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筒香茶的特点

发布时间 : 2021-12-22
南糯山竹筒茶的口感和特点 竹筒普洱茶 桂花丁香茶

南糯山竹筒茶的口感和特点。

竹筒香茶属绿茶紧压茶类,其品质特点是,外形呈圆柱菜,直径3~8厘米不等,长8~20厘米不等,不柱体到面光滑,香气馥郁,具有竹香、糯米香、茶香三香一体的特殊风味,滋味鲜爽回甘,汤色黄绿清澈,叶底肥嫩黄亮。制好的竹筒香茶很耐贮藏,用牛皮纸包好,放在干燥处贮藏,品质常年不变。

在饮用时最好是用嫩甜竹的竹筒装上泉水放在炭火上烧开,然后放人竹筒香茶再烧5分钟,待竹筒稍凉后即可慢慢品饮,亦可用壶具冲泡。饮竹筒香茶,几种香气相得益彰,既消暑解渴,又解乏提神,别有一番情趣。傣族喝的竹筒香茶,其制作和烤煮方法,甚为奇特,一般可分为四道程序,现分述如下。

装茶:就是将采摘细嫩、再经初加工而成的毛茶,放在生长期为一年左右的嫩香竹筒中,分层陆续装实。

烤茶:将装有茶叶的竹筒,放在火塘边烘烤,为使筒内茶叶受热均匀,通常每隔4-5分钟应翻滚竹筒一次。待竹筒色泽由绿转黄时,筒内茶叶也已达到烘烤适宜,即可停止烘烤。

取茶:待茶叶烘烤完毕,用刀劈开竹筒,就成为清香扑鼻,形似长筒的竹筒香茶。

泡茶:分取适量竹筒香茶,置于碗中,用刚沸腾的开水冲泡,经3-5分钟,即可饮用。

小编推荐

普洱紧压茶之竹筒香茶


竹筒香茶是云南省特有的历史名茶,因茶叶具有竹筒香味而得名;又因其原料细嫩,被雅称为“姑娘茶”,拉祜族语叫“瓦结那”。竹筒香茶始于何时,尚待查考。据传,竹筒茶的创始人是当地茶农杨春吉,他无意中将茶叶放在香料八角堆旁,饮茶时发现茶叶含有八角香味,从此他知道了茶叶具有吸收异味的特性。于是他想将当地的金竹清香、糯米饭香、茶香三香集为一体,通过实践,终于获得三香俱全的竹筒香茶。

竹筒香茶的制造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鲜叶先经蒸软(蒸糯米饭的同时),吸收了糯米饭香之后,装入竹筒慢慢烤干而制成的;另一种是将杀青、揉捻后的茶叶装在竹筒中,竹筒打孔慢慢烤干而制成。

竹筒香茶产于云南西双版纳州的勐海县、文山州的广南县底圩村、腾冲县坝外等地,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竹筒茶属绿茶紧压茶类,其品质特点是,外形呈圆柱形,直径3-8厘米不等,长8-20厘米不等,柱体表面光滑,茸毫较多,色泽有绿色,也有深褐色,香气馥郁,具有竹香、糯米香、茶香三香一体的特殊风味,滋味鲜爽回甘,汤色黄绿清澈,叶底肥嫩黄亮。

竹筒茶的品饮和贮藏方法简便。饮用时只须板3-5克茶叶,用沸水冲泡后即可饮用。竹筒香茶具有贮藏的特点,将制好的香茶,剖开竹筒,用牛皮纸包好茶叶,放置在干燥处贮藏。茶叶若当地销售,可以连筒贮藏,更有利于竹筒品质风味的保持。

云南少数民族独特饮茶方式:竹筒香茶


云南有25个少数民族,仅滇南和滇西南就有10多个兄弟民族,如:傣族、彝族、德昂族、布朗族、佤族、哈尼族、基诺族等,他们在长期的茶叶生产、加工及饮食起居中,逐渐发展出独具特色的饮茶方式。

竹筒香茶

傣族用茶历史最早,其饮茶方式也别具一格。傣族最喜欢饮用竹筒香茶,傣族语也称“腊跺”。制法:用晒干的春茶放入刚砍下的鲜嫩竹筒中,放在火塘上烘烤6-7分钟,使筒内茶叶软化;接着用木棒将筒内茶叶压紧,再装入晒干茶叶,如此直到竹筒装满为止。将填满茶叶的竹筒放置火塘上继续烘烤,将竹筒烤制黄色,筒内茶叶也烘干完毕,再将圆形茶叶从筒内取出,掰少许入碗中,沸水冲饮即可。

竹筒香茶

德昂族最具特色的饮茶方式即酸茶,酸茶是一种以茶为蔬,腌而食之的方法。酸茶制法有两种:一是土炕法;二是陶器法。土炕法是将鲜叶采摘回家后,用新鲜芭蕉叶包裹茶叶,放入事先挖好的深坑内埋上7天左右;然后取出茶叶,放在阳光下揉搓,并晾晒至水分蒸发;待茶叶稍干时,再将其包裹好放回深坑内埋上3天,取出晒干后即可饮用。

酸菜

而用以做茶的酸茶,则在第二道工序时,在土坑内多埋几天,取出后要在碾臼中捣碎晒干。食用时,用水泡法后凉拌食用,其味酸涩回味,使人增加食欲。陶器法则是直接用陶罐腌制酸茶。

佤族用茶方法也很多,有苦茶、烧茶和擂茶。佤族煮苦茶,要选用大叶粗茶,放入一口大砂罐里,火塘慢慢熬煮,要把茶煮透,煮至茶水浓稠,才开始饮用。苦茶色如煨出来的中药汤,喝时虽然味苦,但喝后觉得清凉;烧茶与烤茶相似,先用壶将水煮沸备用,另取一块薄铁板,盛上适量茶叶,治愈沸水壶旁的火塘上烧烤,烧至茶叶发出清香、叶片呈焦黄色时,即倾如沸水中煮茶,沸腾后3-5分钟后倒入茶盅,即可饮用;擂茶是将采下来的新鲜茶叶放入木擂缸擂好,倒入陶罐内,加入姜、桂、盐共煮后食用。

谈谈你不知道的竹筒茶竹筒茶是哪个民族的?


导读:在单薄纤细的竹子未成竹筒茶之前,竹是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笔下的诗歌、散文、图画,是琴手手中的乐器。当竹筒意外地被少数民族当作器皿使用后,竹子与茶便因彼此的存在建立长久依赖的生活习俗,成为了少数民族永不厌倦的茶文化流传至今,竹香幽幽的竹筒茶成为少数民族勤劳与智慧的结合体和伴手礼,也是少数民族最早的一种紧压储存茶的方法之一。

云南竹筒茶种类颇多,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形式:

一,以竹筒作为贮茶工具,拉祜族那卡竹筒茶、壮族姑娘茶、布朗族酸茶为代表;

二、以竹筒作为烤制茶工具,以傣族竹筒香茶为代表;

三、以竹筒作为煮饮茶工具,茶壶,茶杯以布朗族、阿昌族的青竹茶,景颇族的鲜竹筒茶为代表。

在云南少数民族制作竹筒茶的材料很有讲究。

首先,不是什么竹子都可以使用,扎大说传统竹筒茶必须选取秋季成熟的新鲜香竹,又称甜竹、金竹,顾名思义,选用香竹做茶叶容器会使茶叶潜移默化地吸收竹子新鲜时的清香。

火塘边摆放了一堆按竹节分切成段的新鲜香竹,扎大抓起一撮那卡干毛茶塞入竹筒后置火上烘烤,温度逐渐上升,慢慢地,新鲜香竹溢出竹汁浸润茶叶后他便用木棍舂紧,再次装填茶叶,烘烤,反复几次直到装满竹筒,用木塞塞好,放在火塘上烘烤,待竹筒表层起泡,流出黄油为止。

我迫不及待地撬开一筒扎大去年做的竹筒茶,沸水一入盖碗,浓郁的茶香夹杂着竹子的清香和炭火烘焙过的焦香便升腾而起,茶汤黄绿清澈,滋味鲜爽甘醇。

在少数民族众多,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云南,相同的少数民族对于竹筒茶有着看似相同,却各自相异的制作方式。

比如,拉祜族,在那卡外其他地区的拉祜族比较喜爱另一种方法制作的竹筒香茶,这茶是拉祜人比较讲究的一种待客茶,拉祜语称为“瓦结那”。因其原料细嫩也被称为“姑娘茶”。

这种竹筒香茶的制作方法稍微复杂一些,将晒干的青茶放进饭甄中,甄底堆放一层被水浸透的糯米,甄的中央则铺垫一块纱布,放上毛茶,蒸十五分钟左右,待茶叶软化并充分吸收糯米香味后倒出,装进竹筒,边装边用木棍将筒内茶叶舂压烘烤,直至竹筒内茶叶填满压紧为好,再用甜竹叶或草纸堵住筒口,放置于火塘上,以文火慢慢烘烤,至筒色由绿变为焦黄,筒内茶叶完全烤干,剖下竹筒或储存于竹筒内,即成竹筒香茶。茶香气馥郁,竹香、糯米香、茶香三香一体,极易储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