特点 合理使用农药


编者按 农药残留不等于农药超标,这是我国茶叶行业对环保组织绿色和平最直接的反驳。自该组织发布《茶叶农药调查报告》,指国内多家茶叶龙头企业产品中有毒性不同的残留农药后,茶企及行业协会一直坚称产品农药残留符合国标,但绿色和平质疑,有残留便有危害。

在我国,茶叶用药有相应的规范,而且,在一些产茶大区,地方政府还进一步对农药使用设置了制度门槛。有经验的茶农还通过生物的方式杀虫。

据了解,在茶叶行业上,我国现在禁止销售和使用甲胺磷、甲基对硫磷(甲基1605)、对硫磷(1605)、久效磷、磷铵、三氯杀螨醇、氰戊菊脂(杀灭菊酯、速灭杀丁)、乙酰甲胺磷、DDT、六六六、水胺硫磷、氧化乐果、丙溴磷等高毒、高残留以及含有以上成份的农药。

广东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高级农艺师黄国资从事茶叶多年,他说国内相关标准规定,茶叶可以使用一些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如:Bt制剂、巴丹、扑虱灵、吡虫啉,啶虫脒,联苯菊酯(天王星)、哒螨灵、功夫,甲基硫菌灵,安泰森,咪鲜胺、多抗霉素、百菌清、石硫合剂等农药。

厦门WTO/TBT-SPS通报咨询工作站站长邹伟表示,在茶叶实际生产过程中,茶农应了解并掌握相关标准,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对于高残留的农药品种以及在我国茶园用药没有登记使用的新农药,即使毒性低,茶农都应该回避使用。欧盟对“三唑磷”最大农残限量指标为0.02毫克/千克。他建议,茶农可使用一些能同时满足多国市场农残标准要求且有茶园登记使用的农药品种,如联苯菊酯、丁醚脲、氯氟氰菊酯、溴氰菊酯、氯氰菊酯等,但切忌滥用。在茶园病虫害综合防治方面,要尽可能多采用一些农艺措施、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如黄板和灭虫灯)的方法来治理,以减少因农药使用而带来的残留。同时,还要特别防范一些禁用农药,如甲胺磷、氰戊菊酯、六六六,硫丹等,这些会因土壤残留或水源带来风险。

邹伟指出,欧盟对茶叶农残要求越来越严格。虽然很多农药没有在茶园中使用,但法规和标准变化很快,对我国茶叶出口产生影响。目前在茶园用药有登记的且欧盟标准限量值较低的以下几类农药,如印楝素、噻嗪酮、敌敌畏、乐果、吡虫啉、百草枯、除虫脲等。只有合理使用农药,综合治理茶园病虫害,才能有效控制农残。记者还了解到,2010年以后,在福建安溪,茶叶上还禁止使用啶虫脒、吡虫啉、灭多威等药剂,保留相对低毒的联苯菊酯,哒螨灵,丁醚脲等药剂。

黄国资还表示,使用茶叶用药时候,还注意使用浓度及安全间隔期,喷药最好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以减少甚至避免采下鲜叶的农药残留。根据茶叶生产特点,茶树上使用的农药,其安全间隔期最好在7天以内,超过15天的不适合生产季节使用,如石硫合剂对各种茶叶螨类和病害有很好的防效,因其安全间隔期在20-25天,只能在不采茶叶的冬秋季节使用。

南方农村报记者注意到,目前茶叶市场上,农民用药只求效果而购买低价或含有隐性成分农药,或是没有登记在茶叶上而使用在茶叶上,导致农药残留。

防止茶叶农药污染的措施


建立无公害生态茶园,防止茶叶农药污染,开发茶叶绿色食品,实现茶业可持续发展在我省尤显紧迫和必要。我们应采取下列措施:

1 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须在资金投入上给予大力扶持,实行系列倾斜政策。各级政府开发办、科委、经委应把建立茶叶绿色食品基地,开发茶叶绿色食品作为今后立题列项的重点加以考虑,在经费上大开绿灯。银行金融部门应给予优先实行无息或低息贷款。税务部门应对开发生产的茶叶绿色食品实行减、免税的优惠政策。工商及物价部门在价格制定上给予考虑,使其价格高于普通茶叶产品。

2 重视并有效解决茶园分户经营所带来的乱用药问题,即在生产过程中要采取多种形式把茶农组织起来,按照科学的病虫测报技术和先进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实行统一防治、合理选药、科学用药、并严格标准用药,以减少茶叶中农药污染。

3 通过合理密植,茶园间作(如果—茶、茶—林间作等),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净化大气和水土污染,增强茶园天敌对害虫的自然控制能力等措施,减轻病虫害的危害程度,有效防止因大量用药而造成的茶园及生态的农药污染,同时减轻大气、水土对茶园的重金属污染。

4 茶园病虫害防治应由化防为主逐渐转向生态平衡的综合治理,提高生物防治、农业防治在植保中的地位和作用。即采用茶园铺草、及时采摘、适度修剪、重施有机肥等农艺措施,预防病虫害发生和采用以虫治虫、以菌治虫,如利用茶园蜘蛛控制假眼小绿叶蝉,利用核型多角体病毒或杀螟杆菌防治茶尺蠖,利用黑卵蜂、绒茧蜂、细鄂姬蜂及核型多角体病毒(EPNPV)防治茶毛虫,利用赤眼蜂、黑瘤姬蜂、绒茧蜂防治卷叶蛾,利用Bt(苏云金杆菌)防治鳞翅目害虫的幼虫,利用白僵菌871菌株防治茶丽纹象甲虫,利用生物农药虫螨克防治茶橙瘿螨、茶毛虫、茶尺蠖,利用天霸防治叶蝉、茶毛虫、茶尺蠖,利用增产菌抑制茶芽枯病、茶云纹叶枯病等叶部病害,施用5406菌肥防治根病,用木霉菌防治茶树根腐病等,从而减少农药对茶叶的污染。

表1 综合防治措施及其控制的茶园病虫类群简例

防治方法

具体措施

控 制 茶 园 病 虫 的 种 类

农业防治

分批多次采摘茶园修剪耕锄培土清园疏枝茶园喷灌

叶蝉类(卵)、茶叶螨类、卷叶蛾类(幼虫)、茶细蛾(卵、幼虫)叶蝉类(卵)

生物农药在茶叶上的应用


当前茶叶市场、尤其是茶叶出口对茶叶的质量安全要求 很高。而生物农药,包括微生物农药和植物源农药等,它们对茶叶和环境不会构成污染,对人、畜的毒性也很低,不会构成残毒,因而是生产绿色食品茶叶的适用农 药。在当前生产A级绿色食品茶叶、特别是有机茶和AA级绿色食品茶叶上,以下生物农药的使用值得推广。

鱼藤酮。又名鱼藤精,是一种应 用历史悠久的植物源杀虫剂。在空气中易分解,低残毒,对环境友好。对害虫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其杀虫谱广,持效期短,一般为5~6天,夏季日光下仅2~3 天。可用于A级绿色茶叶的生产,防治茶尺蠖、茶毛虫、茶蚕、卷叶蛾类、蓑蛾、刺蛾、小绿叶蝉、黑刺粉虱、茶蚜,每667m2用2.5%鱼藤酮 EC150~250mL,加水稀释成300~500倍液喷雾。本农药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鱼藤酮对鱼类高毒,使用时应防止污染鱼塘。

苦参碱。又名苦参素,是由中草药苦参的根、果用乙醇等有机溶剂提取制成的生物碱制剂。在环境中易降解,基本无残留。防治茶黑毒蛾、茶毛虫,在1龄、2龄幼 虫期,或卵孵化高峰期,每667m2用0.2%苦参碱AS50~75mL,加水50~75L,稀释成1000~1500倍液喷雾。可用于有机茶园防治茶尺 蠖,在3龄幼虫前,每667m2用3.2%虫杀净EC?苦参碱醇、氯氰菊酯混剂?40~50mL,加水75kg,稀释成1500~2000倍液喷雾,适用 于低残留茶园和绿色食品茶园。有机茶园可用不含化学农药的纯苦参碱制剂800~1000倍液喷雾。苦参碱的药效缓慢,应提前3~5天施用。

苏云金杆菌。对害虫主要是胃毒作用,通过昆虫取食进入消化道后,产生伴孢晶体?内毒素?和外毒素,伴孢晶体是主要的毒素。一般施药后2~5天才能见效。 对茶毛虫等鳞翅目幼虫防治效果好。防治茶毛虫、茶黑毒蛾、茶刺蛾等鳞翅目幼虫,在1龄或2龄幼虫期,每667m2用100亿个活芽孢/g苏云金杆菌WP, 或100亿个孢子/mLBtEC75~150g,加水稀释成500~1000倍液喷雾。适宜于有机茶园中使用。

白僵菌。白僵菌是一种 真菌杀虫剂,杀虫作用是靠孢子接触虫体,在适宜条件?温度24℃~28℃,相对湿度90%~95%,中性或微酸性?下萌发,侵染虫体,大量繁殖,分泌毒 素,影响害虫血液循环,干扰害虫新陈代谢,3~7天后虫体死亡,体上长满白色茸毛状菌丝,又名"白僵虫"。防治茶小卷叶蛾、茶毛虫、小绿叶蝉在1龄和2龄 幼?若?虫发生初期用药,每667m2用含50~70亿个孢子/g菌粉0.5kg,加水50L,喷雾;防治茶丽纹象甲,在蛹发生盛期,每667m2用球孢 白僵菌每克含孢子量为50~70亿个的菌粉1~2kg,拌入细土,撒施于茶树根际土面;或在成虫发生盛期,将菌粉加水稀释后,在阴天、雨天或早晚湿度大时 叶面喷雾。

核型多角体病毒。是一类病毒杀虫剂,核型多角体病毒无细胞结构,只能在寄主体内复制增殖,形成蛋白质结晶状的多角形体。昆 虫经口或伤口感染,病毒进入虫体被胃液消化,游离出杆状病毒粒子,通过中肠上皮细胞进入体腔,侵入血细胞、脂肪和体细胞等处,包埋在结晶蛋白之中,形成多 角体,在细胞核内增殖,然后再感染健康细胞,直至昆虫化脓而死亡。病虫粪便和虫尸表皮破裂后释放出多角体,通过风、雨、昆虫、鸟类携带而广泛传播,使病毒 病在害虫种群中流行。主要寄生于鳞翅目幼虫。核型多角体病毒药效缓慢,但持效期长达2年以上。防治茶尺蠖在第一、五、六代1龄和2龄幼虫期,虫口密度低于 防治指标时,每667m2用19~20亿个PIB(蛋白质结晶状多角体病毒)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AS50mL,对水1000倍喷雾。在虫口密度超过防治 指标时,可用茶尺蠖病毒和化学农药?如辛硫磷WP增效型?50mL,加水1000倍喷雾;防治茶毛虫,于1龄和2龄幼虫期,每667m2用10~20亿个PIB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AS50mL,加水1000倍喷雾。或每667m2用25~30头虫尸,捣碎,对水喷雾。

粉虱真菌制剂。是一种真菌杀虫剂,在潮湿的条件下,对黑刺粉虱等有良好的防治效果。防治黑刺粉虱、蚧类,在1龄和2龄幼虫期,在潮湿条件下,用菌粉加水 稀释成每毫升含0.1亿个孢子的溶液喷施叶片?蚧类尚需喷湿枝条?。由于黑刺激粉虱主要分布在茶树中、下部叶片的背面,喷药时应将叶背喷湿,在适宜条件 下,粉虱真菌寄生率在70%以上,持效期2~3年。

茶叶生物农药批发中心淘宝店teabio.taobao.com产品有鱼藤精、鱼藤粉、苦参碱、苏云金杆菌、白僵菌、核型多角体病毒、粉虱真菌制剂、芽孢杆菌系列,所有销售的产品,均是目前国际上公认,高效、无毒、低残、空气中易分解、对环境友好的茶叶专用生物农药。

低成本,高效果的防治茶尺蠖、茶毛虫、茶小卷叶蛾、茶小绿叶蝉、茶叶瘿螨、茶橙瘿螨。

鉴别茶叶是否有农药残留的方法


真正有效办法是靠茶叶质检部门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来鉴别茶叶是否含有农药。

鉴别茶有感官和理化鉴定两个方法。感官鉴定,也叫审评,第一形状,属外观鉴定。感官鉴定又可分为四项:一是条索,条的种类不同,条索的要求与呈现各异,如松紧、曲直、粗细、扁圆、整碎、轻重等。要与该品种正常情况相符。二是色泽,是枯燥还是光润,还应与该品种要求相符,如红茶是红褐色,绿茶是崭新绿色,花茶为褐绿色。三是净度,应洁净无梗,块、片、末不超过限度,不能含有非茶类夹杂物。四是嫩度,同一品种茶叶以芽尖白毫多者为佳,条索虽稍粗壮,但嫩润半透明。

鉴别茶的内质,可分香气、滋味、汤色、叶底。一是香气,鼻嗅新鲜,浓厚纯正为好,淡薄不纯为次,闷焦粗涩者更次,有异味者为劣。各种花茶均应有自己独特的正常香气,如茉莉花茶应具茉莉香气,玉兰、珠兰花茶应具玉兰、珠兰香气。二是滋味,用舌部味蕾感觉,甘醇浓郁,鲜嫩纯正为优,涩、苦、粗、酵、淡为次,霉、辣、生草味为劣。三是汤色,在茶汤热时,观察明暗深浅。一般明浅为佳,暗深者次,但红茶汤色比绿茶深,紧压茶汤色要暗。四是叶底,品尝沏过的湿茶叶,用手按,柔软有弹性属于细嫩,板硬无弹性为粗老。上述鉴别方法主要是区分优、次、劣。一切事物都是由量变到质变,伪劣茶叶也就往往是在这种感官鉴别中发现。

茶叶尚无全方位、全过程用文字表述的质量标准,现只有产地收购毛茶标准,即6级18等,和国际GB/T9172-1988《花茶级型坯》标准。其中只有国标GB9679-1988《茶叶卫生标准》具有强制性。感官指标:具有该茶正常应有的外形及固有色香味,不能混有异种植物,叶不得含草类物质,无异味,无异臭,无霉变。理化指标:每kg铅含量不超过2mg(紧压茶为3mg),铜不超过60mg,锑不多于0.2mg(紧压茶为0.4mg)。

有机氯和有机汞农药残留指标,六六六和滴滴涕含量均不得超过0.2mg/kg.

水分指标:含水量太高,茶叶变质越快;水份越少,茶叶不易劣变,但水份过低,茶叶品质会下降。一般茶叶含水量在3%左右为最佳。

灰分指标:茶叶中的无机化合物称为灰分,灰分中含量较多的是磷、钾,其次是钙、镁、铁、锰、铝、硫等,总量不得超过7%.

茶叶的理化鉴定分为物理鉴别和化学鉴别。

茶叶的物理鉴别有4项内容:

1叶片检验:取少许开水冲泡后的叶片,用放大镜观察,如果叶片的颜色为深绿色,上面光滑,背面有茸毛,叶片呈椭圆形,叶端短小钝圆,叶缘呈锯齿状,锯齿上有纤毛,即可判断为真茶。不符合以上特征的叶片即为掺假茶。

2对掺入已浸泡过的茶叶检验:取可疑茶叶片,制成粉末,置于表面皿中后,另于其上端再加盖一表面皿,控制电炉,用小火烘烤5~10min,在覆盖的表面皿上,用镜检,如果可见许多极细的油滴状物,并有许多细针状结晶者为咖啡碱,表明是纯茶。否则说明咖啡碱早已溶解无存,可以判为是已经浸泡过的茶叶。还可以根据浸出液比重法来确定,已经浸泡过的茶叶浸出液比重为1.0023~1.0057,与新茶浸出液比重1.0098~1.0145相差甚远,上述两种方法结合使用,更能准确判断。

3对茶叶中掺入了色素的检验:取茶碎末放在白纸上,反复摩擦,如在纸上留下了各种颜色条痕,说明有着色剂存在。还可取茶少许加入三氯甲烷,振荡后,如三氯甲烷呈现蓝色或绿色者,表明茶叶掺入了蓝靛或姜黄等着色剂。

4对茶叶中掺入蜡质的检验:取少许茶叶摊于粗糙白纸上,用电熨斗烫之,如在白纸上有明显油迹存在,说明茶叶中掺入了蜂蜡或石蜡。

茶叶的化学鉴别:

如果可疑叶片不含咖啡碱和锰,已能证明不是茶叶,但若检出咖啡碱与锰,也还不能肯定可疑叶片就是茶叶。因此,还需要根据国家标准规定的方法,作有无茶氨酸的检验,来最终判定茶叶的真假。

市场抽查发现,散装茶普遍质价不符,质次价高;包装茶中有不少不法商贩伪造“猴王”、“京华”等名牌商标、包装,以假充真,以次充好,而且缺斤短两。以“京华”牌为例,其商标、寿字图案和包装袋图案都进行了注册,受国家法律保护。包装定点印刷,细致精美,广大消费者在购买包装茶时应仔细辨认,注意比较,避免上当。

1999年第4季度对茉莉花茶国家质量监督抽查结果,农药残留量超过国家标准规定限值的占4.29%.我国产茶区域辽阔,品种繁多,多数茶园地处高山,水土纯净,污染小。但处于丘陵地区的茶园,夏秋茶季病虫害多,茶农忽视农药正确使用,致使茶叶中农药残留超标。在茶叶加工拼配过程中,原料相互混杂,扩大了农药残留污染范围,严重影响了茶叶声誉和内销、外贸出口。欧盟从2000年7月1日起实施的新检验标准就大大缩小了茶叶的农药残留限量指标,我国作为产茶和出口大国,面临严峻挑战,北京、天津、上海已制定了严格的茶叶质量标准。

茶叶中的农药残留的控制方法


茶叶中的农药残留控制

病虫草害的化学防治是茶叶农残的主要来源,但它又是当前茶树植保上运用的主要手段。因此降低农残的关键在于控制污染源,即合理科学地进行病虫害防治,尤其是病虫草害的化学防治。对已受农药污染的土壤和茶树,采取的办法有:①用微生物降解。在厌氧条件下滴滴涕能迅速分解,把土壤漫灌作为消除滴滴涕残留物污染的一种手段。②利用添加剂减少土壤中农药残留。如用液态NH3和金属Na混合剂处理19种农药,可解除315种化合物毒性。③种植吸附性强的植物。将土壤中农药残留吸收富集,再对植物进行处理。④应用紫外线的光解作用。

土壤是农药在环境中的“储藏库”与集散地,施入茶园的农药大部分残留于土壤环境介质中。研究表明,使用的农药,80%~90%的量将最终进入土壤。农药对土壤的污染,与使用农药的基本理化性质、施药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以及农药使用的历史等密切相关。不同农药,由于其基本理化特性的不同,其在土壤中的降解速率也不一样,从而决定了其在土壤中的残留时间也不一样。如有机氯杀虫剂的半衰期为2~4年,有机氯农药(如DDT、六六六、三氯杀螨醇)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如溴氰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的降解速度很慢,喷药后1d内降解率低于40%。有机磷杀虫剂为0.02~0.2年,如辛硫磷、敌敌畏、马拉硫磷的降解速度很快,在茶园中常用的农药中,降解最快的有辛硫磷、二溴磷、敌敌畏、万灵、杀螟硫磷、马拉硫磷等品种,喷药后1d内可降解80%~90%。乐果、喹硫磷、乙硫磷、亚胺硫磷等农药次之,药后1d内可降解40%~80%。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为0.02~0.1年,三嗪类除草剂为1~2年,苯酸类除草剂为0.2~2年。所谓农药的半衰期(t1/2)是指农药降解50%所需要的时间,用它来表示某种农药的降解速度。数字愈小,表示降解速度愈快;数字愈大,表示该农药性质愈稳定。一般而言,农药在土壤中的降解速率越慢,残留期就越长,就越容易导致对土壤的污染。农药选用时,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可有效控制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

近年来,农药残留降解研究有包括微生物降解、臭氧降解、降解剂等方法,其中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得到了较多的关注。通过微生物的富集培养、分离筛选等技术,已经发现了很多能够降解农药的微生物。茶树叶面降残剂对茶树中残留的农药降解的研究也不少,应用稀土、NaHCO3、腐殖酸钠、增产菌等单一的生物及化学制剂喷施茶树叶片,都表明了有一定的降解效果。

解决茶叶农药残留的几点建议


农药残留问题是近年来我国茶叶外贸中的突出问题,也是国内广大消费者关心的问题。当前,国家有关部门对解决我国茶叶中的农药残留问题十分重视,对此,笔者对茶叶农药残留提出几点建议:从源头抓起,要求在茶叶生产中认真切实贯彻农业部在1997年和1999年分别下文禁止三氯杀螨醇和氰戊菊酯等在茶叶生产中应用的规定。当前,特别要宣传停止在茶树上使用三氯杀螨醇和氰戊菊酯规定。从技术角度解决问题,针对主要茶叶进口国的茶叶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MRL),调整常用的农药品种。1、在禁用三氯杀螨醇后,可用克螨特和四螨嗪进行替代。2、在禁用氰戊菊酯后,可用氯氰菊酯、溴氰菊酯进行替代。3、针对当前欧盟对优乐得、速螨酮的MRL标准暂订为0.02mg/kg,该两农药暂停使用,待正式MRL确定后再考虑使用。4、大力推广应用生物农药,如茶尺蠖病毒制剂、茶毛虫病毒制剂、黑刺粉虱真菌制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5、推广应用目前欧盟MRL较宽或未制订标准,并被证明有良好防治效果的几种农药,如硫丹(赛丹)、吡虫啉(康福多、大功臣)。建立、健全茶叶卫生质量保证体系。该体系应包括茶树种植到茶叶加工再到包装、销售的整个过程。茶叶生产管理部门应加强普及科学种茶和科学加工以及科学销售的知识,提高茶叶技术人员、茶农、茶厂工人的环保意识和质量意识。随着对茶叶卫生质量要求的进一步提高,要普及茶园中农药使用、肥料应用的新技术和新知识,宣传普及茶园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技术,加强对茶厂的管理和整顿,提高卫生条件。农业生产资料管理部门应对茶区农药和肥料的供应进行严格监督和管理,禁止将禁用农药和不适用的肥料带入茶区或在茶区应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加强对内销茶叶的卫生质量进行严格抽样检验。对农药残留超标的茶叶禁止销售,并在货架上撤除。对无残留农药可予以特殊标记,以提高产品的质量观念。茶叶流通主管部门应加强对茶叶经销单位的监督和管理。对卫生质量不合格的茶叶禁止销售,经销企业要注意改善茶叶的仓储条件,确保在销售过程中茶叶不被污染。茶叶出口企业应逐步建立生产基地,对茶叶生产、加工实行科学管理,确保出口茶叶在卫生质量上符合标准。质量标准部门应进一步审查现有的茶叶中18项农药最大残留限量(MRL),要考虑和国际标准接轨的问题。对不够合格的标准,应向上级部门建议予以修改,以有助于我国建立更为完善的茶叶质量标准体系。最后,加大对科研的投入。科研部门应进一步提高茶叶中农药残留检验的正确性和快速检验技术,从技术上进一步提高和完善我国茶叶卫生质量保证体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