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筒茶

发布时间 : 2021-03-30
竹筒普洱茶 南糯山竹筒茶的口感和特点 黑茶老茶

竹筒普洱茶。

竹筒茶介绍

将清毛茶放入特制的竹筒内,在火塘中边烤边捣压,直到竹筒内的茶叶装满并烤干,就剖开竹筒取出茶叶用开水冲泡饮。竹筒茶既有浓郁的茶香,又有清花的竹香。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同胞喜欢饮这种茶。

产地

圆柱形紧压绿茶之一。产于湖南新化奉家山,云南腾冲坝外等乡,已有200多年历史。竹筒茶为圆柱体形,外形柱体光滑,色绿润显毫,冲泡后既有茶香、又有竹子清香,清凉解渴。制作方法为先将鲜叶杀青,揉出茶汁,再装入一定规格的竹筒内,边装边捣实,装满后加塞盖好,并在竹筒体上打孔,以利于散发水分。然后放在40℃左右炭火上慢慢烘烤,随时转动,直至足干。冷却后剖开竹筒,用印有规格商标的牛皮纸包装。

外形

居住在湖南中部的瑶族,云南南部的傣族、哈尼族、景颇族人民,有用竹筒茶当菜的食用方法。先将采下的新鲜茶时用锅蒸煮,当叶子柔软时,放在竹帘上搓揉,然后把它装入竹筒里,用棒椿实,封口,让它缓慢发酵。经过二三个月后,筒内茶叶发黄,劈开竹筒,取出紧压的茶叶晾干,装入瓦罐中,加香油浸腌,随时可以取出作蔬菜食用。

竹筒茶,傣语称为“腊跺”。

竹筒茶的制作

竹筒茶的制作方法,甚为奇特。一般可分为三步进行。

(1)装茶

用晒干的春茶,或经初加工而成的毛茶,装入刚刚砍回的生长期为一年左右的嫩香竹筒中。

(2)烤茶

将装有茶叶的竹筒,放在火塘三脚架上烘烤,约6~7分钟后,竹筒内的茶便软化。这时,用木棒将竹筒内的茶压紧,尔后再填满茶烘烤。如此边填、边烤、边压,直至竹筒内的茶叶填满压紧为止。

(3)取茶

待茶叶烘烤完毕,用刀剖开竹筒,取出圆柱形的竹筒茶,以待冲泡。

竹筒茶的泡饮

泡茶时,大家围坐在小圆竹桌四周。一般可分两步进行。

(1)泡茶。先掰下少许竹筒茶,放在茶碗中,冲入沸水至七八分满,大约3~5分钟后,就可开始饮茶。 

(2)饮茶。竹筒茶饮起来,既有茶的醇厚滋味,又有竹的浓郁清香,非常可口,所以,饮起来有耳目一新之感。

cy316.cOm扩展阅读

关于竹筒茶的那些事你知道多少?


在长期的饮茶过程中,勤劳智慧的云南少数民族,把普洱茶与竹子充分的结合起来,形成了如今灿烂的竹筒茶文化,种类繁多的竹筒茶你了解多少呢?

1、竹筒用来贮茶

此类茶的特点是以竹筒作为贮茶工具,以让茶叶在竹筒内充分发酵变化,这种茶通常作为腌菜食用,以布朗族的酸茶最为代表。

布朗族是“濮人”的后裔,是云南最早种茶的民族之一。他们保留食酸茶的习惯,酸茶加工工艺的过程是:采茶→蒸茶→凉茶→填茶→封茶→埋茶。

第一步:采摘茶树发出的当年嫩叶(要较粗大的叶片,一般7月~10月份采摘最宜),将原料蒸熟;第二步:蒸熟的茶叶放在阴凉通风干燥处7d~10d左右,让它自然发酵,增强酸茶的色、香、味且散发部份水分(在自然发酵茶叶时不能馊、霉、烂),含水量保持在40%~50%;第三步:将阴过的酸茶原料装入竹筒内(砍鲜竹一棵,鲜竹越大越好,每一节为一筒)并压紧,不能松;第四步:用笋叶封口(要将笋叶的毛掸去),封竹筒口时用绳子将笋叶扎紧,或将笋叶剪成圆形或竹筒口一样大,堵塞竹筒封口处即可;第五步:选择埋竹筒酸茶的地点,多选择埋在房前屋后干燥的地方。

2、竹筒用来煮饮茶

此类茶的特点是以竹筒作为煮饮茶工具,以布朗族的青竹茶为代表。

布朗族的青竹茶是一种方便实用,又贴近生活的饮茶方式,常常在离村务农,或进山狩猎时饮用。这种青竹茶,制作较为奇特。

首先砍一节碗粗的鲜竹筒,一端削尖,插入地下,再向内加上泉水,当作煮茶器具,再制作较小的竹筒作为饮茶筒。然后,找些枯枝落叶,作为燃料在大竹筒四周燃烧,当竹筒内的水煮沸时,随即加入适量茶叶,继续煮沸3min左右,后将煮好的茶汤倾入饮茶筒,便可饮用。布朗族的这种青竹筒茶将泉水的甘甜、竹子的清香、茶叶的浓醇融为一体,喝起来别有风味,让人久久难以忘怀。

此外,还有爱伲族的青竹茶。爱伲族是哈尼族的一个分支,也饮用青竹茶,但制作方式略有不同,他们先将茶和水一起放入竹筒内,准备好后放进火堆里烧,水烧开即可直接饮用,这种竹筒茶入口后,清香无比,心旷神怡。

3、竹筒用来烤制茶

此类茶的特点是以竹筒作为烤茶工具,既能烤热茶叶,发展茶香,又能让茶叶吸附竹筒的清香,以提高饮茶质量。饮用这类茶的民族很多,以傣族的竹筒香茶最为代表。

(1)布朗族的竹筒茶

双江公弄和邦协的布朗族喜用竹筒蜂蜜茶待客。其制作方法是砍来竹筒,塞入鲜茶叶,在火上烘烤。竹筒发烫,烤熟茶叶,竹味茶味相混合,奇异芬芳,香气四溢。主人用筷子掏出一卷冒着烟的茶叶置于碗中,加入蜂蜜,以沸水冲上,双手捧碗给您敬茶。这是布朗人待人的最高礼节。

(2)傣族的竹筒茶

居住在澜沧江畔,孔雀之乡、凤尾竹下、竹楼之上的傣族,喜欢饮用竹筒香茶(傣语为“腊跺”)。这是一种充满诗情画意的饮茶方式,是傣族居家茶,过去一直是傣家人招待进入家门的客人用的。

这种竹筒香茶外形呈棒状,白毫特显,汤色黄绿明亮,具有竹叶的清香,味美爽口,饮用时只要掰少许茶叶,用沸水冲泡即可。竹筒香茶耐储藏,制好的竹筒香茶可以一直用竹筒盛装,待饮用时才破开,也可以用牛皮纸包裹好,存放于干燥处,其品质经久不变。

(3)景颇族的竹筒茶

德宏州的景颇族饮用竹筒茶又与其他民族有所不同。他们是用鲜叶做原料。制作时先把茶叶炒揉好塞进荆竹筒内,再在竹筒上打数个眼以透水气,然后把竹筒放在火塘上,用30度左右的火温慢慢烘干即成。需要时打开竹筒即可取用冲饮。

这种竹筒茶具有竹子的特殊芳香,由于竹茹和茶叶掺混在一起,又格外清凉解渴。

(4)拉祜族的竹筒茶

拉祜族的竹筒香茶与傣族的略有不同,即将砍下的竹子锯成节状,一端留着竹节,另一端不留竹节。洗净竹筒内部,将新鲜的茶叶装入竹筒内,边装边放在火塘上烘烤。先装进的茶叶在竹筒内遇热变软,用木棒舂紧继续装入茶叶,直到舂紧装满为止,再用木塞塞好,拿到火塘上烘烤,待到竹筒表面烤得起泡流油焦黄,便可将竹筒劈开取出茶叶。取少许茶叶放入碗中,冲入沸水,三五分钟后即可饮用。此茶汤色黄绿澄亮,既有茶香,又有竹香,饮后使人心旷神怡。

(5)壮族和布依族的“姑娘茶”

此茶口感细腻,风味独特,汤色清黄鲜亮、香气清醇,除保持茶叶本味外,还具有青竹的幽香和糯米的清香。饮后微甘爽口,冲泡多次本味不减,令人回味深长。

云南“竹筒酸茶”或是日本德岛“阿波番茶”的始祖


据“日本新华侨报网”消息,日前,日本民族传统文化学界有专家提出,日本古老的阿波民族文化的起源地在中国云南省。5月23日,一场关于探讨和阐述这一观点的调查报告会在日本德岛县鸣门市贺川丰纪念馆举行。65位相关专业的专家参加了报告会。

在报告会上,专家们从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的茶叶入题,对两种古老文化的同源性展开了讨论。

云南省出产的“竹筒酸茶”是中国的布朗族特有的饮品,是浸入茶桶用乳酸菌使之发酵的独特方法制作的茶。而属于“黑茶”类的日本德岛名产“阿波番茶”“在制作方法上和云南省的‘竹筒酸茶’相同”,因此,报告会对“竹筒酸茶”可能是德岛名产的“阿波番茶”的始祖等进行了阐述。

这项调查开始于2010年3月,是由阿波历史民族研究会会长林博章为首的3人小组实施的。他们在调查中发现,从日本西部到中国大陆南部均同为“常绿阔叶林文化圈”,人们均喜欢制作纳豆等发酵食品,喜欢制作纸制手工艺品等,具有很多共同点。在报告会上,林博章用调查小组拍摄到的图片等,对其调查的结果进行了说明。

报告会上,林博章代表还向与会者公开展示了他们在调查中得到的云南产“竹筒酸茶”,并介绍说,“竹筒酸茶”是在每年五六月间,将采摘的鲜叶茶蒸熟,放在阴凉处晾干,装入竹筒中压紧封好,在土中至少填埋3个月使之发酵而制作的茶。林博章认为,在现代化科技产业发展迅猛的中国,今后不排除此种茶灭绝的可能。另一方面,日本的阿波番茶也是将茶叶放到木桶里腌制,使之发酵而成,此茶也是德岛县内山区居民的生活常备饮品。

林博章认为,“无论从山里的村落,还是发酵而制作的茶叶等等,都可以看出,阿波(德岛古称)和中国的云南省具有很多的共同点”。与会者对这次调查显现出充分的兴趣,有的将稀有的云南“竹筒酸茶”拍下来留作资料,有的还当场试饮,同事也对阿波文化的起源重新展开了思考。

冰岛茶、冰岛古树茶、冰岛茶区茶、冰岛茶区古树茶_普洱茶


茶行业流行PK,古而有之,斗茶即为PK。延展下来,普洱茶行业内盛行大厂PK小厂、生茶PK熟茶、纯料PK拼配、古树PK台地。

生茶、熟茶之分,无非是熬制的时间不同,殊途同归,本无争论,不过因为是一个要快速套现,一个是即时消费的问题,在我看来,无可争论,争论也没有意思。

纯料、拼配之争,谈的本就两码事,纯料是指原料,拼配是指工艺。而且,现在喝和未来喝是不一样的市场,也就是不一样的产品,现喝用纯料,未来用拼配,这有什么好PK的呢?

古树PK台地,这两个词都不是茶学名称,都是民间词汇,据说某茶学权威也用“古树和台地茶”做了对比,一个指树龄,一个指栽培方式,我不知道所谓的茶学权威到底是哪种茶学权威,如何以江湖的名称来做庙堂的对比,又如何来做这种对比?

所谓的台地茶包罗万象,很多古树被台刈后,在勐海也称为台地茶,而在易武则算为古树茶,这样的茶,到底算台地,还是古树呢?

江湖乱,且罢了。学术界也乱,就不应该了。

今日,友人问我到底有没有功力喝出树龄,说有客户能喝出300年与800年的区别,友人言喝不出,问我,我说,估计疯人院当天放假就可以喝得出。

我们的先民聪明,发明了茶林间作的模式种茶,所以,古茶园一般在森林边上,与万亩连片的现代茶园茶的生态环境不一样,这两者之间的口感当然有区别,很大程度上,是在于生态环境的作用。

而同样生态的古树茶,300年和800年,首先是树龄就没有办法准确测定,云南大面积种植茶树是在明代,汉族进入云南之后的事情,当然,前面也有,但是,根据现在的茶树种植情况分析,大部分都是明代之后的事情,大部分茶树也就是500年不到。至于树龄更老的野生茶,那则是另一码事。

至于“大厂PK小厂”,原本也无可分解,不过,如今的PK有了新的迹象,有了新的内容。

大厂原本应该做大众市场,小厂则只能覆盖小众市场,这两者原本是不相干的两个市场,一个做入门客,一个做发烧友,其实是相得益彰的好事,不过,最近有了变化。

今日朋友发来帖子,据说某大品牌早就准备了上亿元的古树茶,并且今年在“冰岛茶区”也收购了上千万的茶叶。

古树茶上亿?我要说这个企业真敢吹,云南古树茶的产量总共不到3000吨,全中国的茶商都在山上收鲜叶,全中国的发烧友也在山上收鲜叶,从未听说过一枝独秀的超级品牌在收古树茶,而且,古树茶的产量实在太小,根本不可能有上亿元的毛料供应给一个企业,即使有,也一定是混采,而不可能做到纯料,这是想想也知道的常识。

现在的茶商之所以从毛茶收到鲜叶,正是因为每一个环节都在造假,不得不守树收茶,一颗茶树春季干毛茶产量能有一公斤就已经算比较大的茶树了,茶商收古树茶,超过100公斤,往往就不可控,也就是很难保证茶农不是混采。而一个企业要收购上亿的古树茶,而且毫无声息,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过,大品牌都有话语权,他说是就是。

至于“冰岛产区”这一说法实在是高明,众所周知,如今的“冰岛茶”一定是指冰岛老寨的古树茶,而老寨的古树茶实在是少得可怜,大品牌要说是老寨的古树,那随便问问,一个采访即可以露馅,而说“冰岛茶区”,那范围就大了,一般人也无从考证。

但是,蹊跷的是,即使是“冰岛产区”,也是和布朗茶区、易武茶区一样,早就于2012年开始细分,冰岛老寨就是冰岛老寨,小户赛就是小户赛,南迫是南迫,市场即使再糊涂,已经细分的则不可能再混淆概念。

市场原本是大品牌是大品牌的受众,小品牌是小品牌的受众,不过,无论是怎么增值的诱惑人,毕竟茶是喝的,大品牌的品质在发烧友级别的茶品面前不堪一击,好在可以隐藏在盛名之下,遮盖在品牌的余威之下。

所以,大品牌欲力振茶品质量,可以理解,不过,一出手就是漏洞百出的“古树茶”,如何让人放心?

茶叶是一种随时可以替代的产品,相对垄断可以实现“大产量”、“大产能”、“大规模”的效应,但是,不是说掌握了话语权就想古树即古树,想切入分众市场即切入分众市场,至少是应该来点真古树料。

编者注:吴疆,作家,茶文化学者。2008年写作震动普洱茶界的《普洱茶营销》一书,其书批判了普洱众多伪概念,被称为业界第一奇书,也是唯一被盗版最多的专业性书籍。时至今日,淘宝上销售其盗版的商家,多达150余家,成为专业书籍类被盗版第一人。其作品之观点,自出版之日至今持续引发茶行业多年大讨论,屡屡引发轩然大波。其行文特点在于用独立、新颖的视角观察普洱茶现象,受到国内媒体、业界重视,其文字展现了一个本真、独立人格的魅力。其新作《七子饼鉴茶实录》现已公开发行,再次引发市场震动。

何为醒茶、洗茶、发茶?


在我们日常泡茶的时候,醒茶、洗茶、发茶都是经常谈到的几个词语。泡茶的前1-2道水倒掉不喝到底是为了把茶洗干净还是为了唤醒茶叶?发茶又是怎么一回事?这些词语到底该如何区分?人们对这些问题都各执己见,说法也就五花八门,导致许多茶友不知该如何判断哪一种说法才是正确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何为醒茶、洗茶、发茶?

醒茶

醒茶是指让沉睡或尘封的茶叶通过与空气和水分的接触苏醒过来,吸收天地人气,重新焕发出茶叶的本质以便于冲泡饮用的过程。不同的茶类有着不同的醒茶方式,就拿普洱茶来说,为了给普洱茶营造适宜的醇化环境,通常都会把普洱茶存放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时间久了,茶叶便会“沉睡”,就类似于我们常说的“冬眠”。

长期的堆压会使得普洱茶产生闷陈味或者其他异味,若想要品尝到一口滋味上乘的茶汤,那么醒茶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普洱茶的醒茶主要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冲泡前的干醒,另一种是冲泡时的湿醒。

干醒,是指为了达到唤醒茶质、凝聚茶香的目的而改变普洱茶的存储方式。在日常生活中,普洱茶的干醒通常是将紧压茶解散,并放置在通风、清洁、无异味的阴凉处,或者放进干燥、无杂味的醒茶罐中,让茶叶与空气充分接触,使其自然苏醒,并散去茶叶中的杂味。

湿醒,通常也被称之为润茶,是指在干醒的基础上,通过热水提高茶叶的温度,帮助叶片缓缓舒展,让茶叶充分苏醒,以便冲泡时能够更好的释放出茶味。

洗茶

泡茶时的第一道水常被称之为“洗茶”,相信茶友们对这个词并不陌生,“洗茶水”不喝,似乎已经成了一种茶饮常识。从字面意思来理解,许多人都认为洗茶是为了洗去茶叶中的灰尘杂质或是农残,使茶叶变得干净,然而实事真是这样的吗?

首先,普洱茶的卫生问题一直为喝茶人诟病,关于普洱茶是否干净的话题至今仍在争论不休。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时代,制茶全由手工完成,由人工来挑选茶叶往往不能达到完美,茶叶中有灰尘杂质也无可厚非,因此洗茶一词也实至名归。然而普洱茶经过多年的发展以后,在技术上已经基本成熟,机械化程度也大有提高,静电除尘和风选除尘机器已被广泛应用。经过一系列的加工,茶叶也变得较为干净,如果还继续用陈旧的观念来评判现在的普洱茶,那未免有些故步自封了。因此,洗茶似乎已经不再是为了祛除茶叶中的灰尘杂质而存在的了。

其次,用热水洗去茶叶中的农残更是无稽之谈,可为什么现在还有人坚持这一说法,笔者也不甚了解。且不说农药大部分是溶于有机溶剂的,并不溶于热水,单凭一道热水就想去农残吗?当然不可以!再说现如今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对食品卫生安全更加注重,关于普洱茶的生产加工也有相应的国家标准,变得更加规范化,对茶叶卫生状况的检测与监管也在不断加强,所以茶友们在正规厂商购买的普洱茶是不用担心农残问题的。

由此看来,洗茶这一程序其实跟醒茶(湿醒)或润茶的作用差不多,都是为了让茶叶能够达到最佳冲泡状态,因此现在洗茶、醒茶、润茶这三个词也常被人们混用。笔者认为,其实大可不必咬文嚼字的纠结这三个词语该如何区分,毕竟我们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普洱茶的口感更好而已。

发茶

有人将冲泡普洱茶时的第二道水称为发茶,也不喝,目的是使茶叶在水中舒展开来。但是这么说来,发茶跟醒茶、洗茶、润茶又有什么区别呢?显然这一说法还比较少见。

我们通常理解的发茶,就是茶叶加水,让茶叶中的内含物质溶入热水中变成茶汤的一个过程。我们在泡茶的过程中,经常会说到闷泡几秒再出汤,这个“闷”的过程,也可以叫做发茶。茶汤口感上的差异,就是它内含物质、混合度、协调性等特征的差异,这些差异就是在发茶的过程中所形成的。

总之,不管是醒茶、洗茶还是发茶,都只不过是为了能够喝到一口滋味上乘的茶汤罢了。

古树茶·台地茶·乔木茶


总会听到“古树乔木普洱茶”连在一起说,似乎不这样不足以表达茶品的珍惜难得,一说起台地茶,一脸不屑。以“乔木”来强调古树茶,似乎台地茶便走向了“乔木”的反面——“灌木”。在普洱茶界里,这样的误读还不在少数,为了从根上厘清,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三个概念吧。

古树茶,就是生长百年以上的实生苗发育出的茶树,它只是表达了一个茶树存活的年龄,与茶树的种性、生长地、特征等等无关,重点在存活时间上。

台地茶,这里的台地指的是种植方式,通常指那些运用现代茶叶种植技术,新种植的密植高产的现代茶园产出的茶叶,它们通常树龄较短,品种较新,由于密植和过多的人工增产干预,茶叶产量很大,建国后迅速发展起来。该类茶园的基本特点是“集中连片、高产”,伴随的是“喷药施肥、中耕修剪”。该类茶人工栽培后一直处于相对比较好的管理之中,如修剪、施肥、打药等措施是台地茶管理过程中的基本措施。所以台地茶也可以说是人工养殖茶。

乔木,是从分枝属性上定义的名称,乔木本义是指树身高大的树木,由根部发生独立的主干,树干和树冠有明显区分,主干离地面30公分以上才发生分枝现象的均可称其乔木。

云南绝大部分茶区的茶种,无论是古树茶还是台地茶,其种性都是乔木型的大叶种茶树,只是台地茶经过人工种植和修剪,强度采摘,改变了茶树自身的生育条件,但茶树的种性,并没有因此而改变,当解除各种“限制”和“刺激”后,这些树型低矮的茶树,就会长高、长大,而恢复它“乔木”的本来面目。

所以,称古树普洱茶为“乔木茶”也并无差错,只是如果为了强调古树茶的价值而贬斥台地茶,误导消费者将云南大叶种的台地茶认为是“灌木茶”就有失公允了。

再好的茶树鲜叶,加工出问题,即使血统再优秀,也只是让人惋惜而已。目前,市场上古树茶重视“纯料”,台地茶重视“拼配”,二者各有利弊。古树纯料茶悠久的树龄、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台地茶无可比拟的,古树茶滋味更加厚重、更有独特的韵味和风格,但在采摘难度和成本方面更高;台地茶密植、高产,适于大批量生产,通过高超的拼配技术,可以拼出层次丰富、口感一致的普洱茶。目前市场上备受推崇的“88青”,也不过是勐海茶厂延续至今的常规产品(7542)的一部分——75年的拼配配方。

生茶配熟茶≠老生茶


这两年在市场当中出现这样一类茶,在茶叶的生产包装上面印刷的出厂日期不过是近一二年的产品,在名字上却称自己为“印级茶”,在宣传上也是不遗余力的去宣传这一特征。

抱着试试的态度,从朋友那里连续试了几款这样的茶叶,在细细品尝以及对茶叶的叶底观察之后,大家都发现这样一个事情:叶底比较混杂,有生茶有熟茶。

原来这类茶的奥秘在这里。

其实生茶、熟茶搭配着喝在老茶客当中并不算啥新鲜事。

两种茶配在一起,茶汤既有了熟茶的浓厚甘甜,又保留了生茶的生津回甘。但缺点也很大,比如渥堆味的出现,香气的浑浊。所以一直没有大范围流行起来。

作为茶商,在看到了有这样的市场需求,并将其做成产品固然是一件好事。但是打上“印级茶”的标签,未免就有些不合时宜了,毕竟从味道上,生熟配跟老生茶的差别还是蛮大的。

光一个茶汤的协调性,这就是生熟配根本无法做到的层次。至于说味道,熟茶的味道跟老生茶也有着巨大的差异,同样新茶的涩度跟老茶的柔和也完全不同。

产品是好产品,普洱茶市场也的确需要创新。

能满足茶客需求的产品那都是充满了市场前景的。但是产品在宣传的过程中还是应该稳扎稳打的。尤其是混淆概念这样的事情,万一茶客较起真来。真要是拿“印级茶”在一些大型品鉴会上对冲,那岂不是一切努力都要付之东流了吗?

新品就是新品,说实话真没必要往老茶身上去靠。毕竟现在的茶客不比十年前,会喝茶懂茶的人也越来越多。一旦在宣传上产生歧义,哪怕产品再好也会被茶客打上“弄虚作假”的标签。

本来能大火特火的产品,就因为包装宣传上的概念不清,到最后弄成兵败滑铁卢。这样既是茶商的损失,也是茶客的损失。

好产品就应该有新名字。茶客的眼睛都是雪亮的,只要产品好,哪会有人在意它老不老呢?

生茶、熟茶和老茶,分别如何醒茶?


在冲泡普洱茶的过程中,醒茶醒得好不好直接影响着后面的冲泡。因为各个茶类的茶箐、制作工艺等不同,醒茶的方式自然也不一样常见的的醒茶方式第一种是老茶,年份比较久的普洱茶。这种就要在冲泡前还有冲泡时候进行醒茶;第二种就是新茶,没有经过长时间的储藏和密封保存。这种只需要在冲泡时进行醒茶就可以了。普洱茶和红酒极为相似,年份越久越需要醒;陈年普洱醒得好,方可品到醇和、温润的普洱茶滋味。因为制作工艺的不同,普洱茶有生茶、熟茶之分;还有散茶、紧压茶、新茶、老茶之分,不同的普洱茶,醒茶方式也有本质的区别。1.散茶密封存储的散茶或者存储时间不长的散茶可以不用再冲泡前进行醒茶,只需要再泡茶时醒就可以了。如果是没有密封存储的散茶,也不用提前醒茶,因为没有密封的散茶,一直与空气接触,内含物质已经非常活跃。散茶一般在冲泡时醒就行了,用90℃——95℃的水,洗一次茶即可。2.新生茶没有经过储存陈化的生茶,香气清新,茶箐鲜度好;醒茶时只需要把茶饼撬散,用茶盘盛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45分钟左右就行了。冲泡新生茶的水温最好为90℃——100℃之间,目的是为了避免烫熟味产生。洗茶(润茶)一次或者两次,醒茶就完成了。3.新熟茶熟茶醒茶需要用到紫砂罐、陶罐(最好的是紫砂罐),用茶针把饼茶撬散,放入紫砂罐当中;然后紫砂罐放置在阴凉、干燥的地方。熟茶的醒茶时间要根据熟茶的渥堆味的程度来决定,如果是你明天要喝熟茶,今天就可以把茶撬散放置在紫砂罐当中。使用紫砂罐醒茶的主要原因:紫砂罐吸附性能好,能够吸附熟茶的渥堆味和新茶的刺激味。新的熟茶带有很强的火气味、渥堆味,喝新的熟茶会有燥火感,小编建议各位茶友,熟茶最好是存放半年以上再喝。4.老生茶老生茶因为存储时间较长,所以醒茶这个步骤是很有必要的。生茶的存储方式分为:仓库存储和个人存储两种;长期存放在仓库的茶叶会有“仓味”,个人存储的茶叶,因为时间久,环境变动大等原因,会有杂味。如果饼茶在拿出来的时候有很重的仓味或者杂味、异味等,建议先将饼茶撬散,放置在干燥、通风、整洁、无阳光直射的地方一天,具体放置多久还需要看杂味、仓味、异味是否严重,如果严重可能还需多放置一天。等撬散的茶叶充分和空气接触后,其内含物质也会逐渐活跃起来。最后再将其放入紫砂罐中,老茶的醒茶时间比新茶的醒茶时间要长,大约一个星期左右即可。另外,在冲泡老茶时,使用沸水洗茶(润茶)两次或者三次,醒茶就完成了。5.老熟茶老熟茶的醒茶方法和老生茶的醒茶方法极为相似,都需要先闻一下杂味、仓味是否严重。若杂味、仓味并不严重,可直接撬散放入紫砂罐中。如果杂味、仓味严重,可先将饼茶撬散放置在干燥、通风、整洁、无阳光直射的地方;等杂味、仓味散的差不多了就可以将茶放入紫砂罐中,时间为两天左右。在冲泡时,可取一定量的茶叶放入茶壶当中,再用沸水淋壶。最后使用沸水洗茶(润茶)两次或者三次,醒茶就完成了。

普洱茶生茶熟茶怎么区别?普洱茶生茶和熟茶哪个好


俗话说:“夏喝生普,冬饮熟普。”因为夏天燥热,人容易上火,而普洱生茶有清热解毒、解暑解腻的功效;冬天寒冷,普洱熟茶茶性温和醇厚,茶所含的益菌群有暖体养胃的功效。下面就为大家说说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的区别以及各自的品质特征。

一、定义不同

按照普洱茶的制作工艺,可以将普洱茶分为普洱茶生茶和普洱茶熟茶两种。两者在定义上的区别,如下:

1、什么是普洱茶生茶?

普洱生茶,是以符合普洱茶产地条件下生长的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经杀青、揉捻、日光干燥、蒸压成形等工艺制成的紧压茶。其主要品质特点表现为:色泽深绿尚油润;内质香气高,汤色黄绿明亮,滋味浓醇,收敛性强,叶底肥厚等。

1、什么是普洱茶熟茶?

普洱熟茶,是以符合云南原产地环境条件下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采用特定工艺,经后发酵加工形成的散茶和紧压茶。其主要品质特点表现为:条索色泽褐红,呈猪肝色或者灰白色;内质汤色红浓明亮;香气有独特的陈香;滋味醇厚回甘;叶底厚实呈褐红色等。

二、制作工艺不同

从制作工艺来讲,普洱茶的制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晒青茶的制作,即鲜叶-摊晾-杀青-揉捻-晒干等工序;第二阶段,是普洱茶生熟茶的分水岭,同时也是在这个阶段决定了普洱茶的生熟茶茶性。

1、普洱生茶的制作工艺

相对于普洱茶熟茶的制程来讲,普洱茶生茶的制作工艺较为简洁一些。从晒青茶开始,在经过称重付制,裸饼(砖、沱)摊晾,包装等步骤即可。

2、普洱熟茶的制作工艺

普洱茶熟茶的制作,是在晒青茶的基础上,进行进行深加工,一般经过渥堆、拼配、成型、干燥、仓储等工艺是通过人工干预的方式加快普洱茶的内含物转化,得到熟茶滑、厚、醇、甜、柔的特点。

三、适饮人群不同

因普洱茶生茶和普洱茶熟茶,两者在工艺上的特殊性,以致两者的茶性也各不相同。

1、普洱生茶适宜人群?

从茶性来看,普洱茶生茶茶性较寒,特别是刚制作出来不久的新生茶。从健康品饮来看,普洱茶生茶则较适合想减肥的人群,它可以促进肠胃蠕动,助消化,可以有效地帮助脂肪分解,从而达到瘦身的显著效果且不会造成胃的负担。但是生茶不宜在饭前饮用,必须饭后喝,否则会刺激肠胃,容易造成胃黏膜受损。

2、普洱熟茶的适宜人群?

相对于普洱茶生茶来讲,普洱茶熟茶的茶性较温和一些。其主要的功效有养胃、暖胃的作用,同时具有调理气虚等特别功效,像平时胃寒的人最适合这种茶,而且长期喝熟茶可以降三高,中老年人可预防心血管疾病,普洱茶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是对身体机能有益的茶品。

提示:普洱茶中的普洱生茶和熟茶经蒸压后形成的紧压茶均有紧茶、圆茶(七子饼)、饼茶、砖茶、沱茶等形态。普洱茶有耐储藏的特点,在一定时间内并在良好的贮藏条件下贮藏可以改善并提高其品质。普洱生茶与熟茶在工艺上、品质特点上各有其特点,适宜人群也有所不同,说不上谁好谁坏,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的。

何为古树茶、台地茶、乔木茶?


现在一进茶城,“古树乔木普洱茶”总是连在一起说,似乎不这样不足以表达茶品的珍惜难得,但说到台地茶,便会一脸不屑。以“乔木”来强调古树茶,似乎台地茶便走向了“乔木”的反面——“灌木”。在普洱茶界里,这样的误读还不在少数,为了从根上厘清,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三个概念吧。

古树茶,就是生长百年以上的实生苗发育出的茶树,它只是表达了一个茶树存活的年龄,与茶树的种性、生长地、特征等等无关,重点在存活时间上。

台地茶,这里的台地指的是种植方式,通常指那些运用现代茶叶种植技术,新种植的密植高产的现代茶园产出的茶叶,它们通常树龄较短,品种较新,由于密植和过多的人工增产干预,茶叶产量很大,建国后迅速发展起来。该类茶园的基本特点是“集中连片、高产”,伴随的是“喷药施肥、中耕修剪”。该类茶人工栽培后一直处于相对比较好的管理之中,如修剪、施肥、打药等措施是台地茶管理过程中的基本措施。所以台地茶也可以说是人工养殖茶。

乔木,是从分枝属性上定义的名称,乔木本义是指树身高大的树木,由根部发生独立的主干,树干和树冠有明显区分,主干离地面30公分以上才发生分枝现象的均可称其乔木。

云南绝大部分茶区的茶种,无论是古树茶还是台地茶,其种性都是乔木型的大叶种茶树,只是台地茶经过人工种植和修剪,强度采摘,改变了茶树自身的生育条件,但茶树的种性,并没有因

此而改变,当解除各种“限制”和“刺激”后,这些树型低矮的茶树,就会长高、长大,而恢复它“乔木”的本来面目。

所以,称古树普洱茶为“乔木茶”也并无差错,只是如果为了强调古树茶的价值而贬斥台地茶,误导消费者将云南大叶种的台地茶认为是“灌木茶”就有失公允了。再好的茶树鲜叶,加工出问题,即使血统再优秀,也只是让人惋惜而已。

目前,市场上古树茶重视“纯料”,台地茶重视“拼配”,二者各有利弊。古树纯料茶悠久的树龄、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台地茶无可比拟的,古树茶滋味更加厚重、更有独特的韵味和风格,但

在采摘难度和成本方面更高;台地茶密植、高产,适于大批量生产,通过高超的拼配技术,可以拼出层次丰富、口感一致的普洱茶。

解析普洱生茶、熟茶、老茶


所谓“生茶”,或称“生普”,是指传统自然醇化的普洱茶,又称传统普洱茶,其品质特点甘、滑、醇、厚和陈香的形成,需要较长时间的贮存。“生普”主要是用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原料直接贮放或蒸压而成。这类茶产品中具有代表性的如:各类青饼、下关中沱、勐海青沱、凤庆青沱、南涧凤凰沱茶等,新制的“生普”,由于未经过充足的贮放陈化,茶叶中的咖啡碱、茶多酚、儿茶素等基本成分未能充分转化,茶味浓酽,茶汤入口苦涩霸气,茶的刺激性也比较强。这时的普洱茶尚不适宜品饮,收藏最佳,有条件的普洱茶爱好者贮存一些“生普”,十几年后,待它充分醇化再取出品饮,不仅滋味甘滑醇厚,陈香久远,那份特殊的人茶情感,更令茶韵卓然。“熟茶”,或称“熟普”,是指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经人工加速发酵制成的普洱茶。发酵普洱茶始于20世纪70年代,1973年中国茶叶总公司云南茶叶分公司根据市场发展和消费者需求,最先在昆明茶厂试制,按照普洱茶的品质形成要求,结合加工工艺特点,研制出了具有甘、滑、醇、厚及陈香特点的普洱茶。“熟普”经人工发酵,其茶叶的成分发生了迅速转化,茶性和茶汤口感都已具备了醇化普洱茶的特点,制成后的“熟普”只要贮放上两三年就能品饮。当然,“熟普”的口感和茶性也取决于贮放的时间,年头越久,“熟普”的口感和茶性越优异。值得注意的是,“熟普”虽成于人工加速醇化的发酵工艺,但发酵工艺复杂,时间周期长,生产成本高。一些不法商人为谋暴利,以假乱真,以新充陈,甚至“速造普洱茶”坑害消费者,因此品饮和选购普洱茶一定要到正规的茶店,选购有品牌的普洱茶。再说到“老茶”,所谓“老茶”是指贮放时间至少在20年以上的普洱茶。这些老茶年代都十分久远,市场上已不多见,一些年头更久远的“老茶”价格不菲。喝“老茶”就一定得是“品”,一是因为它难得珍品,二则是因为久远的年头已经赋予了“老茶”独特的陈香、喉韵和口感,只有细细品味,才能感悟普洱茶的真性。

源于茶而高于茶的茶膏


五代十国与“茶膏”名称出现

据吴任臣《十国春秋》记载,早在南唐闽康宗通文二年(公元937年),就有贡品茶膏进献,即“贡建州茶膏,制以异味,胶以金缕,名曰耐重儿,凡八枚”。从这段文字中,我们不难发现:

第一,“茶膏”名称正式出现;

第二,外部用金丝芽装扮,显示贵重;

第三,数量极少,只有八枚,而不像其他茶叶以多少担计算,凸显稀少与珍贵;

第四,茶膏一亮相,就作为贡品出现——具备一种显赫的身份。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尊贵,使它在当时的贡茶中处于上品,被纳入史书的记载之中。

陆羽是历史上第一位发现茶可以出膏的人

陆羽正是茶膏的第一个发现者,在他的专著《茶经》中有这样的记载“出膏者光,含膏者皱”、“油膏其面”。陆羽在《茶经》中多次提到“膏”字,他认为在饼茶的加工过程中应“畏流其膏”,意思是如果把“膏”挤压出去,会使制成的茶饼表面像箩筛,形状枯干。

他认为最好的饼茶应是“含膏者皱”,即是将茶叶中的茶汁与茶叶挤压出来,又不遗失,仍然附着茶叶表面,经过空气氧化后,使茶汁形成的膏状物质存留在茶叶之间。这就使饼茶的表面由于“膏”的生成,形成皱纹状。因此,在唐代,陆羽认为的好茶表面上一定是“含膏者皱”,这是唐代鉴别好茶的一条标准。

陆羽在《茶经》中最推崇的好茶是“胡靴”。其外观如胡人的皮靴,有细腻的皱纹状,就是“含膏者皱”的典型代表。

中国的贡茶始于唐朝

中国的贡茶始于唐代,唐代的贡茶分为”民贡“与”官贡“两种;所谓”民贡“是由地方官吏将上等的好茶主动向朝廷进献,属于土贡性质。而”官贡“是朝廷直接设立贡茶院,官营督造,专业制作贡茶。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唐朝在湖州长兴与常州宜兴交界的顾渚山建立顾渚贡茶院。

“茶膏”第一次亮相是沿着“民贡“这条线浮出水面的。

茶膏的出现跟唐代制茶工艺有很大的关系

唐代的制茶方法跟今天有很大的不同,以蒸青饼茶制作工艺的成熟为代表,陆羽在《茶经》中,对这种茶饼制作工艺高度概括为十四个字,即“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

即为根据陆羽《茶经》的描述还原出来的唐朝制茶工艺。

其中“蒸之、捣之、拍之”三个工艺,是与“膏”的出现有直接的关系,因为这三个工序极易将茶叶中的部分茶汁与纤维物质分离,在空气氧化作用下,使溢出的茶汁出现膏化现象。

普洱茶膏位列茶中珍品

清朝皇室养生之所以重视普洱茶膏,我们可以从清代药学家赵学敏撰写的《本草纲目拾遗》卷六中《普洱茶》可窥见一斑,“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绿色者更佳。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也”,“普洱茶膏能治百病,如肚胀受寒,用姜汤发散,出汗即愈;口破喉颡,受热疼痛,用五分噙口过夜即愈;受暑擦破皮血者,研敷立愈”。

“普洱茶膏”一词正式出现在官方文献,茶膏也正是由此定名。

乾隆年间普洱茶膏正式定名及工艺确立之始,就以特殊的身份位列茶中珍品。由于宫廷对普洱茶膏选料极精,要求极严,必然造成出品量极低,自始至终,没有在社会上流通。

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普洱茶膏却作为国家礼品第一次向到访的英国使团马嘎尔尼馈赠。普洱茶膏就此流入海外。以后,它又成为馈赠外国使节及要人的礼品之一。

从1793年开始,茶膏第一次作为“国礼”后,清政府对朝鲜王朝、越南王朝馈赠的礼品中都有茶膏出现。据相关文献统计,在这段时期作为“国礼”送出的茶膏达200匣。

鲁迅茶膏

鲁迅先生保存下来的普洱茶膏就是来自清朝皇宫。现北京故宫博物院还藏有清朝光绪年间留存下来的极少量的普洱茶贡品——团茶和茶膏,被现今的普洱茶界称其为“普洱茶太上皇”。当时因属皇宫贡品,定量加工,所以存世不多,后经文化大革命中的浩劫,现已奇货可居。目前,贡品团茶(金瓜贡茶)真品仅有两沱,分别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与杭州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匣盛普洱茶膏仅北京故宫博物院尚存几匣,堪称国宝,难得一见。2007年曾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珍宝馆展出。

普洱茶膏具有四大保健功效:

普洱茶膏是将茶叶经过加工与发酵后,采用特殊方式将乔木大叶种茶叶纤维物质与茶汁分离,又将获得的茶汁进行再加工,它分为大锅熬制、中药提取、低温萃取三种方法,还原成更高一级的固态速溶茶。茶膏是普洱茶五种形态“砖、饼、团、沱、膏”之一,也是世界上第一款“速溶茶”。

普洱茶含有多种对人体产生养生功效的保健因子,普洱茶膏又是普洱茶精华的浓缩,有比普洱茶针对性更强的保健功能与品饮价值。

醒酒:普洱茶膏含有的L-丙氨酸,在人体中会产生大量的泛酸,以促进酒精代谢的正常进行。另外L-半胱氨酸能与酒精反应,加速酒精的代谢,并吸收一定量的酒精,提高人体对酒精的承受量。

养胃:普洱茶膏内含的果胶物质远高于其它茶类。它能粘结和消除体内细菌毒素和其他有害物质,如重金属中的铅、汞和放射性元素,起到解毒作用;同时又能保护胃粘膜,帮助消化。

消食、解油腻:普洱茶原有的纤维素酶与果胶酶,在其它酶系的相互作用下,分解大量的衍生物。这些衍生物不仅有糖化酶,还有其它与人体胃肠的生物酶系产生反应的酶类,增加胃蛋白酶的分泌,增强人体消食功能。

降血压、降血脂与降血糖:普洱茶膏的咖啡碱与茶碱有利尿作用,对缓解高血压及高血脂有潜在的功能。普洱茶膏所含的茶多糖是生物活性高分子化合物,通过发酵的降解转化,又分离出小分子低聚糖,是普洱茶降血糖的主要“功臣”。

可与菊花,大枣,枸杞,柠檬,老陈皮一起泡饮,更具韵味和营养价值。

普洱茶生茶,老茶,熟茶的养生价值


网上经常看见有人说普洱茶具有养生价值,有的说只有熟茶有,有的说生茶有,其实生熟都是有养生价值的,今天我们就生茶熟茶的养生功效来简单介绍下,在介绍之前,我们还是强调,普洱茶要喝就为自己身体负责,学会喝才能在网络,线下不被人忽悠。如果只有理论,没有实践对比,天天蹭茶做对照可能带来的效果是你对中国精髓的迷失,造成中国智慧是“骗人”“忽悠”的假象,谨慎,谨慎,谨慎!!!

今天就普洱茶的养生功效做简单介绍,供大家参考。我们所有评判标准都是基于“原生态茶”与施较少农家肥“生态茶”的生态基础上的结论。其他品质不做论述。

首先说说普洱茶生茶的转变,生茶我们认为分为,新茶(1-3年内),中期茶(3-5年内),陈茶(5-10年内),老茶(10年以上),每一个过渡期都有不同的养生价值,今天就说新茶与老茶。

新茶依据好的品种与合理工艺,茶应相对的分为温性与寒性。这是他的工艺和原料内含物质所决定的。

具有温性的新茶,伤胃刺激小,安神,助睡眠,止痢除湿,古树大多在工艺合理的状态下为温性,不是古树的,茶需要与工艺配合达到温性的效果。

具有寒性茶的新茶,有明显的消食解腻,提神清心、清热解暑。古树也有寒性的,但是比较少,非古树类新茶寒性比较多。

新茶两者都有生津止渴、降火,抗辐射功效。

老茶的养生效果:老茶依据转化判断养生效果,相对于新茶而言,老茶具有消炎,明目,减脂,控制体重,养胃,对糖尿病I型和糖尿病II型都有辅助功效。

老茶与3年以上熟茶养生效果对比:熟茶更具有养生价值,但是更喜欢老茶的香气,滋味以及体感,他们的品饮价值比熟茶来的好。

以上就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有关《竹筒茶》的全部内容了,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可以分享给更多需要的朋友,感谢您的阅读!

相关文章

ddLoadEvent(tougao);